CN109340733A -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0733A
CN109340733A CN201811377242.7A CN201811377242A CN109340733A CN 109340733 A CN109340733 A CN 109340733A CN 201811377242 A CN201811377242 A CN 201811377242A CN 109340733 A CN109340733 A CN 109340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ing
steam generator
water in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72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东生
曹国良
赖善昌
蒙保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raftsm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raftsm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raftsm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raftsm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7724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0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40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0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8Devices for removing water, salt, or sludge from boilers; Arrangements of cleaning apparatus in boilers; Combinations thereof with boilers
    • F22B37/52Washing-out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8Devices for removing water, salt, or sludge from boilers; Arrangements of cleaning apparatus in boilers; Combinations thereof with boilers
    • F22B37/54De-sludging or blow-dow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内设有加热室及加热结构,加热室与蒸汽发生器上的进水端和出气端连通,还包括用于切换蒸汽发生器上的进水端和出气端内流体流向的换向阀,加热室内设有能相对加热室转动的螺旋体。换向前进水端流进的水在加热室内被加热结构加热成为蒸汽,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螺旋体在加热室内转动,通过螺旋体与加热室内壁的摩擦,从而消除加热室出气端附近的水垢,换向阀换向,使得水从换向前的出气端流进,蒸汽从换向前的进水端流出,从而能够消除加热室进水端附近的水垢,该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能通过蒸汽压力做功清除加热室内壁水垢,提高蒸汽发生器传热效率,保证产生的蒸汽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蒸汽,通过对蒸汽发生器的进水端源源不断地输入水,蒸汽发生器的出气端便可源源不断地产生所需的蒸汽。但是,现有的蒸汽发生器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水在蒸汽发生器内是一个方向流动,蒸汽发生器的水管内壁容易结垢,降低传热效率,而且结垢后容易藏污,使得产生的蒸汽带有细菌,给蒸汽的使用带来隐患;例如蒸汽发生器在食品加热设备的使用中,如果蒸汽发生器的水管结垢,则由水管流出的蒸汽蒸煮出的食物则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防止蒸汽发生器管内壁结垢,提高蒸汽发生器传热效率,保证产生的蒸汽的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内设有加热室及加热结构,加热室与蒸汽发生器上的进水端和出气端连通,还包括用于切换蒸汽发生器上的进水端和出气端内流体流向的换向阀,加热室内设有能相对加热室转动的螺旋体。
加热结构为给加热室加热的发热管;换向阀换向前,水从进水端流进,经加热结构加热后成为蒸汽并从出气端流出;换向阀换向后,水从换向前的出气端流进,经加热结构加热后成为蒸汽并从换向前的进水端流出;换向阀换向前后,进水端和出气端先后作为蒸汽流出端;将该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使用在食品加热设备技术领域,能保证煮出的食物的安全性。
上述方案中,换向前进水端流进的水在加热室内被加热结构加热成为蒸汽,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螺旋体在加热室内转动,通过螺旋体与加热室内壁的摩擦,从而消除加热室出气端附近的水垢,换向阀换向,使得水从换向前的出气端流进,蒸汽从换向前的进水端流出,从而能够消除加热室进水端附近的水垢,该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能通过蒸汽压力做功清除加热室内壁水垢,提高蒸汽发生器传热效率,保证产生的蒸汽的质量。
优选地,加热室包括顶部相连通的加热室A及加热室B,加热室A及加热室B内均设有螺旋体,进水端连通于加热室A底部,出气端连通于加热室B底部;加热结构为两个且分别为加热室A及加热室B加热。这样设置通过延长加热室的长度,使得水被充分加热为蒸汽;另外,加热室A及加热室B竖直且平行地设于蒸汽发生器内,相比于一条加长的加热室,这样能减少放置该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时占用的空间;换向阀换向前,水从进水端流进,蒸汽从出气端流出,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加热室B内的螺旋体转动,从而消除加热室B内的水垢;换向阀换向后,水从换向前的出气端流进,蒸汽从换向前的进水端流出,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加热室A内的螺旋体转动,从而消除加热室A内的水垢;换向阀的换向使得加热室内的水垢被消除。
进一步优选地,加热室A及加热室B内均设有连接于螺旋体顶部的叶轮。叶轮为轴流叶轮,轴流叶轮与螺旋体顶部通过销钉连接;当水从液相转为气相产生压差时,靠近蒸汽流出端的轴流叶轮转动并带动螺旋体转动以消除蒸汽流出端所在加热室的水垢,由于受到压差时,轴流叶轮比螺旋体易于转动,这样设置使得螺旋体能顺畅转动,进而提高除垢效果。
优选地,蒸汽发生器包括中壳体及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其顶部和底部的上盖和下盖;加热室A及加热室B设于中壳体内;下盖上设有用于连通进水端和加热室A的下盖入水口,下盖上设有用于连通出气端和加热室B的下盖出气口。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维修和更换故障部件。
进一步优选地,上盖和中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或/且下盖和中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这样设置能增加密封性。
优选地,中壳体内设有相连通的蒸汽管及蒸汽转接管道,加热室A顶部连通蒸汽管,加热室B顶部连通蒸汽转接管道。
进一步优选地,蒸汽管环绕加热室A及加热室B设置且从顶部环绕至底部,蒸汽转接管道为竖直管道。通过合理设置并延长流体流路,使得水被充分加热为蒸汽,而且合理的设置也能节省该装置占用的空间。
更进一步优选地,加热室A顶部为蒸汽出口A,中壳体顶部设有与蒸汽管连通的蒸汽入口A,上盖上设有用于连通蒸汽出口A和蒸汽入口A的上盖蒸汽通道A;中壳体底部设有与蒸汽管连通的底部蒸汽出口,中壳体底部设有与蒸汽转接管道连通的底部蒸汽入口,下盖上设有用于连通底部蒸汽出口和底部蒸汽入口的下盖蒸汽通道;蒸汽转接管道顶部为蒸汽出口B,加热室B顶部为蒸汽入口B,上盖上设有用于连通蒸汽出口B和蒸汽入口B的上盖蒸汽通道B。
换向阀换向前,清洗步骤为:1、水流通过换向阀进入进水端,经过下盖入水口,到达加热室A进行加热;2、蒸汽从蒸汽出口A出来,通过上盖蒸汽通道A,进入蒸汽入口A;3、蒸汽经过蒸汽管进一步加热,饱和高温蒸汽从底部蒸汽出口通过下盖蒸汽通道,进入底部蒸汽入口;4、蒸汽经过蒸汽转接管道,从蒸汽出口B出来,通过上盖蒸汽管道B,到达蒸汽入口B;5、蒸汽进入加热室B,通过下盖出气口,经过出气端排出,此时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加热室B内的螺旋体转动,以清洗加热室B内壁水垢。
换向阀换向后,清洗步骤为:1、水流通过换向阀进入换向前的出气端,经过下盖出气口,到达加热室B进行加热;2、蒸汽从蒸汽入口B出来,通过上盖蒸汽通道B,进入蒸汽出口B;3、蒸汽经过蒸汽转接管道,从底部蒸汽入口出来,通过下盖蒸汽通道,到达底部蒸汽出口;4、蒸汽经过蒸汽管进一步加热,饱和高温蒸汽从蒸汽入口A通过上盖蒸汽通道A,到达蒸汽出口A;5、蒸汽进入加热室A,通过下盖入水口,经过换向前的进水端排出,此时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加热室A内的螺旋体转动,以清洗加热室A内壁水垢。
优选地,螺旋体包括内杆及环绕内杆设置的螺旋齿。螺旋体长度和加热室长度基本相等;螺旋齿环绕内杆上的部位为齿底,与齿底相对的另一端为齿顶,齿顶窄,齿底宽;这样设置除垢效果更好。
优选地,换向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腔体,腔体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四条流道,阀体外表面设有与四条流道分别连通的插管接头;阀体内设有换向轴,阀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换向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换向轴的下方连接有换向片,换向片正对腔体下部的表面设有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驱动装置驱动换向轴正转时,第一导流槽与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第二导流槽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驱动装置驱动换向轴反转时,第一导流槽与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且其中一条流道为换向轴正转时与第二导流槽连通的流道,第二导流槽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进水端和出气端分别连接至换向阀中两个相对的插管接头中。
另外相对的两个插管接头分别用于换向阀进水和出气;用于进水的插管接头连接第一管道,插管接头与进水端之间用第二管道连接,插管接头与出气端之间用第三管道连接,用于出水的插管接头连接第四管道;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不贯穿换向片;换向片上部设有嵌设孔,换向轴嵌设于嵌设孔内,嵌设孔上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嵌设孔下部的横截面尺寸;驱动装置驱动换向轴转动时,换向轴带动换向片转动,换向片转动使得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的位置发生变动,通过驱动换向轴正转和反转,即可对蒸汽发生器进水端和出气端内流体的流向进行切换,实现反向冲洗,防止蒸汽发生器加热室内壁结垢,提高蒸汽发生器传热效率,保证产生的蒸汽的质量。
优选地,阀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阀体及下阀体;腔体设于下阀体内,插管接头设于下阀体外表面;换向轴及换向片设于上阀体内,驱动装置设于上阀体上方,上阀体上表面设有开口,开口用于驱动装置与换向轴的驱动连接。在上阀体及下阀体上设置螺孔,在螺孔上安装螺丝以实现上阀体及下阀体的连接;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不但能简化该换向阀的制造,而且使得上阀体及下阀体内的部件出现问题时,便于维修或更换。
优选地,上阀体下方固设有分流片,分流片位于换向片下方并与换向片抵触接触,分流片对应四条流道的位置处设有四个通孔。分流片相对四条流道位置不变,流道内的流体通过分流片上的通孔,再经过换向片上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上的转动实现换向;换向片和分流片接触的表面均为平滑表面,这使得换向片相对分流片转动时,两者接触面不易磨损;分流片的设置能增加该换向阀的气密性。
进一步优选地,腔体内固设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对应四条流道的位置处设有四个通孔;密封垫片位于分流片下方。流道内的流体通过密封垫片及分流片上的通孔,再经过换向片上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上的转动实现换向;密封垫片的设置能进一步增加该换向阀的气密性。
优选地,换向轴上部的尺寸大于换向轴下部的尺寸;上阀体内部上表面沿开口边缘设有向上阀体内部下表面延伸的中空轴,换向轴上部贯穿于中空轴内,换向轴下部穿出中空轴外;换向轴下部及中空轴外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阀体内部上表面及换向片上表面接触。这样设置能使换向片紧密地压在腔体内,增加该换向阀的气密性。
进一步优选地,换向轴上部的外侧壁设有凹槽,凹槽内套设有匹配的第一密封圈;或/且还包括位于上阀体及下阀体连接位置处的第二密封圈。这样设置能增加该换向阀的气密性。
优选地,驱动装置为电机;还包括与电机驱动轴连接的联接轴,所述联接轴与换向轴驱动连接。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联接轴上部设有嵌设孔,电机驱动轴嵌设于嵌设孔内,嵌设孔上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嵌设孔下部的横截面尺寸;换向轴上部设有嵌设孔,联接轴嵌设于嵌设孔内,嵌设孔上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嵌设孔下部的横截面尺寸;联接轴的设置便于将电机驱动轴的转动传递至换向轴。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限制电机驱动轴正转角度和反转角度的限位机构。这样设置能防止电机转动角度过渡,进而保证流体流向的切换。
更进一步优选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联接轴外侧壁的凸起,和位于上阀体上表面上方环绕开口设置的弧形限位板及弧形缺口,弧形限位板及弧形缺口构成圆,凸起能在弧形缺口内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换向前进水端流进的水在加热室内被加热结构加热成为蒸汽,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螺旋体在加热室内转动,通过螺旋体与加热室内壁的摩擦,从而消除加热室出气端附近的水垢,换向阀换向,使得水从换向前的出气端流进,蒸汽从换向前的进水端流出,从而能够消除加热室进水端附近的水垢,该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能通过蒸汽压力做功清除加热室内壁水垢,提高蒸汽发生器传热效率,保证产生的蒸汽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B-B剖面图;
图4为图2中A-A剖面图;
图5为图2中C-C剖面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蒸汽发生器为剖面状态;
图7为本实施例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上盖爆炸出来;
图8为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示意图,其中下盖爆炸出来;
图9为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器爆炸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中换向阀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中换向阀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中换向阀的上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例中换向阀的下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施例中换向阀的下阀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中换向阀的换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施例中换向阀的换向片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施例中换向阀的联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0下阀体;101腔体;102流道;103插管接头;104密封垫片;200上阀体;201换向轴;202分流片;203通孔;204换向片;205第一导流槽;206第二导流槽;207中空轴;208弹簧;209开口;210第二密封圈;211凹槽;212第一密封圈;300驱动装置;301联接轴;302凸起;303弧形限位板;304弧形缺口;700换向阀;800蒸汽发生器;801进水端;802出气端;803第一管道;804第二管道;805第三管道;806第四管道;807上盖;808下盖;811加热室A;812加热室B;813蒸汽出口A;814上盖蒸汽通道A;815蒸汽入口A;816蒸汽管;817底部蒸汽出口;818下盖蒸汽通道;819底部蒸汽入口;820蒸汽转接管道;821蒸汽出口B;822上盖蒸汽通道B;823蒸汽入口B;831下盖入水口;832下盖出气口;851螺旋体;852叶轮;853加热结构;871密封圈;8511内杆;8512螺旋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如图1至图17所示,包括蒸汽发生器800,蒸汽发生器800内设有加热室及加热结构853,加热室与蒸汽发生器800上的进水端801和出气端802连通,还包括用于切换蒸汽发生器800上的进水端801和出气端802内流体流向的换向阀700,加热室内设有能相对加热室转动的螺旋体851。
加热结构853为给加热室加热的发热管;换向阀700换向前,水从进水端801流进,经加热结构853加热后成为蒸汽并从出气端802流出;换向阀700换向后,水从换向前的出气端802流进,经加热结构853加热后成为蒸汽并从换向前的进水端801流出;换向阀700换向前后,进水端801和出气端802先后作为蒸汽流出端。
本实施例中,进水端801流进的水在加热室内被加热结构853加热成为蒸汽,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螺旋体851在加热室内转动,通过螺旋体851与加热室内壁的摩擦,从而消除加热室出气端802附近的水垢,换向阀700换向,使得水从换向前的出气端802流进,蒸汽从换向前的进水端801流出,从而能够消除加热室进水端801附近的水垢,该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能通过蒸汽压力做功清除加热室内壁水垢,提高蒸汽发生器传热效率,保证产生的蒸汽的质量。
其中,如图4所示,加热室包括顶部相连通的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内均设有螺旋体851,进水端801连通于加热室A811底部,出气端802连通于加热室B812底部;加热结构853为两个且分别为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加热。这样设置通过延长加热室的长度,使得水被充分加热为蒸汽;另外,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竖直且平行地设于蒸汽发生器800内,相比于一条加长的加热室,这样能减少放置该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时占用的空间;换向阀700换向前,水从进水端801流进,蒸汽从出气端802流出,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加热室B812内的螺旋体851转动,从而消除加热室B812内的水垢;换向阀700换向后,水从换向前的出气端802流进,蒸汽从换向前的进水端801流出,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加热室A811内的螺旋体851转动,从而消除加热室A811内的水垢;换向阀700的换向使得加热室内的水垢被消除。
另外,如图4至图7所示,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内均设有连接于螺旋体851顶部的叶轮852。叶轮852为轴流叶轮852,轴流叶轮852与螺旋体851顶部通过销钉连接;当水从液相转为气相产生压差时,靠近蒸汽流出端的轴流叶轮852转动并带动螺旋体851转动以消除蒸汽流出端所在加热室的水垢,由于受到压差时,轴流叶轮852比螺旋体851易于转动,这样设置使得螺旋体851能顺畅转动,进而提高除垢效果。
其中,如图8至图9所示,蒸汽发生器800包括中壳体及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其顶部和底部的上盖807和下盖808;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设于中壳体内;下盖808上设有用于连通进水端801和加热室A811的下盖入水口831,下盖808上设有用于连通出气端802和加热室B812的下盖出气口832。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维修和更换故障部件。
另外,如图9所示,上盖807和中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871;或/且下盖808和中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871。这样设置能增加密封性。
其中,如图3所示,中壳体内设有相连通的蒸汽管816及蒸汽转接管道820,加热室A811顶部连通蒸汽管816,加热室B812顶部连通蒸汽转接管道820。
另外,蒸汽管816环绕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设置且从顶部环绕至底部,蒸汽转接管道820为竖直管道。通过合理设置并延长流体流路,使得水被充分加热为蒸汽,而且合理的设置也能节省该装置占用的空间。
其中,如图3至图8所示,加热室A811顶部为蒸汽出口A813,中壳体顶部设有与蒸汽管816连通的蒸汽入口A815,上盖807上设有用于连通蒸汽出口A813和蒸汽入口A815的上盖蒸汽通道A814;中壳体底部设有与蒸汽管816连通的底部蒸汽出口817,中壳体底部设有与蒸汽转接管道820连通的底部蒸汽入口819,下盖808上设有用于连通底部蒸汽出口817和底部蒸汽入口819的下盖蒸汽通道818;蒸汽转接管道820顶部为蒸汽出口B821,加热室B812顶部为蒸汽入口B823,上盖807上设有用于连通蒸汽出口B821和蒸汽入口B823的上盖蒸汽通道B822。
换向阀700换向前,清洗步骤为:1、水流通过换向阀700进入进水端801,经过下盖入水口831,到达加热室A811进行加热;2、蒸汽从蒸汽出口A813出来,通过上盖蒸汽通道A814,进入蒸汽入口A815;3、蒸汽经过蒸汽管816进一步加热,饱和高温蒸汽从底部蒸汽出口817通过下盖蒸汽通道818,进入底部蒸汽入口819;4、蒸汽经过蒸汽转接管道820,从蒸汽出口B821出来,通过上盖蒸汽管道B822,到达蒸汽入口B823;5、蒸汽进入加热室B812,通过下盖出气口832,经过出气端802排出,此时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加热室B812内的螺旋体851转动,以清洗加热室B812内壁水垢。
换向阀700换向后,清洗步骤为:1、水流通过换向阀700进入换向前的出气端802,经过下盖出气口832,到达加热室B812进行加热;2、蒸汽从蒸汽入口B823出来,通过上盖蒸汽通道B822,进入蒸汽出口B821;3、蒸汽经过蒸汽转接管道820,从底部蒸汽入口819出来,通过下盖蒸汽通道818,到达底部蒸汽出口817;4、蒸汽经过蒸汽管816进一步加热,饱和高温蒸汽从蒸汽入口A815通过上盖蒸汽通道A814,到达蒸汽出口A813;5、蒸汽进入加热室A811,通过下盖入水口831,经过换向前的进水端801排出,此时利用水从液相转为气相所产生的压差,推动加热室A811内的螺旋体851转动,以清洗加热室A811内壁水垢。
另外,螺旋体851包括内杆8511及环绕内杆8511设置的螺旋齿8512。螺旋体851长度和加热室长度基本相等;螺旋齿8512环绕内杆8511上的部位为齿底,与齿底相对的另一端为齿顶,齿顶窄,齿底宽;这样设置除垢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10至图17所示,换向阀700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腔体101,腔体101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四条流道102,阀体外表面设有与四条流道102分别连通的插管接头103;阀体内设有换向轴201,阀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换向轴201转动的驱动装置300;换向轴201的下方连接有换向片204,换向片204正对腔体101下部的表面设有第一导流槽205及第二导流槽206;驱动装置300驱动换向轴201正转时,第一导流槽205与两条相邻的流道102连通,第二导流槽206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102连通;驱动装置300驱动换向轴201反转时,第一导流槽205与两条相邻的流道102连通,且其中一条流道102为换向轴201正转时与第二导流槽206连通的流道102,第二导流槽206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102连通;进水端801和出气端802分别连接至换向阀700中两个相对的插管接头103中。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14所示,另外相对的两个插管接头103分别用于换向阀700进水和出气;用于进水的插管接头103连接第一管道803,插管接头103与进水端801之间用第二管道804连接,插管接头103与出气端802之间用第三管道805连接,用于出水的插管接头103连接第四管道806;如图15至图16所示,第一导流槽205及第二导流槽206不贯穿换向片204;换向片204上部设有嵌设孔,换向轴201嵌设于嵌设孔内,嵌设孔上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嵌设孔下部的横截面尺寸。
驱动装置300驱动换向轴201转动,换向轴201带动换向片204转动,换向片204转动使得第一导流槽205及第二导流槽206的位置发生变动;如图14所示,假定驱动装置300正转到位后,第一导流槽205连通标识为1和3的两个流道102,第二导流槽206连通标识为2和4的两个流道102,驱动装置300反转90°到位后,第一导流槽205连通标识为1和2的两个流道102,第二导流槽206连通标识为3和4的两个流道102;此时,标识为3和2的两个流道102内的流体的流向被切换;通过驱动换向轴201正转和反转,即可对蒸汽发生器进水端801和出气端802内流体的流向进行切换,实现反向冲洗,防止蒸汽发生器800加热室内壁结垢,提高蒸汽发生器800传热效率,保证产生的蒸汽的质量。
其中,阀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阀体200及下阀体100;腔体101设于下阀体100内,插管接头103设于下阀体100外表面;换向轴201及换向片204设于上阀体200内,驱动装置300设于上阀体200上方,上阀体200上表面设有开口209,开口209用于驱动装置300与换向轴201的驱动连接。在上阀体200及下阀体100上设置螺孔,在螺孔上安装螺丝以实现上阀体200及下阀体100的连接;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不但能简化该换向阀的制造,而且使得上阀体200及下阀体内100的部件出现问题时,便于维修或更换。
另外,上阀体200下方固设有分流片202,分流片202位于换向片204下方并与换向片204抵触接触,分流片202对应四条流道102的位置处设有四个通孔203。分流片202相对四条流道位102置不变,流道102内的流体通过分流片202上的通孔203,再经过换向片204上第一导流槽205及第二导流槽206上的转动实现换向;换向片204和分流片202接触的表面均为平滑表面,这使得换向片204相对分流片202转动时,两者接触面不易磨损;分流片202的设置能增加该换向阀的气密性。
其中,腔体101内固设有密封垫片104,密封垫片104对应四条流道102的位置处设有四个通孔203;密封垫片104位于分流片202下方。流道内的流体通过密封垫片104及分流片202上的通孔203,再经过换向片204上第一导流槽205及第二导流槽206上的转动实现换向;密封垫104片的设置能进一步增加该换向阀的气密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换向轴201上部的尺寸大于换向轴201下部的尺寸;上阀体200内部上表面沿开口209边缘设有向上阀体200内部下表面延伸的中空轴207,换向轴201上部贯穿于中空轴207内,换向轴201下部穿出中空轴207外;换向轴201下部及中空轴207外套设有弹簧208,且弹簧208的两端分别与上阀体200内部上表面及换向片204上表面接触。这样设置能使换向片204紧密地压在腔体101内,增加该换向阀的气密性。
另外,换向轴201上部的外侧壁设有凹槽211,凹槽211内套设有匹配的第一密封圈212;或/且还包括位于上阀体200及下阀体100连接位置处的第二密封圈210。这样设置能增加该换向阀的气密性。
其中,驱动装置300为电机;还包括与电机驱动轴连接的联接轴301,所述联接轴301与换向轴201驱动连接。驱动装置300为步进电机,联接轴301上部设有嵌设孔,电机驱动轴嵌设于嵌设孔内,嵌设孔上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嵌设孔下部的横截面尺寸;换向轴上部设有嵌设孔,联接轴嵌设于嵌设孔内,嵌设孔上部的横截面尺寸大于嵌设孔下部的横截面尺寸;联接轴301的设置便于将电机驱动轴的转动传递至换向轴201。
另外,还包括用于限制电机驱动轴正转角度和反转角度的限位机构。这样设置能防止电机转动角度过渡,进而保证流体流向的切换。
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包括位于联接轴301外侧壁的凸起302,和位于上阀体200上表面上方环绕开口209设置的弧形限位板303及弧形缺口304,弧形限位板303及弧形缺口304构成圆,凸起302能在弧形缺口304内转动。
切换前,流体依次流过第一管道803、用于进水的插管接头103、与蒸汽发生器进水端801连接的插管接头103、第二管道804、蒸汽发生器进水端801、蒸汽发生器出气端802、第三管道805、与蒸汽发生器出气端802连接的插管接头103、用于出水的插管接头103及第四管道806;切换后,流体依次流过第一管道803、用于进水的插管接头103、与蒸汽发生器出气端802连接的插管接头103、第三管道805、蒸汽发生器出气端802、蒸汽发生器进水端801、第二管道804与蒸汽发生器进水端801连接的插管接头103、用于出水的插管接头103及第四管道806。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800),蒸汽发生器(800)内设有加热室及加热结构(853),加热室与蒸汽发生器(800)上的进水端(801)和出气端(802)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切换蒸汽发生器(800)上的进水端(801)和出气端(802)内流体流向的换向阀(700),加热室内设有能相对加热室转动的螺旋体(8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室包括顶部相连通的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内均设有螺旋体(851),进水端(801)连通于加热室A(811)底部,出气端(802)连通于加热室B(812)底部;加热结构(853)为两个且分别为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内均设有连接于螺旋体(851)顶部的叶轮(8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器(800)包括中壳体及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其顶部和底部的上盖(807)和下盖(808);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设于中壳体内;下盖(808)上设有用于连通进水端(801)和加热室A(811)的下盖入水口(831),下盖(808)上设有用于连通出气端(802)和加热室B(812)的下盖出气口(8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盖(807)和中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871);或/且下盖(808)和中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87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壳体内设有相连通的蒸汽管(816)及蒸汽转接管道(820),加热室A(811)顶部连通蒸汽管(816),加热室B(812)顶部连通蒸汽转接管道(8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管(816)环绕加热室A(811)及加热室B(812)设置且从顶部环绕至底部,蒸汽转接管道(820)为竖直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室A(811)顶部为蒸汽出口A(813),中壳体顶部设有与蒸汽管(816)连通的蒸汽入口A(815),上盖(807)上设有用于连通蒸汽出口A(813)和蒸汽入口A(815)的上盖蒸汽通道A(814);中壳体底部设有与蒸汽管(816)连通的底部蒸汽出口(817),中壳体底部设有与蒸汽转接管道(820)连通的底部蒸汽入口(819),下盖(808)上设有用于连通底部蒸汽出口(817)和底部蒸汽入口(819)的下盖蒸汽通道(818);蒸汽转接管道(820)顶部为蒸汽出口B(821),加热室B(812)顶部为蒸汽入口B(823),上盖(807)上设有用于连通蒸汽出口B(821)和蒸汽入口B(823)的上盖蒸汽通道B(8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体(851)包括内杆(8511)及环绕内杆(8511)设置的螺旋齿(851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换向阀(700)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腔体(101),腔体(101)下方设有与其连通的四条流道(102),阀体外表面设有与四条流道(102)分别连通的插管接头(103);阀体内设有换向轴(201),阀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换向轴(201)转动的驱动装置(300);换向轴(201)的下方连接有换向片(204),换向片(204)正对腔体(101)下部的表面设有第一导流槽(205)及第二导流槽(206);驱动装置(300)驱动换向轴(201)正转时,第一导流槽(205)与两条相邻的流道(102)连通,第二导流槽(206)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102)连通;驱动装置(300)驱动换向轴(201)反转时,第一导流槽(205)与两条相邻的流道(102)连通,且其中一条流道(102)为换向轴(201)正转时与第二导流槽(206)连通的流道(102),第二导流槽(206)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102)连通;进水端(801)和出气端(802)分别连接至换向阀(700)中两个相对的插管接头(103)中。
CN201811377242.7A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Pending CN109340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7242.7A CN109340733A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7242.7A CN109340733A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0733A true CN109340733A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15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7242.7A Pending CN109340733A (zh) 2018-11-19 2018-11-19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4073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4994A (zh) * 2019-09-20 2020-01-17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ht正反向清洗装置
CN112902130A (zh) * 2021-02-06 2021-06-04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除水垢蒸汽发生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4551A (en) * 1984-06-26 1987-12-22 Bruno Bachhofer 5/2-Way commutating valve, particularly for reverse-flush filters
WO1998039111A1 (en) * 1997-03-07 1998-09-11 K-Line Indust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ushing a cooler
CN101033929A (zh) * 2007-04-18 2007-09-12 清华大学 一种换热管在线清洗除垢元件
CN101451797A (zh) * 2007-11-29 2009-06-10 沈志梁 换热器在线清洗装置
CN101738136A (zh) * 2008-11-17 2010-06-16 徐州丙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管内自转式清洗及传热强化的螺旋齿管
CN202613405U (zh) * 2012-04-18 2012-12-19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
CN202730496U (zh) * 2012-03-27 2013-02-1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洗式挂烫机
CN104390512A (zh) * 2014-09-28 2015-03-04 青岛大学 一种强化除垢型换热装置
CN108662196A (zh) * 2018-07-20 2018-10-16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冲洗的蒸汽产生设备
CN208074218U (zh) * 2018-01-24 2018-11-09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换向阀和蒸汽锅
CN209147064U (zh) * 2018-11-19 2019-07-23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14551A (en) * 1984-06-26 1987-12-22 Bruno Bachhofer 5/2-Way commutating valve, particularly for reverse-flush filters
WO1998039111A1 (en) * 1997-03-07 1998-09-11 K-Line Indust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ushing a cooler
CN101033929A (zh) * 2007-04-18 2007-09-12 清华大学 一种换热管在线清洗除垢元件
CN101451797A (zh) * 2007-11-29 2009-06-10 沈志梁 换热器在线清洗装置
CN101738136A (zh) * 2008-11-17 2010-06-16 徐州丙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管内自转式清洗及传热强化的螺旋齿管
CN202730496U (zh) * 2012-03-27 2013-02-1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清洗式挂烫机
CN202613405U (zh) * 2012-04-18 2012-12-19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发生器储垢结构
CN104390512A (zh) * 2014-09-28 2015-03-04 青岛大学 一种强化除垢型换热装置
CN208074218U (zh) * 2018-01-24 2018-11-09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换向阀和蒸汽锅
CN108662196A (zh) * 2018-07-20 2018-10-16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冲洗的蒸汽产生设备
CN209147064U (zh) * 2018-11-19 2019-07-23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4994A (zh) * 2019-09-20 2020-01-17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ht正反向清洗装置
CN112902130A (zh) * 2021-02-06 2021-06-04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除水垢蒸汽发生器
CN112902130B (zh) * 2021-02-06 2021-09-28 广东格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除水垢蒸汽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47064U (zh)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CN109340733A (zh) 一种反向自清洗蒸汽发生器装置
CN209569708U (zh) 一种反向在线除垢蒸汽发生器装置
ES2351978T3 (es) Filtro con aparato para limpieza de filtro.
RU2236623C2 (ru) Пара дисков из тверд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диск из тверд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108138800A (zh) 泵机组和液压系统
US10571033B2 (en) Cleaning of rotary valves
WO2013160455A1 (en) Rotary selection valve
EP1672996B1 (en) Sterilisable device for producing a heated emulsion of milk and air
CN108662196A (zh) 一种反向冲洗的蒸汽产生设备
CN208487237U (zh) 一种反向冲洗的蒸汽产生设备
CN208487238U (zh) 一种新型的电动换向阀及蒸汽产生设备
KR102207412B1 (ko) 온수의 폐열 회수 장치
JP3340525B2 (ja) 管路の洗浄装置
KR101933171B1 (ko) 불연속 유체 생성 장치 및 이 장치를 구비한 파이프 세정 시스템
KR101074769B1 (ko) 유체 가열장치
CN112797003B (zh) 集热泵
CN109259590B (zh) 一种新型的即热水壶
CN102014643A (zh) 一种液质食物混合物的高效率且易清洁的巴氏杀菌组件
RU2347155C1 (ru) Проточный нагреватель роторного типа
US11525571B2 (en) Steam injection heater with integrated cleaning mechanism
CN215983249U (zh) 电磁流量计及热水器循环系统
CN215767207U (zh) 电磁流量计及热水器循环系统
JP6237323B2 (ja) 多方弁及び貯湯式給湯機
CN207515223U (zh) 一种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