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0793A - 一种防压疮垫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压疮垫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0793A
CN109330793A CN201811381304.1A CN201811381304A CN109330793A CN 109330793 A CN109330793 A CN 109330793A CN 201811381304 A CN201811381304 A CN 201811381304A CN 109330793 A CN109330793 A CN 109330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electromagnet
hole
silicon rubber
rubber m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13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雯
成琴琴
王英
杨金凤
谌永毅
李旭英
沈波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nan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113813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0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0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07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570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integral, body-bearing projections or protuberan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压疮垫,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导电硅胶垫;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顶起部;所述顶起部能收纳于所述底板内且能独立相对于所述底板移动,并顶起所述导电硅胶垫,且所述导电硅胶垫能呈现不同的形状。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有效避免了患者出现压疮,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舒适度,且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压疮垫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压疮垫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压疮在治疗、护理及康复过程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 6万人死于压疮合并征。对于卧床的患者,为预防压疮,患者需定时翻身,然而对于一些危重病人或者肢体残疾生活不能处理的患者等,翻身却非常困难,若得不到及时良好的护理,病人背部和臀部等部位长期受压,血液循环不畅,极易发生肌体组织缺血坏死而导致压疮,因此为预防压疮,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定时翻身,一般2小时1次,昼夜不停,这样给护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劳动强度;另外对于需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同样会造成受压部位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不畅而出现难免压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压疮垫,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有效避免了患者出现压疮,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舒适度,且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压疮垫,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导电硅胶垫;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顶起部;所述顶起部能收纳于所述底板内且能独立相对于所述底板移动,并顶起所述导电硅胶垫,且所述导电硅胶垫能呈现不同的形状。
进一步地,若干顶起部呈阵列排布或多圈同心环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顶起部包括移动部和固定部;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移动部和固定部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连通;
所述移动部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电磁铁、第一弹簧、第一磁铁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电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所述第一电磁铁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磁铁相连接;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通孔;
所述固定部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电磁铁、第二弹簧、第二磁铁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电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所述第二电磁铁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磁铁相连接;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接;
当所述第一滑块移动将导电硅胶垫顶起时;所述第二滑块的一部分插入至第一滑块的通孔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起部包括滑块和软管,所述滑块包括凸起、与所述凸起相连接的中空缸体和与所述中空缸体相连接的接头;
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顶起部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依次包括相连通的孔一、孔二和孔三;所述孔二的内径大于所述孔一和孔三的内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与所述阶梯孔相连通的空腔;所述凸起和中空缸体位于所述孔二内,所述凸起的端部插入至所述孔一内,且所述孔二长度大于所述中空缸体的长度;所述接头位于所述孔三内;所述接头与所述软管相连接;所述软管伸入至所述空腔内;多个所述软管与所述集气软管相连通;所述软管上设有进气阀和排气阀;所述集气软管与供气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的端部呈半球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端部呈半球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硅胶垫在对应所述顶起部处由其表面向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部设有向其凹槽内倒的锥形钩头;所述防压疮垫还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扫描探头;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锥形钩头相配的锥形凹槽;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防压疮垫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硅胶垫的外缘由其表面向底面依次设有沉孔和螺栓孔;对应所述底板上设有螺纹孔;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导电硅胶垫上的沉孔和螺栓孔后与所述底板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且所述螺钉的螺钉头沉于所述沉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接的板一、板二和板三;所述孔一设于所述板一上;所述孔二、孔三和空腔设于所述板二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防压疮垫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初始状态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均处于失电状态,且第一弹簧受压,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且第二滑块的一部分伸入至第一滑槽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滑槽内,同时移动部被压在第二滑块的一部分和第一滑槽槽底之间;
当顶起部需将导电硅胶垫顶起时,第二电磁铁得电,吸引第二磁铁,带动第二滑块向着第二电磁铁运动,使得第二滑块完全移入至第二滑槽内,此时第二弹簧受压,且第一滑块和第一磁铁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着导电硅胶垫移动,以将对应导电硅胶垫的部位顶起;与此同时,第二电磁铁失电,第二滑块和第二磁铁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着第一滑槽内移动,使得第二滑块的一部分插入至第一滑块的通孔内,另一部分则位于第二滑槽内;
当顶起部需收纳至底板内而不顶起导电硅胶垫时,第二电磁铁得到,吸引第二磁铁,如此带动第二滑块向着第二电磁铁运动,第二弹簧受压,使得第二滑块完全移入至第二滑槽内;此时第一电磁铁得电,吸引第一磁铁,带动第一滑块向着第一电磁铁运动,运动至移动部位于第二滑槽102和第一滑槽槽底之间,第一弹簧受压;
后第二电磁铁失电,第二滑块和第二磁铁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着第一滑槽内移动,使得第二滑块的一部分插入至第一滑槽内,另一部分则位于第二滑槽内,如此移动部被压在第二滑块和第一滑槽的槽底之间,后再第一电磁铁失电,如此循环。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所述防压疮垫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初始状态时,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处于关闭状态,中空缸体内未通入高压气体;
当顶起部需将导电硅胶垫顶起时,进气阀打开,供气装置输出高压气体并经集气软管、软管后进入中空缸体的中空内腔,如此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滑块向着导垫硅胶垫移动,从而将导电硅胶垫顶起,且中空缸体被孔一和孔二相接的阶梯面轴向限位;
当顶起部需收纳至底板内而不顶起导电硅胶垫时,打开排气阀,中空缸体内的高压气体从排气阀泄出,此时在滑块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块落入至底板内;如此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防压疮垫至于患者受压部位,通过若干顶起部独立相对于底板移动,以顶起导电硅胶垫,使得导电硅胶垫能呈现不同的形状,从而导电硅胶垫能更换不同部位支撑患者皮肤,如此能不断改变患者皮肤受压的位置,不会造成患者皮肤某处长期受压,有效防止了患者皮肤某处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而出现压疮,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舒适度,同时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护理人员无需给患者定时翻身。
2、本发明在扫描探头的作用下,实时扫描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的血运情况,以根据患者受压部位的血运情况,以得知是否需替换导电硅胶垫其他部位支撑患者皮肤,如此有效防止患者皮肤受压部位出现压疮现象。
3、本发明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下,实时监测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的温度情况,以根据患者受压部位的血运情况和皮肤温度的综合情况下,准确有效地知晓是否需更换导电硅胶垫其他部位支撑患者皮肤,如此有效防止患者皮肤受压部位出现压疮。
4、本发明导电硅胶垫通电,以在电流的刺激作用下,对患者受压皮肤进行按摩,以有效改善患者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皮肤,对全面预防压疮的发生产生显著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防压疮垫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图2的俯视图一。
图4为图2的俯视图二。
图5为本发明导电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顶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顶起部顶起导电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顶起部处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顶起部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防压疮垫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 为本发明底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1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压疮垫,包括底板1和设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导电硅胶垫2;所述底板1上设有若干顶起部3;所述顶起部3能收纳于所述底板1内且能独立相对于所述底板1移动,并顶起所述导电硅胶垫2,且所述导电硅胶垫2能呈现不同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使用时,防压疮垫至于患者受压部位,若干顶起部3能独立相对于底板1移动,并顶起导电硅胶垫2,如此若干顶起部3进行不同组合地相对于底板1移动,以顶起导电硅胶垫2,使得导电硅胶垫2能呈现不同的形状,其中导电硅胶垫2被顶起部顶起的部位即支撑患者皮肤的部位,如此导电硅胶垫2能更换不同部位支撑患者皮肤,能不断改变患者皮肤受压的位置,不会造成患者皮肤某处长期受压,有效防止了患者皮肤某处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而出现压疮,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舒适度,同时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护理人员无需给患者定时翻身。本实施方式中导电硅胶垫2被顶起部3顶起的部位,相对于未被顶起的部位高出2-10mm,优选高出2-5mm,如此在保证导电硅胶垫被有效顶起的情况下,减小顶起部3的移动距离,减少耗能。同时若干顶起部3应每次至少有四个顶起部3相组合,即至少有四个顶起部3相对于底板1移动而顶起对应导电硅胶垫2的部位,如此在至少四个顶起部3的作用下,导电硅胶垫2能更好地支撑患者皮肤,提高患者舒适度。
本实施方式中导电硅胶是将银包铜粉、镍包石墨粉等导电颗粒均匀分布在硅胶中,通过导电颗粒互相接触连通,达到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导电硅胶垫2通电,以在电流的刺激作用下,对患者受压皮肤进行按摩,以有效改善患者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皮肤,对全面预防压疮的发生产生显著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还包括与导电硅胶垫2相连接的电源和开关等,即如何实现导电硅胶垫2工作,此为现有成熟技术,因此采用现有技术即可,且此并不是本实施方式的重点,故不再做具体赘述。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若干顶起部3呈阵列排布;如图4所示,还可以是多圈同心环排布。优选地,若干顶起部3呈阵列排布,如此若干顶起部3能进行更多的组合,使用更加灵活方便。其中若干顶起部3的分布方式不限以上两种,还可以是其他分布方式,具体此不做限制。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顶起部3的结构有如下两种:
第一种结构为:如图1-10所示,所述顶起部3包括移动部30和固定部31;所述底板1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移动部30和固定部31的第一滑槽1020和第二滑槽1021;所述第一滑槽1020和第二滑槽1021相连通;所述移动部30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1020内的第一电磁铁301、第一弹簧302、第一磁铁303和第一滑块304;所述第一电磁铁301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1020的槽底;所述第一电磁铁301通过所述第一弹簧302与所述第一磁铁303相连接;所述第一磁铁303与所述第一滑块304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04上设有通孔3040;所述固定部31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1021内的第二电磁铁313、第二弹簧312、第二磁铁311和第二滑块310;所述第二电磁铁313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1021的槽底;所述第二电磁铁313通过所述第二弹簧312与所述第二磁铁311相连接;所述第二磁铁311与所述第二滑块310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滑块304移动将导电硅胶垫2顶起时;所述第二滑块310的一部分插入至第一滑块304的通孔3040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1021内。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304的端部呈半球形结构。其中控制第一电磁铁301和第二电磁铁313得电和失电是现有成熟技术,因此对于如何控制第一电磁铁301和第二电磁铁313得电和失电采用现有技术即可,此不是本实施方式的重点,故此不做具体赘述。
如图5所示,第一种结构中所述导电硅胶垫2的外缘由其表面向底面依次设有沉孔202和螺栓孔203;对应所述底板1上设有螺纹孔1011;螺钉5依次穿过所述导电硅胶垫2上的沉孔202和螺栓孔203后与所述底板1上的螺纹孔1011螺纹连接,且所述螺钉5的螺钉头沉于所述沉孔202内,如此防止螺钉5的螺钉头接触患者皮肤,且实现了导电硅胶垫2与底板1的可拆卸连接,
第一种结构中,底板1包括上板101和下板102,导电硅胶垫2、上板101和下板102通过螺钉5相连接。下板102在与上板101相接触的表面设第二滑槽1021,第一滑槽1020由上板101延伸至下板102。底板1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以方便了固定部31和移动部30的装拆。
第一种结构中,第一电磁铁301与第一滑槽1020以及第一电磁铁301、第一弹簧302、第一磁铁303和第一滑块304之间的连接是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铁313与第二滑槽1021以及第二电磁铁313、第二弹簧312、第二磁铁311和第二滑块310之间的连接是固定连接,此固定连接为焊接、成一体式制造或采用胶水等粘贴方式。
顶起部3第一种结构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9所示初始状态时,第一电磁铁301和第二电磁铁313均处于失电状态,且第一弹簧302受压,第二弹簧312处于自然状态,且第二滑块310的一部分伸入至第一滑槽1020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滑槽1021内,同时移动部30被压在第二滑块310的一部分和第一滑槽1020槽底之间。当顶起部3需将导电硅胶垫2顶起时,如图6、7所示,第二电磁铁313得电,有磁性,吸引第二磁铁311,如此带动第二滑块310向着第二电磁铁313运动,使得第二滑块310完全移入至第二滑槽1021内,此时第二弹簧312受压,且第一滑块301和第一磁铁303在第一弹簧302的作用下,向着导电硅胶垫2移动,以将对应导电硅胶垫2的部位顶起,从而被顶起的导电硅胶垫2部位呈拱形结构,且高出导电硅胶垫2未被顶起的部位;与此同时,如图8所示,第二电磁铁313失电,无磁性,第二滑块310和第二磁铁311在第二弹簧312的作用下,向着第一滑槽1020内移动,使得第二滑块310的一部分插入至第一滑块304的通孔3040内,另一部分则位于第二滑槽1021内,如此在第一弹簧302和第二滑块310的作用下,有效保证第一滑块304将导电硅胶垫2有效顶起,从而稳固支撑患者皮肤。当顶起部3需收纳至底板1内而不顶起导电硅胶垫2时,第二电磁铁313得到,有磁性,吸引第二磁铁311,如此带动第二滑块310向着第二电磁铁313运动,第二弹簧312受压,使得第二滑块310完全移入至第二滑槽1021内;此时第一电磁铁301得电,有磁性,吸引第一磁铁302,带动第一滑块304向着第一电磁铁301运动,运动至移动部30位于第二滑槽1021和第一滑槽1020槽底之间,第一弹簧302受压;后第二电磁铁313失电,无磁性,第二滑块310和第二磁铁311在第二弹簧312的作用下,向着第一滑槽1020内移动,使得第二滑块310的一部分插入至第一滑槽1020内,另一部分则位于第二滑槽1021内,如此移动部30被压在第二滑块310和第一滑槽1020的槽底之间,后再第一电磁铁301失电,如此循环。
第二种结构为:如图11、12所示,所述顶起部3包括滑块32和软管33,所述滑块32包括凸起320、与所述凸起320相连接的中空缸体321和与所述中空缸体321相连接的接头322;所述底板1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顶起部3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依次包括相连通的孔一1101、孔二1110和孔三1112;所述孔二1110的内径大于所述孔一1101和孔三1112的内径;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与所述阶梯孔相连通的空腔1113;所述凸起320和中空缸体321位于所述孔二1110内,且所述凸起320的端部插入至所述孔一1101内,且所述孔二1110长度大于所述中空缸体321的长度;所述接头322位于所述孔三1112内;所述接头322与所述软管33相连接;所述软管33伸入至所述空腔1113内;多个所述软管33与所述集气软管7相连通;所述软管33上设有进气阀35和排气阀34;所述集气软管7与供气装置(图中未画出)相连接。供气装置包括气泵和与气泵相连接的总阀,总阀与集气软管7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凸起320的端部呈半球形结构。其中滑块32呈一体式结构,接头322上设有外螺纹与软管33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其中软管33与集气软管7相焊接成一体结构或者螺纹密封连接。另外底板1上设有与空腔1113相连通的进气通道1114,如此供气装置经管道穿过进气通道1114与集气软管7螺纹密封连接。
第二种结构中所述导电硅胶垫2的外缘由其表面向底面依次设有沉孔202和螺栓孔203;对应所述底板1上设有螺纹孔1011;螺钉5依次穿过所述导电硅胶垫2上的沉孔202和螺栓孔203后与所述底板1上的螺纹孔1011螺纹连接,且所述螺钉5的螺钉头沉于所述沉孔202内。
第二种结构中所述底板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接的板一110、板二111和板三112;所述孔一1101设于所述板一110上;所述孔二1110、孔三1112和空腔1113设于所述板二111上,其中板一110、板二111和导电硅胶垫2通过螺钉5相连接,板三112与板二111通过紧固螺钉6相连接。底板1采用分体式结构的设计,以方便了底板1内的顶起部3、进气阀35、排气阀35、集气软管7的装拆。
顶起部3第二种结构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1所示初始状态时,进气阀35和排气阀34均处于关闭状态,中空缸体321内未通入高压气体。当对应顶起部3需将导电硅胶垫2顶起时,对应进气阀35打开,供气装置输出高压气体并经集气软管7、对应软管33后进入中空缸体321的中空内腔,如此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滑块32向着导垫硅胶垫2移动,从而将导电硅胶垫2顶起,其中通过孔一1101与孔二1110的阶梯面实现滑块32移动的限位功能,被顶起的导电硅胶垫2部位呈拱形结构,且高出导电硅胶垫2未被顶起的部位,同时关闭对应软管33上的进气阀35,以保证导电硅胶垫2顶起部位能有效稳固支撑患者皮肤。当顶起部3需收纳至底板1内而不顶起导电硅胶垫2时,打开排气阀34,中空缸体321内的高压气体从排气阀34泄出,此时在滑块32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块32落入至底板1内。其中底板1上还设有排气通道,以使得气体从排气通道排出底板1。
如图1、5、10所示,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电硅胶垫2在对应所述顶起部3处由其表面向内设有凹槽201;所述凹槽201中部设有向其凹槽201内倒的锥形钩头;所述防压疮垫还包括壳体4和安装于壳体4内的扫描探头(图中未画出);所述壳体4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锥形钩头相配的锥形凹槽401;所述壳体4安装于所述凹槽201内。由于导电硅胶垫2具有弹性,因此壳体4能挤压进导电硅胶垫2的凹槽201内,在锥形钩头的作用下,以有效保证导电硅胶2和壳体4稳固连接,不会出现松脱。
在若干顶起部3的作用下,以将导电硅胶垫2顶起并呈现不同的形状,如此导电硅胶垫2能更换不同部位支撑患者皮肤,能不断改变患者皮肤受压的位置。对应导电硅胶垫2被顶起部位,即导电硅胶垫2用于支撑患者皮肤的部位,开启对应此部位的扫描探头,以实时扫描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的血运情况,以根据患者受压部位的血运情况,以得知是否需替换导电硅胶垫2其他部位支撑患者皮肤,如此有效防止患者皮肤受压部位出现压疮现象。对应导电硅胶垫2未顶起部位的扫描探头可不开启。
其中壳体4内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包括圆柱孔402和与圆柱孔402相连接的螺纹孔403,因此本实施方式扫描探头在现有成熟产品的基础上,不改变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情况下,改变其外部结构,以使得扫描探头安装于圆柱孔402内,且扫描探头上设有螺纹接头,以与壳体4的螺纹孔403螺纹连接,如此保证扫描探头与壳体4的稳固安装。其中壳体4安装于导电硅胶垫2后其表面与导电硅胶垫2平齐,或者壳体4表面呈半球状结构。当顶起部3顶起导电硅胶垫2时,壳体4同时被顶起,且在导电硅胶垫2弹力和锥形钩头的作用下,壳体4不会从凹槽201内脱出。
根据现有B超扫描、彩超扫描等,可知,还包括与扫描探头相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连接的显示器,如此在显示器上能清楚地知晓患者受压皮肤的血运情况,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根据显示器上显示的血运情况,以是否需更换导电硅胶垫2的不同部位支撑患者皮肤,即相应顶起部3收纳至底板1内,需顶起导电硅胶垫2的顶起部3相对于底板1移动以顶起导电硅胶垫2,直观清晰,方便指导护理人员操作。其中将扫描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是现医疗设备的常规技术,此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同时此并非本实施方式的重点,具体不做赘述。
当顶起部3采用第一种结构时,为实现第一电磁铁301和第二电磁铁313得电和失电的自动化控制,第一电磁铁301和第二电磁铁313均与控制器相连接。当顶起部3采用第二种结构时,为实现供气装置、排气阀34和进气阀35的自动化控制,供气装置、排气阀34和进气阀35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施方式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压疮垫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4内。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下,实时监测患者受压部位皮肤的温度情况,以根据患者受压部位的血运情况和皮肤温度的综合情况下,准确有效地知晓是否需更换导电硅胶垫2其他部位支撑患者皮肤,如此有效防止患者皮肤受压部位出现压疮。
其中壳体4内还设有另一安装孔,因此本实施方式温度传感器在现有成熟产品的基础上,不改变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情况下,改变其外部结构,以使得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圆柱孔402内,且温度传感器上设有螺纹接头,以与壳体4的螺纹孔403螺纹连接,如此保证温度传感器与壳体的稳固安装。
其中扫描探头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与显示器相连接,因此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以通过显示器实时显示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温度,以方便指导护理人员操作。其中将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是不仅是现医疗设备的常规技术,同时在其他领域如工程机械等均有,此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同时此并非本实施方式的重点,具体不做赘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导电硅胶垫;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顶起部;所述顶起部能收纳于所述底板内且能独立相对于所述底板移动,并顶起所述导电硅胶垫,且所述导电硅胶垫能呈现不同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若干顶起部呈阵列排布或多圈同心环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部包括移动部和固定部;所述底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移动部和固定部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连通;
所述移动部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第一电磁铁、第一弹簧、第一磁铁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电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所述第一电磁铁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第一磁铁相连接;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通孔;
所述固定部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第二电磁铁、第二弹簧、第二磁铁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电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所述第二电磁铁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二磁铁相连接;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接;
当所述第一滑块移动将导电硅胶垫顶起时;所述第二滑块的一部分插入至第一滑块的通孔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部包括滑块和软管,所述滑块包括凸起、与所述凸起相连接的中空缸体和与所述中空缸体相连接的接头;
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顶起部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依次包括相连通的孔一、孔二和孔三;所述孔二的内径大于所述孔一和孔三的内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与所述阶梯孔相连通的空腔;所述凸起和中空缸体位于所述孔二内,所述凸起的端部插入至所述孔一内,且所述孔二长度大于所述中空缸体的长度;所述接头位于所述孔三内;所述接头与所述软管相连接;所述软管伸入至所述空腔内;多个所述软管与所述集气软管相连通;所述软管上设有进气阀和排气阀;所述集气软管与供气装置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的端部呈半球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端部呈半球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硅胶垫在对应所述顶起部处由其表面向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部设有向其凹槽内倒的锥形钩头;所述防压疮垫还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扫描探头;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锥形钩头相配的锥形凹槽;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压疮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压疮垫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9.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防压疮垫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初始状态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均处于失电状态,且第一弹簧受压,第二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且第二滑块的一部分伸入至第一滑槽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滑槽内,同时移动部被压在第二滑块的一部分和第一滑槽槽底之间;
当顶起部需将导电硅胶垫顶起时,第二电磁铁得电,吸引第二磁铁,带动第二滑块向着第二电磁铁运动,使得第二滑块完全移入至第二滑槽内,此时第二弹簧受压,且第一滑块和第一磁铁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着导电硅胶垫移动,以将对应导电硅胶垫的部位顶起;与此同时,第二电磁铁失电,第二滑块和第二磁铁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着第一滑槽内移动,使得第二滑块的一部分插入至第一滑块的通孔内,另一部分则位于第二滑槽内;
当顶起部需收纳至底板内而不顶起导电硅胶垫时,第二电磁铁得到,吸引第二磁铁,如此带动第二滑块向着第二电磁铁运动,第二弹簧受压,使得第二滑块完全移入至第二滑槽内;此时第一电磁铁得电,吸引第一磁铁,带动第一滑块向着第一电磁铁运动,运动至移动部位于第二滑槽102和第一滑槽槽底之间,第一弹簧受压;
后第二电磁铁失电,第二滑块和第二磁铁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着第一滑槽内移动,使得第二滑块的一部分插入至第一滑槽内,另一部分则位于第二滑槽内,如此移动部被压在第二滑块和第一滑槽的槽底之间,后再第一电磁铁失电,如此循环。
10.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防压疮垫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初始状态时,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处于关闭状态,中空缸体内未通入高压气体;
当顶起部需将导电硅胶垫顶起时,进气阀打开,供气装置输出高压气体并经集气软管、软管后进入中空缸体的中空内腔,如此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滑块向着导垫硅胶垫移动,从而将导电硅胶垫顶起,且中空缸体被孔一和孔二相接的阶梯面轴向限位;
当顶起部需收纳至底板内而不顶起导电硅胶垫时,打开排气阀,中空缸体内的高压气体从排气阀泄出,此时在滑块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滑块落入至底板内;如此循环。
CN201811381304.1A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防压疮垫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09330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1304.1A CN109330793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防压疮垫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1304.1A CN109330793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防压疮垫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0793A true CN109330793A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16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1304.1A Withdrawn CN109330793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防压疮垫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079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2580A (zh) * 2019-08-06 2019-12-03 温州医科大学 透气性好的防压疮护理设备
CN110559152A (zh) * 2019-10-08 2019-12-13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手术床垫
CN112716740A (zh) * 2020-12-22 2021-04-30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2580A (zh) * 2019-08-06 2019-12-03 温州医科大学 透气性好的防压疮护理设备
CN110559152A (zh) * 2019-10-08 2019-12-13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一种智能化多功能手术床垫
CN112716740A (zh) * 2020-12-22 2021-04-30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一种智能体位塑形固定床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0793A (zh) 一种防压疮垫及其使用方法
CN209596088U (zh) 一种防压疮垫
CN206391165U (zh) 一种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腿部强力按摩装置
US20090118573A1 (en) Vacuum suction cup
CN110522580B (zh) 透气性好的防压疮护理设备
CN210044444U (zh) 一种中医腰椎间盘突出理疗设备
CN2245974Y (zh) 多用途经络治疗器
CN212036267U (zh) 一种长期卧床病人预防静脉血栓的弹力鞋
CN203619754U (zh) 冷疗用加压冰水容器及其冷疗装置
CN211049967U (zh) 一种透气性好的防压疮护理设备
CN203852517U (zh) 预防保健褥疮床垫
CN2305982Y (zh) 间隔充气式褥疮防治垫
CN209004643U (zh) 一种老年人中风康复用腰部按摩垫
CN216294921U (zh) 一种内科护理人工呼吸装置
CN209421930U (zh) 一种心电图机
CN2399020Y (zh) 足部按摩器
CN110478228A (zh) 一种用于理疗科室按摩的穴位定位装置
CN205215557U (zh) 一种防压疮按摩轮椅
CN200984403Y (zh) 妇科治疗器
CN2281776Y (zh) 液压式踝关节
CN209827514U (zh)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的肢体按摩装置
CN205055191U (zh) 一种利于吸附稳定性的电疗仪穿戴部
CN202654338U (zh) 护理床自动坐卧装置
CN215604443U (zh) 一种健康养生床
CN213641992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背部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