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27297B - 处理载波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处理载波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27297B
CN109327297B CN201810862662.8A CN201810862662A CN109327297B CN 109327297 B CN109327297 B CN 109327297B CN 201810862662 A CN201810862662 A CN 201810862662A CN 109327297 B CN109327297 B CN 1093272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26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27297A (zh
Inventor
吴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27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7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27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27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站通过第一小区连接到通信装置,以及通过该第一小区传送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该通信装置,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用于该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到该通信装置及包含有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其用于该通信装置执行随机接入到该第二小区,该随机接入信道配置设定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及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关联配置,其将该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到通过该第二小区传送的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根据该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通过该第二小区,从该通信装置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

Description

处理载波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相关于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装置及方法,尤指一种处理载波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基站(base station,BS)的第一小区,基站可连接到用户端(userequipment,UE),以及为了载波聚合,可设定基站的第二小区到用户端。然而,基站可能不知道第二小区运作的哪一波束被用户端使用。因此,在载波聚合中的波束成形传输可能不被正常地执行,载波聚合的优势可能被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及其通信装置,用来处理载波聚合,以解决上述问题。
该方法包含有:通过属于该基站的第一小区连接到通信装置,以及通过该第一小区设定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到该通信装置;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传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息到该通信装置,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用于该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到该通信装置以及包含有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配置(configuration),其是用于该通信装置执行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到该第二小区,该随机接入信道配置设定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关联(association)配置,其是用于将该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到通过该第二小区传送的第一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block,SSB)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从该通信装置接收用来响应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根据该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通过该第二小区,从该通信装置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为了响应该随机接入前导码,传送随机接入响应(RA response,RAR)到该通信装置,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响应包含有关联于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前导码识别符(identifier);以及根据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过该第二小区,与该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10简略地由网络端及多个通信装置所组成。网络端及通信装置可(例如同时地)通过包含有主要小区(primary cell,PCell)及一个或多个次要小区(secondary cells,SCells)的一个或多个小区来与彼此进行通信。
实际上,在图1中的网络端可包含有一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 internet ofthings,NB-IoT)网络,或可包含有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包含有至少一演进式基站(evolvedNode-B,eNB)的。网络端可包含有新无线(new radio,NR)/下一代(next generation,NextGen)网络,其包含有至少一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基站(base station,BS)(或称为下一代基站(gNB))、演进式下一代基站(evolved gNB,egNB)或第六代(sixthgeneration,6G)基站。第五代/第六代无线通信技术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及/或非正交频分复用(non-OFDM)。一般来说,基站可指演进式基站、下一代基站、演进式下一代基站及第六代基站中任一者。
通信装置可为用户端(user equipment,UE)、窄带物联网用户端、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装置、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便携式计算机系统、车辆、船及飞机等装置。此外,根据方向(即传输方向),可将网络端及通信装置分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上行链路(uplink,UL)而言,通信装置为传送端而网络端为接收端;对于下行链路(downlink,DL)而言,网络端为传送端而通信装置为接收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2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可为图1中的通信装置或网络端,但不限于此。通信装置20可包括至少一处理电路200、至少一存储装置210以及至少一通信接口装置220。至少一处理电路200可为微处理器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至少一存储装置210可为任一数据存储装置,用来存储程序代码214,至少一处理电路200可通过至少一存储装置210读取及执行程序代码214。举例来说,至少一存储装置2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式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flash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硬盘(hard disk)、光学数据存储装置(optical datastorage device)、非易失性存储装置(non-volatile storage device)、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取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例如有形介质(tangiblemedia))等,而不限于此。至少一通信接口装置220可包含有至少一无线收发器,其是根据至少一处理电路2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号(例如数据、信息及/或分组)。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实施例的说明,用户端被用来表示图1中的通信装置。
图3的流程30可被用于第一基站(例如图1的网络端中),以及包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300:开始。
步骤302:通过属于该基站的第一小区连接到用户端,以及通过该第一小区设定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到该用户端。
步骤304: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息到该用户端,其中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用于该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到该用户端以及包含有第一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配置(configuration),其是用于该用户端执行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RA)到该第二小区,该第一随机接入信道配置设定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一第一关联(association)配置,其是用于将该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到通过该第二小区传送的第一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步骤306: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从该用户端接收用来响应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
步骤308:根据该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通过该第二小区,从该用户端接收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
步骤310:为了响应该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传送随机接入响应(RA response,RAR)到该用户端,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响应包含有关联于该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前导码识别符(identifier)。
步骤312:根据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过该第二小区,与该用户端进行通信。
步骤314: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小区,第一基站传送(或广播(broadcast))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到用户端。当第一关联配置将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到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来取代(而非)第一同步信号块时,通过第二小区,第一基站可传送或不传送第一同步信号块。根据第一基站接收的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第一基站知道用户端通过第二小区接收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当通过第一小区连接到第一基站时,根据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用户端通过第二小区连接到第一基站。第一关联配置可被包含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中。
为了响应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当接收(或侦测)到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时,通过第二小区,在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用户端可传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在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的资源,第一基站可接收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第二小区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以及未设定第二小区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时,通过第一小区,在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用户端传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在一实施例中,例如当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第二小区用于下行链路传输及上行链路传输时,通过第二小区,在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用户端传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因此,通过第二小区,在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的资源中,第一基站从用户端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响应/根据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在关联于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至少一第一传输(transmit,Tx)波束(beam)上,通过第二小区,第一基站传送数据到用户端。也就是说,为了响应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在至少一第一传输波束上,第一基站传送控制信号(例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L controlchannel,PDCCH)及数据(例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L shared channel,PDSCH)到用户端。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小区,在第二传输波束(例如窄(narrow)波束或宽(wide)波束)上,第一基站传送随机接入响应到用户端。第二传输波束可既不关联于第一同步信号块也不关联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第二传输波束可关联于通过第一小区传送的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小区,在第三传输波束上,第一基站传送随机接入响应到用户端。第三传输波束可关联于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可关联于用来接收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接收(receive,Rx)波束。
在第四多个传输波束上或在第五单一个传输波束上,通过第一小区,第一基站可执行传输。在第六多个传输波束上,通过第二小区,第一基站可执行传输。第四多个传输波束可相同于或不同于第六多个传输波束。第四多个传输波束中的一个或多个波束可相同于或不同于第六多个传输波束中的一个或多个波束。
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包含有时间资源(例如哪一正交频分复用符号(symbol)、时隙(slot)或子帧(subframe))、频率资源(例如哪一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 block,PRB)或哪一子载波(subcarrier))及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中至少一资源。当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被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设定时,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为一专属的(dedicated)前导码。当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未被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设定时,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可为用户端从第一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所选出的前导码。第一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可被设定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中、被设定在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被预先定义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或被设定在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中。系统信息块可被包含在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或通过第二小区被第一基站广播。
在一实施例中,当(在)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或传送启动命令(activation command)到用户端时(后),通过第二小区,第一基站传送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order)(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L controlinformation,DCI))到用户端。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可指示用户端使用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触发用户端传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举例来说,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包含有关联于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前导码识别符。
在一时间单元(unit)中,第一基站可将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与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一起传送。第一基站可将关联于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波束与第一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一起传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关联配置包含有第一同步信号块的同步信号块索引(index)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索引(或识别符/识别(identity))。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或第一关联配置包含有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可设定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时间资源及频率资源中至少一资源。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可包含有用来识别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索引。在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前,在其他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第一基站可传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到用户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包含有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有将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到通过第二小区传送的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第二关联配置。第二关联配置可包含在第一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中。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包含有时间资源(例如哪一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时隙或子帧)、频率资源(例如哪一物理资源块或哪一子载波)及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中至少一资源。接着,当用户端量测/接收的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好(大(greater))于用户端量测/接收的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用户端可决定使用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来取代(而非)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包含有第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其包含有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及第二关联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用户端量测/接收的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好(大(greater))于用户端量测/接收的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用户端可决定使用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来取代(而非)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为了响应该决定,在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用户端可传送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或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被设定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中以及关联于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及/或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为用户端从第二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或第一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所选出的前导码。第二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可被设定在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被设定在第二随机接入信道配置中、被预先定义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或被设定在系统信息块中。系统信息块可被包含在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或通过第二小区被第一基站广播。
在一实施例中,当(在)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或传送启动命令到用户端时(后),通过第二小区,用户端传送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到用户端。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可指示用户端使用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及触发用户端传送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举例来说,第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包含有关联于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前导码识别符。
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包含有时间资源(例如哪一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时隙或子帧)及频率资源(例如哪一物理资源块或哪一子载波),其是用于用户端执行随机接入到第二小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关联配置设定(或包含有)第二同步信号块的同步信号块索引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索引。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或第二关联配置包含有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可设定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时间资源及频率资源中的至少一资源。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可包含有用来识别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索引。在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前,在其他的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中,第一基站可传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配置到用户端。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来自于用户端的第一量测结果,第一基站决定第一关联配置。第一量测结果可包含有第一同步信号块的信号强度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举例来说,第一量测结果也包含有第一同步信号块的同步信号块索引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索引。根据来自于用户端的第二量测结果,第一基站决定第二关联配置。第二量测结果可包含有第二同步信号块的信号强度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号强度。举例来说,第二量测结果也包含有第二同步信号块的同步信号块索引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索引。
图4的流程40可被用于第一基站(例如图1的网络端中),以及包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通过属于该基站的第一小区连接到用户端,以及通过该第一小区设定信令无线承载到该用户端。
步骤404: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该用户端,其中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用于该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到该用户端以及未包含有用于该用户端执行随机接入到该第二小区的一配置。
步骤406: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从该用户端接收用来响应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步骤408:通过该第一小区,从该用户端接收第一指示,其中该第一指示指示通过该第二小区被该用户端接收的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步骤410:在关联于该第一同步信号块或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波束上,通过该第二小区,传送数据到该用户端。
步骤412:根据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过该第二小区,与该用户端进行通信。
步骤414:结束。
根据流程40,第一基站知道用户端通过第二小区接收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及通过第二小区,在关联于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波束上,传送数据到用户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指示指示(包含有)关联于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息。信息可包含有(或为)第二小区的量测结果或第二小区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数值(value)。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小区,从用户端接收第二指示,其中第二指示指示通过第二小区被用户端接收的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指示指示关联于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息。信息可包含有(或为)第二小区的量测结果或第二小区的信道质量指示符数值。
在一实施例中,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L control channel,PUCCH)中,第一(或第二)指示被传送。在一实施例中,在参考信号(例如监听参考信号(sounding RS,SRS)、解调(demodulation)参考信号或一特定的(specific)参考信号)中,第一(或第二)指示被传送。在一实施例中,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L sharedchannel,PUSCH)中,第一(或第二)指示被传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可包含有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媒体访问控制控制组件(Element)、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协议数据单元(例如无线链路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标头(header))、分组数据汇聚通信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协议数据单元(例如分组数据汇聚通信协议协议数据单元的标头)或无线资源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指示及第二指示在相同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信息中或在不同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信息中。第一指示及第二指示在相同的参考信号中或在不同的参考信号中。第一指示及第二指示在相同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或在不同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第一多个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例如时间资源及频率资源中的至少一资源),其是用于用户端传送第一(或第二)指示。因此,在第一多个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中,用户端可传送第一(或第二)指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信息格式(format),其是用于用户端在第一上行链路带宽部分(bandwidthpart,BWP)或第二上行链路带宽部分传送第一(或第二)指示。因此,在信息格式中,用户端可传送第一(或第二)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未设定时间资源及频率资源中的至少一资源,其是用于用户端通过第二小区传送第一(或第二)指示。因此,通过第一小区,在时间资源及频率资源中至少一资源中,用户端可传送第一(或第二)指示到第一基站。时间资源及频率资源中的至少一资源可被设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若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被传送)、被设定用于参考信号(若在参考信号中被传送)或被设定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若在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被传送)。在一实施例中,在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前,第一基站传送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用户端,其中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第二多个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其是用于用户端在第二多个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中传送第一(或第二)指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时间资源及频率资源中至少一资源可被通过第一小区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设定。
用于流程30的实施例/叙述可被应用于流程40,在此不赘述。
以下叙述的实施例可被应用于上述流程中的任一流程。
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包含有第二小区的小区识别(例如物理小区识别)及用来指示第二小区的第一载波频率(例如下行链路载波频率)的绝对无线频率信道编号(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ARFCN)。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包含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其是用来设定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时间资源及频率资源中至少一资源,其中用户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搜寻给(addressed to)用户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设定用于与用户端进行下行链路通信的下行链路带宽。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设定在下行链路载波频率中的下行链路带宽的位置(location),其是用于与用户端进行下行链路通信。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设定用于与用户端进行上行链路通信的上行链路带宽。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设定在上行链路载波频率中的上行链路带宽的位置,其是用于与用户端进行上行链路通信。
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设定切换(handover)。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设定用于与第一小区载波聚合的第二小区。也就是说,第一基站在第一小区及第二小区上聚合载波,以进行到用户端的数据传输及/或来自于用户端的数据传输。第一小区及第二小区属于第一基站,以及第一基站产生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在载波聚合是在处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的节点中的情况下,第一基站可为主要节点(master node,MN)或次要节点(secondary node,SN)。
在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前,通过第一小区,第一基站可传送量测配置到用户端。量测配置可设定用户端执行第二小区的量测。根据/关联于量测配置,用户端可传送包含有第二小区的第一量测结果的量测报告,以及可指示第一量测结果关联于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举例来说,量测报告可包含有第一同步信号块的同步信号块索引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识别符/识别/指标。根据第一量测结果,第一基站可决定第一随机接入信道配置、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及第一随机接入前导码中至少一资源。根据第一量测结果,第一基站可决定第一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
量测报告可包含或不包含关联于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第二量测结果,以及可指示或不指示第二量测结果关联于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若第二量测结果被包含,根据第二量测结果,第一基站可决定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及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中至少一资源。根据第二量测结果,第一基站可决定第二多个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第一小区及第二小区的载波聚合中,用户端可同时地通过第一小区及第二小区从第一基站接收数据,或可同时地通过第一小区及第二小区传送数据到第一基站。在第一小区及第二小区的载波聚合中,用户端可被设定通过第一小区传送数据到第一基站,即载波聚合被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但未被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数据包含有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其包含有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为新无线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例如新无线无线资源控制重新设定(NR RRC Reconfiguration)信息)。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可为新无线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例如新无线无线资源控制重新设定完成(NR RRC ReconfigurationComplete)信息)。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为新无线无线资源控制信息(例如新无线无线资源控制重新设定(NR RRC Reconfiguration)信息)。为了响应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过第一小区,在信令无线承载上,用户端可传送第二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例如新无线无线资源控制重新设定完成(NR 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信息)到第一基站。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可设定或不设定切换。当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切换时,用户端可从第一基站(例如基站内切换(intra-BS handover))或从第二基站(例如基站间切换(inter-BS handover))接收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当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未设定切换时,用户端可从第一基站接收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
为了响应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即设定第二小区),通过第一小区,第一基站可传送启动命令到用户端。启动命令可被用来命令用户端启动第二小区(例如命令通过第二小区启动通信)。在传送启动命令后,第一基站可传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举例来说,当(在)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时(后),第一基站传送启动命令。启动命令可为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媒体访问控制控制组件或可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未传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在流程30的一实施例中,当(在)启动第二小区时(后),用户端可(开始)传送第一(或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在流程40的一实施例中,当(在)启动第二小区时(后),用户端可(开始)传送第一(或第二)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未传送上述的启动命令。也就是说,启动命令不须被定义。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未传送上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在流程30的一实施例中,在没有上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的情况下,当/为了响应(在)在下行链路传输中同步到第二小区时(后),用户端可传送第一(或第二)随机接入前导码(即为了响应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来取代(而非)上述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在流程40的一实施例中,当/为了响应(在)在下行链路传输中同步到第二小区时(后),用户端可传送第一(或第二)指示。
信令无线承载可被建立用来(例如直接地)在用户端及第一基站间传送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在一实施例中,藉由执行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程序,用户端连接到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连接到用户端)。在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程序中,用户端传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请求(RRC Connection Request)信息到第一基站,以及从第一基站接收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设定(RRC Connection Setup)信息。当用户端接收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设定信息时,用户端连接到第一基站。当第一基站传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设定信息、接收用来确认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设定信息的接收确认(acknowledgement)信息或从用户端接收用来响应无线资源控制连接设定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完成(RRC Connection Complete)信息时,第一基站连接到用户端。
在一实施例中,藉由执行第二基站初始(initiate)的切换程序,用户端连接到第一基站(或第一基站连接到用户端)。第二基站可传送切换命令(例如新无线无线资源控制信息(NR RRC response message))到用户端以初始切换程序。当第一基站从用户端接收切换完成信息时,第一基站连接到用户端。当用户端传送切换完成(例如新无线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NR RRC response message))信息到第一基站时,用户端连接到第一基站。
上述的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可包含有至少一信息组件(information element,IE)。
上述的时间资源可被多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时隙、小(mini)时隙或子帧(subframe)所形成。物理资源块可包含有多个子载波(例如12或24个子载波)。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及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不同。第一同步信号块及第二同步信号块可不同。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可不同。至少一第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包含有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或多个随机接入信道资源。至少一第二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可包含有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或多个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从用户端、核心网络(core network)或第二基站,第一基站接收用户端的第一用户端能力(UE capability)。第一用户端能力可相关于波束成型(beamforming)能力(例如波束对应(beam correspondence)是否被支持)或随机接入能力。根据第一用户端能力,第一基站可决定上述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例如上述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内容(content))。在一实施例中,从用户端、核心网络或第二基站,第一基站接收用户端的第二用户端能力。第二用户端能力可相关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接收能力(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是否被支持)。当第二用户端能力指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被支持时,第一基站可决定上述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当第二用户端能力指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未被支持时,第一基站可决定上述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于同步信号块。
上述的“决定”可被替代为“选择(select)”或“获得(obtain)”。上述的“根据”可被替代为“为了响应”。上述的“关联于”可被替代为“的”或“对应于(corresponding to)”。上述的“通过”可被替代为“在…上”。
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及/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对于实现本发明,前述的部分步骤可为非必要的步骤。前述的陈述、步骤及/或流程(包含有建议步骤)可通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软件、固件(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电子系统、或上述装置的组合,其中装置可为通信装置20。上述流程中任一者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214。有关第一基站及第二基站的流程,被第一基站执行的步骤可被编译成第一基站的程序代码214,以及被第二基站执行的步骤可被编译成第二基站的程序代码214。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及装置,用来处理在载波聚合中的波束成形传输。根据从用户端接收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指示,基站知道在载波聚合中的小区所运作的哪一波束被用户端所使用。因此,处理载波聚合的问题可被解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符号说明】
10 无线通信系统
20 通信装置
200 至少一处理电路
210 至少一存储装置
214 程序代码
220 至少一通信接口装置
30、40 流程
300、302、304、306、308、310、 步骤
312、314、400、402、404、406、
408、410、412、414

Claims (14)

1.一种基站,用来处理载波聚合,包含有:
至少一存储装置;以及
至少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至少一存储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以及该至少一处理电路被设定以执行存储于该至少一存储装置中的以下指令:
通过属于该基站的第一小区连接到通信装置,以及通过该第一小区设定信令无线承载到该通信装置;
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传送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该通信装置,其中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第二小区到该通信装置以用于载波聚合,并且包含有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其是用于该通信装置执行随机接入到该第二小区,该随机接入信道配置设定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以及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关联配置,其是用于将该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关联到通过该第二小区传送的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从该通信装置接收用来响应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
根据该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通过该第二小区,从该通信装置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
为了响应该随机接入前导码,传送随机接入响应到该通信装置,其中该随机接入前导响应包含有关联于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前导码识别符;以及
根据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过该第二小区,与该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指令还包含有:
通过该第二小区,传送该第一同步信号块或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到该通信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指令还包含有:
通过该第二小区,在该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中的至少一资源上,从该通信装置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指令还包含有:
为了响应该随机接入前导码,在关联于该第一同步信号块或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至少一第一传输波束上,通过该第二小区,传送数据到该通信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传送该随机接入响应到该通信装置的该指令还包含有:
通过该第一小区,在第二传输波束上,传送该随机接入响应到该通信装置,以及该第二传输波束关联于通过该第一小区传送的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传送该随机接入响应到该通信装置的该指令还包含有:
通过该第二小区,在第三传输波束上,传送该随机接入响应到该通信装置,以及该第三传输波束关联于该第一同步信号块或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关联于用来接收该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接收波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指令还包含有:
当传送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接收该无线资源控制响应消息或传送启动命令到该通信装置时,通过该第二小区,传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命令到该通信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指令还包含有:
在传送该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前,通过该第一小区,传送量测配置到该通信装置,其中该量测配置设定该通信装置在该第二小区上执行量测;以及
接收该第二小区的量测结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指令还包含有:
根据该量测结果,决定该随机接入信道配置、该至少一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及该随机接入前导码中至少一者。
10.一种基站,用来处理载波聚合,包含有:
至少一存储装置;以及
至少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至少一存储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存储装置用来存储,以及该至少一处理电路被设定以执行存储于该至少一存储装置中的以下指令:
通过属于该基站的第一小区连接到通信装置,以及通过该第一小区设定信令无线承载到该通信装置;
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传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该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第二小区到该通信装置以用于载波聚合,并且未包含有用于该通信装置执行随机接入到该第二小区的配置;
通过该第一小区,在该信令无线承载上,从该通信装置接收用来响应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
通过该第一小区,从该通信装置接收第一指示,其中该第一指示指示通过该第二小区被该通信装置接收的第一同步信号块或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在关联于该第一同步信号块或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传输波束上,通过该第二小区,传送数据到该通信装置;以及
根据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通过该第二小区,与该通信装置进行通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该第一指示指示关联于该第一同步信号块或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信息,以及该信息包含有该第二小区的量测结果或该第二小区的信道质量指示符数值。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指令还包含有:
通过该第一小区,从该通信装置接收第二指示,其中该第二指示指示通过该第二小区被该通信装置接收的第二同步信号块或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第一多个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其是用于该通信装置在该第一多个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中传送该第一指示。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该指令还包含有:
在传送该第一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前,传送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到该通信装置,其中该第二无线资源控制信息设定第二多个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其是用于该通信装置在该第二多个上行链路无线资源中传送该第一指示。
CN201810862662.8A 2017-08-01 2018-08-01 处理载波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9327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0032P 2017-08-01 2017-08-01
US62/540,032 2017-08-01
US16/048,319 US10779192B2 (en) 2017-08-01 2018-07-29 Method of handl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6/048,319 2018-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27297A CN109327297A (zh) 2019-02-12
CN109327297B true CN109327297B (zh) 2021-06-22

Family

ID=63142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2662.8A Active CN109327297B (zh) 2017-08-01 2018-08-01 处理载波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9192B2 (zh)
EP (1) EP3439423B1 (zh)
CN (1) CN109327297B (zh)
TW (1) TWI6882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02819B2 (en) * 2018-01-04 2021-08-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Joint low-band and high-band operation in NR-SS
CN110474744B (zh) * 2018-05-11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资源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11539494B2 (en) * 2019-05-13 2022-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coordinates for two-step RACH resource configuration
WO2021030933A1 (en) * 2019-08-16 2021-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for random acces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756A (zh) * 2007-01-12 2008-07-1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4919748A (zh) * 2013-01-18 2015-09-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服务小区的激活的方法和节点
CN105144614A (zh) * 2014-03-14 2015-1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蜂窝式网络中进行发现和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9197A (en) * 2009-10-07 2011-08-16 Innovative Sonic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073027B1 (ko) * 2011-04-05 2020-02-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적 기술을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복수 개의 타임 정렬 타이머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US9161322B2 (en) * 2012-01-25 2015-10-1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onfiguring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carrier groups
EP2942888B1 (en) * 2013-01-07 2018-08-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a downlink signal from a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points by a user equipment and corresponding user equipment
EP3343999B1 (en) 2013-08-08 2021-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odes and methods for random access in dual connectivity
EP3193558B1 (en) * 2013-08-09 2018-06-20 HTC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for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allocation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0187907B2 (en) * 2015-07-05 2019-01-2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reamble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KR20180045036A (ko) * 2015-09-17 2018-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단말의 메시지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404939A4 (en) * 2016-01-14 2019-08-14 LG Electronics Inc. -1-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BY A D2D TERMI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56761B2 (en) * 2016-03-30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WO2018006311A1 (en) * 2016-07-07 2018-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ssing relaxation for aperiodic csi-rs
CN116545601A (zh) * 2017-05-05 2023-08-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2756A (zh) * 2007-01-12 2008-07-1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4919748A (zh) * 2013-01-18 2015-09-1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服务小区的激活的方法和节点
CN105144614A (zh) * 2014-03-14 2015-1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蜂窝式网络中进行发现和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R 4-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20170514;全文第2.1节第1-3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8249B (zh) 2020-03-11
US20190045395A1 (en) 2019-02-07
EP3439423B1 (en) 2020-06-10
TW201911797A (zh) 2019-03-16
US10779192B2 (en) 2020-09-15
EP3439423A1 (en) 2019-02-06
CN109327297A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736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bandwidth parts
US1118493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dual connectivity
EP3442304B1 (en) Method of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9327327B (zh) 处理载波聚合及双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CN109327297B (zh) 处理载波聚合的装置及方法
US1086339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handover
CN109327914B (zh) 处理双连接的装置及方法
US1056091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dual conne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