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5001B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5001B
CN109315001B CN201680086978.1A CN201680086978A CN109315001B CN 109315001 B CN109315001 B CN 109315001B CN 201680086978 A CN201680086978 A CN 201680086978A CN 109315001 B CN109315001 B CN 109315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lane
plane device
control plane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69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5001A (zh
Inventor
张达亮
楚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15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5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5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5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目前设备自身的承载能力对数据传输业务的限制较大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控制面设备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在确定终端与用户面设备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并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这种技术方案由于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分离、且用户面设备包括多个,从而降低了由于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导致数据传输的受限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和ZigBee等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层出不穷,便捷了人们的生活。
移动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数据传输业务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通信技术中,在建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所需要的QoS超出设备自身的承载能力时,无法满足数据传输的需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设备自身的承载能力对数据传输业务的限制的可能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设备自身的承载能力对数据传输业务的限制的可能性较大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控制面设备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在确定终端与用户面设备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并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并且控制面设备可以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使得建立的数据传输业务的所需要的QoS超出其中部分用户面设备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时,可以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上,从而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控制面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仅有一个,当该用户面设备的用户传输数据的能力不能满足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时,导致数据传输的受限的可能性;另外,由于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功能分离,因此,当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全部无法满足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时,可以通过增加新的用户面设备来满足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
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控制面设备向选择的用户面设备发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通知,该通知用于指示选择的用户面设备需要预留的资源信息。
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控制面设备向选择的用户面设备发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通知之后,接收所述选择的用户面设备发送的完成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响应,确定完成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建立。
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或者,
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或者,
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与除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之外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若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控制面设备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用户面设备获取自身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并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之后,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通知,根据该通知,为需要建立的数据传输业务预留资源信息,其中,该通知用于指示用户面设备需要预留的资源信息;
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用户面设备为需要建立的数据传输业务预留资源信息之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完成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响应。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其中,控制面设备用于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并在确定用户面设备与终端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用户面设备用于获取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并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控制面设备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具体用于:向选择的用户面设备发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通知,通知用于指示选择的用户面设备需要预留的资源信息;选择的用户面设备,还用于接收控制面设备发送的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通知,并根据通知,为需要建立的数据传输业务预留资源信息。
在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选择的用户面设备还用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完成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响应;控制面设备还用于接收选择的用户面设备发送的完成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响应,确定完成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建立。
在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或者,
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或者,
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与除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之外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在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若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则控制面设备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控制面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收发单元用于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处理单元用于在确定终端与用户面设备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并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
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或者,
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或者,
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与除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之外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可选的,若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则处理单元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时,具体用于:
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用户面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处理单元用于获取自身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收发单元用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控制面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需要传输的数据、以及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任一设计的传输数据的技术方案的程序;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设计的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的程序。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芯片,包括:输入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等,输入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彼此相互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需要传输的数据、以及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任一设计的技术方案的程序;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设计的传输数据的技术方案的程序。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设计的技术方案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设计的技术方案所设计的程序。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用户面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需要传输的数据、以及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任一设计的传输数据的技术方案的程序;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任一设计的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的程序。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芯片,包括:输入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等,输入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彼此相互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需要传输的数据、以及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任一设计的技术方案的程序;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的任一设计的传输数据的技术方案的程序。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任一设计的技术方案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设计的技术方案所设计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多节点用户面分流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应用于多节点用户面分流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控制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控制面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用户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用户面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多节点用户面分流的场景。Master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与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分组核心网)连接,其中S1-C为控制面接口,S1-U为用户面接口,Secondary eNB(辅eNB)和WLAN的基站为用户面的数据分流后的节点,可以通过Master eNB、Secondary eNB、WLAN的基站分别将数据发送给终端,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但是,由于受Master eNB(主eNB)的自身硬件能力的限制,只能将数据传输业务建立在Master eNB的用户面上,容易造成数据传输如峰值吞吐率的受限。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包括:控制面设备200、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201,其中,控制面设备200用于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以及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200控制的用户面设备201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并在确定用户面设备201与终端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201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201;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201上;用户面设备201用于获取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并向控制面设备200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QoS包括数据传输的峰值吞吐率等,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为用户面设备还能够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其中,控制面设备是从终端获取的传输数据业务需要的QoS。
用户面设备获取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具体的,可以周期性获取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然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控制面设备周期性接收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用户面设备的周期与控制面设备的周期相同;用户面设备还可以实时获取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然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控制面设备实时接收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控制面设备200的协议栈包括RRC(Radio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MAC(Media Access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PHY(Physical,物理)层,用户面设备的协议栈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其中,控制面设备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具体的是,控制面设备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的PDCP层上。
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为:控制面设备向选择的用户面设备发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通知,该通知用于指示选择的用户面设备需要预留的资源信息。
用户面设备在接收到该通知后,根据该通知为数据传输业务预留资源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资源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存储资源的空间。
为使得控制面设备确保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选择的用户面设备在根据该通知,为需要建立的数据传输业务预留资源信息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完成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响应。
控制面设备接收到选择的用户面设备发送的完成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响应,确定完成数据传输业务承载的建立。
然后,终端可以通过选择的用户面设备接收和发送数据。
可选的,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
例如,当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为两个时,控制面设备、两个用户面设备在一个物理实体上,该物理实体可以为基站或者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或者其他可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的设备。
可选的,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例如,当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为两个时,控制面设备和两个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3个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可选的,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与除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之外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例如,当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为两个时,控制面设备与其中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与另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于5G Non Standalone的场景,其中,5G Non Standalone是5G的一种可能的形态,由于在5G Non Standalone的场景下,5G的基站不能直接连接到核心网,终端不能在5G的基站驻留,因此,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借驻在LTE的基站下,当终端需要与5G的基站建立数据传输业务时,可以通过LTE下的基站的控制面设备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5G的基站的用户面设备上,如图4所示。
此外,当将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应用于多节点用户面分流的场景时,如图5所示。
具体的,当通过Master eNB的控制面设备确定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获取数据传输业务需要的QoS,其中,QoS包括峰值吞吐率以及Master eNB中的用户面设备和与Master eNB连接的5G的基站的用户面设备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当Master eNB的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不满足数据传输业务需求的QoS、而5G的基站的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需求的QoS时,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5G的基站的用户面设备上,通过5G基站的用户面设备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分流到LTE的SecondaryeNB、WLAN的基站、以及5G的Secondary基站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由于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对应的网络系统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该网络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600,用户面设备获取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步骤601,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步骤602,控制面设备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步骤603,控制面设备在确定终端与用户面设备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
步骤604,控制面设备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
可选的,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或者,
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或者,
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与除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之外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可选的,若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控制面设备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控制面设备,由于一种传输数据的控制面设备对应的网络系统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控制面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该网络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控制面设备,包括:处理单元700和收发单元701;其中,收发单元701用于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该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处理单元700用于在确定终端与用户面设备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并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
可选的,该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或者,该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或者,该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与除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之外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可选的,若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该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则处理单元700具体用于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元70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单元701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如图8所示,控制面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10、收发器820和存储器830。其中,存储器830可以用于存储控制面设备800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810执行时的代码等。
控制面设备8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4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8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其中,处理器810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操作,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应注意,尽管图8所示的控制面设备800仅仅示出了处理器810、收发器820和存储器830,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控制面设备还包含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控制面设备还可包含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控制面设备也可仅仅包含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或模块,而不必包含图8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Read-Only Memory)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RandomAccess Memory)等。
此外,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方法还可以为芯片,具体包括:输入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等,输入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彼此相互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需要传输的数据、以及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的程序;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的程序。具体的,将该芯片嵌入到需要进行传输数据的设备(如基站)中,使得该设备具备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设计的程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用户面设备,由于一种传输数据的用户面设备对应的网络系统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系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用户面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该网络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用户面设备,包括:处理单元900和收发单元901,其中,处理单元900用于获取自身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收发单元901用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元90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收发单元901可以由收发器实现。如图10所示,用户面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收发器1020和存储器1030。其中,存储器1030可以用于存储用户面设备1000出厂时预装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器1010执行时的代码等。
用户面设备10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4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0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其中,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操作,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应注意,尽管图10所示的用户面设备1000仅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收发器1020和存储器1030,但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用户面设备还包含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其他器件。同时,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用户面设备还可包含实现其他附加功能的硬件器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该用户面设备也可仅仅包含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器件或模块,而不必包含图10中所示的全部器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ROM或RAM等。
此外,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方法还可以为芯片,具体包括:输入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等,输入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彼此相互连接,存储器用于存储需要传输的数据、以及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的程序;输入输出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需要传输的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的技术方案的程序。具体的,将该芯片嵌入到需要进行传输数据的设备(如基站)中,使得该设备具备本发明实施例传输数据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设计的程序。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面设备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在确定终端与用户面设备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并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这种技术方案由于种技术方案由于控制面设备和用户面设备分离、且用户面设备包括多个,从而降低了由于设备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导致数据传输的受限的可能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面设备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所述控制面设备在确定终端与用户面设备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
所述控制面设备确定将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
其中,若所述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则所述控制面设备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包括:
所述控制面设备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或者,
所述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或者,
所述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与除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之外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3.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面设备获取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所述用户面设备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以使得所述控制面设备选择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的用户面设备,其中,若所述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则该用户面设备为所述控制面设备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4.一种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面设备、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
所述控制面设备,用于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并在确定用户面设备与终端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将所述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
所述用户面设备,用于获取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并向所述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其中,若所述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则所述控制面设备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时,具体用于:
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或者,
所述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或者,
所述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与除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之外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6.一种传输数据的控制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获取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以及至少两个被所述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自身的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在确定终端与用户面设备需要建立数据传输业务后,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并将所述数据传输业务的承载建立在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上;
其中,若所述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则所述处理单元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用户面设备时,具体用于:
从所述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一个物理实体上;或者,
所述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或者,
所述控制面设备与至少两个被所述控制面设备控制的用户面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上,与除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设备之外的用户面设备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
8.一种传输数据的用户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获取自身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
收发单元,用于向控制面设备发送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信息,以使得所述控制面设备选择满足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服务质量QoS的用户面设备,其中,若所述选择的用户面设备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的物理实体上,则该用户面设备为所述控制面设备从至少两个用户面设备中选择一个用于传输数据的能力满足所述数据传输业务所需要的QoS的、且与所述控制面设备分别位于不同物理实体上的用户面设备。
CN201680086978.1A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 Active CN1093150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87984 WO2018000363A1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5001A CN109315001A (zh) 2019-02-05
CN109315001B true CN109315001B (zh) 2021-06-15

Family

ID=6078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6978.1A Active CN109315001B (zh) 2016-06-30 2016-06-30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和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5740B2 (zh)
EP (1) EP3468288A4 (zh)
CN (1) CN109315001B (zh)
WO (1) WO20180003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1201B2 (en) * 2018-02-20 2021-06-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selection of network elements
CN110324867A (zh) * 2018-03-31 2019-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614563A (zh) * 2019-02-22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面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3766461A (zh) * 2020-06-01 2021-12-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面数据处理方法和基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0213A (zh) * 2008-02-03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紧急接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7826482B1 (en) * 2006-11-17 2010-11-02 Juniper Networks, Inc. Service-specific forwarding in an LDP-RSVP hybrid network
CN102523570A (zh) * 2006-06-15 2012-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用户面实体选择方法
CN104349372A (zh) * 2013-08-08 2015-02-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能力调用方法和系统以及位置服务网关
CN105491557A (zh) * 2014-09-15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能力开放的系统、方法及能力开放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7741B1 (ko) * 2003-05-09 2010-03-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rrc연결설정 방법
US8346225B2 (en) * 2009-01-28 2013-01-0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Quality of service for device assisted services
KR101607336B1 (ko) * 2009-06-07 2016-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b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2045148B (zh) 2009-10-16 2013-04-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基于中继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WO2011147468A1 (en) * 2010-05-28 2011-12-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in radio network
CN106507332B (zh) * 2011-11-04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移动性管理实体和移动终端
CN103636283B (zh) * 2012-06-29 2018-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关系统、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04519549A (zh) * 2013-09-26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无线控制器
US9344210B2 (en) * 2014-02-10 2016-05-17 Ciena Corporation OTN rate adjus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plane restoration, congestion control, and network utilization
CN107006014B (zh) 2014-12-10 2020-12-08 意大利电信股份公司 具有与用户平面解耦和的控制平面的多频带蜂窝网络
WO2017193293A1 (zh) * 2016-05-10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3570A (zh) * 2006-06-15 2012-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用户面实体选择方法
US7826482B1 (en) * 2006-11-17 2010-11-02 Juniper Networks, Inc. Service-specific forwarding in an LDP-RSVP hybrid network
CN101500213A (zh) * 2008-02-03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紧急接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349372A (zh) * 2013-08-08 2015-02-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能力调用方法和系统以及位置服务网关
CN105491557A (zh) * 2014-09-15 2016-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能力开放的系统、方法及能力开放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68288A1 (en) 2019-04-10
WO2018000363A1 (zh) 2018-01-04
CN109315001A (zh) 2019-02-05
EP3468288A4 (en) 2019-06-26
US11005740B2 (en) 2021-05-11
US20190132226A1 (en)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51121B2 (en) Radio access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6061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KR102127315B1 (ko) 업링크 반영속적 스케줄링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측의 장치
EP363784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 in configuring novel quality of service architecture in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US11005740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network system
CN107370573B (zh)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11115315B2 (en) Duplic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051782A1 (zh) 用于资源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40999B (zh) 信息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EP3537819A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US11770810B2 (en)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irst communications node, and base station
CN113382421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00329505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Of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29366B (zh) 一种pdu会话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955128A (zh) 一种负荷信息传递方法和系统、以及网元
CN112994920B (zh) 一种sctp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21754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282770A1 (en) Discover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724573A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273738A1 (en) Network apparatus,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resource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7392844B2 (ja) 車両通信サービスの通信方法、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EP4175359A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CN113747522A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7955537A (zh) 波束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793786A (zh) 接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