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3251B - 基于射频识别(rfid)读取事件确定位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射频识别(rfid)读取事件确定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3251B
CN109313251B CN201780037366.8A CN201780037366A CN109313251B CN 109313251 B CN109313251 B CN 109313251B CN 201780037366 A CN201780037366 A CN 201780037366A CN 109313251 B CN109313251 B CN 109313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 event
radio frequency
read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ignal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73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3251A (zh
Inventor
O·坎特
T·K·J·路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313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3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3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7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e.g. primary radar and secondary radar
    • G01S13/878Combination of several spaced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of known location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transponder or a reflec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00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 G01S1/02Beacons or beacon systems transmitting signals having a characteristic or characteristics capable of being detected by non-directional receivers and defining directions, positions, or position lines fixed relatively to the beacon transmitters; Receivers co-operating therewith using radio 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95Proximity-based methods, e.g. position inferred from reception of particular sig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1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06K7/1035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using at least one antenna particularly designed for interrogating the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e.g. configurations including means to resolv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antenn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74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75Systems using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second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transponders powered from received waves, e.g. using passive transponders, or using passive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220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2205/01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Abstract

描述用于基于来自多个读取事件的多个RFID参数确定物品位置的技术。在示例中,计算机系统可以访问第一读取事件。位于第一区域内的第一RFID读取器可能已在第一时间处生成所述第一读取事件。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可以识别RFID标签并且可以包括第一RFID参数。所述计算机系统可以访问第二读取事件。位于第二区域内的第二RFID读取器可能已在从所述第一时间开始的预定义时间量内的第二时间处生成所述第二读取事件。所述第二读取事件可以识别所述RFID标签并且包括第二RFID参数。所述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两个或更多个第一RFID参数以及两个或更多个第二RFID参数确定所述物品位置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还是所述第二区域内。

Description

基于射频识别(RFID)读取事件确定位置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已在许多行业中用于不同应用。例如,部署RFID以追踪操作环境中的物品的位置。具体来说,将RFID标签附接至物品。操作RFID读取器以读取RFID标签。基于读取RFID标签,确定物品位于RFID读取器附近。
在许多操作环境中,物品的RFID标签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由多个RFID读取器读取。这样,RFID读取器基本上同时交叉读取RFID标签。因此,可以处理不同RFID读取器的不同读取,以确定哪个RFID读取器最接近物品并因此完成接近度检测。
通常,处理交叉读取以检测接近度涉及确定最大接收信号强度。例如,测量最大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的特定RFID读取器选择为最接近物品。然而,此接近度检测可能不准确。例如,来自物体的射频(RF)反射和阻碍以及RFID标签相对于RFID读取器的定向可能产生最大RSSI,然而特定RFID读取器可能不是最接近物品的读取器。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追踪物品的示例操作环境;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读取附接至物品的RFID标签的两个RFID读取器的示例;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处理多个RFID读取器的读取事件以确定物品是否可以位于与RFID读取器中的一个RFID读取器相关联的区域内的示例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分析多个读取事件并因此确定最接近物品的RFID读取器的示例流程;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基于RFID读取器的地图分析多个读取事件的另一示例流程;
图6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跨越多个读取事件的多个参数的示例统计分析;并且
图7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处理RFID读取事件的计算环境的示例端到端架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将描述各种实施例。出于说明的目的,阐述特定配置和细节以便提供对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可以在不具有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实施例。此外,可以省略或简化已知特征,以免混淆所描述的实施例。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提高检测物品与RFID读取器之间的接近度的准确度。接近度可以指示物品的位置可以相对于RFID读取器的位置的接近程度,或反之亦然。在示例中,RFID标签可以附接至物品并且可以存储关于物品的信息。在读取循环期间,RFID读取器可以发射多个RF询问信号并接收从RFID标签对其的多个RF响应。可以从RF询问和响应中生成读取事件。例如,读取事件可以从存储在RF标签中的信息中识别物品,并且可以包括在读取循环期间测量到的多个RFID参数(本文中通常称为“参数”)。这些参数(例如,RFID参数)可以包含读取RFID标签的次数(例如,RF响应的数目)、平均接收信号强度、最大接收信号强度、RF响应信号的时间戳、电角度和/或其它RF相关参数。
后端系统可以从多个RFID读取器接收RF读取事件。一些读取事件可以识别相同物品并且可以在预定义的时间段(例如,相对于物品的移动的短时间段或在重叠读取循环期间)内生成。后端系统可以分析这些读取事件以确定哪个可适用RFID读取器最接近物品。通常,为了减少交叉读取的风险,分析可以涉及来自每个读取事件的多个参数(例如,至少两个)。因为可以分析多个参数,所以可以提高接近度检测的准确度。
为了说明,考虑标记有RFID标签并放置于传送带上的物品的示例。传送带可以在分拣设施内移动物品穿过出口门并将物品移动到运送车辆上。RFID读取器可以位于出口门处,以追踪并确保物品去往正确的运送车辆。RFID读取器可以覆盖出口门周围的区域。当物品在所述区域内移动时,可以读取RFID标签。在此说明性示例中,另一RFID读取器也可以位于相邻出口门处并且可以覆盖相邻出口门周围的区域。因为两个RFID读取器彼此相邻并且由于多个其它因素(例如,两个区域之间的重叠、RF反射、RF阻碍、RFID标签与两个RFID读取器的相对定向),在物品穿过第一出口门离开分拣设施时,两个RFID读取器可以同时地或接近同时地读取RFID标签。因此,可能存在不准确地将物品的位置追踪到相邻出口门的风险。为了减少此风险并提高准确度,后端系统可以分析两个RFID读取器的相关读取事件。例如,可以至少基于来自相邻RFID读取器的第二读取事件的参数归一化来自第一RFID读取器的第一读取事件的参数且反之亦然,以生成两个读取事件中的每个读取事件的分数。后端系统可以比较分数,以识别两个区域中的哪个区域可能包含物品。举例来说,可以使用跨越两个读取事件的总计数、总平均信号强度和总最大信号强度来归一化第一读取事件的读取RFID标签的次数、平均信号强度和最大信号强度。将这些归一化参数求和以生成第一读取事件的分数。可以使用类似过程生成第二读取事件的分数。后端系统可以确定物品可能位于与获得最高分数的RFID读取器相对应的区域内。
为了清楚地解释,结合由两个RFID读取器读取的RFID标签的说明性示例描述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其中RFID标签可以附接至可移动物品并且其中RFID读取器可以是固定的。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实施例可以仅适用于较大数目的RFID读取器。在这种情况下,后端系统可以分析由这些RFID读取器生成的相关读取事件。在另一示例中,物品可以是固定的并且RFID读取器可以是可移动的。在此示例中,可以确定哪个RFID读取器最接近物品的固定位置。在另一示例中,单个RFID读取器可以读取附接至相应物品的多个RFID标签。在此示例中,可以确定哪个物品最接近RFID读取器。读取事件中的每个读取事件可以对应于RFID读取器对相应RFID标签的读取。
图1示出用于追踪物品的示例操作环境。通常,操作环境可以包括与后端系统通信的多个RFID读取器。每个RFID读取器可以位于操作环境的已知位置内并且覆盖已知位置周围的区域。RFID标签可以附接至物品。物品可以在由RFID读取器覆盖的区域之间移动。通常,当物品到达区域中并在区域内移动时,覆盖所述区域的RFID读取器可以在各个读取循环期间读取RFID标签。一旦物品离开所述区域,RFID读取器就可以不再读取RFID标签。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当物品在所述区域外移动时,RFID读取器也可以读取RFID标签和/或当物品穿过所述区域时,另一RFID读取器可以读取RFID标签。为了减少不准确地追踪物品的风险,后端系统可以分析识别物品的多个读取事件。
图1示出两个示例RFID读取器,示为RFID读取器110和RFID读取器120。RFID读取器110可以位于分拣设施的出口门处,以覆盖出口门周围的区域112。因此,可以检测到穿过区域112的物品140。例如,RFID标签142可以附接至物品140。物品140可以放置于穿过出口门的传送带144上。在物品穿过区域112之后,RFID读取器110可以在读取循环期间读取RFID标签142。因此,RFID读取器110可以生成读取事件114并且将读取事件114发送至后端系统130。
类似地,RFID读取器120可以位于相邻出口门处,以覆盖相邻区域122。在两个区域112与122之间可能存在重叠。RFID读取器120可以针对穿过区域122的物品生成读取事件并且将读取事件发送至后端系统130。然而,在某些情况下,RFID读取器120还可以在物品140处于传送带144上并穿过另一区域112时交叉读取RFID标签142。例如,物品140可能太靠近或在两个区域112和122之间的重叠内。另外或替代地,各种原因可能引起此读取效果,包括例如,来自操作环境中的其它物体的RF反射和/或RFID标签142与RFID读取器120的相对定向。因此,RFID读取器120可以生成与在RFID读取器120的读取循环期间RFID标签142的读取对应的读取事件124,并且将所述读取事件发送至后端系统130。
后端系统130可以接收并分析读取事件114和读取事件124,以在物品位于区域112内而不是区域122内时追踪物品。分析可以使用来自读取事件中的每个读取事件的多个参数,如在接下来的图中进一步描述。通常,分析可以涉及某些参数的归一化。
在示例中,后端系统130可以是服务器或适用于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网络从RFID读取器接收读取事件的任何其它计算系统。举例来说,后端系统130可以包括计算硬件或在计算硬件上运行的虚拟实例(例如,基于云的计算服务)。另外,后端系统130可以被配置成托管追踪模块132。
追踪模块132可以被配置成分析读取事件,并因此追踪物品位置。追踪可以是实时的或基本上实时的。实时可以被定义为相对于读取事件的定时的预定义时间帧,其中如果在预定义时间帧内处理,追踪可以被视为最新的而不是陈旧的。例如,根据执行追踪分析所需的处理时间,或根据RFID读取器的读取循环,预定义时间帧可以设定为五分钟(例如,如果读取事件对应于最后一个读取循环且RFID读取器未生成新的读取事件,则追踪可以是实时的)。在示例中,在后端系统130接收第一读取事件114和第二读取事件124之后,追踪模块132可以确定两个读取事件识别相同物品140。接下来,追踪模块132可以确定可以差不多同时生成两个读取事件(例如,存在一些时间重叠或在彼此的阈值时间量内生成一些时间重叠)。因此,追踪模块132可以进一步分析来自第一读取事件114的至少两个参数以及来自第二读取事件124的至少两个参数,并且确定物品140可以位于第一区域112,而不是第二区域114内。
另外,追踪物品位置可以包括向客户端装置提供或报告位置信息。举例来说,客户端装置可以订阅追踪模块132的追踪服务。追踪模块132可以将位置信息推送至客户端装置,或在请求之后,将位置信息传输至客户端装置。此外,追踪模块132可以驱动客户端装置的用户界面。位置信息可以呈现在用户界面处。举例来说,用户界面还可以允许用户浏览每个物品或每个RFID读取器的位置信息。因此,当物品140穿过分拣设施时,用户界面可以呈现物品140的当前位置和/或位置历史。用户界面还可以呈现检测为已穿过或目前正穿过RFID读取器110的区域112的物品列表以及相关定时信息。另外,用户界面可以呈现分拣设施的地图。地图可以显示RFID读取器的位置、识别物品并呈现检测到的物品位置。
图2示出读取附接至物品230的RFID标签232的两个RFID读取器210和220的示例。RFID读取器210和220可以分别覆盖区域212和222。当物品230移动时,物品230可以穿过两个区域212和222中的一个区域,或穿过两个区域212和222之间的重叠240。在RFID读取器210的读取循环期间,RFID读取器210可以取决于物品230相对于区域212(或等效地,相对于RFID读取器210的位置)的位置和各个因素(例如,RFID标签232的定向、RF反射、RF传播等)而读取RFID标签232。如果读取RFID标签232,则RFID读取器210可以生成读取事件。读取事件可以包括关于物品230的信息和RF相关参数。类似地,RFID读取器220可以在RFID读取器220的读取循环期间读取RFID标签232并且可以生成读取事件。此读取事件可以对应于RFID标签232的交叉读取。
在示例中,RFID读取器210和220的读取循环不需要相同。每个读取循环可以涉及多个所传输RF信号和对其的多个RF响应(例如,基于所传输RF信号反射回和接收的RF信号)。因此,在读取循环内,可以多次读取RFID标签232。另外,对于两个RFID读取器210和220,不需要对读取循环的定时进行同步。
区域(例如,区域212和222中的每个区域)可以表示可以在其中读取RFID标签的空间体积。体积可以由所传输RF信号的强度和频率、操作环境中的物体、操作环境的特定几何形状和特性以及其它RF相关因素来限定。通常,RFID读取器可以位于所述体积内(例如,在约中心处)。图2示出椭圆形区域,但是其它形状也是可能的。
在示例中,RFID标签232可以粘附至物品230或包含物品230的容器。在示例中,RFID标签232可以是无源RFID标签或有源RFID标签。无论标签类型如何,RFID标签232可以存储关于物品230的信息。所述信息可以识别物品230。举例来说,可以根据例如全球标准一(GS1)的编码标准在RFID标签232中对唯一标识符进行编码,唯一标识符例如是电子产品代码(EPC)、通用产品代码(UPC)或对物品230唯一的一些其它序列号。所述信息还可以提供关于物品230的来源、目的地和/或处理的额外信息。
读取事件可以包括关于物品230的任何信息(例如,识别信息)。另外,读取事件可以包括关于生成读取事件的RFID读取器的信息。举例来说,此信息可以包括唯一标识符,以及任选地RFID读取器的位置。此外,读取事件可以包括测量到的RF相关参数,例如,在相关读取循环期间可能已读取RFID标签232的次数、平均RSSI、最大RSSI以及RF响应的时间戳。
通常,RFID是指用于通过射频电磁场传送数据的无线非接触式系统。在RFID系统中,数据传送以在RFID标签(或RFID装置)之间传输的调制信号的形式发生,所述RFID标签可以包括各种通信组件、逻辑或电路以及RFID读取器,其可以包括天线或其它类似装置。存储在与RFID标签相关联的微芯片或其它存储装置内的数据可以发送至RFID读取器,所述RFID读取器不仅可以解释在RFID信号中接收的数据,而且还可以解释RFID信号的其它相关信息或属性,例如,RFID信号的强度或频率,以及RFID信号源自的方向、RFID信号行进的范围,或RFID信号中包括的至少一些信息或数据。当由RFID读取器传输的电磁场通过RFID标签感测到时,发起RFID信号的传送,这样传输与RFID标签相关联的可以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微芯片或其它存储装置中的信息或数据。
与用于信息或数据的短程传送的类似系统相比,RFID系统提供多个优点。首先,RFID标签可以由具有非常小且紧凑的形状和尺寸的组件形成,并且与一张纸一样薄或小于一粒米的标签相当普遍。另外,与条形码(例如,一维条形码或二维“QR”码)不同,RFID标签不需要提供于RFID读取器的视线内来成功地传输数据。因此,RFID标签可以隐藏或嵌入具有任何尺寸或形状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以及人或其它动物中。接下来,RFID标签可以通过固定的“只读”数据组或包编程,所述“只读”数据在理论上可以无数次传输至RFID读取器,或者按需要基于提供RFID标签的应用通过可以写入和重写的可修改数据组重新编程。此外且也许最重要的是,尽管有源RFID标签包括和利用例如电池的本地电源,但是无源RFID标签不需要任何电力来将数据组或包成功地传输至RFID读取器,因此当电源不可用或处于将电力提供至RFID标签不可行的环境中时,无源RFID标签可以传输此数据。
可以许多不同格式以及许多不同频率电平将RFID信号从RFID标签传输至RFID读取器。在低频(LF)、中频(MF)或高频(HF)电平(例如,约3千赫至30兆赫,或3kHz至30MHz)内传输信号的RFID标签可以在短程内(例如,在10厘米和100厘米之间,或10cm至100cm)传送相对小尺寸的数据组或包。其它RFID标签可以更高频率电平传输信号,例如,超高频(UHF)或微波级(例如,约300兆赫至300千兆赫,或300MHz至300GHz),包括在一米(1m)或更长的范围内的更大数据组或包。
从RFID标签至RFID读取器的信号传输可以通过任何数目的方式实现。电感耦合的RFID标签是由从RFID读取器生成的磁场获得的能量供电的RFID标签,并且可以使用此能量耦合至RFID读取器。在这方面,RFID读取器可以包括电流可以穿过的一个或多个线圈,由此使RFID读取器根据安倍定律生成磁场。同样,电感耦合的RFID标签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线圈。当RFID标签在RFID读取器的特定范围内通过时,在RFID标签的线圈内生成电流,由此基于穿过相应线圈组的磁通量耦合RFID读取器和RFID标签。随后,穿过RFID标签的线圈的电流可以为RFID标签内的内部电路供电,并且相应地使RFID信号从RFID标签传输至RFID读取器。因此,电感耦合的RFID标签通常用于可能需要用于传输信号的无源系统的无电环境中。
另外,RFID标签可以通过任何数目的其它模式耦合。例如,电容耦合的RFID标签包括设计为对应于RFID读取器的板的耦合板。当RFID标签足够接近RFID读取器放置,由此使RFID标签和RFID读取器的对应耦合板彼此平行对准并且在短程内对准时,实现数据从RFID标签至RFID读取器的传送。与通过RFID读取器生成的磁场供电的电感耦合的RFID标签不同,电容耦合的RFID标签通过RFID读取器生成的交流电场供电。出于这个原因,电容耦合的RFID标签通常具有比电感耦合的RFID标签更受限的操作范围,并且通常用于近场通信环境中。类似地,反向散射耦合的RFID标签接收从RFID读取器的天线发射的功率。来自RFID读取器的一部分发射通过RFID标签的对应天线接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滤波或整流,以便触发数据从RFID标签至RFID读取器的传送。可以根据本说明书利用有源、半有源(例如,临时供电或出于有限目的)或无源RFID标签与RFID读取器之间的任何类型或模式的耦合。
除了与RFID读取器自动耦合的RFID标签之外,本说明书的系统和方法还可以包括可以手动激活的RFID标签,例如无源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在手动动作之后通过人或机器耦合,以便使数据信号从RFID标签传输至一个或多个RFID读取器。手动激活的RFID标签可以包括可以关闭RFID标签内的电路的物理或虚拟开关,由此在存在电场或磁场时允许RFID标签用作数据发射器。例如,手动激活的RFID标签可以包括将电容器限定在RFID标签内的电容元件,并且当所述元件检测到来自用户的生物电时,可以有效地关闭RFID标签内的电路。术语“生物电”通常指可以存储在例如人体的活体内的电荷或电场梯度,所述活体包含血液以及具有各种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离子(例如,纳、氯离子等等)的其它物质。由于身体的存在引起的电场中断,身体内的生物电可能导致在身体(例如,例如手指或拇指的指)接触的位置附近的所述元件的电容变化,由此还导致RFID标签的时间常数以及可以被定义为电容元件的电阻的函数的电容器放电量的变化。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容元件可以形成为分层堆栈,或可以包括基本上线性或平面的间隙或断裂,并且可以用由一个或多个塑料或橡胶(例如,丙烯酸树脂、乙烯基、聚氨酯树脂等)或其它类似材料形成的柔性保护层覆盖。保护层可以粘附至RFID电路的一个或多个电容元件,所述RFID电路可以包括由例如通过气隙隔开的铝、铜、硅或氧化铟锡的导电材料形成的元件。当用户用作为生物电导体的手指触摸RFID标签的保护层时,引入在与保护层接触的点附近的也作为导体的元件之间的有效电容(大约1皮法)的变化。这种接触形成跨越元件的导电桥,由此导致一个或多个元件附近的电场中断,并且还导致内部电流流过RFID标签电路。
除了电容元件之外,RFID标签的电路可以包括用于使人或机器能够手动致动的其它组件,包括可以通过气隙隔开的一个或多个基本上平面的导电元件。导电元件之间的这种气隙限定RFID标签的电路内的开启式开关,所述RFID标签还可以用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塑料、橡胶或其它类似材料形成的柔性保护层覆盖。当用户接触对应于气隙的RFID标签的外表面,例如气隙上方的柔性保护层时,导电元件中的至少两个导电元件彼此接触放置,由此桥接导电元件之间的气隙并且闭合开启式开关。随后,实现内部电流流过RFID标签电路。因为通过手动驱动的电接触来记录气隙的桥接以及开启式开关的闭合,所以包括基本上平面的导电元件的手动激活的RFID标签不需要生物电来适当地操作,并且用户不仅可以使用其手指或手(可以戴手套或不戴手套),而且还可以使用触笔、指针或另一类似物体与RFID标签交互。
图3示出用于处理多个RFID读取器的读取事件以确定物品是否可以位于与RFID读取器中的一个RFID读取器相关联的区域内的示例框图。在此说明性示例中,分析跨越多个读取事件的多个参数,以减少交叉读取的风险并且更准确地确定物品的位置。通常,处理可以涉及归一化跨越读取事件的参数,从归一化生成读取事件的分数,以及比较分数。
在图3的特定说明性示例中,可以分析两个读取事件,每个读取事件具有四个参数。第一RFID读取器可以与第一区域310相关联,可以在读取循环期间读取RFID标签,并且可以生成第一读取事件。类似地,第二RFID读取器可以与第二区域320相关联,可以在读取循环期间读取RFID标签,并且可以生成第二读取事件。可以在彼此的短时间段内生成两个读取事件。举例来说,两个读取循环可以在时间上完全或部分重叠。读取事件中的每个读取事件可以包括四个参数的测量值:次数、平均信号强度(例如,RSSI)、最大信号强度和时间戳。具体来说,分别通过两个RFID读取器生成两个读取事件。
在此示例中,第一读取事件可以包括第一计数312(用值10示出)、第一平均RSSI314(用值100示出)、第一最大RSSI 316(用值1000示出),以及第一最后一个时间戳318(用值T1示出)。最后一个时间戳318可以对应于在读取循环期间最后接收到的RF信号。类似地,第二事件可以包括第二计数322(用值20示出)、第二平均RSSI324(用值200示出)、第二最大RSSI 326(用值2000示出),以及第二最后一个时间戳328(用值T2示出)。
两个读取事件的分析可以包括一些参数的归一化。例如,可以通过将第一计数312和第二计数322相加来生成总计数。可以通过将第一计数312除以总计数来归一化第一计数312,从而产生第一归一化计数(用值0.333示出)。可以针对第二计数322执行类似归一化以生成归一化第二计数(用值0.667示出)。这种归一化还可以针对平均RSSI和最大RSSI执行,从而产生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归一化RSSI(用值0.333示出)和第一归一化最大RSSI(用值0.333示出),以及第二读取事件的第二归一化RSSI(用值0.667示出)和第二归一化最大RSSI(用值0.667示出)。
接下来,分析可以包括基于相应归一化参数生成每个读取事件的分数。例如,可以将对应于区域(或等效地,RFID读取器)的归一化参数进行求和340。因此,可以通过将第一归一化计数、第一归一化平均RSSI和第一归一化最大RSSI相加来生成第一事件的第一分数(第一分数用值1示出)。类似地,可以通过将第二归一化计数、第二归一化平均RSSI和第二归一化最大RSSI相加来生成第二事件的第二分数(第一分数用值2示出)。
此外,分析可以比较读取事件的分数。取决于比较的结果,可以确定哪个RFID读取器最接近物品。继续前一示例,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的比较350可以指示第二分数更大。因此,物品可以被识别为穿过第二区域320,由此第二RFID读取器最接近354。另一方面,如果比较350可能已产生相反指示,则第一RFID读取器可以确定为最接近352。
在某些情况下,分数可以处于彼此的阈值量内。例如,分数可以相等或可以太接近(例如,在正或负百分之五的预定裕度内偏离,或一些其它预定义偏离)。在这些情况下,分析还可以涉及来自读取事件的其它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包括时间戳。例如,可以将第一最后一个时间戳318和第二最后一个时间戳328进行比较360,以确定两者之间的定时次序。如果第一最后一个时间戳318是两者中的最后一个,则第一RFID读取器可以确定为最接近352。否则,第二RFID读取器可以确定为最接近354。
出于说明性目的提供以上分析。通常,可以分析每个读取事件的至少两个参数。同样,还可以使用其它统计分析(例如,超出归一化和比较)。另外,当这些事件处于彼此的预定义时间段内(例如,通过部分或完全覆盖)时,可以针对多于两个读取事件和/或针对多于两个RFID读取器重复分析。
转向图4至图6,图示出用于分析多个读取事件以识别标记有RFID标签的物品与RFID读取器的接近度的示例流程。计算机系统示为执行示例流程的操作。在示例中,计算机系统可以表示托管追踪模块的后端系统(例如,托管图1的追踪模块132的后端系统130)。通常,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处理器以及耦合至处理器的存储器。处理器可以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操作的指令。
为了清楚地解释,可以结合示例流程描述两个RFID读取器的读取事件的分析。然而,示例流程可以类似地适用于来自两个或更大数目的RFID读取器的更大数目的读取事件。具体来说,如果读取事件识别物品并且处于分析的预定义时间段内(例如,与正分析的其它读取事件重叠),则可以在分析中考虑读取事件。因此,还分析来自此读取事件的相关参数。
图4至图6的示例流程的一些操作可能相似。为了清楚地解释,这里不再重复这些相似之处。而且,尽管操作以特定次序示出,但是应理解,不需要特定次序并且可以省略、跳过和/或重新排序一个或多个操作。
图4示出用于分析多个读取事件以及因此确定最接近物品的RFID读取器的示例流程。示例流程可以开始于操作402处,其中计算机系统可以访问第一RFID读取器的第一读取事件。第一RFID读取器可以在第一RFID读取器的第一读取循环期间读取RFID标签并且因此生成第一读取事件。第一读取事件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参数,例如,读取RFID标签的第一次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第一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一组时间戳。多个机制可以访问第一读取事件。例如,计算机系统可以对第一RFID读取器进行轮询(例如,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并且基于轮询循环接收第一读取事件。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实施推送机制,其中一旦生成,第一RFID读取器将第一读取传输至计算机系统。在此方法下,可以实时地或基本上实时地接收第一读取事件。
在操作404处,计算机系统可以从第二RFID读取器访问第二读取事件。访问可以使用轮询或推送机制。第二RFID读取器可以在第二RFID读取器的第二读取循环期间读取RFID标签并且因此生成第二读取事件。第二读取事件可以包括类似参数,例如,读取RFID标签的第二次数、第二平均信号强度、第二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二组时间戳。
在操作406处,计算机系统可以确定是否在彼此的预定义时间量内生成读取事件。在示例中,计算机系统可以确定在第一读取循环与第二读取循环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如果存在重叠,则计算机系统可以确定可以存在RFID标签的交叉读取。情况可能如此,因为当仅一个RFID读取器应读取RFID标签时,两个RFID读取器可能都已读取RFID标签。举例来说,如果每个读取循环是五秒长且存在两秒的重叠,则两个RFID读取器可能已同时在这两秒期间读取RFID标签。在另一示例中,预定义时间量可以设定为阈值时间段。阈值时间段可以是物品可以移动的速度的函数。速度越快,则阈值时间段越小。在两个示例中,如果计算机系统确定第一和第二读取事件处于预定义时间量内,计算机系统可以确定存在交叉读取。因此,可以执行操作408以通过分析来自读取事件中的每个读取事件的多个参数来减少此风险。否则,可以执行操作410。
在操作408处,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来自第一事件的至少两个参数以及来自第二事件的至少两个参数来确定物品的位置。所述位置可以表示与最接近的RFID读取器或移动穿过由RFID读取器覆盖的区域的物品的接近度。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跨越读取事件的任何参数(例如,计数、平均信号强度、最大信号强度、时间戳)的组合。通常,计算机系统可以实施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可以涉及对每个读取事件进行评分,其中分数当与其它分数比较时可以指示物品相对于相应RFID读取器的位置和/或区域的位置的可能性或可能。在示例中,统计分析可以包括生成归一化分数的归一化、生成每个读取事件的总分数的求和、总分数的比较以及最后一个时间戳的比较,如图3中所示。
在操作410处,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读取事件中的一个读取事件确定物品的位置。因为读取事件可以在不同时间生成,使得交叉读取的风险较低,所以计算机系统可以单独地分析读取事件。分析可以使用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举例来说,在访问第一读取事件之后,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第一计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第一最大信号强度和/或第一组时间戳中的任一者来确定在第一读取循环期间物品可以最接近第一RFID读取器。类似地,在访问第二读取事件之后,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四个参数中的任一者来确定在第二读取循环期间物品可以最接近第二RFID读取器。
在操作412处,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关于物品的位置的信息。例如,计算机系统可以驱动客户端装置的用户界面。当物品在不同区域之间移动时,用户界面可以实时地或基本上实时地呈现物品的位置,或位置的历史。
图5示出用于基于RFID读取器的地图分析多个读取事件的另一示例流程。示例流程可以开始于操作502处,其中计算机系统可以从第一RFID读取器接收第一读取事件。在示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与第一RFID读取器之间的数据通信网络接收第一读取事件。
在操作504处,计算机系统可以访问RFID读取器的地图。地图可以本地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处或可以远程地可用于计算机系统。因此,计算机系统可以从本地存储器或从远程存储装置检索地图。地图可以识别并示出RFID读取器的位置,和/或可以示出由RFID读取器覆盖的区域。
在操作506处,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地图和第一读取事件识别第二RFID读取器。例如,第一读取事件可以识别第一RFID读取器(例如,包括第一RFID读取器的唯一标识符)。地图可以示出可以与第一RFID读取器相邻的RFID读取器。第二RFID读取器可以是相邻RFID读取器并且因此可以进行识别。
在操作508处,计算机系统可以确定第二读取事件是否可以是相关读取事件。当指示潜在交叉读取时,读取事件可以是相关的。因此,基于多个因素,第二读取事件可以是相关的。这些因素可以包括第一RFID读取器与第二RFID读取器之间的相邻性、相应区域之间的重叠、识别相同物品的第一和第二读取事件和/或在彼此的预定义时间量内生成的第一和第二读取事件。举例来说,如果第二读取事件识别物品并且是在与第一读取事件的读取循环重叠的读取循环期间生成,则计算机系统可以确定第二读取事件是相关的。如果是,则可以执行操作510以分析跨越第一和第二读取事件的多个参数,并且减少交叉读取的风险。否则,可以执行操作512。
在操作510处,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来自第一事件的至少两个参数以及来自第二事件的至少两个参数来确定物品的位置。如上文所描述,计算机系统可以实施统计分析以生成分数。可以比较分数以进行确定。图6中示出另外的示例统计分析。
在操作512处,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第一读取事件并独立于第二读取事件确定物品的位置。情况可能如此,因为在操作506处,计算机系统可能已确定第二读取事件可以是不相关的。因此,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第一计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第一最大信号强度和/或第一组时间戳中的任一者来确定在第一读取循环期间物品可以最接近第一RFID读取器。
图6示出跨越多个读取事件的多个参数的示例统计分析。示例流程可以开始于操作602处,其中计算机系统可以访问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至少两个参数。例如,可以通过解析第一读取事件的字段来访问第一计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以及第一最大信号强度。
在操作604处,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所述参数以及来自第二读取事件的对应参数针对一些或所有所访问参数生成个别分数。给定第一参数以及给定来自第二读取事件的对应第二参数,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参数的个别分数可以是归一化参数。举例来说,个别分数可以是归一化计数、归一化平均信号强度和/或归一化最大信号强度。
在操作606处,计算机系统可以生成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分数。例如,计算机系统可以将在操作604处生成的个别分数求和。在示例中,第一分数可以表示归一化计数、归一化平均信号强度和/或归一化最大信号强度的总和。
在操作608处,计算机系统可以确定针对第二事件生成的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是否处于彼此的阈值量内。可以基于第二读取事件的参数针对第二读取事件类似地生成第二分数。阈值量可以是预定义偏离。如果两个分数之间的差太大(例如,超过阈值量),则可以执行操作610,其中计算机系统可以依赖于两个分数中的一个分数进行位置确定。否则,可以执行操作612,其中计算机系统可以依赖于额外参数进行位置确定。
在操作610处,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第一分数或第二分数确定物品的位置。举例来说,可以选择两个分数中的较大分数。具有所述分数的RFID读取器可以选择为最接近物品。
在操作612处,计算机系统可以访问来自第一读取事件和第二读取事件的额外参数。在示例中,到目前为止在分析中可能尚未考虑额外参数。
在操作614处,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额外参数更新第一分数和第二分数。更新可以涉及根据额外参数执行操作604至608。例如,如果可能尚未分析最大信号强度,则可以从两个读取事件访问此参数。每个分数可以因此进行更新和比较。
在操作616处,计算机系统可以不更新第一和第二分数。相反,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额外参数的比较进行位置确定。举例来说,计算机系统可以访问来自两个事件的时间戳(例如,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最后一个时间戳,以及来自第二读取事件的最后一个时间戳)。可以比较所访问时间戳以生成定时次序。计算机系统可以基于所述定时次序进行位置确定(例如,可以选择具有最后一个时间戳的RFID读取器)。
图7示出用于处理RFID读取事件的计算环境的示例端到端架构。RFID读取事件可以由RFID读取器生成并且由计算机系统处理。这些组件可以实施计算环境的部分,以便于追踪分拣设施中的物品。物品可以从与分拣设施相关联的电子市场购买。服务提供商可以实施追踪模块以追踪物品。可以列出物品,由卖方710和/或服务提供商提供,并且可用于由客户760订购。
在基本配置中,卖方710可以利用卖方装置712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780访问本地应用程序、web服务应用程序720、可通过web服务应用程序720访问的卖方账户、网站或任何其它基于网络的资源。在一些方面中,例如通过利用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商装置730,可以通过服务提供商的一个或多个计算资源托管、管理和/或以其它方式提供web服务应用程序720、网站和/或卖方账户。卖方710可以使用本地应用程序和/或web服务应用程序720与服务提供商的基于网络的资源交互,并且执行卖方相关的交易。例如,这些交易可以包括提供待售物品。
在一些示例中,卖方装置71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计算装置,例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瘦客户端装置、平板计算机等。在一个说明性配置中,卖方装置712可以包含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连接允许卖方装置712与所存储数据库、另一计算装置或服务器、卖方终端和/或网络780上的其它装置通信。卖方装置712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装置和/或端口,例如,用于实现与键盘、鼠标、笔、语音输入装置、触摸输入装置、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的连接。
卖方装置712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或处理器装置)714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716。处理器装置714可以用硬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固件,或其组合适当地实施。处理器装置714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固件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以任何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以执行所描述的各个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或机器可执行指令。
存储器716可以存储可在处理器装置714上加载和执行的程序指令,以及在这些程序的执行期间生成的数据。取决于卖方装置712的配置和类型,存储器716可以是易失性的(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的(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闪存存储器等)。卖方装置712还可以包括额外存储装置,所述额外存储装置可以包括可移除存储装置和/或不可移除存储装置。额外存储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装置、光盘和/或带存储装置。磁盘驱动器以及其相关联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提供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以及计算装置的其它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存储器716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存储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储存储器(DRAM),或ROM。
更详细地转向存储器716的内容,存储器可以包括操作系统(O/S)718,以及用于实施本文所公开的特征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或服务,包括web服务应用程序720。在一些示例中,卖方装置712可以通过网络780,或通过其它网络连接与服务提供商装置730通信。网络780可以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网络中的任一者或组合,例如,有线网络、因特网、无线网络、蜂窝网络以及其它私有和/或公共网络。尽管所示示例表示卖方710通过网络780访问web服务应用程序720,但是所描述技术可以同样适用于卖方710通过固定电话经由卖方装置712、通过公用电话亭或通过任何其它方式与服务提供商装置730交互的情况。还应注意,所描述技术可以适用于其它客户端/服务器布置(例如,机顶盒等),以及非客户端/服务器布置(例如,本地存储的应用程序、对等系统等)。
类似地,客户760可以利用客户装置762来通过网络780访问本地应用程序、web服务应用程序770(或一些其它移动应用程序,例如,可购自应用程序商店的“移动应用程序”)、可通过web服务应用程序770访问的客户账户、网站或任何其它基于网络的资源。在一些方面中,web服务应用程序770、网站和/或用户账户可以通过服务提供商装置730托管、管理和/或以其它方式提供,并且可以分别类似于web服务应用程序720、由计算装置712访问的网站和/或卖方账户。
客户760可以使用本地应用程序和/或web服务应用程序770来与服务提供商的基于网络的资源进行交易。这些交易可以包括例如浏览物品、查看物品、订购物品、追踪运送进度和/或其它交易。
在一些示例中,客户装置762可以与卖方装置712类似地配置,并且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或处理器装置)764和至少一个存储器766。处理器装置764可以类似于处理器装置714用硬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固件,或其组合适当地实施。同样,存储器766还可以类似于存储器716配置,并且可以存储可在处理器装置764上加载和执行的程序指令,以及在这些程序的执行期间生成的数据。例如,存储器766可以包括操作系统(O/S)768,以及用于实施本文所公开的特征的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或服务,包括web服务应用程序770。
如上文简要描述,web服务应用程序720和770可以分别允许卖方710和客户760与服务提供商装置730交互,以进行涉及物品的交易。可能布置在服务器集群中或布置为服务器场的服务提供商装置730可以托管网web服务应用程序720和770。这些服务器可以被配置成托管可通过计算装置712和762查看的网站(或网站的组合)。也可以使用其它服务器架构托管web服务应用程序720和770。web服务应用程序720和770可能够处理分别来自许多卖方710和客户760的请求,以及作为响应,服务于可以在计算装置712和762处呈现的各个界面,例如但不限于网站。web服务应用程序720和770可以与支持交互的任何类型的网站交互,包括社交网站、电子零售商、信息站点、博客站点、搜索引擎站点、新闻和娱乐站点等。如上文所论述,所描述的技术可以类似地在web服务应用程序720和770之外实施,例如分别通过在计算装置712和762上运行的其它应用程序实施。
在一些示例中,服务提供商装置730可以提供基于网络的资源,例如但不限于,用于购买和/或下载的应用程序、网站、web托管、客户端实体、数据存储、数据访问、管理、虚拟化等。服务提供商装置730还可用于向卖方710和客户760提供web托管、计算机应用程序开发和/或实施平台,或前述内容的组合。
服务提供商装置73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计算装置,例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瘦客户端装置、平板计算机等。服务提供商装置730还可以包含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连接允许服务提供商装置730与所存储数据库、其它计算装置或服务器、卖方终端和/或网络780上的其它装置通信。服务提供商装置73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装置和/或端口,例如,用于实现与键盘、鼠标、笔、语音输入装置、触摸输入装置、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的连接。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提供商装置730可以由在托管计算环境中实施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执行。托管计算环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快速供应和释放的基于网络的资源。这些基于网络的资源可以包括计算、联网和/或存储装置。托管计算环境还可以称为云计算环境。在一些示例中,服务提供商装置730可以通过网络780或通过其它网络连接与计算装置712和762通信。服务提供商装置73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可能布置在集群中,或布置为彼此不相关联的个别服务器。
在一个说明性配置中,服务提供商装置7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或处理器装置)732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734。处理器装置732可以用硬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固件,或其组合适当地实施。处理器装置732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固件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以任何合适的编程语言编写以执行所描述的各个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或机器可执行指令。
存储器734可以存储可在处理器装置732上加载和执行的程序指令,以及在这些程序的执行期间生成的数据。取决于服务提供商装置730的配置和类型,存储器734可以是易失性的(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的(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闪存存储器等)。服务提供商装置730还可以包括额外的可移除存储装置和/或不可移除存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装置、光盘和/或带存储装置。磁盘驱动器以及其相关联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提供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以及计算装置的其它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存储器734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类型的存储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储存储器(DRAM),或ROM。
另外,本文描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通信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程序模块,或在例如载波或其它传输的数据信号内传输的其它数据。此种传输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中的任一者,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形式、光学形式,或其任何组合。然而,如本文所使用,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计算机可读通信介质。
更详细地转向存储器734的内容,存储器可以包括操作系统(O/S)736,用于电子市场738的代码,以及用于追踪模块740的代码。追踪模块740可以被配置成基于RFID读取事件追踪物品,并且通过界面将关于追踪的信息提供至服务提供商、卖方装置712和客户装置762。
因此,说明书和附图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更广泛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化。
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还有其它变化形式。因此,尽管所公开的技术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代构造,但是在图中示出并且在上文已详细描述其某些所示实施例。然而,应理解,并不意图将本公开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意图涵盖处于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替代构造和等效物,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
在描述所公开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尤其在权利要求书的上下文中)使用术语“一”和“一个”和“所述”以及类似指示物应被解释为涵盖单数和复数,除非本文另外指明或明确与上下文相矛盾。术语“包括(comprising/including)”、“具有(having)”以及“含有(containing)”应被解释为开放式术语(即,表示“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外指明。术语“连接”应被解释为部分或全部包含在内,连接至或接合在一起,即使之间有物体介入。除非本文另外指明,否则本文中对数值范围的描述仅意图用作单独参考处于范围内的每个单独值的简写方法,并且每个单独值并入本说明中,如同在本文中单独叙述一样。除非本文另外指明或上下文明显矛盾,否则可以按照任何合适的次序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所有方法。除非另外声明,否则本文提供的任何和所有示例或示例性语言(例如,“例如”)的使用仅意图更好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不会对本公开的范围造成限制。说明书中的任何语言都不应被解释为指示任何未声明的要素对于本公开的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例如包括在短语“X、Y或Z中的至少一者”中的析取语言在上下文中被理解为表示通常用于表示物品、术语等可以是X、Y或Z,或其组合(例如,X、Y和/或Z)。因此,此类析取语言通常并不意图且不应该暗示某些实施例需要各自呈现X中的至少一者、Y中的至少一者,或Z中的至少一者。
本文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发明人已知的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最佳模式。在阅读前述描述之后,那些优选实施例的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变得显而易见。发明人期望熟练的技术人员适当地采用这些变化形式,并且发明人意图以不同于本文具体描述的方式实践本公开。因此,本公开包括适用法律所允许的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叙述的主题的所有修改和等效物。另外,除非本文另外指明或上下文明显矛盾,否则本公开涵盖上述元件在其所有可能变体中的任何组合。
本文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包括出版物、专利申请和专利,特此通过引用并入,其程度如同每个参考文献单独地且具体地指示为通过全文引用的方式在本文中并入并且阐述。
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射频识别(RFID)读取器,所述第一RFID读取器位于第一区域内并且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在第一RFID读取器的第一读取循环期间对RFID标签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读取而生成第一读取事件,所述RFID标签附接至随时间具有可变位置的物品,所述第一读取事件识别RFID标签并且包括第一RFID参数,所述第一RFID参数包括读取RFID标签的第一次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第一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一组时间戳。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RFID读取器,所述第二RFID读取器位于第二区域内并且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在第二RFID读取器的第二读取循环期间对RFID标签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读取而生成第二读取事件,所述第二读取事件识别RFID标签并且包括第二RFID参数,所述第二RFID参数包括读取RFID标签的第二次数、第二平均信号强度、第二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二组时间戳。所述系统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计算机系统至少执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接收来自第一RFID读取器的第一读取事件以及来自第二RFID读取器的第二读取事件;至少部分基于第一组时间戳和第二组时间戳确定在第一读取事件与第二读取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重叠;如果存在时间重叠,则至少部分基于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RFID参数以及来自第二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二RFID参数而存储物品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将关联性的指示提供至装置以在装置处呈现。
任选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计算机通过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存储物品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至少部分基于第一计数和第二计数生成总计数;至少部分基于第一平均信号强度和第二平均信号强度生成总平均信号强度;至少部分基于第一最大信号强度和第二最大信号强度生成总最大信号强度;针对第一读取事件和第二读取事件中的每个读取事件,至少部分基于总计数、总平均信号强度和总最大信号强度生成分数;以及至少部分基于第一读取事件的分数和第二读取事件的分数的比较确定物品位于第一区域内还是第二区域内。
任选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计算机通过包括以下各项的步骤确定物品位于第一区域内还是第二区域内:至少部分基于比较确定第一读取事件和第二读取事件的分数处于彼此的阈值量内;至少部分基于分数处于阈值量内比较来自第一组时间戳的第一时间戳以及来自第二组时间戳的第二时间戳;确定第一时间戳与第二时间戳之间的定时次序;以及至少部分基于定时次序确定物品位于第一区域内还是第二区域内。
任选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位于分拣设施内,可变位置随着物品在分拣设施内的移动而变化,并且指令还使计算机系统在用户界面处至少相对于分拣设施识别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物品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
本文所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可以包括计算机实施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实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计算机系统访问由位于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射频识别(RFID)读取器生成的第一读取事件,所述第一读取事件识别与物品相关联的RFID标签并且包括第一RFID参数,并且在第一时间处生成。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计算机系统访问由位于第二区域内的第二RFID读取器生成的第二读取事件,所述第二读取事件识别RFID标签并且包括第二RFID参数,并且在第二时间处生成,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处于彼此的预定义时间量内。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至少部分基于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RFID参数以及来自第二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二RFID参数而通过计算机系统存储物品的位置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
任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用户界面处呈现物品在第一RFID读取器和第二RFID读取器所处的分拣设施内的位置;以及在第一读取循环期间生成第一读取事件并且在第二读取循环期间生成第二读取事件,其中第一RFID参数和第二RFID参数各自包括读取RFID标签的次数、平均信号强度、最大信号强度以及一组时间戳,其中预定义时间量表示第一RFID参数的时间戳与第二RFID参数的时间戳之间的时间重叠。
任选地,存储物品的位置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的步骤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RFID参数以及来自第二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二RFID参数的归一化而确定物品的位置处于第一区域内还是第二区域内。
任选地,存储物品的位置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的步骤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RFID参数以及来自第二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二RFID参数生成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分数。所述存储步骤还可以包括:至少部分基于针对第一读取事件生成的第一分数与针对第二读取事件生成的第二分数的比较而确定物品的位置处于第一区域内还是第二区域内。
任选地,生成第一分数的步骤包括:针对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RFID参数中的每个RFID参数,至少部分基于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RFID参数中的相应一个第一RFID参数以及来自第二读取事件的第二RFID参数中的对应一个第二RFID参数,生成个别分数。所述生成步骤还任选地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RFID参数的个别分数而生成第一分数。
任选地,生成第一分数的步骤包括从第一读取事件和第二读取事件生成读取RFID标签的总次数、平均信号强度和最大信号强度。
任选地,生成第一分数的步骤包括:将从第一读取事件读取RFID标签的第一次数除以总计数以生成归一化计数;将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平均信号强度除以平均信号强度以生成归一化平均信号强度;将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最大信号强度除以最大信号强度以生成归一化最大信号强度;以及将归一化计数、归一化平均信号强度和归一化最大信号强度求和以生成第一分数。
任选地,确定物品的位置处于第一区域内还是第二区域内的步骤包括:至少部分基于第一分数大于第二分数的确定而确定物品的位置处于第一区域内。
任选地,所述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指示第一分数与第二分数之间的差处于阈值量内的比较而将来自第一RFID参数的最后一个时间戳与来自第二RFID参数的最后一个时间戳进行比较。
任选地,确定物品的位置处于第一区域内还是第二区域内的步骤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来自第一RFID参数的最后一个时间戳比来自第二RFID参数的最后一个时间戳更新而确定物品的位置处于第一区域内。
任选地,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系统访问由位于第三区域内的第三RFID读取器生成的第三读取事件,所述第三读取事件识别RFID标签并且包括第三RFID参数;以及至少部分基于来自第三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三RFID参数而通过计算机系统存储物品的位置与第三区域之间的关联性。
本文所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执行操作的指令。这些操作包括访问由位于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射频识别(RFID)读取器生成的第一读取事件,所述第一读取事件识别与物品相关联的RFID标签并且包括第一RFID参数,所述第一RFID参数包括读取RFID标签的第一次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第一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一组时间戳。这些操作还包括访问由位于第二区域内的第二RFID读取器生成的第二读取事件,所述第二读取事件识别RFID标签并且包括第二RFID参数,所述第二RFID参数包括读取RFID标签的第二次数、第二平均信号强度、第二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二组时间戳。这些操作还包括确定在第一读取事件与第二读取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重叠。这些操作还包括:至少部分基于确定存在时间重叠,至少部分基于来自第一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RFID参数以及来自第二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二RFID参数而存储物品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
任选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至少部分通过推送通信机制接收分别来自第一RFID读取器和第二RFID读取器的第一读取事件和第二读取事件。
任选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至少部分通过RFID读取器到相应位置的映射访问第一读取事件和第二读取事件,其中所述映射指示第一RFID读取器位于第一区域内,第二RFID读取器位于第二区域内,并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邻。
任选地,访问第一读取事件包括接收来自第一RFID读取器的第一读取事件。任选地,操作还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映射而确定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相邻;以及至少部分基于接收到第一读取事件以及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相邻而访问第二读取事件。
任选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实时访问第一读取事件和第二读取事件,并且其中存储关联性包括实时确定物品位于第一区域内还是第二区域内,并且其中操作还包括在用户界面处实时呈现物品的位置。

Claims (15)

1.一种基于射频识别读取事件确定位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述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位于第一区域内,并且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在所述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的第一读取循环期间对射频识别标签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读取而生成第一读取事件,所述射频识别标签附接至随时间具有可变位置的物品,所述第一读取事件识别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并且包括第一射频识别参数,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参数包括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第一次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第一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一组时间戳;
第二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述第二射频识别读取器位于第二区域内,并且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基于在所述第二射频识别读取器的第二读取循环期间对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读取而生成第二读取事件,所述第二读取事件识别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并且包括第二射频识别参数,所述第二射频识别参数包括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第二次数、第二平均信号强度、第二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二组时间戳;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系统至少执行以下操作的计算机可读指令: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的所述第一读取事件以及来自所述第二射频识别读取器的所述第二读取事件;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读取循环和所述第二读取循环而确定在所述第一读取事件与所述第二读取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时间重叠;
至少部分基于确定存在所述时间重叠,至少部分基于来自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射频识别参数以及来自所述第二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射频识别参数而存储所述物品与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以及
将所述关联性的指示提供至装置以在所述装置处呈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所述计算机通过包括以下各项的动作来存储所述物品与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所述关联性: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次数和所述第二次数生成总计数;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平均信号强度生成总平均信号强度;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最大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号强度生成总最大信号强度;
针对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和所述第二读取事件中的每个读取事件,至少部分基于所述总计数、所述总平均信号强度和所述总最大信号强度生成分数;以及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所述分数与所述第二读取事件的所述分数的比较而确定所述物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还是所述第二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所述计算机通过包括以下各项的动作来确定所述物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还是所述第二区域内: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比较确定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和所述第二读取事件的所述分数处于彼此的阈值内;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分数处于所述阈值内而比较来自所述第一组时间戳的第一时间戳以及来自所述第二组时间戳的第二时间戳;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戳与所述第二时间戳之间的定时次序;以及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定时次序确定所述物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还是所述第二区域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位于分拣设施内,其中所述可变位置随着所述物品在所述分拣设施内的移动而变化,并且所述指令还使所述计算机系统在用户界面处至少识别相对于所述分拣设施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物品与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一个区域之间的所述关联性。
5.一种计算机实施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实施的方法包括:
通过计算机系统访问由位于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生成的第一读取事件,所述第一读取事件识别与物品相关联的射频识别标签并且包括第一射频识别参数,并且在第一时间处生成,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参数包括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第一次数(312)、第一平均信号强度(314)、第一最大信号强度(316)以及第一组时间戳;
通过所述计算机系统访问由位于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射频识别读取器生成的第二读取事件,所述第二读取事件识别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并且包括第二射频识别参数,并且在第二时间处生成,所述第二射频识别参数包括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第二次数(322)、第二平均信号强度(324)、第二最大信号强度(326)以及第二组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处于彼此的预定义时间量内;
从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和所述第二读取事件生成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总次数、总平均信号强度和总最大信号强度;
将从所述第一读取事件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232)的所述第一次数(312)除以所述总次数以生成归一化计数;
将来自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平均信号强度(314)除以所述总平均信号强度以生成归一化平均信号强度;
将来自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最大信号强度(316)除以所述总最大信号强度以生成归一化最大信号强度;
将所述归一化计数、所述归一化平均信号强度和所述归一化最大信号强度求和以生成针对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分数;以及
至少部分基于针对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生成的所述第一分数与针对所述第二读取事件生成的第二分数的比较而通过所述计算机系统存储所述物品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用户界面处呈现所述物品在所述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和所述第二射频识别读取器所处的分拣设施内的所述位置;以及在读取循环期间生成每个读取事件,其中所述预定义时间量表示所述第一读取事件与所述第二读取事件之间的时间重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物品的所述位置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还是所述第二区域内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所述第一分数大于所述第二分数的确定而确定所述物品的所述位置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基于指示所述第一分数与所述第二分数之间的差处于阈值内的比较,将来自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最后一个时间戳与来自所述第二读取事件的最后一个时间戳进行比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物品的所述位置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还是所述第二区域内包括:至少部分基于来自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所述最后一个时间戳比来自所述第二读取事件的所述最后一个时间戳更新而确定所述物品的所述位置处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计算机系统访问由位于第三区域内的第三射频识别读取器生成的第三读取事件,所述第三读取事件识别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并且包括第三射频识别参数;以及
至少部分基于来自所述第三读取事件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三射频识别参数而通过所述计算机系统存储所述物品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关联性。
11.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系统执行操作的指令,所述操作包括:
访问由位于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生成的第一读取事件,所述第一读取事件识别与物品相关联的射频识别标签并且包括第一射频识别参数,所述第一射频识别参数包括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第一次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第一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一组时间戳;
访问由位于第二区域内的第二射频识别读取器生成的第二读取事件,所述第二读取事件识别所述射频识别标签并且包括第二射频识别参数,所述第二射频识别参数包括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第二次数、第二平均信号强度、第二最大信号强度以及第二组时间戳;
从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和所述第二读取事件生成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的总次数、总平均信号强度和总最大信号强度;
将从所述第一读取事件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232)的所述第一次数(312)除以所述总次数以生成归一化计数;
将来自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平均信号强度(314)除以所述总平均信号强度以生成归一化平均信号强度;
将来自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最大信号强度(316)除以所述总最大信号强度以生成归一化最大信号强度;
将所述归一化计数、所述归一化平均信号强度和所述归一化最大信号强度求和以生成针对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的第一分数;以及
至少部分基于针对所述第一读取事件生成的所述第一分数与针对所述第二读取事件生成的第二分数的比较而通过所述计算机系统存储所述物品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之间的关联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一步包括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系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至少部分通过推送通信机制接收分别来自所述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和所述第二射频识别读取器的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和所述第二读取事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一步包括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系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至少部分通过射频识别读取器到相应位置的映射来访问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和所述第二读取事件,其中所述映射指示所述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射频识别读取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并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相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访问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射频识别读取器的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并且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
至少部分基于所述映射而确定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以及
至少部分基于接收到所述第一读取事件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而访问所述第二读取事件。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一步包括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系统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实时访问所述第一读取事件和所述第二读取事件,并且其中存储所述关联性包括实时确定所述物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还是所述第二区域内,并且其中所述操作还包括在用户界面处实时呈现所述物品的位置。
CN201780037366.8A 2016-06-17 2017-06-16 基于射频识别(rfid)读取事件确定位置 Active CN1093132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185,933 US9734368B1 (en) 2016-06-17 2016-06-17 Determining a location based 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 events
US15/185,933 2016-06-17
PCT/US2017/037981 WO2017218958A1 (en) 2016-06-17 2017-06-16 Determining a location based 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 eve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3251A CN109313251A (zh) 2019-02-05
CN109313251B true CN109313251B (zh) 2020-04-24

Family

ID=59254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7366.8A Active CN109313251B (zh) 2016-06-17 2017-06-16 基于射频识别(rfid)读取事件确定位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734368B1 (zh)
EP (1) EP3472636B1 (zh)
JP (1) JP6728407B2 (zh)
CN (1) CN109313251B (zh)
WO (1) WO20172189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34368B1 (en) * 2016-06-17 2017-08-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etermining a location based 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 events
US10029865B1 (en) 2016-12-16 2018-07-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arallel recirculating gantry system on a rollercoaster-style track
US9988216B1 (en) * 2016-12-16 2018-06-0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arallel vertical recirculating gantry system
US20180293535A1 (en) * 2017-04-06 2018-10-11 Strategic Data Systems Rfi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ssets
US10366257B1 (en) * 2018-01-15 2019-07-3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FID tag singulation in dense RFID environments
US20200037110A1 (en) * 2018-07-27 2020-01-30 Ho Man Sham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remote dealing system based on locatlity and proximity of control device to remote sensing sourcing device
US20200082325A1 (en) * 2018-09-12 2020-03-12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Moveable asset tracking systems using crowdsourcing measurements
AU2020315362B2 (en) * 2019-07-15 2023-12-14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Method for missed item recovery in RFID tunnel environments
CN110807131B (zh) * 2019-11-01 2023-06-02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自动识别功能的钻杆检修线
US11568358B2 (en) 2019-11-15 2023-01-31 WaveMark, Inc. Filtering cross reads amo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enabled reader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CN111444990A (zh) * 2020-03-20 2020-07-24 四川九八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的智能分浆系统及智能分浆方法
US11144739B1 (en) * 2020-07-14 2021-10-12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 to eliminate RFID cross reads for RFID point of sale scanners using imager object tracking
US11544517B2 (en) * 2020-10-03 2023-01-03 MHG IP Holdings, LLC RFID antenna
US11752522B2 (en) * 2020-10-23 2023-09-12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Real-time tracking of parcels in a facility
CN114792118B (zh) * 2021-01-26 2024-04-05 上海威瞳视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稀疏存储单元内部物品的定位方法
GB2605760A (en) * 2021-03-19 2022-10-19 Detego Ltd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RFID tag
CN113807114B (zh) * 2021-09-17 2023-07-07 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fid的货物标签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
GB2619953A (en) * 2022-06-22 2023-12-27 Pragmatic Semiconductor Ltd Object localis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1751A (zh) * 2010-09-13 2013-07-10 特里登特Rfid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更新rfid阅读器上的参数和固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144807A (zh) * 2013-04-15 2015-1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控制用于位置确定操作的发射特性的变化过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7014B2 (en) * 2004-07-30 2010-10-19 Reva Systems Corporation Scheduling in an RFID system having a coordinated RFID tag reader array
US7614555B2 (en) * 2004-09-09 2009-11-10 The Gillette Company RFID sensor array
US7733218B2 (en) * 2006-03-31 2010-06-0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RFID tag 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US7423516B2 (en) * 2006-05-04 2008-09-09 Goliath Solu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roximating the location of an RFID tag
US7982609B2 (en) * 2008-06-18 2011-07-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RFID-based enterprise intelligence
JP2011028470A (ja) * 2009-07-24 2011-02-10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無線タグ読み取り装置及び搬送物管理システム
US20120161930A1 (en) * 2010-12-28 2012-06-28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Cross-read resolution method for use in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JP2013058055A (ja) * 2011-09-08 2013-03-28 Nec Tokin Corp Rfid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方向判定方法
US9443218B2 (en) * 2013-03-15 2016-09-13 Wal-Mart Stores, Inc. Merchandise event monitoring via wireless tracking
JP6358037B2 (ja) * 2014-10-16 2018-07-1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位置推定システム
US9734368B1 (en) * 2016-06-17 2017-08-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etermining a location based 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 event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1751A (zh) * 2010-09-13 2013-07-10 特里登特Rfid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更新rfid阅读器上的参数和固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5144807A (zh) * 2013-04-15 2015-12-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控制用于位置确定操作的发射特性的变化过程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eorge E. Vastianos 等.Indoor localization using passive RFID.《Proc. SPIE 8050, Signal Processing, Sensor Fusion, and Target Recognition》.2011,正文第1页倒数2-4段,第2页第3段,第4页第1段,第5页第3段到第6页第1段、图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64720A1 (en) 2017-12-21
EP3472636A1 (en) 2019-04-24
EP3472636B1 (en) 2020-06-03
US10121031B2 (en) 2018-11-06
WO2017218958A1 (en) 2017-12-21
JP2019520650A (ja) 2019-07-18
CN109313251A (zh) 2019-02-05
JP6728407B2 (ja) 2020-07-22
US9734368B1 (en)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3251B (zh) 基于射频识别(rfid)读取事件确定位置
US9959439B1 (en) Activating 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eader to read an RFID tag
US9818083B1 (en) Association of item identifiers
US10496963B2 (en) Wireless-enabled kiosk for recycling consumer devices
US10861051B2 (en) Assessing and reporting in-store recycling of wireless beacon components used with retail displays
US10299076B2 (en) Device for recommending location in building by using fingerprint of access point, and method using same
US20170169440A1 (en) Passive analysis of shopping behavior in a physical shopping area using shopping carts and shopping trays
US20160203524A1 (en)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ustomer information, method for managing customer information, system for managing customer information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a computer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WO2019246345A1 (en) Identifying product items based on surge activity
US10121034B1 (en) Gene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location-based indications
WO201513877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crowdsource product matrix
US20230169549A1 (en)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customer interest in goods
CN10892207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物品检测方法、装置
Parada et al. Measuring user-object interactions in IoT spaces
US10650411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 based delivery of determined pertinent data
JP6572296B2 (ja) 商品管理システム、商品情報取得装置、及び商品管理方法
Wang et al. Indoor localization using augmented ultra-high-frequenc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Internet of Things
KR20170032748A (ko) 사용자의 의사를 고려하는 모바일 전자 결제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Rizzi et al.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s of RFID UHF and HF dual-frequency apparel tags
US116882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human presence near a transaction kiosk
Navarro et al. A novel multivariable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and tracing metal mobile objects employing a simple RFID setup
US11055502B2 (en) Sequential detection based classifications of RFID tags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Romagnoli et al. Applied RFID in LogisticsTesting RFID Technology for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 and Apparel Industries
CN117836798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86385A (zh) 被动呼叫按钮和与其相关联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