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8618A -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8618A
CN109308618A CN201710621766.5A CN201710621766A CN109308618A CN 109308618 A CN109308618 A CN 109308618A CN 201710621766 A CN201710621766 A CN 201710621766A CN 109308618 A CN109308618 A CN 109308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product
responsi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17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ji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ji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ji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jie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17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86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8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8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2Agriculture; Fishing; Mining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在包括若干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以及与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的农产品供应链上,通过终端设备获取用于指示在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内的农产品损坏情况的第一信息,并利用后台服务器根据自终端设备传入的第一信息以及存有的用于指示农产品损坏情况与农产品损坏责任的对应关系的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计算得出用于指示责任方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对农产品损坏所应承担责任的第二信息;从而实现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所有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及对应的责任方之间的损坏责任的责任划归,从而有效减少因责任划归不清晰而导致的纠纷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质量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种植和城市生活分离开来,农产品需要通过多级运输、储藏才能从种植基地运输到城市的终端销售商处,而农产品到达终端销售商处时,农产品难免出现一定的损坏。现在的一般做法是预先在合同里规定损坏率,如在规定的损坏率之内,则由终端销售商自己承担;若超出规定的损坏率,则超出的部分由供货商赔偿。但是普遍状况下,农产品自供货商运往终端销售商处的运输任务既不是由供货商来承担也不是由终端销售商来承担的,而是由第三方的运输商来承担运输任务;而运输过程中的储藏也是造成农产品产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销售合同一般是供货商和终端销售商签订的,而运输合同一般是运输商和终端销售商签订的,现有的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责任的方式容易造成供货商和运输商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进一步的还可能衍生为经济纠纷。
因此,在农产品经运输商自供货商运往终端销售商的这一供应链上,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来帮助划归各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与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所应承担的责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辅助划分包括若干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以及与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各责任方应承担的损坏责任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基于包括若干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以及与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的农产品供应链,所述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包括:
获得用于指示在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内的农产品损坏情况的第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以及用于指示农产品损坏情况与农产品损坏责任的对应关系的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用于指示所述责任方在整个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对农产品损坏所应承担责任的第二信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信息是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所述第二信息是责任承担比例时,所述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以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所述第一信息之和中所占比例,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信息是对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赋予相应权重后所得的折算损坏率、所述第二信息是责任承担比例时,所述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以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所述第一信息之和中所占比例,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权重的对应赋值是由如下至少一项参数确定的:预估运输时间和实际运输时间的第一关系值,以及,预估运输距离和实际运输距离的第二关系值。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责任方为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两端的供货商及终端销售商,以及位于所述供货商与所述终端销售商之间的中间商,
所述供货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是与所述供货商对接的所述中间商在农产品交付时记录的农产品的损坏率;
当前所述中间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是:与当前所述中间商对接的并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后端的所述中间商或所述终端销售商所记录的与当前所述中间商进行农产品交付时的农产品的损坏率、当前所述中间商所记录的与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前端的所述中间商或所述供货商进行农产品交付时的农产品的损坏率,两者之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基于包括若干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以及与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的农产品供应链,所述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包括:
终端设备,用于获得用于指示在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内的农产品损坏情况的第一信息;
后台服务器,用于根据自终端设备传入的所述第一信息以及存有的用于指示农产品损坏情况与农产品损坏责任的对应关系的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计算得出用于指示所述责任方在整个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对农产品损坏所应承担责任的第二信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信息是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所述第二信息是责任承担比例时,所述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以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所述第一信息之和中所占比例,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信息是对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赋予相应权重后所得折算损坏率、所述第二信息是责任承担比例时,所述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以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所述第一信息之和中所占比例,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权重的对应赋值是由如下至少一项参数确定的:预估运输时间和实际运输时间的第一关系值,以及,预估运输距离和实际运输距离的第二关系值。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责任方为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两端的供货商及终端销售商,以及位于所述供货商与所述终端销售商之间的中间商,
所述供货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是与所述供货商对接的所述中间商在农产品交付时记录的农产品的损坏率;
当前所述中间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是:与当前所述中间商对接的并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后端的所述中间商或所述终端销售商所记录的与当前所述中间商进行农产品交付时的农产品的损坏率、当前所述中间商所记录的与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前端的所述中间商或所述供货商进行农产品交付时的农产品的损坏率,两者之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通过提供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在包括若干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以及与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的农产品供应链上,通过终端设备获取用于指示在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内的农产品损坏情况的第一信息,并利用后台服务器根据自终端设备传入的第一信息以及存有的用于指示农产品损坏情况与农产品损坏责任的对应关系的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计算得出用于指示责任方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对农产品损坏所应承担责任的第二信息;从而实现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所有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及对应的责任方之间的损坏责任的责任划归,从而有效减少因责任划归不清晰而导致的纠纷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不同,其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因此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合格。农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虽然采取了相应的保质措施,但依然存在损坏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基于包括若干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以及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的农产品供应链。
供应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定义是,“供应链是生产及物流过程中,涉及对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一个典型的供应链涉及多个环节,至少包括生产产品的供货商,负责物流运输的运输商,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终端销售商,以及最终的消费者。
农产品供应链可以被描述为沿着种植或养殖以及加工农产品的供货商、运输商、终端销售商以及消费者运动的一个网状链条。
农产品品质责任段指的是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相邻两个交付时间之间的过程段,比如说供货商从存储的仓库将加工完成的农产品与运输商进行交付,在交付之前即为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又比如运输商把农产品运到终端销售商指定的存储地并与终端销售商进行交付,在运输商与供货商的交付时间与运输商与终端销售商的交付时间之间即为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以及再比如终端销售商与消费者进行交付,在终端销售商与运输商交付的时间和终端销售商与消费者交付时间之间即为农产品品质责任段。
责任方为位于农产品供应链两端的供货商及终端销售商,以及位于供货商与终端销售商之间的中间商。
比如在供货商与运输商交付之前的农产品品质责任段的责任方,即为供货商;又比如在运输商与供货商交付、运输商与终端销售商交付之间的农产品品质责任段的责任方,即为运输商;以及再比如在终端销售商与运输商交付、终端销售商与消费者交付之间的农产品品质责任段的责任方,即为终端销售商。
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包括用于获取用于指示在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内的农产品损坏情况的第一信息的终端设备;以及根据自终端设备传入的第一信息以及存有的用于指示农产品损坏情况与农产品损坏责任的对应关系的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计算得出用于指示责任方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对农产品损坏所应承担责任的第二信息的后台服务器。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脑,或者是智能手机,终端设备上安装有与后台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应用程序软件。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在进行农产品的交付时,下游企业在上游企业的监督下进行农产品的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农产品的损坏情况,并将验收获取的农产品损坏情况的第一信息通过移动终端输入到应用程序软件。
比如供货商所对应的第一信息是供货商与运输商在交付时,运输商验收后获得的农产品损坏情况;又比如运输商所对应的第一信息是运输商与终端销售商交付时,终端销售商验收后获得的农产品损坏情况与运输商在前验收时获得的农产品损坏情况的两者之差。
本实施例的第一信息是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记录损坏率的获取方法可以采用抽样验收的方式,即在交付的农产品中挑选一定数量或重量的样品,检查样品的损坏情况,记录样品中的损坏个数或损坏重量,以损坏的个数或损坏的重量占样品总个数或总重量的比例作为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WIFI网络或者移动网络把第一信息传入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上存储有责任分配计算模型的运算程序,责任分配计算模型的运算程序采用编程语言编写形成,编程语言可以是MATLAB、或者是C或者是C++等。
后台服务器把自终端设备接收的第一信息输入至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计算得到责任方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对农产品损坏所应承担责任的第二信息。对应于第一信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信息是责任方的责任承担比例。
此时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第二信息等于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第一信息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第一信息之和中的比例。
本实施例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的具体内容如上述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本实施例可以达到如预期的如下有益效果:
基于获取的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的记录损坏率以及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计算出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所应承担的责任,能够较为客观的实现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所有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及对应的责任方之间的损坏责任的责任划归,从而有效减少因责任划归不清晰而导致的纠纷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信息是对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赋予相应权重后所得的折算损坏率;其中,权重的对应赋值是由如下至少一项参数确定的:预估运输时间和实际运输时间的第一关系值,以及预估运输距离和实际运输距离的第二关系值。
其中,预估运输时间是基于历史已完成的运输实际花费的时间构建的统计模型预测得到的;预估运输距离是基于历史已完成的运输实际行驶的距离构建的统计模型预测得到的。
实际运输时间是实际完成运输时花费的时间,实际运输距离是实际完成运输时行驶的距离。
运输商在与供货商进行农产品交付之前,根据预估运输时间和预估运输距离,预先准备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保质措施。
给记录损坏率赋予的权重可以等于预估运输时间与实际运输时间的比值,或者等于预估运输距离与实际运输距离的比值;或者也可以由预估运输时间与实际运输时间的比值、预估运输距离与实际运输距离的比值构成的二元关系式确定。
此时,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第二信息等于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第一信息占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第一信息之和中的比例。
实施本实施例可以达到如预期的如下有益效果:
对于供货商与终端销售商的距离较远或所需的运输时间较长的情况,基于获取的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的记录损坏率以及相应的权重,计算出折算损坏率,并将其作为输入参数代入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获得每个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所应承担的责任;如此,能够较为客观的实现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所有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及对应的责任方之间的损坏责任的责任划归,从而有效减少因责任划归不清晰而导致的纠纷问题。
上述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包括若干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以及与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的农产品供应链,所述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包括:
获得用于指示在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内的农产品损坏情况的第一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以及用于指示农产品损坏情况与农产品损坏责任的对应关系的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用于指示所述责任方在整个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对农产品损坏所应承担责任的第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是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所述第二信息是责任承担比例时,所述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以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所述第一信息之和中所占比例,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是对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赋予相应权重后所得的折算损坏率、所述第二信息是责任承担比例时,所述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以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所述第一信息之和中所占比例,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的对应赋值是由如下至少一项参数确定的:预估运输时间和实际运输时间的第一关系值,以及,预估运输距离和实际运输距离的第二关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责任方为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两端的供货商及终端销售商,以及位于所述供货商与所述终端销售商之间的中间商,
所述供货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是与所述供货商对接的所述中间商在农产品交付时记录的农产品的损坏率;
当前所述中间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是:与当前所述中间商对接的并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后端的所述中间商或所述终端销售商所记录的与当前所述中间商进行农产品交付时的农产品的损坏率、当前所述中间商所记录的与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前端的所述中间商或所述供货商进行农产品交付时的农产品的损坏率,两者之差。
6.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包括若干农产品品质责任段以及与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责任方的农产品供应链,所述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包括:
终端设备,用于获得用于指示在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内的农产品损坏情况的第一信息;
后台服务器,用于根据自终端设备传入的所述第一信息以及存有的用于指示农产品损坏情况与农产品损坏责任的对应关系的责任分配计算模型,计算得出用于指示所述责任方在整个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对农产品损坏所应承担责任的第二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是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所述第二信息是责任承担比例时,所述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以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所述第一信息之和中所占比例,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息是对农产品的记录损坏率赋予相应权重后所得折算损坏率、所述第二信息是责任承担比例时,所述责任分配计算模型为:以每个所述农产品品质责任段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在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中所有所述第一信息之和中所占比例,确定所述第二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重的对应赋值是由如下至少一项参数确定的:预估运输时间和实际运输时间的第一关系值,以及,预估运输距离和实际运输距离的第二关系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责任方为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两端的供货商及终端销售商,以及位于所述供货商与所述终端销售商之间的中间商,
所述供货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是与所述供货商对接的所述中间商在农产品交付时记录的农产品的损坏率;
当前所述中间商所对应的所述第一信息是:与当前所述中间商对接的并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后端的所述中间商或所述终端销售商所记录的与当前所述中间商进行农产品交付时的农产品的损坏率、当前所述中间商所记录的与位于所述农产品供应链前端的所述中间商或所述供货商进行农产品交付时的农产品的损坏率,两者之差。
CN201710621766.5A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93086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1766.5A CN109308618A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1766.5A CN109308618A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8618A true CN109308618A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1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1766.5A Pending CN109308618A (zh) 2017-07-27 2017-07-27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86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7984A (zh) * 2019-11-20 2020-04-17 上海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业务订单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994774A (zh) * 2023-03-22 2023-04-21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网络配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商品信息追溯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885A (zh) * 2015-08-28 2015-12-02 武汉家事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7885A (zh) * 2015-08-28 2015-12-02 武汉家事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产品与超市直接对接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建辉: "不同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制体系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7984A (zh) * 2019-11-20 2020-04-17 上海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业务订单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027984B (zh) * 2019-11-20 2023-08-04 上海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业务订单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994774A (zh) * 2023-03-22 2023-04-21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网络配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商品信息追溯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i et al. Effects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on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vendor-managed deteriorating product inventory
Sabala et al. Impacts of Chinese tariff on world soybean markets
CN109308618A (zh) 一种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法及系统
CN107392426A (zh) 一种电力供应商的评价及选择方法
Kurata et al. Trade promotion mode choice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fashion retail supply chains
Tama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dynamic simulation method to optimize profit in supply chain network of vegetable product
Sopad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value chain management to longan industry
Du et al. Implications of on-time delivery service with compensation for an online food delivery platform and a restaurant
Challoumis-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Χαλλουμής Arm's Length Principle and Fix Length Principle Mathematical Approach
DeYong et al. Is dishonesty the best policy? Supplier behaviour in a multi-tier supply chain
Alaei et al. Analysis of production-inventory decisions in a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Poray et al.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coordination systems between producers and packers in the pork value chain
CN113496090B (zh) 一种板鸭加工品质的管理系统
Pungchompoo et al.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factors o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Thai frozen shrimp supply chain
Narulidea et al.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as coordination mechanism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logistics outsourcing in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Gunawan et al. Modeling the Recall Process of Bulk-Liquid Industry: a Linear Programming Approach
Hambrusch et al.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mid-term evaluation of the austrian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fruit and vegetables sector
Yun et al.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n Food Business
Yu et al. Agriculture production planning under supply uncertainty and demand uncertainty
Li et al. Pricing policy in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a risk-averse retailer
Valizadeh et al. Price and service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leader-follower retailer-Stackelberg supply chains
Yang et al. Research on investment optim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fresh supply chain considering misreporting behavior under blockchain technology
Sulistiyowati et al. Risk Indicators in Business Processes in Creative Economy to Improve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Liu et a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ual Sourcing and Blockchain Adoption under Yield Uncertainty
Schneider Computer-Integrated Production-Planning & Inventory-Control at an Automobile-Engine Produc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