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7690A - 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7690A
CN109307690A CN201811276624.0A CN201811276624A CN109307690A CN 109307690 A CN109307690 A CN 109307690A CN 201811276624 A CN201811276624 A CN 201811276624A CN 109307690 A CN109307690 A CN 1093076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point
resistivity
formation resistivity
doubtful
petroleum hydro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66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7690B (zh
Inventor
陈昌照
宋权威
张坤峰
陈宏坤
高春阳
于文赫
郑谨
郭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CNP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CNP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CNP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66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76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76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76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76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76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 G01N27/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impedance by 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在调查区域内布设测线,确定测点;获取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根据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反演获得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将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为疑似污染区域;在所述疑似污染区域采用膜界面探针方法从所述疑似污染区域中确定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引发各类场地的石油烃污染。上游油气开发环节的污染场地主要是井场,污染物主要是原油;下游炼油化工环节的污染场地主要炼化厂区,污染物主要是汽柴油等成品油以及各种中间产物;加油站销售环节的污染场地为油库和加油站,污染物主要是汽、柴油。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场地调查是否发生石油烃土壤污染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常规的土壤调查技术有:
(1)土壤原位取样,送至实验室检测方法
通过洛阳铲、手工钻等工具,或更加先进的原位土壤取样钻机(如GeoProbe等),获得不同点位、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样品保存、流转,送至实验室中利用气相色谱等高精度仪器进行检测。针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如下表1。
表1
(2)膜界面探针方法(MIP)
GeoProbe配备的MIP模块(Membrane Interface Probe),可在钻机钻进的同时,通过钻头上的可渗透膜获得地下的挥发性有机物,配合现场GC测试地下不同深度的石油烃含量。其配备有FID、PID、XSD检测器,其中FID检测非卤代有机物总量、XSD检测卤代有机物总量、PID检测含油苯环等官能团的有机物总量。
在常规的土壤调查技术中,一般在现场应用时,多采用“系统布点法”,也就是按照一定的取样布点密度,平均的设置取样点。而这样布设的取样点中,有至少一半以上没有发现污染物,即,大部分调查区的取样、检测点位的布设没有实际效果。如果减少设置的取样点,又会大大降低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解决了如何在适量取样点的基础上确保检测精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包括:
在调查区域内布设测线,确定测点;
获取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
根据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反演获得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
将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为疑似污染区域;
在所述疑似污染区域采用膜界面探针方法从所述疑似污染区域中确定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
优选地,将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
所述调查区域内没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1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所述调查区域内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3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优选地,所述比较结果为:
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高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不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疑似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低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疑似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不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优选地,还包括:
在所述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中进行土壤取样检测或增加膜界面探针方法的检测点位,获取污染浓度等值线图。
优选地,所述测线的间距小于等于5米;每条测线上的测点的间距小于等于1.5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装置,包括:
测点获取单元,用于在调查区域内布设测线,确定测点;
视电阻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
地层电阻率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反演获得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疑似污染区域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为疑似污染区域;
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疑似污染区域采用膜界面探针方法从所述疑似污染区域中确定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
优选地,所述比较单元包括: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所述调查区域内没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1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所述调查区域内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3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优选地,所述疑似污染区域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疑似污染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高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不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疑似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第二疑似污染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低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疑似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不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优选地,还包括:
污染浓度等值线图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中进行土壤取样检测或增加膜界面探针方法的检测点位,获取污染浓度等值线图。
优选地,所述测点获取单元设置的测线的间距小于等于5米;每条测线上的测点的间距小于等于1.5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的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方案利用高密度电阻法测试数据的反演结果,结合新鲜油品和风化油品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情况,从调查区域中找到可能的污染区域,然后对可能的污染区域内设置检测点,采用膜界面探针方法确定疑似污染区域是否为污染区域。这样不仅大大减少单一采用膜界面探针方法时取样点设置的个数,大大节约了场地调查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还确保同样能够达到膜界面探针方法的检测精准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2为高密度电阻法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流程图之二;
图4为实施例的调查区域示意图;
图5为测线反演电阻率剖面图;
图6为实施例的调查区域中检测点设置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的1#MIP检测点数据结果图;
图8为实施例的2#MIP检测点数据结果图;
图9为实施例的3#MIP检测点数据结果图;
图10为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装置功能框图;
图11为本技术方案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考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以下描述中详述的非限制性示例实施例,更加全面地说明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和它们的多种特征及有利细节。应注意的是,图中示出的特征不是必须按照比例绘制。本公开省略了已知材料、组件和工艺技术的描述,从而不使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模糊。所给出的示例仅旨在有利于理解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实施,以及进一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示例实施例。因而,这些示例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限制。
除非另外特别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高密度电阻法以介质电阻率差异为基础,采用一定电极装置向地下供以稳定电流,观测供电电流强度和测量电极之间的电位差,通过研究视电阻率的异常,推断地层结构的变化和有机物质的分布。现场测量时,将全部电极布置在一定间隔的测点上,由主机自动控制供电电极和接收电极的变化。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理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用的电极数量多,而且电极之间可自由组合,这样就可以提取更多的地电信息,使电法勘探能像地震勘探一样使用多次覆盖式的测量方式。
本技术方案主要涉及将高密度电阻法和膜界面探针法的联合应用,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将高密度电阻法应用于石油烃土壤污染的调查中,采用了创造性的数据分析方法,在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成熟的膜界面探针法调查技术,大大提高了膜界面探针法的调查效率,整体节约了石油烃土壤污染调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基于上述描述,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在调查区域内布设测线,确定测点。
在本实施例中,在调查区域内布设直线型的测线,测线间距≤5米;每条测线的各测点间距一般为1米,最多不超过1.5米;每条测线长度无上限,根据场地调查的实际需要设置,但不能小于3米(即每条测线不少于3个测点)。
步骤102):获取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高密度电阻法获得测点的视电阻率。高密度电法与常规直流电法原理一样,是以探测地下目标体导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一种物理勘探方法。当人工向地下加载直流电流时,在地表利用相应仪器观测其电场分布,通过研究这种人工施加电场的分布规律来达到要解决的地质问题的目的。因此就要研究在施加电场的作用下,地层中传导电流的分布规律。
求解调查区域的电场分布时,在理论上一般采用解析法。其电场分布满足以下偏微分方程:
式中,U为电位,I供电电流,σ为电导率,δ为冲激函数,▽2为拉普拉斯算子,x0、y0、z0为电场点坐标,x1.y1.z1为源点坐标。
当x0≠x1.y0≠y1.z0≠z1时,即只考虑无源空间时,将式(1)变为拉普拉斯方程:
2U=0 (2)
如果在复杂条件下,无法求得拉氏方程的解析解,可采用各种数值模拟方法。例如:二维地电模型使用点源二维有限法、三维地电模型则使用有限差分法等来解决上述问题。
如图2所示,为高密度电阻法工作原理示意图。在工作时,通过给AB极供电I,利用MN测量电位差▽V。通过式求得测点x处的视电阻率值。其中,K为装置系数,满足关系式:
步骤103):根据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反演获得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美国Res2Dinv二维反演方法,首先将现场获得的每个测点的视电阻率传输到计算机上,通过回放显示,数据编辑、滤波、带地形反演等一系列数字处理方法,最终得到电阻率反演断面,从电阻率反演断面中获得测点的测点的地层电阻率。Res2dinv是以平滑约束最小二乘法(smoothness-constrained least-squares)为基础,以拟牛顿(quasi-Newton)最佳技术为准则的最小二乘法来实现的。这项技术在处理大数据量时比常规最小二乘法快10倍还多。平滑约束最小二乘法满足下式:
(JTJ+μF)d=JTg
F=fxfx T+fzfz T
其中:式中fx为水平平滑滤波,fz为垂直平滑滤波,J为雅可比偏导数矩阵,JT为雅可比偏导数矩阵的转置形式,μ为阻尼因子,d为模型扰动矢量,g为模型误差矢量。
步骤104):将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结合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如需要进行场地污染调查的深度范围内,没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则:将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表2、表3中对应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如果测点的地层电阻率超过表2、表3中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的范围,特别是差别(高或低)超过1-2个数量级,视为电阻率异常。
结合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如需要进行场地污染调查的深度范围内,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则:将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表2、表3中对应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如果测点的地层电阻率超过表2、表3中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的范围,特别是差别(高或低)超过3个以上数量级,视为电阻率异常。
表2
沉积岩 电阻率/Ωm 岩浆岩 电阻率/Ωm 变质岩 电阻率/Ωm
粘土 10-<sup>1</sup>~10<sup>1</sup> 花岗岩 10<sup>2</sup>~10<sup>5</sup> 泥质板岩 10<sup>1</sup>~10<sup>3</sup>
泥岩 10<sup>1</sup>~10<sup>2</sup> 正长岩 10<sup>2</sup>~10<sup>5</sup> 结晶片岩 10<sup>2</sup>~10<sup>4</sup>
粉石岩 10<sup>1</sup>~10<sup>2</sup> 闪长岩 10<sup>2</sup>~10<sup>5</sup> 大理岩 10<sup>2</sup>~10<sup>5</sup>
砂岩 10<sup>1</sup>~10<sup>3</sup> 辉绿岩 10<sup>2</sup>~10<sup>5</sup> 片麻岩 10<sup>2</sup>~10<sup>4</sup>
砾岩 10<sup>1</sup>~10<sup>4</sup> 玄武岩 10<sup>2</sup>~10<sup>5</sup> 石英岩 10<sup>3</sup>~10<sup>5</sup>
石灰岩 10<sup>1</sup>~10<sup>4</sup> 辉长岩 10<sup>2</sup>~10<sup>5</sup>
泥质页岩 10<sup>1</sup>~10<sup>3</sup>
表3
步骤105):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为疑似污染区域。
根据比较获得如下表4的比较结果,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高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不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疑似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低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疑似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不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表4
地层电阻率异常(高) 电阻率异常(低)
新鲜汽柴油 不存在污染 可能存在污染
风化汽柴油 可能存在污染 不存在污染
新鲜原油 可能存在污染 不存在污染
风化原油 不存在污染 可能存在污染
步骤106):在所述疑似污染区域采用膜界面探针方法从所述疑似污染区域中确定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膜界面探针方法(MIP)中测试点位的选择,采用以下所述方案:
在疑似污染区域的中心进行MIP测试,得到FID或PID的响应值,则确定该电阻异常区存在石油烃污染,下步在电阻异常区的边缘十字形布设4个点,用于确定污染区范围;或确定该电阻异常区不存在石油烃污染,不再下步布设MIP检测点位。
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流程图之二。在图1的基础上,还包括:
步骤107):在所述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中进行土壤取样检测或增加膜界面探针方法的检测点位,获取污染浓度等值线图。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获得污染浓度等值线图,掌握污染的具体情况,可在上述确定的石油烃污染区,进行土壤取样检测(送回实验室进行气相色谱等分析),或增加MIP检测点位。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某加油站风化汽柴油污染场地,该加油站建站较早(上世纪80年代),多次发生地下管线的油品跑冒滴漏事件,导致加油站部分区域可能存在汽柴油环境污染。如图4所示,在4个加油岛所在区域中间,布设一条63米的高密度电阻测线,测点距离为1米。该区域硬化地面已经清除,地下管线已经拆除,地层均质性良好。
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为测线反演电阻率剖面图。第一电性层为表层高阻层,由地表回填土组成,组成成分复杂。总体呈现高阻特征,但电性不稳定,一般在35~160Ω·m之间变化。总体上中间厚、两边薄,22~38号点之间较厚,约为3m,两侧厚约1m。第二电性层为表层低阻层,主要为松散黄土层。总体呈现低阻特征,电性稳定,电阻率数值一般在15~60Ω·m之间变化。总体厚度变化不大,约2m。第三电性层为高阻层,由黑泥、黄土、粉砂、砂砾或者砂质土组成,成分较为复杂,钻孔显示为砂砾含水层。总体呈现高阻特征,电性受砂砾含量、含水情况以及污染等情况影响,电性差异较大,5-20号点之间电阻率数值很大,在140~700Ω·m之间,推测是受污染影响;25-30号点之间电阻率较低,在15~50Ω·m范围内;30-56号点之间电阻率相对较高,在50-200Ω·m之间。总体厚度变化不大,在5.5m左右。第四电性层为低阻层,钻孔揭示为红色泥岩,可能属于第三系(N2)河湖相泥岩层,区域性隔水地板。总体呈现低阻特征,电性相对稳定,电性受污染影响可能会变高,数值一般在15~60Ω·m之间变化。顶面起伏较小。
据上述分析,可能在左侧11-24米处、6-10米深度范围,存在高浓度污染;可能在左侧40-50米处,6-9米深度范围,存在低浓度污染。分别在上述两个点位设置1#和2#MIP检测点,并在两点中间设置3#MIP检测点,如图6所示。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分别为1#MIP检测点数据结果图、2#MIP检测点数据结果图、3#MIP检测点数据结果图。可见在可能在1#点(左侧11-24米处)的6-10米深度范围,的确有FID和PID的高响应值,判断存在污染。在2#点(左侧40-50米处)的6-9米深度范围,有FID和PID的高响应值,判断存在污染,但相比1#点的响应值较低。3#没有FID和PID的响应值。
下步的土壤取样,分别以1#和2#为中心,进行每5m*5m面积1个取样点、取样深度为0.5、1、2、5、7、10米的详细取样,而在其他区域进行10m*10m面积1个取样点,取样深度为0.5、2、5、10米的一般取样。即可完成设计区域的调查工作。
由本实施例可知,场地调查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节约。传统的调查方式,如钻机土壤原位取样方法,或者成熟的新检测技术,如MIP技术,在进行某场地调查时,通常采用系统布点法,也就是按一定的布点密度要求进行(如20*20m方块中心取样或检测)。而大部分场地的污染区域仅可能存在于泄漏事故、跑冒滴漏区域,全场的系统布点导致工作量较大,调查周期长。采用本技术方案方法,可充分利用高密度电阻法的快捷优势,科学和快速判断石油烃污染可能存在的区域。再应用MIP技术进行污染物是否存在的验证,获得明确的是否存在污染物的结论。通常某场地采用本专利所述技术后,可取样或检测50%以上。本技术方案场地调查准确性的提高。传统的高密度电阻法,一般用于地层结构的判断,或者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并未在场地环境调查行业有应用,且转入场地环境调查后,电阻值判断的方法与传统应用时不同。本技术方案可利用高密度电阻法测试数据的反演结果,结合新鲜油品和风化油品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情况,找到可能的污染区域。
如图10所示,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装置功能框图。包括:
测点获取单元a,用于在调查区域内布设测线,确定测点;
视电阻率获取单元b,用于获取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
地层电阻率获取单元c,用于根据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反演获得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
比较单元d,用于将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疑似污染区域获取单元e,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为疑似污染区域;
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确定单元f,用于在所述疑似污染区域采用膜界面探针方法从所述疑似污染区域中确定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较单元包括: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所述调查区域内没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1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所述调查区域内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3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疑似污染区域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疑似污染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高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不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疑似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第二疑似污染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低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疑似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不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污染浓度等值线图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中进行土壤取样检测或增加膜界面探针方法的检测点位,获取污染浓度等值线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点获取单元设置的测线的间距小于等于5米;每条测线上的测点的间距小于等于1.5米。
如图11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示意图。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图1和图3所述的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的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其存储器和处理器实现的具体功能,可以与本说明书中的前述实施方式相对照解释,并能够达到前述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这里便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物理装置,通常是将信息数字化后再以利用电、磁或者光学等方法的媒体加以存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存储器又可以包括:利用电能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RAM、ROM等;利用磁能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硬盘、软盘、磁带、磁芯存储器、磁泡存储器、U盘;利用光学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CD或DVD。当然,还有其他方式的存储器,例如量子存储器、石墨烯存储器等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所述处理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客户端和服务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说明书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说明书各个实施方式或者实施方式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尤其,针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实施方式来说,均可以参照前述方法的实施方式的介绍对照解释。
本说明书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一个技术的改进可以很明显地区分是硬件上的改进(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开关等电路结构的改进)还是软件上的改进(对于方法流程的改进)。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今的很多方法流程的改进已经可以视为硬件电路结构的直接改进。设计人员几乎都通过将改进的方法流程编程到硬件电路中来得到相应的硬件电路结构。因此,不能说一个方法流程的改进就不能用硬件实体模块来实现。例如,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就是这样一种集成电路,其逻辑功能由用户对器件编程来确定。由设计人员自行编程来把一个数字系统“集成”在一片PLD上,而不需要请芯片制造厂商来设计和制作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而且,如今,取代手工地制作集成电路芯片,这种编程也多半改用“逻辑编译器(logic compiler)”软件来实现,它与程序开发撰写时所用的软件编译器相类似,而要编译之前的原始代码也得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来撰写,此称之为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而HDL也并非仅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如ABEL(Advanced Boolean Expression Language)、AHDL(Altera Hardware DescriptionLanguage)、Confluence、CUPL(Cornell University Programming Language)、HDCal、JHDL(Java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Lava、Lola、MyHDL、PALASM、RHDL(Ruby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与Verilog。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清楚,只需要将方法流程用上述几种硬件描述语言稍作逻辑编程并编程到集成电路中,就可以很容易得到实现该逻辑方法流程的硬件电路。
控制器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控制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控制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微控制器:ARC 625D、Atmel AT91SAM、Microchip PIC18F26K20以及Silicone Labs C8051F320,存储器控制器还可以被实现为存储器的控制逻辑的一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虽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虽然通过实施方式描绘了本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说明书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

Claims (12)

1.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调查区域内布设测线,确定测点;
获取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
根据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反演获得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
将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为疑似污染区域;
在所述疑似污染区域采用膜界面探针方法从所述疑似污染区域中确定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的步骤包括:
所述调查区域内没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1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所述调查区域内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3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结果为:
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高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不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疑似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低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疑似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不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中进行土壤取样检测或增加膜界面探针方法的检测点位,获取污染浓度等值线图。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线的间距小于等于5米;每条测线上的测点的间距小于等于1.5米。
6.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点获取单元,用于在调查区域内布设测线,确定测点;
视电阻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
地层电阻率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点的视电阻率反演获得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与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进行比较,获得比较结果;
疑似污染区域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测点对应的区域是否为疑似污染区域;
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疑似污染区域采用膜界面探针方法从所述疑似污染区域中确定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单元包括: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所述调查区域内没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1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所述调查区域内有金属管线、水泥墙、地下水层时,将所述测点对应的地层类型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相比较,超过至少3个数量级,比较结果为视电阻率异常。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疑似污染区域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疑似污染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高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不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疑似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第二疑似污染区域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测点的地层电阻率低于所述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正常值时,疑似存在新鲜汽柴油、风化原油污染,不存在风化汽柴油、新鲜原油污染。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污染浓度等值线图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石油烃土壤污染区域中进行土壤取样检测或增加膜界面探针方法的检测点位,获取污染浓度等值线图。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点获取单元设置的测线的间距小于等于5米;每条测线上的测点的间距小于等于1.5米。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1276624.0A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3076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6624.0A CN109307690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6624.0A CN109307690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7690A true CN109307690A (zh) 2019-02-05
CN109307690B CN109307690B (zh) 2021-11-30

Family

ID=65222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6624.0A Active CN109307690B (zh) 2018-10-30 2018-10-30 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76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0778A (zh) * 2022-09-02 2022-12-02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浅层土壤污染快速调查定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522A (zh) * 2005-10-21 2006-05-03 南京大学 一种受溢油污染的石英质海滩砂粒的治理方法
JP2013231630A (ja) * 2012-04-27 2013-11-14 General Environmental Technos Co Ltd 揮発性有機化合物の成分分析方法
CN106607453A (zh) * 2017-01-20 2017-05-03 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油站环境风险防控和污染场地修复方法
CN108287368A (zh) * 2018-03-09 2018-07-17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综合物探的污染土全覆盖检测方法及其测线布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522A (zh) * 2005-10-21 2006-05-03 南京大学 一种受溢油污染的石英质海滩砂粒的治理方法
JP2013231630A (ja) * 2012-04-27 2013-11-14 General Environmental Technos Co Ltd 揮発性有機化合物の成分分析方法
CN106607453A (zh) * 2017-01-20 2017-05-03 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油站环境风险防控和污染场地修复方法
CN108287368A (zh) * 2018-03-09 2018-07-17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综合物探的污染土全覆盖检测方法及其测线布置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青 等: "地下水浅埋区某加油站特征污染物空间分布", 《环境工程学报》 *
许丽萍编著: "《污染土的快速诊断与土工处置技术》", 31 December 201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0778A (zh) * 2022-09-02 2022-12-02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浅层土壤污染快速调查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5420778B (zh) * 2022-09-02 2023-11-03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浅层土壤污染快速调查定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7690B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ce et al. Solutions for the diurnally forced advection‐diffusion equation to estimate bulk fluid velocity and diffusivity in streambeds from temperature time series
Alumbaugh et al. Estimating moisture contents in the vadose zone using cross‐borehol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A study of accuracy and repeatability
Zappa et al. Modeling heterogeneity of gravel-sand, braided stream, alluvial aquifers at the facies scale
Troldborg et al. Uncertainty evaluation of mass discharge estimates from a contaminated site using a fully Bayesian framework
Doetsch et al. Imaging and quantifying salt-tracer transport in a riparian groundwater system by means of 3D ERT monitoring
Ma et al. Utility of bromide and heat tracers for aquifer characterization affected by highly transient flow conditions
Dong et al. Equivalence of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and porous media models by hydraulic tomography
Ward et al. Variations in surface water‐ground water interactions along a headwater mountain stream: Comparisons between transient storage and water balance analyses
Gjetvaj et al. Dual control of flow field heterogeneity and immobile porosity on non‐F ickian transport in B erea sandstone
Riva et al. Relative importance of geostatistical and transport models in describing heavily tailed breakthrough curves at the Lauswiesen site
Ronayne et al. Geological modeling of submeter scale heterogene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racer transport in a fluvial aquifer
Li et al. A falling‐head method for measuring intertidal sedimen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Strandli et al. Identifying diagnostics for reservoir structure and CO2 plume migration from multilevel pressure measurements
Glegola et al. History Matching Time-Lapse Surface-Gravity and Well-Pressure Data With Ensemble Smoother for Estimating Gas Field Aquifer Support—A 3D Numerical Study
Espinet et al. Estimation of plume distribution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using parameter estimation with limited monitoring data
Wolff et al. An adaptive multiscale approach for modeling two‐phase flow in porous media including capillary pressure
Li et al. A geostatistical approach for quantification of contaminant mass discharge uncertainty using multilevel sampler measurements
Ige et al. Evaluation of aquifer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using geoelectrical sounding, pumping and laboratory tests: A case study of Lokoja and Patti Formations, Southern Bida Basin, Nigeria
Valestrand et al. The effect of including tracer data in the ensemble-Kalman-filter approach
Börner et al. Multi‐method virtual electromagnetic experiments for developing suitable monitoring designs: A fictitious CO2 sequestration scenario in Northern Germany
Su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spatial variability in a complex alluvial aquifer: implications on solute transport
Zhan et al. 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sensitivity and design improvement for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penetrometers
Soltanian et al. Transport of perfluorocarbon tracers in the cranfield geological carbon sequestration project
Schaper et al. Spatial variability of radon production rates in an alluvial aquifer affects travel time estimates of groundwater originating from a losing stream
CN109307690A (zh) 一种调查石油烃土壤污染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