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7521A - 屏蔽容器 - Google Patents

屏蔽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7521A
CN109307521A CN201811039843.7A CN201811039843A CN109307521A CN 109307521 A CN109307521 A CN 109307521A CN 201811039843 A CN201811039843 A CN 201811039843A CN 109307521 A CN109307521 A CN 109307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vessel
bolt
cask flask
ray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98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杰
王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lixing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lixing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lixing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lixing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98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75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7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75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48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means
    • G01D5/5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means derived from a radioactive source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3/00Shield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hysical form, e.g. granules, or shape of the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article Accel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容纳射线发生器的屏蔽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射线发生器的安装腔,多个第一调节螺栓,分别贯穿容器本体上纵向两端相对设置的侧壁,其中,在射线发生器安装后,纵向两端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第一调节螺栓的端部分别能够抵靠在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两端,使射线发生器能够在第一调节螺栓的推动下,沿容器本体的纵向移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屏蔽容器以及射线发生器安装完成并封闭后,可以在外部对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位置、准直器的狭缝大小、准直器左右的位置,容器本体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且调节机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时容器本体的移动幅度小,精度高,还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屏蔽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线扫描检查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射线发生器的屏蔽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射线扫描检查设备的射线发生器安装在屏蔽容器内,屏蔽容器上设有射线出口,射线发生器生成的射线由射线出口,之后通过准直器对射线进行约束,准直器的狭缝要对准射线出口的中心,使穿过准直器狭缝的射线形成预设宽度的射线束。一些屏蔽容器内设有射线发生器的位置调节机构,以便调节射线发生器位置,使射线能够从射线出口射出,但都只能在屏蔽容器封闭前进行调节,当屏蔽容器封闭后,就无法进行调节了,给射线发生器位置的调整工作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纳射线发生器的屏蔽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容纳射线发生器的屏蔽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射线发生器的安装腔,容器本体横向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射线出口,以与射线发生器的靶点相对应;多个第一调节螺栓,分别贯穿容器本体上纵向两端相对设置的侧壁,其中,在射线发生器安装后,纵向两端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第一调节螺栓的端部分别能够抵靠在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两端,使射线发生器能够在第一调节螺栓的推动下,沿容器本体的纵向移动,使靶点对准射线出口。
本方案在屏蔽容器本体的纵向两个侧壁上设置了贯穿该两个侧壁的多个第一调节螺栓,且第一调节螺栓能够与安装完成后的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两端抵靠,使得射线发生器能在第一调节螺栓的推动下,沿其轴向移动,或者说是沿容器本体的纵向移动,使射线发生器的靶点能够对准射线出口,即射线发生器安装完成后,可以在屏蔽容器外进行射线发生器轴向位置的调节,在屏蔽容器内的射线发生器如果因各种原因发生了移位,也可以在不打开屏蔽容器的情况下,对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射线发生器调节的便利性,同时,由于不需要打开屏蔽容器进行位置调节,还减少了用户受到射线辐射的可能,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采用第一调节螺栓来调节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位置,便于进行微调,即通过旋转第一调节螺栓,使其在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上进行螺旋式的轴向移动,这种螺旋式的轴向移动,移动距离小,移动过程稳定可靠,从而可以对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位置进行微调,提高了射线发生器位置调整的精度。
在容器本体的纵向相对两端的侧壁上均设置第一调节螺栓,便于从纵向两端对射线发生器的位置进行调节,避免了只有一个侧壁有螺栓而只能单向推动射线发生器,无法回位的情况,而且这样的结构简单,两个相对侧壁上的螺栓只要贯穿侧壁,能够与射线发生器抵靠即可,不需要与射线发生器相连接,也简化了射线发生器的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屏蔽容器还包括:准直器,设于容器本体上,准直器的狭缝的中心对准射线发生器的靶点。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准直器的狭缝的中心对准射线发生器的靶点,使射线扇束束流通过准直器的狭缝向外射出,进一步使通过准直器的射线能够符合设计标准,保证设备的扫描成像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准直器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的间隙限定出狭缝,容器本体上设有滑槽,左侧壁和/或右侧壁通过第二调节螺栓栓接在滑槽上;其中,第二调节螺栓被拆卸后,可通过左侧壁和/或右侧壁在滑槽上的滑动调节狭缝的大小。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准直器的右侧壁和左侧壁,或者其中的一个通过第二调节螺栓栓接在滑槽上,便于在需要调节左右两侧壁之间的狭缝时,快速拆下第二调节螺栓并在滑槽上滑动左侧壁或右侧壁,即调节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的间隙大小来实现对狭缝大小的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简单方便,提高了狭缝调节的便利性和调节效率。
可以理解地,当左右两侧壁都可以在滑槽上滑动时,准直器的位置可以进行调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调节螺栓的轴线与安装后的射线发生器的轴线共线或平行。
这样的设计,在第一调节螺栓调节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位置时,可以减少射线发生器发生轴向偏移的可能,还可以在调节时,施加较小的力即可以推动射线发生器,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屏蔽容器还包括:位置调节组件,设于容器本体的外侧,用于调节容器本体的纵向位置和/或横向位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容器本体外侧设置可以调节容器本体纵向位置和/或横向位置的位置调节组件,便于在安装完成后,在外部调节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的位置,有利于使从准直器射出的扇束束流能够与探测器的接收面共面,提高了扇束束流方向调节的便利性和调节效率,还避免了打开屏蔽容器对射线的扇束束流调节的可能,提高了屏蔽容器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屏蔽容器的顶端设有开口,与开口相对的底部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底板,屏蔽容器的底部在第一底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在第一底板的外轮廓投影内;屏蔽容器还包括:第二底板,置于第一底板的底部;多个第三调节螺栓,设于屏蔽容器的外侧,并贯穿第一底板,第三调节螺栓与第二底板抵靠,以使第一底板在第三调节螺栓的推动下,远离或靠近第二底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结构,在第三调节螺栓进行螺旋式的上下移动时,可以推动第一底板远离或靠近第二底板,进而使得固定在第一底板上的屏蔽容器随着第一底板上下移动,实现屏蔽容器上下位置的调节。
具体地,在屏蔽容器的底板外侧固定第一底板,且屏蔽容器的底板在第一底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在第一底板的外轮廓投影内,使得第一底板的边缘超出了屏蔽容器的底部外侧,从而便于在屏蔽容器的外侧设置第三调节螺栓,且第三调节螺栓能够贯穿第一底板,并抵靠在第一底板底部的第二底板上,这样的设计,在转动第三调节螺栓使其上下移动时,由于其抵靠在第二底板上,第三调节螺栓并不能上下移动,而是使被其贯穿的第一底板发生上下移动,当设于容器本体外侧的多个第三调节螺栓旋转的幅度相同时,则第一底板整体进行上下移动,使容器本体随之在上下方向移动;当多个第三调节螺栓旋转的幅度不同时,第一底板则会发生倾斜,使容器本体随之发生朝向前后左右中的某一个方向的倾斜,从而实现对射线扇束束流平面的倾斜方向调节。
可以理解地,在容器本体底部设置超出其底部外侧的第一底板,而第三调节螺栓设置在第一底板上,还可以在调节时,减小旋转第三调节螺栓所需要施加的旋转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是在容器本体外侧旋转螺栓,增加了操作空间,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如果直接将第三调节螺栓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底部,由于屏蔽容器一般都比较重,则难以抬起容器,增加了调节的难度,并在螺纹失效时,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二底板的面积大于第一底板的面积;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固设于第一底板上的多个抵靠部,以及沿第一底板外边缘固设于第二底板上的多个第一凸台,每个第一凸台上设有一个第四调节螺栓,每个第四调节螺栓沿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贯穿第一凸台,并与抵靠部抵靠,以使第一底板在第四调节螺栓的推动下,相对于第二底板沿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四调节螺栓沿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贯穿第一凸台,并与抵靠部抵靠,通过旋转第四调节螺栓,可使第四调节螺栓在纵向或横向上进行螺旋式的移动,从而推动抵靠部,进而推动与抵靠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以及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的容器本体,实现容器本体在纵向或横向上的移动,提高了屏蔽容器纵向或横向位置调节的便利性和调节效率,还提高了调节精度。
具体地,位置调节组件中设置固定在第一底板上的多个抵靠部,便于为第四调节螺栓提供抵靠的位置,可以理解地,抵靠部,可以是专门设置的凸台或部件,也可以是第一底板的侧壁,即第四调节螺栓直接抵靠在第一底板的侧壁上。
优选地,抵靠部设置为第一底板上的凸台,这样可以减薄第一底板的厚度,节省材料而且降低第一底板的重量,降低运输难度,同时,凸台的设计,还可以抬高与凸台抵靠的第四调节螺栓的高度,使其与第一底板或第二底板之间保持较大的距离,从而为旋转操作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降低操作难度。
将第二底板的面积设置为大于第一底板的面积,便于使第二底板的边缘超出第一底板的边缘,从而可以在第一底板外的第二底板上设置第一凸台,进而使第一凸台上的第四调节螺栓可以通过抵靠部推动第一底板和容器本体进行纵向或横向的移动。
可以理解地,第二底板可以是专门制作的底板,也可以是屏蔽容器所在位置的地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三底板,置于第二底板的底部,第三底板的面积大于第二底板的面积;第二凸台,沿第二底板外边缘固设于第三底板上,每个第二凸台上设有一个第五调节螺栓,每个第五调节螺栓贯穿第二凸台,并与第一凸台抵靠,其中,第五调节螺栓的贯穿方向与第四调节螺栓的贯穿方向相互垂直,以使第二底板在第五调节螺栓的推动下,相对于第三底板沿容器本体的横向或纵向滑动。
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第一底板上抵靠部的数量和第二底板上第一凸台的数量,简化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的结构,且纵向调节机构与横向调节机构相邻,对于体积较大的屏蔽容器,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移动距离,在同一个位置即可实现屏蔽容器的纵向或横向位置调节,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可以理解地,第三底板可以是专门制作的底板,也可以是屏蔽容器所在的地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屏蔽容器还包括:第一底板,置于屏蔽容器的底部;多个第三调节螺栓,贯穿屏蔽容器的底部,并与第一底板抵靠,以使屏蔽容器的底部在第三调节螺栓的推动下,远离或靠近第一底板。
这样的设计,在实现调节屏蔽容器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或倾斜角度的目的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屏蔽容器的占地面积,当直接采用地面作为第一底板时,屏蔽容器仅占用与其底部面积相同的地面面积,且结构简单,便于搬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底板的面积大于屏蔽容器的底部的面积;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固设于容器本体上的多个抵靠部,以及固设于第一底板上的多个第一凸台,每个第一凸台上设有一个第四调节螺栓,每个第四调节螺栓沿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贯穿第一凸台,并与抵靠部抵靠,以使容器本体在第四调节螺栓的推动下,相对于第一底板沿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滑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抵靠部设置在容器本体上,而贯穿有第四调节螺栓的第一凸台设置在第一底板上,从而在实现调节屏蔽容器的纵向或横向位置的目的的同时,还可以节省底板材料,减少部件,简化屏蔽容器的结构,降低成本,并减少屏蔽容器的占地面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屏蔽容器还包括:顶盖,盖设于屏蔽容器的开口上,以封闭屏蔽容器,减少射线泄漏导致辐射伤害的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屏蔽容器还包括:安装支架,设于安装腔内并与屏蔽容器的底部固定连接,以安装射线发生器;射线发生器箍带,与安装支架相连,用于将射线发生器固定在安装支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屏蔽容器内设置安装支架和射线发生器箍带,便于提高射线发生器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屏蔽容器还包括:高压电缆以及冷却回路管线防护罩,设于容器本体上,用于防止无用的射线从线路连接处泄露出去,这样,可以提高屏蔽容器的安全性,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也减少高压发生器线束受到外物破坏的可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屏蔽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屏蔽容器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容器本体,10安装支架,12射线发生器箍带,140第一调节螺栓,142第二调节螺栓,144第三调节螺栓,146第四调节螺栓,148第五调节螺栓,150抵靠部,152第一凸台,154第二凸台,2射线发生器,3准直器,4顶盖,5高压电缆以及冷却回路管线防护罩,6第一底板,7第二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屏蔽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和依次叠放在容器本体1底部的多个底板;容器本体1的顶端设有开口,容器本体1内还设有用于安装射线发生器2的安装腔,安装腔与开口连通,以便射线发生器2通过开口放入安装腔内进行安装;如图3所示,在安装腔内,设有与屏蔽容器的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支架10,射线发生器2安装在安装支架10上,并通过与安装支架10相连的射线发生器箍带12进行周向固定,防止射线发生器2的脱落。在容器本体1横向的一个侧壁上还设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射线出口,该射线出口与射线发生器2的圆周面上的靶点相对应。屏蔽容器还包括一个顶盖4,盖设在屏蔽容器顶端的开口上,以封闭屏蔽容器,减少射线泄漏造成辐射伤害的可能,屏蔽容器的顶盖上还开设有高压发生器穿线口,穿线口上设有高压电缆以及冷却回路管线防护罩5,以便覆盖高压发生器线束,并封闭顶盖上的穿线口,以保护高压电缆以及冷却回路管线,并确保射线不会从线路连接处外泄。
如图1、图2、图5所示,在容器本体1的纵向两端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即左右两端的侧壁上,各自设有一个第一调节螺栓140,第一调节螺栓140贯穿了侧壁,与侧壁螺纹连接,第一调节螺栓140的尾部伸入容器本体1的安装腔内,与射线发生器2的轴向两端抵靠,且第一调节螺栓140的轴线与射线发生器2的轴线共线或平行。
当靶点的射线无法从射线出口射出或只能有少量射线射出时,可以旋转第一调节螺栓140,使第一调节螺栓140沿其轴线进行螺旋式的轴向移动,从而推动射线发生器2的轴向移动,这种螺旋式的轴向移动,移动距离小,移动速度平稳,便于对射线发生器2进行微调,以使其靶点能够对准射线出口,实现射线从射线出口射出的目的。
在容器本体1的纵向两端相对设置的侧壁上各自设有一个第一调节螺栓140,使射线发生器2的轴向位置调节可以从轴向的任意一端进行,从而避免了只有一端调节时,推动射线发生器2后无法回位的情况,提高了调节的便利性。
另外,第一调节螺栓140贯穿侧壁伸入安装腔内,使得调节的具体操作可以在容器本体1外进行,而无需打开容器本体1,因此也提高了射线发生器2调节的便利性,还可以减少用户受到射线辐射的可能,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1、图2所示,屏蔽容器上还设有准直器3,与容器本体1相连,准直器3的狭缝的中心对准射线发生器的靶点,以使射线能够通过准直器3的狭缝射出。
准直器3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的间隙限定出狭缝;容器本体1上还设有滑槽,左侧壁和右侧壁通过第二调节螺栓142栓接在滑槽上;当需要调节狭缝的大小或者准直器的位置时,将第二调节螺栓142拆下,通过左侧壁或右侧壁在滑槽上的滑动,实现狭缝大小的调节,或者准直器的左右调节。
可以理解地,左侧壁和右侧壁也可以只有一个能够在第二调节螺栓142拆卸后,在滑槽上滑动,而另一个则固定连接在滑槽上。
如图1、图4、图5所示,多个底板中,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底板6、第二底板7和第三底板,三者的面积依次增大,其中,第一底板6与容器本体1固定连接,且第一底板6的面积大于容器本体1底部的面积,使第一底板6的外边缘能够超出容器本体1的外侧,以便在第一底板6上安装部件。
具体地,如图1、图2、图5所示,在容器本体1外侧的第一底板6上设有四个第三调节螺栓144,第一底板6大致呈矩形,四个第三调节螺栓144分别设置在矩形的四角上,并贯穿第一底板6,抵靠在第二底板7上。
当四个第三调节螺栓144进行相同幅度的旋转时,由于其抵靠在第二底板7上,使第一底板6产生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调节了与第一底板6固定的容器本体1的上下位置;当四个第三调节螺栓144进行不同幅度的旋转时,或者有的第三调节螺栓144进行旋转,而其余的第三调节螺栓144不动,则第一底板6会产生倾斜,以使容器本体1随之发生朝向前后左右中的某一个方向的倾斜,实现对射线的扇束束流平面的倾斜方向的调节。
第三调节螺栓144设置在容器本体1外侧,便于在直视下进行操作,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同时通过面积更大且超出容器本体1外侧的第一底板6带动容器本体1,利用杠杆原理降低了劳动强度,还避免了将肢体伸入容器本体1底部进行操作的可能,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底板6上还设有四个抵靠部150,分别设置在容器本体1前端的左右两侧,以及容器本体1后端的左右两侧,抵靠部150呈L型,中间设有三角形的加强筋。
第二底板7的面积大于第一底板6,且第二底板7的左右边缘和前后边缘超出了第一底板6的边缘,第二底板7超出第一底板6边缘的位置上,设有四个L形的第一凸台152,每个第一凸台152上设有一个第四调节螺栓146,每个第四调节螺栓146沿容器本体1的纵向贯穿第一凸台152,并分别抵靠在四个抵靠部150上,且纵向上的第四调节螺栓146的轴线共线,尾部相对,以使第一底板6可以在第四调节螺栓146的推动下,相对于第二底板7沿容器本体1的纵向滑动,且纵向上的第四调节螺栓146,由于轴线共线且尾部相对设置,因此在右侧第四调节螺栓146将第一底板6向左推动后,左侧的第四调节螺栓146可以将第一底板6向右推动而回位,从而实现与第一底板6固定连接的容器本体1沿左右两个方向移动,并提高了容器本体1纵向位置调节的精度;另外,如果仅调节前端左侧的第四调节螺栓146推动第一底板6,或者还同时调节后端右侧的第四调节螺栓146,则可以推动容器本体1向右后方偏转,进而使射线发生器2射出的扇束束流平面也向右后方偏转,有利于调整射线的扇束束流平面的角度,使其与探测器的接收面共面。
进一步地,第三底板的面积大于第二底板7,以便在第三底板上可以设置第二凸台154,容器本体1的四周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第二凸台154,前端的两个第二凸台154中,分别与前端左右两侧的第一凸台152相邻,后端两个第二凸台154设于容器本体1后端的左右两侧,与后端的两个第一凸台152相邻;每个第二凸台154上设有一个第五调节螺栓148,每个第五调节螺栓148沿容器本体1的横向贯穿第二凸台154,并与第一凸台152抵靠。另外,第五调节螺栓148的轴线均沿容器本体1的横向设置,且容器本体1左侧前后端的两个第五调节螺栓148的轴线共线且尾部相对,右侧前后端的两个第五调节螺栓148的轴线共线且尾部相对。
前端的第五调节螺栓148通过螺旋式移动,推动第一凸台152,带动第二底板7,虽然第二底板7并未与第一底板6固定,但由于屏蔽容器较重,使第一底板6与第二底板7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了第一底板6移动,进而带动容器本体1向后端移动;容器本体1向后移动后,后端的第五调节螺栓148可以推动第一凸台152带动第二底板7向前移动而回位,从而实现容器本体1沿前后两个方向移动,并提高了容器本体1横向位置调节的精度。
可以理解地,第三底板可以是特制的底板,也可以直接采用屏蔽容器所在位置的地面作为第三底板;各个底板的形状也不仅限于矩形;抵靠部150可以是L形,也可以是矩形,或者其他便于抵靠的形状;同样,第一凸台152的形状可以是L形,或者矩形,或者其他便于螺栓贯穿并栓接的形状。
抵靠部150、第一凸台152以及第二凸台15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持原有的对称关系。
本实施例中的第四调节螺栓146纵向贯穿了第一凸台152,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横向贯穿第一凸台152,而第五调节螺栓148的贯穿方向,始终保持与第四调节螺栓146相垂直。
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底板6上,容器本体1外侧四周,还设有沿容器本体1纵向设置的第一长孔,第一长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栓与第二底板7栓接,从而使第一底板6可以在第四调节螺栓的推动下沿容器本体1纵向移动,且最大移动距离受到第一长孔的纵向长度的限制,以减少第一底板6移动幅度过大导致从第二底板7上掉落的可能;同时,第一长孔沿纵向设置,还限制了第一底板6的横向位移。
同样地,在第二底板7的四周设有第二长孔,第二长孔内设有固定螺栓与第三底板栓接,但第二长孔沿容器本体1横向设置,以使第二底板7可在第五调节螺栓148的推动下,沿容器本体1的横向移动,且最大横向移动距离受到第二长孔的横向长度的限制,以减少第二底板7移动幅度过大导致从第三底板上掉落的可能;同时,第二长孔沿横向设置,还限制了第二底板7的纵向位移。
由于屏蔽容器比较重,第一底板6与第二底板7之间主要是上下方向的相对运动,或者在水平方向的相对滑动,且本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调节幅度小,速度慢,调节过程平稳,因此第一底板6上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长孔及其固定螺栓,而仅靠屏蔽容器的重量使第一底板6压在第二底板7上;同理,第二底板7与第三底板之间也可以不设置第二长孔和固定螺栓,仅靠屏蔽容器的重量和第一底板6的重量,将第二底板7压在第三底板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底板6上设有四个抵靠部150,呈十字形分布在容器本体1外侧的第一底板6上,其中,容器本体1前后端的两个抵靠部150对称设置,左右两端的两个抵靠部150对称设置;第一凸台152和第二凸台154均设置在第二底板7上。
具体地,在容器本体1的左右两端的第二底板7上各自设有一个第一凸台152,第一凸台152上设有第四调节螺栓146,第四调节螺栓146沿容器本体1的纵向贯穿第一凸台152,并抵靠在容器本体1左右两端的抵靠部150上,以调节容器本体1纵向的位置;在容器本体1的前后两端的第二底板7上各自设有一个第二凸台154,第二凸台154上设有第五调节螺栓148,第五调节螺栓148沿容器本体1的横向贯穿第二凸台154,并抵靠在容器本体1前后两端的抵靠部150上,以调节容器本体1横向的位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仅设有第一底板6,且第一底板6与容器本体1并不固定连接,而是放置在容器本体1下方。
具体地,四个第三调节螺栓144设置在容器底部,并抵靠在第一底板6上;对四个第三调节螺栓144旋转相同的幅度,可以调节容器本体1的上下位置;对四个第三调节螺栓144旋转不同的幅度,则可以调节容器本体1的倾斜角度。
两个第一凸台152和两个第二凸台154呈十字形分别设置在容器本体1外侧的第一底板6上,且两个第一凸台152上的第四调节螺栓146分别与容器本体1的左右两端抵靠;两个第二凸台154上的第五调节螺栓148分别与容器本体1的前后两端抵靠,从而可以通过两个第四调节螺栓146实现容器本体1的纵向位置的调节,通过两个第五调节螺栓148实现容器本体1的横向位置的调节。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可以减少屏蔽容器的部件数量,节省材料和占地面积,简化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屏蔽容器以及射线发生器安装完成并封闭后,可以在屏蔽容器外部对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位置、准直器的狭缝大小、准直器左右的位置,容器本体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调节,有效地使射线发生器发射的射线能够准确地通过射线出口和准直器的狭缝,形成扇束束流平面,并与探测器接收面共面;且调节机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时容器本体的移动幅度小,精度高,且由于所有操作都在容器本体外部进行,安全性也高。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容纳射线发生器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射线发生器的安装腔,所述容器本体横向的一个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射线出口,以与所述射线发生器的靶点相对应;
多个第一调节螺栓,分别贯穿所述容器本体上纵向两端相对设置的侧壁,
其中,在所述射线发生器安装后,所述纵向两端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端部分别能够抵靠在所述射线发生器的轴向两端,使所述射线发生器能够在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推动下,沿所述容器本体的纵向移动,使所述靶点对准所述射线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准直器,设于所述容器本体上,所述准直器的狭缝的中心对准所述射线发生器的靶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准直器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之间的间隙限定出所述狭缝,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滑槽,所述左侧壁和/或所述右侧壁通过第二调节螺栓栓接在所述滑槽上;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螺栓被拆卸后,可通过所述左侧壁和/或所述右侧壁在所述滑槽上的滑动调节所述狭缝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轴线与安装后的所述射线发生器的轴线共线或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置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外侧,用于调节所述容器本体的纵向位置和/或横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容器的顶端设有开口,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底部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底板,所述屏蔽容器的底部在所述第一底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在所述第一底板的外轮廓投影内;
所述屏蔽容器还包括:
第二底板,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底部;
多个第三调节螺栓,设于所述屏蔽容器的外侧,并贯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三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二底板抵靠,以使所述第一底板在所述第三调节螺栓的推动下,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底板的面积;
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多个抵靠部,以及沿所述第一底板外边缘固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多个第一凸台,每个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一个第四调节螺栓,每个所述第四调节螺栓沿所述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贯穿所述第一凸台,并与所述抵靠部抵靠,以使所述第一底板在所述第四调节螺栓的推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底板沿所述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底板,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底部,所述第三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底板的面积;
所述位置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凸台,沿所述第二底板外边缘固设于所述第三底板上,每个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一个第五调节螺栓,每个所述第五调节螺栓贯穿所述第二凸台,并与所述第一凸台抵靠,
其中,所述第五调节螺栓的贯穿方向与所述第四调节螺栓的贯穿方向相互垂直,以使所述第二底板在所述第五调节螺栓的推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三底板沿所述容器本体的横向或纵向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底板,置于所述屏蔽容器的底部;
多个第三调节螺栓,贯穿所述屏蔽容器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底板抵靠,以使所述屏蔽容器的底部在所述第三调节螺栓的推动下,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屏蔽容器的底部的面积;
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容器本体上的多个抵靠部,以及固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多个第一凸台,每个所述第一凸台上设有一个第四调节螺栓,每个所述第四调节螺栓沿所述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贯穿所述第一凸台,并与所述抵靠部抵靠,以使所述容器本体在所述第四调节螺栓的推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底板沿所述容器本体的纵向或横向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盖,盖设于所述屏蔽容器的开口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支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屏蔽容器的底部固定连接,以安装所述射线发生器;
射线发生器箍带,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用于将所述射线发生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高压电缆以及冷却回路管线防护罩,设于所述容器本体上,用于防止无用的射线从线路连接处泄露出去。
CN201811039843.7A 2018-09-06 2018-09-06 屏蔽容器 Pending CN1093075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9843.7A CN109307521A (zh) 2018-09-06 2018-09-06 屏蔽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9843.7A CN109307521A (zh) 2018-09-06 2018-09-06 屏蔽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7521A true CN109307521A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24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9843.7A Pending CN109307521A (zh) 2018-09-06 2018-09-06 屏蔽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752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7463Y (zh) * 2005-09-22 2006-12-13 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整x射线束流的准直器
CN201562466U (zh) * 2009-12-24 2010-08-2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准直器的准直缝调整机构及准直器
CN103337272A (zh) * 2013-06-27 2013-10-02 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X射线准直器及其准直开缝宽度调整方法
CN104983439A (zh) * 2015-07-24 2015-10-21 江苏摩科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ct扫描仪系统
CN106370676A (zh) * 2016-08-30 2017-02-01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带准直机构的加速器屏蔽容器及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
CN206147650U (zh) * 2016-08-31 2017-05-03 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行李物品电子标签识别装置
CN106879156A (zh) * 2017-04-13 2017-06-20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加速器位置调整机构及电子感应加速器屏蔽容器
CN206379825U (zh) * 2016-12-21 2017-08-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位置调整装置
CN107807137A (zh) * 2017-10-25 2018-03-16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前准直器以及扫描成像设备
CN207500755U (zh) * 2017-11-20 2018-06-15 济南齐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底座可调元素分析仪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47463Y (zh) * 2005-09-22 2006-12-13 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调整x射线束流的准直器
CN201562466U (zh) * 2009-12-24 2010-08-25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准直器的准直缝调整机构及准直器
CN103337272A (zh) * 2013-06-27 2013-10-02 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X射线准直器及其准直开缝宽度调整方法
CN104983439A (zh) * 2015-07-24 2015-10-21 江苏摩科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ct扫描仪系统
CN106370676A (zh) * 2016-08-30 2017-02-01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带准直机构的加速器屏蔽容器及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
CN206147650U (zh) * 2016-08-31 2017-05-03 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行李物品电子标签识别装置
CN206379825U (zh) * 2016-12-21 2017-08-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位置调整装置
CN106879156A (zh) * 2017-04-13 2017-06-20 北京华力兴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加速器位置调整机构及电子感应加速器屏蔽容器
CN107807137A (zh) * 2017-10-25 2018-03-16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前准直器以及扫描成像设备
CN207500755U (zh) * 2017-11-20 2018-06-15 济南齐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底座可调元素分析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85357B2 (en) High energy X-ray mobile cargo inspection system with penumbra collimator
CN208751588U (zh) 屏蔽容器
WO2013016032A2 (en) Stowable arcuate detector array
WO2020140981A1 (zh) 辐射检查设备
CN109307521A (zh) 屏蔽容器
RU2719492C1 (ru)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ая н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система досмотра на основе обратного рассеяния
US7508918B2 (en) Collimator for adjusting X-ray beam
CN106879156B (zh) 加速器位置调整机构及电子感应加速器屏蔽容器
CN201145673Y (zh) 探测器装置及具有该探测器装置的ct检查系统
CN206930597U (zh) 用于容纳x光机射线管的屏蔽容器及辐射扫描检查系统
CN106524843A (zh) 一种火工品测试安全装置
CN209542864U (zh) 辐射检查设备
CN212661822U (zh) 可移动医疗成像系统
CN209208650U (zh) 固定装置
US10433798B2 (en) Aperture, collimator, and X-ray tom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CN206932457U (zh) 加速器位置调整机构及电子感应加速器屏蔽容器
CN105806862B (zh) 一种固定装置和安检设备
KR101689082B1 (ko) 키스톤 보정을 이용한 방사선 조사야 조절장치와 그 방법
CN208507217U (zh) 屏蔽室、射线源装置及车辆安全检测系统
CN109875598B (zh) Ct检查用防护罩
KR200474982Y1 (ko) 개폐식 벤트커버
CN206849510U (zh) 辐射源屏蔽装置
CN207541961U (zh) 准直器及双视角成像系统
CN106373629B (zh) 准直器及其安装结构和安装方法、安检机
Zhou et al. Ray tracing for Doppler backscattering system in the 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