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03024A -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03024A
CN109303024A CN201811418280.2A CN201811418280A CN109303024A CN 109303024 A CN109303024 A CN 109303024A CN 201811418280 A CN201811418280 A CN 201811418280A CN 109303024 A CN109303024 A CN 1093030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way
oyster
air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82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03024B (zh
Inventor
庄程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Dalengken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an Ruying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an Ruying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an Ruying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182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030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03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3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03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030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1/00Control of flow ratio
    • G05D11/02Controlling ratio of two or more flows of fluid or fluent material
    • G05D11/13Controlling ratio of two or more flows of fluid or fluen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结构包括升吊环扣、连接顶板、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牡蛎养殖网、折叠间接板、饲料开口环、牡蛎固着石柱、防潮泄护板、固定底板,升吊环扣的底端与连接顶板的上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的上表面与连接顶板的下表面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本发明便捷检测水池含氧并启动进行增氧,防止水含氧不足而影响牡蛎的养殖,同时控制增压让含氧高的气体通过透入到牡蛎固着石柱的内侧到水池中,避免了含氧气体渗入水池快速散开而影响牡蛎未够先通过呼吸吸氧而难以存活。

Description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器材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背景技术
水产是海洋、湖泊、河等水中动植物类的统称,而牡蛎是水产中属于海产壳类的生物,又称之为生蚝,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些水产能够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进行养殖,并且提高产量。但是,目前这种水产养殖器材存在如下缺点:
1、器材将与牡蛎一同放入养殖池内,而牡蛎在池内生存中需要吸收氧气,在数多牡蛎养殖的需求氧气从空气中直接流入的量过慢,牡蛎难以承受而生长与生存产生影响,在运输过程中也难以存活而失去新鲜并且发臭。
2、通过将空气中抽取并转化氧气进行增氧时,氧气在进入池内时容易快速散开,使得固着于器材内的牡蛎难以第一时间呼吸吸氧,同时充氧时水压若高于气压将让器材充水而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器材将与牡蛎一同放入养殖池内,而牡蛎在池内生存中需要吸收氧气,在数多牡蛎养殖的需求氧气从空气中直接流入的量过慢,牡蛎难以承受而生长与生存产生影响,在运输过程中也难以存活而失去新鲜并且发臭,通过将空气中抽取并转化氧气进行增氧时,氧气在进入池内时容易快速散开,使得固着于器材内的牡蛎难以第一时间呼吸吸氧,同时充氧时水压若高于气压将让器材充水而发生故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结构包括升吊环扣、连接顶板、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牡蛎养殖网、折叠间接板、饲料开口环、牡蛎固着石柱、防潮泄护板、固定底板,所述升吊环扣的底端与连接顶板的上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的上表面与连接顶板的下表面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牡蛎养殖网的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于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的下表面并且牡蛎养殖网的前端面与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的下表面相互垂直,所述折叠间接板的上表面与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的下表面相互平行并且通过牡蛎养殖网相连接,所述牡蛎养殖网的前端面设于饲料开口环并且采用缠绕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牡蛎固着石柱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固定底板的上表面,所述防潮泄护板的内侧与牡蛎养殖网的外侧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潮泄护板与牡蛎固着石柱安装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包括测氧终端传输机构、通电电转机能机构、空气吸气机构、滤氧气压机构、开关启动机构、调节增压输氧机构、止回流氧机构、装置外壳、固着石柱缓冲板,所述测氧终端传输机构的上表面设有通电电转机能机构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空气吸气机构设于通电电转机能机构的上方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增压输氧机构的右侧与滤氧气压机构的左侧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开关启动机构位于滤氧气压机构的下方,所述开关启动机与调节增压输氧机构电连接,所述止回流氧机构通过电焊的方式安装于装置外壳的内侧上表面,所述固着石柱缓冲板的上表面与装置外壳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的测氧终端传输机构包括水测氧模块、密封连接线、信号控制模块、信息传输线、终端无线连接模块、输送天线,所述水测氧模块的上表面与装置外壳的下表面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线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水测氧模块的上表面,所述密封连接线与信号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信号控制模块的右侧设有信息传输线,所述信息传输线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终端无线连接模块的左侧并且电连接,所述输送天线通过嵌入的方式垂直安装于终端无线连接模块的上表面,所述信号控制模块的上表面与通电电转机能机构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的通电电转机能机构包括防漏电防护体、电线管、安全控制模块、磁连接板、电流线圈、磁极铁块、平衡转子、中心转轮,所述电线管与信号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线管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防漏电防护体的内侧,所述安全控制模块的后表面与防漏电防护体的内侧前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磁连接板的上表面与安全控制模块的右表面相互垂直,所述磁极铁块的下表面与磁连接板的上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流线圈与安全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平衡转子设于磁极铁块之间,所述中心转轮的后表面与平衡转子的前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并且为同一轴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的空气吸气机构包括衔接传动带、从动转轮、离心气流盘、气流流动体、进气管、空气转入管,所述衔接传动带的内侧与从动转轮的外侧通过贴合的方式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轮的后表面与离心气流盘的前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离心气流盘设于气流流动体的前表面并且通过嵌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气管安装于气流流动体的左侧,所述空气转入管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气流流动体的右侧,所述空气转入管与滤氧气压机构的左侧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的滤氧气压机构包括滤氧去杂箱、氧气入槽口、氧压箱、活塞板、连接支块、压板、复位弹簧、密封扣、流动槽口,所述滤氧去杂箱的左侧设有空气转入管并且通过嵌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氧压箱的上表面设有氧气入槽口,所述氧压箱的上表面与滤氧去杂箱的下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活塞板安装于氧压箱的内侧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支块的上表面与活塞板的下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支块贯穿于复位弹簧的中心并且下表面与压板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所述密封扣安装于活塞板的左侧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流动槽口设于氧压箱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的开关启动机构包括开关按钮、转接控制模块、电流导线、密封保护圈,所述开关按钮通过焊接的方式设于转接控制模块的上表面,所述电流导线与转接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流导线贯穿于密封保护圈的前端面并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电流导线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调节增压输氧机构的下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的调节增压输氧机构包括增压空压模块、调节防护模块、氧流管、增压管,所述增压空压模块的下表面设于电流导线并且电连接,所述调节防护模块安装于增压空压模块的上表面,所述氧流管通过嵌入的方式设于增压管的右侧,所述增压管垂直安装于增压空压模块的下表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方案,所述的止回流氧机构包括止回体、密封性缓冲垫、挡板、连接杆、连接弹簧、限位固定轴、隔板,所述止回体的内侧设有密封性缓冲垫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密封性缓冲垫的下表面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垂直安装于挡板的下表面,所述限位固定轴贯穿于连接杆的前后端,所述连接杆贯穿于连接弹簧的中心,所述限位固定轴的后端通过电焊的方式焊接于隔板的前端面。
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器材养殖牡蛎并放入水池中,水测氧模块通过接触水池在转换将水池中含氧量检测,通过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并由终端无线连接模块透过输送天线传输带网络上,同一个水池中的器材将含氧量进行处理到最接近的含氧值传入让工作人员能够观察,同时信号控制模块通过电线管让安全控制模块启动运行,再让电流线圈通电电流流动,磁极铁块在电流线圈的缠绕下产生电磁场,平衡转子切割电磁场进行旋转,中心转轮则也旋转并由衔接传动带带动从动转轮旋转,离心气流盘旋转时将外部的空气抽取吸入,空气由进气管进入在气流流动体内侧再空气转入管中流向滤氧去杂箱,在滤氧去杂箱内提高氧气所占比,气体进入氧压箱内时对活塞板向下挤压,连接支块与压板向下移动,活塞板向下到流动槽口处时便停止向下移动,而压板向下移动到与开关按钮接触,转接控制模块启动运行,由电流导线让增压空压模块运行,调节防护模块自动控制增压大小,气体通过氧流管进入到增压管内,在增压管内受压力作用而向下移动,气体挤压挡板与连接杆向下移动,挡板与连接杆向下移动时因限位固定轴的限制而停止向下移动,气体便绕过挡板由固着石柱缓冲板流入牡蛎固着石柱的中心,气体进入后在牡蛎固着石柱的中心向石柱内渗透向外,牡蛎便吸氧并且余氧散于水中改善环境。
本发明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便捷检测水池含氧并启动进行增氧,防止水含氧不足而影响牡蛎的养殖,同时控制增压让含氧高的气体通过透入到牡蛎固着石柱的内侧到水池中,避免了含氧气体渗入水池快速散开而影响牡蛎未够先通过呼吸吸氧而难以存活。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的结构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通电电转机能机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滤氧气压机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止回流氧机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中:升吊环扣-1、连接顶板-2、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牡蛎养殖网-4、折叠间接板-5、饲料开口环-6、牡蛎固着石柱-7、防潮泄护板-8、固定底板-9、测氧终端传输机构-31、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空气吸气机构-33、滤氧气压机构-34、开关启动机构-35、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止回流氧机构-37,装置外壳-38、固着石柱缓冲板-39、水测氧模块-311、密封连接线-312、信号控制模块-313、信息传输线-314、终端无线连接模块-315、输送天线-316、防漏电防护体-321、电线管-322、安全控制模块-323、磁连接板-324、电流线圈-325、磁极铁块-326、平衡转子-327、中心转轮-328、衔接传动带-331、从动转轮-332、离心气流盘-333、气流流动体-334、进气管-335、空气转入管-336、滤氧去杂箱-341、氧气入槽口-342、氧压箱-343、活塞板-344、连接支块-345、压板-346、复位弹簧-347、密封扣-348、流动槽口-349、开关按钮-351、转接控制模块-352、电流导线-353、密封保护圈-354、增压空压模块-361、调节防护模块-362、氧流管-363、增压管-364、止回体-371、密封性缓冲垫-372、挡板-373、连接杆-374、连接弹簧-375、限位固定轴-376、隔板-3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的技术方案: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结构包括升吊环扣1、连接顶板2、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牡蛎养殖网4、折叠间接板5、饲料开口环6、牡蛎固着石柱7、防潮泄护板8、固定底板9,所述升吊环扣1的底端与连接顶板2的上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的上表面与连接顶板2的下表面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牡蛎养殖网4的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于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的下表面并且牡蛎养殖网4的前端面与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的下表面相互垂直,所述折叠间接板5的上表面与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的下表面相互平行并且通过牡蛎养殖网4相连接,所述牡蛎养殖网4的前端面设于饲料开口环6并且采用缠绕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牡蛎固着石柱7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固定底板9的上表面,所述防潮泄护板8的内侧与牡蛎养殖网4的外侧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潮泄护板8与牡蛎固着石柱7安装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包括测氧终端传输机构31、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空气吸气机构33、滤氧气压机构34、开关启动机构35、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止回流氧机构37、装置外壳38、固着石柱缓冲板39,所述测氧终端传输机构31的上表面设有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空气吸气机构33设于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的上方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的右侧与滤氧气压机构34的左侧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开关启动机构35位于滤氧气压机构34的下方,所述开关启动机35与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电连接,所述止回流氧机构37通过电焊的方式安装于装置外壳38的内侧上表面,所述固着石柱缓冲板39的上表面与装置外壳38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测氧终端传输机构31包括水测氧模块311、密封连接线312、信号控制模块313、信息传输线314、终端无线连接模块315、输送天线316,所述水测氧模块311的上表面与装置外壳38的下表面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线31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水测氧模块311的上表面,所述密封连接线312与信号控制模块313电连接,所述信号控制模块313的右侧设有信息传输线314,所述信息传输线31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终端无线连接模块315的左侧并且电连接,所述输送天线316通过嵌入的方式垂直安装于终端无线连接模块315的上表面,所述信号控制模块313的上表面与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包括防漏电防护体321、电线管322、安全控制模块323、磁连接板324、电流线圈325、磁极铁块326、平衡转子327、中心转轮328,所述电线管322与信号控制模块313电连接,所述电线管32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防漏电防护体321的内侧,所述安全控制模块323的后表面与防漏电防护体321的内侧前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磁连接板324的上表面与安全控制模块323的右表面相互垂直,所述磁极铁块326的下表面与磁连接板324的上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流线圈325与安全控制模块323电连接,所述平衡转子327设于磁极铁块326之间,所述中心转轮328的后表面与平衡转子327的前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并且为同一轴心,所述的空气吸气机构33包括衔接传动带331、从动转轮332、离心气流盘333、气流流动体334、进气管335、空气转入管336,所述衔接传动带331的内侧与从动转轮332的外侧通过贴合的方式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轮332的后表面与离心气流盘333的前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离心气流盘333设于气流流动体334的前表面并且通过嵌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气管335安装于气流流动体334的左侧,所述空气转入管336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气流流动体334的右侧,所述空气转入管336与滤氧气压机构34的左侧相连接,所述的滤氧气压机构34包括滤氧去杂箱341、氧气入槽口342、氧压箱343、活塞板344、连接支块345、压板346、复位弹簧347、密封扣348、流动槽口349,所述滤氧去杂箱341的左侧设有空气转入管336并且通过嵌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氧压箱343的上表面设有氧气入槽口342,所述氧压箱343的上表面与滤氧去杂箱341的下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活塞板344安装于氧压箱343的内侧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支块345的上表面与活塞板344的下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支块345贯穿于复位弹簧347的中心并且下表面与压板346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所述密封扣348安装于活塞板344的左侧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流动槽口349设于氧压箱343的内侧,所述的开关启动机构35包括开关按钮351、转接控制模块352、电流导线353、密封保护圈354,所述开关按钮351通过焊接的方式设于转接控制模块352的上表面,所述电流导线353与转接控制模块352电连接,所述电流导线353贯穿于密封保护圈354的前端面并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电流导线35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的下表面,所述的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包括增压空压模块361、调节防护模块362、氧流管363、增压管364,所述增压空压模块361的下表面设于电流导线353并且电连接,所述调节防护模块362安装于增压空压模块361的上表面,所述氧流管363通过嵌入的方式设于增压管364的右侧,所述增压管364垂直安装于增压空压模块362的下表面,所述的止回流氧机构37包括止回体371、密封性缓冲垫372、挡板373、连接杆374、连接弹簧375、限位固定轴376、隔板377,所述止回体371的内侧设有密封性缓冲垫372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挡板373的上表面与密封性缓冲垫372的下表面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74垂直安装于挡板373的下表面,所述限位固定轴376贯穿于连接杆374的前后端,所述连接杆374贯穿于连接弹簧375的中心,所述限位固定轴376的后端通过电焊的方式焊接于隔板377的前端面。
本发明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工作原理为:器材养殖牡蛎并放入水池中,水测氧模块311通过接触水池在转换将水池中含氧量检测,通过信号控制模块313接收并由终端无线连接模块315透过输送天线316传输带网络上,同一个水池中的器材将含氧量进行处理到最接近的含氧值传入让工作人员能够观察,同时信号控制模块313通过电线管322让安全控制模块323启动运行,再让电流线圈325通电电流流动,磁极铁块326在电流线圈325的缠绕下产生电磁场,平衡转子327切割电磁场进行旋转,中心转轮328则也旋转并由衔接传动带331带动从动转轮332旋转,离心气流盘333旋转时将外部的空气抽取吸入,空气由进气管335进入在气流流动体334内侧再空气转入管336中流向滤氧去杂箱341,在滤氧去杂箱341内提高氧气所占比,气体进入氧压箱343内时对活塞板344向下挤压,连接支块345与压板346向下移动,活塞板344向下到流动槽口349处时便停止向下移动,而压板346向下移动到与开关按钮351接触,转接控制模块362启动运行,由电流导线353让增压空压模块361运行,调节防护模块362自动控制增压大小,气体通过氧流管363进入到增压管364内,在增压管364内受压力作用而向下移动,气体挤压挡板373与连接杆374向下移动,挡板373与连接杆374向下移动时因限位固定轴376的限制而停止向下移动,气体便绕过挡板373由固着石柱缓冲板39流入牡蛎固着石柱7的中心,气体进入后在牡蛎固着石柱7的中心向石柱内渗透向外,牡蛎便吸氧并且余氧散于水中改善环境。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器材将与牡蛎一同放入养殖池内,而牡蛎在池内生存中需要吸收氧气,在数多牡蛎养殖的需求氧气从空气中直接流入的量过慢,牡蛎难以承受而生长与生存产生影响,在运输过程中也难以存活而失去新鲜并且发臭,通过将空气中抽取并转化氧气进行增氧时,氧气在进入池内时容易快速散开,使得固着于器材内的牡蛎难以第一时间呼吸吸氧,同时充氧时水压若高于气压将让器材充水而发生故障,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便捷检测水池含氧并启动进行增氧,防止水含氧不足而影响牡蛎的养殖,同时控制增压让含氧高的气体通过透入到牡蛎固着石柱的内侧到水池中,避免了含氧气体渗入水池快速散开而影响牡蛎未够先通过呼吸吸氧而难以存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结构包括升吊环扣(1)、连接顶板(2)、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牡蛎养殖网(4)、折叠间接板(5)、饲料开口环(6)、牡蛎固着石柱(7)、防潮泄护板(8)、固定底板(9),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吊环扣(1)的底端与连接顶板(2)的上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的上表面与连接顶板(2)的下表面采用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牡蛎养殖网(4)的顶端通过嵌入的方式设于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的下表面并且牡蛎养殖网(4)的前端面与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的下表面相互垂直,所述折叠间接板(5)的上表面与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的下表面相互平行并且通过牡蛎养殖网(4)相连接,所述牡蛎养殖网(4)的前端面设于饲料开口环(6)并且采用缠绕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牡蛎固着石柱(7)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固定底板(9)的上表面,所述防潮泄护板(8)的内侧与牡蛎养殖网(4)的外侧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防潮泄护板(8)与牡蛎固着石柱(7)安装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增氧防潮防回流控制装置(3)包括测氧终端传输机构(31)、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空气吸气机构(33)、滤氧气压机构(34)、开关启动机构(35)、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止回流氧机构(37)、装置外壳(38)、固着石柱缓冲板(39),所述测氧终端传输机构(31)的上表面设有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空气吸气机构(33)设于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的上方并且活动连接,所述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的右侧与滤氧气压机构(34)的左侧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开关启动机构(35)位于滤氧气压机构(34)的下方,所述开关启动机(35)与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电连接,所述止回流氧机构(37)通过电焊的方式安装于装置外壳(38)的内侧上表面,所述固着石柱缓冲板(39)的上表面与装置外壳(38)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氧终端传输机构(31)包括水测氧模块(311)、密封连接线(312)、信号控制模块(313)、信息传输线(314)、终端无线连接模块(315)、输送天线(316),所述水测氧模块(311)的上表面与装置外壳(38)的下表面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密封连接线(31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水测氧模块(311)的上表面,所述密封连接线(312)与信号控制模块(313)电连接,所述信号控制模块(313)的右侧设有信息传输线(314),所述信息传输线(31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终端无线连接模块(315)的左侧并且电连接,所述输送天线(316)通过嵌入的方式垂直安装于终端无线连接模块(315)的上表面,所述信号控制模块(313)的上表面与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电电转机能机构(32)包括防漏电防护体(321)、电线管(322)、安全控制模块(323)、磁连接板(324)、电流线圈(325)、磁极铁块(326)、平衡转子(327)、中心转轮(328),所述电线管(322)与信号控制模块(313)电连接,所述电线管(32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防漏电防护体(321)的内侧,所述安全控制模块(323)的后表面与防漏电防护体(321)的内侧前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磁连接板(324)的上表面与安全控制模块(323)的右表面相互垂直,所述磁极铁块(326)的下表面与磁连接板(324)的上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流线圈(325)与安全控制模块(323)电连接,所述平衡转子(327)设于磁极铁块(326)之间,所述中心转轮(328)的后表面与平衡转子(327)的前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并且为同一轴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吸气机构(33)包括衔接传动带(331)、从动转轮(332)、离心气流盘(333)、气流流动体(334)、进气管(335)、空气转入管(336),所述衔接传动带(331)的内侧与从动转轮(332)的外侧通过贴合的方式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转轮(332)的后表面与离心气流盘(333)的前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离心气流盘(333)设于气流流动体(334)的前表面并且通过嵌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进气管(335)安装于气流流动体(334)的左侧,所述空气转入管(336)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气流流动体(334)的右侧,所述空气转入管(336)与滤氧气压机构(34)的左侧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氧气压机构(34)包括滤氧去杂箱(341)、氧气入槽口(342)、氧压箱(343)、活塞板(344)、连接支块(345)、压板(346)、复位弹簧(347)、密封扣(348)、流动槽口(349),所述滤氧去杂箱(341)的左侧设有空气转入管(336)并且通过嵌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氧压箱(343)的上表面设有氧气入槽口(342),所述氧压箱(343)的上表面与滤氧去杂箱(341)的下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活塞板(344)安装于氧压箱(343)的内侧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支块(345)的上表面与活塞板(344)的下表面通过电焊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支块(345)贯穿于复位弹簧(347)的中心并且下表面与压板(346)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所述密封扣(348)安装于活塞板(344)的左侧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流动槽口(349)设于氧压箱(343)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启动机构(35)包括开关按钮(351)、转接控制模块(352)、电流导线(353)、密封保护圈(354),所述开关按钮(351)通过焊接的方式设于转接控制模块(352)的上表面,所述电流导线(353)与转接控制模块(352)电连接,所述电流导线(353)贯穿于密封保护圈(354)的前端面并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电流导线(353)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于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增压输氧机构(36)包括增压空压模块(361)、调节防护模块(362)、氧流管(363)、增压管(364),所述增压空压模块(361)的下表面设于电流导线(353)并且电连接,所述调节防护模块(362)安装于增压空压模块(361)的上表面,所述氧流管(363)通过嵌入的方式设于增压管(364)的右侧,所述增压管(364)垂直安装于增压空压模块(362)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回流氧机构(37)包括止回体(371)、密封性缓冲垫(372)、挡板(373)、连接杆(374)、连接弹簧(375)、限位固定轴(376)、隔板(377),所述止回体(371)的内侧设有密封性缓冲垫(372)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挡板(373)的上表面与密封性缓冲垫(372)的下表面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74)垂直安装于挡板(373)的下表面,所述限位固定轴(376)贯穿于连接杆(374)的前后端,所述连接杆(374)贯穿于连接弹簧(375)的中心,所述限位固定轴(376)的后端通过电焊的方式焊接于隔板(377)的前端面。
CN201811418280.2A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Active CN1093030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8280.2A CN109303024B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8280.2A CN109303024B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3024A true CN109303024A (zh) 2019-02-05
CN109303024B CN109303024B (zh) 2020-07-03

Family

ID=65223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8280.2A Active CN109303024B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0302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5548A (zh) * 2020-11-23 2021-03-02 德清瓜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用淡水育苗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9918A1 (en) * 2000-07-05 2002-01-09 Tech Master S.A. Water circ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KR20150116644A (ko) * 2014-04-08 2015-10-16 전라남도 갯벌 참굴 부상식 양성장치
CN207305781U (zh) * 2017-10-30 2018-05-04 惠州市海燕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装置
CN108377946A (zh) * 2018-03-19 2018-08-10 烟台市帅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牡蛎单体快速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08849665A (zh) * 2018-06-07 2018-11-23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多功能海洋水产养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69918A1 (en) * 2000-07-05 2002-01-09 Tech Master S.A. Water circ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KR20150116644A (ko) * 2014-04-08 2015-10-16 전라남도 갯벌 참굴 부상식 양성장치
CN207305781U (zh) * 2017-10-30 2018-05-04 惠州市海燕水产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装置
CN108377946A (zh) * 2018-03-19 2018-08-10 烟台市帅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牡蛎单体快速养殖装置及养殖方法
CN108849665A (zh) * 2018-06-07 2018-11-23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多功能海洋水产养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5548A (zh) * 2020-11-23 2021-03-02 德清瓜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用淡水育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03024B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42232U (zh) 一种水产运输箱
CN109303024A (zh) 一种牡蛎水产养殖器材
CN107711656B (zh) 一种抗风浪海洋牧场养殖装置
CN204860641U (zh) 一种仿声超声自动捕鱼装置
CN202524930U (zh) 真空式吸鱼泵
CN205423293U (zh) 一种吸鱼泵的密封轴结构
CN207505736U (zh) 一种抗风浪海洋牧场养殖装置
CN105340817A (zh) 一种水族馆供水系统用潜水泵
CN201846631U (zh) 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器
CN212932049U (zh) 一种水质检测用地下水取样装置
CN207197857U (zh) 一种潮位自适应水样采集装备
CN202504060U (zh) 具有排鱼阀门的吸鱼泵
CN112500928A (zh) 一种龙涎香收集装置
CN113179992A (zh) 一种高原智能增压投饵系统
CN202504056U (zh) 具有可视管道的吸鱼泵
CN206453028U (zh) 一种高效鳗鱼捕捉器
CN207519815U (zh) 一种带有动力的背包
CN207143900U (zh) 一种无人船蓝藻打捞设备
CN202504058U (zh) 间歇式吸鱼泵
CN215012778U (zh) 一种娃娃鱼的自然生态养殖池
CN107743763A (zh) 一种家用大蒜收割机
CN209537032U (zh) 一种用于尿素生产的防止气浮池u型管结垢堵塞的装置
CN202456128U (zh) 一种具有自动探测功能的增氧机
CN215856079U (zh) 一种青饲料发酵处理装置
CN116349657B (zh) 一种应用于高品相海参捕捞的仿生柔性抓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1

Address after: 312030 No. 1438 Wenchang Road, Lanting Street,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oxing Dalengke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333 Fenghua District, Fengzhou Town, Nanan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AN RUYING COMMERCE AND TRAD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