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9207B -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99207B
CN109299207B CN201811261261.3A CN201811261261A CN109299207B CN 109299207 B CN109299207 B CN 109299207B CN 201811261261 A CN201811261261 A CN 201811261261A CN 109299207 B CN109299207 B CN 109299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arthquake
earthquake motion
chinese
intelligen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612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99207A (zh
Inventor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to CN2018112612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99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99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9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99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99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终端、中心服务器、数据库和后台管理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地理位置获取模块、展示模块、计算模块,所述中心服务器包括匹配检索模块,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用于实现对抗震设防信息的管理;该服务系统覆盖了地震动参数区划的快捷搜索、查询、计算、管理、存储、更新等多个环节,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贯彻实施提供了智能、便捷、高效的一体化服务,同时,也能够服务于市县基层防震减灾部门的人防、物防、技防等能力建设。

Description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务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其将抗倒塌作为编图的基本准则,不仅是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计的依据,同时也是国家各类规划和应急救援设施建设的安全要求,为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主要包含“两图两表”,“两图”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两表”指《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和《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表》。与2001年颁布的第4代地震区划图GB 18306—2001相比,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采用了多种科学的创新性方法,技术上充分吸纳了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资料;使用上采用“土层影响双参数调整”技术方法,并提出“四级地震作用”的概念,其基础资料更扎实,技术依据更加充分,科学认识更加全面,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工程适用性。面对诸多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贯彻实施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对使用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借助于纸质的国标文本和图件查阅参数,即便目前已精细到乡镇级别,仍无法实现具体工程场址设防参数的快捷、准确取值;特别是对于新版区划图使用“双参数调整”获取四级地震作用下五类场地地震动参数的技术方法,虽然市县防震减灾的技术力量和人才队伍在不断加强,但对新方法的具体实施仍存在较大疑惑。鉴于此,相关用户迫切需要一套针对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特点的工具或信息服务平台,来解决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迅速发展,基于Andriod、iOS等平台的开发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APP具有更高的实用性,能够为行业和大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强调了要强化信息化支撑,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应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涉及大量与地理位置有关的信息,人们从传统纸质媒介获取信息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工作量,而信息存储、查询、搜索、定位、批量审核、标准化信息录入、图形绘制、数据统计、可视化展示等恰恰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强项。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简单,注重用户体验,移动互联网可以使传统媒介所提供的应用与增值服务化身为1个图标,直面用户。近年来,防震减灾领域涌现了大批基于智能终端的服务应用,如“地震速报”APP、“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地震科研助手”、“地震公众服务”及其他微博、微信等公共服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防震减灾信息服务的需求,
但是如何实现“四级地震作用”、“土层影响双参数调整”等技术进行无纸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成为了现有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终端和中心服务器,所述智能终端包括:
地理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场地的地理位置,并发送给中心服务器;
展示模块,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传输的地震动参数,并展示在地图界面上;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地震动参数计算获得四级地震作用下五类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并通过展示模块进行展示;
所述中心服务器包括:
匹配检索模块,用于匹配检索与接收的地理位置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并发送给智能终端,所述地震动参数包括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库和后台管理服务器,所述数据库内存储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述数据库与后台管理服务器和中心服务器相连,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抗震设防信息,并发送给后台管理服务器;
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用于实现对抗震设防信息的管理。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地理位置为目标场地的经纬度,所述地理位置获取模块包括:
定位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场地的地址;
第一输入子模块,用于弹出经纬度输入框,供用户输入经纬度;
第二输入子模块,用于弹出地址输入框,供用户输入地名关键词;
第三输入子模块,用于弹出行政区划名输入框,供用户输入行政区划名。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还地理位置获取模块包括:
地图服务模块,用于提供与地图运营商应用程序的编码接口,将定位子模块获取的地址发送给地图运营商应用程序,并接受地图运营商应用程序解译的与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经纬度;
地理编码服务模块,用于提供与地理编码运营商应用程序的编码接口,将第二输入子模块输入的地名关键词发送给地理编码运营商应用程序,并接受地理编码运营商应用程序解译的与地名相匹配的经纬度。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
地图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实现地图界面及层叠在所述地图界面上的三个图层的切换,三个所述图层包括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及中国活动构造图中断层分布图。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包括:
建设工程许可备案模块,用于对工程场地类抗震设防信息进行存储、查看、统计、添加、删除和更新;
村级地震区划管理模块,用于对村级行政类抗震设防信息进行存储,并展示村级地震区划信息;
地震区划参数查询模块,用于提供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公共服务网站链接的端口。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还包括:
使用情况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使用智能终端的次数,并形成列表通过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
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将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α分别与阈值α1和α2进行比较,其中α1<α2,当α<α1时,向第一标识模块发送指令,当α1≤α<α2时,向第二标识模块发送指令,当α≥α2时,向第三标识模块发送指令;
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将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反应谱特征周期T分别与阈值T1和T2进行比较,其中T1<T2,当T<T1时,向第一标识模块发送指令,当T1≤T<T2时,向第二标识模块发送指令,当T≥T2时,向第三标识模块发送指令;
第一标识模块,用于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或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的对应地理位置处显示红色标识;
第二标识模块,用于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或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的对应地理位置处显示橙色标识;
第三标识模块,用于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或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的对应地理位置处显示黄色标识。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匹配检索模块包括:
存储子模块,用于存储地震动参数对应的空间位置范围,所述空间位置范围为以坐标(x,y)为圆心,半径为R围成的区域;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接收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某一空间位置范围S的边界附近,所述边界附近为与坐标(x,y)距离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061
R至R的位置处,如果不是,将空间位置范围S对应的地震动参数通过传输子模块发送给智能终端;如果是,向第二判断子模块发送指令;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在空间位置范围S周围内,是否存在地震动参数大于空间位置范围S对应的地震动参数(αS、TS),如果不存在,将空间位置范围T对应的地震动参数(αS、TS)通过传输子模块发送给智能终端,如果存在,向第三判断子模块发送指令;
第三判断子模块,用于计算接收的地理位置与大于地震动参数(αS、TS)对应的空间位置范围的边界处之间的距离差,并与距离差阈值进行比较,当大于距离差阈值时,将空间位置范围T对应的地震动参数(αS、TS)通过传输子模块发送给智能终端,如果有小于距离差阈值的,将不大于距离差阈值的空间位置范围对应的地震动参数通过传输子模块发送给智能终端;
传输子模块,用于实现与智能终端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包含了智能终端APP、中心服务器2等,该服务系统覆盖了地震动参数区划的快捷搜索、查询、计算、管理、存储、更新等多个环节,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贯彻实施提供了智能、便捷、高效的一体化服务,同时,也能够服务于市县基层防震减灾部门的人防、物防、技防等能力建设。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地震动参数展示界面图;
图3为实施例1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的实施过程示意图;
图4为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2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为实施例3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实施例4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为实施例5智能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9为实施例6匹配检索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该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智能终端1、中心服务器2、数据库3和后台管理服务器4,所述数据库3与所述中心服务器2和后台管理服务器4相连,所述智能终端1包括:
地理位置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目标场地的地理位置,并发送给中心服务器2;
展示模块11,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2传输的地震动参数,并展示在地图界面上;
计算模块12,用于根据接收的地震动参数计算获得四级地震作用下五类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并通过展示模块11进行展示;
采集模块13,用于采集抗震设防信息,并发送给后台管理服务器4;
所述中心服务器2包括:
匹配检索模块21,用于匹配检索与接收的地理位置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并发送给智能终端,所述地震动参数包括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
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4用于实现对抗震设防信息的管理。
所述的新媒体指基于智能终端或互联网等。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以服务市县基层防震减灾业务、宣贯全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出发点,集分布式应用和集约化管理于一体,涵盖了区划参数计算查询、建设工程许可备案、村镇地震区划管理等功能。该系统的实施是基于以下框架实现的,该框架主要分为应用层(智能终端)、服务层(中心服务器)及为中心服务器提供数据支持的数据层(数据库),数据库内的数据来源于基础层,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基础层主要包括了本地服务器、阿里云基础架构、云服务器弹性伸缩及安全防护模块;数据层搭建在Postgres数据库(其包括了PostgreSQL Extension,PostgreGIS Extension,PostgreGIS Topology)的基础之上,辅以PostgreGIS及Topology插件,以支持空间数据的存储及查询,其余库包括建设工程许可备案库,GB18306-2015国标库,村镇地址区划管理库、全国省/市/县/街道地名地址库,单位信息库,用户信息库,附件信息库,运维管理库,日志数据库;服务层则主要实现对外提供标准RESTful服务;系统应用层作为应用窗口,提供了Web端的智能终端应用,其中运维管理平台既支持统一使用全国运维管理中心平台的集约化应用模式,也支持各单位单独部署管理中心平台的分布式应用模式,智能终端则包括了面向行业内部的行业版和面向普通大众的公众版,对目前主流的Android及IOS设备都能较好的适配使用。
智能终端APP用来查询展示目标场点地震动参数,展示结果如图2所示,并采集相关的抗震设防监管信息,中心服务器2为查询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接口,后台管理服务器4可以部署在不同市县等基层防震减灾部门,用于实现对目标场点地震动参数及抗震设防监管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展示。本发明服务系统的实施过程如图3所示,主要包含:①用户通过智能终端APP确定目标场点的地理空间位置经、纬度坐标;②通过互联网将地理位置上传至中心服务器2,提交地震动参数查询的请求;③中心服务器2取得目标场点位置信息后,通过检索匹配,得到目标位置的II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并将这2个数值通过互联网返回至用户智能终端,智能终端APP自动解算,即可展示“双参数调整”后的四级地震作用下五类场地地震动参数,④在实现查询地震动参数的基础上,智能终端APP还可针对目标场点补充添加抗震设防监管相关的信息,并通过互联网上传至后台管理服务器4地方。
其中步骤③智能终端计算模块的计算过程如下: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计算都是基于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参数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091
计算得来,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092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093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01
参数介绍: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02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03
分别为多遇地震动、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其中,K1极罕遇地震动,规定K1为2.7~3.2,在全国范围内约46%的面积上K1介于这个范围之间,通常取值为2.9;K2罕遇地震动,规定K2为1.6~2.3,在全国范围内约97%的面积上K2介于这个范围之间,通常取值为1.9;K3多遇地震动,规定K3为1/3,在全国范围内约有2/3的面积上K3不大于1/3,通常取值为1/3。
根据上述公式即可计算出其余三个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参数;列如当基本地震动参数取0.050值时,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所有Ⅱ类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分别是:0.017、0.050、0.095、0.145;由于值要保留三位,所以计算后的值需要四舍五入保留正确位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0.05g分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Ⅱ结果(单位:g)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04
表2 0.05g分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确定所有结果(单位:g)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05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11
表3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12
表3是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系数,上表其他场地值可根据表3参数表计算生成。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计算公式比较简单,Ⅱ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取值只能有三个,分别是:0.35、0.40、0.45;其他场地计算如下,假如Ⅱ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值取0.35,其他场地类类别根据表5可得下列值。
表4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13
表5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参数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21
对于罕遇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相对于基本加速度特征周期的增加值,一般不低于0.05s,通常取值为0.05,而多遇地震动跟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以相同处理,表2补全后,如下所示。
表6所有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22
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平台高度的计算比较简单,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反应谱的平台值为βm,本标准中对于阻尼比为5%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统一为2.5,不受概率水平(或地震作用)和场地条件的影响;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平台高度值是地震动加速度值的2.5倍,所以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平台高度值如表7所示:
表7 0.05g分区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平台高度结果(单位:g)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23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31
地震反应谱可以理解为一个确定的地面运动下,通过一组阻尼比相同(系统设置为5%)但自震周期各不相同的单自由度体系,在给定的地震加速度作用期间内,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速度反应和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用于计算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本系统反应谱曲线根据弹性结构地震反应绘制,包含三级地震作用:多遇、基本、罕遇,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32
整体分为三段,其中:
T0=0.1,T为自变量;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33
βm=2.5;Tm=6;am和Tg分别为从加速度表及反应谱特征周期表中查询得到的数据,结果见图4。
上述服务系统架构和实施过程有利于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高效贯彻使用,可以实现多用户实时并行查询和调查作业。通过中心式的唯一查询接口,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并可深入到基层的后台管理服务器4,辅助市县基层防震减灾部门对辖区抗震设防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及展示,其中智能终端可以展示图4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如表2所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表6所示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该系统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地理位置获取模块10包括:
定位子模块111,用于获取目标场地的地址,定位子模块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内设置GPS芯片、移动运营网的基站或Wi-Fi定位模式快速锁定用户当前位置,在地图界面点选目标场点;
第一输入子模块112,用于弹出经纬度输入框,供用户输入经纬度;
第二输入子模块113,用于弹出地址输入框,供用户输入地名关键词;
第三输入子模块114,用于弹出行政区划名输入框,供用户输入行政区划名;
地图服务模块115,用于提供与地图运营商应用程序的编码接口,将定位子模块11获取的地址发送给地图运营商应用程序,并接受地图运营商应用程序解译的与地理位置相匹配的经纬度;
地理编码服务模块116,用于提供与地理编码运营商应用程序的编码接口,将第二输入子模块113输入的地名关键词发送给地理编码运营商应用程序,并接受地理编码运营商应用程序解译的与地名相匹配的经纬度。
本发明通过4种方法获取目标场地的地理位置,定位子模块、第一输入子模块和第二输入子模块基于目标场点地理位置转化为与地震区划图相适应的经纬度坐标的原理,通过在中心服务器2内检索得到相应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值,定位精度高;而第三输入子模块则适用于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县级以上城市,严格按照行政区划名称为依据进行检索,进而提供相应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值。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地理位置获取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场地选择不同的获取方法,为目标场地地理位置的获取提供了便捷,并且定位准确。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该系统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智能终端1还包括:
地图模式切换模块14,用于实现地图界面及层叠在所述地图界面上的三个图层的切换,三个所述图层包括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及中国活动构造图中断层分布图。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内的智能终端的在地图界面上叠加了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及中国活动构造图中断层分布,其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地震区划信息展示平台。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该系统与实施例3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4包括:
建设工程许可备案模块41,该模块与智能终端采集的“工程场点类抗震设防信息”相关联,用于对工程场地类抗震设防信息进行存储、查看、统计、添加、删除和更新等管理功能;其以列表形式展示了工程场点类抗震设防信息,显示了工程名称、调查员、经纬度、地震动区划参数和调查时间,每个条目下链接有相应建设工程的采集信息详情,如地址地名、地图位置、工程抗震设防信息和照片等;
村级地震区划管理模块42,用于对村级行政类抗震设防信息进行存储,并展示村级地震区划信息;
地震区划参数查询模块43,用于提供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公共服务网站链接的端口;
使用情况采集模块44,用于采集用户使用智能终端1的次数,并形成列表通过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该系统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8所示,所述智能终端1还包括:
第一比较模块16,用于将计算模块12计算得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α分别与阈值α1和α2进行比较,其中α1<α2,当α<α1时,向第一标识模块18发送指令,当α1≤α<α2时,向第二标识模块19发送指令,当α≥α2时,向第三标识模块20发送指令;
第二比较模块17,用于将计算模块12计算得到的反应谱特征周期T分别与阈值T1和T2进行比较,其中T1<T2,当T<T1时,向第一标识模块18发送指令,当T1≤T<T2时,向第二标识模块19发送指令,当T≥T2时,向第三标识模块20发送指令;
第一标识模块18,用于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或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的对应地理位置处显示红色标识;
第二标识模块19,用于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或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的对应地理位置处显示橙色标识;
第三标识模块20,用于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或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的对应地理位置处显示黄色标识。
本发明提供的阈值α1和α2分别对应罕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极罕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阈值T1和T2分别对应罕见反应谱特征周期和极罕见反应谱特征周期。
当智能终端接收到目标场地的地震动参数时,可对其参数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在地图上层叠的图层进行对应的相应,便于第一时间知道目标当地所处的地震动参数的等级。
实施例6
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该系统与实施例1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9所示,匹配检索模块21包括:
存储子模块211,用于存储地震动参数对应的空间位置范围,所述空间位置范围为以坐标(x,y)为圆心,半径为R围成的区域;
第一判断子模块212,用于判断所接收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某一空间位置范围S的边界附近,所述边界附近为与坐标(x,y)距离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71
R至R的位置处,如果不是,将空间位置范围S对应的地震动参数通过传输子模块215发送给智能终端1;如果是,向第二判断子模块213发送指令;
第二判断子模块213,用于判断在空间位置范围S周围内,是否存在地震动参数大于空间位置范围S对应的地震动参数(αS、TS),如果不存在,将空间位置范围T对应的地震动参数(αS、TS)通过传输子模块215发送给智能终端1,如果存在,向第三判断子模块发送指令;
第三判断子模块214,用于计算接收的地理位置与大于地震动参数(αS、TS)对应的空间位置范围的边界处之间的距离差,并与距离差阈值进行比较,当大于距离差阈值时,将空间位置范围T对应的地震动参数(αS、TS)通过传输子模块215发送给智能终端1,如果有小于距离差阈值的,将不大于距离差阈值的空间位置范围对应的地震动参数通过传输子模块215发送给智能终端1;
传输子模块215,用于实现与智能终端1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进一步对匹配检索模块进行具体的限定,流程如下:首先中心服务器内存储有地震动参数对应的空间位置范围,该空间位置范围以坐标(x,y)为圆心,半径为R围成的区域,其中坐标(x,y)为地震动参数对应的坐标,半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然后接受到智能终端传输的地理位置后,判断该地理位置处于某一空间位置范围的具体位置,如果不位于边界范围内,即位于以坐标(x,y)为圆心,半径为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81
的范围内时,将该空间位置范围对应的地震动参数发送给智能终端,如果位于边界范围内,即位于与坐标(x,y)距离
Figure GDA0002600476660000182
至R的位置处,判断附近是否有大于该空间位置范围对应地震动参数的空间位置范围,如果没有,将该空间位置范围对应的地震动参数发送给智能终端,如果有,计算接收的地理位置与大于地震动参数(αS、TS)对应的空间位置范围的边界处之间的距离差,所述边界值距离圆心半径为R的位置,并与距离差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大于,将地震动参数(αS、TS)发送给智能终端,如果有小于距离差阈值的,将不大于距离差阈值的空间位置范围对应的地震动参数通过传输子模块发送给智能终端,经过以上检索匹配后,可实现对制定位置峰值加速度及反应特征周期的快速及准确的查询。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智能终端(1)和中心服务器(2),所述智能终端(1)包括:
地理位置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目标场地的地理位置,并发送给中心服务器(2);
展示模块(11),用于接收中心服务器(2)传输的地震动参数,并展示在地图界面上;
计算模块(12),用于根据接收的地震动参数计算获得四级地震作用下五类场地的地震动参数,并以列表的形式通过展示模块(11)进行展示;
所述中心服务器(2)包括:
匹配检索模块(21),用于匹配检索与接收的地理位置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并发送给智能终端(1),所述地震动参数包括Ⅱ类场地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
所述匹配检索模块(21)包括:
存储子模块(211),用于存储地震动参数对应的空间位置范围,所述空间位置范围为以坐标(x,y)为圆心,半径为R围成的区域;
第一判断子模块(212),用于判断所接收的地理位置是否位于某一空间位置范围S的边界附近,所述边界附近为与坐标(x,y)距离
Figure FDA0002600476650000011
至R的位置处,如果不是,将空间位置范围S对应的地震动参数通过传输子模块(215)发送给智能终端(1);如果是,向第二判断子模块(213)发送指令;
第二判断子模块(213),用于判断在空间位置范围S周围内,是否存在地震动参数大于空间位置范围S对应的地震动参数(αS、TS),如果不存在,将空间位置范围T对应的地震动参数(αS、TS)通过传输子模块(215)发送给智能终端(1),如果存在,向第三判断子模块发送指令;
第三判断子模块(214),用于计算接收的地理位置与大于地震动参数(αS、TS)对应的空间位置范围的边界处之间的距离差,并与距离差阈值进行比较,当大于距离差阈值时,将空间位置范围T对应的地震动参数(αS、TS)通过传输子模块(215)发送给智能终端(1),如果有小于距离差阈值的,将不大于距离差阈值的空间位置范围对应的地震动参数通过传输子模块(215)发送给智能终端(1);传输子模块(215),用于实现与智能终端(1)的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库(3)和后台管理服务器(4),所述数据库(3)与后台管理服务器(4)和中心服务器(2)相连,所述智能终端(1)还包括:
采集模块(13),用于采集抗震设防信息,并发送给后台管理服务器(4);
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4)用于实现对抗震设防信息的管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位置指目标场地的经纬度,所述地理位置获取模块(10)包括:
定位子模块(111),用于获取目标场地的地址;
第一输入子模块(112),用于弹出经纬度输入框,供用户输入经纬度;
第二输入子模块(113),用于弹出地址输入框,供用户输入地名关键词;
第三输入子模块(114),用于弹出行政区划名输入框,供用户输入行政区划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理位置获取模块(10)还包括:
地图服务模块(115),用于提供与地图运营商应用程序的编码接口,将定位子模块(111)获取的地址发送给地图运营商应用程序,并接受地图运营商应用程序解译的与地址相匹配的经纬度;
地理编码服务模块(116),用于提供与地理编码运营商应用程序的编码接口,将第二输入子模块(113)输入的地名关键词发送给地理编码运营商应用程序,并接受地理编码运营商应用程序解译的与地名相匹配的经纬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1)还包括:
地图模式切换模块(14),用于实现地图界面及层叠在所述地图界面上的三个图层的切换,三个所述图层包括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及中国活动构造图中断层分布图。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4)包括:
建设工程许可备案模块(41),用于对工程场地类抗震设防信息进行存储、查看、统计、添加、删除和更新;
村级地震区划管理模块(42),用于对村级行政类抗震设防信息进行存储,并展示村级地震区划信息;
地震区划参数查询模块(43),用于提供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公共服务网站链接的端口。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理服务器(4)还包括:
使用情况采集模块(44),用于采集用户使用智能终端(1)的次数,并形成列表通过显示界面进行显示。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1)还包括:
第一比较模块(16),用于将计算模块(12)计算得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α分别与阈值α1和α2进行比较,其中α1<α2,当α<α1时,向第一标识模块(18)发送指令,当α1≤α<α2时,向第二标识模块(19)发送指令,当α≥α2时,向第三标识模块(20)发送指令;
第二比较模块(17),用于将计算模块(12)计算得到的反应谱特征周期T分别与阈值T1和T2进行比较,其中T1<T2,当T<T1时,向第一标识模块(18)发送指令,当T1≤T<T2时,向第二标识模块(19)发送指令,当T≥T2时,向第三标识模块(20)发送指令;
第一标识模块(18),用于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或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的对应地理位置处显示红色标识;
第二标识模块(19),用于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或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的对应地理位置处显示橙色标识;
第三标识模块(20),用于在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参数区划图或中国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上的对应地理位置处显示黄色标识。
CN201811261261.3A 2018-10-26 2018-10-26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Active CN109299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1261.3A CN109299207B (zh) 2018-10-26 2018-10-26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61261.3A CN109299207B (zh) 2018-10-26 2018-10-26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9207A CN109299207A (zh) 2019-02-01
CN109299207B true CN109299207B (zh) 2020-10-02

Family

ID=65158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61261.3A Active CN109299207B (zh) 2018-10-26 2018-10-26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992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4682A (zh) * 2019-04-16 2019-08-16 同济大学 基于随机地震动数据库构建的数据交互方法及数据库装置
CN114298104B (zh) * 2021-12-28 2022-09-27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地震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33767B (zh) * 2022-08-15 2022-11-01 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地震安全性评价查询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7421A (zh) * 2007-02-27 2008-09-03 仁荷大学教产学协力团 用于灾害损失调查的实时自动更新系统和方法
CN104462407A (zh) * 2014-12-12 2015-03-25 南京大学 基于地图轨迹的场景感知模型的前端数据动态集成方法
CN108388991A (zh) * 2018-02-28 2018-08-10 广州震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震灾情快速评估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7421A (zh) * 2007-02-27 2008-09-03 仁荷大学教产学协力团 用于灾害损失调查的实时自动更新系统和方法
CN104462407A (zh) * 2014-12-12 2015-03-25 南京大学 基于地图轨迹的场景感知模型的前端数据动态集成方法
CN108388991A (zh) * 2018-02-28 2018-08-10 广州震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震灾情快速评估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陈波,高孟潭等;《震灾防御技术》;20180930;697-7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99207A (zh) 201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2680B (zh) 一种基于地理网格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方法
CN109299207B (zh)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
CN103927933B (zh) 一种海量移动目标渲染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82872A (zh) 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E202010018500U1 (de) Verfeinerung von Standortschätzungen und Reverse Geocoding basierend auf einem Benutzerprofil
Yabe et al. A framework for evacuation hotspot detection after large scale disasters using location data from smartphones: case study of kumamoto earthquake
CN102915346A (zh) 面向物联网智能感知的数据索引建立与查询方法
Chow et al. Geographic disparity of positional errors and matching rate of residential addresses among geocoding solutions
CN108009265B (zh) 一种云计算环境下的空间数据索引方法
Mika Interoperability cadastral data in the system approach
CN104778248A (zh) 一种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站网信息管理系统
CN103324749B (zh) 一种基于标准文本地址的空间化解析及纠偏方法
CN10914522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925043A (zh) 基于时空网格块数据的应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82165A (zh) 一种移动国土管理系统
CN113177720A (zh) 一种具有智能推荐功能的3dgis信息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Chen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geological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multi-source spatial data: a case study of Deqi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N111475595A (zh) 地理信息共享系统
CN114896255A (zh) 一种基于时空网格的块数据生成与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2926175A (zh) 一种双层嵌入式poi定量评分系统及空间权重模型
Uva et al. Use of data derived by different sources for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urrent building stock in GIS environment: An application to the municipality of Bisceglie, Italy
Nitnaware et al. A multidimensional data storage model for location based application on Hbase
Liu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curity Rapid Response Communication and Command System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Big Data
CN112925862B (zh) 基于地理网格化技术的兴趣点库更新方法及装置、设备
CN116737863B (zh) 一种基于政务数据空间化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