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91896A - 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91896A CN109291896A CN201811258413.4A CN201811258413A CN109291896A CN 109291896 A CN109291896 A CN 109291896A CN 201811258413 A CN201811258413 A CN 201811258413A CN 109291896 A CN109291896 A CN 1092918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ease
- energy
- cylinder body
- energy storage
- pul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0000003578 rel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0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 B60T1/02—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 B60T1/1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acting by retarding wheels by utilising wheel movement for accumulating energy, e.g. driving air compress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1/00—Spring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储能缸和动作部分;储能缸包括缸体(1)、伸缩杆(2)和储能弹簧(3);使用时,通过储能弹簧实现能量储存,然后再通过储能弹簧的释放,实现能量的再利用,达到节能利用的目的,其结构合理,操作简洁,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电动车、汽车是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当减速或者需要刹车时,以自行车为例,利用左右手拉动车把旁边的刹车,通过杠杆原理,拉线控制刹车皮与车圈摩擦或者刹车片抱紧制动盘来实现刹车,以这种摩擦产生的热能消耗掉自行车在行驶中的动能,达到自行车自由行驶中减速或者停车的目的,完成刹车、停车的关联动作。
但是这种形式,刹车时的能量被消耗掉了,一方面造成能源浪费,另一方面,再次加速或者起车时,还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都不太符合目前的节能环保的大环境要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储能缸和动作部分;储能缸包括缸体(1)、伸缩杆(2)和储能弹簧(3);
伸缩杆(2)的后端从缸体(1)的前端伸进缸体(1)内且能沿着缸体(1)的轴向做相对于缸体(1)的伸缩动作,储能弹簧(3)设置在缸体(1)内,储能弹簧(3)连接伸缩杆(2),通过伸缩杆(2)的动作控制储能弹簧(3)的压缩或者拉伸进行储能;
动作部分分为三种结构,三种结构任选其一,
第一种结构:
动作部分包括动作摆动头(4)、储能驱动装置、释放动能装置和联动齿轮(7);壳体(4)包含两条平行的齿条,即储能齿条(4-2)和释放齿条(4-3);
两条平行的齿条与伸缩杆(2)的轴向平行,两条平行的齿条通过连接筋(4-1)与伸缩杆(2)的前端连接,联动齿轮(7)设置在两条平行的齿条之间,不工作时,联动齿轮(7)与两条平行的齿条之间均保留间隙,储能齿条(4-2)和释放齿条(4-3)上的、与联动齿轮(7)对应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使用时能与联动齿轮(7)啮合的齿条;
动作摆动头(4)和缸体(1)形成动作部分的动作主体,储能驱动装置和释放动能装置分设于该动作主体的两侧;缸体(1)的后端连接转轴(03)(转轴(03)设置在车的车架上)使得缸体(1)能以该转轴(03)为轴摆动,进而实现整个动作主体的摆动;储能驱动装置和释放动能装置均为能够驱动动作主体以转轴(03)为轴摆动的装置,储能驱动装置驱动动作主体摆动的方向与释放动能装置驱动动作主体摆动的方向相反;
使用时,储能驱动装置与刹车装置联动,刹车时,通过储能驱动装置控制动作主体摆动,使得储能齿条(4-2)内侧的齿与联动齿轮(7)啮合(联动齿轮(7)与车辆的驱动轮的轴连接并联动),通过联动齿轮(7)在刹车过程中的剩余的惯性转动逐渐带动储能齿条(4-2)沿着缸体(1)轴向移动使得缸体(1)内的储能弹簧(3)压缩或者拉伸实现储能;需要释放能量时,控制释放动能装置,使得动作主体沿着与储能时候的相反的方向摆动,使得储能齿条(4-2)离开联动齿轮(7),同时,释放齿条(4-3)与联动齿轮(7)啮合,与此同时,储能弹簧(3)自行拉伸或者收缩复位,使得释放齿条(4-3)移动并啮合联动齿轮(7)转动,实现动能释放;
第二种结构:
动作部分包括储能轮(9)和释放轮(11),伸缩杆(2)的前部设置双面齿条(2-1),伸缩杆(2)的前部设置在储能轮(9)和释放轮(11)之间,不工作时,伸缩杆(2)的前部与储能轮(9)和释放轮(11)之间均留有间隙,储能轮(9)与车的驱动轮联动,释放轮(11)与储能轮(9)联动;(释放轮(11)与储能轮(9)之间的联动可以采用链条、齿轮传动,都属于现有技术,不赘述,只要保证释放轮(11)带动储能轮(9)转动的方向与车的前进方向一致即可,例如,如图2所示,储能时,储能轮(9)顺时针转动,而释放轮(11)释放能量时,带动储能轮(9)转动的方向也是顺时针)
缸体(1)的一侧外侧壁连接支点转轴(04),缸体(1)能以该支点转轴(04)为轴转动形成杠杆结构,(支点转轴(03)设置在车的架子上)
缸体(1)的后端连接T形摆柄(10),T形摆柄(10)包括横柄(10-1)和立柄(10-2),横柄(10-1)的中部连接摆柄转轴(05)(摆柄转轴(05)设置在车的架子上),横柄(10-1)能以该摆柄转轴(05)为轴形成杠杆转动,立柄(10-2)连接横柄(10-1)(立柄(10-2)垂直横柄(10-1),立柄(10-2)对应摆柄转轴(05)的位置),立柄(10-2)与缸体(1)通过转轴(03)活动连接,通过T形摆柄(10)控制缸体(1)以转轴(03)为轴摆动;
横柄(10-1)以立柄(10-2)为中心分隔为储能摆杆(A)和释放摆杆(B);使用时,储能摆杆(A)连接刹车装置与刹车装置联动,释放摆杆(B)单独连接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是一根拉动其摆动的拉线,跟自行车上手刹车的拉线原理相同,也可以是一个控制其摆动的推杆,都属于现有技术且也不属于本申请的核心,这里不赘述),刹车过程中储能摆杆(A)拉动缸体(1)摆动,使得伸缩杆(2)前部的双面齿条中与储能轮(9)对应的一侧齿条与储能轮(9)啮合,通过储能轮(9)转动带动伸缩杆(2)伸缩,使得储能弹簧(3)压缩或者拉伸实现储能;需要释放能量时,控制释放摆杆(B),使得伸缩杆(2)离开储能轮(9)并与释放轮(11)啮合,与此同时,储能弹簧(3)自行拉伸或者收缩复位,使得伸缩杆(2)移动并啮合释放轮(11)转动,实现动能释放。
第一种结构中也包含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
储能驱动装置为储能拉杆(5),储能拉杆(5)为由活动杆(5-1)和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活动杆(5-1)的后端和顶动杆(5-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5-3)通过活动轴(0)活动设置在车的车架上,储能拉杆(5)能以活动轴(0)为轴转动,(活动轴(0)设置在车的架子上)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动作摆动头(4)摆动;活动杆(5-1)与刹车装置连接(通过一根拉线连接至刹车系统上,例如通过拉线连接至自行车手刹车上),通过控制刹车装置拉动活动杆(5-1)进而控制能拉杆(5)转动,储能拉杆(5)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壳体(4)侧面;
当储能拉杆(5)设置在壳体(4)侧面时,顶动杆(5-2)的前端设置有滚轮(5-4),滚轮(5-4)接触储能齿条(4-2)外侧面,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壳体(4)摆动;
当储能拉杆(5)设置在缸体(1)侧面时,顶动杆(5-2)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缸体(1)外侧壁,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缸体(1)带着壳体(4)摆动;
释放动能装置为释放动能拉杆(6),释放动能拉杆(6)为由释放活动杆(6-1)和释放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释放活动杆(6-1)的后端和释放顶动杆(6-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6-3)通过释放活动轴(01)设置在车的车架上,释放动能拉杆(6)能以活动轴(01)为轴转动,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壳体(4)侧面;
当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壳体(4)侧面时,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设置有释放滚轮(6-4),释放滚轮(6-4)接触释放齿条(4-3)外侧面,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壳体(4)摆动;
当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缸体(1)侧面时,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通过转轴(01)连接缸体(1)外侧壁,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缸体(1)带着壳体(4)摆动;
动作摆动头(4)和缸体(1)形成动作部分的动作主体,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分设于该动作主体的两侧,以实现控制动作主体不同的摆动方向;缸体(1)的后端连接转轴(03)(转轴(03)设置在车的车架上)使得缸体(1)能以该转轴(03)为轴摆动,进而实现整个动作主体的摆动;
第二种形式:
壳体(4)外设置有导向套(8),壳体(4)穿过导向套(8)且能相对导向套(8)做穿梭动作;导向套(7)为刚好套在壳体(4)外围且刚好满足壳体(4)穿梭动作为宜;
储能驱动装置为储能拉杆(5),储能拉杆(5)为由活动杆(5-1)和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活动杆(5-1)的后端和顶动杆(5-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5-3)通过活动轴(0)设置在车的车架上,储能拉杆(5)能以活动轴(0)为轴转动,(活动轴(0)设置在车的架子上)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动作摆动头(4)摆动;活动杆(5-1)与刹车装置连接,通过控制刹车装置拉动活动杆(5-1)进而控制储能拉杆(5)转动,储能拉杆(5)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导向套(8)侧面;顶动杆(5-2)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缸体(1)或者导向套(8)外侧壁,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缸体(1)或者导向套(8)带着壳体(4)摆动;
释放动能装置为释放动能拉杆(6),释放动能拉杆(6)为由释放活动杆(6-1)和释放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释放活动杆(6-1)的后端和释放顶动杆(6-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6-3)通过释放活动轴(01)设置在车的车架上,释放动能拉杆(6)能以活动轴(01)为轴转动,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导向套(8)侧面;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通过转轴(01)连接缸体(1)或者导向套(8)外侧壁,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缸体(1)或者导向套(8)带着壳体(4)摆动;
动作摆动头(4)和缸体(1)形成动作部分的动作主体,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分设于该动作主体的两侧,以实现控制动作主体不同的摆动方向;缸体(1)的后端连接转轴(03)(转轴(03)设置在车的车架上)使得缸体(1)能以该转轴(03)为轴摆动,进而实现整个动作主体的摆动;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至少有一个连接导向套(8)。
滚轮(5-4)接触储能齿条(4-2)外侧面有如下三种方式任选其一:(1)、滚轮(5-4)直接顶触储能齿条(4-2)外侧面,且能在储能齿条(4-2)外侧面沿着储能齿条(4-2)的长度方向滚动;(2)、滚轮(5-4)伸进储能齿条(4-2)外侧面的滑槽(4-2-1)内且能在该滑槽(4-2-1)内滚动;(3)、储能齿条(4-2)外侧面设置有凸起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的长度方向与储能齿条(4-2)的长度方向一致,滚轮(5-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滑轨相适应的、使得滚轮(5-4)能沿着导向滑轨滚动的卡口。(该卡扣可以是能够直接扣在导向滑轨上的双边的凹型口,也可以是类似于火车轮与火车轨道结合的形式的单边卡口)
释放滚轮(6-4)接触释放齿条(4-3)外侧面有如下三种方式任选其一:(1)、释放滚轮(6-4)直接顶触释放齿条(4-3)外侧面,且能在释放齿条(4-3)外侧面沿着释放齿条(4-3)的长度方向滚动;(2)、释放滚轮(6-4)伸进释放齿条(4-3)外侧面的滑槽(4-3-1)内且能在该滑槽(4-3-1)内滚动;(3)、释放滚轮(6-4)外侧面设置有凸起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的长度方向与释放齿条(4-3)的长度方向一致,释放滚轮(6-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滑轨相适应的、使得释放滚轮(6-4)能沿着导向滑轨滚动的卡口。(该卡扣可以是能够直接扣在导向滑轨上的双边的凹型口,也可以是类似于火车轮与火车轨道结合的形式的单边卡口)
释放齿条(4-3)的内侧(即对应联动齿轮(7)的一侧)设置有一段空转凹口(4-5),空转凹口(4-5)的设置位置及开口宽度(L)满足如下要求:释放能量时,如果释放的方向是伸缩杆(2)伸出缸体(1)的方向,则空转凹口(4-5)设置在释放齿条(4-3)的齿的后部(如图1所示的左侧),空转凹口(4-5)的开口宽度(L)满足:当伸缩杆(2)伸出至极限时,空转凹口(4-5)刚好对应联动齿轮(7);(以使得联动齿轮(7)空转)
释放能量时,如果释放的方向是伸缩杆(2)进入缸体(1)的方向,则空转凹口(4-5)设置在释放齿条(4-3)的齿的前部(如图1所示的右侧),空转凹口(4-5)的开口宽度(L)满足:当伸缩杆(2)进入至缸体(1)到达极限时,空转凹口(4-5)刚好对应联动齿轮(7);(以使得联动齿轮(7)空转)。
释放齿条(4-3)外侧面设置有单向齿(4-3-2),与单向齿(4-3-2)对应的设置有能与单向齿(4-3-2)啮合的棘齿(4-3-3),当储能时,壳体(4)摆动使得单向齿(4-3-2)与棘齿(4-3-3)啮合,壳体(4)只能向着储能的方向移动,释放能量时,壳体(4)反向摆动,单向齿(4-3-2)离开棘齿(4-3-3),完成能量释放。
动作主体的旁边设置有回位弹簧(12), 回位弹簧(12)横向顶触缸体(1)(即与缸体(1)轴向垂直), 回位弹簧(12)自然状态下, 储能齿条(4-2)和释放齿条(4-3)与联动齿轮(7)不啮合。
优点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刹车储能助力装置,使用时,通过储能弹簧实现能量储存,然后再通过储能弹簧的释放,实现能量的再利用,达到节能利用的目的,其结构合理,操作简洁,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再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状态图(储能状态);
图5为释放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储能缸和动作部分;储能缸包括缸体(1)、伸缩杆(2)和储能弹簧(3);
伸缩杆(2)的后端从缸体(1)的前端伸进缸体(1)内且能沿着缸体(1)的轴向做相对于缸体(1)的伸缩动作,储能弹簧(3)设置在缸体(1)内,储能弹簧(3)连接伸缩杆(2),通过伸缩杆(2)的动作控制储能弹簧(3)的压缩或者拉伸进行储能;
动作部分分为三种结构,三种结构任选其一,
第一种结构:
动作部分包括动作摆动头(4)、储能驱动装置、释放动能装置和联动齿轮(7);壳体(4)包含两条平行的齿条,即储能齿条(4-2)和释放齿条(4-3);
两条平行的齿条与伸缩杆(2)的轴向平行,两条平行的齿条通过连接筋(4-1)与伸缩杆(2)的前端连接,联动齿轮(7)设置在两条平行的齿条之间,不工作时,联动齿轮(7)与两条平行的齿条之间均保留间隙,储能齿条(4-2)和释放齿条(4-3)上的、与联动齿轮(7)对应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使用时能与联动齿轮(7)啮合的齿条;
动作摆动头(4)和缸体(1)形成动作部分的动作主体,储能驱动装置和释放动能装置分设于该动作主体的两侧;缸体(1)的后端连接转轴(03)(转轴(03)设置在车的车架上)使得缸体(1)能以该转轴(03)为轴摆动,进而实现整个动作主体的摆动;储能驱动装置和释放动能装置均为能够驱动动作主体以转轴(03)为轴摆动的装置,储能驱动装置驱动动作主体摆动的方向与释放动能装置驱动动作主体摆动的方向相反;
使用时,储能驱动装置与刹车装置联动,刹车时,通过储能驱动装置控制动作主体摆动,使得储能齿条(4-2)内侧的齿与联动齿轮(7)啮合(联动齿轮(7)与车辆的驱动轮的轴连接并联动),通过联动齿轮(7)在刹车过程中的剩余的惯性转动逐渐带动储能齿条(4-2)沿着缸体(1)轴向移动使得缸体(1)内的储能弹簧(3)压缩或者拉伸实现储能;需要释放能量时,控制释放动能装置,使得动作主体沿着与储能时候的相反的方向摆动,使得储能齿条(4-2)离开联动齿轮(7),同时,释放齿条(4-3)与联动齿轮(7)啮合,与此同时,储能弹簧(3)自行拉伸或者收缩复位,使得释放齿条(4-3)移动并啮合联动齿轮(7)转动,实现动能释放;
第二种结构:
动作部分包括储能轮(9)和释放轮(11),伸缩杆(2)的前部设置双面齿条(2-1),伸缩杆(2)的前部设置在储能轮(9)和释放轮(11)之间,不工作时,伸缩杆(2)的前部与储能轮(9)和释放轮(11)之间均留有间隙,储能轮(9)与车的驱动轮联动,释放轮(11)与储能轮(9)联动;(释放轮(11)与储能轮(9)之间的联动可以采用链条、齿轮传动,都属于现有技术,不赘述,只要保证释放轮(11)带动储能轮(9)转动的方向与车的前进方向一致即可,例如,如图2所示,储能时,储能轮(9)顺时针转动,而释放轮(11)释放能量时,带动储能轮(9)转动的方向也是顺时针)
缸体(1)的一侧外侧壁连接支点转轴(04),缸体(1)能以该支点转轴(04)为轴转动形成杠杆结构,(支点转轴(03)设置在车的架子上)
缸体(1)的后端连接T形摆柄(10),T形摆柄(10)包括横柄(10-1)和立柄(10-2),横柄(10-1)的中部连接摆柄转轴(05)(摆柄转轴(05)设置在车的架子上),横柄(10-1)能以该摆柄转轴(05)为轴形成杠杆转动,立柄(10-2)连接横柄(10-1)(立柄(10-2)垂直横柄(10-1),立柄(10-2)对应摆柄转轴(05)的位置),立柄(10-2)与缸体(1)通过转轴(03)活动连接,通过T形摆柄(10)控制缸体(1)以转轴(03)为轴摆动;
横柄(10-1)以立柄(10-2)为中心分隔为储能摆杆(A)和释放摆杆(B);使用时,储能摆杆(A)连接刹车装置与刹车装置联动,释放摆杆(B)单独连接一个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是一根拉动其摆动的拉线,跟自行车上手刹车的拉线原理相同,也可以是一个控制其摆动的推杆,都属于现有技术且也不属于本申请的核心,这里不赘述),刹车过程中储能摆杆(A)拉动缸体(1)摆动,使得伸缩杆(2)前部的双面齿条中与储能轮(9)对应的一侧齿条与储能轮(9)啮合,通过储能轮(9)转动带动伸缩杆(2)伸缩,使得储能弹簧(3)压缩或者拉伸实现储能;需要释放能量时,控制释放摆杆(B),使得伸缩杆(2)离开储能轮(9)并与释放轮(11)啮合,与此同时,储能弹簧(3)自行拉伸或者收缩复位,使得伸缩杆(2)移动并啮合释放轮(11)转动,实现动能释放。
第一种结构中也包含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
储能驱动装置为储能拉杆(5),储能拉杆(5)为由活动杆(5-1)和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活动杆(5-1)的后端和顶动杆(5-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5-3)通过活动轴(0)活动设置在车的车架上,储能拉杆(5)能以活动轴(0)为轴转动,(活动轴(0)设置在车的架子上)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动作摆动头(4)摆动;活动杆(5-1)与刹车装置连接(通过一根拉线连接至刹车系统上,例如通过拉线连接至自行车手刹车上),通过控制刹车装置拉动活动杆(5-1)进而控制能拉杆(5)转动,储能拉杆(5)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壳体(4)侧面;
当储能拉杆(5)设置在壳体(4)侧面时,顶动杆(5-2)的前端设置有滚轮(5-4),滚轮(5-4)接触储能齿条(4-2)外侧面,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壳体(4)摆动;
当储能拉杆(5)设置在缸体(1)侧面时,顶动杆(5-2)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缸体(1)外侧壁,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缸体(1)带着壳体(4)摆动;
释放动能装置为释放动能拉杆(6),释放动能拉杆(6)为由释放活动杆(6-1)和释放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释放活动杆(6-1)的后端和释放顶动杆(6-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6-3)通过释放活动轴(01)设置在车的车架上,释放动能拉杆(6)能以活动轴(01)为轴转动,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壳体(4)侧面;
当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壳体(4)侧面时,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设置有释放滚轮(6-4),释放滚轮(6-4)接触释放齿条(4-3)外侧面,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壳体(4)摆动;
当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缸体(1)侧面时,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通过转轴(01)连接缸体(1)外侧壁,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缸体(1)带着壳体(4)摆动;
动作摆动头(4)和缸体(1)形成动作部分的动作主体,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分设于该动作主体的两侧,以实现控制动作主体不同的摆动方向;缸体(1)的后端连接转轴(03)(转轴(03)设置在车的车架上)使得缸体(1)能以该转轴(03)为轴摆动,进而实现整个动作主体的摆动;
第二种形式:
壳体(4)外设置有导向套(8),壳体(4)穿过导向套(8)且能相对导向套(8)做穿梭动作;导向套(7)为刚好套在壳体(4)外围且刚好满足壳体(4)穿梭动作为宜;
储能驱动装置为储能拉杆(5),储能拉杆(5)为由活动杆(5-1)和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活动杆(5-1)的后端和顶动杆(5-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5-3)通过活动轴(0)设置在车的车架上,储能拉杆(5)能以活动轴(0)为轴转动,(活动轴(0)设置在车的架子上)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动作摆动头(4)摆动;活动杆(5-1)与刹车装置连接,通过控制刹车装置拉动活动杆(5-1)进而控制储能拉杆(5)转动,储能拉杆(5)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导向套(8)侧面;顶动杆(5-2)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缸体(1)或者导向套(8)外侧壁,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缸体(1)或者导向套(8)带着壳体(4)摆动;
释放动能装置为释放动能拉杆(6),释放动能拉杆(6)为由释放活动杆(6-1)和释放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释放活动杆(6-1)的后端和释放顶动杆(6-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6-3)通过释放活动轴(01)设置在车的车架上,释放动能拉杆(6)能以活动轴(01)为轴转动,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导向套(8)侧面;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通过转轴(01)连接缸体(1)或者导向套(8)外侧壁,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缸体(1)或者导向套(8)带着壳体(4)摆动;
动作摆动头(4)和缸体(1)形成动作部分的动作主体,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分设于该动作主体的两侧,以实现控制动作主体不同的摆动方向;缸体(1)的后端连接转轴(03)(转轴(03)设置在车的车架上)使得缸体(1)能以该转轴(03)为轴摆动,进而实现整个动作主体的摆动;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至少有一个连接导向套(8)。
滚轮(5-4)接触储能齿条(4-2)外侧面有如下三种方式任选其一:(1)、滚轮(5-4)直接顶触储能齿条(4-2)外侧面,且能在储能齿条(4-2)外侧面沿着储能齿条(4-2)的长度方向滚动;(2)、滚轮(5-4)伸进储能齿条(4-2)外侧面的滑槽(4-2-1)内且能在该滑槽(4-2-1)内滚动;(3)、储能齿条(4-2)外侧面设置有凸起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的长度方向与储能齿条(4-2)的长度方向一致,滚轮(5-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滑轨相适应的、使得滚轮(5-4)能沿着导向滑轨滚动的卡口。(该卡扣可以是能够直接扣在导向滑轨上的双边的凹型口,也可以是类似于火车轮与火车轨道结合的形式的单边卡口)
释放滚轮(6-4)接触释放齿条(4-3)外侧面有如下三种方式任选其一:(1)、释放滚轮(6-4)直接顶触释放齿条(4-3)外侧面,且能在释放齿条(4-3)外侧面沿着释放齿条(4-3)的长度方向滚动;(2)、释放滚轮(6-4)伸进释放齿条(4-3)外侧面的滑槽(4-3-1)内且能在该滑槽(4-3-1)内滚动;(3)、释放滚轮(6-4)外侧面设置有凸起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的长度方向与释放齿条(4-3)的长度方向一致,释放滚轮(6-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滑轨相适应的、使得释放滚轮(6-4)能沿着导向滑轨滚动的卡口。(该卡扣可以是能够直接扣在导向滑轨上的双边的凹型口,也可以是类似于火车轮与火车轨道结合的形式的单边卡口)
释放齿条(4-3)的内侧(即对应联动齿轮(7)的一侧)设置有一段空转凹口(4-5),空转凹口(4-5)的设置位置及开口宽度(L)满足如下要求:释放能量时,如果释放的方向是伸缩杆(2)伸出缸体(1)的方向,则空转凹口(4-5)设置在释放齿条(4-3)的齿的后部(如图1所示的左侧),空转凹口(4-5)的开口宽度(L)满足:当伸缩杆(2)伸出至极限时,空转凹口(4-5)刚好对应联动齿轮(7);(以使得联动齿轮(7)空转)
释放能量时,如果释放的方向是伸缩杆(2)进入缸体(1)的方向,则空转凹口(4-5)设置在释放齿条(4-3)的齿的前部(如图1所示的右侧),空转凹口(4-5)的开口宽度(L)满足:当伸缩杆(2)进入至缸体(1)到达极限时,空转凹口(4-5)刚好对应联动齿轮(7);(以使得联动齿轮(7)空转)。
释放齿条(4-3)外侧面设置有单向齿(4-3-2),与单向齿(4-3-2)对应的设置有能与单向齿(4-3-2)啮合的棘齿(4-3-3),当储能时,壳体(4)摆动使得单向齿(4-3-2)与棘齿(4-3-3)啮合,壳体(4)只能向着储能的方向移动,释放能量时,壳体(4)反向摆动,单向齿(4-3-2)离开棘齿(4-3-3),完成能量释放。
动作主体的旁边设置有回位弹簧(12), 回位弹簧(12)横向顶触缸体(1)(即与缸体(1)轴向垂直), 回位弹簧(12)自然状态下, 储能齿条(4-2)和释放齿条(4-3)与联动齿轮(7)不啮合。
使用时,以图1为例,刹车时,拉动手刹扳手,使得储能拉杆(5)摆动,控制壳体(4)顺时针摆动,使得储能齿条(4-2)与联动齿轮(7)啮合,通过联动齿轮(7)刹车过程中的惯性转动啮合储能齿条(4-2)移动,使得储能弹簧(3)形变储能(例如压缩),需要启车时,拉动车把手旁边的释放扳手,使得释放扳手通过拉线控制释放动能拉杆(6)逆时针摆动,使得储能齿条(4-2)离开联动齿轮(7),同时,使得释放齿条(4-3)与联动齿轮(7)啮合,然后启动车子,在车子启动过程中,通过储能弹簧(3)的复位形变(例如压缩后的复位),控制释放齿条(4-3)进一步啮合联动齿轮(7),为联动齿轮(7)旋转助力,如果误操作或者其他情况,使得壳体(4)始终没有复位时,为了防止释放齿条(4-3)与联动齿轮(7)一直啮合造成锁死,在释放齿条(4-3)上设置空转凹口(4-5),这样当储能弹簧(3)形变释放能力完毕之后,空转凹口(4-5)即运行至联动齿轮(7)的位置,使得联动齿轮(7)与释放齿条(4-3)不接触,不影响联动齿轮(7)转动,进而防止啮合锁止。
Claims (7)
1.一种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储能缸和动作部分;储能缸包括缸体(1)、伸缩杆(2)和储能弹簧(3);
伸缩杆(2)的后端从缸体(1)的前端伸进缸体(1)内且能沿着缸体(1)的轴向做相对于缸体(1)的伸缩动作,储能弹簧(3)设置在缸体(1)内,通过伸缩杆(2)的动作控制储能弹簧(3)的压缩或者拉伸进行储能;
动作部分分为三种结构,三种结构任选其一,
第一种结构:
动作部分包括动作摆动头(4)、储能驱动装置、释放动能装置和联动齿轮(7);壳体(4)包含两条平行的齿条,即储能齿条(4-2)和释放齿条(4-3);
两条平行的齿条与伸缩杆(2)的轴向平行,两条平行的齿条与伸缩杆(2)的前端连接,联动齿轮(7)设置在两条平行的齿条之间,不工作时,联动齿轮(7)与两条平行的齿条之间均保留间隙,储能齿条(4-2)和释放齿条(4-3)上的、与联动齿轮(7)对应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使用时能与联动齿轮(7)啮合的齿条;
动作摆动头(4)和缸体(1)形成动作部分的动作主体,储能驱动装置和释放动能装置分设于该动作主体的两侧;缸体(1)的后端连接转轴(03)使得缸体(1)能以该转轴(03)为轴摆动;储能驱动装置和释放动能装置均为能够驱动动作主体以转轴(03)为轴摆动的装置,储能驱动装置驱动动作主体摆动的方向与释放动能装置驱动动作主体摆动的方向相反;
使用时,储能驱动装置与刹车装置联动,刹车时,通过储能驱动装置控制动作主体摆动,使得储能齿条(4-2)内侧的齿与联动齿轮(7)啮合,通过联动齿轮(7)在刹车过程中的剩余的惯性转动逐渐带动储能齿条(4-2)沿着缸体(1)轴向移动使得缸体(1)内的储能弹簧(3)压缩或者拉伸实现储能;需要释放能量时,控制释放动能装置,使得动作主体沿着与储能时候的相反的方向摆动,使得储能齿条(4-2)离开联动齿轮(7),同时,释放齿条(4-3)与联动齿轮(7)啮合,与此同时,储能弹簧(3)自行拉伸或者收缩复位,使得释放齿条(4-3)移动并啮合联动齿轮(7)转动,实现动能释放;
第二种结构:
动作部分包括储能轮(9)和释放轮(11),伸缩杆(2)的前部设置双面齿条(2-1),伸缩杆(2)的前部设置在储能轮(9)和释放轮(11)之间,不工作时,伸缩杆(2)的前部与储能轮(9)和释放轮(11)之间均留有间隙,储能轮(9)与车的驱动轮联动,释放轮(11)与储能轮(9)联动;
缸体(1)的一侧外侧壁连接支点转轴(04),缸体(1)能以该支点转轴(04)为轴转动形成杠杆结构;
缸体(1)的后端连接T形摆柄(10),T形摆柄(10)包括横柄(10-1)和立柄(10-2),横柄(10-1)的中部连接摆柄转轴(05),横柄(10-1)能以该摆柄转轴(05)为轴形成杠杆转动,立柄(10-2)连接横柄(10-1),立柄(10-2)与缸体(1)通过转轴(03)活动连接,通过T形摆柄(10)控制缸体(1)以转轴(03)为轴摆动;
横柄(10-1)以立柄(10-2)为中心分隔为储能摆杆(A)和释放摆杆(B);使用时,储能摆杆(A)连接刹车装置与刹车装置联动,释放摆杆(B)单独连接一个控制装置,刹车过程中储能摆杆(A)拉动缸体(1)摆动,使得伸缩杆(2)前部的双面齿条中与储能轮(9)对应的一侧齿条与储能轮(9)啮合,通过储能轮(9)转动带动伸缩杆(2)伸缩,使得储能弹簧(3)压缩或者拉伸实现储能;需要释放能量时,控制释放摆杆(B),使得伸缩杆(2)离开储能轮(9)并与释放轮(11)啮合,与此同时,储能弹簧(3)自行拉伸或者收缩复位,使得伸缩杆(2)移动并啮合释放轮(11)转动,实现动能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种结构中也包含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
储能驱动装置为储能拉杆(5),储能拉杆(5)为由活动杆(5-1)和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活动杆(5-1)的后端和顶动杆(5-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5-3)通过活动轴(0)活动设置在车的车架上,储能拉杆(5)能以活动轴(0)为轴转动,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动作摆动头(4)摆动;活动杆(5-1)与刹车装置连接,通过控制刹车装置拉动活动杆(5-1)进而控制能拉杆(5)转动,储能拉杆(5)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壳体(4)侧面;
当储能拉杆(5)设置在壳体(4)侧面时,顶动杆(5-2)的前端设置有滚轮(5-4),滚轮(5-4)接触储能齿条(4-2)外侧面,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壳体(4)摆动;
当储能拉杆(5)设置在缸体(1)侧面时,顶动杆(5-2)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缸体(1)外侧壁,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缸体(1)带着壳体(4)摆动;
释放动能装置为释放动能拉杆(6),释放动能拉杆(6)为由释放活动杆(6-1)和释放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释放活动杆(6-1)的后端和释放顶动杆(6-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6-3)通过释放活动轴(01)设置在车的车架上,释放动能拉杆(6)能以活动轴(01)为轴转动,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壳体(4)侧面;
当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壳体(4)侧面时,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设置有释放滚轮(6-4),释放滚轮(6-4)接触释放齿条(4-3)外侧面,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壳体(4)摆动;
当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缸体(1)侧面时,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通过转轴(01)连接缸体(1)外侧壁,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缸体(1)带着壳体(4)摆动;
动作摆动头(4)和缸体(1)形成动作部分的动作主体,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分设于该动作主体的两侧,以实现控制动作主体不同的摆动方向;缸体(1)的后端连接转轴(03)使得缸体(1)能以该转轴(03)为轴摆动,进而实现整个动作主体的摆动;
第二种形式:
壳体(4)外设置有导向套(8),壳体(4)穿过导向套(8)且能相对导向套(8)做穿梭动作;
储能驱动装置为储能拉杆(5),储能拉杆(5)为由活动杆(5-1)和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活动杆(5-1)的后端和顶动杆(5-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5-3)通过活动轴(0)设置在车的车架上,储能拉杆(5)能以活动轴(0)为轴转动,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动作摆动头(4)摆动;活动杆(5-1)与刹车装置连接,通过控制刹车装置拉动活动杆(5-1)进而控制储能拉杆(5)转动,储能拉杆(5)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导向套(8)侧面;顶动杆(5-2)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缸体(1)或者导向套(8)外侧壁,通过储能拉杆(5)的转动控制缸体(1)或者导向套(8)带着壳体(4)摆动;
释放动能装置为释放动能拉杆(6),释放动能拉杆(6)为由释放活动杆(6-1)和释放顶动杆(5-2)构成的L形结构,释放活动杆(6-1)的后端和释放顶动杆(6-2)的后端连接且连接处(6-3)通过释放活动轴(01)设置在车的车架上,释放动能拉杆(6)能以活动轴(01)为轴转动,释放动能拉杆(6)设置在缸体(1)侧面或者导向套(8)侧面;释放顶动杆(6-2)的前端通过转轴(01)连接缸体(1)或者导向套(8)外侧壁,通过释放动能拉杆(6)的转动控制缸体(1)或者导向套(8)带着壳体(4)摆动;
动作摆动头(4)和缸体(1)形成动作部分的动作主体,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分设于该动作主体的两侧,以实现控制动作主体不同的摆动方向;缸体(1)的后端连接转轴(03)使得缸体(1)能以该转轴(03)为轴摆动,进而实现整个动作主体的摆动;储能拉杆(5)和释放动能拉杆(6)至少有一个连接导向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滚轮(5-4)接触储能齿条(4-2)外侧面有如下三种方式任选其一:(1)、滚轮(5-4)直接顶触储能齿条(4-2)外侧面,且能在储能齿条(4-2)外侧面沿着储能齿条(4-2)的长度方向滚动;(2)、滚轮(5-4)伸进储能齿条(4-2)外侧面的滑槽(4-2-1)内且能在该滑槽(4-2-1)内滚动;(3)、储能齿条(4-2)外侧面设置有凸起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的长度方向与储能齿条(4-2)的长度方向一致,滚轮(5-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滑轨相适应的、使得滚轮(5-4)能沿着导向滑轨滚动的卡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释放滚轮(6-4)接触释放齿条(4-3)外侧面有如下三种方式任选其一:(1)、释放滚轮(6-4)直接顶触释放齿条(4-3)外侧面,且能在释放齿条(4-3)外侧面沿着释放齿条(4-3)的长度方向滚动;(2)、释放滚轮(6-4)伸进释放齿条(4-3)外侧面的滑槽(4-3-1)内且能在该滑槽(4-3-1)内滚动;(3)、释放滚轮(6-4)外侧面设置有凸起的导向滑轨,导向滑轨的长度方向与释放齿条(4-3)的长度方向一致,释放滚轮(6-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与导向滑轨相适应的、使得释放滚轮(6-4)能沿着导向滑轨滚动的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释放齿条(4-3)的内侧设置有一段空转凹口(4-5),空转凹口(4-5)的设置位置及开口宽度(L)满足如下要求:释放能量时,如果释放的方向是伸缩杆(2)伸出缸体(1)的方向,则空转凹口(4-5)设置在释放齿条(4-3)的齿的后部,空转凹口(4-5)的开口宽度(L)满足:当伸缩杆(2)伸出至极限时,空转凹口(4-5)刚好对应联动齿轮(7);
释放能量时,如果释放的方向是伸缩杆(2)进入缸体(1)的方向,则空转凹口(4-5)设置在释放齿条(4-3)的齿的前部,空转凹口(4-5)的开口宽度(L)满足:当伸缩杆(2)进入至缸体(1)到达极限时,空转凹口(4-5)刚好对应联动齿轮(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释放齿条(4-3)外侧面设置有单向齿(4-3-2),与单向齿(4-3-2)对应的设置有能与单向齿(4-3-2)啮合的棘齿(4-3-3),当储能时,壳体(4)摆动使得单向齿(4-3-2)与棘齿(4-3-3)啮合,壳体(4)只能向着储能的方向移动,释放能量时,壳体(4)反向摆动,单向齿(4-3-2)离开棘齿(4-3-3),完成能量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储能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动作主体的旁边设置有回位弹簧(12), 回位弹簧(12)横向顶触缸体(1), 回位弹簧(12)自然状态下, 储能齿条(4-2)和释放齿条(4-3)与联动齿轮(7)不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58413.4A CN109291896A (zh) | 2018-10-26 | 2018-10-26 | 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58413.4A CN109291896A (zh) | 2018-10-26 | 2018-10-26 | 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91896A true CN109291896A (zh) | 2019-02-01 |
Family
ID=6515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58413.4A Pending CN109291896A (zh) | 2018-10-26 | 2018-10-26 | 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9189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2620A (zh) * | 2020-03-20 | 2020-07-10 | 陈继章 | 一种地质钻探用卷扬机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712594A1 (de) * | 1996-11-21 | 1998-05-28 | Kuester & Co Gmbh | Ausgleichsvorrichtung für ein Seilzug-Bremssystem |
CN101722939A (zh) * | 2008-11-03 | 2010-06-09 | 江深 | 汽车惯性能量动力转换系统 |
CN102431451A (zh) * | 2011-12-05 | 2012-05-02 | 金国鑫 | 机动车瞬间动能收放装置 |
CN102941809A (zh) * | 2012-11-27 | 2013-02-27 | 赵玉宝 | 一种电动汽车储能助力的方法及缓冲器 |
CN203032862U (zh) * | 2013-01-21 | 2013-07-03 | 天津工业大学 | 将电动自行车制动耗能转换为电能装置 |
CN103707871A (zh) * | 2012-09-29 | 2014-04-09 | 王力丰 | 汽车制动蓄能-释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
CN203682907U (zh) * | 2013-12-18 | 2014-07-02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起重小车上的弹性节能装置 |
CN209955962U (zh) * | 2018-10-26 | 2020-01-17 | 韩昭 | 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
-
2018
- 2018-10-26 CN CN201811258413.4A patent/CN10929189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712594A1 (de) * | 1996-11-21 | 1998-05-28 | Kuester & Co Gmbh | Ausgleichsvorrichtung für ein Seilzug-Bremssystem |
CN101722939A (zh) * | 2008-11-03 | 2010-06-09 | 江深 | 汽车惯性能量动力转换系统 |
CN102431451A (zh) * | 2011-12-05 | 2012-05-02 | 金国鑫 | 机动车瞬间动能收放装置 |
CN103707871A (zh) * | 2012-09-29 | 2014-04-09 | 王力丰 | 汽车制动蓄能-释能驱动装置及方法 |
CN102941809A (zh) * | 2012-11-27 | 2013-02-27 | 赵玉宝 | 一种电动汽车储能助力的方法及缓冲器 |
CN203032862U (zh) * | 2013-01-21 | 2013-07-03 | 天津工业大学 | 将电动自行车制动耗能转换为电能装置 |
CN203682907U (zh) * | 2013-12-18 | 2014-07-02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起重小车上的弹性节能装置 |
CN209955962U (zh) * | 2018-10-26 | 2020-01-17 | 韩昭 | 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2620A (zh) * | 2020-03-20 | 2020-07-10 | 陈继章 | 一种地质钻探用卷扬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65867B (zh) | 一种主被动蓄能相结合的驱动器 | |
CN105564586B (zh) | 自行车换档控制设备及控制变速器的方法 | |
CN109291896A (zh) | 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 |
CN209467182U (zh) | 一种机场专用车的刹车装置 | |
CN209955962U (zh) | 刹车储能助力装置 | |
CN209351376U (zh) | 刹车储能助力器 | |
CN203473163U (zh) | 儿童用自行车刹车装置 | |
CN206110778U (zh) | 一种停车用平移机构 | |
CN205618608U (zh) | 一种多功率节能减速器 | |
CN105059275B (zh) | 电瓶车湿滑路面急速刹车装置 | |
CN204124172U (zh) | 一种可手刹脚轮 | |
CN211391578U (zh) | 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 | |
CN102849045A (zh) | 一种车辆制动馈能系统 | |
CN208576413U (zh) | 一种车辆及其行驶控制系统 | |
CN203594749U (zh) | 一种辅助启动装置 | |
CN20841750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驻车机构 | |
CN106828444A (zh) | 一种适用于中大型汽车的应急制动装置 | |
CN206407021U (zh) | 一种电动车防倒辅助装置 | |
CN206678969U (zh) | 新型驻车手柄 | |
CN206189949U (zh) | 一种立体车库用移车驱动机构 | |
CN206130022U (zh) | 一种应用于两轮车辆的缓冲储能式无级变速器 | |
CN201354078Y (zh) | 铁鞋放置器 | |
CN207403870U (zh) | 一种自行车刹车辅助器 | |
CN205059912U (zh) | 一种自行车和电动车的单车把全车刹车闸 | |
CN203612161U (zh) | 正三轮摩托车的三轮联合制动操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