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5219A - 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5219A
CN109285219A CN201810829960.7A CN201810829960A CN109285219A CN 109285219 A CN109285219 A CN 109285219A CN 201810829960 A CN201810829960 A CN 201810829960A CN 109285219 A CN109285219 A CN 109285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coding
basin
hydrological model
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99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85219B (zh
Inventor
刘佳
李传哲
王洋
田济扬
邱庆泰
郝斯佳
于新哲
王维
刘昱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19109485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6792B/zh
Priority to CN201810829960.7A priority patent/CN109285219B/zh
Priority to CN201910948517.6A priority patent/CN110796731B/zh
Priority to CN201910948697.8A priority patent/CN110751723B/zh
Priority to CN201910948489.8A priority patent/CN110782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5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5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85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5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06T17/205Re-mesh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包括:确定网格尺寸,得到网格水流方向,进行河道网格和子流域划分,子流域编码,汇流层编码,层内顺序编码,流入网格编码和河道编码。通过本发明的编码方法,可以实现网格型水文模型的产汇流计算,编码规则将流域各个子流域赋以不同的标识值,方便并行计算,在编码过程中区分了河道网格和非河道网格,且网格之间的水力联系仅发生在相邻层之间,在计算过程方便通过编码规则按照拓扑关系查找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水文模型的构建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的水文现象错综复杂,不仅包含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的不同过程,更是受到许多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实现对现实世界中复杂水文过程的模拟与研究,在水文学科先驱的不断探索下,水文模型的概念应运而生。可以说水文模型的出现打开了水文学领域研究的一扇新的大门,成为研究和探索一切与水文有关的过程或分析一切水文现象的基础。
总的来说,可以把水文模型分为两大类:分布式模型和集总式模型。集总式水文模型将流域看做一个均一化的整体,不考虑流域模拟中各参数、各水文过程的空间非一致性。分布式模型把水文循环过程在空间尺度上分为若干个计算单元,各个计算单元的参数和变量一般不同,有些甚至不同单元之间的水文模拟方式也不相同。
根据分布式水文模型中各个计算单元的径流过程形成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的方法,可将水文模型分为耦合型和松散型。耦合型分布式水文模型需要考虑各个计算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联立微分方程,并确定边界条件进行求解。而松散型水文模型中各个计算单元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计算过程中可分别计算不同计算单元内的的水文过程,各单元之间无相互作用,完成对计算单元的处理后可通过一定的倍比或叠加原则求得最终的流域流量过程。
集总式水文模型由于未考虑水文过程在流域中的变化,忽略了水文要素时空分布的不均性,耦合型分布式水文模型要求具有严格的物理基础,同时参数是分布的,这不仅要求模型中水文过程描述方程能够真实的反应流域中实际发生的水文响应过程,并且具有空间的变异性,对计算机运算和资料的要求比较高。基于网格的水文模型是松散型模型的一种,可以灵活的调整网格的大小,实现流域内下垫面条件的离散化,是一种运用较为广泛的水文模型。
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在每一个网格上分别进行产流计算,再进行网格之间的汇流演算,计算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汇流网络之间的拓扑关系结构,区分不同网格的计算顺序,以满足水流往流域出口汇集的路径。通过DEM数据提取数字流域进行汇流计算时,由于流域汇流的非线性特征,流域中各个网格之间的汇流过程具有顺序性,所以在进行产汇流模拟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确定各个网格的汇流演算顺序。各个计算单元演算顺序建立在确定各个网格水流方向的基础上,通过水流方向描述各个网格之间的拓扑关系。在产汇流模拟中,为了使计算机可以识别水流方向所表示的网格之间的拓扑关系,需建各个网格的编码,通过编码的规则,反映各个网格的计算顺序,方便计算机识别和演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解决的就是问题是编码过程中无法区分河道网格和非河道网格,且网格之间的水力联系仅发生在相邻层之间,在计算过程不能通过编码规则按照拓扑关系查找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或者一种河流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网格尺寸;步骤2、得到网格水流方向;步骤3、进行河道网格和子流域划分;步骤4、对每个网格进行编码。
进一步,步骤4:为每个网格生成一个5位数数组,用于存放网格的编码,编码形式为(ID1,ID2,ID3,ID4,ID5),初始值为(0,0,0,0,0);ID1为子流域编码;ID2为汇流层编码;ID3为层内顺序编码;ID4为流入网格编码;ID5为河道编码。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包括步骤41:从步骤3所得到的子流域划分中读取子流域编码,将子流域编码赋值给ID1。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包括步骤42:找寻每一个子流域最下游的出口网格,将该网格ID2赋值为1。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包括步骤43:针对每一个子流域,从最下游子流域出口网格开始搜索,顺时针方向搜索出口网格周围的8个网格中ID1编码和该网格ID1编码相同的网格,若某一网格的水流方向流入该网格,则将此网格的ID2赋值2,ID3从1开始赋值,逐个增加,ID4赋值1,完成对河道出口网格周围所有符合条件网格的编码。
进一步,步骤44:针对不同的子流域,搜索ID2为B(B≥2)的所有网格,按照ID3的顺序依次进行编码,假设某一网格为(A,B,C,D,E),顺时针方向搜索(A,B,C,D,E)网格周围的8个网格中ID1编码和该网格ID1编码相同的网格,若某一网格的水流方向流入该网格,则将此网格的ID2赋值B+1,ID3从1开始赋值,逐个增加,ID4赋值D,直到将所有符合要求的网格都编码完成。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包括步骤45:导入河道网格信息,按照从河源往河口处逐渐增大的顺序依次累加,对ID5进行编码。
进一步,所述步骤1根据研究区域的范围和研究需要确定所建立网格型水文模型的网格大小,一次建模过程中各网格的大小应保持一致;或/和,所述网格大小为1km×1km、3km×3km或9km×9km。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借助水文分析工具,通过单流向法得到各个网格的水流方向。
进一步,所述步骤3根据步骤2所得到的各个网格水的流向信息,借助水文分析工具,设定汇水面积阈值,得到研究区域的河道数字信息,并借助水文分析工具,对研究区进行子流域划分。
进一步,步骤2和步骤3中的所述水文分析工具为Arcgis 10.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
该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编码方法将流域各个子流域赋以不同的标识值,方便并行计算;
(2)本发明基于网格的水文模型在计算过程中往往需要区分河道单元和非河道单元,该编码方法可以有效的区分河道单元和非河道单元,方便在汇流计算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网格使用不同的汇流方法。
(3)本发明汇流仅发生在相邻层之间,在计算过程中若某一网格出现异常值,可以通过编码规则按照拓扑关系查找原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完成编码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研究区域的范围和研究需要确定所建立网格型水文模型的网格大小,例如1km×1km、3km×3km或9km×9km,一次建模过程中各网格的大小应保持一致。
步骤2:借助Arcgis 10.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通过单流向法得到各个网格的水流方向。
步骤3:根据步骤2所得到的各个网格的流向信息,借助Arcgis10.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设定汇水面积阈值,得到研究区域的河道数字信息,并借助Arcgis 10.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对研究区进行子流域划分。
步骤4:为每个网格生成一个5位数数组,用于存放网格的编码,编码形式为(ID1,ID2,ID3,ID4,ID5),初始值为(0,0,0,0,0)。
步骤41:从步骤3所得到的子流域划分中读取子流域编码,将子流域编码赋值给ID1。
步骤42:找寻每一个子流域最下游的出口网格,读取子流域出口网格信息,将该网格ID2赋值为1。
步骤43:针对每一个子流域,从最下游子流域出口网格开始搜索,顺时针方向搜索出口网格周围的8个网格中ID1编码和该网格ID1编码相同的网格,若某一网格的水流方向流入该网格,则将此网格的ID2赋值2,ID3从1开始赋值,逐个增加,ID4赋值1,完成对河道出口网格周围所有符合条件网格的编码。
步骤44:针对不同的子流域,搜索ID2为B(B≥2)的所有网格,按照ID3的顺序依次进行编码,假设某一网格为(A,B,C,D,E),顺时针方向搜索(A,B,C,D,E)网格周围的8个网格中ID1编码和该网格ID1编码相同的网格,若某一网格的水流方向流入该网格,则将此网格的ID2赋值B+1,ID3从1开始赋值,逐个增加,ID4赋值D,直到将所有符合要求的网格都编码完成。
步骤45:导入河道网格信息,按照从河源往河口处逐渐增大的顺序依次累加,对ID5进行编码。
如图2所示,如上图所示,通过一组五位数的数组对各个网格进行编码,编码结构为(ID1,ID2,ID3,ID4,ID5),其中:
ID1:子流域编码;不同的子流域有不同的编码值,标识不同网格所处于的子流域位置;
ID2:汇流层编码;该网格在某一子流域中的层数,如该子流域出口网格的层数为1,流入出口网格的网格层数为2,以此类推;
ID3:层内顺序编码;位于相同层中的网格序号,在某一子流域中,随着层号的增加,位于相同层中的网格数也随着增加,为了区分位于同一层中的网格,给这些网格进行编号,方便锁定相同层中的网格;
ID4:流入网格编码;流入下游层中特定网格的编号。由于只有相邻层之间才会发生水利联系,为定位汇流层数值较大层中某一网格的汇流目标,通过流入网格编码搜寻该网格汇入下游层中的某个网格;
ID5:河道编码;非河道网格该编码为0,河道网格编码从河源往河口处逐渐增大。
编码规则首先确定所在同一子流域的所有网格,为网格ID1统一赋值,图2中网格均位于子流域1中,故编码ID1均为1;根据各网格的流向和流向网络将该子流域分层,层号即为ID2的编码号,流域出口网格为该流域的第1层网格,故ID2编码为1,流入流域出口的网格为第2层网格,ID2编码为2,图中子流域共有5层,ID2的最大编码值为5;ID3编码为层内顺序编码,以第3层为例,改成共有3个网格,ID3的编码依次为1,2,3;ID4编码决定了网格水流流入的网格,由于该编码规则下只有相应的层之间会发生水利联系,且水流仅会从层数大的网格流入层数小的网格,所以仅需要在网格编码中明确某一网格流入的网格编码,其层数信息实为已知。以第4层,层内编码2的网格为例,该网格仅会流入第3层网格中的某一个网格,由汇流网络可知该网格流入编码为(1,3,2,1,3)的网格,故对该网格的ID4编码2,即将该网格指向第3层网格中顺序为2的网格,赋予其水流方向的含义;ID5为河道编码,图中深色方框表示河道网格,可知该汇流网络中共有5个河道网格,河道网格的ID5编码依次为5,4,3,2,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网格尺寸;步骤2、得到网格水流方向;步骤3、进行河道网格和子流域划分;步骤4、对每个网格进行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为每个网格生成一个5位数数组,用于存放网格的编码,编码形式为(ID1,ID2,ID3,ID4,ID5),初始值为(0,0,0,0,0);ID1为子流域编码;ID2为汇流层编码;ID3为层内顺序编码;ID4为流入网格编码;ID5为河道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包括步骤41:从步骤3所得到的子流域划分中读取子流域编码,将子流域编码赋值给ID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包括步骤42:找寻每一个子流域最下游的出口网格,将该网格ID2赋值为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包括步骤43:针对每一个子流域,从最下游子流域出口网格开始搜索,顺时针方向搜索出口网格周围的8个网格中ID1编码和该网格ID1编码相同的网格,若某一网格的水流方向流入该网格,则将此网格的ID2赋值2,ID3从1开始赋值,逐个增加,ID4赋值1,完成对河道出口网格周围所有符合条件网格的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4:针对不同的子流域,搜索ID2为B(B≥2)的所有网格,按照ID3的顺序依次进行编码,假设某一网格为(A,B,C,D,E),顺时针方向搜索(A,B,C,D,E)网格周围的8个网格中ID1编码和该网格ID1编码相同的网格,若某一网格的水流方向流入该网格,则将此网格的ID2赋值B+1,ID3从1开始赋值,逐个增加,ID4赋值D,直到将所有符合要求的网格都编码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包括步骤45:导入河道网格信息,按照从河源往河口处逐渐增大的顺序依次累加,对ID5进行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根据研究区域的范围和研究需要确定所建立网格型水文模型的网格大小,一次建模过程中各网格的大小应保持一致;或/和,所述网格大小为1km×1km、3km×3km或9km×9km。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借助水文分析工具,通过单流向法得到各个网格的水流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根据步骤2所得到的各个网格水的流向信息,借助水文分析工具,设定汇水面积阈值,得到研究区域的河道数字信息,并借助水文分析工具,对研究区进行子流域划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的所述水文分析工具为Arcgis 10.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
CN201810829960.7A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Active CN109285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8512.3A CN110766792B (zh) 2018-07-25 2018-07-25 基于ArcGIS水文分析工具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810829960.7A CN109285219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517.6A CN110796731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697.8A CN110751723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同一子流域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489.8A CN110782526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不同子流域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9960.7A CN109285219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8512.3A Division CN110766792B (zh) 2018-07-25 2018-07-25 基于ArcGIS水文分析工具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697.8A Division CN110751723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同一子流域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517.6A Division CN110796731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489.8A Division CN110782526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不同子流域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5219A true CN109285219A (zh) 2019-01-29
CN109285219B CN109285219B (zh) 2019-11-05

Family

ID=65183252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8697.8A Active CN110751723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同一子流域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512.3A Active CN110766792B (zh) 2018-07-25 2018-07-25 基于ArcGIS水文分析工具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810829960.7A Active CN109285219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489.8A Active CN110782526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不同子流域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517.6A Active CN110796731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8697.8A Active CN110751723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同一子流域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512.3A Active CN110766792B (zh) 2018-07-25 2018-07-25 基于ArcGIS水文分析工具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8489.8A Active CN110782526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不同子流域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201910948517.6A Active CN110796731B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1075172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7251A (zh) * 2019-09-19 2020-01-2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考虑多要素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方法
CN110796731A (zh) * 2018-07-25 2020-02-1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113128008A (zh) * 2021-04-27 2021-07-1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反映地表下垫面类型特征的子流域划分和编码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7826A (zh) * 2013-12-09 2014-03-26 河海大学 基于IDL和Mapinfo的子流域划分与信息提取方法
CN104978451A (zh) * 2015-08-12 2015-10-14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ArcGIS的复杂平原河网地区水文模型处理方法
CN106202265A (zh) * 2016-06-29 2016-12-07 武汉大学 流域大尺度复杂河网海量精细规则网格的绘编方法
CN106897529A (zh) * 2017-03-02 2017-06-2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基于污水管网拓扑关系的子流域汇流演算顺序计算方法
CN107944102A (zh) * 2017-11-13 2018-04-20 武汉大学 流域大尺度复杂河网的网格拼接方法
CN108304511A (zh) * 2018-01-19 2018-07-20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xml数据格式的河网水系存储表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8820C (zh) * 2003-04-29 2006-01-25 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基本实体编码方法
US8734254B2 (en) * 2006-04-25 2014-05-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rtual world event notifications from within a persistent world game
KR20100043489A (ko) * 2008-10-20 2010-04-29 한국건설기술연구원 Dem을 이용한 하천네트워크 생성방법
JP2011139333A (ja) * 2009-12-28 2011-07-14 Toshiba Corp 防災情報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CN102289464A (zh) * 2011-07-18 2011-12-21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矢量数据空间特征的编码方法
CN103092572B (zh) * 2013-01-11 2015-07-2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集群环境下分布式水文模拟的并行化方法
CN105138722A (zh) * 2015-07-14 2015-12-09 南京师范大学 基于数字河湖网络的平原河网区流域集水单元划分方法
CN107871048B (zh) * 2017-11-22 2019-08-20 武汉大学 大尺度流域网格分块方法
CN108090164B (zh) * 2017-12-13 2019-08-20 武汉大学 一种流域大尺度计算海量网格的编码方法
CN110751723B (zh) * 2018-07-25 2021-03-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同一子流域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7826A (zh) * 2013-12-09 2014-03-26 河海大学 基于IDL和Mapinfo的子流域划分与信息提取方法
CN104978451A (zh) * 2015-08-12 2015-10-14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ArcGIS的复杂平原河网地区水文模型处理方法
CN106202265A (zh) * 2016-06-29 2016-12-07 武汉大学 流域大尺度复杂河网海量精细规则网格的绘编方法
CN106897529A (zh) * 2017-03-02 2017-06-2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基于污水管网拓扑关系的子流域汇流演算顺序计算方法
CN107944102A (zh) * 2017-11-13 2018-04-20 武汉大学 流域大尺度复杂河网的网格拼接方法
CN108304511A (zh) * 2018-01-19 2018-07-20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xml数据格式的河网水系存储表达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ASSAMBOU-FAKHREDDINE 等: "Daily river flow prediction based on Two-Phase Constructive Fuzzy Systems Modeling: A case of hydrological –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asymmetry", 《JOURNAL OF HYDROLOGY》 *
刘佳嘉: "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编码方法对比分析", 《河海大学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6731A (zh) * 2018-07-25 2020-02-1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道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110717251A (zh) * 2019-09-19 2020-01-2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考虑多要素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方法
CN113128008A (zh) * 2021-04-27 2021-07-16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反映地表下垫面类型特征的子流域划分和编码方法
CN113128008B (zh) * 2021-04-27 2021-12-0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反映地表下垫面类型特征的子流域划分和编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6731B (zh) 2021-03-12
CN110766792A (zh) 2020-02-07
CN109285219B (zh) 2019-11-05
CN110751723A (zh) 2020-02-04
CN110751723B (zh) 2021-03-12
CN110782526B (zh) 2021-04-13
CN110796731A (zh) 2020-02-14
CN110782526A (zh) 2020-02-11
CN110766792B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ghi Sattari et al. M5 model tree application in daily river flow forecasting in Sohu Stream, Turkey
CN107463730B (zh) 一种考虑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径流变化归因识别方法
CN109285219B (zh) 一种基于dem的网格型水文模型网格演算次序编码方法
CN108021773B (zh) 基于dss数据库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多场次洪水参数率定方法
CN106251625A (zh) 大数据环境下立体城市交通路网全局状态预测方法
CN104376420A (zh) 有水气藏气井见水风险评价方法及评价装置
CN105912770A (zh) 水文实时预报系统
CN108614915B (zh) 基于情景驱动的水文模型自由组建策略方法
CN105096159A (zh) 一种区域售电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255485A (zh) 基于rbfn机器学习的降雨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及学习方法
Mishra et al. Rainfall-runoff modeling using clustering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the river brahmaputra basin
CN113641733B (zh) 一种河道断面流量实时智能推求方法
Chen et al. A spatiotemporal estimation method for hourly rainfall based on F-SVD in the recommender system
CN114022008A (zh) 一种基于水生态分区理论的河口适宜生态流量评估方法
CN115496148A (zh) 一种河流大尺度水文情势变化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6980764B (zh) 一种通用的直接利用遥感蒸发的水文模拟方法
CN114764546A (zh) 基于生成对抗神经网络的断块油藏剩余油预测方法
Wang et 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gated recurrent unit on streamflow forecasting
CN109472072B (zh) 基于河流模拟的季节性河流与地下水间相互作用预测方法
CN110162839A (zh) 一种流域水沙变化影响因素贡献率的辨识方法及系统
Kajornrit et al. Cluster validation methods for localization of spatial rainfall data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of Thailand
Wright et al. GIS-based Atlantic salmon habitat model
CN115687308B (zh) 一种水位流量关系智能定线方法
CN112861204B (zh) 山区路域涵洞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Al-Aboodi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daptive Neuro Fuzzy Inference System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or Predicting Groundwater Hydraulic Head in an Arid Reg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