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4561A - 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4561A
CN109284561A CN201811158528.6A CN201811158528A CN109284561A CN 109284561 A CN109284561 A CN 109284561A CN 201811158528 A CN201811158528 A CN 201811158528A CN 109284561 A CN109284561 A CN 109284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reinforcing bar
artwork
dimensional
center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585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大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ingsheng Drawin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585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8456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4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45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中心线和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依据构件信息生成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中心线及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本申请中在形成构件三维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钢筋的中心线和构件外轮廓图就能够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无需对钢筋剖面图进行计算,大大降低了计算量,有助于提高出图效率。

Description

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在三维工艺图出图时,就需要将对应的钢筋信息包括入内,便于在建模浇筑时能够依据钢筋信息直接将钢筋布置进去,并且需要一次性浇筑成功。由于浇筑后难以对成型后的构件内的钢筋进行修改,因此,在三维工艺图中每个构件所对应的钢筋信息必须包括钢筋的形状、长度以及直径等信息,并且在展示时也需要直接展示钢筋的完整三维示意图。目前,在形成构件三维工艺图时,需要以整个钢筋作为依据,并对钢筋剖面图进行计算,得到与钢筋对应的三维工艺图,由于钢筋剖面图的计算量较大,导致形成构件三维工艺图的过程中工作量较大,降低出图效率。
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大大降低了计算量,有助于提高出图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包括:
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所述中心线和所述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
依据所述构件信息生成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所述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所述中心线及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所述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可选的,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半径信息。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中心线及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所述钢筋的三维工艺图的过程包括:
依据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所述构件的构件平面;
依据所述中心线和所述构件的构件平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及所述半径信息生成所述钢筋的平面图。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中心线及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所述钢筋的三维工艺图的过程还包括:
依据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所述构件的构件剖面;
确定所述中心线与所述构件剖面的交点;
将所述交点作为圆心,依据所述圆心和所述半径信息形成所述钢筋的剖面图。
可选的,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长度和形状。
本发明实施例相应的提供了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装置,包括:
添加模块,用于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所述中心线和所述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
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构件信息生成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所述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所述中心线及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所述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可选的,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半径信息;
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依据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所述构件的构件平面;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中心线和所述构件的构件平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及所述半径信息生成所述钢筋的平面图。
可选的,所述生成单元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依据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所述构件的构件剖面;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中心线与所述构件剖面的交点;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交点作为圆心,依据所述圆心和所述半径信息形成所述钢筋的剖面图。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系统,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中心线和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依据构件信息生成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中心线及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可见,本申请中在形成构件三维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钢筋的中心线和构件外轮廓图就能够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无需对钢筋剖面图进行计算,大大降低了计算量,有助于提高出图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大大降低了计算量,有助于提高出图效率。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10: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中心线和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对多个构件进行布尔运算能够判断出构件之间是否交叉或干涉,当构件之间存在交叉或干涉时,位于构件内部的钢筋也会存在交叉或干涉,钢筋的中心线之间的关系就能够较为准确的表示钢筋之间的关系,故,本申请在设计构件三维工艺图时,可以将钢筋的中心线作为辅助线添加至该构件对应的构件信息中,同时还将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构件信息中,具体可以将属性信息作为中心线的附加属性。该属性信息例如为长度、形状、半径或直接信息。
S120:依据构件信息生成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中心线及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具体的,在根据构件信息形成构件工艺图时,可以根据构件信息中包含的钢筋的中心线及相应的属性信息生成与钢筋对应的三维工艺图(也即钢筋的平、立、剖的三视图),其中,钢筋的三维工艺图为构件工艺图的一部分。
具体的,本申请中的属性信息包括半径信息(也可以为直径信息),当然,还可以包括长度或形状等其他的属性信息。
进一步的,上述S120中依据中心线及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的过程,可以包括:
依据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构件的构件平面;
依据中心线和构件的构件平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及半径信息生成钢筋的平面图。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构件信息能够确定出构件的构件外轮廓图,进而根据构件外轮廓图能够获取到构件平面。其中,如何根据构件信息得到构件外轮廓图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方法,本申请不做详述。
具体的,在建立钢筋的三维工艺图时,可以根据钢筋的中心线在构件平面的投影确定出钢筋的长度信息,中心线在构件平面上的投影成线,也即通过线和面的关系进行确定,再根据钢筋的半径信息得到宽度信息,从而生成钢筋的平面图。
更进一步的,上述S120中依据中心线及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的过程还包括:
依据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构件的构件剖面;
确定中心线与构件剖面的交点;
将交点作为圆心,依据圆心和半径信息形成钢筋的剖面图。
也即,在根据中心线及构件外轮廓图生成钢筋的剖面图时,可以根据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构件剖面,其中,由于钢筋设置于构件内部,所以钢筋的中心线与构件剖面相交,而中心线与构件剖面的交点也即钢筋剖面的圆心,根据属性信息中的半径信息以及交点位置即可得到钢筋的剖面图。
在确定出钢筋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后,可以根据平面图和剖面图得到钢筋的立面图,从而形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中心线和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依据构件信息生成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中心线及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可见,本申请中在形成构件三维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钢筋的中心线和构件外轮廓图就能够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无需对钢筋剖面图进行计算,大大降低了计算量,有助于提高出图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相应的提供了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装置,具体请参照图2。该装置包括:
添加模块21,用于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中心线和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
生成模块22,用于依据构件信息生成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中心线及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进一步的,属性信息包括半径信息;
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依据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构件的构件平面;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依据中心线和构件的构件平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及半径信息生成钢筋的平面图。
更进一步的,生成单元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依据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构件的构件剖面;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中心线与构件剖面的交点;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将交点作为圆心,依据圆心和半径信息形成钢筋的剖面图。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装置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的具体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系统,具体请参照图3。该系统包括:
存储器3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32,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的步骤。
例如,该处理器32用于实现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中心线和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依据构件信息生成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中心线及与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所述中心线和所述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
依据所述构件信息生成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所述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所述中心线及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所述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半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中心线及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所述钢筋的三维工艺图的过程包括:
依据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所述构件的构件平面;
依据所述中心线和所述构件的构件平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及所述半径信息生成所述钢筋的平面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中心线及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所述钢筋的三维工艺图的过程还包括:
依据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所述构件的构件剖面;
确定所述中心线与所述构件剖面的交点;
将所述交点作为圆心,依据所述圆心和所述半径信息形成所述钢筋的剖面图。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还包括长度和形状。
6.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添加模块,用于获取钢筋的中心线,并将所述中心线和所述钢筋的属性信息添加至相应构件的构件信息中;
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构件信息生成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工艺图,并在生成所述构件工艺图的过程中依据所述中心线及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生成所述钢筋的三维工艺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半径信息;
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依据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所述构件的构件平面;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中心线和所述构件的构件平面之间的投影关系及所述半径信息生成所述钢筋的平面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依据与所述构件对应的构件外轮廓图得到所述构件的构件剖面;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中心线与所述构件剖面的交点;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交点作为圆心,依据所述圆心和所述半径信息形成所述钢筋的剖面图。
9.一种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的步骤。
CN201811158528.6A 2018-09-30 2018-09-30 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2845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8528.6A CN109284561A (zh) 2018-09-30 2018-09-30 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58528.6A CN109284561A (zh) 2018-09-30 2018-09-30 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4561A true CN109284561A (zh) 2019-01-29

Family

ID=65182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58528.6A Pending CN109284561A (zh) 2018-09-30 2018-09-30 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8456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7650A1 (en) * 2003-02-21 2004-08-26 Fujitsu Limited Partial reproj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three-dimensional CA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077559A (zh) * 2012-12-25 2013-05-0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基于序列图像的果穗三维重建方法
CN105550386A (zh) * 2015-10-13 2016-05-04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混凝土预制件深化设计方法
CN106469434A (zh) * 2016-10-11 2017-03-01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钢筋模型生成二维钢筋图的方法
CN108427818A (zh) * 2017-08-12 2018-08-21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装配式构件钢筋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67650A1 (en) * 2003-02-21 2004-08-26 Fujitsu Limited Partial reproj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in three-dimensional CA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077559A (zh) * 2012-12-25 2013-05-0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基于序列图像的果穗三维重建方法
CN105550386A (zh) * 2015-10-13 2016-05-04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混凝土预制件深化设计方法
CN106469434A (zh) * 2016-10-11 2017-03-01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钢筋模型生成二维钢筋图的方法
CN108427818A (zh) * 2017-08-12 2018-08-21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装配式构件钢筋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家俊等: "HIDAS三维智能化出图设计技术", 《水运工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0296B (zh) 一种基于bim的预制装配信息统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457775B (zh) 不规则结构的三维配筋方法及装置
JP2011014139A5 (ja) 目標値探索を用いるモデルベース制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目標経路決定方法
CN109409747A (zh) 船舶分段零件套料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48914B (zh) 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6469434A (zh) 基于三维钢筋模型生成二维钢筋图的方法
KR101228066B1 (ko) 용접 마진 설계 장치, 용접 마진 설계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이 저장된 기록매체
CN108549592A (zh) 一种数据库连接池的监控方法及监控设备、应用服务器
CN109063056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4182356B (zh)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684719A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规则结构推导算法及装置
CN110134707A (zh)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699946A (zh) 一种游戏场景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94922A (zh) Ram资源分配方法
CN109696909A (zh) 足式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CN104517168A (zh) 一种工程项目造价进度管理系统
CN107704568B (zh) 一种测试数据添加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84739B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284561A (zh) 构件三维工艺图的形成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86533B (zh) 电力调度计划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749598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26357A (zh) 矩阵乘法计算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04519082A (zh) 一种云计算的扩容方法和装置
CN105426177B (zh) 一种建立SaaS应用程序模型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72143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