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1263A -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1263A
CN109281263A CN201811334938.1A CN201811334938A CN109281263A CN 109281263 A CN109281263 A CN 109281263A CN 201811334938 A CN201811334938 A CN 201811334938A CN 109281263 A CN109281263 A CN 109281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clamping
road cone
roa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349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3349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812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1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126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9/00Arrangement of road signs or traffic signals; Arrangements for enforcing caution
    • E01F9/60Upright bodies, e.g. marker posts or bollards; Supports for road signs
    • E01F9/70Storing, transporting, placing or retrieving portabl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其包括推车,推车上设置有用于收纳路锥的收纳构件、用于将收纳构件中的路锥逐一放置的放落装置、用于将摆放于路面上的路锥逐一进行收回至收纳构件中的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对待收回路锥进行夹持升起的夹持升降机构、用于对夹持升降机构夹持的路锥进行二次夹持并且迅速升起的快速抬升机构、用于将收纳筒底部的路锥进行上移的顶开机构以及用于控制夹持升降机构启动运行的回收控制机构,快速抬升机构包括用于对路锥底座进行二次夹持的二次夹持构件、用于驱动二次夹持构件快速向上运动的行程放大构件,二次夹持构件固定设置于行程放大构件上。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背景技术
路锥又称路障,用于放置在道路中间、危险地区和道路施工地段等,设在需要临时分隔车流,引导交通,指引车辆绕过危险路段,保护施工现场设施和人员等场所周围或其它适当地点,一般常用于城市路口车道、高速公路养护、交警执法、路政执法、酒店、小区、体育场所、危险地区、道路施工等地段,路锥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汽车滚压、硬物撞击不会损伤、防日晒、不怕风吹雨打、耐热、耐寒、不龟裂特点,其在使用过程中,由市政道路管理人员将路锥手动摆放至需要分隔车流、引导交通的路段,使用结束后,再由市政道路管理人员手动回收处理,缺点在于:手动摆放/回收的作业效率低,尤其是在沿线较长的路段设置路锥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为此,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的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能够大大提升路锥的摆放/回收效率、减轻市政道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的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其包括推车,推车上设置有用于收纳路锥的收纳构件、用于将收纳构件中的路锥逐一放置的放落装置、用于将摆放于路面上的路锥逐一进行收回至收纳构件中的回收装置,放落装置包括用于对路锥进行支撑的限位支撑机构、用于驱动限位支撑机构逐一撤销对路锥进行支撑的放落控制机构,推车包括两个平行间距布置的钢管,钢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成三段并且分别倾斜段、水平段以及竖直段,钢管的倾斜段向上翘起并且该悬置端为用户的握持端M、钢管的水平段用于安装收纳构件以及自动放落装置、对称布置的钢管的竖直段固接为一体并且构成了闭合端N,钢管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一并且保持架一靠近握持端M,保持架一上转动设置有后轮,钢管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二并且保持架二靠近闭合端N,保持架二上转动设置有前轮,收纳构件包括架设于钢管水平段上的门型架,门型架上安装有竖直布置并且两端开口的正六边形收纳筒,收纳筒与路锥相适配;
所述限位支撑机构设置于门型架的内部,限位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门型架上的水平支撑板,支撑板呈矩形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推车的行进方向,支撑板与门型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杆,路锥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的边缘处,收纳筒位于支撑板的斜上方并且支撑板与收纳筒之间的距离等于路锥底座的厚度H;
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对待收回路锥进行夹持升起的夹持升降机构、用于对夹持升降机构夹持的路锥进行二次夹持并且迅速升起的快速抬升机构、用于将收纳筒底部的路锥进行上移的顶开机构以及用于控制夹持升降机构启动运行的回收控制机构,快速抬升机构包括用于对路锥底座进行二次夹持的二次夹持构件、用于驱动二次夹持构件快速向上运动的行程放大构件,二次夹持构件固定设置于行程放大构件上;
所述的二次夹持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门型架内侧的顶板、与门型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与顶板上下对应布置的底板,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杆三与导向杆四,导向杆三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导向杆四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两导向杆三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一,滑动杆一端部套设于导向杆三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两导向杆四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二,滑动杆二端部套设于导向杆四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杆一与滑动杆二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与推车行进方向的反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
滑动杆一与滑动杆二之间设置有开口朝向门型架内部布置的夹紧盒,夹紧盒套设于滑动杆一、滑动杆二上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一/滑动杆二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夹紧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端盖,端盖的下侧开设有敞口,敞口上活动设置有下夹板,下夹板与敞口沿平行于滑动杆一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端盖的上侧设置有与下夹板相匹配的上夹板,并且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距离与路锥底座相匹配,所述夹紧盒盒底设置有引导套三、下夹板连接设置有引导杆三,引导套三与引导杆三相匹配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一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套三的外部套设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一端与夹紧盒盒底抵触、另一端与下夹板抵触并且支撑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夹紧盒盒底指向下夹板,滑动杆一的外部套设有抵推弹簧并且抵推弹簧的弹力始终推动夹紧盒朝向待收回路锥滑动,下夹板与上夹板与待收回路锥底座的顶角相对应,并且下夹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斜面一,斜面一与导向杆三、导向杆四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导向杆三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五,复位弹簧五的一端与顶板抵触、另一端与滑动杆一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五的弹力始终由顶板指向滑动杆一,所述导向杆四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六,复位弹簧二的一端与顶板抵触、另一端与滑动杆二抵触并且复位弹簧六的弹力始终由顶板指向滑动杆二;
所述的行程放大构件包括与门型架固定连接的衔接架、固定于顶板上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吊架,衔接架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固定齿条,吊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升降滑轨,升降滑轨上设置有保持架四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行程放大构件还包括与夹紧盒固定连接并且竖直布置升降齿条,升降齿条与固定齿条相对布置并且保持架位于两者之间,所述保持架上转动设置有活动齿轮,活动齿轮与升降齿条、固定齿条均啮合,所述的行程放大构件还包括与夹持升降机构固定连接的顶杆,顶杆与保持架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夹持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构件以及设置于升降构件底部的一次夹持构件,升降构件包括左升降组件以及右升降组件,左升降组件指向右升降组件的方向与推车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右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门型架顶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一,引导套一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引导套一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一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左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底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二,引导套二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引导套二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二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一次夹持构件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引导杆一、引导杆二的底部,所述引导套一的外部套设于复位弹簧二,复位弹簧二的一端抵触于门型架上、另一端抵触于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上并且复位弹簧二的弹力始终由门型架指向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上,所述引导套二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三,复位弹簧三的一端抵触于支撑板上、另一端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上并且复位弹簧三的弹力始终由支撑板指向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上,所述引导套一与引导杆一/引导套二与引导杆二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引导套一/引导套二外圆面上并且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限位滑槽、设置于引导杆一/引导杆二外圆面上并且与限位滑槽相匹配的限位凸块;
两个一次夹持构件沿收纳筒的轴线构成中心对称,所述的一次夹持构件包括与引导杆一/引导杆二底部固定连接的水平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杆二,导向杆二的轴向与推车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导向杆二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二的下方水平设置有与路锥底座相匹配的角形夹块,角形夹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凸耳一,凸耳一套设于导向杆二上并且两者沿导向杆二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角形夹块的下端面与地面相接触,所述导向杆二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四,复位弹簧四的一端抵触于升降板上、另一端抵触于凸耳一上并且复位弹簧四的弹力始终推动两角形夹块相互远离滑动。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顶开机构包括设置于夹紧盒上方并且与其固定连接的顶开盒,顶开盒的开口方向平行于夹紧盒的开口方向,顶开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盒盖,所述盒盖上活动设置有顶块,顶块盒盖沿平行于滑动杆一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顶开盒的底部设置有引导套四、顶块连接设置有引导杆四,引导杆四与引导套四相匹配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引导套四的外部套设有浮动弹簧,浮动弹簧的一端与顶开盒的盒底抵触、另一端与顶块抵触并且浮动弹簧的弹力始终由顶开盒的盒底指向顶块,所述顶块延伸至收纳筒的正下方,所述收纳筒上设置有与顶块相匹配的缺口,所述顶块的下端面设置有斜面二,并且斜面二与斜面一的倾斜方向一致;
所述的角形夹块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拨杆并且限位拨杆用于将升降齿条远离待收回路锥拨动,初始状态下升降齿条与活动齿轮错开布置。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回收控制机构固定设置于收纳筒外部的分置导轮并且分置导轮的轴向平行于推车的行进方向,分置导轮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推车行进方向对称布置,所述升降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主导轮四并且主导轮四的轴向垂直于导向杆二,分置导轮与主导轮四之间设置有设置有若干过渡导轮二,分置导轮与主导轮四之间设置有副绳,副绳一端悬置、另一端依次绕过分置导轮、活动穿设于升降板开设的通孔、主导轮四、与角形夹块固定连接;
所述钢管与收纳筒之间设置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包括设置于钢管靠近握持端M上的安装凸起一并且安装凸起一远离扳手布置、设置于门型架上的安装凸起二、设置于收纳筒上的主导轮三,主导轮三位于两分置导轮中间位置的正上方,主导轮三的轴向平行于推车的行进方向,安装凸起一与主导轮三之间设置有主绳,主绳的一端自由悬置、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安装凸起一、安装凸起二、主导轮三并且该端连接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副绳的悬置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绳的悬置端连接设置有拉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将路锥叠放于推车的上方并且由放落装置对路锥进行支撑,用户在推动推车沿着需要布置路锥的路段行进的过程中,放落装置对路锥的支撑逐一解除,路锥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并且逐一间距摆放于沿线的路面上,提升了布置路锥的工作效率,当需要收回处理摆放的路锥时,将推车推动至待回收路锥的上方并且由回收装置将其夹持升起至推车上,实现回收处理,本方案能够大大提升路锥的摆放/回收效率、减轻市政道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收纳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路锥摆放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路锥的叠放图。
图6为路锥的俯视图。
图7为路锥的正视图。
图8为放落装置与推车的配合图。
图9为限位支撑机构与收纳构件的配合图。
图10为限位支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限位支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限位支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放落控制机构的安装图。
图14为图13中A处的放大图。
图15为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夹持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升降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一次夹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一次夹持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一次夹持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一次夹持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快速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二次夹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二次夹持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5为二次夹持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6为行程放大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行程放大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8为顶开机构的安装图。
图29为顶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一次夹持构件与行程放大构件的配合图。
图31为一次夹持构件与行程放大构件的配合图。
图32为回收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32中B处的放大图。
图34为回收控制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00、推车;101、钢管;102、保持架一;103、后轮;104、保持架二;105、前轮;106、加强管;110、收纳构件;111、门型架;112、收纳筒;113、路锥;113a、底座;113b、锥身;
200、放落装置;210、限位支撑机构;211、支撑板;211a、支撑杆;212a、导轨;212b、拨动齿条;213a、支撑架;213b、导向杆一;214a、保持架三;214b、直齿条;215、复位弹簧一;220、放落控制机构;221、主导轮一;222、主导轮二;223、过渡导轮一;224、扳手;225、放落拉绳;
300、回收装置;310、夹持升降机构;3110、升降构件;3111、引导套一;3112、引导杆一;3113、复位弹簧二;3114、引导套二;3115、引导杆二;3116、复位弹簧三;3117、限位滑槽;3118、限位凸块;3120、一次夹持构件;3121、升降板;3122、导向杆二;3123、角形夹块;3124、凸耳一;320、快速抬升机构;3210、二次夹持构件;3211a、顶板;3211b、固定架;3211c、底板;3212a、导向杆三;3212b、导向杆四;3213a、滑动杆一;3213b、滑动杆二;3214、夹紧盒;3214a、抵推弹簧;3215a、端盖;3215b、敞口;3216a、下夹板;3216b、上夹板;3217a、引导套三;3217b、引导杆三;3217c、支撑弹簧;3218、复位弹簧五;3219、复位弹簧六;3220、行程放大构件;3221、衔接架;3222、固定齿条;3223、升降齿条;3224、吊架;3225、升降滑轨;3226、保持架四;3227、活动齿轮;3228、顶杆;330、顶开机构;331、顶开盒;332、盒盖;333、顶块;334、引导套四;335、引导杆四;336、浮动弹簧;340、回收控制机构;341、主绳;342、安装凸起一;343、拉杆;344、主导轮三;345、连接板;346、分置导轮;347、主导轮四;348、过渡导轮二;349、副绳;350、限位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参见图1-34,一种用于路锥自动摆放、回收处理的特种工程车,其包括推车100,推车100上设置有用于收纳路锥113的收纳构件110、用于将收纳构件110中的路锥113逐一放置的放落装置200、用于将摆放于路面上的路锥逐一进行收回至收纳构件110中的回收装置300,放落装置200包括用于对路锥113进行支撑的限位支撑机构210、用于驱动限位支撑机构210逐一撤销对路锥113进行支撑的放落控制机构220。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路面布置路锥113时,将路锥113层层叠放于收纳构件110中,由放落控制机构220将限位支撑机构210对路锥113的支撑逐一解除,用户推动推车100沿着路面行进,限位支撑机构210逐一撤销对路锥113的支撑,路锥11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逐一下落至地面上,并且路锥113沿着推车100行进的轨迹间距排布;当需要对布置于路面上的路锥113进行收回处理时,将推车100推动至待收回路锥113的正上方,回收装置300将待收回路锥113夹持升起至收纳构件110中。
参见图2,所述的推车100包括两个平行间距布置的钢管101,钢管10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成三段并且分别倾斜段、水平段以及竖直段,钢管101的倾斜段向上翘起并且该悬置端为用户的握持端M、钢管101的水平段用于安装收纳构件110以及自动放落装置200、对称布置的钢管101的竖直段固接为一体并且构成了闭合端N,钢管101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一102并且保持架一102靠近握持端M,保持架一102上转动设置有后轮103,钢管101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二104并且保持架二104靠近闭合端N,保持架二104上转动设置有前轮105。
具体的,为了保证钢管101在行进过程的稳定性,对称布置的钢管101的倾斜段之间设置有加强管106并且加强管106与钢管101固接为一体,加强管106靠近握持端M布置。
参见图5、图6,本方案中,路锥113包括正六边形的底座113a以及设置于底座113a上的锥身113b,为了便于路锥113的叠放,所述底座113a与锥身113b均中空布置,底座113a的厚度为H,底座113a最宽距离为D并且为对称的两顶点之间的距离,底座113a最窄距离为d并且为对称的两直边之间的距离。
参见图2、图3,所述收纳构件110包括架设于钢管101水平段上的门型架111,门型架111上安装有竖直布置并且两端开口的正六边形收纳筒112,收纳筒112与路锥113相适配。
参见图9,利用正六边形底座113a的最宽距离D与最窄距离d的特性,完成对其的支撑与放落,所述限位支撑机构210设置于门型架111的内部,限位支撑机构210包括设置于门型架111上的水平支撑板211,支撑板211呈矩形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推车100的行进方向,支撑板211与门型架1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板211进行支撑的支撑杆211a,路锥113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211的边缘处,收纳筒112位于支撑板211的斜上方并且支撑板211与收纳筒112之间的距离等于路锥113底座113a的厚度H。
将若干路锥113叠放于收纳筒112内,底部路锥113的底座113a将伸出收纳筒112并且其顶角将搭衬于支撑板211上,当转动底部路锥113的底座113a并且使其顶角与支撑板211脱离时,支撑板211对底部路锥113的支撑将解除,底部路锥113将自由下落至地面上,此时,支撑板211对收纳筒112内剩余的路锥113进行支撑,逐一转动底部的路锥113,使叠放于收纳筒112内的路锥逐一下落至地面上。
具体的,为了对收纳筒112底部的路锥113进行转动,所述的限位支撑机构21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板211上端面的弧形导轨212a并且弧形导轨212a凹向收纳筒112布置,弧形导轨212a上滑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拨动齿条212b,拨动齿条212b与路锥113的底座113a相适配,通过拨动齿条212b沿着导轨212a的往复运动,实现底部路锥113的转动下落,为此,所述的支撑板211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213a,支撑架213a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支撑板21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支撑架213a上架设有平行于支撑板211长度方向的导向杆一213b,导向杆一213b上套设有保持架三214a,保持架三214a与导向杆一213b沿平行于支撑板211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保持架三214a上设置有直齿条214b并且直齿条214b与拨动齿条212b相啮合,通过驱动保持架三214a沿平行于支撑板211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实现拨动齿条212b的往复运动,放落控制机构220用于拉动保持架三214a靠近握持端M运动,为了便于保持架三214a靠近闭合端N运动复位,所述导向杆一213b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215,复位弹簧一215的一端与支撑架213a抵触、另一端与保持架三214a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215的弹力始终推动保持架三214a朝向闭合端N运动。
限位支撑机构21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需要对路面布置路锥113时,推动推车100沿路面前进,与此同时,放落控制机构220克服复位弹簧一215的弹力作用下驱动保持架三214a沿着导向杆一213b靠近握持端M滑动,复位弹簧一215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保持架三214a将带动直齿条214b同步运动,直齿条214b沿平行于支撑板211长度方向靠近握持端M运动,直齿条214b将带动拨动齿条212b沿着导轨212a靠近握持端M滑动,拨动齿条212b运动的过程中,将位于底部的路锥113转动下落至地面,而后,复位弹簧一215的弹性势能释放并且推动保持架三214a沿着导向杆一213b靠近闭合端N滑动复位,放落控制机构220连续运行,使拨动齿条212b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将位于底部的路锥113逐一转动下落至地面,并且路锥113摆放的疏密程度,可由放落控制机构220运行的频率控制。
参见图13、图14,所述的放落控制机构220包括转动设置于钢管101上的主导轮一221、主导轮二222,主导轮一221与主导轮二222的轴向均平行于支撑板211的宽度方向,主导轮一221靠近握持端M布置、主导轮二222与保持架三214a对应布置,主导轮一221与主导轮二222之间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其轴向的过渡导轮一223,主导轮一221、主导轮二222以及过渡导轮一223之间绕接设置于放落拉绳225,放落拉绳225的一端延伸并且该端与保持架三214a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握持端M并且该端连接设置有扳手224,扳手224转动设置于钢管101上并且转动的轴向平行于支撑板211的宽度方向,通过扳动扳手224实现放落拉绳225的收紧,从而拉动保持架三214a靠近握持端M运动。
参见图15-34,所述的回收装置300包括用于对待收回路锥113进行夹持升起的夹持升降机构310、用于对夹持升降机构310夹持的路锥113进行二次夹持并且迅速升起的快速抬升机构320、用于将收纳筒112底部的路锥113进行上移的顶开机构330以及用于控制夹持升降机构310启动运行的回收控制机构340。
参见图16-17,所述的夹持升降机构310包括升降构件3110以及设置于升降构件3110底部的一次夹持构件3120,升降构件3110包括左升降组件以及右升降组件,左升降组件指向右升降组件的方向与推车100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右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门型架111顶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一3111,引导套一3111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引导套一3111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一3112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左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211底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二3114,引导套二3114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引导套二3114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二3115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一次夹持构件3120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引导杆一3112、引导杆二3115的底部,为了便于升起后的一次夹持构件3120的复位,所述引导套一3111的外部套设于复位弹簧二3113,复位弹簧二3113的一端抵触于门型架111上、另一端抵触于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3120上并且复位弹簧二3113的弹力始终由门型架111指向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3120上,所述引导套二3114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三3116,复位弹簧三3116的一端抵触于支撑板211上、另一端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3120上并且复位弹簧三3116的弹力始终由支撑板211指向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3120上。
具体的,为了避免引导杆一3112沿着引导套一3111向外滑动时/引导杆二3115沿着引导套二3114向外滑动时发生脱落现象,所述引导套一3111与引导杆一3112/引导套二3114与引导杆二3115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引导套一3111/引导套二3114外圆面上并且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限位滑槽3117、设置于引导杆一3112/引导杆二3115外圆面上并且与限位滑槽3117相匹配的限位凸块3118。
参见图18-21,两个一次夹持构件3120沿收纳筒112的轴线构成中心对称,所述的一次夹持构件3120包括与引导杆一3112/引导杆二3115底部固定连接的水平升降板3121,升降板3121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杆二3122,导向杆二3122的轴向与推车100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导向杆二3122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二3122的下方水平设置有与路锥113底座113a相匹配的角形夹块3123,角形夹块3123的上端面设置有凸耳一3124,凸耳一3124套设于导向杆二3122上并且两者沿导向杆二3122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角形夹块3123的下端面与地面相接触,通过使对称布置的两角形夹块3123相互靠近,实现对待收回路锥113底座113a的夹持,为了便于对称布置的两角形夹块3123相互远离运动复位,所述导向杆二3122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四,复位弹簧四的一端抵触于升降板3121上、另一端抵触于凸耳一3124上并且复位弹簧四的弹力始终推动两角形夹块3123相互远离滑动。
夹持升降机构310在工作过程的具体表现为,回收控制机构340驱动两角形夹块3123克服复位弹簧四的弹力作用沿着导向杆二3122相互靠近滑动,两角形夹块3123将待收回处理的路锥113的底座113a夹紧,而后,回收控制机构340带动一次夹持构件3120整体竖直向上运动,引导杆一3112朝向引导套一3111内部滑动并且复位弹簧二3113逐渐压缩弹性势能增大,引导杆二3115朝向引导套二3114内部滑动并且复位弹簧三3116逐渐压缩弹性势能增大,夹持升降构件310将路锥113进行夹持并且将其朝向收纳筒112运输,在此过程中,快速抬升机构320对路锥113进行二次夹持,并且在二次夹持后快速将路锥113朝向收纳筒112运输。
参见图22-27,所述的快速抬升机构320与右升降组件位于同侧,快速抬升机构320包括用于对路锥113底座113a进行二次夹持的二次夹持构件3210、用于驱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快速向上运动的行程放大构件3220,二次夹持构件3210固定设置于行程放大构件3220上,由一次夹持构件3120夹持的路锥113向上运动过程中,路锥113的底座113a自动卡入至二次夹持构件3210中并且由其进行二次夹持,而后,行程放大构件3220快速将路锥113朝向收纳筒112运输。
具体的,参见图22-25,所述的二次夹持构件3210包括水平设置于门型架111内侧的顶板3211a、与门型架111固定连接的固定架3211b,固定架3211b的底部设置有与顶板3211a上下对应布置的底板3211c,底板3211c与升降板3121处于同一水平面,顶板3211a与底板3211c之间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杆三3212a与导向杆四3212b,导向杆三3212a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导向杆四3212b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两导向杆三3212a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一3213a,滑动杆一3213a端部套设于导向杆三3212a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两导向杆四3212b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二3213b,滑动杆二3213b端部套设于导向杆四3212b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杆一3213a与滑动杆二3213b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与推车100行进方向的反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
具体的,滑动杆一3213a与滑动杆二3213b之间设置有开口朝向门型架111内部布置的夹紧盒3214,夹紧盒3214套设于滑动杆一3213a、滑动杆二3213b上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一3213a/滑动杆二3213b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夹紧盒3214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端盖3215a,端盖3215a的下侧开设有敞口3215b,敞口3215b上活动设置有下夹板3216a,下夹板3216a与敞口3215b沿平行于滑动杆一3213a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端盖3215a的上侧设置有与下夹板3216a相匹配的上夹板3216b,并且上夹板3216b与下夹板3216a之间的距离与路锥113底座113a相匹配,为了对下夹板3216a进行支撑,所述夹紧盒3214a盒底设置有引导套三3217a、下夹板3216a连接设置有引导杆三3217b,引导套三3217a与引导杆三3217b相匹配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一3213a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套三3217b的外部套设有支撑弹簧3217c,支撑弹簧3217c的一端与夹紧盒3214盒底抵触、另一端与下夹板3216a抵触并且支撑弹簧3217c的弹力始终由夹紧盒3214盒底指向下夹板3216a。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使正在升起的路锥113底座113a卡入至下夹板3216a与上夹板3216b之间,滑动杆一3213a的外部套设有抵推弹簧3214a并且抵推弹簧3214a的弹力始终推动夹紧盒3214朝向待收回路锥113滑动,下夹板3216a与上夹板3216b与待收回路锥113底座113a的顶角相对应,并且下夹板3216a的下端面设置有斜面一,斜面一与导向杆三3212a、导向杆四3212b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更为具体的,参见图23,为了使升起后的二次夹持构件3210竖直向下运动复位,所述导向杆三3212a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五3218,复位弹簧五3218的一端与顶板3211a抵触、另一端与滑动杆一3213a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五3218的弹力始终由顶板3211a指向滑动杆一3213a,所述导向杆四3212b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六3219,复位弹簧二3219的一端与顶板3211a抵触、另一端与滑动杆二3213b抵触并且复位弹簧六3219的弹力始终由顶板3211a指向滑动杆二3213b。
二次夹持构件3210在工作过程的具体表现为,夹持升降机构310夹持待收回的路锥113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当路锥113底座113a的顶角与下夹板3216a的斜面一相抵触时,该顶角将对斜面一进行挤压并且使下夹板3216a沿着敞口3215b朝向夹紧盒3214内部滑动,引导杆三3217b朝向引导套三3217a内部滑动,支撑弹簧3217c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当路锥113底座113a的顶角卡入至下夹板3216a与上夹板3216b之间时,支撑弹簧3217c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下夹板3216a沿着敞口3215b朝向夹紧盒3214的外部滑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完成对待收回路锥113的夹持处理,而后,由行程放大构件3220驱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以及二次夹持构件3210夹紧的路锥113快速朝向收纳筒112运动。
参见图26、图27,所述的行程放大构件3220包括与门型架111固定连接的衔接架3221、固定于顶板3211a上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吊架3224,衔接架3221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固定齿条3222,吊架3224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升降滑轨3225,升降滑轨3225上设置有保持架四3226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行程放大构件3220还包括与夹紧盒3214固定连接并且竖直布置升降齿条3223,升降齿条3223与固定齿条3222相对布置并且保持架3226位于两者之间,所述保持架3226上转动设置有活动齿轮3227,活动齿轮3227与升降齿条3223、固定齿条3222均啮合,通过驱动保持架3226竖直向上运动,实现升降齿条3223快速向上运动,从而使二次夹持构件3210快速向上运动。
具体的,为了驱动保持架3226竖直向上运动,所述的行程放大构件3220还包括与升降板3121固定连接的顶杆3228,顶杆3228与保持架3226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
行程放大构件322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二次夹持构件3210完成对路锥113的夹持处理时,顶杆3228与保持架3226相抵触,当回收控制机构340驱使升降板3121进一步向上运动时,顶杆3228将推动保持架3226沿着升降滑轨3225竖直向上滑动,活动齿轮3227将带动升降齿条3223竖直向上运动,升降齿条3223将带动夹紧盒3214、下夹板3216a、上夹板3216b同步向上运动,下夹板3216a与上夹板3216b将带动其夹持的路锥113朝向收纳筒112内部运动。
参见图28、图29,将待收回的路锥113收纳于收纳筒112中,与路锥113由收纳筒112中放落的过程相反,需要将位于收纳筒112中叠放的路锥113向上推动,为收纳待收回路锥113预留间隙,而后,扳动扳手224,使拨动齿条212b转动至与待收回路锥113相对应,接着,行程放大构件3220驱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将待收回路锥113运输至该间隙中时,撤销对扳手224的控制,拨动齿条212b自动复位并且将待收回路锥113转动六十度,使待收回路锥113底座113a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211上,完成路锥113的回收处理,为此,所述的顶开机构330包括设置于夹紧盒3214上方并且与其固定连接的顶开盒331,顶开盒331的开口方向平行于夹紧盒3214的开口方向,顶开盒331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盒盖332,所述盒盖332上活动设置有顶块333,顶块333盒盖332沿平行于滑动杆一3213a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为了对顶块333进行支撑,所述顶开盒331的底部设置有引导套四334、顶块333连接设置有引导杆四335,引导杆四335与引导套四334相匹配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3213a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引导套四334的外部套设有浮动弹簧336,浮动弹簧336的一端与顶开盒331的盒底抵触、另一端与顶块333抵触并且浮动弹簧336的弹力始终由顶开盒331的盒底指向顶块333。
具体的,为了保证顶块333能够对收纳筒112中的路锥113向上顶开,所述顶块333延伸至收纳筒112的正下方,所述收纳筒112上设置有与顶块333相匹配的缺口,为了便于顶块333划过待收回路锥113向下运动复位,所述顶块333的下端面设置有斜面二,并且斜面二与斜面一的倾斜方向一致。
顶开机构330配合放落装置200完成将待收回路锥113回收至收纳筒112中并且搭衬于支撑板211上的具体表现为,夹紧盒3214的运动架带动顶开盒331同步向上运动,顶开盒331将带动顶块333向上运动,顶块333向上运动插入缺口并且推动收纳筒112中的路锥113向上运动,顶块333对收纳筒112中的路锥113进行临时支撑,而后,扳动扳手224,使拨动齿条212b转动至与待收回路锥113相对应,行程放大构件3220驱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将待收回路锥113进一步运输至支撑板211与收纳筒112之间的间隙处,接着,撤销对扳手224的控制,拨动齿条212b自动复位并且将待收回路锥113转动六十度,使待收回路锥113底座113a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211上,完成路锥113的回收处理。
复位过程中,复位弹簧五3218与复位弹簧六3219的弹性势能逐渐释并且推动滑动杆一3213a、滑动杆二3213b竖直向下运动复位,二次夹持构件3210自动复位、行程放大构件3220自动复位,在此过程中,斜面二与回收完成的待收回路锥113发生挤压,并且顶块333朝向顶开盒331内部滑动,浮动弹簧336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当顶块333划过回收完成的待收回路锥113时,浮动弹簧336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顶块333朝向顶开盒331外部滑动复位,顶开机构330随着二次夹持构件3210的复位同步复位。
参见图30、图31,由上述可知,二次夹持构件3210为了对待收回路锥113进行夹持,需要使下夹板3216a与上夹板3216b伸至待收回路锥113的底部,顶开机构330为了对收纳筒112中的路锥113进行上顶,需要使顶块333伸至收纳筒112中路锥113的下方,下夹板3216a、上夹板3216b以及顶块333将使路锥113由收纳筒112放落至地面的过程中无法顺利进行,为此,在正常放落路锥113的过程中,需要使下夹板3216a、上夹板3216b以及顶块333后撤,为此,所述的角形夹块3123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拨杆350并且限位拨杆350用于将升降齿条3223远离待收回路锥113拨动,初始状态下升降齿条3223与活动齿轮3227错开布置。
限位拨杆350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在放落装置200将收纳筒112中的路锥113逐一放落地面时,角形夹块3123处于初始状态并且限位拨杆350维持对升降齿条3223的限位约束,与升降齿条3223固定连接的夹紧盒3214克服抵推弹簧3214a的弹力作用使夹紧盒3214后撤,从而使得下夹板3216a、上夹板3216b以及顶块333后撤,使路锥113能够顺利放落至地面,当需要回收路锥113上时,在一次夹持构件3120对待收回路锥113进行夹持过程中,角形夹块3123相互靠近滑动,限位拨杆350解除对升降齿条3223的限位约束,升降齿条3223与活动齿轮3227对齐,下夹板3216a与上夹板3216b伸至待收回路锥113的底部,顶块333伸至收纳筒112中路锥113的下方,使待收回路锥113能够顺利回收至收纳筒112中。
参见图32-34,为了驱动夹持升降机构310能够实现对待收回路锥113的夹持、起升,所述的回收控制机构340固定设置于收纳筒112外部的分置导轮346并且分置导轮346的轴向平行于推车100的行进方向,分置导轮346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推车100行进方向对称布置,所述升降板3121的下端面设置有主导轮四347并且主导轮四347的轴向垂直于导向杆二3122,分置导轮346与主导轮四347之间设置有设置有若干过渡导轮二348,分置导轮346与主导轮四347之间设置有副绳349,副绳349一端悬置、另一端依次绕过分置导轮346、活动穿设于升降板3121开设的通孔、主导轮四347、与角形夹块3123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对副绳349悬置端进行拉动,所述钢管101与收纳筒112之间设置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包括设置于钢管101靠近握持端M上的安装凸起一342并且安装凸起一342远离扳手224布置、设置于门型架111上的安装凸起二、设置于收纳筒112上的主导轮三344,主导轮三344位于两分置导轮346中间位置的正上方,主导轮三344的轴向平行于推车100的行进方向,安装凸起一342与主导轮三344之间设置有主绳341,主绳342的一端自由悬置、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安装凸起一342、安装凸起二、主导轮三344并且该端连接设置有连接板345,连接板345与副绳349的悬置端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对主绳349的牵引,所述主绳349的悬置端连接设置有拉杆343。
回收控制机构34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需要对待收回路锥113进行回收处理时,用户拉动拉杆343,主绳314将带动连接板345竖直向上运动,连接板345将对副绳349进行牵引,副绳349将克服复位弹簧一215的弹力作用使角形夹块3123相互靠近滑动,当角形夹块3123完成对待收回路锥113的夹紧时,一次夹持构件3120与升降构件3110呈“一体”结构,当副绳349进一步牵引时,升降机构3110与一次夹持构件3120向上升起。
一种用于路锥自动摆放、回收处理的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准备阶段:
S1:当需要对路面布置路锥113时,将路锥113层层叠放于推车100上的收纳构件110中;
所述的推车100包括两个平行间距布置的钢管101,钢管10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成三段并且分别倾斜段、水平段以及竖直段,钢管101的倾斜段向上翘起并且该悬置端为用户的握持端M、钢管101的水平段用于安装收纳构件110以及自动放落装置200、对称布置的钢管101的竖直段固接为一体并且构成了闭合端N,钢管101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一102并且保持架一102靠近握持端M,保持架一102上转动设置有后轮103,钢管101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二104并且保持架二104靠近闭合端N,保持架二104上转动设置有前轮105,所述收纳构件110包括架设于钢管101水平段上的门型架111,门型架111上安装有竖直布置并且两端开口的正六边形收纳筒112,收纳筒112与路锥113相适配;
本方案中,路锥113包括正六边形的底座113a以及设置于底座113a上的锥身113b,所述底座113a与锥身113b均中空布置,底座113a的厚度为H,底座113a最宽距离为D并且为对称的两顶点之间的距离,底座113a最窄距离为d并且为对称的两直边之间的距离;
(二)摆放阶段:
S2:推动推车100沿着路面缓慢行进,由放落控制机构220对限位支撑机构210进行控制,限位支撑机构210逐一撤销对路锥113的支撑,路锥11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逐一下落至地面上,并且路锥113沿着推车100行进的轨迹间距排布;
限位支撑机构210包括设置于门型架111上的水平支撑板211,支撑板211呈矩形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推车100的行进方向,支撑板211与门型架1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板211进行支撑的支撑杆211a,路锥113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211的边缘处,收纳筒112位于支撑板211的斜上方并且支撑板211与收纳筒112之间的距离等于路锥113底座113a的厚度H;
所述的限位支撑机构210还包括设置于支撑板211上端面的弧形导轨212a并且弧形导轨212a凹向收纳筒112布置,弧形导轨212a上滑动设置有与其匹配的拨动齿条212b,拨动齿条212b与路锥113的底座113a相适配,所述的支撑板211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架213a,支撑架213a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支撑板21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支撑架213a上架设有平行于支撑板211长度方向的导向杆一213b,导向杆一213b上套设有保持架三214a,保持架三214a与导向杆一213b沿平行于支撑板211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保持架三214a上设置有直齿条214b并且直齿条214b与拨动齿条212b相啮合,所述导向杆一213b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215,复位弹簧一215的一端与支撑架213a抵触、另一端与保持架三214a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215的弹力始终推动保持架三214a朝向闭合端N运动;
限位支撑机构210在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对路面布置路锥113时,推动推车100沿路面前进,与此同时,放落控制机构220克服复位弹簧一215的弹力作用下驱动保持架三214a沿着导向杆一213b靠近握持端M滑动,复位弹簧一215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保持架三214a将带动直齿条214b同步运动,直齿条214b沿平行于支撑板211长度方向靠近握持端M运动,直齿条214b将带动拨动齿条212b沿着导轨212a靠近握持端M滑动,拨动齿条212b运动的过程中,将位于底部的路锥113转动下落至地面,而后,复位弹簧一215的弹性势能释放并且推动保持架三214a沿着导向杆一213b靠近闭合端N滑动复位,放落控制机构220连续运行,使拨动齿条212b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将位于底部的路锥113逐一转动下落至地面;
(三)回收阶段:
S3:回收控制机构340驱动夹持升降机构310对路面上待收回路锥113进行一次夹持并且将路锥113靠近收纳筒112运输;
所述的夹持升降机构310包括升降构件3110以及设置于升降构件3110底部的一次夹持构件3120,升降构件3110包括左升降组件以及右升降组件,左升降组件指向右升降组件的方向与推车100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右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门型架111顶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一3111,引导套一3111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一3112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左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211底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二3114,引导套二3114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二3115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一次夹持构件3120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引导杆一3112、引导杆二3115的底部;
两个一次夹持构件3120沿收纳筒112的轴线构成中心对称,所述的一次夹持构件3120包括与引导杆一3112/引导杆二3115底部固定连接的水平升降板3121,升降板3121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杆二3122,导向杆二3122的轴向与推车100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导向杆二3122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二3122的下方水平设置有与路锥113底座113a相匹配的角形夹块3123,角形夹块3123的上端面设置有凸耳一3124,凸耳一3124套设于导向杆二3122上并且两者沿导向杆二3122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角形夹块3123的下端面与地面相接触;
夹持升降机构310在工作过程的具体表现为,回收控制机构340驱动两角形夹块沿着导向杆二3122相互靠近滑动,两角形夹块3123将待收回处理的路锥113的底座113a夹紧,而后,回收控制机构340带动一次夹持构件3120整体竖直向上运动,引导杆一3112朝向引导套一3111内部滑动,夹持升降构件310将路锥113进行夹持并且将其朝向收纳筒112运输;
S4:快速抬升机构320对夹持升降机构310运输中的路锥113进行二次夹持,并且在二次夹持后快速将路锥113朝向收纳筒112运输;
所述的快速抬升机构320与右升降组件位于同侧,快速抬升机构320包括用于对路锥113底座113a进行二次夹持的二次夹持构件3210、用于驱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快速向上运动的行程放大构件3220,二次夹持构件3210固定设置于行程放大构件3220上,由一次夹持构件3120夹持的路锥113向上运动过程中,路锥113的底座113a自动卡入至二次夹持构件3210中并且由其进行二次夹持,而后,行程放大构件3220快速将路锥113朝向收纳筒112运输;
所述的二次夹持构件3210包括水平设置于门型架111内侧的顶板3211a、与门型架111固定连接的固定架3211b,固定架3211b的底部设置有与顶板3211a上下对应布置的底板3211c,底板3211c与升降板3121处于同一水平面,顶板3211a与底板3211c之间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杆三3212a与导向杆四3212b,导向杆三3212a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导向杆四3212b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两导向杆三3212a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一3213a,滑动杆一3213a端部套设于导向杆三3212a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两导向杆四3212b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二3213b,滑动杆二3213b端部套设于导向杆四3212b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杆一3213a与滑动杆二3213b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与推车100行进方向的反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
滑动杆一3213a与滑动杆二3213b之间设置有开口朝向门型架111内部布置的夹紧盒3214,夹紧盒3214套设于滑动杆一3213a、滑动杆二3213b上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一3213a/滑动杆二3213b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夹紧盒3214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端盖3215a,端盖3215a的下侧开设有敞口3215b,敞口3215b上活动设置有下夹板3216a,下夹板3216a与敞口3215b沿平行于滑动杆一3213a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端盖3215a的上侧设置有与下夹板3216a相匹配的上夹板3216b,并且上夹板3216b与下夹板3216a之间的距离与路锥113底座113a相匹配;
二次夹持构件3210在工作过程中,夹持升降机构310夹持待收回的路锥113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当路锥113底座113a的顶角与下夹板3216a的斜面一相抵触时,该顶角将对斜面一进行挤压并且使下夹板3216a沿着敞口3215b朝向夹紧盒3214内部滑动,引导杆三3217b朝向引导套三3217a内部滑动,支撑弹簧3217c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当路锥113底座113a的顶角卡入至下夹板3216a与上夹板3216b之间时,支撑弹簧3217c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下夹板3216a沿着敞口3215b朝向夹紧盒3214的外部滑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完成对待收回路锥113的夹持处理,而后,由行程放大构件3220驱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以及二次夹持构件3210夹紧的路锥113快速朝向收纳筒112运动;
S5:顶开机构330将收纳筒112的路锥113向上顶开,为收纳二次夹持构件3210夹持的路锥113预留间隙,扳动扳手224,使拨动齿条212b转动至与待收回路锥113相对应,接着,行程放大构件3220驱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将待收回路锥113的底座113a运输至收纳筒112与支撑板211之间的间隙处,撤销对扳手224的控制,拨动齿条212b自动复位并且将待收回路锥113转动六十度,使待收回路锥113底座113a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211上,完成路锥113的回收处理;
所述的顶开机构330包括设置于夹紧盒3214上方并且与其固定连接的顶开盒331,顶开盒331的开口方向平行于夹紧盒3214的开口方向,顶开盒331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盒盖332,所述盒盖332上活动设置有顶块333,顶块333盒盖332沿平行于滑动杆一3213a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顶开机构330配合放落装置200完成将待收回路锥113回收至收纳筒112中并且搭衬于支撑板211上的具体表现为,夹紧盒3214的运动架带动顶开盒331同步向上运动,顶开盒331将带动顶块333向上运动,顶块333向上运动插入缺口并且推动收纳筒112中的路锥113向上运动,顶块333对收纳筒112中的路锥113进行临时支撑,而后,扳动扳手224,使拨动齿条212b转动至与待收回路锥113相对应,行程放大构件3220驱动二次夹持构件3210将待收回路锥113进一步运输至支撑板211与收纳筒112之间的间隙处,接着,撤销对扳手224的控制,拨动齿条212b自动复位并且将待收回路锥113转动六十度,使待收回路锥113底座113a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211上,完成路锥113的回收处理。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推车,推车上设置有用于收纳路锥的收纳构件、用于将收纳构件中的路锥逐一放置的放落装置、用于将摆放于路面上的路锥逐一进行收回至收纳构件中的回收装置,放落装置包括用于对路锥进行支撑的限位支撑机构、用于驱动限位支撑机构逐一撤销对路锥进行支撑的放落控制机构,推车包括两个平行间距布置的钢管,钢管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成三段并且分别倾斜段、水平段以及竖直段,钢管的倾斜段向上翘起并且该悬置端为用户的握持端M、钢管的水平段用于安装收纳构件以及自动放落装置、对称布置的钢管的竖直段固接为一体并且构成了闭合端N,钢管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一并且保持架一靠近握持端M,保持架一上转动设置有后轮,钢管水平段设置有朝下布置的保持架二并且保持架二靠近闭合端N,保持架二上转动设置有前轮,收纳构件包括架设于钢管水平段上的门型架,门型架上安装有竖直布置并且两端开口的正六边形收纳筒,收纳筒与路锥相适配;
所述限位支撑机构设置于门型架的内部,限位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门型架上的水平支撑板,支撑板呈矩形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推车的行进方向,支撑板与门型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杆,路锥的顶角搭衬于支撑板的边缘处,收纳筒位于支撑板的斜上方并且支撑板与收纳筒之间的距离等于路锥底座的厚度H;
所述的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对待收回路锥进行夹持升起的夹持升降机构、用于对夹持升降机构夹持的路锥进行二次夹持并且迅速升起的快速抬升机构、用于将收纳筒底部的路锥进行上移的顶开机构以及用于控制夹持升降机构启动运行的回收控制机构,快速抬升机构包括用于对路锥底座进行二次夹持的二次夹持构件、用于驱动二次夹持构件快速向上运动的行程放大构件,二次夹持构件固定设置于行程放大构件上;
所述的二次夹持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门型架内侧的顶板、与门型架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与顶板上下对应布置的底板,顶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导向杆三与导向杆四,导向杆三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导向杆四平行间距设置有两个,两导向杆三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一,滑动杆一端部套设于导向杆三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两导向杆四之间水平设置有滑动杆二,滑动杆二端部套设于导向杆四上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动杆一与滑动杆二的轴向相互平行并且与推车行进方向的反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
滑动杆一与滑动杆二之间设置有开口朝向门型架内部布置的夹紧盒,夹紧盒套设于滑动杆一、滑动杆二上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一/滑动杆二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夹紧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端盖,端盖的下侧开设有敞口,敞口上活动设置有下夹板,下夹板与敞口沿平行于滑动杆一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端盖的上侧设置有与下夹板相匹配的上夹板,并且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距离与路锥底座相匹配,所述夹紧盒盒底设置有引导套三、下夹板连接设置有引导杆三,引导套三与引导杆三相匹配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一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套三的外部套设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一端与夹紧盒盒底抵触、另一端与下夹板抵触并且支撑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夹紧盒盒底指向下夹板,滑动杆一的外部套设有抵推弹簧并且抵推弹簧的弹力始终推动夹紧盒朝向待收回路锥滑动,下夹板与上夹板与待收回路锥底座的顶角相对应,并且下夹板的下端面设置有斜面一,斜面一与导向杆三、导向杆四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导向杆三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五,复位弹簧五的一端与顶板抵触、另一端与滑动杆一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五的弹力始终由顶板指向滑动杆一,所述导向杆四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六,复位弹簧二的一端与顶板抵触、另一端与滑动杆二抵触并且复位弹簧六的弹力始终由顶板指向滑动杆二;
所述的行程放大构件包括与门型架固定连接的衔接架、固定于顶板上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吊架,衔接架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固定齿条,吊架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升降滑轨,升降滑轨上设置有保持架四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行程放大构件还包括与夹紧盒固定连接并且竖直布置升降齿条,升降齿条与固定齿条相对布置并且保持架位于两者之间,所述保持架上转动设置有活动齿轮,活动齿轮与升降齿条、固定齿条均啮合,所述的行程放大构件还包括与夹持升降机构固定连接的顶杆,顶杆与保持架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构件以及设置于升降构件底部的一次夹持构件,升降构件包括左升降组件以及右升降组件,左升降组件指向右升降组件的方向与推车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右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门型架顶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一,引导套一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引导套一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一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左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板底部并且竖直向下布置的引导套二,引导套二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引导套二内活动设置有引导杆二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一次夹持构件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引导杆一、引导杆二的底部,所述引导套一的外部套设于复位弹簧二,复位弹簧二的一端抵触于门型架上、另一端抵触于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上并且复位弹簧二的弹力始终由门型架指向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上,所述引导套二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三,复位弹簧三的一端抵触于支撑板上、另一端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上并且复位弹簧三的弹力始终由支撑板指向相对应的一次夹持构件上,所述引导套一与引导杆一/引导套二与引导杆二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引导套一/引导套二外圆面上并且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限位滑槽、设置于引导杆一/引导杆二外圆面上并且与限位滑槽相匹配的限位凸块;
两个一次夹持构件沿收纳筒的轴线构成中心对称,所述的一次夹持构件包括与引导杆一/引导杆二底部固定连接的水平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导向杆二,导向杆二的轴向与推车行进方向构成的锐角夹角为六十度,导向杆二平行并列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二的下方水平设置有与路锥底座相匹配的角形夹块,角形夹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凸耳一,凸耳一套设于导向杆二上并且两者沿导向杆二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角形夹块的下端面与地面相接触,所述导向杆二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四,复位弹簧四的一端抵触于升降板上、另一端抵触于凸耳一上并且复位弹簧四的弹力始终推动两角形夹块相互远离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开机构包括设置于夹紧盒上方并且与其固定连接的顶开盒,顶开盒的开口方向平行于夹紧盒的开口方向,顶开盒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匹配的盒盖,所述盒盖上活动设置有顶块,顶块盒盖沿平行于滑动杆一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顶开盒的底部设置有引导套四、顶块连接设置有引导杆四,引导杆四与引导套四相匹配并且沿平行于滑动杆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引导套四的外部套设有浮动弹簧,浮动弹簧的一端与顶开盒的盒底抵触、另一端与顶块抵触并且浮动弹簧的弹力始终由顶开盒的盒底指向顶块,所述顶块延伸至收纳筒的正下方,所述收纳筒上设置有与顶块相匹配的缺口,所述顶块的下端面设置有斜面二,并且斜面二与斜面一的倾斜方向一致;
所述的角形夹块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拨杆并且限位拨杆用于将升降齿条远离待收回路锥拨动,初始状态下升降齿条与活动齿轮错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控制机构固定设置于收纳筒外部的分置导轮并且分置导轮的轴向平行于推车的行进方向,分置导轮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推车行进方向对称布置,所述升降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主导轮四并且主导轮四的轴向垂直于导向杆二,分置导轮与主导轮四之间设置有设置有若干过渡导轮二,分置导轮与主导轮四之间设置有副绳,副绳一端悬置、另一端依次绕过分置导轮、活动穿设于升降板开设的通孔、主导轮四、与角形夹块固定连接;
所述钢管与收纳筒之间设置有牵引组件,牵引组件包括设置于钢管靠近握持端M上的安装凸起一并且安装凸起一远离扳手布置、设置于门型架上的安装凸起二、设置于收纳筒上的主导轮三,主导轮三位于两分置导轮中间位置的正上方,主导轮三的轴向平行于推车的行进方向,安装凸起一与主导轮三之间设置有主绳,主绳的一端自由悬置、另一端依次活动穿过安装凸起一、安装凸起二、主导轮三并且该端连接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副绳的悬置端固定连接,所述主绳的悬置端连接设置有拉杆。
CN201811334938.1A 2018-11-10 2018-11-1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Withdrawn CN1092812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34938.1A CN109281263A (zh) 2018-11-10 2018-11-1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34938.1A CN109281263A (zh) 2018-11-10 2018-11-1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1263A true CN109281263A (zh) 2019-01-29

Family

ID=65175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34938.1A Withdrawn CN109281263A (zh) 2018-11-10 2018-11-10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8126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4291A (zh) * 2019-03-21 2019-06-21 张伟伟 一种自动投放、自动感应进料的路障安放车
CN110593072A (zh) * 2019-10-22 2019-12-20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冷喷划线机
CN110725192A (zh) * 2019-10-22 2020-01-24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对冷喷划线机进行发光漆桶自动更换的方法
CN112081028A (zh) * 2020-08-27 2020-12-15 重庆汇仟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安全锥全自动投放车辆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14291A (zh) * 2019-03-21 2019-06-21 张伟伟 一种自动投放、自动感应进料的路障安放车
CN109914291B (zh) * 2019-03-21 2020-12-01 安徽银升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投放、自动感应进料的路障安放车
CN110593072A (zh) * 2019-10-22 2019-12-20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冷喷划线机
CN110725192A (zh) * 2019-10-22 2020-01-24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对冷喷划线机进行发光漆桶自动更换的方法
CN110725192B (zh) * 2019-10-22 2021-08-10 泸州交投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对冷喷划线机进行发光漆桶自动更换的方法
CN110593072B (zh) * 2019-10-22 2021-10-26 安徽新辉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冷喷划线机
CN112081028A (zh) * 2020-08-27 2020-12-15 重庆汇仟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安全锥全自动投放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1263A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摆放、回收一体式手推车
CN103256817B (zh) 一种铝棒加热炉用上料装置
CN109281262A (zh) 一种用于路锥自动摆放、回收处理方法
CN106219457A (zh) 一种承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3364616U (zh) 一种铝棒加热炉用上料装置
CN104215025B (zh) 一种冰箱门体用活动储物盒
CN209651795U (zh) 一种垃圾桶提升翻转装置
CN109235313A (zh) 一种对路锥高效排布、回收的手推式工程设备
CN105036022B (zh) 一种用于开启井盖的安全工具
CN202117370U (zh) 平移搬运器及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
CN207376512U (zh) 一种市政施工用警示装置
CN206628808U (zh) 一种丝杆传动的可调节支架
CN210763145U (zh) 一种太阳能玻璃管浸胶烘烤生产线
CN109252466A (zh)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路锥自动摆放设备
CN206016721U (zh) 一种油管遥控移送机
CN109252464A (zh) 一种可调整疏密程度的路锥摆放工程车
CN205602599U (zh) 一种工装搬运小车
CN207122116U (zh) 一种建筑外幕墙脚手架
CN107814159A (zh) 采血管理管装置
CN109455582A (zh) 一种高压接地线收放筒以及收放线方法
CN207551582U (zh) 一种扎线机换料装置
CN110589480A (zh) 一种太阳能玻璃管浸胶烘烤生产线
CN206841480U (zh) 一种图书运输装置
CN206447083U (zh) 一种车厢
CN108457181A (zh) 一种折叠式行走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