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8800A - 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8800A
CN109278800A CN201811030358.3A CN201811030358A CN109278800A CN 109278800 A CN109278800 A CN 109278800A CN 201811030358 A CN201811030358 A CN 201811030358A CN 109278800 A CN109278800 A CN 1092788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xecution level
direct
silicon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03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8800B (zh
Inventor
郜春海
刘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03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88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88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88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88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88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5/00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points or track-mounted scotch-blocks;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 B61L5/06Electric devices for operating points or scotch-blocks, e.g. using electromotive driv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locking between points and signals by means of a single interlocking device, e.g. central control
    • B61L19/06Interlocking devices having electrical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1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locking between points and signals by means of a single interlocking device, e.g. central control
    • B61L19/06Interlocking devices having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1L2019/065Interlocking devices having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electron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中,联锁执行层包括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联锁执行层连接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入至直流转辙机。在该系统中,由于交流电源不能驱动直流转辙机,即使交流电源和直流转辙机之间的器件故障,导致交流电源和直流转辙机误导通,也不会由于电源不可控使得直流转辙机异常运作带来危险,保障了电路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转辙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转辙机是用于控制道岔转动并检测道岔位置的电气设备,按照驱动电源分为直流电动转辙机和交流电动转辙机两种。目前普遍使用的直流转辙机主要有ZD-6型直流电动转辙机,采用四线制接口,四线中包括一根转动专用线,一根表示专用线,一根定位转动和定位表示线,一根反位转动和反位表示线。其额定驱动电压为160V直流,电流为2A。
在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或计算机电子的电子执行层设计中,一般利用IGBT或固态继电器等器件作为直流电源的开关,控制转辙机转动。但是,IGBT是一个容易被高电压击穿的器件,器件击穿后由于控制电源不可控,很容易损坏转辙机,造成致命危险。并且器件一旦被击穿就不能闭合,必须重新更换新的器件。而商业化的固态继电器产品中,有220V直流2A负载电流开关能力的产品可选择小,并且价格昂贵,体积大,不容易小型化。
此外,在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联锁系统控制道岔,联锁系统(包括联锁主机和联锁执行层)放置于信号楼内,通过电缆连接到室外轨旁的转辙机。这就造成了电缆长度长,可能超过2公里,造价高。而且,在室外的环境下,由于长时间的日晒,雨淋等,或者鼠害等会造成电缆的破损,混线,短路等,造成危险。
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对转辙机进行控制的电路中选用的器件易被击穿,由于电源不可控,器件击穿后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电路安全无保障。
另一方面,器件一旦击穿即需更换,维护成本过高,影响轨道线路的交通运行,并且对转辙机进行控制的联锁系统需要通过较长的电缆对轨旁的转辙机进行控制,容易因电缆的故障影响对转辙机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对转辙机进行控制的电路中选用的器件易被击穿,由于电源不可控,器件击穿后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电路安全无保障的问题。
另一方面,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器件一旦击穿即需更换,维护成本过高,影响轨道线路的交通运行,并且对转辙机进行控制的联锁系统需要通过较长的电缆对轨旁的转辙机进行控制,容易因电缆的故障影响对转辙机的控制的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辙机的控制系统,包括联锁主机和联锁执行层,所述联锁执行层包括整流器、电源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联锁主机;
所述整流器包括用于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电源输出端;
所述整流器的第一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直流转辙机的X1接线端和X2接线端,所述整流器的第二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直流转辙机的X4接线端;
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电源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联锁主机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所述电源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
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上述的控制系统的直流转辙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联锁主机发送的控制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定位向反位转动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2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断开所述变压器和所述X3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4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打开所述整流器,实现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定位转动到反位;
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联锁主机发送的控制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反位向定位转动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1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断开所述变压器和所述X3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4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打开所述整流器,实现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反位转动到定位。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中,联锁执行层包括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联锁执行层连接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入至直流转辙机。在该系统中,由于交流电源不能驱动直流转辙机,即使交流电源和直流转辙机之间的器件故障,导致交流电源和直流转辙机误导通,也不会由于电源不可控使得直流转辙机异常运作带来危险,保障了电路安全。
另一方面,整流器由可控硅器件组成,可控硅器件在受到尖峰冲击后能够自动恢复,通过栅极能够重新对可控硅器件进行控制。将可控硅器件运用在控制系统中,在器件受到尖峰电压冲击后能够自动恢复,不需要进行更换,维护成本低,且可控硅的迅速恢复也降低了尖峰电压对整个轨道线路的交通运行的影响。此外,设置无线通信模块,联锁主机和联锁执行层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联锁执行层设置在轨旁,联锁执行层和直流转辙机不再需要较长的电缆连接,避免了因电缆的故障对转辙机控制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转辙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更为具体的联锁执行层的结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作为对比的转辙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转辙机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控制系统包括联锁主机和联锁执行层,所述联锁执行层包括整流器、电源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联锁主机;
所述整流器包括用于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电源输出端;
所述整流器的第一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直流转辙机的X1接线端和X2接线端,所述整流器的第二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直流转辙机的X4接线端;
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电源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联锁主机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所述电源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
进一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整流器的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可以为MCU或者CPU,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联锁主机实现联锁的控制功能。联锁执行层模块的作用是执行联锁主机发送的转辙机转动的命令,并向上传输转辙机的位置信息,采集并上传可能需要的道岔的维护的信息,转辙机转动过程中检测的转辙机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检测数据。直流转辙机的功能是根据联锁主机的命令和联锁执行层的控制,转动道岔,并实现对道岔位置的检测。整流器可以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例如,二极管、固态继电器,SCR或者TRIAC。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中,联锁执行层包括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整流器,联锁执行层连接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将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入至直流转辙机。在该系统中,由于交流电源不能驱动直流转辙机,即使交流电源和直流转辙机之间的器件故障,导致交流电源和直流转辙机误导通,也不会由于电源不可控使得直流转辙机异常运作带来危险,保障了电路安全。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提供了更为具体的联锁执行层的结构架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所述整流器是由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第三可控硅器件SCR3和第四可控硅器件SCR4组成的整流桥;
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的栅极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的阳极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SCR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
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的栅极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的阳极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SCR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
所述第三可控硅器件SCR3的栅极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第三可控硅器件SCR3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三可控硅器件SCR3的阴极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
所述第四可控硅器件SCR4的栅极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第四可控硅器件SCR4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四可控硅器件SCR4的阴极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
其中,当从所述整流器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输入第一交流信号,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和所述第四可控硅器件导通,当从所述整流器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输入第二交流信号,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和所述第三可控硅器件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交流信号为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的正半周,且所述第二交流信号为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的负半周;或者,所述第一交流信号为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的负半周,且所述第二交流信号为所述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的正半周。
进一步,第一可控硅器件、第二可控硅器件、第三可控硅器件和第四可控硅器件均为SCR或者TRIAC。可控硅器件在收到电压尖峰冲击后,能够自动恢复,通过栅极重新实现对可控硅器件的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整流器由可控硅器件组成,可控硅器件在受到尖峰冲击后能够自动恢复,通过栅极能够重新对可控硅器件进行控制。将可控硅器件运用在控制系统中,在器件受到尖峰电压冲击后能够自动恢复,不需要进行更换,维护成本低,且可控硅的迅速恢复也降低了尖峰电压对整个轨道线路的交通运行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电源开关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之间的第一固态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为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无触点继电器,固态继电器在关闭或者打开的过程中不会因瞬时电流过大产生火花,因此相对于普通的继电器不需要进行频繁的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在交流电源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上均设置固态继电器,只有两个固态继电器均打开才能使得整流器输出直流电,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
具体地,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通过一个整流桥,将220V交流电源整流为直流转辙机所需的直流电源。整流桥采用SCR或TRIAC。采用两个交流负载的固态继电器控制220V交流的火线和零线,实现电源的双断设计。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当固态继电器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关断可控硅的方案关断电源,更加的安全。(2)在承受高电压时,可能会误导通,输出交流电源,由于本实施例采用的是交流电源,因此,即便所有的器件均发生故障,也无法驱动直流电动机,避免了对直流转辙机的误驱动。(3)在受到电压尖峰冲击的情况下,如在固态继电器关闭时,线路上的感应电动势,固态继电器输出级的SCR或TRIAC被高压误导通,当这个尖峰消失时,由于没有控制信号,固态继电器会自动关闭,通过栅极能够重新实现对整流器的控制。
经过整流桥后,电源的正极通过切换开关分别连接到转辙机的X1,X2两个接线端,负极经过开关连接到转辙机的X4接线端,实现对转辙机的控制。并可以通过开关的组合,实现对道岔位置的检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通过固态继电器实现对供电电源的控制。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联锁执行层还包括变压器、表示检测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
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直流转辙机的X3接线端;
所述表示检测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X1接线端和所述X2接线端,且所述表示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表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直流转辙机处于反位还是定位的状态信息,并由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将所述表示检测模块检测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联锁主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中,交流电源仅提供220V的交流电,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器转变为直流电提供给直流转辙机的X1、X2和X4接线端。通过变压器,将220V的交流电转变为110V的交流电提供给直流转辙机的X3接线端,作为表示检测的电源。可见,通过变压器的设置简化了电源结构,使得不需要专门针对转辙机提供特定电源,方便应用。
表示检测模块则实现了对道岔位置的检测,并将结果反馈给执行层控制模块,由执行层控制模块发送给联锁主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通过变压器简化了外部电源电路,方便对直流转辙机的控制系统的电源进行管理。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联锁主机。
具体地,无线通信模块则负责联锁主机与执行层之间的通信,可以采用VHF,WLAN,LTE等各种方式。无线模块与联锁执行层之间可以采用以太网,RS-422/RS-232等各种方式,具体依据不同的需求而定。无线传输以及无线模块与联锁主机,无线模块与联锁执行层之间均采用安全协议,如RSSP-I,RSSP-II等协议。为了保证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安全型,无线传输模块可能采用冗余的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联锁主机和执行层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便于将联锁主机和执行层控制模块作为两个独立的器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满足不同需求。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联锁执行层设置在轨旁,所述联锁主机设置在信号楼内;
其中,所述联锁主机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发送对所述直流转辙机进行控制的指令,且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联锁主机发送所述直流转辙机处于反位还是定位的状态信息。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作为对比的转辙机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该控制系统中,联锁主机放置于信号楼内,通过电缆连接到室外轨旁的转辙机。这就造成了电缆长度长,可能超过2公里,造价高。而且,在室外的环境下,由于长时间的日晒,雨淋等,或者鼠害等会造成电缆的破损,混线,短路等,造成危险。该控制系统采用了110V交流电源作为表示电源,220V直流电源作为转辙机转动电源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从电源屏输出110V交流电源作为转辙机的表示电源,220V直流电源作为转辙机转动电源,均连接到联锁执行层。从联锁执行层输出4个电缆连接到室外的转辙机。电源屏,联锁系统等位于信号楼的室内。转辙机位于室外轨旁。每台转辙机均需要至少4根电缆,这些电缆具有供电,控制,反馈等多种功能。
为了解决图3中的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该控制系统中,信号楼内仅保留联锁主机和220V交流电源模块,并增加新的无线通信模块。联锁执行层被移植到轨旁。轨旁也增加无线通信模块。220V交流的功能是提供联锁执行层工作需要的电源,无线通信模块需要的电源,转辙机转动所需电源以及转辙机表示需要的电源。无线通信模块实现联锁主机与联锁执行层的通信,包括联锁主机发送的转辙机转动的命令以及联锁执行层发送给联锁主机的转辙机的位置,状态等各种信息,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设置无线通信模块,联锁主机和联锁执行层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联锁执行层设置在轨旁,联锁执行层和直流转辙机不再需要较长的电缆连接,避免了因电缆的故障对转辙机控制的影响。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均包括安全继电器。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安全继电器是由数个继电器与电路组合而成,为的是要能互补彼此的异常缺陷,正确且低误动作的继电器。通过安全继电器作为开关,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的控制系统,本实施例提供了直流转辙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联锁主机发送的控制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定位向反位转动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2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断开所述变压器和所述X3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4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打开所述整流器,实现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定位转动到反位;
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联锁主机发送的控制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反位向定位转动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1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断开所述变压器和所述X3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4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打开所述整流器,实现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反位转动到定位。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
在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定位转动到反位后,或者,在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反位转动到定位后,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关闭所述整流器,控制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4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表示检测模块和所述X2接线端,并导通所述表示检测模块和所述X1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导通所述变压器和所述X3接线端,所述表示检测模块通过检测从所述X1接线端和所述X2接线端输出的交流信息得到所述状态信息,所述表示检测模块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到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到所述联锁主机。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对直流转辙机的控制流程包括:
(1)联锁主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转动的命令;
(2)联锁执行层加收到无线通信模块的数据后解析数据,保证能够正确的执行的是联锁主机的真是的命令;
(3)依据命令,执行层控制模块将S1,S4,S5等机械开关置于正确的位置,并断开表示电路;
(4)执行层控制模块断开S3,,即110V交流表示电源;
(5)执行层控制模块控制S2机械开关闭合;
(6)执行层控制模块打开两个固态继电器;
(7)执行层控制模块控制整流器模块工作,输出转辙机转动电源;
(8)当转辙机转动到位后,首先关闭整流器,关闭两个固态继电器,然后打卡S2机械开关,接通表示电路;
(9)执行层控制模块闭合S3,接通转辙机表示电源;
(10)表示电路检测到道岔的位置,并将位置反馈给执行层控制模块。
(11)执行层控制模块依据通信协议,将结果信息数据打包,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联锁主机。
(12)如果需要,在转辙机转动的过程中,执行层控制模块采集转动中的电流,电压等数据,并通过无线模块传输给联锁主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转辙机控制方法,利用交流电源控制直流,器件具有故障安全的特性;利用无线通信,实现对转辙机的控制,减少电缆的铺设;利用无线通信,将道岔的位置等信息传输给联锁主机。由此,减少了电缆的铺设,降低了物料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可以满足相关技术条件对道岔控制安全的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直流转辙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联锁主机和联锁执行层,所述联锁执行层包括整流器、电源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第二开关模块和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联锁主机;
所述整流器包括用于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交流电源的第一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第二电源输出端;
所述整流器的第一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直流转辙机的X1接线端和X2接线端,所述整流器的第二直流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直流转辙机的X4接线端;
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电源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联锁主机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指令控制所述电源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二开关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是由第一可控硅器件、第二可控硅器件、第三可控硅器件和第四可控硅器件组成的整流桥;
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栅极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阳极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
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的栅极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的阳极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
所述第三可控硅器件的栅极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第三可控硅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三可控硅器件的阴极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
所述第四可控硅器件的栅极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第四可控硅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所述第四可控硅器件的阴极通过所述电源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
其中,当从所述整流器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输入第一交流信号,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可控硅器件和所述第四可控硅器件导通,当从所述整流器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输入第二交流信号,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可控硅器件和所述第三可控硅器件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之间的第一固态继电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固态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执行层还包括变压器、表示检测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
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所述变压器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直流转辙机的X3接线端;
所述表示检测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连接所述X1接线端和所述X2接线端,且所述表示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表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直流转辙机处于反位还是定位的状态信息,并由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将所述表示检测模块检测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联锁主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联锁主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执行层设置在轨旁,所述联锁主机设置在信号楼内;
其中,所述联锁主机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发送对所述直流转辙机进行控制的指令,且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联锁主机发送所述直流转辙机处于反位还是定位的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和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均包括安全继电器。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4-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的直流转辙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联锁主机发送的控制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定位向反位转动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2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断开所述变压器和所述X3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4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打开所述整流器,实现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定位转动到反位;
若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联锁主机发送的控制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反位向定位转动的指令,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一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1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断开所述变压器和所述X3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导通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4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打开所述整流器,实现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反位转动到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定位转动到反位后,或者,在所述直流转辙机由反位转动到定位后,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关闭所述整流器,控制所述第一固态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一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断开所述第二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第二直流输出端和所述X4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导通所述表示检测模块和所述X2接线端,并导通所述表示检测模块和所述X1接线端,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模块导通所述变压器和所述X3接线端,所述表示检测模块通过检测从所述X1接线端和所述X2接线端输出的交流信息得到所述状态信息,所述表示检测模块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到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所述执行层控制模块将所述状态信息发送到所述联锁主机。
CN201811030358.3A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2788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0358.3A CN109278800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0358.3A CN109278800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8800A true CN109278800A (zh) 2019-01-29
CN109278800B CN109278800B (zh) 2021-03-12

Family

ID=6518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0358.3A Active CN109278800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880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1006A (zh) * 2019-03-27 2019-07-05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节点直流转辙机安全驱动方法及驱动模块
CN111746592A (zh) * 2020-07-06 2020-10-09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节点三相交流转辙机安全驱动方法及安全驱动模块
CN113658815A (zh) * 2021-08-06 2021-11-16 江苏威腾配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三相同相序换相开关的联锁控制电路
CN113942541A (zh) * 2021-12-21 2022-01-18 中铁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道岔操作装置及道岔操作方法
CN114499347A (zh) * 2022-03-30 2022-05-1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转辙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5257859A (zh) * 2022-08-24 2022-11-0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远程控制的道岔转辙控制电路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29879Y (zh) * 2008-12-20 2009-10-21 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控制和监测铁路道岔位置的装置
US20090308985A1 (en) * 2008-06-12 2009-12-17 Union Switch & Signal, Inc. Railroad switch machine
CN201777268U (zh) * 2010-07-23 2011-03-30 上海亨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道岔执行单元
CN101938869B (zh) * 2009-06-30 2012-12-26 辉芒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交流系统中的直流控制装置
CN104890701A (zh) * 2015-06-26 2015-09-09 杭州路信科技有限公司 铁路车站的通信联锁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08985A1 (en) * 2008-06-12 2009-12-17 Union Switch & Signal, Inc. Railroad switch machine
CN201329879Y (zh) * 2008-12-20 2009-10-21 兰州大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控制和监测铁路道岔位置的装置
CN101938869B (zh) * 2009-06-30 2012-12-26 辉芒微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交流系统中的直流控制装置
CN201777268U (zh) * 2010-07-23 2011-03-30 上海亨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道岔执行单元
CN104890701A (zh) * 2015-06-26 2015-09-09 杭州路信科技有限公司 铁路车站的通信联锁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利安(KILIAN,C.T.)著,岳云涛等译: "《现代控制技术:组件与系统(第3版)》", 31 March 2010,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1006A (zh) * 2019-03-27 2019-07-05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节点直流转辙机安全驱动方法及驱动模块
CN109981006B (zh) * 2019-03-27 2021-06-15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节点直流转辙机安全驱动方法及驱动模块
CN111746592A (zh) * 2020-07-06 2020-10-09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节点三相交流转辙机安全驱动方法及安全驱动模块
CN111746592B (zh) * 2020-07-06 2022-09-1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节点三相交流转辙机安全驱动方法及安全驱动模块
CN113658815A (zh) * 2021-08-06 2021-11-16 江苏威腾配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三相同相序换相开关的联锁控制电路
CN113658815B (zh) * 2021-08-06 2023-10-13 江苏威腾配电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三相同相序换相开关的联锁控制电路
CN113942541A (zh) * 2021-12-21 2022-01-18 中铁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道岔操作装置及道岔操作方法
CN113942541B (zh) * 2021-12-21 2022-03-29 中铁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道岔操作装置及道岔操作方法
CN114499347A (zh) * 2022-03-30 2022-05-13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转辙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5257859A (zh) * 2022-08-24 2022-11-0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远程控制的道岔转辙控制电路和装置
CN115257859B (zh) * 2022-08-24 2024-03-1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远程控制的道岔转辙控制电路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8800B (zh) 2021-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8800A (zh) 一种直流转辙机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EP3656639B1 (en) Alternating current turnout equipment,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EP3656640B1 (en) Switch indication apparatus
CN111409668A (zh) 一种道岔控制系统
CN103786750B (zh) 铁路重型道岔多台转辙机同步牵引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EP1990252B1 (en) Actuating and monitoring module for operating units of wayside equipment of railway systems or the like
CN109981006B (zh) 一种无节点直流转辙机安全驱动方法及驱动模块
EP3067760B1 (en) Redundant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of hvdc system
CN100461574C (zh) 直流侧带保护装置的供电整流系统
CN104600834A (zh) 一种应急供电电路及供电线路转换方法
CN212828418U (zh) 一种道岔控制系统
EP3282584A1 (e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311889A (zh) 双电源手动切换保护电路
CN109193915B (zh) 转辙机控制电路、系统、控制方法和故障检测方法
CN104022492B (zh) 一种长距离矿井巷道低压供电设备短路辅助保护装置
CN203536956U (zh) 三相交流相序纠错装置
CN208608730U (zh) 船用岸电相序自动转换装置
CN106169861A (zh) 用于制动电阻的保护电路
CN205666617U (zh)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的断路器混合装置
CN201777268U (zh) 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道岔执行单元
CN107834525B (zh) 一种轨道交通多流制供电系统的保护系统及方法
CN203456940U (zh) 一种汽轮机高压遮断控制模块的供电装置
CN108657227B (zh) 交流转辙机道岔控制电路
CN201792875U (zh) 一种三相交流转辙机的安全接点结构
CN203747704U (zh) 一种电机驱动系统、病床移动系统和x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