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6288A - 一种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6288A
CN109276288A CN201811072273.1A CN201811072273A CN109276288A CN 109276288 A CN109276288 A CN 109276288A CN 201811072273 A CN201811072273 A CN 201811072273A CN 109276288 A CN109276288 A CN 109276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cinch tube
grip device
distal en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722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百明
娄金都
单刚军
徐磊
王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G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G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G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G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722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62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6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628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clamps or cl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61B2017/00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adapted to be inserted through a working channel of an endoscop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内镜手术的夹具装置。该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具有穿行通道的收紧管,第一臂和第二臂从收紧管远端部分地插入于穿行通道;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沿所述收紧管轴向布置的第三臂,第一、第二臂可分别相对于第三臂近端旋转;第一、第二驱动构件,其被配置为分别与第一、第二臂可释放地连接并可使第一、第二臂相对于第三臂分别沿所述收紧管轴向进退,从而使第一、第二臂远端相对于第三臂远端分离与靠近。本发明能够使夹具突破跨距的限制,提高操作者的使用效率;其使用方法还能扩大手术视野。

Description

一种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内镜手术的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内镜手术通过微创或者自然通道进入人体进行手术,其优点为创口小,病人恢复快,可视环境降低了手术风险。内镜上配有微型手术器械通道,由于内镜工作状态下需要经过多次扭曲,为了保证手术器械从器械通道的通过能力,往往对器械前端硬质部分的长度有所限制,比如,直径2.8mm器械通道的内镜,其配套的手术器械前端硬质部分长度不能超过12mm。目前,内镜手术中,常用如美国专利US9492176B2所示的止血夹、结扎夹来夹持组织从而达到止血、结扎的作用。然而,内镜手术中有时会出现创口过大,超过止血夹跨距的情况,由于内镜对手术器械前端硬质部分最大长度的限制,常规止血夹无法通过延长夹臂来满足大跨距的夹持需求。为保证止血效果,现有的解决方法是沿创口的边缘从近端向闭合方向依次打上多个止血夹,该过程操作时间较长,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另一方面,多种内镜手术中,如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部分被剥离的组织下垂而阻挡内镜前端的视野,不仅会阻碍医生的观察,降低手术效率,还增加了患者潜在穿孔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具装置,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具有穿行通道的收紧管,第一臂和第二臂从收紧管远端部分地插入于穿行通道;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沿所述收紧管轴向布置的第三臂,第一、第二臂可分别相对于第三臂近端旋转;第一、第二驱动构件,其被配置为分别与第一、第二臂可释放地连接并可使第一、第二臂相对于第三臂分别沿所述收紧管轴向进退,从而使第一、第二臂远端相对于第三臂远端分离与靠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臂的近端固定于所述收紧管。
作为优选,至少第一、第二臂之一具有弯曲部,其使得该第一或第二臂具有向远离第三臂的方向偏离的倾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臂远端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或第二臂至少其一的远端相配合的齿状突起。
作为优选,所述收紧管内表面至少包括一个锁定部,用以将至少第一、第二臂之一锁定于收紧管。
作为优选,至少第一、第二臂之一具有一待锁部,用以在至少第一、第二臂收容于收紧管时,向收紧管内表面施加应力。
作为优选,夹具装置还具有:鞘管,所述收紧管套设在所述鞘管远端,所述第一、第二驱动构件沿所述轴向伸展于鞘管中;保持构件,其穿过所述收紧管的侧壁挂接于所述鞘管远端位置的侧壁上;卡环,其设置在第一或第二驱动构件较保持构件更远端的部位上,用以当上述第一或第二驱动构件后退时与所述保持构件卡合,从而使所述保持构件由于第一或第二驱动构件的进一步后退而脱离于所述收紧管。
作为优选,夹具装置还具有:连接管,用以与所述保持构件配合将所述收紧管轴向固定在所述鞘管远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夹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上述夹具装置伸到待夹取组织的一侧,第一、第二臂与第三臂保持闭合状态;
推进第一驱动构件,使得第一臂与第三臂的远端分离,夹取一侧组织并后撤第一驱动构件,使得第一臂与第三臂保持夹持组织的状态;
将上述夹具装置伸到待夹取组织的另一侧,第二、第二臂与第三臂保持闭合状态;
推进第二驱动构件,使得第二臂与第三臂的远端分离,夹取另一侧组织并后撤第二驱动构件,使得第二臂与第三臂保持夹持组织的状态;
进一步后撤第一臂、第二臂,直至所述收紧管脱落于所述鞘管。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第一、第二臂之间的第三臂增加了夹持操作的动作空间,使夹具的加持范围不再受到夹臂跨距的限制;2、第一、第二驱动构件的设置使得第一、第二臂的夹持先后不受限制,提高了操作者的操作效率;3、保持构件的设置使得夹具装置得以在释放之前重复开闭与旋转;4、夹具装置在内镜下抬升组织的使用方法,使得手术视野更加开阔,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b为本发明的轴向向内观测图。
图2c为本发明的轴向向外观测图。
图3a-d为本发明夹臂及收紧管的释放过程。
图4a为本发明双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单手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第一臂(11),第二臂(12),弯曲部(110、120),待锁部(111、121),开孔(112、122),销钉(113、123),收紧管(20),第三臂(21),近端(211),远端(212),夹齿(22a、22b),锁定部(23a、23b),固定孔(24a、24b),阻挡销(25a、25b),挂钩(31a、31b),连接片(32a、32b),操纵线(33a、33b),弹簧管(40),连接管(42),环形槽(43),弹性销(50),弯折部(51a、51b),卡环(52),滑动手柄(60),滑动指环(61a、61b),卡箍组件(62),法兰(621)、外罩(6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至4b所示,本实施例由第一臂(11),第二臂(12),弯曲部(110、120),待锁部(111、121),开孔(112、122),销钉(113、123),收紧管(20),第三臂(21),夹齿(22a、22b),锁定部(23a、23b),固定孔(24a、24b),阻挡销(25a、25b),挂钩(31a、31b),连接片(32a、32b),操纵线(33a、33b),弹簧管(40),护套,连接管(42),环形槽(43),弹性销(50),弯折部(51a、51b),卡环(52),滑动手柄(60),滑动指环(61a、61b)、卡箍组件(62)构成。
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的近端收容于收紧管(20)中,其可沿收紧管(20)轴向进退滑动。第一臂(11)、第二臂(12)的中段具有弯曲部(110、120),其使得第一臂(11)、第二臂(12)具有远离收紧管(20)中轴偏转的倾向。收紧管(20)远端还设置有阻挡销(25a、25b),当弯曲部(110、120)伸出于收紧管(20)的远端,第一臂(11)、第二臂(12)张开,并在阻挡销(25a、25b)的作用下进一步张开。第一臂(11)、第二臂(12)的近端还具有远离收紧管(20)中轴突起的待锁部(111、121),其可与收紧管(20)近端内壁上的锁定部(23a、23b)配合,将第一臂(11)、第二臂(12)锁定在收紧管(20)中。
第三臂(21)位于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之间,其近端(211)固定于收紧管(20)内,其远端(212)伸出于收紧管(20)前端的长度L即夹具装置释放后(下文详细介绍)留置在体腔内的第一、第二臂(11、12)露出于收紧管(20)的长度。第三臂(21)的远端具有与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远端相啮合的夹齿(22a、22b)。
如图4a、4b所示,驱动构件包括滑动手柄(60)和套设在滑动手柄(60)上的滑动指环(61a、61b),滑动手柄(60)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单个。滑动手柄(60)前端设置有弹簧管(40),一卡箍组件(62)将弹簧管(40)轴向固定于滑动手柄(60)。卡箍组件(62)包括法兰(621)和外罩(622),法兰(621)与弹簧管(40)近端固定,外罩(622)罩设在法兰(621)上,将其轴向固定于滑动手柄(60)。弹簧管(40)外通常包覆有护套,护套由特氟龙构成,起到弹簧管(40)与内镜器械通道壁之间的润滑作用。
结合图1,弹簧管(40)内穿设有操纵线(33a、33b),操纵线(33a、33b)的近端分别固定于滑动指环(61a、61b),两个滑动指环(61a、61b)可彼此独立地在滑动手柄(60)上滑动,操纵线(33a、33b)的远端分别固定有连接片(32a、32b)。弹簧管(40)的远端具有前端内壁设置有环形槽(43)的连接管(42),连接管(42)的前端与收紧管(20)近端相抵接。收紧管(20)近端周壁上相对于收紧管(20)中轴线对称地设置有两个固定孔(24a、24b)。当连接管(42)的前端与收紧管(20)近端相抵接时,固定孔(24a、24b)与环形槽(43)相对齐,一前端具有两个弯折部(51a、51b)的弹性销(50)布置在弹簧管(40)远端内,弯折部(51a、51b)的远端穿过固定孔(24a、24b)深入环形槽(43)中,使得收紧管(20)固定于连接管(42)同时得以绕收紧管(20)中轴线旋转。在操纵线(33a)较弹性销(50)更远端的部位设置有卡环(52),当卡环(52)随操纵线(33a)被进一步拉动,其将进一步将弹性销(50)拉入于弹簧管(40)中,同时使得两弯折部(51a、51b)发生形变而脱离于固定孔(24a、24b),进而释放收紧管(20)。需要补充的是,卡环(52)可以设置在操纵线(33a、33b)任意一个上。上述布置,可以使收紧管(20)在弹性销(50)与固定孔(24a、24b)保持在连接管(42)前端,进而使得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在锁定之前重复开闭,增加了操作者的调整机会,降低了夹持的失误率。
第一臂(11)、第二臂(12)近端还具有开孔(112、122),开孔(112、122)中设置有销钉(113、123),通过连接片(32a、32b)上挂接于销钉(113、123)的挂钩(31a、31b),操纵线(33a、33b)得以分别控制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的张开与闭合。
下面结合手术环境介绍上述夹具装置的一种使用方法。
首先,将夹具装置的远端插入于内镜器械通道,此时两个滑动指环(61a、61b)处于第一位置,弯曲部(11O、120)收容于收紧管(20)中,第一臂(11)、第二臂(12)与第三臂(21)呈闭合状态;
第二步,当夹具装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一组织边缘,第一滑动指环(61a)向远端滑动,进而驱动第一臂(11)伸出于收紧管(20),从而张开第一臂(11)使第一组织边缘位于第一臂(11)的远端和第三臂(21)的夹齿(22a)之间,向近端拉动第一滑动指环(61a)使之靠近第一位置直至第一臂(11)与第三臂(21)夹住第一组织边缘并保持;
第三步,调节内镜位置使夹具装置朝向目标位置的第二组织边缘,第二滑动指环(61b)向远端滑动,进而驱动第二臂(12)伸出于收紧管(20),从而张开第二臂(12)使第二组织边缘位于第二臂(12)的远端和第三臂(21)的夹齿(22b)之间,向近端拉动第二滑动指环(61b)使之靠近第一位置直至第二臂(12)与第三臂(21)夹住第二组织边缘;
第四步,相对于滑动手柄(60)同时向近端拉动滑动指环(61a、61b)直至比第一位置更靠近滑动手柄(60)近端的第二位置,此时挂钩(31a、31b)被拉直,待锁部(111、121)随之径向向外弹开卡入锁定部(23a、23b),第一臂(11)、第二臂(12)锁定于收紧管(20);
第五步,相对于滑动手柄(60)同时向近端拉动滑动指环(61a、61b)直至比第一、第二位置更靠近近端的第三位置,卡环(52)带动弹性销(50)进入弹簧管(40),此时弯折部(51a、51b)从固定孔(24a、24b)中脱出,收紧管(20)与连接管(42)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11)、第二臂(12)的张开顺序不受限制,使用者可视操作效率任意选择。在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如果需要调整夹具装置的角度,则使用者可一手握持卡箍组件(62),一手旋转滑动手柄(60)来实现第一臂(11)、第二臂(12)绕收紧管(20)中轴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织边缘和第二组织边缘为一创口的两边,但并没有限定作用对象,也可以是健康组织。以下对本夹子装置在粘膜下剥离术中的使用方法加以说明。
首先,将夹具装置的远端插入于内镜器械通道,此时两个滑动指环(61a、61b)处于第一位置,弯曲部(110、120)收容于收紧管(20)中,第一臂(11)、第二臂(12)与第三臂(21)呈闭合;
第二步,当夹具装置到达待切割部后,将通过调整内镜姿态将夹具装置朝向待切割部对侧的组织内壁,第一滑动指环(61a)向远端滑动,进而驱动第一臂(11)伸出于收紧管(20),从而张开第一臂(11)使对侧的组织内壁部分位于第一臂(11)的远端和第三臂(21)的夹齿(22a)之间,向近端拉动第一滑动指环(61a)使之靠近第一位置直至第一臂(11)与第三臂(21)夹住对侧组织的内壁并保持;
第三步,对待切割部(粘膜上层)进行小范围的初步切割;
第四步,调节内镜位置使夹具装置朝向被切下的待切割部边缘(以下称为“第一切割部边缘”),第二滑动指环(61b)向远端滑动,进而驱动第二臂(12)伸出于收紧管(20),从而张开第二臂(12)使第一切割部边缘位于第二臂(12)的远端和第三臂(21)的夹齿(22b)之间,向近端拉动第二滑动指环(61b)使之靠近第一位置直至第二臂(12)与第三臂(21)夹住第一切割部边缘;
第五步,相对于滑动手柄(60)同时向近端拉动滑动指环(61a、61b)直至比第一位置更靠近滑动手柄(60)近端的第二位置,此时挂钩(31a、31b)被拉直,待锁部(111、121)随之径向向外弹开卡入锁定部(23a、23b),第一臂(11)、第二臂(12)锁定于收紧管(20);
第六步,相对于滑动手柄(60)同时向近端拉动滑动指环(61a、61b)直至比第一、第二位置更靠近近端的第三位置,卡环(52)带动弹性销(50)进入弹簧管(40),此时弯折部(51a、51b)从固定孔(24a、24b)中脱出,收紧管(20)与连接管(42)分离;
第七步,通过内镜向体腔内充气使对侧组织内壁的扩张抬升,第一切割部边缘也被抬升,从而方便操作者能够在清晰的内镜视野下沿粘膜下缘避开血管切割组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夹具装置,包括:
第一臂和第二臂;
具有穿行通道的收紧管,第一臂和第二臂从收紧管远端部分地插入于穿行通道;
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沿所述收紧管轴向布置的第三臂,第一、第二臂可分别相对于第三臂近端旋转;
第一、第二驱动构件,其被配置为分别与第一、第二臂可释放地连接并可使第一、第二臂相对于第三臂分别沿所述收紧管轴向进退,从而使第一、第二臂远端相对于第三臂远端分离与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臂的近端固定于所述收紧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第二臂之一具有弯曲部,其使得该第一或第二臂具有向远离第三臂的方向偏离的倾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臂远端具有至少一个与第一或第二臂至少其一的远端相配合的齿状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管内表面至少包括一个锁定部,用以将至少第一、第二臂之一锁定于收紧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第二臂之一具有一待锁部,用以在至少第一、第二臂收容于收紧管时,向收紧管内表面施加应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鞘管,所述收紧管套设在所述鞘管远端,所述第一、第二驱动构件沿所述轴向伸展于鞘管中,用于向收紧管提供轴向的促动力;
保持构件,其穿过所述收紧管的侧壁挂接于所述鞘管远端位置的侧壁上;
卡环,其设置在第一或第二驱动构件较保持构件更远端的部位上,用以当上述第一或第二驱动构件后退时与所述保持构件卡合,从而使所述保持构件由于第一或第二驱动构件的进一步后退而脱离于所述收紧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连接管,用以与所述保持构件配合将所述收紧管轴向固定在所述鞘管远端。
9.一种夹具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将上述夹具装置伸到待夹取组织的一侧,第一、第二臂与第三臂保持闭合状态;
推进第一驱动构件,使得第一臂与第三臂的远端分离,夹取一侧组织并后撤第一驱动构件,使得第一臂与第三臂保持夹持组织的状态;
将上述夹具装置伸到待夹取组织的另一侧,第二、第二臂与第三臂保持闭合状态;
推进第二驱动构件,使得第二臂与第三臂的远端分离,夹取另一侧组织并后撤第二驱动构件,使得第二臂与第三臂保持夹持组织的状态;
进一步后撤第一臂、第二臂,直至所述收紧管脱落于所述鞘管。
CN201811072273.1A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092762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2273.1A CN109276288A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72273.1A CN109276288A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6288A true CN109276288A (zh) 2019-01-29

Family

ID=65181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72273.1A Withdrawn CN109276288A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62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8462A1 (zh) * 2019-11-18 2021-05-27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和辅助系统
WO2022095725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8462A1 (zh) * 2019-11-18 2021-05-27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和辅助系统
EP4046580A4 (en) * 2019-11-18 2022-12-14 MicroPort Urocare (Jiaxing) Co., Ltd. HEMOSTATIC ATTACHMENT AND AUXILIARY SYSTEM
WO2022095725A1 (zh) * 2020-11-06 2022-05-12 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一种止血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01491B2 (ja) 腹腔鏡器具および関連手術方法
US5304183A (en) Tethered clamp retractor
US9615824B2 (en) Handle assembly for endoscopic suturing device
US20140088637A1 (en) Magnetic Collet for Attaching End Effector
US5925064A (en) Fingertip-mount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of use
JP5204100B2 (ja) クリップ器具用解除機構
US9526516B2 (en) Detachable end effector and loader
US4686965A (en) Instrument for endoscopic operations
US20140243799A1 (en) Percutaneous Instrument with Tapered Shaft
JPH08500506A (ja) 内視鏡的縫合装置
CN107440753B (zh) 内窥镜缝合装置
SG171712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equipment appropriate for mini-invasive surgery
US20140088638A1 (en) Detachable End Effector with Lateral Lock
US20140277018A1 (en) Percutaneous Instrument and Method
CN109805986A (zh) 一种医用多爪钳
CN118021380A (zh) 止血夹
CN109276288A (zh) 一种夹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5982497B2 (ja) 腹腔鏡検査用シールブリッジ
US20090182350A1 (en) Instrucment and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US11864752B2 (en) Endoscopic stitching device for supporting suture needles in various orientations
EP1322238A1 (en) Endoscopic instrument
WO2023022811A1 (en) Over the scope clip with compliant mechanism
CN105025824B (zh) 具有夹头锁定机构的经皮器械
AU2015201473A1 (en) Laparoscopic instrument and related surgica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1100 Building 597 Kangxin Road,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5 and 6 (except room 103 and 202)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Anjis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No. 597 Kangxin Road,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AG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