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4518A -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4518A
CN109274518A CN201810853881.XA CN201810853881A CN109274518A CN 109274518 A CN109274518 A CN 109274518A CN 201810853881 A CN201810853881 A CN 201810853881A CN 109274518 A CN109274518 A CN 109274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information
command template
order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538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4518B (zh
Inventor
刘�东
周建生
黄刚
刘锦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MIGU Music Co Ltd
MIG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MIGU Music Co Ltd
MIG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MIGU Music Co Ltd, MIGU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538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4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4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4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4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4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属的厂商不同;所述命令集合用于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第二设备故障并增加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命令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替换所述第二设备。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设备管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当大量用户访问系统时,可能会导致系统负载过高。通常,通过使用负载均衡设备,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
但是,由于各负载均衡设备的生产厂商不同,因而不同生产厂商所生产的负载均衡设备的管理命令不同,因而,当某个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出现故障且使用另外一个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替换时,需要后台人员进行管理命令转换,如此,不能快速使用另外一个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接替出现故障的负载均衡设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当某个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故障时快速使用另外一个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进行替换。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
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属的厂商不同;所述命令集合用于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第二设备故障并增加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命令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替换所述第二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包括:
在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厂商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命令模板;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的每个命令模板对应的版本号不同;
从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确定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版本号对应的命令模板;
将确定出的命令模板作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查找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厂商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负载均衡集群中的每个设备,获取相应设备的配置信息;并利用相应设备的厂商信息,确定所述相应设备的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类别的关键字;
利用所述相应设备的关键字以及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相应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利用每个设备的命令模板以及厂商信息,建立所述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服务组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一命令;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二命令;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三命令;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四命令;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五命令;
通过所述第一命令、第二命令、第三命令、第四命令、第五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命令,得到命令集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
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输入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
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是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操作;
响应所述操作,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作为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
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命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属的厂商不同;所述命令集合用于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第二设备故障并增加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命令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替换所述第二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厂商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命令模板;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的每个命令模板对应的版本号不同;从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确定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版本号对应的命令模板;将确定出的命令模板作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命令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一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二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三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四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五命令;通过所述第一命令、第二命令、第三命令、第四命令、第五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命令,得到命令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面所述任一项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面所述任一项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属的厂商不同;所述命令集合用于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第二设备故障并增加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命令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替换所述第二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某个厂商的第二设备故障时,无需通过人工进行配置转换,通过确定的第一设备命令模板,以及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并利用所述命令集合对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使得第一设备的配置与出现故障的第二设备的配置相同,如此,能够通过另外一个厂商的第一设备快速替换第二设备,从而可避免消耗用户等待配置转换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中虚拟服务、服务组以及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拓扑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管理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a至图5e为本发明实施例命令模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命令集合的确定过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负载均衡集群中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的正向、逆向转换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管理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管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管理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当大量用户访问系统时,导致系统负载过高,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增加服务器数量来对系统进行横向扩展,并通过使用负载均衡(LB,Load Balance)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
一般的负载均衡设备均自带有命令行界面(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的命令运维模式。而由于各负载均衡设备的生产厂商不同,因而不同生产产生所生产的负载均衡设备的管理命令不同,web管理模式也不同,即使同一品牌可能不同型号的设备配置方式也不同。因而当同一系统中不同子系统之间使用了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器时,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后台人员无法对该些负载均衡器进行统一管理。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属的厂商不同;所述命令集合用于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第二设备故障并增加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命令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替换所述第二设备。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管理方法,本实施例的设备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
实际应用于负载均衡集群时,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负载均衡设备。
这里,为了实现负载均衡,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某个负载均衡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所述第一设备添加至所述负载均衡集群中,以替换出现故障的负载均衡设备,如此,可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以对第一设备进行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输入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是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操作;响应所述操作,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作为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
实际应用时,可以由用户输入所述第一设备上粘贴的相关信息至所述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还可以由所述服务器根据预存所述第一设备的信息中获取所述相关信息。
步骤102: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包括:在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厂商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命令模板;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的每个命令模板对应的版本号不同;从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确定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版本号对应的命令模板;将确定出的命令模板作为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这里,为了便于对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进行不同版本的配置,可以使一个命令模板对应一个版本号,一个厂商可以对应至少一个命令模板;当一个厂商对应至少两个命令模板时,每个命令模板的对应的版本号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查找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厂商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针对负载均衡集群中的每个设备,获取相应设备的配置信息;并利用相应设备的厂商信息,确定所述相应设备的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类别的关键字;利用所述相应设备的关键字以及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相应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利用每个设备的命令模板以及厂商信息,建立所述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信息,并保存至数据库中。
这里,为了消除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中虚拟服务、服务组以及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拓扑关系,以便将不存在拓扑关系的配置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当采集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后,从原始配置中提取至少包括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服务组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等等的配置信息,并保存在数据库中。
图2为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中虚拟服务、服务组以及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拓扑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虚拟服务、服务组以及节点服务器之间的拓扑关系是指:一个虚拟服务向下对应一个服务组,一个服务组向下关联多个节点服务器。其中,虚拟服务用VS表示,服务组用GROUP表示,节点服务器用RS表示。
这里,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的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类别的关键字可以不同,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的关键字的个数可以不同。其中,配置信息类别可以包括虚拟服务、服务组、节点服务器、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等等类别。
举例来说,假设负载均衡设备所属的厂商为Array,则Array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的关键字可以为slb virtual、slb group method、slb real、slb policy、slb groupmember。其中,slb virtual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虚拟服务VS;slb group method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服务组;slb real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节点服务器;slbpolicy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slb group member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
这里,针对所述第一设备,确定至少一个指示配置信息类别的关键字;针对每种类别的关键字,将关键字与所述第一设备的相应类别的配置信息,得到相应类别的命令语句;将利用负载均衡设备的至少一个关键字确定的至少一个命令语句作为命令模板。
步骤103: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属的厂商不同。
其中,所述命令集合用于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第二设备故障并增加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命令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替换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服务组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服务器可以从步骤102中确定的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包括:利用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一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二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三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四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五命令;通过所述第一命令、第二命令、第三命令、第四命令、第五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命令,得到命令集合。
这里,可以利用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结合所述第一设备的命令模板,得到至少一个命令,将至少一个命令组成命令集合。
以第一命令为例,针对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中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中包含用于指示虚拟服务的关键字的命令语句,然后将确定出的命令语句中的配置信息替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如此,得到第一命令。得到第二命令、第三命令、第四命令、第五命令的过程与得到第一命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还可以利用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结合所述第二设备在负载均衡集群中的使用情况,确定关键信息;利用确定的关键信息,结合所述第一设备的命令模板,得到至少一个命令,将至少一个命令组成命令集合。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负载均衡集群中某个厂商的第二设备故障时,无需通过人工进行配置转换,通过确定的第一设备命令模板,以及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并利用所述命令集合对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使得第一设备的配置与出现故障的第二设备的配置相同,如此,能够通过另外一个厂商的第一设备快速替换第二设备,从而可避免消耗用户等待配置转换的时间。
另外,通过对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命令进行转换,从而能够实现对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过程及原理。
图3为设备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结构包括:原负载均衡设备、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其中,
所述原负载均衡设备,作为负载均衡集群中的一个负载均衡设备;
所述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包括采集部件、数据库、预设命令模板模块;其中,采集部件用于采集负载均衡集群中的各负载均衡器对应的配置信息,比如虚拟服务器的属性信息、服务组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以及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采集的配置信息用于构建负载均衡集群的数据库。所述数据库用于保存负载均衡集群中的各个负载均衡器的配置信息;预设命令模板模块用于供管理人员确定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并利用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能够对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进行配置管理的命令集合,当原负载均衡设备故障时,将命令集合发送给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
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用于当原负载均衡设备故障时,接收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发送的命令集合,执行所述命令集合,将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转换为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从而替换原负载均衡设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设备管理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结合图3所示的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服务器对应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所述第二设备对应原负载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对负载均衡集群中各厂商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进行采集。
如图3中的箭头1所示,所述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中的采集部件根据针对原负载均衡设备编写的脚本语言,定期远程登录原负载均衡设备;并向登录的原负载均衡设备发送获取原始配置的采集命令,所述采集命令可以为show slb virtual all、show slb policyall等等。
步骤402:对采集的原始配置进行存储。
如图3中的箭头2所示,将采集的原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存储在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上。
步骤403:从原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中提取出不存在拓扑关系的配置信息。
这里,负载均衡集群中通过依赖各个负载均衡设备的三元素和两关系,实现将一组相同的服务器合并起来从而对外提供服务。其中,三元素是指:虚拟服务(用VS表示)、服务组(用GROUP表示)、节点服务器(用RS表示);两关系是指: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联关系、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联关系。其中,虚拟服务VS是对外提供服务的一个归口单元,包含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服务端口、协议类型、是否启用等属性。服务组GROUP是将多个相同类型的服务器汇总成可用的服务组。节点服务器RS是部署了应用程序和资源的服务器,且同一组内应用程序和资源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的虚拟服务VS、服务组GROUP、节点服务器RS的命名方式可能不同,因此,对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的虚拟服务VS、服务组GROUP、节点服务器RS进行统一的命名,以便于采集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
这里,原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中的虚拟服务VS、服务组GROUP以及节点服务器RS之间存在拓扑关系,也就是一个虚拟服务VS向下对应一个服务组GROUP,一个服务组GROUP向下关联多个节点服务器RS。当用户的访问请求到达虚拟服务VS后,逻辑上会逐步向下转发给服务组GROUP,服务组GROUP再根据其分配算法将请求转发到本组中的一台节点服务器RS,该节点服务器对请求进行最终应答。所述分配算法,可以为最小连接数、平均分配、随机分配等等。
因此,为了便于设置不同厂商负载均衡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可以从原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中,提取出不存在拓扑关系的配置信息,以便于保存在数据库中,方便设置命令模板。其中,提取出的配置信息包括: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RS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与节点服务器RS的关系属性信息。
步骤404:将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厂商信息的对应关系存储到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如图3中的箭头3所示,将提取出的所述原负载均衡设备的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RS的属性信息、虚拟服务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与节点服务器RS的关系属性信息,存入数据库中,并附加原负载均衡设备的其他信息,比如标识(ID,IDentification)、设备厂商、型号、版本、采集时间戳等等。
其中,虚拟服务VS、服务组Group、节点服务器RS等信息分表存储,使用数据库的外键关联。其中,所述外键可以将多个数据库表进行唯一性关联。
表1是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如表1所述,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包括ID、IP地址、物理端口Port、名称Name、协议Protocol(表1未示出)、禁用Disable(表1未示出)、所属设备(表1未示出)等信息。
VS ID VS IP VS Port VS Name
160 XXXX58 8089 “HDYQ_8089”
161 XXXX91 8111 “VIP_MS_8111”
162 XXXX90 8080 “VIP_PE_8080”
表1
表2是虚拟服务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如表2所示,虚拟服务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包括VS Name、GROUP NAME、VS ID。其中,服务组GROUP表外联VS表,隐含了虚拟服务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联关系。
ID VS Name GROUP Name VS ID
212 “HDYQ_8089” “HDYQ_8089” 160
213 “VIP_PE_8111” “IMP_PE_8080” 162
214 “erxiankf” “gl_erxiankf” 163
表2
步骤405:从预设命令模板和厂商信息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命令模板是指根据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的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RS的属性信息、虚拟服务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与节点服务器RS的关系属性信息,得到的命令语句集合模型。
如图3中的箭头5所示,获取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根据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从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假设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厂商为Array、设备版本号为APV6250Rel.TM.8.3.0.33,查找出的命令模板如图5a至图5e所示。
图5a中,关键字slb real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节点服务器RS;节点服务器RS的属性信息包括:RS服务类型、RS名称、RS的IP地址、RS的服务端口、RS最大连接数、RS健康检查方式、健康检查UP限次、健康检查down限次。其中,可以将节点服务器RS的属性信息中某些必要信息比如RS服务类型、RS名称等等设置为空,以替换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
图5b中,关键字slb group member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节点服务器R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R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包括:Group名、RS名称、RS的Weight、优先级。其中,可以将节点服务器R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中某些必要信息比如RS的Weight等等设置为空,以替换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
图5c中,关键字slb group method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服务组GROUP的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的属性信息包括:Group名、轮训方法、轮训属性。其中,可以将服务组GROUP的属性信息中某些必要信息比如轮训方法等等设置为空,以替换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
图5d中,关键字slb virtual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包括:VS协议、VS名、VS IP(简写为VIP)地址、VS IP(简写为VIP)端口、Arp协议支持、连接数限制。其中,可以将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中某些必要信息比如VS协议等等设置为空,以替换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
图5e中,关键字slb policy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的类别为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虚拟服务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包括:策略、VS名称、Group名称。其中,可以将虚拟服务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中某些必要信息比如策略等等设置为空,以替换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
这里,当从数据库中没有查找到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命令模板时,可以在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对应的终端上提供定制命令模板入口按钮,当用户点击了定制命令模板入口按钮后,可以设置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对应的关键字以及空的配置信息,并发送给所述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所述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利用用户设置的关键字以及空的配置信息,得到定制命令模板,并保存至数据库中。
步骤406:利用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以及所述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至少一个命令的命令集合,向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发送所述命令集合。
这里,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即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RS的属性信息、虚拟服务VS与服务组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与节点服务器RS的关系属性信息。
图6为命令集合的确定过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利用所述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结合步骤405确定的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命令模板,将关键字和提取的配置信息进行组合,得到至少一个命令的命令集合。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下发命令集合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执行(如图3中的箭头6所示),以实现当原负载均衡设备故障时、使用目标负载均衡设备替换原负载均衡设备。其中,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应预先配置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管理地址,如此可以实现远程下发命令集合至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
图7是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所述结构框图包括:
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
模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命令模板;
生成命令集合模块,用于利用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命令模板,生成至少一个命令的命令集合;
下发命令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命令集合至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以对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进行配置。
图8是负载均衡集群中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的正向、逆向转换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正向转换是指从原负载均衡设备的存在拓扑关系的原始配置中提取出不存在拓扑关系的配置信息即虚拟服务VS的属性信息、服务组GROUP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RS的属性信息、VS与GROUP的关系属性信息、GROUP与RS的关系属性信息,并将提取出的配置信息保存至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逆向转换是指从数据库中获取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利用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命令模板,得到命令集合,并发送命令集合至目标负载均衡设备,以使所述目标负载均衡设备内部的配置转换为原负载均衡设备的存在拓扑关系的原始配置。
图9是设备管理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系统架构包括:负载均衡设备、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其中,
100为负载均衡设备;101为负载均衡线网配置信息。
200为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包含采集部件210、统一配置信息库220、配置模板230、web展示部件240;210采集部件包含配置采集部件211;220统一配置信息库包含集群关系整合部件221、数据库部件222;221集群关系整合部件包含冗余关系221.1、管理关系221.2、VS关系221.3、group关系221.4、RS关系221.5、RSHC关系221.6;222数据库部件包含配置入库222.1;230配置模板包含F5厂商的各版本配置模板231、Radware厂商的各版本配置模板232、Array厂商的各版本配置模板233、A10厂商的各版本配置模板234;240web展示部件包含后端241、前端242;241web展示部件后端包含241.1查询管理、241.2读写数据库、241.3权限管理、241.4用户管理、241.5匹配配置模板;242web展示部件前端包含242.1查询、242.2配置切换、242.3删除、242.4登录。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不同厂商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始配置,并根据从原始配置提取出的不存在拓扑关系的配置信息保存在负载均衡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如此,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保存的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确定出的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命令模板,将目标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转换为原负载均衡设备的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对不同厂商的负载均衡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基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设备管理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服务器上,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
确定模块102,用于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命令生成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属的厂商不同;所述命令集合用于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第二设备故障并增加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命令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替换所述第二设备。
所述确定模块102,具体用于在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厂商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命令模板;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的每个命令模板对应的版本号不同;从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确定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版本号对应的命令模板;将确定出的命令模板作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所述命令生成模块103,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一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二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三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四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五命令;通过所述第一命令、第二命令、第三命令、第四命令、第五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命令,得到命令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装置在进行管理设备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装置与设备管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获取模块101由位于设备管理装置上的网络接口实现;确定模块102、命令生成模块103可由位于设备管理装置上的处理器比如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实现。
图11是本发明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的设备管理装置1100设置在所述业务终端上,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用户接口1103、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4。设备管理装置11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05。
其中,用户接口11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轨迹球、点击轮、按键、按钮、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设备管理装置1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设备管理装置11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操作系统11021和应用程序11022;其中,操作系统11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11022可以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11022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101中,或者由处理器1101实现。处理器11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1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11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102,处理器1101读取存储器11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存储器11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11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基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管理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参照图11所示,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110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设备管理装置1100的处理器110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
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属的厂商不同;所述命令集合用于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第二设备故障并增加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命令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替换所述第二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包括:
在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厂商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命令模板;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的每个命令模板对应的版本号不同;
从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确定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版本号对应的命令模板;
将确定出的命令模板作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厂商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负载均衡集群中的每个设备,获取相应设备的配置信息;并利用相应设备的厂商信息,确定所述相应设备的用于指示配置信息类别的关键字;
利用所述相应设备的关键字以及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相应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利用每个设备的命令模板以及厂商信息,建立所述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服务组的属性信息、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包括:
利用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一命令;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二命令;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三命令;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四命令;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五命令;
通过所述第一命令、第二命令、第三命令、第四命令、第五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命令,得到命令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
生成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输入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
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所述输入操作是针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操作;
响应所述操作,将用户输入的信息作为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
6.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厂商信息、设备版本号;
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相关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命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命令模板,以及预先保存的第二设备的配置信息,得到命令集合;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属的厂商不同;所述命令集合用于当负载均衡集群中的第二设备故障并增加第一设备时,根据所述命令集合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配置以替换所述第二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在预设的命令模板与厂商信息的对应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厂商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命令模板;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的每个命令模板对应的版本号不同;从所述至少一个命令模板中,确定与所述相关信息中的设备版本号对应的命令模板;将确定出的命令模板作为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命令生成模块,具体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设备的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一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二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节点服务器的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三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虚拟服务与服务组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四命令;利用所述配置信息中的服务组与节点服务器的关系属性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命令模板,得到第五命令;通过所述第一命令、第二命令、第三命令、第四命令、第五命令中的至少一个命令,得到命令集合。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设备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53881.XA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74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3881.XA CN109274518B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3881.XA CN109274518B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4518A true CN109274518A (zh) 2019-01-25
CN109274518B CN109274518B (zh) 2021-11-23

Family

ID=65152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53881.XA Active CN109274518B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451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7459A (zh) * 2005-12-22 2006-06-14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发命令的方法和系统
US20070022227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Nec Corporation Path control device, system, cluster, cluster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mbodying program
CN102684894A (zh) * 2011-03-07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北向接口的方法及装置
US9417892B2 (en) * 2012-09-28 2016-08-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command template creation assistant using cross-model analysis to identify common syntax and semantics
CN107911249A (zh) * 2017-11-28 2018-04-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的命令行发送方法、装置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2227A1 (en) * 2005-07-22 2007-01-25 Nec Corporation Path control device, system, cluster, cluster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mbodying program
CN1787459A (zh) * 2005-12-22 2006-06-14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发命令的方法和系统
CN102684894A (zh) * 2011-03-07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北向接口的方法及装置
US9417892B2 (en) * 2012-09-28 2016-08-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command template creation assistant using cross-model analysis to identify common syntax and semantics
CN107911249A (zh) * 2017-11-28 2018-04-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的命令行发送方法、装置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4518B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7436B2 (en) Managing storage volume in a virtual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US20210028981A1 (en) Application migration system
US10212031B2 (en) Intelligent configuration discovery techniques
US9979596B2 (en) Configuration discovery service data visualization
CN110324164A (zh) 一种网络切片的部署方法及装置
WO2016184045A1 (zh) 一种网络业务扩容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048314A1 (en) Migrating cloud resources
US9003222B2 (en) Configuration fault localization in shared resource environments
US10992526B1 (en)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networking configuration system
CN10968409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22134809A1 (zh) 模型训练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US2022034289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workflows with proactive data transformation
CN106789142A (zh) 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17118720A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高性能物联网联动处理系统
US10516756B1 (en) Selection of a distributed network service
US1177045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storage systems based on subscription changes
TWI544342B (zh) 伺服器品質驗證方法及其系統
CN109274518A (zh)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6121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workflows with data management services
CN111274004B (zh) 进程实例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TW201427336A (zh) 動態關聯實體與虛擬資源相依關係並自動生成多維度異質性資源網路拓樸之方法與系統
CN109495591A (zh) 访问服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3427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sioning workflows with dynamic accelerator pools
US1192989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hardware through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US11630753B2 (en) Multi-level workflow scheduling using metaheuristic and heuristic algorith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