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1147B -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1147B
CN109271147B CN201811067423.XA CN201811067423A CN109271147B CN 109271147 B CN109271147 B CN 109271147B CN 201811067423 A CN201811067423 A CN 201811067423A CN 109271147 B CN109271147 B CN 1092711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ayer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t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74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1147A (zh
Inventor
张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6742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1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1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1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1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1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涉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无论开发人员需要向系统中添加何种应用模块,该应用模块只要符合API接口规范即可接入系统,通过框架层中的相关调用功能模块,实现对基础层相关功能模块的调用,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件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座舱,通俗来说就是智能化的汽车内部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需求的日益提高,智能座舱系统所使用的应用模块的种类也更加多样。现有技术中,应用模块所使用的框架支撑资源(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交互,多维通信)处于分散设置,在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应用模块过程中,加入应用模块时,当该应用模块使用了多个框架资源时,需要针对该应用模块使用的多个框架资源,对多个框架支撑资源的接口进行验证,导致对框架资源的重复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以提高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中,包括:
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
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基础层设置车身控制模块、交互模块以及通讯模块;
在所述框架层设置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功能调用模块;
在所述应用层设置导航模块、仪表模块、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包括:
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
在所述车控部分设置所述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
在所述交互部分设置所述交互模块、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
在所述通讯部分设置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通过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车身控制模块;
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通过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交互模块;
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通过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通讯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通讯模块中设置扩展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以下一种或多种功能单元封装进所述交互模块中:
机器视觉单元、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触控单元、声纹识别单元、内部环境感知单元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其中,包括:
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
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包括:
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
所述车控部分设有车身控制模块、控制功能调用模块、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
所述交互部分设有交互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触控模块以及语境对话模块;
所述通讯部分设有通讯模块、通讯生态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包括:
所述通讯模块中设有扩展接口。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交互模块至少包括以下单元中的一种:
机器视觉单元、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触控单元、声纹识别单元、内部环境感知单元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采用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当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开发时,无论开发人员需要向系统中添加何种应用模块,该应用模块只要符合API接口规范即可接入系统,通过框架层中的相关调用功能模块,实现对基础层相关功能模块的调用,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交互模块的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应用模块所使用的框架支撑资源(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交互,多维通信)处于分散设置,在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应用模块过程中,加入应用模块时,当该应用模块使用了多个框架资源时,需要针对该应用模块使用的多个框架资源,对多个框架支撑资源的接口进行验证,导致对框架资源的重复开发,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较低,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10、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
S120、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通过封装好的访问接口,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中的功能单元处理所述参数;
具体的,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包括了智能座舱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例如,交互模块、通信模块、车身控制模块等。框架层包括了衔接应用层和基础层的模块,例如,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功能调用模块。应用层包括了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应用模块,例如,导航模块、仪表模块、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等。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模块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模块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使用API接口规范将应用层与框架层之间的接口进行统一,当进行系统开发时,无论开发人员加入何种应用模块,只要调整应用模块使其符合API接口规范,即可接入使用,根据需要调用框架层中的相关单元,提高了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将基础层中的多个功能单元按照车控功能,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分类,并将相同类别的功能单元封装在一个模块中,仅对外提供一个接口,用于与框架层中的调用模块进行调用。
用户通过向应用层的应用模块发出指令,应用模块根据API接口规范,向框架层中相应的模块输出指令对应的参数,框架层相应的模块在接收到应用模块输出的参数后找到对应的模块,并从基础层封装好的模块中调用具有处理该参数功能的相关功能单元,相关单元将处理后的结果,向上逐层返回,最终反馈给应用层的应用模块。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其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三个层级,将框架层中的调用功能模块的接口通过API 规范进行封装,当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开发时,无论开发人员需要向系统中添加何种应用模块,该应用模块只要符合API接口规范即可接入系统,通过框架层中的相关调用功能模块,实现对基础层相关功能模块的调用,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
可选地,在所述基础层设置车身控制模块、交互模块以及通讯模块;
在所述框架层设置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功能调用模块;
在所述应用层设置导航模块、仪表模块、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
具体的,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包括了智能座舱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包括交互模块、通信模块、车身控制模块等。框架层包括了衔接应用层和基础层的模块,包括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功能调用模块。应用层包括了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应用模块,包括导航模块、仪表模块、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等。
举例而言,用户通过向应用层的语境对话模块发出指令,应用层的语境对话模块根据API接口规范,向框架层中的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输出指令对应的参数,框架层的交互功能调用模块在接收到语境对话模块输出的参数后找到交互功能模块,并从封装好的交互功能模块中调用具有处理该参数功能的语音识别单元,语音识别单元将处理后的结果,向上逐层返回,最终反馈给应用层的语境对话模块,进而联动其他应用模块进行下一步处理。
可选地,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包括:
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
在所述车控部分设置所述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
在所述交互部分设置所述交互模块、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
在所述通讯部分设置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
可选地,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通过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车身控制模块;
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通过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交互模块;
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通过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通讯模块。
所述车控部分包括所述智能座舱系统提供的车身的控制功能,所述交互部分包括所述智能座舱系统提供的人车交互功能,所述通讯部分包括所述智能座舱系统提供的远程控制功能。
具体的,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智能座舱系统在垂直维度分为三个部分,从左至右依次是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车控部分设有车身的控制功能,包括导航模块、仪表模块、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以及车身控制模块,用于导航、参数显示等,还可以包括反光镜调节、车内空调以及收音机等其他和车身控制相关的功能模块。交互部分设有人与智能座舱系统的交互功能,包括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交互模块,用于触控,声控,以及面部识别等。通讯部分设有智能座舱系统的远程通信功能,包括组队出行模块、行程规划模块、通讯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模块,用于人在离车较近时可以预先发动汽车,调整车内温度等功能,通讯方式可以是移动网络、蓝牙无线网络等。通过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三个层级以及分成三个部分,将智能座舱系统切分成九块,可以明确细化每一块的功能,供开发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发。
可选地,在所述通讯模块中设置扩展接口。
具体的,所述扩展接口包括USB接口,移动网络接口以及蓝牙接口等,通过这些接口可以连接手机以及智能家居(如空调、窗帘或电灯)等设备,从而扩展智能座舱系统的功能,例如车载系统通过连接手机,使用手机的投屏功能,既可以实现在车载系统上观看电影的功能,或者,将家中的空调设备与车载系统进行连接后,当用户驾车回家时,可以启动家中的空调设备,为用户提前调整室内温度。将扩展接口设置于基础层中的通讯部分,直接调用基础层中的通讯相关功能。
可选地,将以下一种或多种功能单元封装进所述交互模块中:
机器视觉单元、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触控单元、声纹识别单元、内部环境感知单元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
具体的,基础层的交互模块主要包括机器视觉单元、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触控单元、声纹识别单元、内部环境感知单元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机器视觉单元用于进行人脸身份认证、注视点识别、手势识别、疲劳监测以及情感感知。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用于对话逻辑、匹配、语义识别深度学习、分词以及智能知识库。触控单元用于多点触控和力反馈。声纹识别单元用于匹配、声纹建模。内部环境感知单元用于拟人形态、车辆氛围控制、暗示控制、智能座椅控制、空气净化控制。外部环境感知单元用于360度环视采集显示、ADAS处理与显示以及倒车显示。
举例而言,用户进入车辆后,使用座椅调节应用模块,应用模块根据用户的面部信息进行采集,应用模块将采集后的面部信息参数送入框架层中交互部分的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根据面部信息参数,通过封装好的接口,调用基础层中交互部分的多维模块中的机器视觉单元,机器视觉单元通过特征识别,得到用户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一个ID包含的面部信息相吻合,机器视觉单元通过封装好的接口,将该ID返回给交互功能调用模块,并由交互功能调用模块发送回应用层的应用模块,应用模块根据ID找到与ID对应的个性化设置,向框架层中的控制功能调用模块发出个性化设置参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根据个性化参数,调用基础层中车控部分的车身控制模块,进行座椅的调整,从而实现座椅调节。
在基础层将使用的核心功能单元封装成交互模块,并仅向外提供一个接口,当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开发时,其无论需要调用几种基础层的相关单元,只需对交互模块提供一个接口做一次验证即可,避免了一个向多个相关单元重复验证,提高了智能座舱系统的开发效率。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图2 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应用层210、框架层220以及基础层230,所述基础层230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210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220用于将所述基础层230与所述应用层210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
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220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220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210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通过封装好的访问接口,调用所述基础层230中的模块中的功能单元处理所述参数。
具体的,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230,框架层220和应用层 210,其中,基础层230包括了智能座舱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例如,交互模块232、通信模块233、车身控制模块231等。框架层220包括了衔接应用层210和基础层230的模块,例如,控制功能调用模块221、交互功能调用模块222以及通讯模块223。应用层210包括了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应用模块,例如导航应用、汽车仪表、网络视频应用、语境对话应用、组队出行应用以及行程规划应用等。按照API 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220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将基础层中230的多个功能单元按照车控功能,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分类,并将相同类别的功能单元封装在一个模块中,仅对外提供一个接口,用于与框架层220中的调用模块进行调用。
用户通过向应用层210的应用模块发出指令,应用模块根据API 接口规范,向框架层220中相应的模块输出指令对应的参数,框架层 220相应的模块在接收到应用模块输出的参数后找到对应的模块,并从基础层230封装好的模块中调用具有处理该参数功能的相关功能单元,相关单元将处理后的结果,向上逐层返回,最终反馈给应用层 210的应用模块。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其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230、框架层220以及应用层210三个层级,将框架层220中的调用功能模块的接口通过API规范进行封装,当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开发时,无论开发人员需要向系统中添加何种应用模块,该应用模块只要符合API 接口规范即可接入系统,通过框架层220中的相关调用功能模块,实现对基础层230相关功能模块的调用,大大节省了开发时间。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的示意图,如图 3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
车控部分310、交互部分320以及通讯部分330;
所述车控部分310设有车身控制模块231、控制功能调用模块221、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
所述交互部分设有交互模块232、交互功能调用模块222、触控模块以及语境对话模块;
所述通讯部分设有通讯模块233、通讯生态模块223、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
具体的,智能座舱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从左至右依次是车控部分 310、交互部分320以及通讯部分330。车控部分310设有车身的控制功能,包括导航模块、仪表模块、控制功能调用模块221以及车身控制模块231,用于导航、参数显示等,还可以包括反光镜调节、车内空调以及收音机等其他和车身控制相关的功能模块。交互部分320 设有人与智能座舱系统的交互功能,包括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222以及交互模块232,用于触控,声控,以及面部识别等。通讯部分330设有智能座舱系统的远程通信功能,包括组队出行模块、行程规划模块、通讯功能调用模块223以及通讯模块 233,用于人在离车较近时可以预先发动汽车,调整车内温度等功能,通讯方式可以是移动网络、蓝牙无线网络等。通过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三个层级以及分成三个部分,将智能座舱系统切分成九块,可以明确细化每一块的功能,供开发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发。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通讯模块233中设有扩展接口。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互模块的单元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交互模块至少包括以下单元中的一种:
机器视觉单元2321、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2322、触控单元2323、声纹识别单元2324、内部环境感知单元2325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 2326。
具体的,基础层的交互模块主要包括机器视觉单元2321、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2322、触控单元2323、声纹识别单元2324、内部环境感知单元2325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2326。机器视觉单元2321用于进行人脸身份认证、注视点识别、手势识别、疲劳监测以及情感感知。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2322用于对语言的逻辑、匹配、语义识别深度学习、分词以及智能知识库。触控单元2323用于多点触控和力反馈。声纹识别单元2324用于匹配、声纹建模。内部环境感知单元 2325用于拟人形态、车辆氛围控制、暗示控制、智能座椅控制、空气净化控制。外部环境感知单元2326用于360度环视采集显示、ADAS 处理与显示以及倒车显示。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模块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
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
在所述基础层设置车身控制模块、交互模块以及通讯模块;在所述框架层设置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功能调用模块;在所述应用层设置导航模块、仪表模块、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
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包括:将智能座舱系统分为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在所述车控部分设置所述车身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在所述交互部分设置所述交互模块、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在所述通讯部分设置所述通讯模块、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通过所述控制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车身控制模块;
所述触控模块以及所述语境对话模块通过所述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交互模块;
所述组队出行模块以及所述行程规划模块通过所述通讯功能调用模块调用所述通讯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讯模块中设置扩展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以下一种或多种功能单元封装进所述交互模块中:
机器视觉单元、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触控单元、声纹识别单元、内部环境感知单元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
5.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层、框架层以及应用层,所述基础层用于进行数据处理;所述应用层用于向用户提供应用模块,所述框架层用于将所述基础层与所述应用层对应的模块建立调用联系;
按照API接口规范,对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的访问接口进行封装,所述框架层中的模块根据所述应用层中的模块输出的参数,调用所述基础层中的模块;
所述基础层设有车身控制模块、交互模块以及通讯模块;所述框架层设有控制功能调用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以及通讯功能调用模块;所述应用层设有导航模块、仪表模块、触控模块、语境对话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
车控部分、交互部分以及通讯部分;所述车控部分设有车身控制模块、控制功能调用模块、导航模块以及仪表模块;所述交互部分设有交互模块、交互功能调用模块、触控模块以及语境对话模块;所述通讯部分设有通讯模块、通讯生态模块、组队出行模块以及行程规划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模块中设有扩展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模块至少包括以下单元中的一种:
机器视觉单元、语音与指令对话单元、触控单元、声纹识别单元、内部环境感知单元或外部环境感知单元。
CN201811067423.XA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Active CN109271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7423.XA CN109271147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7423.XA CN109271147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1147A CN109271147A (zh) 2019-01-25
CN109271147B true CN109271147B (zh) 2021-09-28

Family

ID=65189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7423.XA Active CN109271147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711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7028B (zh) * 2020-06-10 2023-09-19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认知资源管理架构及认知资源调用方法
CN114312669B (zh) * 2022-02-15 2022-08-05 远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座舱显示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0957A (zh) * 2011-12-19 2012-06-27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分离设计的方法
CN102736900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oa的应用系统平台架构的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05551284A (zh) * 2016-01-29 2016-05-04 武汉光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自动驾驶系统
CN108334087A (zh) * 2018-01-25 2018-07-27 广州大学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平台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CN108508882A (zh) * 2017-02-28 2018-09-0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辅助驾驶控制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72199B2 (en) * 2008-11-13 2013-06-25 Mosaid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System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encapsulated semiconductor chip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900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oa的应用系统平台架构的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02520957A (zh) * 2011-12-19 2012-06-27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分离设计的方法
CN105551284A (zh) * 2016-01-29 2016-05-04 武汉光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放式自动驾驶系统
CN108508882A (zh) * 2017-02-28 2018-09-07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辅助驾驶控制平台
CN108334087A (zh) * 2018-01-25 2018-07-27 广州大学 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平台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驾驶者信息系统中人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符鹤等;《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1015;第38卷(第10期);第2083-209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1147A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245198A1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computer using a mobile telephone
CN109154858B (zh) 智能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Salvucci Rapid prototyping and evaluation of in-vehicle interfaces
CN111634188A (zh) 用于投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71147B (zh)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分层设计方法及智能座舱系统
Khan et al. Towards the design of context-aware adaptive user interfaces to minimize drivers’ distractions
US20200320999A1 (en) Agent apparatus, agent system, and server device
Kovacevic et al. A java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for in-vehicle infotainment devices
JP2017520856A (ja) 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起動加速
CN112959998B (zh) 一种车载人机交互方法、装置、车辆及电子设备
Alarcón et al. User interface design patterns for infotainment systems based on driver distraction: A Colombian case study
US20200317055A1 (en) Agent device, agent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00286452A1 (en) Agent device, agent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00286479A1 (en) Agent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gent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608076B2 (en) Ag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gent device
US11518398B2 (en) Agent system, agent server, method of controlling agent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793852A (zh) 基于座舱区域获取操作指示的方法、显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081101A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机械冲击仿真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200320997A1 (en) Agent apparatus, agent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Pajic et al. Integrating Android to Next Generation Vehicles
Hoffmann et al. Evaluating application prototypes in the automobile
CN212473282U (zh) Ai智能车载后视镜
Sivakumar et al. Automotive grade linux: An open-source architecture for connected cars
CN102568271B (zh) 车载系统模拟器
US20180284880A1 (en) Controlling a vehicle-base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via a wearabl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601-35, No.8, second financial street, Wu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Applicant after: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0465, 2 / F, building 3, yard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AUTO-LINK 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8, Huayun Road,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after: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601-35, No.8, second financial street, Wu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Wuxi cheliantianxi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