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71062B - 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71062B
CN109271062B CN201811141534.0A CN201811141534A CN109271062B CN 109271062 B CN109271062 B CN 109271062B CN 201811141534 A CN201811141534 A CN 201811141534A CN 109271062 B CN109271062 B CN 1092710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substrate
driving signal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15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71062A (zh
Inventor
何敏
谢晓冬
王静
朱江
邱震
李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15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71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71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1062A/zh
Priority to US16/512,978 priority patent/US1088456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71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71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涉及触控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能够实现悬浮触控技术的触控类电子产品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所述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本发明提供的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触控基板实现触控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悬浮触控技术是触控类电子产品的一种全新的技术模式,该悬浮触控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手指触摸屏幕来实现触控功能,还可以在手指与屏幕之间满足预设距离时,即可实现触控功能。
目前触控类电子产品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能够实现悬浮触控技术的触控类电子产品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是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二倍以上。
进一步地,将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划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组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所述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包括:依次向各所述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的触控电极同时输入第二驱动信号。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相邻的至少三个触控电极。
基于上述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触控基板的驱动电路,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模块,用于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
第二驱动模块,用于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是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二倍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组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具体用于:依次向各所述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的触控电极同时输入第二驱动信号。
基于上述触控基板的驱动电路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括触控基板和上述驱动电路,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
进一步地,当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时,每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相邻的至少三个触控电极。
进一步地,所示触控基板包括互容式触控基板,所述触控电极作为所述互容式触控基板中的驱动电极;
或,
所述触控基板包括自容式触控基板,所述触控电极作为所述自容式触控基板中的自电容触控电极。
基于上述触控装置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的工作方法,应用于上述触控装置,当所述触控装置中包括的触控基板为互容式触控基板时,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用于根据所述互容式触控基板中的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接触触控操作的位置;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和所述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位置和类型。
进一步地,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的变化时间,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
基于上述触控装置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的工作方法,应用于上述触控装置,当所述触控装置中包括的触控基板为自容式触控基板时,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自容式触控基板中的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和所述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接触触控操作的位置;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和所述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位置和类型。
进一步地,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变化时间,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能够在每个触控周期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基板中的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在每个触控周期的第二时段,再次向触控基板中的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使得触控基板能够在第一时段实现接触触控操作,在第二时段实现悬浮触控操作,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驱动触控基板时,不需要在触控基板中增加额外的用于实现悬浮触控操作的系统,只需要对现有的能够实现接触触控操作的触控基板上再次施加驱动信号,以提升触控基板上产生的电场强度,实现悬浮触控操作。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驱动触控基板时,无需增加触控基板的生产成本,就能够将接触触控技术和悬浮触控技术结合,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能够实现悬浮触控技术的触控类电子产品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容式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向触控电极中输入的驱动信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生接触式触控和悬浮式触控时感应信号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衬底基板, 2-触控电极,
3-绝缘层, 4-感应电极,
5-透明保护层, 6-导电胶,
7-柔性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背景技术所述,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需要支持触控功能,由于电容式触控结构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成为目前主流的触控解决方案。随着触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接触触控技术和悬浮触控技术结合成为触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而现有的将接触触控技术和悬浮触控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方案中,均需要增加额外的专门用于实现悬浮触控技术的系统,导致触控类电子产品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本发明的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应用电容式触控结构实现悬浮触控技术时,需要克服的技术困难集中在触控屏幕上的电场强度无法感应到悬浮触控发生时引起的电容变化,因此,如果能够将触控屏幕上电场强度提升,覆盖到触控屏幕上方一定高度,则可以实现将接触触控技术和悬浮触控技术结合在一起。
基于上述分析,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该驱动方法包括: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
具体地,以触控基板为互容式触控基板为例,即触控基板还包括多个感应电极,在利用上述驱动方法驱动触控基板时,在每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基板包括的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感应电极接收信号,在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当发生接触触控操作时,对应接触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产生的感应信号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接触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在每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并设置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使得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第一时段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的第一电场叠加,在触控基板上形成强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电场,当发生悬浮触控操作时,对应悬浮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产生的感应信号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悬浮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和类型。
需要说明,上述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周期,每个触控周期均包括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其中第一时段触控基板能够实现接触触控操作,第二时段触控基板能够实现悬浮触控操作。
根据上述驱动触控基板工作的具体过程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驱动触控基板时,能够在每个触控周期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基板中的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在每个触控周期的第二时段,再次向触控基板中的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使得触控基板能够在第一时段实现接触触控操作,在第二时段实现悬浮触控操作,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驱动触控基板时,不需要在触控基板中增加额外的用于实现悬浮触控操作的系统,只需要对现有的能够实现接触触控操作的触控基板上再次施加驱动信号,以提升触控基板上产生的电场强度,实现悬浮触控操作。
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驱动触控基板时,无需增加触控基板的生产成本,就能够将接触触控技术和悬浮触控技术结合,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能够实现悬浮触控技术的触控类电子产品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是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二倍以上。
具体地,由于向触控电极上施加的信号强度越大,触控基板上产生的电场强度越大,因此,为了使在第二时段触控基板上能够产生足够大的电场强度,可设置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是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二倍以上。更详细地说,以互容式触控基板为例,当设置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是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二倍以上时,在第二驱动信号的作用下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的第二电场具有更大的电场强度,从而使得第二电场与第一电场叠加后,电场强度足够覆盖到触控基板上方一定范内,更好的实现悬浮触控操作。
进一步地,可将多个触控电极划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一个触控电极组中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包括:依次向各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的触控电极同时输入第二驱动信号。
具体地,在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时,可先将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触控电极划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一个触控电极组中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然后依次向各触控电极组输入第二驱动信号,且在向每一触控电极组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时,同时向该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的全部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这样当触控电极组中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时,位于同一组中的多个触控电极产生的电场强度叠加,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在第二时段触控基板上形成的电场的强度,更好的实现悬浮触控操作。
值得注意,由于悬浮触控操作对于位置的判断精度要求较低,因此,当采用上述方式向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时,判断出的悬浮触控操作位置能够满足实际判断需求。
需要说明,当将多个触控电极划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时,各组中包括的触控电极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且触控电极组中设置的触控电极的数量越多,该触控电极组对应产生的电场强度越大,但是由于同时向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的全部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因此,当触控电极组中设置的触控电极数量过多时,不利于悬浮触控操作位置的判断。可选的,设置每一个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相邻的至少三个触控电极,更为优先的,设置每一个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相邻的三个触控电极,这样既能够提升触控基板产生的电场强度,满足悬浮触控操作对电场的要求,还能够更准确的判断悬浮触控操作发生的位置和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基板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模块,用于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
第二驱动模块,用于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
具体地,以触控基板为互容式触控基板为例,即触控基板还包括多个感应电极,在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驱动上述触控基板时,第一驱动模块在每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基板包括的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感应电极接收信号,在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当发生接触触控操作时,对应接触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产生的感应信号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接触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第二驱动模块在每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并设置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使得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第一时段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的第一电场叠加,在触控基板上形成强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电场,当发生悬浮触控操作时,对应悬浮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产生的感应信号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悬浮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和类型。
根据上述驱动触控基板工作的具体过程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驱动上述触控基板时,能够在每个触控周期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基板中的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在每个触控周期的第二时段,再次向触控基板中的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使得触控基板能够在第一时段实现接触触控操作,在第二时段实现悬浮触控操作,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驱动上述触控基板时,不需要在触控基板中增加额外的用于实现悬浮触控操作的系统,只需要对现有的能够实现接触触控操作的触控基板上再次施加驱动信号,以提升触控基板上产生的电场强度,实现悬浮触控操作。
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驱动上述触控基板时,无需增加触控基板的生产成本,就能够将接触触控技术和悬浮触控技术结合,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能够实现悬浮触控技术的触控类电子产品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模块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是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二倍以上。
具体地,以互容式触控基板为例,当设置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是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二倍以上时,在第二驱动信号的作用下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的第二电场具有更大的电场强度,从而使得第二电场与第一电场叠加后,电场强度足够覆盖到触控基板上方一定范内,更好的实现悬浮触控操作。
进一步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一个触控电极组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第二驱动模块具体用于:依次向各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的触控电极同时输入第二驱动信号。
具体地,第二驱动模块在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时,可先将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触控电极划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一个触控电极组中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然后依次向各触控电极组输入第二驱动信号,且在向每一触控电极组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时,同时向该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的全部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这样当触控电极组中包括多个触控电极时,位于同一组中的多个触控电极产生的电场强度叠加,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在第二时段触控基板上形成的电场的强度,更好的实现悬浮触控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触控基板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
具体地,由于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驱动触控基板时,无需增加触控基板的生产成本,就能够将接触触控技术和悬浮触控技术结合,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能够实现悬浮触控技术的触控类电子产品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在包括上述触控基板和驱动电路时,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当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时,可设置每一个触控电极组包括相邻的至少三个触控电极。更为优先的,设置每一个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相邻的三个触控电极,这样既能够提升触控基板产生的电场强度,满足悬浮触控操作对电场的要求,还能够更准确的判断悬浮触控操作发生的位置。
进一步地,上述触控基板可选为互容式触控基板或自容式触控基板,当上述触控基板为互容式触控基板时,触控电极作为互容式触控基板中的驱动电极,上述触控基板还包括多个感应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设置,多个感应电极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异层设置,且触控电极与感应电极之间间隔有绝缘层。
具体地,在利用互容式触控基板实现触控操作时,在每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基板包括的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感应电极接收信号,在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当发生接触触控操作时,对应接触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产生的感应信号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接触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在每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并设置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使得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第一时段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的第一电场叠加,在触控基板上形成强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电场,当发生悬浮触控操作时,对应悬浮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产生的感应信号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悬浮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和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互容式触控基板如图5所示,互容式触控基板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在透明的衬底基板1上制作感应电极4,在感应电极4上制作绝缘层3,该绝缘层3完全覆盖感应电极4,然后在绝缘层3上制作触控电极2,再在触控电极2上制作覆盖触控电极2的透明保护层5。完成触控基板的制作后,可将触控基板通过导电胶6和柔性电路板7与驱动芯片绑定在一起。
当上述触控基板为自容式触控基板时,触控电极作为自容式触控基板中的自电容触控电极,上述触控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异层设置,且触控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间隔有绝缘层。
具体地在利用自容式触控基板实现触控操作时,在每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基板包括的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各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当发生接触触控操作时,对应接触触控位置的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电场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接触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在每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并设置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使得各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第一时段产生的第一电场叠加,在触控基板上形成强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电场,当发生悬浮触控操作时,对应悬浮触控位置的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电场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悬浮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和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的工作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当触控装置中包括的触控基板为互容式触控基板时,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用于根据互容式触控基板中的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接触触控操作的位置;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用于根据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位置和类型。
具体地,当触控装置中包括的触控基板为互容式触控基板时,驱动电路中的第一驱动模块在每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基板包括的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感应电极接收信号,在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当发生接触触控操作时,对应接触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产生的感应信号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接触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驱动电路中的第二驱动模块在每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使得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第一时段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的第一电场叠加,在触控基板上形成强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电场,当发生悬浮触控操作时,对应悬浮触控位置的感应电极产生的感应信号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悬浮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和类型。
进一步地,上述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具体包括:根据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的变化时间,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
具体地,当对触控装置进行悬浮触控操作时,发生悬浮触控操作的位置处,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发生变化,因此,可根据感应电极上的感应信号变化的先后顺序,确定悬浮触控操作发生的位置的先后顺序,从而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具体类型。
更详细地说,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多种多样,例如:由右向左滑动、由左向右滑动、由上向下滑动、由下向上滑动、双击操作等,以悬浮触控操作包括由左向右滑动为例,在发生悬浮触控操作时,悬浮触控位置处的感应电极产生的感应信号是由左向右依次变化(如图4中,由X3依次变化至X7),因此可根据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的变化时间,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为由左向右滑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的工作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当触控装置中包括的触控基板为自容式触控基板时,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用于根据触控电极与自容式触控基板中的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接触触控操作的位置;
在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用于根据触控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位置和类型。
具体地,当触控装置中包括的触控基板为自容式触控基板时,驱动电路中的第一驱动模块在每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基板包括的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各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当发生接触触控操作时,对应接触触控位置的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电场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接触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驱动电路中的第二驱动模块在每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并设置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使得各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第一时段产生的第一电场叠加,在触控基板上形成强度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电场,当发生悬浮触控操作时,对应悬浮触控位置的触控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发生变化,根据发生变化的电场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发生悬浮触控操作的具体位置和类型。
进一步地,上述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具体包括:根据触控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变化时间,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
具体地,当对触控装置进行悬浮触控操作时,发生悬浮触控操作的位置处,触控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发生变化,因此,可根据触控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变化的先后顺序,确定悬浮触控操作发生的位置的先后顺序,从而克具体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工作过程,下面给出一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2~4,触控装置中包括互容式触控基板,触控基板中包括9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控电极Y1~Y9,9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感应电极X1~X9,在一个触控周期的第一时段,依次向触控电极Y1~Y9一一对应输入第一驱动信号T1~T9,在一个触控周期的第二时段,将触控电极Y1~Y9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触控电极Y1~Y3,第二组包括触控电极Y4~Y6,第三组包括触控电极Y7~Y9,依次向各组触控电极组中一一对应输入第二驱动信号H1~H3,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
如图2所示,当在A位置处发生接触触控操作时,则能够检测到感应电极X4产生的感应信号变化,因此可根据感应电极X4和当前对应的驱动信号的时序T2确定发生接触触控操作的位置。当在B位置处发生由左向右滑动的悬浮触控操作时,则能够检测到感应电极X3~X7上产生的感应信号依次变化,因此可根据感应电极X3~X7和当前对应的驱动信号的时序H3确定发生悬浮触控操作的位置和类型。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一个触控周期包括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
在同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感应电极接收信号,在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在所述第一时段进行接触触控;
在同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所述第一电场叠加;在所述第二时段进行悬浮触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是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二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划分为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组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所述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包括:依次向各所述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的触控电极同时输入第二驱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基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相邻的至少三个触控电极。
5.一种触控基板的驱动电路,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一个触控周期包括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驱动模块,用于在同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感应电极接收信号,在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在所述第一时段进行接触触控;
第二驱动模块,用于在同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二驱动信号,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所述第一电场叠加;在所述第二时段进行悬浮触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基板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是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信号强度的二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触控基板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每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组包括至少一个触控电极,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具体用于:依次向各所述触控电极组中包括的触控电极同时输入第二驱动信号。
8.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基板和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所述触控基板包括:多个触控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触控电极组时,每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组包括相邻的至少三个触控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示触控基板包括互容式触控基板,所述触控电极作为所述互容式触控基板中的驱动电极;
或,
所述触控基板包括自容式触控基板,所述触控电极作为所述自容式触控基板中的自电容触控电极。
11.一种触控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装置,
当所述触控装置中包括的触控基板为互容式触控基板时,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一个触控周期包括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
在同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感应电极接收信号,在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在所述第一时段进行接触触控;用于根据所述互容式触控基板中的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和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接触触控操作的位置;
在同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所述第一电场叠加;在所述第二时段进行悬浮触控;用于根据所述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和所述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位置和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感应电极上产生的感应信号的变化时间,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
13.一种触控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装置,
当所述触控装置中包括的触控基板为自容式触控基板时,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一个触控周期包括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
在同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一时段,依次向各触控电极输入第一驱动信号,触控基板包括的多个感应电极接收信号,在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一电场;在所述第一时段进行接触触控;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自容式触控基板中的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和所述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一驱动信号,确定接触触控操作的位置;
在同一个触控周期内的第二时段,向各触控电极输入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第二驱动信号,触控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第二电场,该第二电场与所述第一电场叠加;在所述第二时段进行悬浮触控,用于根据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和所述触控电极上输入的第二驱动信号,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位置和类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控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变化时间,确定悬浮触控操作的类型。
CN201811141534.0A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09271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1534.0A CN109271062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US16/512,978 US10884567B2 (en) 2018-09-28 2019-07-16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ouch substrate, touch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1534.0A CN109271062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71062A CN109271062A (zh) 2019-01-25
CN109271062B true CN109271062B (zh) 2022-07-05

Family

ID=6519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1534.0A Active CN109271062B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4567B2 (zh)
CN (1) CN1092710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1018A (zh) * 2019-11-11 2020-02-2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JP7438854B2 (ja) * 2020-06-05 2024-0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JP2023079381A (ja) * 2021-11-29 2023-06-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入力検出装置、入力検出方法、及び入力検出プログラム
US20240069678A1 (en) * 2022-08-23 2024-02-29 Cirque Corporation Multi-Axis Measurement with a Capacitance Modu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30670A (zh) * 2012-12-19 2014-08-01 Lg Display Co Ltd 具有整合式觸控螢幕的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201519060A (zh) * 2013-11-06 2015-05-16 Apex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 辨識觸控訊號之方法及其裝置
CN105045437A (zh) * 2015-09-18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感测电极、触控感测方法及设备
CN106201107A (zh) * 2016-07-29 2016-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4960B1 (ko) * 2012-08-30 2014-06-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2067419B1 (ko) * 2013-07-31 2020-0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US9367190B2 (en) * 2013-09-13 2016-06-14 Apex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 Touch recogni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capacitive touch apparatus
US9639184B2 (en) * 2015-03-19 2017-05-02 Apple Inc. Touch input cursor manipulation
US10809855B2 (en) * 2015-08-19 2020-10-20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riving circuit and a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having a touch panel
CN105138184B (zh) * 2015-09-25 2018-06-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N206312096U (zh) * 2016-10-31 2017-07-07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屏及其悬浮触控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30670A (zh) * 2012-12-19 2014-08-01 Lg Display Co Ltd 具有整合式觸控螢幕的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TW201519060A (zh) * 2013-11-06 2015-05-16 Apex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 辨識觸控訊號之方法及其裝置
CN105045437A (zh) * 2015-09-18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感测电极、触控感测方法及设备
CN106201107A (zh) * 2016-07-29 2016-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04013A1 (en) 2020-04-02
CN109271062A (zh) 2019-01-25
US10884567B2 (en) 2021-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1062B (zh) 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951124B (zh) 触摸检测方法及执行其的触摸检测器
CN106249973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3941914B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信号的感测方法
CN108319394B (zh) 触控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CN106775129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8415629A (zh) 一种结合了电容式触控传感器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93226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05988653A (zh) 触摸屏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包括该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5718129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6816448B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33912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内嵌式触控显示器
CN101464743B (zh) 混合式触控面板及其形成方法
EP3938875A1 (en) Force sensing touch panel
CN106293268A (zh) 一种柔性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576955B (zh) 互容式触控面板及触控系统
CN107506078B (zh) Oled显示装置及触控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
CN108874218A (zh) 一种触控基板、其触控定位方法及电容式触摸屏
JP6431610B2 (ja) 静電容量式入力装置
CN205122587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544627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US9977548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electrode structure thereof
JP2015032234A (ja) タッチパネル
TWI646455B (zh) 壓力觸控感應裝置及其檢測方法
CN105446535B (zh) 触摸感应元件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