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7811A - 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7811A
CN109257811A CN201811214230.2A CN201811214230A CN109257811A CN 109257811 A CN109257811 A CN 109257811A CN 201811214230 A CN201811214230 A CN 201811214230A CN 109257811 A CN109257811 A CN 109257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node
interference
sin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142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7811B (zh
Inventor
石文孝
张彬彬
欧阳敏
袁浩
李公羽
胡可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2142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7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7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7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7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7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channel quality metrics, e.g. SIR, SNR, CIR, Eb/l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网络负载确定需要分配的链路集合,使用链路的负载和潜在干扰确定链路的分配次序,为负载重和潜在干扰大的链路分配较高优先级;2)根据链路等级建立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矩阵;3)依据链路等级的降序排列,计算链路使用不同信道时所有链路的SINR,将结果更新到SINR矩阵中;4)计算链路使用不同信道时全网的SINR,选择全网SINR最大的信道分配给链路;5)更新SINR矩阵6)调整节点发射功率,优化信道分配结果。本发明提供的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链路间干扰,提升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Mesh网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s,WMN)具有动态自组织和自配置的能力,网络中的节点可以动态建立网络连接,确保网络连通性,是无线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上述特征使得WMN具有低成本、易维护、高鲁棒性、易扩展等优势。WMN已经逐渐成为“最后一公里”接入问题的理想解决方案。
WMN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由干扰而造成的网络容量下降问题,合理的信道分配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干扰,提高网络性能。但由于信道数目的有限性,信道资源的分配与管理是WMN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当WMN物理层/MAC层使用IEEE 802.11b/g标准传输数据时,可用的正交信道只有3条,正交信道分配算法为多条链路分配相同的信道,带来了同信道干扰,进而影响网络性能,因此仅利用正交信道很难设计出一种有效的信道分配方案。部分重叠信道是在频域内相互重叠的信道,虽然部分重叠信道会带来邻信道干扰,但研究表明,合理的部分重叠信道分配算法可以有效的降低网络干扰,增加网络中的并行流数目,提高频谱利用率,显著提升网络容量,因此部分重叠信道对于改善网络性能有重要意义。此外,网络中干扰的大小受节点发射功率的影响,使用合理的功率调整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干扰。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WMN中的部分重叠信道分配的干扰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现有的信道分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大多数部分重叠信道分配算法在确定链路分配顺序时,使用链路负载、邻居数和跳数决定链路等级,对链路的潜在干扰计算不准确;在衡量干扰时,利用干扰度来衡量链路之间的干扰关系,忽略了发射功率对干扰的影响。因此确定链路分配等级时,应该同时考虑链路负载和潜在干扰的影响,为链路分配干扰最小的信道,并使用功率控制方案降低网络中干扰。
发明内容
现有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存在两点不足:确定链路等级时,对链路的潜在干扰计算不准确;在衡量干扰时,忽略了发射功率对干扰的影响,从而导致了现有的使用重叠信道分配方法的无线Mesh网络的网络性能较低问题。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以降低网络干扰、提升WMN的网络性能。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计算链路等级:根据网络的负载情况,统计负载大于零的链路,确定需要分配信道的链路。每个节点的初始发射功率均相同。在为链路分配信道之前,需要确定链路分配信道的顺序,即链路等级。本发明中使用链路的负载和潜在干扰的乘积计算链路等级。所述的潜在干扰定义为链路使用某条信道时可能受到的干扰功率。当m∈[1,|e|]时,链路lm的潜在干扰I(lm)为:
其中:表示链路lm同信道干扰范围内链路的集合;表示在双径传输模型中链路lg与链路lm使用相同信道时,链路lm接收到链路lg发射的干扰功率。
链路lm的链路等级rank(lm)为:rank(lm)=load(lm)×I(lm),其中,load(lm)为链路lm的负载。
2)构建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矩阵SINR|e|×11:按照链路等级的降序排列构建SINR|e|×11,e为需要分配链路的集合。SINR|e|×11的各行为信道号,列为对应等级的链路,如lm表示链路等级为m的链路,l1为网络中最高等级链路。初始时由于所有链路均未分配信道,则SINR|e|×11为零矩阵。
3)计算链路的信干噪比。在为链路lm分配信道时,我们需要计算链路lm使用不同信道时网络中所有链路的信干噪比,并更新到SINR|e|×11中。
链路lm信干噪比的计算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链路lm的接收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功率;N0是背景噪声;是链路lm的干扰链路的集合,链路的干扰范围为链路两端节点干扰范围的并集;表示链路使用部分重叠信道时链路lg对链路lm的干扰功率:
其中:i,j表示信道号,od(i,j)表示信道i,j的频谱重叠度。
当为链路lm分配信道时,计算链路lm使用信道1~11时的所有链路的SINR。更新后的SINR|e|×11如表3所示。
矩阵中元素表示链路lm使用信道1时链路l1的SINR。在为链路lm分配信道时,由于前m-1条链路已经分配了信道,而链路等级rank小于lm的链路未分配信道,因此只需考虑lm可能会对前m-1条链路的影响,其余链路的SINR为0。
4)计算链路lm使用不同信道时全网的信干噪比SINR。信干噪比矩阵SINR|e|×11中的第i列表示链路lm使用信道i时各链路的信干噪比,对各列数据求和可以得到链路使用不同信道时的全网信干噪比。当链路lm使用信道i时全网的信干噪比SINR,用SSINR(lm,i)表示:
其中:链路lm使用信道i时链路ln的SINR。
分别计算链路lm使用信道1~11的SSINR,选择SSINR最大的信道分配给链路lm
5)更新SINR|e|×11:若链路lm使用信道i时SSINR达到最大值,则将SINR|e|×11的各列元素数值均与第i列元素数值保持一致。
重复步骤3)~步骤5),直至所有链路均已分配信道。
6)调整节点的发射功率,优化信道分配结果。按照节点与网关距离的升序排列依次调整发射节点的发射功率,确保对应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
链路之间的干扰关系不仅与链路所用信道有关,还与节点的发射功率有关。调整节点的发射功率可以改变链路干扰范围的大小。当所有链路信道分配完成时,发射功率是影响链路间干扰关系的主要因素。调整功率的目标是确保该节点所有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设V是网络中需要传递或接收信息的节点集合,则对于任意接收节点a∈V的信干噪比SINR(a)为:
其中:b为发射节点;Pba表示节点b发送的信号在a节点处的接收功率;Na是节点a的干扰节点集合;
信干噪比的约束条件为:
SINR(a)≥Cth
其中:Cth是确保信号能被正确接收的门限值。
发射节点的功率发生变化时,其干扰范围内所有节点都会随之变化。对于任意发射节点b,其干扰范围内所有节点的信干噪比总和sum(b)为:
其中:v1是节点b接收节点的集合;v2是节点b干扰范围内与其不直接相连的节点。
sum(b)是关于节点b发射功率的单调递增函数。节点b对应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随着节点发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干扰范围内其它节点随着节点发射功率的增大而减小。由于信干噪比只有大于Cth时,信号才能被正确接收,因此发射节点b的发射功率具有一定限制。
调整节点功率时,按照节点距离网关的距离决定调整次序,为网关附近的节点分配较高优先级。调整节点功率时,按照节点与网关距离的升序排列依次调整发射节点的发射功率。从网关开始依次对网络中发射节点进行功率调整,用MinP表示发射节点所有接收节点的SINR均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小值;用MaxP表示发射节点干扰范围内其它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大值,若MaxP<0,则取MaxP=0。若MinP>MaxP,将节点的发射功率调整为MinP,否则调整为MaxP。
重复步骤1)~步骤6),直至所有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分配信道时能够同时兼顾网络负载和发射功率的影响,在使用重叠信道分配方法的无线Mesh网络中能够保证网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的总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链路潜在干扰计算方法的说明图;
图3为本发明为链路分配信道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功率调整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节点功率调整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算链路等级:根据网络的负载情况,统计负载大于零的链路,确定需要分配信道的链路。每个节点的初始发射功率均相同。在为链路分配信道之前,需要确定链路分配信道的顺序,即链路等级。本发明中使用链路的负载和潜在干扰的乘积计算链路等级。所述的潜在干扰定义为链路使用某条信道时可能受到的干扰功率。当m∈[1,|e|]时,链路lm的潜在干扰I(lm)为:
其中:表示链路lm同信道干扰范围内链路的集合;表示在双径传输模型中链路lg与链路lm使用相同信道时,链路lm接收到链路lg发射的干扰功率。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潜在干扰计算方法,具体如图2所示。虚线表示链路l1的干扰范围。由图可知链路l2,l3,l4均在链路l1的干扰范围内,当链路l2,l3,l4与l1同时传输信息时,可能会对链路l1造成一定的干扰;链路l5不在链路l1的干扰范围内,则不会对链路l1造成干扰。因此链路l1的潜在干扰为:
为链路l1接收到链路l2发射的干扰功率、为链路l1接收到链路l3发射的干扰功率、为链路l1接收到链路l4发射的干扰功率;其余链路的潜在干扰计算过程类似。
链路lm的链路等级rank(lm)为:
rank(lm)=load(lm)×I(lm)
其中:load(lm)为链路lm的负载。
本发明为rank(lm)大的链路分配较高等级,优先分配信道,即rank(lm)最大的链路为最高等级链路。
2)构建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矩阵SINR|e|×11:按照链路等级的降序排列构建SINR|e|×11,e为需要分配链路的集合。SINR|e|×11的各行为信道号,列为对应等级的链路,如lm表示链路等级为m的链路,l1为网络中最高等级链路。初始时由于所有链路均未分配信道,则SINR|e|×11为零矩阵。构建初始SINR|e|×11的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优先为最高等级链路分配信道,分配信道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初始时,链路l1为最高等级链路,先为链路l1分配信道,按照步骤3)~步骤5)为其选择合适的信道。当链路l1分配完成后,在未分配信道的链路中l2为最高等级链路,则选择链路l2按照步骤3)~步骤5)信道分配,以此类推,直至所有链路均已分配信道。
3)计算链路的信干噪比。当为链路l1分配信道时,计算链路l1使用信道1~11时的所有链路的信干噪比,由于其它链路均未分配信道,我们只需计算链路l1的信干噪比,其余链路的信干噪比均为0。链路信干噪比的计算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链路lm的接收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功率;N0是背景噪声;是链路lm的干扰链路的集合,链路的干扰范围为链路两端节点干扰范围的并集;表示链路使用部分重叠信道时链路lg对链路lm的干扰功率:
其中:i,j表示信道号,od(i,j)表示信道i,j的频谱重叠度。
4)计算链路l1使用不同信道时全网的信干噪比SSINR。因信干噪比矩阵SINR|e|×11中的第i列表示链路l1使用信道i时各链路的信干噪比,所以对第i列的信干噪比求和可以得到链路l1使用信道i时全网的信干噪比;因此时仅计算了链路l1的链路信干噪比,所以链路l1不同信道时的链路信干噪比即全网的信干噪比SSINR
5)更新SINR|e|×11:链路l1使用信道i时SSINR达到最大值,则将SINR|e|×11的各列元素数值均与第i列元素数值保持一致。
6)继续为链路l2分配信道时,计算链路l2使用信道1~11时的所有链路的信干噪比,除链路l1和链路l2两行外,其余链路的信干噪比均为0。
7)计算链路l2使用不同信道时全网的信干噪比SSINR;信干噪比矩阵SINR|e|×11中的第i列表示链路l2使用信道i时各链路的信干噪比,所以对第i列的信干噪比求和可以得到链路l2使用信道i时全网的信干噪比SSINR
8)更新SINR|e|×11:链路l2使用信道i时SSINR达到最大值,则将SINR|e|×11的各列元素数值均与第i列元素数值保持一致。
9)继续为链路lm分配信道时,计算链路lm使用信道1~11时的所有链路的信干噪比。更新后的SINR|e|×11如表2所示。矩阵中元素表示链路lm使用信道1时链路l1的信干噪比。在为链路lm分配信道时,由于前m-1条链路已经分配了信道,而链路等级rank小于lm的链路未分配信道,因此只需考虑lm可能会对前m-1条链路的影响,其余链路的信干噪比为0。
表2链路lm使用信道1~11时的SINR|e|×11
10)计算链路lm使用不同信道时全网的信干噪比。信干噪比矩阵SINR|e|×11中的第i列表示链路lm使用信道i时各链路的信干噪比,对第i列的信干噪比求和可以得到链路lm使用信道i时全网的信干噪比,以此类推,可以通过SINR|e|×11得到链路使用不同信道时的全网信干噪比。当链路lm使用信道i时全网的信干噪比,用SSINR(lm,i)表示:
其中:链路lm使用信道i时链路ln的信干噪比。
分别计算链路lm使用信道1~11的SSINR,选择SSINR最大的信道分配给链路lm
11)更新SINR|e|×11:若链路lm使用信道i时SSINR达到最大值,则将SINR|e|×11的各列元素数值均与第i列元素数值保持一致。
当为链路lm分配了信道i时,则将SINR|e|×11的各列元素数值均与第i列元素数值保持一致,此时的SINR|e|×11如表3所示。选择下一等级链路,重复步骤9)~步骤11),直至所有链路均已分配信道。
表3为lm分配信道i时的SINR|e|×11
12)调整节点的发射功率,优化信道分配结果。按照节点与网关距离的升序排列依次调整发射节点的发射功率,确保对应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
链路之间的干扰关系不仅与链路所用信道有关,还与节点的发射功率有关。调整节点的发射功率可以改变链路干扰范围的大小。当所有链路信道分配完成时,发射功率是影响链路间干扰关系的主要因素。调整功率的目标是确保该节点所有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设V是网络中需要传递或接收信息的节点集合,则对于任意接收节点a∈V的信干噪比SINR(a)为:
其中:b为发射节点;Pba表示节点b发送的信号在a节点处的接收功率;Na是节点a的干扰节点集合;
信干噪比的约束条件为:
SINR(a)≥Cth
其中:Cth是确保信号能被正确接收的门限值。
发射节点的功率发生变化时,其干扰范围内所有节点都会随之变化。对于任意发射节点b,其干扰范围内所有节点的信干噪比总和sum(b)为:
其中:v1是节点b接收节点的集合;v2是节点b干扰范围内与其不直接相连的节点。
sum(b)是关于节点b发射功率的单调递增函数。节点b对应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随着节点发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干扰范围内其它节点随着节点发射功率的增大而减小。由于信干噪比只有大于Cth时,信号才能被正确接收,因此发射节点b的发射功率具有一定限制。
功率调整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调整节点功率时,按照节点距离网关的距离决定调整次序,为网关附近的节点分配较高优先级。调整节点功率时,按照节点与网关距离的升序排列依次调整发射节点的发射功率。从网关开始依次对网络中发射节点进行功率调整,用MinP表示发射节点所有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小值;用MaxP表示发射节点干扰范围内其它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大值,若MaxP<0,则取MaxP=0。若MinP>MaxP,将节点的发射功率调整为MinP,否则调整为MaxP。
重复步骤1)~步骤12),直至所有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本发明功率调整具体如图5所示。图5中的虚线为节点v5的干扰范围,节点v2、v4和v9与节点v5直接相连,v1、v6和v8是节点v5传输信号时造成干扰的节点。因此节点v5的MinP为使v2、v4和v9均满足信干噪比约束的最小值,节点v5的MaxP为使v1、v6和v8均满足信干噪比约束的最大值。

Claims (1)

1.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链路等级:
链路lm的链路等级rank(lm)为:rank(lm)=load(lm)×I(lm),其中,load(lm)为链路lm的负载;其中,链路lm的潜在干扰I(lm)为:
其中:表示链路lm同信道干扰范围内链路的集合;表示在双径传输模型中链路lg与链路lm使用相同信道时,链路lm接收到链路lg发射的干扰功率;m∈[1,|e|],e为需要分配链路的集合;
2)构建信干噪比矩阵SINR|e|×11
按照链路等级的降序排列构建信干噪比矩阵SINR|e|×11,e为需要分配链路的集合;SINR|e|×11的各行为信道号,列为对应等级的链路,初始时由于所有链路均未分配信道,则SINR|e|×11为零矩阵;
3)计算链路的信干噪比:
在为链路lm分配信道时,计算链路lm使用不同信道时网络中所有链路的信干噪比,并更新到SINR|e|×11中;
链路lm信干噪比的计算表达式为:
其中,表示链路lm的接收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功率;N0是背景噪声;是链路lm的干扰链路的集合,链路lm的干扰范围为链路lm两端节点干扰范围的并集;表示链路使用部分重叠信道时链路lg对链路lm的干扰功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j表示信道号,od(i,j)表示信道i,j的频谱重叠度;
4)计算链路lm使用不同信道时全网的信干噪比:
当链路lm使用信道i时全网的信干噪比,用SSINR(lm,i)表示,分别计算链路lm使用信道1~11的SSINR
其中,链路lm使用信道i时链路ln的信干噪比,链路ln为除链路lm外的其他链路任意链路;
5)更新SINR|e|×11:若链路lm使用信道i时SSINR达到最大值,则将SINR|e|×11的各列元素数值均与第i列元素数值保持一致,即选择SSINR最大的信道分配给链路lm
6)重复上述步骤3)~5),直至所有链路均已分配信道;
7)调整节点的发射功率,优化信道分配结果;
按照节点与网关距离的升序排列依次调整发射节点的发射功率,确保对应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
信干噪比的约束条件之一为:
SINR(a)≥Cth
其中,a∈V,即a为网络中需要传递或接收信息的节点集合V中的任意接收节点;Cth是确保信号能被正确接收的门限值,
其中,b为发射节点;Pba表示节点b发送的信号在a节点处的接收功率;Na是节点a的干扰节点集合;v为干扰节点集合Na中的一个干扰节点;Pva表示干扰节点v的发送的信号在a节点处的干扰功率;N0是背景噪声;
约束条件之二为:
其中:sum(b)表示对于任意发射节点b其干扰范围内所有节点的信干噪比总和;v1是节点b接收节点的集合,s为该节点集合中的一个节点;v2是节点b干扰范围内与其不直接相连的节点,t为该节点集合中的一个节点;
调整节点功率时,按照节点距离网关的距离决定调整次序,为网关附近的节点分配较高优先级;调整节点功率时,按照节点与网关距离的升序排列依次调整发射节点的发射功率;从网关开始依次对网络中发射节点进行功率调整,用MinP表示发射节点所有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一的最小值;用MaxP表示发射节点干扰范围内其它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约束条件二的最大值,若MaxP<0,则取MaxP=0;若MinP>MaxP,将节点的发射功率调整为MinP,否则调整为MaxP;
8)重复步骤1)~7),直至所有节点的信干噪比均满足步骤7)中两项约束条件,完成整个分配方法的全部步骤。
CN201811214230.2A 2018-10-18 2018-10-18 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Active CN109257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4230.2A CN109257811B (zh) 2018-10-18 2018-10-18 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14230.2A CN109257811B (zh) 2018-10-18 2018-10-18 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7811A true CN109257811A (zh) 2019-01-22
CN109257811B CN109257811B (zh) 2021-04-02

Family

ID=6504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14230.2A Active CN109257811B (zh) 2018-10-18 2018-10-18 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781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0063A (zh) * 2019-05-07 2019-06-14 南京智能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部分重叠信道的多跳中继传输方法
CN110072266A (zh) * 2019-04-28 2019-07-30 吉林大学 考虑干扰功率的无线Mesh网络多播路由信道分配方法
CN110190919A (zh) * 2019-05-22 2019-08-30 东南大学 多射频多信道无线网络信道分配方法
CN117478254A (zh) * 2023-12-28 2024-01-30 深圳大学 一种利用部分重叠信道提高LoRa网络吞吐量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9673A1 (en) * 2004-07-07 2006-01-26 Ntt Docomo, Inc. Channel allocation for access point in mesh network
CN1905473A (zh) * 2005-07-26 2007-01-31 清华大学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功率与速率联合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453738A (zh) * 2008-12-31 2009-06-10 阿德利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网状网的覆盖规划和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355670A (zh) * 2011-07-27 2012-02-1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方法
CN103747530A (zh) * 2014-01-06 2014-04-23 吉林大学 部分重叠信道下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5163389A (zh) * 2015-07-08 2015-12-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部分相交信道分配方法
CN103781179B (zh) * 2014-01-16 2017-01-18 吉林大学 负载感知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4038946B (zh) * 2014-07-08 2017-05-10 吉林大学 无线Mesh网络多播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19673A1 (en) * 2004-07-07 2006-01-26 Ntt Docomo, Inc. Channel allocation for access point in mesh network
CN1905473A (zh) * 2005-07-26 2007-01-31 清华大学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功率与速率联合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453738A (zh) * 2008-12-31 2009-06-10 阿德利亚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网状网的覆盖规划和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355670A (zh) * 2011-07-27 2012-02-1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方法
CN103747530A (zh) * 2014-01-06 2014-04-23 吉林大学 部分重叠信道下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3781179B (zh) * 2014-01-16 2017-01-18 吉林大学 负载感知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4038946B (zh) * 2014-07-08 2017-05-10 吉林大学 无线Mesh网络多播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CN105163389A (zh) * 2015-07-08 2015-12-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部分相交信道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龙龙: "无线Mesh 网络中的信道分配研究", 《电脑知识与技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266A (zh) * 2019-04-28 2019-07-30 吉林大学 考虑干扰功率的无线Mesh网络多播路由信道分配方法
CN110072266B (zh) * 2019-04-28 2022-09-09 吉林大学 考虑干扰功率的无线Mesh网络多播路由信道分配方法
CN109890063A (zh) * 2019-05-07 2019-06-14 南京智能信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部分重叠信道的多跳中继传输方法
CN110190919A (zh) * 2019-05-22 2019-08-30 东南大学 多射频多信道无线网络信道分配方法
CN117478254A (zh) * 2023-12-28 2024-01-30 深圳大学 一种利用部分重叠信道提高LoRa网络吞吐量的方法
CN117478254B (zh) * 2023-12-28 2024-05-17 深圳大学 一种利用部分重叠信道提高LoRa网络吞吐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7811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7811B (zh) 联合功率控制的无线Mesh网络部分重叠信道分配方法
CN108112082B (zh) 一种基于无状态q学习的无线网络分布式自主资源分配方法
CN107613555B (zh) 非正交多址接入蜂窝和终端直通密集网络资源管控方法
CN101534557B (zh) 自组织认知无线网络分布式最优资源分配方法
CN105704824B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多维资源分配的方法
CN113708818B (zh) 一种智能反射面辅助的fdma通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5451322A (zh) D2D网络中一种基于QoS的信道分配和功率控制方法
CN103024749A (zh) 一种动态频谱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00689B (zh) 一种用于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的链路分配方法
CN102665219B (zh) 一种基于ofdma的家庭基站系统的动态频谱分配方法
CN105554888A (zh) 基于链路多速率的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信道分配算法
CN107371167A (zh) 小区分簇方法及基于该小区分簇方法的频谱交叠复用方法
CN108848535B (zh) 一种面向共享模式的雾计算环境资源分配方法
CN104079335A (zh) 一种多小区ofdma网络下鲁棒性的三维波束赋形方法
CN106912059B (zh) 支持互信息积累的认知中继网络联合中继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
CN110691383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KR101073294B1 (ko) 무선 인지 시스템을 위한 유전자 알고리즘 기반의 동적 주파수 선택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650705B (zh) 一种能量利用率最大化的异构无线网络鲁棒功率控制方法
US96933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WO2017008285A1 (zh) 无线回程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55670B (zh) 基于匹配博弈的带宽动态性优化方法
CN112839337B (zh) 一种基于分治递归策略的超密微基站间干扰协调方法
JP2010522459A (ja) ディジタル加入者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JP6111765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電力決定方法
JP6163566B2 (ja)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