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7512A -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7512A
CN109257512A CN201710571014.2A CN201710571014A CN109257512A CN 109257512 A CN109257512 A CN 109257512A CN 201710571014 A CN201710571014 A CN 201710571014A CN 109257512 A CN109257512 A CN 109257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
domain
calling
callee
doma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710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7512B (zh
Inventor
尹新江
成善宝
邓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5710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7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7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7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7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7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当呼叫在该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在主叫方发起的呼叫被转接之前,充分的考量被叫方的通话域的可用性,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被叫方错过呼叫,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智能终端的逐渐普及极大的带动了用户对移动宽带业务的需求,在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由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具备高带宽、高移动性、高频谱利用率、低时延等特性,因此LTE技术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升级的最佳选择。在现有技术中,用户的通话域主要分为了IMS域(IP MultimediaSubsystem,多媒体域)和CS域(Circuit Switched,电路域),这两种通话域都可作为用户之间沟通的平台,而在呼叫中,被叫方总是有一个优选的通话域。然而,当主叫方向被叫方发起呼叫时,在确定优选的通话域之后,如果被叫方因在对应的通话域未注册,或者是对应的通话域不可及的情况下会导致连接失败,此时如果被叫方开启了呼叫前转,也就是呼叫转移,那么本次呼叫就会被直接转移到被叫方所指定的第三方,从而被叫方就会错过这次呼叫。这种呼叫前转方式因为忽视了其他非优选的通话域的可用性而导致被叫方对通话的错过,严重影响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呼叫前转灵活性差,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
根据所述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
当所述呼叫在所述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呼叫前转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以及,当所述呼叫在所述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
根据所述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
当所述呼叫在所述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当呼叫在该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在主叫方发起的呼叫被转接之前,充分的考量被叫方的通话域的可用性,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被叫方错过呼叫,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触发信号流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触发信号流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装置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方法信号流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方法信号流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方法信号流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方法信号流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方法信号流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方法信号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构思点在于,在语音呼叫的流程中,鉴于被叫方的通话域的多样性,在呼叫不能接通其中一个通话域时,以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可行取代现有技术中的直接转接,可以有效的避免被叫方错过呼叫。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方法流程图,包括:
S101、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
S102、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
S103、当呼叫在该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
在通话的流程中,首先是由主叫方发起呼叫,经过网络侧的解析后,再由网络侧将呼叫转发给对应的被叫方,从而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之间的通信连接。由于现在网络形式多种多样,主叫方和被叫方通常都会涉及到多个通话域,其中至少包括:多媒体域和电路域。
多媒体域,即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域,是3GPP标准定义的,即VoLTE(Voice over LTE)基于IMS网络的LTE语音解决方案。通过IMS网络,移动运营商不仅可以无缝的继承传统的语音、短消息业务,还可以将语音通话与丰富的增强功能相整合,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电路域,即CS(Circuit Switched,电路交换)域。CS域是传统的语音通话的承载,各通话域在虽然工作原理不尽相同,在实际使用中大都是相互兼容的。
S101中,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发起的呼叫。主叫方可以通过任何形式发起对被叫方的呼叫。由于呼叫是由主叫方所发起的,至少说明主叫方的通话域是处于正常的状态,网络侧解析主叫方发起的呼叫,确定呼叫所涉及的被叫方。
确定呼叫所涉及的被叫方,通常是通过检测主叫方发起呼叫所拨打的号码来确定,这种属于透明的通话方式,适用于大部分的应用场景;而在一些对用户的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景中时,比如说,打车场景中,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所采用的往往都是系统所推送的拨号方式,没有输入号码的过程,双方也不知道对方的号码,这种情况下一般是通过平台的服务器对司机或者乘客的拨号消息进行解析再接入两者,此时司机和乘客双方并不知道对方的号码。
S102中,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由于被叫方往往有多个通话域,比如多媒体域和电路域,而在一次通话过程中仅仅涉及这两个域中的其中一个,基于这个前提,被叫方往往都会设置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在这两个通话域中选择一个优先接入的通话域。对于这两个通话域而言,其各自的特点在于,多媒体域的语音通话更清晰,且延迟小,但是其电量消耗较大,且LTE网络的覆盖率是低于2G网的,也就是电路域的使用范围比LTE网络更广。因此,被叫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优选的通话域,在接收到呼叫时则优先以选定的通话域接入。相应的,主叫方事实上也有通话域的选定过程,不过在本实施例中主叫方作为呼叫的发起方,其已经以一个确定的通话域发起的通话,因此不涉及到通话域的优选信息的问题。
由于通话域包括多媒体域和电路域,因此,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可以包括:根据被叫方对对媒体与和电路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多媒体域电路域中的一个。也就是说,如果被叫方优选的通话域是多媒体域,则将呼叫发送给多媒体域;相应的,如果被叫方优选的通话域是电路域,则将呼叫发送给电路域。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可以包括: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判断是一次触发还是二次触发;根据判断结果,以相应的呼叫发送方法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其中,一次触发和二次触发,是针对服务侧对呼叫的处理流程而言,具体如下:
对于VoLTE网络而言,其网络架构中,通过MMTel AS(MultiMediaTelephony,多媒体电话业务服务器)提供基本语音服务,SCC AS(业务集中和连续性应用服务器)提供T-ADS(Terminating Access Domain Selection,终止访问域选择)和SRVCC(Single RadioVoice Call Continuity,单无线电话音呼叫连续性)/eSRVCC功能。其中,T-ADS功能和SRVCC/eSRVCC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在一次SCC AS触发中完成,也可以在两次SCC AS触发中完成。这就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判断是一次触发还是二次触发所对应具体方案。请参考图2和图3,图2示出了一种一次触发的情况下的信号流图,图3则示出了一种二次触发的情况下的信号流图。其中,S-CSCF(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是网络侧的控制中心,MSC Server(Mobile Switching Center—server,移动交换中心服务器)则是一个交换节点。图2和图3中所设定的通话域的选择结果仅仅是一种可选的结果,事实上还可以是其他的通话域选择结果,比如图2中的通话域选择结果可以变成IMS域,相应的,图3中的通话域选择结果也可以变成CS域。
其中,预设的配置信息是用于表征采用一次触发还是二次触发的方式进行呼叫的转发,具体的,预设的配置信息为iFC配置信息。
S103中,当呼叫在该通话域中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在此之前,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时,如果呼叫能接通,那么就正常的进行通话即可;而如果呼叫无法接通,表示被叫方在当前选定的通话域无法实现通信连接,其中,呼叫在通话域无法接通可以包括:通话域未注册;和/或,通话域不可及;其中,通话域未注册包括:被叫方在对应的通话域未在线;通话域不可及则包括:呼叫在对应的通话域连接超时。未在线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被叫方的手机关机、停机等等状态,这些状态下被叫方都是不在线的;连接超时,则可能包括被叫方的终端信号情况差,或者终端的界面卡顿等等,被叫方终端接受呼叫的响应用时超过了预设的时长。这里的接受响应并不限于被叫方终端接听电话,也可以包括,被叫方终端发出呼叫相关的提醒信息,如振铃等等。
当出现上述情况而导致了呼叫在该通话域中无法接通时,则: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由于被叫方的通话域是至少具备多媒体域和电路域的,而在呼叫过程中,确定时刻的通话所涉及到的通话域只有其中一个,先涉及到的是优选的通话域;当优选的通话域因为未注册或者不可及的原因无法接通时,此时就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也就是是否有注册或可及。判断的结果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其他通话域没有注册,那么就可以直接将该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是被叫方设定的,与被叫方对应的第三方;其二,是其他通话域有注册,那就可以将呼叫通过其他通话域发送给被叫方。
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的方法为,通过在呼叫中增加字段,该字段中携带其他通话域信息。其中,呼叫可以包括,在呼叫的请求信息或响应信息中,增加该字段,由该字段来携带其他通话域的信息。其他通话域的信息可以包括其他通话域的接入条件、接入方式,还可以携带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的标识,是否可用的条件的判别,是伴随本次呼叫所实现,或者是在本次呼叫之前所进行。在对优选的通话域的呼叫的同时,可以进行其他通话域的可行性的判断流程,从而节约呼叫接通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还可以包括:在呼叫中携带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的标识;相应的,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可以包括:根据标识,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不可用,则将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可用,则将呼叫转发到被叫方的其他其他通话域。此处是在通话域的选择部分,就将优选的通话域意外的其他通话域的可用性进行标记,从而可以提升后续的通话域切换的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呼叫转发到其他通话域之后,还可以包括:若呼叫在其他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则将呼叫转发给第三方。在将呼叫转发给其他通话域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在该通话域内呼叫是否可及。如果可及,那么就建立了主叫方与被叫方之间的通话;如果不可及,那就可以直接将此次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前转方法,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当呼叫在该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在主叫方发起的呼叫被转接之前,充分的考量被叫方的通话域的可用性,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被叫方错过呼叫,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叫前转装置组成示意图,包括:
通信模块401,用于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
处理模块402,用于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以及,当呼叫在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
在通话的流程中,首先是由主叫方发起呼叫,经过网络侧的解析后,再由网络侧将呼叫转发给对应的被叫方,从而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之间的通信连接。由于现在网络形式多种多样,主叫方和被叫方通常都会涉及到多个通话域,其中至少包括:多媒体域和电路域。
通信模块401用于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发起的呼叫。主叫方可以通过任何形式发起对被叫方的呼叫。由于呼叫是由主叫方所发起的,至少说明主叫方的通话域是处于正常的状态,网络侧解析主叫方发起的呼叫,确定呼叫所涉及的被叫方。
确定呼叫所涉及的被叫方,通常是通过检测主叫方发起呼叫所拨打的号码来确定,这种属于透明的通话方式,适用于大部分的应用场景;而在一些对用户的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景中时,比如说,打车场景中,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所采用的往往都是系统所推送的拨号方式,没有输入号码的过程,双方也不知道对方的号码,这种情况下一般是通过平台的服务器对司机或者乘客的拨号消息进行解析再接入两者,此时司机和乘客双方并不知道对方的号码。
处理模块402用于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由于被叫方往往有多个通话域,比如多媒体域和电路域,而在一次通话过程中仅仅涉及这两个域中的其中一个,基于这个前提,被叫方往往都会设置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在这两个通话域中选择一个优先接入的通话域。对于这两个通话域而言,其各自的特点在于,多媒体域的语音通话更清晰,且延迟小,但是其电量消耗较大,且LTE网络的覆盖率是低于2G网的,也就是电路域的使用范围比LTE网络更广。因此,被叫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优选的通话域,在接收到呼叫时则优先以选定的通话域接入。相应的,主叫方事实上也有通话域的选定过程,不过在本实施例中主叫方作为呼叫的发起方,其已经以一个确定的通话域发起的通话,因此不涉及到通话域的优选信息的问题。
由于通话域包括多媒体域和电路域,因此,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可以包括:根据被叫方对对媒体与和电路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多媒体域电路域中的一个。也就是说,如果被叫方优选的通话域是多媒体域,则将呼叫发送给多媒体域;相应的,如果被叫方优选的通话域是电路域,则将呼叫发送给电路域。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还可以用于: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判断是一次触发还是二次触发;根据判断结果,以相应的呼叫发送方法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其中,一次触发和二次触发,是针对服务侧对呼叫的处理流程而言,具体如下:
对于VoLTE网络而言,其网络架构中,通过MMTel AS提供基本语音服务,SCC AS提供T-ADS和SRVCC/eSRVCC功能。其中,T-ADS功能和SRVCC/eSRVCC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在一次SCC AS触发中完成,也可以在两次SCC AS触发中完成。这就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判断是一次触发还是二次触发所对应具体方案。请参考图2和图3,图2示出了一种一次触发的情况下的信号流图,图3则示出了一种二次触发的情况下的信号流图。其中,S-CSCF是网络侧的控制中心,MSC Server则是一个交换节点。图2和图3中所设定的通话域的选择结果仅仅是一种可选的结果,事实上还可以是其他的通话域选择结果,比如图2中的通话域选择结果可以变成IMS域,相应的,图3中的通话域选择结果也可以变成CS域。
其中,预设的配置信息是用于表征采用一次触发还是二次触发的方式进行呼叫的转发,具体的,预设的配置信息为iFC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402还用于当呼叫在该通话域中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在此之前,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时,如果呼叫能接通,那么就正常的进行通话即可;而如果呼叫无法接通,表示被叫方在当前选定的通话域无法实现通信连接,其中,呼叫在通话域无法接通可以包括:通话域未注册;和/或,通话域不可及;其中,通话域未注册包括:被叫方在对应的通话域未在线;通话域不可及则包括:呼叫在对应的通话域连接超时。未在线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被叫方的手机关机、停机等等状态,这些状态下被叫方都是不在线的;连接超时,则可能包括被叫方的终端信号情况差,或者终端的界面卡顿等等,被叫方终端接受呼叫的响应用时超过了预设的时长。这里的接受响应并不限于被叫方终端接听电话,也可以包括,被叫方终端发出呼叫相关的提醒信息,如振铃等等。
当出现上述情况而导致了呼叫在该通话域中无法接通时,则: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由于被叫方的通话域是至少具备多媒体域和电路域的,而在呼叫过程中,确定时刻的通话所涉及到的通话域只有其中一个,先涉及到的是优选的通话域;当优选的通话域因为未注册或者不可及的原因无法接通时,此时就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也就是是否有注册或可及。判断的结果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其他通话域没有注册,那么就可以直接将该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是被叫方设定的,与被叫方对应的第三方;其二,是其他通话域有注册,那就可以将呼叫通过其他通话域发送给被叫方。
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的方法为,通过在呼叫中增加字段,该字段中携带其他通话域信息。其中,呼叫可以包括,在呼叫的请求信息或响应信息中,增加该字段,由该字段来携带其他通话域的信息。其他通话域的信息可以包括其他通话域的接入条件、接入方式,还可以携带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的标识,是否可用的条件的判别,是伴随本次呼叫所实现,或者是在本次呼叫之前所进行。在对优选的通话域的呼叫的同时,可以进行其他通话域的可行性的判断流程,从而节约呼叫接通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还可以用于:在呼叫中携带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的标识;相应的,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可以包括:根据标识,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不可用,则将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可用,则将呼叫转发到被叫方的其他其他通话域。此处是在通话域的选择部分,就将优选的通话域意外的其他通话域的可用性进行标记,从而可以提升后续的通话域切换的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模块402还可以用于:在将呼叫转发到其他通话域之后,若呼叫在其他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则将呼叫转发给第三方。在将呼叫转发给其他通话域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在该通话域内呼叫是否可及。如果可及,那么就建立了主叫方与被叫方之间的通话;如果不可及,那就可以直接将此次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呼叫前转装置,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当呼叫在该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通过本实施例的实施,在主叫方发起的呼叫被转接之前,充分的考量被叫方的通话域的可用性,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被叫方错过呼叫,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被叫方具体的通话域的接通情况,以及基于不同的预设配置的呼叫转发流程对本发明的呼叫前转方法进行具体的阐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被叫方UE-B在IMS域和CS域都未注册时,主叫方UE-A发起呼叫,步骤如下:
S501、用户UEA发起呼叫,向CSCF发送呼叫;
S502、S-CSCF根据iFC配置,将呼叫发送给MMTEL AS;
S503、MMTEL AS判断被叫方是VoLTE用户,将呼叫发送给S-CSCF;
S504、S-CSCF根据iFC配置,其中配置的具体内容为一次触发,于是将呼叫发送给SCC AS;
S505、SCC AS判断被叫方在IMS域和CS域都未注册,SCC AS向S-CSCF回4**响应,并且在4**中增加reason头部,头部内容为Reason:Q.850;cause=20;text="Subscriberabsent";其中,4**响应表示以4开头的响应,比如480;而增加的头部内容则用户表征,被叫方在IMS域和CS域都没有注册。
S506、S-CSCF将480发送给MMTEL AS;
S507、MMTEL AS根据480中的reason头部执行前转,向S-CSCF发送181;其中,181是表征进行前转的消息,这个消息并不是必要的消息,可以选择发送或者不发送;
S508、S-CSCF将181发送给主叫方;
S509、MMTEL AS发起到第三方UE-C的呼叫,向S-CSCF发送呼叫,其中被叫号码为C;
S510、呼叫经过S-CSCF及用户C的网络,呼叫到达用户C。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被叫方UE-B在IMS域未注册,在CS域注册时,主叫方UE-A发起呼叫,步骤如下:
S601、用户UE-A发起呼叫,向CSCF发送呼叫;
S602、S-CSCF根据iFC配置,其中配置的具体内容为一次触发,于是将呼叫发送给MMTEL AS;
S603、MMTEL AS判断被叫方是VoLTE用户,将呼叫发送给S-CSCF;
S604、S-CSCF根据iFC配置,将呼叫发送给SCC AS;
S605、SCC AS判断被叫方在IMS域未注册,在CS域注册,则向S-CSCF发送呼叫,呼叫中被叫号码为B;
S606、S-CSCF将呼叫发送到被叫方的CS域;
S607、CS域将呼叫发送到用户B。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被叫方UE-B在IMS域可用,在CS域可用时,若其优选为IMS域,主叫方UE-A发起呼叫,步骤如下:
S701、用户UE-A发起呼叫,向CSCF发送呼叫;
S702、S-CSCF根据iFC配置,其中配置的具体内容为两次触发,于是先触发SCC AS(T-ADS);
S703、SCC AS(T-ADS)进行被叫方的通话域选择,通话域选择结果为IMS域,并且CS域也可用,则在呼叫中增加头部X-TADS-INFO,其中携带CS域可用的标识信息;
S704、S-CSCF根据iFC配置,触发MMTEL AS;
S705、MMTEL AS根据X-TADS-INFO判断CS域可用,则不触发不可及前转,将呼叫发送给S-CSCF;不可及前转业务,即若在本通话域中不可及,则直接将通话前转给第三方用户UE-C;
S706、S-CSCF根据iFC配置,将呼叫发送给SCC AS(SRVCC);
S707、SCC AS(SRVCC)再将呼叫发送S-CSCF;
S708、S-CSCF将呼叫发送到用户B;
S709、SCC AS(T-ADS)等待用户可及的定时器超时,进行失败后的通话域选择,通话域选择的结果为CS域,则释放IMS域的呼叫;
S710、S-CSCF将取消消息发送给MMTEL AS;
S711、MMTEL AS将取消消息发送给S-CSCF;
S712、S-CSCF将取消消息发送给SCC AS(SRVCC);
S713、SCC AS(SRVCC)将取消消息发送给S-CSCF;
S714、S-CSCF将取消消息发送给UE-B;
S715、SCC AS(T-ADS)呼叫CS域,将呼叫发送给S-CSCF;
S716、S-CSCF将呼叫发送给MSC Server;
S717、MSC Server将呼叫到用户B。
S718、当CS域仍然不可及时,在CS域执行不可及前转,转而呼叫用户C。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当被叫方UE-B在IMS域可用,在CS域不可用时,主叫方UE-A发起呼叫,步骤如下:
S801、用户UE-A发起呼叫,向CSCF发送呼叫;
S802、S-CSCF根据iFC配置,其中配置的具体内容为两次触发,于是先触发SCC AS(T-ADS);
S803、SCC AS(T-ADS)进行被叫方的通话域选择,域选择结果为IMS域,并且CS域不可用,则在呼叫中增加头部X-TADS-INFO,其中携带CS域不可用的标识信息;
S804、S-CSCF根据iFC配置,触发MMTEL AS;
S805、MMTEL AS根据X-TADS-INFO判断CS域不可用,则触发不可及前转业务,将呼叫发送给S-CSCF;不可及前转业务,即若在本通话域中不可及,则直接将通话前转给第三方用户UE-C;
S806、S-CSCF根据iFC配置,将呼叫发送给SCC AS(SRVCC);
S807、SCC AS(SRVCC)再将呼叫发送S-CSCF;
S808、S-CSCF将呼叫发送到UE-B;
S809、MMTEL AS不可及前转业务的定时器超时,释放到UE-B的呼叫,发送取消消息给S-CSCF;
S810、S-CSCF将取消消息发送给SCC AS(SRVCC);
S811、SCC AS(SRVCC)将取消消息发送给S-CSCF;
S812、S-CSCF将取消消息发送给UE-B;
S813、MMTEL AS向S-CSCF发送181消息;
S814、S-CSCF将181消息发送给SCC AS(T-ADS);
S815、SCC AS(T-ADS)将181消息发送给S-CSCF;
S816、S-CSCF将181消息发送给主叫方UE-A;
S817、MMTEL AS将呼叫UE-C的呼叫发送给S-CSCF;
S818、S-CSCF将呼叫到用户C。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当被叫方UE-B在IMS域可用,在CS域可用时,优选CS域,主叫方UE-A发起呼叫,步骤如下:
S901、用户UE-A发起呼叫,向CSCF发送呼叫;
S902、S-CSCF根据iFC配置,其中配置的具体内容为两次触发,于是先触发SCC AS(T-ADS);
S903、SCC AS(T-ADS)进行被叫方的通信域选择,域选择结果为CS域,并且IMS域也可用,则在呼叫中增加头部X-TADS-INFO,其中携带IMS域可用的标识信息;
S904、S-CSCF将呼叫发送给CS域;
S905、CS域根据X-TADS-INFO判断IMS域可用,则不触发不可及前转业务,将呼叫发送给用户B;不可及前转业务,即若在本通话域中不可及,则直接将通话前转给第三方用户UE-C;
S906、SCC AS(T-ADS)等待用户可及的定时器超时,进行失败后的通话域的重新选择,通话域选择的结果为IMS域,释放CS域的呼叫;
S907、S-CSCF将取消消息发送给CS域;
S908、CS域将取消消息发送给用户UE-B;
S909、SCC AS(T-ADS)呼叫IMS域,将呼叫发送给S-CSCF;
S910、S-CSCF根据iFC配置,触发MMTEL AS;
S911、MMTEL AS将呼叫发送给S-CSCF;
S912、S-CSCF根据iFC配置,将呼叫发送给SCC AS(SRVCC);
S913、SCC AS(SRVCC)再将呼叫发送S-CSCF;
S914、S-CSCF将呼叫发送到用户UE-B;
S915、MMTEL AS不可及前转的定时器超时,释放到用户B的呼叫,发送取消消息给S-CSCF;
S916、S-CSCF将取消消息发送给SCC AS(SRVCC);
S917、SCC AS(SRVCC)将取消消息发送给S-CSCF;
S918、S-CSCF将取消消息发送给用户UE-B;
S919、MMTEL AS向S-CSCF发送181消息;
S920、S-CSCF将181消息发送给SCC AS(T-ADS);
S921、SCC AS(T-ADS)将181消息发送给S-CSCF;
S922、S-CSCF将181消息发送给主叫方UE-A;
S923、MMTEL AS将呼叫UE-C的呼叫发送给S-CSCF;
S924、S-CSCF将呼叫到用户C。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当被叫方UE-B在IMS域不可用,在CS域可用时,主叫方UE-A发起呼叫,步骤如下:
S1001、用户UE-A发起呼叫,向CSCF发送呼叫;
S1002、S-CSCF根据iFC配置,其中配置的具体内容为两次触发,于是先触发SCC AS(T-ADS);
S1003、SCC AS(T-ADS)进行被叫方的通话域选择,域选择结果为CS域,并且IMS域不可用,则在呼叫中增加头部X-TADS-INFO,其中携带IMS域不可用的标识信息;
S1004、S-CSCF将呼叫发送给CS域;
S1005、CS域根据X-TADS-INFO判断IMS域不可用,则触发不可及前转业务,将呼叫发送给用户UE-B;不可及前转业务,即若在本通话域中不可及,则直接将通话前转给第三方用户UE-C;
S1006、CS域不可及前转的定时器超时,释放到用户UE-B的呼叫,发送取消消息给用户UE-B;
S1007、CS域执行前转,呼叫用户UE-C。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
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
当呼叫在该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
在通话的流程中,首先是由主叫方发起呼叫,经过网络侧的解析后,再由网络侧将呼叫转发给对应的被叫方,从而建立主叫方与被叫方之间的通信连接。由于现在网络形式多种多样,主叫方和被叫方通常都会涉及到多个通话域,其中至少包括:多媒体域和电路域。
首先,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发起的呼叫。主叫方可以通过任何形式发起对被叫方的呼叫。由于呼叫是由主叫方所发起的,至少说明主叫方的通话域是处于正常的状态,网络侧解析主叫方发起的呼叫,确定呼叫所涉及的被叫方。
确定呼叫所涉及的被叫方,通常是通过检测主叫方发起呼叫所拨打的号码来确定,这种属于透明的通话方式,适用于大部分的应用场景;而在一些对用户的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景中时,比如说,打车场景中,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所采用的往往都是系统所推送的拨号方式,没有输入号码的过程,双方也不知道对方的号码,这种情况下一般是通过平台的服务器对司机或者乘客的拨号消息进行解析再接入两者,此时司机和乘客双方并不知道对方的号码。
其次,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由于被叫方往往有多个通话域,比如多媒体域和电路域,而在一次通话过程中仅仅涉及这两个域中的其中一个,基于这个前提,被叫方往往都会设置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在这两个通话域中选择一个优先接入的通话域。对于这两个通话域而言,其各自的特点在于,多媒体域的语音通话更清晰,且延迟小,但是其电量消耗较大,且LTE网络的覆盖率是低于2G网的,也就是电路域的使用范围比LTE网络更广。因此,被叫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优选的通话域,在接收到呼叫时则优先以选定的通话域接入。相应的,主叫方事实上也有通话域的选定过程,不过在本实施例中主叫方作为呼叫的发起方,其已经以一个确定的通话域发起的通话,因此不涉及到通话域的优选信息的问题。
由于通话域包括多媒体域和电路域,因此,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可以包括:根据被叫方对对媒体与和电路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多媒体域电路域中的一个。也就是说,如果被叫方优选的通话域是多媒体域,则将呼叫发送给多媒体域;相应的,如果被叫方优选的通话域是电路域,则将呼叫发送给电路域。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判断是一次触发还是二次触发;根据判断结果,以相应的呼叫发送方法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其中,一次触发和二次触发,是针对服务侧对呼叫的处理流程而言,具体如下:
对于VoLTE网络而言,其网络架构中,通过MMTel AS提供基本语音服务,SCC AS提供T-ADS和SRVCC/eSRVCC功能。其中,T-ADS功能和SRVCC/eSRVCC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在一次SCC AS触发中完成,也可以在两次SCC AS触发中完成。这就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判断是一次触发还是二次触发所对应具体方案。其中,预设的配置信息是用于表征采用一次触发还是二次触发的方式进行呼叫的转发,具体的,预设的配置信息为iFC配置信息。
再次,当呼叫在该通话域中无法接通时,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在此之前,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时,如果呼叫能接通,那么就正常的进行通话即可;而如果呼叫无法接通,表示被叫方在当前选定的通话域无法实现通信连接,其中,呼叫在通话域无法接通可以包括:通话域未注册;和/或,通话域不可及;其中,通话域未注册包括:被叫方在对应的通话域未在线;通话域不可及则包括:呼叫在对应的通话域连接超时。未在线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被叫方的手机关机、停机等等状态,这些状态下被叫方都是不在线的;连接超时,则可能包括被叫方的终端信号情况差,或者终端的界面卡顿等等,被叫方终端接受呼叫的响应用时超过了预设的时长。这里的接受响应并不限于被叫方终端接听电话,也可以包括,被叫方终端发出呼叫相关的提醒信息,如振铃等等。
当出现上述情况而导致了呼叫在该通话域中无法接通时,则: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由于被叫方的通话域是至少具备多媒体域和电路域的,而在呼叫过程中,确定时刻的通话所涉及到的通话域只有其中一个,先涉及到的是优选的通话域;当优选的通话域因为未注册或者不可及的原因无法接通时,此时就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也就是是否有注册或可及。判断的结果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其他通话域没有注册,那么就可以直接将该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这个第三方是被叫方设定的,与被叫方对应的第三方;其二,是其他通话域有注册,那就可以将呼叫通过其他通话域发送给被叫方。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在呼叫中携带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的标识;相应的,判断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可以包括:根据标识,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不可用,则将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可用,则将呼叫转发到被叫方的其他其他通话域。此处是在通话域的选择部分,就将优选的通话域意外的其他通话域的可用性进行标记,从而可以提升后续的通话域切换的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在将呼叫转发到其他通话域之后,若呼叫在其他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则将呼叫转发给第三方。在将呼叫转发给其他通话域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在该通话域内呼叫是否可及。如果可及,那么就建立了主叫方与被叫方之间的通话;如果不可及,那就可以直接将此次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包括:
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
根据所述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
当所述呼叫在所述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前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域包括多媒体域和电路域;所述根据所述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包括:根据所述被叫方对所述多媒体域和电路域所预设的优选信息,将所述呼叫发送给所述多媒体域或电路域中的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前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包括:
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判断是一次触发或者二次触发;
根据判断结果,以相应的呼叫发送方式将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前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在所述通话域无法接通包括:所述通话域未注册;和/或,所述通话域不可及;其中,所述通话域未注册包括:所述被叫方在对应的通话域未在线;所述通话域不可及包括:所述呼叫在对应的通话域连接超时。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呼叫前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还包括:在所述呼叫中携带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的标识;
所述判断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
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不可用,则将所述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所述第三方与所述被叫方对应;
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可用,则将所述呼叫转发到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呼叫前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呼叫转发到其他通话域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呼叫在其他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则将所述呼叫转发给所述第三方。
7.一种呼叫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以及,当所述呼叫在所述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叫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域包括多媒体域和电路域;所述根据所述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包括:根据所述被叫方对所述多媒体域和电路域所预设的优选信息,将所述呼叫发送给所述多媒体域或电路域中的一个。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叫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预设的配置信息,判断是一次触发或者二次触发;
根据判断结果,以相应的呼叫发送方式将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呼叫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在所述通话域中无法接通包括:所述通话域未注册;和/或,所述通话域不可及;其中,所述通话域未注册包括:所述被叫方在对应的通话域未在线;所述通话域不可及包括:所述呼叫在对应的通话域连接超时。
11.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呼叫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呼叫中携带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的标识;
所述判断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判断其他通话域是否可用;
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不可用,则将所述呼叫转发给预设的第三方,所述第三方与所述被叫方对应;
如判断结果为其他通话域可用,则将所述呼叫转发到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呼叫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将所述呼叫转发到其他通话域之后,若所述呼叫在其他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则将所述呼叫转发给所述第三方。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主叫方对被叫方所发起的呼叫;
根据所述被叫方预设的通话域的优选信息,将所述呼叫发送给对应的通话域;
当所述呼叫在所述通话域无法接通时,判断所述被叫方的其他通话域是否能接通,并根据判断结果将所述呼叫进行相应的发送处理。
CN201710571014.2A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57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1014.2A CN109257512B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71014.2A CN109257512B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7512A true CN109257512A (zh) 2019-01-22
CN109257512B CN109257512B (zh) 2022-03-04

Family

ID=65051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71014.2A Active CN109257512B (zh) 2017-07-13 2017-07-13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751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1440A (zh) * 2006-01-10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被叫接续网络的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01031135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01102610A (zh) * 2007-08-06 200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集中控制业务中实现用户忙呼叫前转的方法
CN101232681A (zh) * 2008-02-01 2008-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手机上实现语音通话连续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1330736A (zh) * 2007-06-18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用户提供呼叫转移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20668A (zh) * 2007-10-25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7801116B2 (en) * 2001-06-20 2010-09-21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 forwarding in dual subscription mode
CN101931925A (zh) * 2010-09-03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号通呼叫的方法及业务控制点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1116B2 (en) * 2001-06-20 2010-09-21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all forwarding in dual subscription mode
CN101001440A (zh) * 2006-01-10 2007-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被叫接续网络的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01031135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紧急呼叫方法及系统
CN101330736A (zh) * 2007-06-18 2008-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用户提供呼叫转移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02610A (zh) * 2007-08-06 2008-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ms集中控制业务中实现用户忙呼叫前转的方法
CN101420668A (zh) * 2007-10-25 2009-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232681A (zh) * 2008-02-01 2008-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手机上实现语音通话连续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1931925A (zh) * 2010-09-03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号通呼叫的方法及业务控制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7512B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7891B (zh) 一种被叫用户的域选择方法和系统,以及系统中的hss
CN101141794B (zh) 用户设备、语音呼叫连续性应用服务器及网络切换方法
CN101374356B (zh) IMS域内VoIP的切换方法、IMS系统、终端及VCC应用服务器
CA2661907C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 original call anchoring in voice call continuity service
US9918216B2 (en) Home network domain selection for routing call to a visited network
CN101090567B (zh) 语音呼叫连续性业务中的终呼业务实现方法
JP4864099B2 (ja) ドメイン転換制限方法及び端末
CN115190468B (zh) 重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348470A (zh) 业务切换方法、终端、网络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09012674A1 (fr)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appel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service de réseau intelligent pour exécuter un service de terminaux multiples à un seul numéro
CN102130888B (zh) 通话过程中继续播放彩铃和彩振的方法和服务器
WO2017132791A1 (zh) 语音呼叫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US890863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VCC functions initiated by network and terminal and network server thereof
CN102244911A (zh) 一种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的呼叫的跨域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6559871A (zh) 呼叫请求重定向方法、呼叫请求接续方法及其装置
WO2012159312A1 (zh) 一种多模单待终端在网络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04695B (zh) 一种呼叫业务中实现双方通话随意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9257512A (zh)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104862B (zh) 一种电路域cs锚定ip多媒体子系统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200383A (zh) 实现高清可视电话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24244B (zh) 一种多通路终端通话转移方法及装置
JP7061929B2 (ja) 呼制御システム
CN108650694A (zh) 移动网络控制方法、控制模块、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N108243398A (zh) 一种通话冲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340490B (zh) 一种实现媒体锚定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