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5579B - 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5579B
CN109255579B CN201710566183.7A CN201710566183A CN109255579B CN 109255579 B CN109255579 B CN 109255579B CN 201710566183 A CN201710566183 A CN 201710566183A CN 109255579 B CN109255579 B CN 109255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event
mapping
period
histo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61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55579A (zh
Inventor
高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661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5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5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5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55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5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根据所述时间映射表确定与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关联的数据指标。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去除周期性变化因素对数据指标的影响,确定出的数据指标更准确可信,由该数据指标推导出的结论具有说服力。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生网络事件,这些网络事件可以具有关联性,也可以不具有关联性。在一种业务场景下,用户1可以独立执行事件A,且用户2针对事件A执行事件B。基于此,为了确定事件A与事件B之间的关联性,可以利用事件A的发生时间和事件B的发生时间确定数据指标,然后使用该数据指标分析事件A与事件B之间的关联性。但是,若影响该数据指标的某个因素,在时间上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趋势,则利用发生时间确定出的数据指标会存在偏差,继而导致由该数据指标推导出的结论不具有说服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
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
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根据所述时间映射表确定与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关联的数据指标。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
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
根据所述第三时间和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指标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记录模块,用于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映射表确定与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关联的数据指标。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指标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时间和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后,不是直接利用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数据指标,而是将第一时间转换为第三时间,将第二时间转换为第四时间,根据第三时间和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这样,可以去除周期性变化因素对数据指标的影响,确定出的数据指标更准确可信,由该数据指标推导出的结论具有说服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和图1B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A-图2C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指标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指标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服务器的硬件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指标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指标确定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者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数据指标确定方法之前,先明确如下概念。
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第一事件可以包括独立发生的源事件,而第二事件可以包括针对该第一事件发生的后续事件。
其中,第一事件均独立发生,且第一事件可以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第二事件。此外,第二事件是针对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二事件只会对应一个第一事件,且第二事件的发生次数在时间轴上可以呈周期性变化。
例如,第一事件为买家发布的采购需求,第二事件为卖家针对该采购需求发布的报价。其中,买家发布的采购需求是独立发生的源事件,在买家发布该采购需求后,卖家(一个或者多个卖家)可以针对该采购需求发布报价,也就是说,发布报价这个第二事件,是针对采购需求这个第一事件的后续事件。
数据指标:该数据指标是与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关联的数据指标,且该数据指标是与事件发生时间关联的数据指标。其中,该数据指标为第一事件发生后,可以根据第二事件发生的时间点获得的数据指标,其主要包含两个要素:第二事件需要与第一事件存在对应关系、数据指标与事件发生时间相关。
例如,数据指标为采购需求(即第一事件)发布后,接收到第一个报价(即第二事件)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用于度量卖家对于采购需求的响应速度。
统计周期:可以根据第二事件发生次数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将时间轴划分为多个统计周期(即多个连续等长的时间区间),每个统计周期的统计周期时长(如时间长度T)均相同,而且,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起始时间相同,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结束时间相同。
例如,第二事件发生次数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如图1A所示,从图1A可以看出,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起始时间为0点,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结束时间为24点,即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呈现周期性变化。当然,图1A只是一个示例,表示第二事件发生次数以“天”为规律,呈现周期性变化;实际应用中,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还可以以“周”、“小时”为规律,呈现周期性变化,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基础上,如图1B所示,可以将时间轴划分为多个统计周期,每个统计周期的统计周期时长T均为24个小时,每个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起始时间相同,即0点,每个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结束时间相同,即24点,因此,统计周期时长T的取值范围是(0,24]。
当前统计周期:可以将第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所在的统计周期称为当前统计周期,将第二事件发生的时间所在的统计周期称为当前统计周期。例如,在图1B中,由于第一事件发生在统计周期2,第二事件发生在统计周期2,因此将统计周期2称为当前统计周期。又例如,假设第一事件发生在统计周期1,第二事件发生在统计周期2,则将统计周期1和统计周期2均称为当前统计周期。
历史统计周期:将完整的统计周期称为历史统计周期。例如,在图1B中,由于统计周期1已经完整,即已经包含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至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因此,将统计周期1称为历史统计周期;同理,将统计周期2称为历史统计周期。但是,对于从“2017.5.17-0:00”开始的统计周期,由于当前时间还没有到达该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因此,这个统计周期还不是历史统计周期。
时间点:在以“天”为单位的统计周期中,每个小时可以为1个时间点,如时间点可以包括1点(其表示从0点到1点的时间段)、2点(其表示从1点到2点的时间段)、3点、…23点、24点;每分钟可以为1个时间点,如时间点可以包括1分钟(其表示从0分钟到1分钟的时间段)、2分钟、3分钟、…1439分钟、1440分钟;每秒可以为1个时间点,如时间点可以包括1秒(其表示从0秒到1秒的时间段)、2秒、3分钟、…86399秒、86400秒。
在以“周”为单位的统计周期中,每天可以为1个时间点,如时间点包括第1天(如星期一,其表示从星期一的0点到24点)、第2天、…第6天、第7天(如星期日);每个小时可以为1个时间点,如时间点包括第1小时(其表示从一周的第0小时到第1小时)、第2小时、第3小时、…第167小时、第168小时;每分钟可以为1个时间点,每秒可以为1个时间点,以此类推。
为了方便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天”为单位的统计周期为例,且每个小时作为1个时间点,如时间点包括1点、2点、3点、…23点、24点。
在传统方式中,利用第一事件的发生时间和第二事件的发生时间直接确定数据指标,从而导致数据指标存在偏差,并且由该数据指标推导出的结论不具有说服力。例如,若采购需求A在1点发布,在2点收到首次报价,则数据指标为1小时(2点减去1点);采购需求B在8点发布,在9点收到首次报价,则数据指标也为1小时(9点减去8点)。从两个数据指标上看,采购需求A和采购需求B获得首次报价的时间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采购需求A和采购需求B在发布之后,获得首次报价的速度是相同的。
然而,由于白天报价的活跃度远高于凌晨报价的活跃度,因此,若卖家对于采购需求A和采购需求B的响应速度相同,则卖家应在更短的时间内对采购需求B进行报价,也就是说,采购需求A和采购需求B虽然均在发布1小时后获得报价,但是,卖家对于采购需求A的响应速度明显快于对采购需求B的响应速度。显然,上述方式的数据指标均为1小时,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参见图2A所示,为数据指标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确定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
在事件发生时,可以获得该事件的发生时间,即可以确定出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如图1B所示,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为“2017.5.16,12:00”,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为“2017.5.16,18:00”。
步骤202,获取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获取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通过第一时间查询时间映射表,获得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通过第二时间查询时间映射表,获得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或者,将第一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一时间点;将第二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二时间点;通过第一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得到与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映射时间,并根据该第一映射时间确定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通过第二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得到与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映射时间,并根据该第二映射时间确定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
在一个例子中,该时间映射表用于记录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如每个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以下对时间映射表的生成过程进行说明。参见图2B所示,为时间映射表的生成过程的示意图,该时间映射表的生成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20211,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M。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N,并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N、以及统计周期时长T,获得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M。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获得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M:M=N/T;在该公式中,M为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N为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T为统计周期时长。
当然,上述公式“M=N/T”只是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且通过公式“M=N/T”计算出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可以是第二事件的平均次数,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计算第二事件目标次数,对于其它方式不做限制。
例如,以历史统计周期为图1B中的统计周期1为例,则可以获取统计周期1的第二事件总次数N,即从“2017.5.15,0:00”至“2017.5.16,0:00”的第二事件总次数N,以第二事件总次数N的取值是4800为例。此外,由于T的取值为24小时,因此,M=N/T=4800次/24小时=200次/小时,后续以该值为例。
步骤20212,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
例如,以历史统计周期为统计周期1为例,则获取时间点1(对应“2017.5.15,0:00至2017.5.15,1:00”这个时间段)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100次;获取时间点2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表示从2017.5.15,1:00至2017.5.15,2:00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100次;获取时间点3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100次;获取时间点4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100次;获取时间点5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100次;获取时间点6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200次;获取时间点7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200次;获取时间点8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400次;获取时间点9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400次;获取时间点10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如300次;以此类推,后续不再赘述。
步骤20213,根据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具体的,针对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则可以利用历史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点与该时间点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该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确定该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进一步的,可以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Figure BDA0001348427390000071
其中,所述t为时间点,所述t’为时间点t对应的映射时间,Li为历史统计周期内的第i个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M为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如上述200次/小时;此外,t的取值范围为(0,T],T为统计周期时长,如上述24小时。
例如,针对时间点1,L1为时间点1对应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100,t’为0.5,即时间点1对应的映射时间为0.5。针对时间点2,L1为第二事件发生次数100,L2为第二事件发生次数100,t’=(100+100)/200=1,即时间点2对应的映射时间为1。以此类推,针对时间点8,t’=(100+100+100+100+100+200+200+400)/200=6.5,针对时间点9,t’=(100+100+100+100+100+200+200+400+400)/200=8.5。
步骤20214,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如表1所示,为时间映射表的示例,对此时间映射表的形式不做限制。
表1
时间点 映射时间
时间点1 0.5
时间点2 1
时间点8 6.5
时间点9 8.5
参见图2C所示,基于上述生成的时间映射表,则针对“获取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21,将第一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一时间点。
步骤20222,将第二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二时间点。
例如,假设第一时间为“2017.5.16,8:00”,第二时间为“2017.5.16,9:00”,则可以将第一时间转换为时间点8,并将第二时间转换为时间点9。
又例如,假设第一时间为“2017.5.16,1:00”,第二时间为“2017.5.16,2:00”,则可以将第一时间转换为时间点1,并将第二时间转换为时间点2。
步骤20223,通过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一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如表1所示的时间映射表),得到与该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映射时间。
步骤20224,通过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二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如表1所示的时间映射表),得到与该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映射时间。
例如,可以通过时间点8查询表1所示的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时间点8对应的第一映射时间为6.5;通过时间点9查询表1所示的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时间点9对应的第二映射时间为8.5。又例如,通过时间点1查询表1所示的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时间点1对应的第一映射时间为0.5;通过时间点2查询表1所示的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时间点2对应的第二映射时间为1。
步骤20225,根据该第一映射时间确定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
步骤20226,根据该第二映射时间确定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根据该第一映射时间确定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确定该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映射时间。或者,根据该第一时间、统计周期时长、该第一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三时间;进一步的,可以确定第一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然后,对该差值和该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一中间值,并确定该第三时间为该第一时间减去第一中间值,加上该第一映射时间。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根据该第二映射时间确定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确定该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二映射时间。或者,根据该第二时间、统计周期时长、该第二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四时间;进一步的,可以确定第二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然后,对该差值和该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二中间值,并确定该第四时间为该第三时间减去第二中间值,加上该第二映射时间。
在一个例子中,若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位于相同的统计周期,则可以确定该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映射时间,并确定该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二映射时间。或者,若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位于不同的统计周期,则可以确定第一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并对该差值和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一中间值,并确定该第三时间为该第一时间减去该第一中间值,再加上该第一映射时间;以及,可以确定第二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并对该差值和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二中间值,并确定该第四时间为该第三时间减去该第二中间值,再加上该第二映射时间。
例如,若第一时间为“2017.5.16,8:00”,第二时间为“2017.5.16,9:00”,即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位于相同的统计周期,则第二时间与第一时间本身的差值为1小时。在将第一时间转换为第一映射时间6.5,将第二时间转换为第二映射时间8.5后,若第三时间为第一映射时间6.5,第四时间为第二映射时间8.5,则第四时间与第三时间的差值为2小时,这样处理方式的结果是正确的。
但是,若第一时间为“2017.5.16,8:00”,第二时间为“2017.5.17,9:00”,即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位于不同的统计周期,则第二时间与第一时间本身的差值为25小时。在将第一时间转换为第一映射时间6.5,将第二时间转换为第二映射时间8.5后,若第三时间为第一映射时间6.5,第四时间为第二映射时间8.5,则第四时间与第三时间的差值为2小时,显然,这样处理方式的结果是不正确的。基于此,若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位于不同的统计周期,则采用如下方式:
先定义一个时间戳,该时间戳可以是任意时间,例如,可以是某个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为了方便描述,以第一时间所在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为例。例如,当第一时间为“2017.5.16,8:00”时,则时间戳为2017.5.16,0:00。
确定第一时间与时间戳的差值,并对该差值和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一中间值;例如,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第一中间值:t1=mod(r1,T)。然后,确定第三时间为第一时间减去第一中间值,再加上第一映射时间;例如,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第三时间:t3=t-t1+f(t1)。在上述公式中,t1为第一中间值,r1为第一时间与时间戳的差值,t为第一时间,T为统计周期时长24小时,mod(r1,T)表示r1对T的取余运算,t3为第三时间,f(t1)为第一映射时间。
确定第二时间与时间戳的差值,并对该差值和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二中间值;例如,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第二中间值:t2=mod(r2,T)。然后,确定第四时间为第二时间减去第二中间值,再加上第二映射时间;例如,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第四时间:t4=t-t2+f(t2)。在上述公式中,t2为第二中间值,r2为第二时间与时间戳的差值,t为第二时间,T为统计周期时长24小时,mod(r2,T)表示r2对T的取余运算,t4为第四时间,f(t2)为第二映射时间。
例如,假设第一时间为“2017.5.16,8:00”,r1为2017.5.16,8:00与2017.5.16,0:00的差值,即8小时,t1=mod(8,24)=8;然后,t3=t-t1+f(t1),即2017.5.16,8:00减去8小时,在加上6.5小时,也就是说,第三时间为2017.5.16,6:30。
假设第二时间为“2017.5.17,9:00”,r2为2017.5.17,9:00与2017.5.16,0:00的差值,即33小时,t2=mod(33,24)=9;然后,t4=t-t2+f(t2),即2017.5.17,9:00减去9小时,在加上8.5小时,也就是说,第四时间为2017.5.17,8:30。
经过上述处理,则第四时间(2017.5.17,8:30)与第三时间(2017.5.16,6:30)的差值可以为26小时,显然,这样处理方式的结果是正确的。
步骤203,根据第三时间和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根据第三时间和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方式:确定第四时间与第三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并根据该时间差值确定数据指标。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确定数据指标,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若采购需求A在“2017.5.16,1:00”发布,在“2017.5.16,2:00”收到首次报价,由于时间点1对应第一映射时间0.5,时间点2对应二映射时间1,因此,将第一时间“2017.5.16,1:00”转换为第三时间“2017.5.16,0:30”,将第二时间“2017.5.16,2:00”转换为第四时间“2017.5.16,1:00”。因此,可以确定出数据指标为0.5小时(即2017.5.16,1:00减去2017.5.16,0:30)。
若采购需求B在“2017.5.16,8:00”发布,在“2017.5.16,9:00”收到首次报价,由于时间点8对应第一映射时间6.5,时间点9对应二映射时间8.5,因此,将第一时间“2017.5.16,8:00”转换为第三时间“2017.5.16,6:30”,并将第二时间“2017.5.16,9:00”转换为第四时间“2017.5.16,8:30”。因此,可以确定出数据指标为2小时(即2017.5.16,8:30减去2017.5.16,6:30)。
综上所述,从两个数据指标上看,采购需求A和采购需求B获得首次报价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卖家对于采购需求A的响应速度明显快于对采购需求B的响应速度。显然,上述方式的数据指标正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后,不是直接利用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数据指标,而是将第一时间转换为第三时间,将第二时间转换为第四时间,根据第三时间和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这样,可以去除周期性变化因素对数据指标的影响,确定出的数据指标更准确可信,由该数据指标推导出的结论具有说服力。
参见图3所示,为数据指标确定方法的另一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
步骤302,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
步骤303,根据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步骤304,在时间映射表记录历史统计周期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步骤305,根据时间映射表确定与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关联的数据指标。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的过程,可以包括: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根据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以及统计周期时长,获得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
针对“根据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以及统计周期时长,获得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的过程,可以包括:针对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利用历史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点与时间点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确定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进一步的,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Figure BDA0001348427390000121
其中,所述t为时间点,所述t’为时间点t对应的映射时间,所述Li为历史统计周期内的第i个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所述M为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t的取值范围为(0,T],所述T为统计周期时长,如24小时。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第二事件发生次数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划分多个统计周期,各统计周期的统计周期时长相同,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起始时间相同,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结束时间相同。
步骤301-步骤305的处理,与图2A-图2C所示流程类似,不再赘述。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指标确定装置120,该数据指标确定装置120应用在服务器10。数据指标确定装置120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服务器10的处理器11,读取非易失性存储器12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4所示,为数据指标确定装置120所在的服务器10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图4所示的处理器11、非易失性存储器12外,服务器10还可以包括其它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网络接口、内存等;从硬件结构上来讲,服务器10还可能是分布式设备,可能包括多个接口卡,以便在硬件层面进行报文处理的扩展。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数据指标确定装置的结构图,包括:
获取模块1201,用于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记录模块1202,用于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确定模块1203,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映射表确定与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关联的数据指标。
所述获取模块1201,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过程中,针对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利用历史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点与所述时间点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确定所述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1201,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过程中,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Figure BDA0001348427390000131
所述t为时间点,所述t’为时间点t对应的映射时间,Li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第i个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M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0,T],T为统计周期时长。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数据指标确定装置的结构图,包括:确定模块1204,用于确定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获取模块1205,用于获取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所述确定模块1204,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时间和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
所述获取模块1205,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中,将所述第一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一时间点,并将所述第二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二时间点;通过所述第一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所述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映射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通过所述第二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所述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映射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其中,所述时间映射表用于记录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1205,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映射时间;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第三时间;在根据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二映射时间;或者,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第四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1205,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第三时间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对所述差值和所述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一中间值;确定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时间减去第一中间值,加上所述第一映射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1205,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第四时间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对所述差值和所述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二中间值;确定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三时间减去第二中间值,加上所述第二映射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1205,还用于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并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并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所述数据指标确定装置还包括(在图中未体现):记录模块,用于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1205,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过程中,针对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利用历史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点与所述时间点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确定所述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1205,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过程中,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Figure BDA0001348427390000151
所述t为时间点,所述t’为时间点t对应的映射时间,Li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第i个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M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0,T],T为统计周期时长。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获取模块1205,还用于根据第二事件发生次数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划分多个统计周期,其中,所述多个统计周期的统计周期时长均相同,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起始时间相同,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结束时间相同。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量子存储器、石墨烯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
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
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具体包括:针对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利用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点与所述时间点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确定所述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根据所述时间映射表确定与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关联的数据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的过程,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
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以及统计周期时长,获得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过程,具体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Figure FDA0003338336730000011
其中,所述t为时间点,所述t’为时间点t对应的映射时间,Li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第i个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M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0,T],T为统计周期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事件发生次数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划分多个统计周期,所述多个统计周期的统计周期时长均相同,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起始时间相同,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结束时间相同。
5.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以及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
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
根据所述第三时间和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
其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时间查询时间映射表,获得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通过所述第二时间查询时间映射表,获得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所述时间映射表用于记录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其中,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确定方式,包括:针对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利用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点与所述时间点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确定所述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事件包括独立发生的源事件,所述第二事件包括针对所述第一事件发生的后续事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一时间点;
将所述第二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二时间点;
通过所述第一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所述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映射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
通过所述第二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所述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映射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
所述时间映射表用于记录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映射时间;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第三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二映射时间;或者,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第四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第三时间的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
对所述差值和所述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一中间值;
确定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时间减去第一中间值,加上所述第一映射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第四时间的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
对所述差值和所述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二中间值;
确定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三时间减去第二中间值,加上所述第二映射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
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
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的过程,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
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以及统计周期时长,获得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以及统计周期时长,获得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的过程,具体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获得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M=N/T;
其中,所述M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N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总次数,所述T为所述统计周期时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过程,具体包括:
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Figure FDA0003338336730000041
其中,所述t为时间点,所述t’为时间点t对应的映射时间,Li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第i个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M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0,T],T为统计周期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二事件发生次数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划分多个统计周期,所述多个统计周期的统计周期时长均相同,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起始时间相同,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结束时间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时间和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的过程,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第四时间与所述第三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
根据所述时间差值确定数据指标;
其中,所述数据指标是与所述第一事件和所述第二事件关联的数据指标;
所述数据指标是与事件发生时间关联的数据指标。
16.一种数据指标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过程中,针对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利用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点与所述时间点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确定所述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记录模块,用于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映射表确定与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关联的数据指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过程中,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Figure FDA0003338336730000051
其中,所述t为时间点,所述t’为时间点t对应的映射时间,Li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第i个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M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0,T],T为统计周期时长。
18.一种数据指标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第二事件发生的第二时间;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时间和所述第四时间确定数据指标;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时间查询时间映射表,获得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通过所述第二时间查询时间映射表,获得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所述时间映射表用于记录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其中,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确定方式,包括:针对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利用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点与所述时间点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确定所述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中,将所述第一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一时间点,并将所述第二时间转换为当前统计周期内的第二时间点;通过所述第一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所述第一时间点对应的第一映射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通过所述第二时间点查询时间映射表,得到与所述第二时间点对应的第二映射时间,并根据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其中,所述时间映射表用于记录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对应的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映射时间;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第三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对应的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二映射时间;或者,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第四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一映射时间,确定第三时间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对所述差值和所述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一中间值;确定第三时间为所述第一时间减去第一中间值,加上所述第一映射时间;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所述第二时间、统计周期时长、所述第二映射时间,确定第四时间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与预设时间戳的差值;对所述差值和所述统计周期时长进行取余运算,得到第二中间值;确定第四时间为所述第三时间减去第二中间值,加上所述第二映射时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并获取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并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所述数据指标确定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用于在时间映射表中记录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在根据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获取历史统计周期内的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的过程中,利用如下公式确定时间点对应的映射时间:
Figure FDA0003338336730000071
其中,所述t为时间点,所述t’为时间点t对应的映射时间,Li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内的第i个时间点对应的第二事件发生次数,M为所述历史统计周期的第二事件目标次数;所述t的取值范围为(0,T],T为统计周期时长。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事件发生次数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划分多个统计周期,其中,所述多个统计周期的统计周期时长均相同,统计周期的起始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起始时间相同,统计周期的结束时间与第二事件的变化周期结束时间相同。
CN201710566183.7A 2017-07-12 2017-07-12 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255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6183.7A CN109255579B (zh) 2017-07-12 2017-07-12 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66183.7A CN109255579B (zh) 2017-07-12 2017-07-12 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5579A CN109255579A (zh) 2019-01-22
CN109255579B true CN109255579B (zh) 2022-02-22

Family

ID=65050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6183.7A Active CN109255579B (zh) 2017-07-12 2017-07-12 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55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9276B (zh) * 2019-08-15 2022-05-24 北京嘉和海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749A (zh) * 2002-12-27 2004-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发性离散事件性故障的告警方法
CN102109994A (zh) * 2009-12-25 2011-06-29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5278949A (zh) * 2014-07-15 2016-01-27 太阳风环球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测量来确定阈值基线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4079B2 (en) * 2005-02-28 2010-01-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mporal data min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749A (zh) * 2002-12-27 2004-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发性离散事件性故障的告警方法
CN102109994A (zh) * 2009-12-25 2011-06-29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5278949A (zh) * 2014-07-15 2016-01-27 太阳风环球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测量来确定阈值基线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5579A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7229B (zh) 一种数据统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20498B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228679B (zh) 时序数据计量方法和时序数据计量装置
EP308095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etermining time for sending information
CN111158999B (zh) 一种格式化时间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9255579B (zh) 一种数据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2651784A (zh) 一种用于门店销售计划的智能分解方法及系统
CN11053594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6232A (zh) 动态预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5335537B (zh) 视频专辑中网络媒介信息的曝光量的预估方法和系统
CN114490741A (zh) 基于可信区块链的时间排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770437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204125A (zh) 一种定价方法及装置
CN108574859B (zh) 一种收视行为统计方法及装置
CN110148044B (zh) 一种用于记账的缓冲阈值设定方法和装置
CN113382088A (zh) 手机银行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0969481B (zh) 产品数据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82129A (zh) 一种信息推荐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40060B (zh) 一种推送信息的频次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933580B (zh) 训练数据生成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9214902B (zh) 一种用户账户资产清算方法及装置
CN112445835A (zh)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网管服务器、存储介质
CN109615465A (zh) 业务订单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062322A (zh) 一种基于时间趋势图的数据补全方法及装置
CN108629610B (zh) 推广信息曝光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