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4455A - 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4455A
CN109254455A CN201811184790.8A CN201811184790A CN109254455A CN 109254455 A CN109254455 A CN 109254455A CN 201811184790 A CN201811184790 A CN 201811184790A CN 109254455 A CN109254455 A CN 109254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curved face
face display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47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847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445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5234 priority patent/WO2020073416A1/zh
Priority to US16/312,719 priority patent/US1094875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9254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4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为一种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对向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一的彩色滤光层,定义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空间的多个间隔柱。在平面状态下,在所述多条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上,本列间隔柱与本列主动开关的位置相重合时,所述本列间隔柱与次列间隔柱之间的第一间隔,与本列主动开关与次列主动开关之间的第二间隔相差一偏移距离;在曲面状态下,所述多个间隔柱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的位置相重合。

Description

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显示技术领域,特别关于一种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曲面显示装置整片屏幕呈弧形的设计,与弧形的人眼构造相吻合,从人体工学上讲更符合人眼的设计,同时可提供宽阔的全景影像效果,不论是在屏幕中央还是边缘四周,都能够带来同样的视觉享受,并且在近距离观看时还减少了离轴观看的失真度,还能为人眼带来更舒适的感觉,提供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曲面显示面板是曲面显示装置的核心组成部分。现有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制程过程为:先完成制作平面状态的显示面板,再通过物理弯曲或其它相关或相类似的施力方式,将此平面状态的显示面板弯曲,形成曲面显示面板。
现有的曲面显示面板处于平面状态时,对向基板上的间隔柱的位置大致对应阵列基板显示区的主动开关的位置。但当对该液晶面板进行弯曲,使其处于曲面状态时,由于曲面液晶面板具有一定的弧度,再加上玻璃基底应力的关系,弯曲后的对向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造成显示面板的两相对基板错位。从而导致视觉上的暗团,光学品味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可以在不大幅改变现有生产流程的前提,维持基板之间的间隔空间的厚度。
本申请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及环设其周边的边框区,阵列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阵列结构包括多个主动开关和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所述多个主动开关电性耦接于多个数据线与多个扫描线的交集处;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向设置;彩色滤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一;多个间隔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定义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空间;其中,在平面状态下,在所述显示区所述多条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上,所述多个间隔柱中的本列间隔柱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中的本列主动开关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本列间隔柱与所述本列主动开关的位置相重合时,所述本列间隔柱与次列间隔柱之间的第一间隔,与本列主动开关与次列主动开关之间的第二间隔相差一偏移距离;在曲面状态下,所述多个间隔柱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的位置相重合。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弯曲,或者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弯曲。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预定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弯曲时,在平面状态下,所述多个间隔柱朝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方向偏移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预定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弯曲时,在平面状态下,所述多个间隔柱背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方向偏移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弯曲时,所述第二间隔为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偏移距离的和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弯曲时,所述第一间隔为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偏移距离的和值。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数据线为等间距排列。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平面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二间隔为等比例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弯曲,所述等比例关系为L1:L2=(R+d):R,其中,L1为所述第一间隔,L2为所述第二间隔,R为所述第二基板的预设弯曲半径,d为所述间隔空间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弯曲,所述等比例关系为L1:L2=(R+d):R,其中,L1为所述第一间隔,L2为所述第二间隔,R为所述第二基板的预设弯曲半径,d为所述间隔空间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柱正上方。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包括黑色矩阵。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曲面状态下,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开口区与遮光区垂直相对,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的像素区域相匹配。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包括所述第二基板的遮光层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多个数据线的走线处。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的预设弯曲半径为处于曲面状态下的所述第二基板的圆心到其邻接间隔空间一侧表面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还包括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以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为始,由内往外画分多个显示区域,其中,每一显示区域对应的偏移距离为相同、相异或局部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显示区域,内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偏移距离小于或等于外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偏移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为始,由内往外画分多个显示区域,在平面状态下,所述多个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二间隔,其等比例关系为相同、相异或局部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弯曲时,相邻的两显示区域,内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等比例关系小于或等于外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等比例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弯曲时,相邻的两显示区域,内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等比例关系大于或等于外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等比例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对向基板。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为提出的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以及,先前所述任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本申请可以不大幅改变现有生产流程的前提,通过提前对间隔柱偏移设计,避免曲面状态下的间隔柱与主动开关错位,较能使两基板之间的间隔空间维持相等厚度,降低曲面显示面板左右两侧区域与中间区域的亮度差异问题,减少视觉上的暗团,从而提升曲面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与光学品味。
附图说明
图1a为范例性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平面状态横截面示意图;
图1b为范例性的曲面显示面板朝向第二基板侧弯曲示意图;
图1c与1d为范例性的间隔柱向外偏移示意图;
图1e为范例性的曲面显示面板朝向第一基板侧弯曲示意图;
图1f与图1g为范例性的间隔柱向外偏移示意图;
图2a为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偏移距离示意图;
图2b为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弯曲变化示意图;
图2c为显示图2b曲面显示面板的中央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2d为显示图2b曲面显示面板的左侧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2e为显示图2b曲面显示面板的右侧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3a为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偏移距离示意图;
图3b为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弯曲变化示意图;
图3c为显示图3b曲面显示面板的左侧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3d为显示图3b曲面显示面板的右侧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非用以限制本申请。
附图和说明被认为在本质上是示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另外,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组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任意示出的,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夸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理解和便于描述,夸大了一些层和区域的厚度。将理解的是,当例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的组件被称作“在”另一组件“上”时,所述组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组件。
另外,在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的,否则词语“包括”将被理解为意指包括所述组件,但是不排除任何其它组件。此外,在说明书中,“在......上”意指位于目标组件上方或者下方,而不意指必须位于基于重力方向的顶部上。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a为范例性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平面状态横截面示意图。曲面显示面板基本结构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与液晶层300。第一基板100,其包括显示区及环设其周边的边框区,阵列结构110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阵列结构110包括多个主动开关112和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电性耦接于多个数据线与多个扫描线的交集处。第二基板200,与所述第一基板100对向设置,所述第二基板200包括多个像素区域,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像素单元相对应。彩色滤光层400组合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0上。多个间隔柱204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用以定义所述第一基板100与所述第二基板200之间的间隔空间。液晶层300则设于所述间隔空间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层400亦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00上。
曲面显示面板的制程过程为:先完成制作平面状态的显示面板,再通过物理弯曲或其它相关或相类似的施力方式,将此平面状态的显示面板弯曲,形成曲面显示面板。
图1b为范例性的曲面显示面板朝向第二基板侧弯曲示意图,图1c与1d为范例性的间隔柱向外偏移示意图。图1e为范例性的曲面显示面板朝向第一基板侧弯曲示意图,图1f与图1g为范例性的间隔柱向外偏移示意图。现有的曲面显示面板处于平面状态时,第二基板200上的间隔柱204的位置大致对应第一基板100显示区的主动开关112的位置。但当对该液晶面板进行弯曲,使其处于曲面状态时,由于曲面液晶面板具有一定的弧度,再加上玻璃基底应力的关系,弯曲后的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之间会产生相对滑动,造成显示面板的两相对基板错位。如图1c与1d,第二基板200以其中心为基点,其左侧相对于第一基板100向左偏移,其右侧相对于第一基板100向右偏移;或如图1f与图1g,第二基板200以其中心为基点,其左侧相对于第一基板100向右偏移,其右侧相对于第一基板100向左偏移。不论是图1b或图1c,都会造成间隔柱204的位置不再对应主动开关112的位置,而是相对于曲面显示面板的径向产生了错位。
如此,曲面显示面板的左右两侧偏移量较大的区域,与曲面显示面板中间偏移量较小(或无偏移量)的区域,两部位的面板封装盒厚不相等,中间部位盒厚为d1+d2,两侧的盒厚为d1-d2,,造成两基板之间的间隔空间不再保持相等厚度,这样就会出现曲面显示面板左右两侧区域与中间区域的亮度有差异,从而导致视觉上的暗团,光学品味下降。
图2a为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偏移距离示意图。图2b为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弯曲变化示意图。图2c为显示图2b曲面显示面板的中央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图2d为显示图2b曲面显示面板的左侧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图2e为显示图2b曲面显示面板的右侧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所述第一基板100包括显示区及环设其周边的边框区,阵列结构110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阵列结构110包括多个主动开关112和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电性耦接于多个数据线与多个扫描线的交集处。所述第二基板200与所述第一基板100对向设置。彩色滤光层40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0及所述第二基板200之一。多个间隔柱204,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200,在所述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组装时,定义所述第一基板100与所述第二基板200之间的间隔空间。其中,在平面状态下,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为始,所述多条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上,所述多个间隔柱204中的本列间隔柱2041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中的本列主动开关1121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本列间隔柱2041与所述本列主动开关1121的位置相重合时,所述本列间隔柱1121与次列间隔柱1122之间的第一间隔L1,与本列主动开关1121与次列主动开关1122之间的第二间隔L2相差一偏移距离X;在曲面状态下,所述多个间隔柱204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的位置相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为阵列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00为对向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200侧弯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200侧弯曲,在平面状态时,所述第一间隔L1为所述第二间隔L1与所述偏移距离X的和值,即L1=L2+X。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预定朝向所述第二基板200侧弯曲时,所述多个间隔柱204朝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方向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位置的所述多个间隔柱204对应的偏移距离X为相同、相异或局部相同。
如图2c,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部位的所述多个间隔柱204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之间,所述偏移距离X较小,或无偏移量,所以在面板弯曲后,两基板中间部位的所述多个间隔柱204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仍是位置相对应。
如图2d与图2e,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平面状态下,第二基板200左侧的每一所述多个间隔柱204向右(即朝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方向)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第二基板200右侧的每一所述多个间隔柱204向左(即朝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方向)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面板弯曲后,令第二基板200左侧相对于第一基板100向左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右侧相对于第一基板100向右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所述多个间隔柱204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的位置相重合。
图3a为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偏移距离示意图。图3b为显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弯曲变化示意图。图3c为显示图3b曲面显示面板的左侧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图3d为显示图3b曲面显示面板的右侧部位状态变化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0侧弯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0侧弯曲,在平面状态时,所述第二间隔L2为所述第一间隔L1与所述偏移距离X的和值,即L2=L1+X。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预定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0侧弯曲时,在平面状态下,所述多个间隔柱204背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方向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或者,所述多个主动开关朝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方向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部位的所述多个间隔柱204与其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之间,所述偏移距离X较小,或无偏移量,所以在面板弯曲后,两基板中间部位的所述多个间隔柱204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仍是位置相对应。
如图3c与图3d,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平面状态下,第二基板200左侧的所述多个间隔柱204向左(即背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方向)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第二基板200右侧的所述多个间隔柱204向右(即背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方向)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面板弯曲后,第二基板200左侧相对于第一基板100向右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右侧相对于第一基板100向左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所述多个间隔柱204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112的位置相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隔柱204是依据与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之间的距离、其所对应的主动开关112、间隔柱204所属列数、对应的主动开关112、所述曲面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所述第二基板200的预设弯曲半径、所在位置的预定弯曲系数等至少一者,预先偏移所述偏移距离X。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数据线为等间距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平面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L1与所述第二间隔L2为等比例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200侧弯曲,所述等比例关系为L1:L2=(R+d):R,其中,L1为所述第一间隔,L2为所述第二间隔,R为所述第二基板200的预设弯曲半径,d为所述间隔空间的厚度。
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0侧弯曲,所述等比例关系为L1:L2=(R+d):R,其中,L1为所述第一间隔,L2为所述第二间隔,R为所述第二基板200的预设弯曲半径,d为所述间隔空间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200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柱204正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包括黑色矩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曲面状态下,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开口区与遮光区垂直相对,所述第一基板100与所述第二基板200的像素区域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包括所述第二基板200的遮光层与所述第一基板100的多个数据线的走线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200的预设弯曲半径R为处于曲面状态下的所述第二基板200的圆心到其邻接间隔空间一侧表面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还包括液晶层30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00以及所述第二基板20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为始,由内往外画分多个显示区域,其中,每一显示区域对应的偏移距离X为相同、相异或局部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显示区域,内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偏移距离小于或等于外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偏移距离X。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C为始,由内往外画分多个显示区域,在平面状态下,所述多个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间隔L1与所述第二间隔L2,其等比例关系为相同、相异或局部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移距离X可以依据间隔柱204与所述主动开关112的实际位置而各别被设计。如此,设计人员较为自由的调整曲面显示面板不同部位的弯曲度,设计上更为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200侧弯曲时,相邻的两显示区域,内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等比例关系小于或等于外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等比例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00侧弯曲时,相邻的两显示区域,内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等比例关系大于或等于外显示区域对应的所述等比例关系。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图未示);以及,先前所述任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本申请可以不大幅改变现有生产流程的前提,通过提前对间隔柱偏移设计,避免曲面状态下的间隔柱与主动开关错位,较能使两基板之间的间隔空间维持相等厚度,降低曲面显示面板左右两侧区域与中间区域的亮度差异问题,减少视觉上的暗团,从而提升曲面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与光学品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及“在各种实施例中”等用语被重复地使用。此用语通常不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但它也可以是指相同的实施例。“包含”、“具有”及“包括”等用词是同义词,除非其前后文意显示出其它意思。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及环设其周边的边框区,阵列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区,所述阵列结构包括多个主动开关和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所述多个主动开关电性耦接于多个数据线与多个扫描线的交集处;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向设置;
彩色滤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一;
多个间隔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用以定义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空间;
其中,在平面状态下,在所述显示区所述多条数据线的排列方向上,所述多个间隔柱中的本列间隔柱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中的本列主动开关的排列顺序相同,所述本列间隔柱与所述本列主动开关的位置相重合时,所述本列间隔柱与次列间隔柱之间的第一间隔,与本列主动开关与次列主动开关之间的第二间隔相差一偏移距离;在曲面状态下,所述多个间隔柱与所述多个主动开关的位置相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弯曲,或者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弯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预定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弯曲时,在平面状态下,所述多个间隔柱朝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方向偏移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预定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弯曲,在平面状态下,所述多个间隔柱背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纵线方向偏移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侧弯曲,在平面状态下,所述第二间隔为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偏移距离的和值。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侧弯曲,在平面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为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偏移距离的和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与所述第二间隔为等比例关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多个间隔柱正上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曲面状态下,所述曲面液晶面板的开口区与遮光区垂直相对。
10.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以及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曲面显示面板。
CN201811184790.8A 2018-10-11 2018-10-11 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9254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4790.8A CN109254455A (zh) 2018-10-11 2018-10-11 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
PCT/CN2018/115234 WO2020073416A1 (zh) 2018-10-11 2018-11-13 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US16/312,719 US10948755B2 (en) 2018-10-11 2018-11-13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curve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4790.8A CN109254455A (zh) 2018-10-11 2018-10-11 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4455A true CN109254455A (zh) 2019-01-22

Family

ID=65045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4790.8A Pending CN109254455A (zh) 2018-10-11 2018-10-11 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4455A (zh)
WO (1) WO202007341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5272A (zh) * 2021-09-27 2021-12-2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71572A (zh) * 2020-10-14 2022-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7860A (ja) * 2002-08-20 2004-03-11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566756A (zh) * 2009-06-09 2009-10-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弧形液晶显示面板
CN104155809A (zh) * 2014-07-10 2014-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16633A (zh) * 2015-10-08 2015-12-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曲面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05259712A (zh) * 2015-11-02 2016-01-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液晶面板、制造其的方法和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7860A (ja) * 2002-08-20 2004-03-11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566756A (zh) * 2009-06-09 2009-10-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弧形液晶显示面板
CN104155809A (zh) * 2014-07-10 2014-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式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16633A (zh) * 2015-10-08 2015-12-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曲面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05259712A (zh) * 2015-11-02 2016-01-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液晶面板、制造其的方法和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1572A (zh) * 2020-10-14 2022-04-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835272A (zh) * 2021-09-27 2021-12-2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685628A (zh) * 2021-09-27 2023-02-0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2066723B2 (en) 2021-09-27 2024-08-20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73416A1 (zh)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3530B (zh) 显示面板、显示系统、便携式终端、电子设备
US9368070B2 (en) Variable resolution seamless tileable display
US8144079B2 (en) Multiple-viewer multiple-view display and display controller
US8547487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14364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364520A1 (en) Curv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otation angle thereof
US9870741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247859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21493B2 (en) Virtual curved surface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EP3249450B1 (en) Substrate, grating and display panel
EP3203313B1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20160360191A1 (en) Pixel Array,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US20080088941A1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optical lens system
CN10457044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299709A1 (en) Curv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urvature thereof
US20150331281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for the display panel
CN109254455A (zh) 曲面显示面板与曲面显示装置
CN106054289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EP3336599A1 (en) 3d display panel, 3d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094386B (zh) 液晶透镜、显示装置和曲面显示方法
US20100066654A1 (e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CN11236580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892080A (zh)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及显示装置
CN205787479U (zh) 一种虚拟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501992A (zh)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