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3755A - 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53755A
CN109253755A CN201810927875.4A CN201810927875A CN109253755A CN 109253755 A CN109253755 A CN 109253755A CN 201810927875 A CN201810927875 A CN 201810927875A CN 109253755 A CN109253755 A CN 109253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gas concentration
noise
concentration lweve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78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波
薛文轩
肖瑶
权天泽
蒋梓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278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537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53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5375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属于生命探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如果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则生成报警信息;根据预设规则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本申请能够将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与预设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噪声比较、判断,并生成、发送报警信息,使得与车辆绑定的用户能够及时发现车内是否有滞留的生命特征以及生命特征的生存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命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 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开展车内环境监测和生命探测系统的研究,对提高车辆安全和 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现有车载设备大都是辅助驾驶设备,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车载设备不能监测车内的安全环境,也不能检测车内是否有生 命体存在及其生命状况,并且车主不能及时获取车内环境参数和车内生命生 存状况。
2、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单传感器生命探测仪,但是这些探测仪直接使用 在汽车内都存在一些问题,如雷达生命探测仪,角度较小,无法覆盖汽车内 部整个空间;声波生命探测仪,需要受困者主动发出声音或震动;红外生命 探测仪,在夏天无法将人与背景区分开来,还有些生命探测仪价格较高,不 适合大范围推广。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将 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与预设的温度、二氧化碳 浓度和噪声比较、判断,并生成、发送报警信息,使得与车辆绑定的用户能 够及时发现车内是否有滞留的生命特征以及生命特征的生存状态。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 法,包括: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如果所 述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 度条件,且所述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则生成报警信息;根据预设规则将 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
进一步,在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的步 骤之前,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采集车辆内的当前温度;二氧化碳检测装置 采集车辆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噪声检测装置采集车辆内的当前噪声。
进一步,所述预设温度条件为:所述当前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单 调递增;或者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单调递减;所述预设二氧 化碳浓度条件为: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且单调递 增。
进一步,如果所述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所述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的比较顺序为: 将所述当前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比较,得到第一比 较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温度 条件;若是,将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比较,得到 第二比较结果;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满 足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若是,将所述当前噪声与所述预设噪声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基于所述第三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当前噪声是否大于所 述预设噪声。
进一步,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35℃;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14℃。
进一步,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为800PPM。
进一步,所述预设噪声为80dB。
进一步,所述预设规则为:如果预设时间内与所述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 未接收到所述报警信息,则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车辆绑定的用户终 端。
进一步,所述预设时间的时间范围为1-10分钟。
进一步,在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的步 骤之前,还包括: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当前温度、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 述当前噪声。
进一步,在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的步 骤之后,还包括:存储所述当前温度、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当前噪 声。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包括: 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 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温 度条件,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以及所述 当前噪声是否大于预设噪声,得到判断结果;报警信息生成模块,若所述判 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 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所述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根据所述判 断结果生成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 述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
进一步,所述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用于 采集车辆内的当前温度;二氧化碳检测装置,用于采集车辆内的当前二氧化 碳浓度;噪声检测装置,用于采集车辆内的当前噪声。
进一步,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通信 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当前温度;第二获取单元,与所述二氧化碳检 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第三获取单元, 与所述噪声检测装置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车辆内的当前噪声。
进一步,所述预设温度条件为:所述当前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单 调递增;或者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单调递减;所述预设二氧 化碳浓度条件为: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且单调递 增。
进一步,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包括:所述第一 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比较,得到 第一比较结果;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预设二 氧化碳浓度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所述第三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当前 噪声与所述预设噪声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
进一步,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 果,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温度条件;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基 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二氧化 碳浓度条件;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三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当前噪 声是否大于所述预设噪声。
进一步,所述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还包括:通信装置,分别与所 述服务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所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和所述噪声检测装置 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当前温度、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当前噪声发 送至所述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通信装置的通信方式为4G网络或Wifi。
进一步,所述服务器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当前温度、所述 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当前噪声。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系统,包括所述 车内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还包括:用户终端,用于接收与所述车辆对应 的报警信息。
(三)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获取车辆内的当 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能够及时获取车内环境数据,通过 将获取的当前车辆内环境数据与设置的预设温度、预设二氧化碳浓度和预设 噪声比较、判断,得到车辆内的生存环境状态以及生命特征的生存状况,解 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载设备不能监测车内的安全环境,也不能检测车内是否有 生命体存在及其生命状况的技术问题。如果车辆内的环境不利于生命特征的 生存,车内生命特征处于危险状态,并且存在生命迹象,则生成报警信息,如果预设时间内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未接收到报警信息,则将报警信息发 送至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主不能及时获取车内环境 参数和车内生命生存状况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传感器生 命探测仪的缺点,能够将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 与预设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噪声比较、判断,并生成、发送报警信息, 使得与车辆绑定的用户能够及时发现车内是否有滞留的生命特征以及生命 特征的生存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获取模块的组成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比较模块的组成示意图;
图9是图6中的判断模块的组成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服务器,11、获取模块,111、第一获取单元,112、第二获取单元, 113、第三获取单元,12、判断模块,121、第一判断单元,122、第二判断 单元,123、第三判断单元,13、报警信息生成模块,14、报警信息发送模 块,15、比较模块,151、第一比较单元,152、第二比较单元,153、第三 比较单元,16、存储模块,17、检测模块,2、温度检测装置,3、二氧化碳 检测装置,4、噪声检测装置,5、通信装置,6、用户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 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 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 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申请的概念。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以下分别详细 说明。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S1-S4:
S1,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
具体地,通过服务器1的获取模块11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 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具体是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数据、当前二氧化碳 浓度数据和当前噪声数据。
S2,如果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预设二氧 化碳浓度条件,且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预设温度条件为判断车内生命特 征所生存的温度是否是有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当满足预设温度时,说明车 辆内温度环境恶劣,不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为判断 车内生命特征所生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有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命,当满足预 设二氧化碳浓度时,说明车辆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偏高,不利于生命特征的生 存;预设噪声条件为判断车内生命特征在车辆内发出的声音是否大于预设噪 声,当大于预设噪声时,说明车内生命特征持续发出呼喊、拍打车体等声音。
预设温度条件为:当前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单调递增;或者当前 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单调递减。
优选的,第一预设温度为35℃;第二预设温度为14℃。当车辆内的温 度超过35℃或低于14℃时,车辆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车内生命特征 感到闷热或寒冷,车辆内的温度环境恶劣,不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
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为: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 且单调递增。
优选的,预设二氧化碳浓度为800PPM。当车辆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 800PPM时,车辆内的生命特征开始感到空气浑浊、昏昏欲睡、头痛,车辆 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偏高,不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
优选的,预设噪声为80dB。当车辆内的噪声超过80dB时,说明车辆内 的声响异常,车内生命特征有可能持续发出呼喊、拍打车体等声音。
具体地,先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35℃和第二预设温度14℃比较, 如果当前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35℃或者当前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 14℃,再将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800PPM进行比较,如果 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800PPM,最后将当前噪声与预设 噪声80dB进行比较,如果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80dB,则车辆内的环境不 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车内生命特征处于危险状态,并且存在生命迹象,则 生成报警信息。
S3,则生成报警信息。
具体地,若判断结果为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则车辆内的环境不 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车内生命特征处于危险状态,并且存在生命迹象,根 据该判断结果生成报警信息。
可选的,报警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和/或语音信息。
S4,根据预设规则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
预设规则为:如果预设时间内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未接收到报警信 息,则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
可选的,用户终端可以通过短信、微信、QQ、APP、软件等接收报警信 息,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用户终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接收报警信息。
具体地,检测用户终端是否接收到报警信息的方法:如果通过短信接收 报警信息,短信发送后,短信服务平台的回复报文中会有状态字段,通过该 字段可以判断短信是否已发送成功,如果提示发送成功,说明与车辆绑定的 用户终端收到报警信息,如果提示发送失败,说明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没 有收到报警信息;如果通过微信、QQ、APP、软件等接收报警信息,检测与 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是否有已阅读报警信息的反馈信号,如果有已阅读报警 信息的反馈信号,则说明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已经接收到报警信息;如果 没有检测到已阅读报警信息的反馈信号,则说明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没有 收到报警信息,
具体地,如果车辆内的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则生成报警信息, 此时,在预设时间内,检测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是否接收到报警信息,如 果预设时间内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未接收到报警信息,则将报警信息发送 至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
可选的,预设时间的时间范围为1-10分钟。如果预设时间太长,用户 不能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并发现危险;若果预设时间太短,会导致报警信息的 发送频率太高,影响服务器的运行速度;预设时间的时间范围为1-10分钟, 既能使用户及时发现危险,又不会导影响服务器正常工作。
优选的,预设时间为5分钟。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 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
S01,温度检测装置采集车辆内的当前温度。
具体地,通过车辆内的温度检测装置对车辆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 采集所获取的当前温度数值。
S02,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采集车辆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具体地,通过车辆内的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对车辆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 实时监测,并采集所获取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数值。
S03,噪声检测装置采集车辆内的当前噪声。
具体地,通过车辆内的噪声检测装置对车辆内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并 采集所获取的当前噪声数值。
S01、S02和S03的步骤可同时进行,也可依次进行,S01、S02和S03 的具体顺序不以此为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图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满 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的比较顺序为:
S201,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比较,得到第一比较 结果;
S202,基于第一比较结果,判断当前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
若是,S203,将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比较,得到第二 比较结果;
S204,基于第二比较结果,判断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满足预设二氧化 碳浓度条件;
若是,S205,将当前噪声与预设噪声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
S206,基于第三比较结果,判断当前噪声是否大于预设噪声。
具体地,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当前噪声的比较顺序如下:先 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当前温 度是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若否,继续获取车辆内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 浓度和当前噪声,若是,再将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比 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否符合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 若否,继续获取车辆内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若是,最 后将当前噪声与预设噪声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当前噪声是否大于预 设噪声;若否,继续获取车辆内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 若是,此时车辆内的环境不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车内生命特征处于危险状 态,并且存在生命迹象,则生成报警信息。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具体的 比较顺序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例如:先将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预设二 氧化碳浓度进行比较、再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比较、 最后将当前噪声与预设噪声进行比较,或者先将当前噪声与预设噪声进行比 较、再将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比较、最后将当前温度 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比较等。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通信装置发 送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
具体地,通信装置收到温度检测装置、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噪声检测装 置采集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数据后,将当前温度数据、 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和当前噪声数据进行发送。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
S101,存储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
具体地,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后,将 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包括: 服务器1。
服务器1包括:获取模块11、判断模块12、报警信息生成模块13和报 警信息发送模块14。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 噪声。
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当前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当前二氧化 碳浓度是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以及当前噪声是否大于预设噪声, 得到判断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条件为:当前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单调 递增;或者当前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单调递减。
优选的,第一预设温度为35℃;第二预设温度为14℃。车辆内的温度 超过35℃或低于14℃,车辆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车内生命特征感到 闷热或寒冷,车辆内的温度环境恶劣,不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
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为: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 且单调递增。
优选的,预设二氧化碳浓度为800PPM。当车辆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 800PPM时,车辆内的生命特征开始感到空气浑浊、昏昏欲睡、头痛,车辆 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偏高,不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
优选的,预设噪声为80dB。当车辆内的噪声超过80dB时,说明车辆内 的声响异常,车内生命特征有可能持续发出呼喊、拍打车体等声音。
具体地,判断模块12的判断顺序为,先判断当前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温 度条件,如果不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得到的判断结果为不满足预设温度条件, 此时,车辆内的当前温度比较适合生命生存;如果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再判 断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如果不满足预设二氧 化碳浓度条件,得到的判断结果为不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此时,车 辆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适合生命生存;如果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 件,最后判断当前噪声是否大于预设噪声,如果当前噪声不大于预设噪声, 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当前噪声不大于预设噪声,此时,车内生命特征不存在危 险状态,如果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得到的判断结果为当前噪声大于预设 噪声,此时,车辆内的环境不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车内生命特征处于危险 状态,并且存在生命迹象。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具体的判断顺序可根据 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例如:先判断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 浓度条件,再判断当前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最后判断当前噪声是否 大于预设噪声;或者先判断当前噪声是否大于预设噪声,再判断当前二氧化 碳浓度是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最后判断当前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温 度条件等。
报警信息生成模块13,若判断模块12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温度满足预设 温度条件,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当前噪声大于 预设噪声,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报警信息。
具体地,若判断模块12的判断结果为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当 前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则 车辆内的环境不利于生命特征的生存,车内生命特征处于危险状态,并且存 在生命迹象,根据该判断结果生成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模块14,用于将报警信息发送至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 6。
服务器1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实现获取模块11、判 断模块12、报警信息生成模块13和报警信息发送模块14功能的计算机程 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获取模块11、判断模块12、报警信 息生成模块13和报警信息发送模块14的功能。
可选的,服务器1为云端服务器。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制,服务器1 也可以为本地服务器或其他服务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2、 二氧化碳检测装置3和噪声检测装置4。
温度检测装置2,用于采集车辆内的当前温度。
二氧化碳检测装置3,用于采集车辆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噪声检测装置4,用于采集车辆内的当前噪声。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1包括:第一获取单元111、 第二获取单元112和第三获取单元113。
第一获取单元111,与温度检测装置2通信连接,用于获取车辆内的当 前温度。
第二获取单元112,与二氧化碳检测装置3通信连接,用于获取车辆内 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第三获取单元113,与噪声检测装置4通信连接,用于获取车辆内的当 前噪声。
在又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还包括:比较模块15。
如图8所示,比较模块15包括:第一比较单元151、第二比较单元152 和第三比较单元153。
第一比较单元151,用于将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比 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第二比较单元152,用于将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比 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第三比较单元153,用于将当前噪声与预设噪声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 果。
存储器上还存储有实现比较模块15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 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比较模块15的功能。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模块12包括:第一判断单元121、 第二判断单元122和第三判断单元123。
第一判断单元121,用于基于第一比较结果,判断当前温度是否满足预 设温度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122,用于基于第二比较结果,判断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 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
第三判断单元123,用于基于第三比较结果,判断当前噪声是否大于预设噪 声。
在又一实施例中,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还包括:通信装置5,分别 与服务器1、温度检测装置2、二氧化碳检测装置3和噪声检测装置4通信 连接,用于将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发送至服务器1。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5的通信方式为4G网络或Wifi。
在又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还包括:存储模块16。
存储模块16,用于存储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
具体地,存储模块16用于存储当前温度数据、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数据 和当前噪声数据,存储器上还存储有实现存储模块16功能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存储模块16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还包括:检测模块17。
检测模块17,用于检测预设时间内与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6是否接收 到报警信息。
存储器上还存储有实现检测模块17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 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检测模块17的功能。
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系统。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系统,包括上述实施 例提供的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还包括:用户终端6,用于接收与车辆对 应的报警信息。
可选的,用户终端6包括能接收报警信息的手机等随身携带的设备,和 安装有能接收报警信息软件的其他随身携带的设备和固定设备,例如:电脑 等。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可单独实施,也可以组合实施,具体组合方式可根 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 本申请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 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 护范围之内。此外,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 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10)

1.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
如果所述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所述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
则生成报警信息;
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温度检测装置采集车辆内的当前温度;
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采集车辆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噪声检测装置采集车辆内的当前噪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温度条件为:所述当前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单调递增;或者所述当前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且单调递减;
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为: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二氧化碳浓度,且单调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所述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的比较顺序为:
将所述当前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满足所述预设温度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与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
若是,将所述当前噪声与所述预设噪声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第三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当前噪声是否大于所述预设噪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规则为:如果预设时间内与所述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未接收到所述报警信息,则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
6.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车内生命特征探测,包括:服务器(1);
所述服务器(1)包括:
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车辆内的当前温度、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当前噪声;
判断模块(12),用于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以及所述当前噪声是否大于预设噪声,得到判断结果;
报警信息生成模块(13),若所述判断模块(12)的判断结果为所述当前温度满足预设温度条件,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满足预设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且所述当前噪声大于预设噪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生成报警信息;
报警信息发送模块(14),用于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与所述车辆绑定的用户终端(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装置(2),用于采集车辆内的当前温度;
二氧化碳检测装置(3),用于采集车辆内的当前二氧化碳浓度;
噪声检测装置(4),用于采集车辆内的当前噪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信装置(5),分别与所述服务器(1)、所述温度检测装置(2)、所述二氧化碳检测装置(3)和所述噪声检测装置(4)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当前温度、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当前噪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1)。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1)还包括:
存储模块(16),用于存储所述当前温度、所述当前二氧化碳浓度和所述当前噪声。
10.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用户终端(6),用于接收与所述车辆对应的报警信息。
CN201810927875.4A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Withdrawn CN1092537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7875.4A CN109253755A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7875.4A CN109253755A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53755A true CN109253755A (zh) 2019-01-22

Family

ID=65050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7875.4A Withdrawn CN109253755A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537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9845A (zh) * 2019-12-11 2020-06-05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内生命体征监测预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5609A (ja) * 1998-12-24 2000-07-0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車載幼児警報器
CN105313819A (zh) * 2015-11-10 2016-02-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遗漏生命安全保护系统及其保护方法
CN105564306A (zh) * 2015-12-31 2016-05-1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滞留车内智能救护系统
CN106945604A (zh) * 2017-03-31 2017-07-14 河南工业大学 保护车内人体生命安全的车载式智能警报方法
CN107554468A (zh) * 2017-09-18 2018-01-0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多源信息融合车载儿童安全辅助系统
CN108082110A (zh) * 2017-12-19 2018-05-29 蒙城县航远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辆安全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5609A (ja) * 1998-12-24 2000-07-0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車載幼児警報器
CN105313819A (zh) * 2015-11-10 2016-02-1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遗漏生命安全保护系统及其保护方法
CN105564306A (zh) * 2015-12-31 2016-05-11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滞留车内智能救护系统
CN106945604A (zh) * 2017-03-31 2017-07-14 河南工业大学 保护车内人体生命安全的车载式智能警报方法
CN107554468A (zh) * 2017-09-18 2018-01-09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多源信息融合车载儿童安全辅助系统
CN108082110A (zh) * 2017-12-19 2018-05-29 蒙城县航远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辆安全监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9845A (zh) * 2019-12-11 2020-06-05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车内生命体征监测预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8752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n emergency situation
EP3123391B1 (en) Selective user notification for link termination events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CN105247587B (zh) 利用响应系统对私人设备的车辆追踪
US1083269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an emergency situation
US20200346751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emergency dispatch and diagnostics data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US6741174B2 (en) Environment and hazard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US10349227B2 (en) Personal safety system
US1012938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tricting operation of a mobile device while operating a vehicle
US2018035444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ild Car Seat Safety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US8842006B2 (en)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obile-telephone technology
US20120046009A1 (en) Personal Emergency System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764688B2 (en) Child/intruder detection alert through utilization of interior motion/sound sensors
JP5861892B2 (ja) 緊急通報システム
US9499126B2 (en)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mobile-telephone technology
KR101764205B1 (ko) 주차된 차량의 상태를 감시하는 시스템
CN111002945B (zh) 处理与车辆的周围环境相关联的参数的方法和车辆系统
US10764081B2 (en)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s using home automation system
CN107839598A (zh) 车内生命检测警告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Sethuraman et al. Implementing vehicle black box system by IoT based approach
Sevin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an-overboard emergency discovery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Koley et al. An IoT enabl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location tracking system for vehicular emergency
CN109253755A (zh) 一种车内生命特征探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805574B1 (en) Vehicle child safety alert system
KR101303846B1 (ko) 휴대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대중교통수단에서의 범죄 신고 시스템
CN210574242U (zh) 移动终端提醒装置、系统、移动终端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