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9898A - 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9898A
CN109249898A CN201810771735.2A CN201810771735A CN109249898A CN 109249898 A CN109249898 A CN 109249898A CN 201810771735 A CN201810771735 A CN 201810771735A CN 109249898 A CN109249898 A CN 109249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uthentication
success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717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9898B (zh
Inventor
高田直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249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9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9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9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5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biome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50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data or enrol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70Multimodal biometrics, e.g.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biometric modal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35Met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体信息进行用户认证的认证装置。所述认证装置具备存储部、第一获取部、第二获取部、控制部、认证处理部、以及更新处理部。在第一获取部获取到识别信息时,组合信息中存在与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阈值设定为,与不存在所述组合的情况相比,使得对登录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降低。

Description

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体信息进行用户认证的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2013-205932、日本特开2010-049694中公开了一种认证装置,该认证装置根据人的生物体特征即生物体信息,进行是否为本人的判断。作为生物体信息,包括面部、指纹、虹膜、以及静脉等基于身体外观的身体特征、以及声音和签名等基于行为特性的行为特征。
在所述认证装置中,从作为认证对象的用户读取生物体信息,并将所述读取出的生物体信息与预先登录在存储器等中的生物体信息进行比较对照。认证装置通过对比较对照而得到的双方的生物体信息的相似度是否超过作为认证为用户本人的基准的阈值进行判断,进行对作为认证对象的用户的认证。
在相关技术的认证装置中,由于用于判断对作为认证对象的用户的认证成功与否的阈值被设定为固定值,因此,无法使他人接受率低于设定值,该他人接受率为将预先登录的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接受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其能够降低对预先登录的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是一种利用生物体信息进行用户认证的认证装置,该认证装置具备:存储部,其配置为预先存储组合信息,该组合信息包含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和登录用户所持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的组合、以及针对每一个识别信息分别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相关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第一获取部,其配置为获取认证装置周边的终端发送来的识别信息;第二获取部,其配置为从认证对象用户获取生物体信息;控制部,其配置为,基于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存储部中存储的组合信息,控制用于判断认证对象用户的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认证处理部,其配置为,在组合信息中存在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第二获取部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的情况下,基于第二获取部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与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对照结果和阈值,进行认证对象用户的认证;以及更新处理部,其配置为,在由认证处理部进行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将由认证成功的生物体信息和识别信息的组合实现的成功次数增加1次后进行更新,控制部配置为,在第一获取部获取到识别信息时,组合信息中存在与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将阈值设定为,与不存在组合的情况相比,使得对所述登录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降低。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中,将预先登录的用户的生物体信息和所述用户所持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进行组合而得到的组合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部中。所述组合信息中记录有针对每一个识别信息分别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相关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例如,如果生物体认证成功,则针对认证成功的用户的生物体信息和认证成功时用户所持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的组合,将所述成功次数增加1次等而进行更新。因此,与认证装置所对的生物体认证成功的次数越多,则生物体认证成功时用户(的生物体信息)和所述用户所持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的组合的成功次数就越大。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中,在通过第二获取部获取生物体信息而进行认证对象用户的认证时,基于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终端的识别信息控制用于判断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具体地,在存储于存储部中的组合中存在与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将用于判断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变更为更高的值,以与不存在所述组合的情况相比,使得对所述登录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降低。
通过所述控制,如果能够在通过第一获取部获取识别信息而识别出特定的终端的阶段,根据成功次数是否超过规定次数而以高可靠度类推出持有所述特定终端的用户,就能够提高用于判断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通过上述方式,在例如能够认证为用户本人的概率足够高的状况下,能够使得对登录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降低。因此,能够提高例如设置认证装置的设备及车辆等的防盗性能。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成功次数也可以是在认证处理部中与识别信息相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的认证连续成功的次数。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更新处理部也可以配置为,在本次认证处理中与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组合的第二获取部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不同于此前与该识别信息相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将本次认证成功的所述组合之外的涉及同一识别信息的其他组合的成功次数重置。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成功次数也可以是在认证处理部中与识别信息相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的认证在规定期间内成功的次数。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成功次数,类推的用户的可靠度进一步提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设置认证装置的设备及车辆等的防盗性能。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对于所述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存在所述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将所述存储部中不存在所述组合的情况下的所述阈值设定为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阈值,该第二阈值为存在所述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的阈值。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所述存储部、所述第一获取部、所述第二获取部、所述控制部、所述认证处理部、所述更新处理部全部或者一部分由电子控制单元构成。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认证方法为一种利用生物体信息进行用户认证的认证装置所执行的认证方法,所述认证装置具备包括存储部在内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存储部预先存储组合信息,所述组合信息中包含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和登录用户所持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的组合、以及针对每一个所述识别信息分别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相关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所述认证方法具备:通过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获取所述认证装置周边的终端发送来的识别信息;从认证对象用户获取生物体信息;基于所述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组合信息,控制用于判断所述认证对象用户的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在所述组合信息中存在所述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所述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与所述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对照结果和所述阈值,进行所述认证对象用户的认证;在所述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将由所述认证成功的生物体信息和识别信息的组合实现的所述成功次数增加1次后进行更新;在获取到所述识别信息时,所述组合信息中存在与所述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所述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将所述阈值设定为,与不存在所述组合的情况相比,使得对所述登录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降低。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式的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能够降低对预先登录的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所例示的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存储在组合信息存储部中的组合信息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所执行的认证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本发明的认证装置预先登录用户与用户所持有的终端之间的组合,并且记录与所述组合相关的此前实施过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若某一个组合相关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超过规定次数,则认证装置将用于判断生物体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调高。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例如可认证为用户本人的概率足够高的状况下等,降低对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
[认证装置的结构]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10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10具备识别信息获取部11、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组合信息存储部13、阈值控制部14、以及处理部15。处理部15包括认证处理部15a及更新处理部15b。
在图1中,示出了对认证装置10请求进行认证处理的用户(以下称作“认证对象用户”)30以持有终端40的状态位于认证装置10周围的场景。终端40包括智能手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以及电子钥匙或卡片钥匙等移动设备。
在以下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以将认证装置10设置于乘用车等车辆上、认证对象用户30为了使用车辆而对认证装置10请求进行认证处理的情况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10能够设置在提供服务时需要进行本人认证处理的各种场所中,该服务例如为允许进出建筑物或房间等预先规定的区域、允许在自动取款机(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上取款及存款等。
识别信息获取部11(可以视为本发明中的“第一获取部”)能够获取从存在于认证装置10周边的终端40发送来的识别信息。所述识别信息只要是能够将本身的终端与其他终端区别开来的独特的信息即可,对信息的形式和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制。识别信息获取部11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从终端40获取识别信息,也可以通过有线通信获取。识别信息获取部11可以自发地对终端40请求发送识别信息,也可以待机至从终端40发送来识别信息为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40相当于车辆所分配到的电子钥匙或卡片钥匙,识别信息相当于钥匙标识符(ID)。在此情况下,例如,从车辆侧向作为电子钥匙的终端40发送请求提供钥匙标识符的请求信号。终端40从车辆接收请求信号后,将自身具有的钥匙标识符向认证装置10提供(发送)。在通过规定的对照处理而得到终端40为正式的终端(电子钥匙)这一认证后,通过识别信息获取部11获取到的识别信息被向阈值控制部14输出。
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可以视为本发明中的“第二获取部”)能够获取人的生物体信息。更具体地,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获取由使用车辆的认证对象用户30输入的生物体信息。生物体信息能够利用设置在车厢内外的一个或多个规定的读取设备(未图示)进行读取。作为生物体信息,可以考虑人的面部、手指的指纹和静脉、眼球的虹膜、视网膜、声纹、以及DNA(deoxyribonucleic acid)等。
在将认证装置10适用于车辆的实施例中,例如,作为所述读取设备可以采用设置在车辆的仪表盘或仪表板附近的、可获取就座的乘客的面部图像的照相机传感器等。例如,作为读取设备可以采用设置在车辆的门把手附近的、可检测出指纹的指纹传感器等。作为读取设备也可以采用上述设备以外的公知的设备。通过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向处理部15的认证处理部15a输出。
组合信息存储部13(可以视为本发明中的“存储部”)例如由存储器构成,预先存储有表示用户与规定终端之间的组合的组合信息。更具体地,所述组合信息是指,将为了使用认证装置10(车辆)而事先已登录的用户(以下称作“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和所述登录用户所持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信息。所述组合信息包含与每一个识别信息分别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相关的、示出在后述的认证处理部15a中生物体认证成功的次数的成功次数(例如为计数器的计数值)。
图2示出了存储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的组合信息的一个示例。在图2的示例中,针对一个识别信息而组合一个或者多个生物体信息,对于各个组合分别记录有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例如,表示出识别信息“K1”和生物体信息“A”的组合[K1,A]的生物体认证成功了17次,表示出识别信息“K1”和生物体信息“C”的组合[K1,C]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为0次。
所述组合信息可以经由识别信息获取部11及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事先登录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也可以通过例如来自智能手机的数据发送等而由识别信息获取部11及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之外的构成(未图示)事先登录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组合信息可以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自由地追加或者删除。
阈值控制部14(可以视为本发明中的“控制部”)基于通过识别信息获取部11从终端40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存储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的组合信息,控制用于判定生物体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具体地,若与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关的任一个组合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均不超过规定次数,则阈值控制部14设定为标准的阈值(以下称作“第一阈值Th1”);若与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关的其中一个组合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超过规定次数,则阈值控制部14设定为进行了控制的阈值(以下称作“第二阈值Th2”)。为了使生物体认证更不易成功而将第二阈值Th2设定得比第一阈值Th1更高。通过所述阈值控制部14设定的阈值向处理部15的认证处理部15a通知。
利用图2所例示的组合信息,更具体地说明阈值的设定手法。在这里,假设阈值控制部14将规定次数规定为“10”。成功次数、第一阈值Th1及第二阈值Th2可以与认证装置10所要求的安全性能等对应而任意地规定。
例如,在通过识别信息获取部11从终端40获取到的识别信息为“K2”的情况下,登录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的组合信息中的识别信息“K2”相关的唯一一个组合[K2,B]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为“8”。因而,由于识别信息“K2”相关的组合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下,因此,阈值控制部14设定第一阈值Th1作为后述的认证处理部15a进行生物体认证时使用的阈值。通过所述第一阈值Th1的设定,在认证处理部15a的认证处理中,虽然能够降低将登录用户本人不予以认证的本人拒绝率,但对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将变高。
另一方面,例如在通过识别信息获取部11从终端40获取到的识别信息为“K1”的情况下,登录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的组合信息中的识别信息“K1”相关的全部组合[K1,A]、[K1,C]、以及[K1,D]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的最大值为“17”。因而,由于识别信息“K1”相关的组合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因此,阈值控制部14设定第二阈值Th2作为后述的认证处理部15a进行生物体认证时使用的阈值。通过所述第二阈值Th2的设定,在认证处理部15a的认证处理中,与设定上述第一阈值Th1时相比,虽然将登录用户本人不予以认证的本人拒绝率变高,但对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降低。
处理部15的认证处理部15a,对由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获取到的认证对象用户30的生物体信息和由识别信息获取部11获取到的终端40的识别信息的组合是否登录在存储于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的组合信息中进行判断。在判断为所述组合登录在组合信息中的情况下,认证处理部15a执行将认证对象用户30的生物体信息与登录在组合信息中的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之间的比较对照,并基于双方的生物体信息的相似度、和作为认证为用户本人的基准的阈值,进行认证对象用户30的认证。更具体地,在双方的生物体信息的相似度为由阈值控制部14设定的阈值(第一阈值Th1或第二阈值Th2)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认证对象用户30的生物体认证成功。
在认证处理部15a中认证对象用户30的生物体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处理部15的更新处理部15b针对上述认证成功的、识别信息和生物体信息的组合、即由识别信息获取部11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由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更新记录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的成功次数。所述更新例如是通过将成功次数加1(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加1)而进行的。所述成功次数可以设为认证处理部15a中生物体认证连续成功的次数。
在此情况下,在本次进行的认证处理中识别信息所组合的生物体信息与此前该识别信息所组合的生物体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更新处理部15b也可以将本次认证成功的组合之外的同一识别信息相关的其他组合的成功次数重置为“0”。
例如,在图2所例示的组合信息的状况中,在对于识别信息“K1”以与此前相同的组合[K1,A]进行的生物体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将组合[K1,A]的成功次数从“17”更新为“18”。另一方面,在同一状况下,在对于识别信息“K1”以与此前不同的组合[K1,C]进行的生物体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将组合[K1,C]的成功次数从“0”更新为“1”,并且将识别信息“K1”相关的其他组合[K1,A]及[K1,D]的成功次数分别重置为“0”。通过上述重置处理,能够通过成功次数容易地表示出利用同一组合进行的生物体认证连续成功的次数。
以下,着眼于识别信息“K1”及“K2”的组合而说明具体例。所有组合的初始成功次数均设为“0”。
·第一次:利用识别信息“K1”&生物体信息[A]认证成功
→组合[K1,A]的成功次数更新为“1”
组合[K1,C]的成功次数“0”
组合[K1,D]的成功次数“0”
组合[K2,B]的成功次数“0”
·第二次:利用识别信息“K2”&生物体信息[B]认证成功
组合[K1,A]的成功次数“1”
组合[K1,C]的成功次数“0”
组合[K1,D]的成功次数“0”
→组合[K2,B]的成功次数更新为“1”
·第三次:利用识别信息“K1”&生物体信息[A]认证成功
→组合[K1,A]的成功次数更新为“2”
组合[K1,C]的成功次数“0”
组合[K1,D]的成功次数“0”
组合[K2,B]的成功次数“1”
·第四次:利用识别信息“K1”&生物体信息[C]认证成功
→组合[K1,A]的成功次数重置为“0”
→组合[K1,C]的成功次数更新为“1”
组合[K1,D]的成功次数“0”
组合[K2,B]的成功次数“1”
·第五次:利用识别信息“K1”&生物体信息[A]认证成功
→组合[K1,A]的成功次数更新为“1”
→组合[K1,C]的成功次数重置为“0”
组合[K1,D]的成功次数“0”
组合[K2,B]的成功次数“1”
·第六次:利用识别信息“K2”&生物体信息[B]认证成功
组合[K1,A]的成功次数“1”
组合[K1,C]的成功次数“0”
组合[K1,D]的成功次数“0”
→组合[K2,B]的成功次数更新为“2”
·第七次:利用识别信息“K1”&生物体信息[A]认证成功
→组合[K1,A]的成功次数更新为“2”
组合[K1,C]的成功次数“0”
组合[K1,D]的成功次数“0”
组合[K2,B]的成功次数“2”
·
·
·第X次:利用识别信息“K1”&生物体信息[A]认证成功
→组合[K1,A]的成功次数更新为“N”
组合[K1,C]的成功次数“0”
组合[K1,D]的成功次数“0”
组合[K2,B]的成功次数“2”
上述识别信息获取部11、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组合信息存储部13、阈值控制部14、以及处理部15的全部设备或部分设备可以由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Unit)构成,该电子控制单元代表性地含有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能够通过CPU读取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规定的程序并执行而实现上述功能。
[认证装置进行的控制]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10所执行的认证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所述认证处理例如通过认证装置10与存在于所述认证装置周边的终端40之间确立通信等而开始。
步骤S301:通过识别信息获取部11获取从终端40发送来的识别信息“X”。如果识别信息“X”被获取,则处理前进至步骤S302。
步骤S302:通过阈值控制部14,判断识别信息“X”是否登录在存储于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的组合信息中。在识别信息“X”登录在组合信息中的情况下(S302,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303。另一方面,在识别信息“X”没有登录在组合信息中的情况下(S302,否),判断为持有携带所述识别信息“X”的终端的用户不是应当进行认证处理的对象,本认证处理结束。
步骤S303:通过阈值控制部14,判断登录在组合信息中的识别信息“X”和生物体信息“#”(#为任意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X,#]中是否存在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组合。在存在成功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组合的情况下(S303,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305。另一方面,在不存在成功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组合的情况下(S303,否),处理前进至步骤S304。
步骤S304:通过阈值控制部14,将用于判定生物体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设定为第一阈值Th1。在设定第一阈值Th1后,处理前进至步骤S306。
步骤S305:通过阈值控制部14,将用于判定生物体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设定为第二阈值Th2(>Th1)。在设定第二阈值Th2后,处理前进至步骤S306。
步骤S306:通过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从认证对象用户30获取生物体信息“Y”。如果获取到生物体信息“Y”,则处理前进至步骤S307。
步骤S307:通过认证处理部15a,判断在步骤S301中获取到的识别信息“X”与在步骤S306中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Y”的组合[X,Y]是否登录在存储于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的组合信息中。在组合[X,Y]登录在组合信息中的情况下(S307,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308。另一方面,在组合[X,Y]没有登录在组合信息中的情况下(S307,否),判断为所述生物体信息“Y”的用户不是应当进行认证处理的对象,本认证处理结束。
步骤S308:通过认证处理部15a,在生物体信息“Y”和登录在组合信息中的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之间执行比较对照,判断生物体信息“Y”的认证是否成功。在生物体信息“Y”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S308,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309。在生物体信息“Y”的认证失败的情况下(S308,否),本认证处理结束。
步骤S309:通过更新处理部15b,判断本次生物体认证成功的组合[X,Y]是否是在此前的处理中连续认证成功的组合。在组合[X,Y]是连续认证成功的组合的情况下(S309,是),处理前进至步骤S311。另一方面,在组合[X,Y]并非连续认证成功的组合的情况下(S309,否),处理前进至步骤S310。
步骤S310:通过更新处理部15b,将本次生物体认证成功的组合[X,Y]之外的、与识别信息“X”相关的任意生物体信息“*(≠Y)”的组合[X,*]的成功次数重置为“0”。其他组合[X,*]的成功次数被重置后,处理前进至步骤S311。
步骤S311:通过更新处理部15b,更新此次生物体认证成功的组合[X,Y]的成功次数。例如,将组合[X,Y]的成功次数加1。如果组合[X,Y]的成功次数被更新,则本认证处理结束。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10,将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和登录用户所持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组合而得到的组合信息预先存储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在所述组合信息中,针对每一个组合记录有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所述成功次数记录为,某一组合进行的生物体认证连续成功的次数越多,则所述组合的成功次数就越大。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认证装置10中,在生物体信息获取部12获取到生物体信息而进行认证对象用户30的认证时,基于识别信息获取部11获取到的终端40的识别信息“X”控制用于判断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Th1、Th2)。更具体地,在存储于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的识别信息“X”相关的任意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X,#]中、其中一个组合的成功次数超过规定次数的情况下,与识别信息“X”相关的组合[X,#]中任一个组合的成功次数均没有超过规定次数的情况相比,将用于判断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设定得更高。
通过所述控制,如果能够在通过识别信息获取部11获取识别信息而识别出特定的终端40的阶段,通过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是否超过规定次数而以高可靠度类推持有所述特定终端40的用户,就能够提高用于判断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例如能够认证为用户本人的概率足够高的状况下,使得对登录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降低。因此,能够提高例如设置有认证装置10的设备和车辆等的防盗性能。
[变形例]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于某一个识别信息,在其与新认证成功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不同于与此前连续认证成功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的情况下,可以将与新认证成功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之外的识别信息的组合的成功次数重置为“0”的情况。但是,在上述情况下,也可以不将组合的成功次数重置,而是将规定期间内认证成功的组合的成功次数累计更新。上述控制能够通过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去掉步骤S309及步骤S310的处理而实现。
若以上述方式进行控制,即使在例如两位用户交替地使用一个终端的情况下,只要各用户在认证装置10中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分别达到规定次数,就能够降低对所述两位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
[参考例]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存储在组合信息存储部13中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将“0”作为初始值并在每次认证成功后都加1(递增计数)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任意数值作为初始值并在每次认证成功后都减1(递减计数)。在此情况下,只要在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未低于规定次数时阈值控制部14设定为第一阈值Th1,在低于规定次数时阈值控制部14设定为第二阈值Th2即可。
本发明能够用于利用生物体信息进行用户认证的认证装置,特别对于希望降低对预先登录的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的情况等有用。

Claims (7)

1.一种认证装置,其利用生物体信息进行用户认证,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部,其配置为预先存储组合信息,所述组合信息包含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和登录用户所持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的组合、以及针对每一个所述识别信息分别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相关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
第一获取部,其配置为获取所述认证装置周边的终端发送来的识别信息;
第二获取部,其配置为从认证对象用户获取生物体信息;
控制部,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组合信息,控制用于判断所述认证对象用户的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
认证处理部,其配置为,在所述组合信息中存在所述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所述第二获取部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获取部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与所述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对照结果和所述阈值,进行所述认证对象用户的认证;以及
更新处理部,其配置为,在由所述认证处理部进行的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将由所述认证成功的生物体信息和识别信息的组合实现的所述成功次数增加1次后进行更新,
其中,所述控制部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获取部获取到识别信息时,所述组合信息中存在与所述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所述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将所述阈值设定为,与不存在所述组合的情况相比,使得对所述登录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功次数是指,在所述认证处理部中与识别信息相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的认证连续成功的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处理部配置为,在本次认证处理中与所述第一获取部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组合的所述第二获取部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不同于此前与该识别信息相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将本次认证成功的所述组合之外的涉及同一识别信息的其他组合的成功次数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功次数是指,在所述认证处理部中与识别信息相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的认证在规定期间内成功的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对于所述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存在所述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将所述存储部中不存在所述组合的情况下的所述阈值设定为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一阈值,该第二阈值为存在所述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的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部、所述第一获取部、所述第二获取部、所述控制部、所述认证处理部、所述更新处理部全部或者一部分由电子控制单元构成。
7.一种认证方法,其由利用生物体信息进行用户认证的认证装置执行,所述认证装置具有包括存储部在内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存储部预先存储组合信息,所述组合信息中包含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和登录用户所持有的终端的识别信息的组合、以及针对每一个所述识别信息分别组合的生物体信息相关的生物体认证的成功次数,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电子控制单元,
获取所述认证装置周边的终端发送来的识别信息;
从认证对象用户获取生物体信息;
基于所述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组合信息,控制用于判断所述认证对象用户的认证是否成功的阈值;
在所述组合信息中存在所述获取到的识别信息和所述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的组合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获取到的生物体信息与所述登录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对照结果和所述阈值,进行所述认证对象用户的认证;
在所述认证成功的情况下,将由所述认证成功的生物体信息和识别信息的组合实现的所述成功次数增加1次后进行更新;以及
在获取到识别信息时,所述组合信息中存在与所述获取到的识别信息相关的所述成功次数为规定次数以上的组合的情况下,将所述阈值设定为,与不存在所述组合的情况相比,使得对所述登录用户以外的其他人错误地进行认证的他人接受率降低。
CN201810771735.2A 2017-07-13 2018-07-13 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 Active CN109249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37305 2017-07-13
JP2017137305A JP6919381B2 (ja) 2017-07-13 2017-07-13 認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9898A true CN109249898A (zh) 2019-01-22
CN109249898B CN109249898B (zh) 2022-02-08

Family

ID=64999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71735.2A Active CN109249898B (zh) 2017-07-13 2018-07-13 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269980B2 (zh)
JP (1) JP6919381B2 (zh)
CN (1) CN1092498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87087B2 (en) * 2018-01-30 2023-02-21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ometric fallback authentication
JP7154061B2 (ja) * 2018-08-07 2022-10-1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生体情報認証装置
WO2021019807A1 (ja) * 2019-07-31 2021-02-04 真旭 徳山 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4429663B (zh) * 2022-01-28 2023-10-2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底库的更新方法、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8032A (ja) * 2001-08-08 2003-06-27 Omron Corp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および人物登録方法
CN1773525A (zh) * 2004-11-11 2006-05-17 日本电气英富醍株式会社 用于验证用户的核对设备和核对方法
CN101086791A (zh) * 2006-06-05 2007-12-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生物体认证装置、生物体认证系统、ic卡和生物体认证方法
JP2008158627A (ja) * 2006-12-21 2008-07-10 Nec Corp 個人認証装置および個人認証方法
JP2010049694A (ja) * 2009-09-24 2010-03-04 Fujitsu Ltd 指紋情報を用いた個人認証システム用登録装置,同システム用認証装置,同システム用登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および同システム用認証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801708B (zh) * 2005-01-04 2011-05-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安全管理方法和信息设备
CN102204233A (zh) * 2008-10-17 2011-09-28 美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车辆生物测定系统和方法
JP2012123526A (ja) * 2010-12-07 2012-06-28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生体認証装置、および生体認証方法
US20120286931A1 (en) * 2010-01-28 2012-11-15 Fujitsu Limited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2857693A (zh) * 2011-06-30 2013-01-0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13205932A (ja) * 2012-03-27 2013-10-07 Fujitsu Ltd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システム、生体認証方法、生体認証プログラム
CN103434484A (zh) * 2013-08-20 2013-12-1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车载识别认证装置、移动终端、智能车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634118A (zh) * 2013-12-12 2014-03-12 山东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证卡和复合生物特征识别的生存认证方法
JP2014081796A (ja) * 2012-10-17 2014-05-08 Hitachi Ltd 生体認証サーバおよび生体認証の運用管理方法
CN103810409A (zh) * 2012-11-02 2014-05-21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4057919A (zh) * 2013-03-18 2014-09-2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生物识别访问和个性化服务的系统
JP2016091155A (ja) * 2014-10-31 2016-05-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760745A (zh) * 2014-12-15 2016-07-13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22032A (zh) * 2015-03-30 2016-10-12 欧姆龙株式会社 个人识别装置、识别阈值设定方法、以及程序
JP2016211169A (ja) * 2015-04-30 2016-12-15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用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車載装備の制御方法
CN106314365A (zh) * 2016-08-29 2017-01-11 象山华鹰塑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盗门系统
CN106314366A (zh) * 2016-08-30 2017-01-11 无锡卓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和指纹校验的车辆防盗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05187B1 (ko) 2001-08-08 2005-08-04 오므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인증장치, 인증방법 및 인물 등록방법
JP3978322B2 (ja) * 2001-08-30 2007-09-19 富士通サポートアンド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06082691A (ja) 2004-09-16 2006-03-30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個人情報に対応した車内機器制御システム
JP5017873B2 (ja) * 2006-02-07 2012-09-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個人照合装置及び個人照合方法
US9355231B2 (en) * 2012-12-05 2016-05-31 Telesign Corporation Frictionless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WO2015009111A1 (ko) * 2013-07-18 2015-01-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생체인식 기반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JP6208104B2 (ja) * 2014-09-16 2017-10-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生体認証処理装置、生体認証方法、生体情報取得端末および情報端末
US10053056B1 (en) * 2017-04-20 2018-08-2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Multi-step vehicle entry author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78032A (ja) * 2001-08-08 2003-06-27 Omron Corp 認証装置、認証方法、および人物登録方法
CN1773525A (zh) * 2004-11-11 2006-05-17 日本电气英富醍株式会社 用于验证用户的核对设备和核对方法
CN1801708B (zh) * 2005-01-04 2011-05-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安全管理方法和信息设备
CN101086791A (zh) * 2006-06-05 2007-12-1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生物体认证装置、生物体认证系统、ic卡和生物体认证方法
JP2008158627A (ja) * 2006-12-21 2008-07-10 Nec Corp 個人認証装置および個人認証方法
CN102204233A (zh) * 2008-10-17 2011-09-28 美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车辆生物测定系统和方法
JP2010049694A (ja) * 2009-09-24 2010-03-04 Fujitsu Ltd 指紋情報を用いた個人認証システム用登録装置,同システム用認証装置,同システム用登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および同システム用認証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US20120286931A1 (en) * 2010-01-28 2012-11-15 Fujitsu Limited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2123526A (ja) * 2010-12-07 2012-06-28 Hitachi Omron Terminal Solutions Corp 生体認証装置、および生体認証方法
CN102857693A (zh) * 2011-06-30 2013-01-02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13205932A (ja) * 2012-03-27 2013-10-07 Fujitsu Ltd 生体認証装置、生体認証システム、生体認証方法、生体認証プログラム
JP2014081796A (ja) * 2012-10-17 2014-05-08 Hitachi Ltd 生体認証サーバおよび生体認証の運用管理方法
CN103810409A (zh) * 2012-11-02 2014-05-21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4057919A (zh) * 2013-03-18 2014-09-24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生物识别访问和个性化服务的系统
CN103434484A (zh) * 2013-08-20 2013-12-11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车载识别认证装置、移动终端、智能车钥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3634118A (zh) * 2013-12-12 2014-03-12 山东神思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证卡和复合生物特征识别的生存认证方法
JP2016091155A (ja) * 2014-10-31 2016-05-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ユーザ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760745A (zh) * 2014-12-15 2016-07-13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022032A (zh) * 2015-03-30 2016-10-12 欧姆龙株式会社 个人识别装置、识别阈值设定方法、以及程序
JP2016211169A (ja) * 2015-04-30 2016-12-15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用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車載装備の制御方法
CN106314365A (zh) * 2016-08-29 2017-01-11 象山华鹰塑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盗门系统
CN106314366A (zh) * 2016-08-30 2017-01-11 无锡卓信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和指纹校验的车辆防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19381B2 (ja) 2021-08-18
JP2019020918A (ja) 2019-02-07
US11269980B2 (en) 2022-03-08
US20220147606A1 (en) 2022-05-12
US20190018942A1 (en) 2019-01-17
CN109249898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3018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CN109249898A (zh) 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
CN109145550B (zh) 认证装置及认证方法
JP2003132023A (ja) 個人認証方法、個人認証装置および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US11503021B2 (en) Mobile enrollment using a known biometric
US20160234024A1 (en) Leveraging Multiple Biometrics For Enabling User Access To Security Metadata
WO2004038665A1 (de) Verfahren zum ausführen einer gesicherten elektronischen transaktion unter verwendung eines tragbaren datenträgers
CN107665295A (zh) 车辆的身份认证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10223430A (zh) 一种电子门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门锁
CN105701386A (zh) 一种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7615299A (zh) 用于评估指纹模板的方法和系统
CN109905401A (zh) 实名认证方法及终端、服务器
CN109165490A (zh) 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及装置
EP3428821B1 (en) Authentication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JP2009031986A (ja) チャレンジ&レスポンス型指静脈認証システム
JP2016143281A (ja)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及び生体認証方法
JP2005346518A (ja) 個人認証方法
CN105631260B (zh) 后台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及管理装置
CN108537023A (zh) 一种控制婴儿车安全认证和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