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7343A -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7343A
CN109247343A CN201811387446.9A CN201811387446A CN109247343A CN 109247343 A CN109247343 A CN 109247343A CN 201811387446 A CN201811387446 A CN 201811387446A CN 109247343 A CN109247343 A CN 109247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tree
parts
ethereal oil
tree ethereal
thimeros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74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楼彪
蔡建勋
石蓓君
从云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hen Johnson Chemical (hangzhou)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When Johnson Chemical (hangzhou)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hen Johnson Chemical (hangzhou)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When Johnson Chemical (hangzhou)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874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7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7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7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32Ingredient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substance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e.g. toxicity reducing compositions, self-destructing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oxygen or sulfur compounds
    • A01N31/02A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oxygen or sulfur compounds
    • A01N31/04Oxygen or sulfur attached to an aliphatic side-chain of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oxygen or sulfur compounds
    • A01N31/08Oxygen or sulfur directly attached to an aromatic ring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茶树精油0.5‑5份;对氯间二甲苯酚1‑5份;十二酸2.7‑5.3份;氢氧化钾0.1‑0.2份;去离子水68‑82份。本发明中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具有生产成本较低、消毒杀菌高效的优点,将消毒液与水以1:50的比例配制形成溶液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可达到99.999%及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化消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对人体有害的病菌也越来越多,人类的生活环境被病菌所污染。采用消毒液消毒生活环境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传统的消毒液中,氯间二甲苯酚、
申请公布号为CN107593701A、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01月19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及其制备,该消毒液包括按质量分数计的组分:对氯间二甲苯酚30-45%、油酸5-9%、单乙醇胺0.5-2%、纳米银2-8%、马来酸接枝剂2-4%、无水乙醇10-22%、植物提取物10-23%。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对氯间二甲苯酚、纳米银等均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然而,纳米银的价格昂贵,且使用量也较高,因此,容易造成消毒液的生产成本以及售价均较高的现象,难以满足广大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其具有生产成本较低、消毒杀菌高效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无需加热,操作方便,有助于提高制造环境的安全性;且制备获得的消毒液无杂质沉淀。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茶树精油0.5-5份;
对氯间二甲苯酚1-5份;
十二酸2.7-5.3份;
氢氧化钾0.1-0.2份;
去离子水68-8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茶树精油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的效果,渗透力强,且气味怡人。对氯间二甲苯酚为广谱的防霉抗菌剂,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易溶于碱性的溶液中,对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以及对真菌、霉菌都有杀灭功效,且不易对皮肤造成刺激。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杀菌效果。
十二酸、氢氧化钾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从而形成十二酸钾,从而起到较好的乳化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的作用,使亲油端与脏污相容,并形成胶束包裹脏污,从而使脏污与被接触物脱离,有效去除脏污。
通过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十二酸、氢氧化钾的相互配合,提高形成的消毒液的安全性,可达无毒级;还可有效提高杀菌效果,经研究(杀菌效果试验)发现,消毒液与水以1∶50的比例配制形成溶液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可达到99.999%,实现了杀菌的高效性。
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重量份数为8-15份的醇类消毒成分,所述醇类消毒成分包括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中的至少两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醇类消毒成分中,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起到辅助杀菌作用,进一步提高杀菌效果。
且对氯间二甲苯酚可对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以及由十二酸、氢氧化钾反应形成的的十二酸钾起到较好的溶解作用,有助于提高形成的消毒液的杀菌效果。
此外,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均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与茶树精油相互配合,使消毒液具有较好闻的气味。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醇类消毒成分由重量份数比为1∶(1.8-2.5)∶(1-1.8)的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研究(杀菌效果试验)发现,采用上述重量份数比范围内的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相互配合,可达到更好的杀菌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5%的乙醇溶液,可起到更好的杀菌、消毒以及溶解作用。
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001-0.02份的焦糖色溶液,所述焦糖色溶液中,焦糖的百分含量为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有助于使获得的消毒液具有与其他无色透明液体的区别感;另一方面,焦糖色的消毒液的可减少茶树精油等以挥发的成分的挥发,从而使杀菌效果能持续较久。
且其中的茶树精油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挑选新鲜的茶树叶W及新鲜的嫩梢,洗净,自然晾干至茶树叶表面无水分残留;
2、加入到CO2超临界萃取器中,采用乙醇作为夹带剂,夹带剂占总萃取溶剂的体积百分比为6%,萃取压力为25MPa,温度30℃,CO2的流量1-3ml/g生药·min,萃取时间为180min,得到茶树精油。
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1-0.15份的香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使形成的消毒液具有特殊的香气。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将十二酸、氢氧化钾、乙醇、异丙醇充分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按照重量份数,将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松油醇与步骤一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获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将去离子水与步骤二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充分混合,获得含天然茶树精油的消毒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一中,先使十二酸、氢氧化钾相互反应,从而形成十二酸钾,使第一混合物具有乳化效果。步骤二中,将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松油醇对氯间二甲苯酚加入第一混合物中进行混合,进而使获得的第二混合物中,各组分之间具有较好的混合作用。步骤三中才进行添加去离子水的操作,有利于使整个混合过程更加节省成本。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二中,先按照重量份数,将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松油醇充分混合,再与步骤一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获得第二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松油醇充分混合,使茶树精油、松油醇与对氯间二甲苯酚形成充分配合,有助于加快与第一混合物充分混合的速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均在(23±2)℃的环境下进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常温下进行制备操作,一方面,常温可有效减少醇类消毒成分的挥发,最大程度上使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能够被充分溶解,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相互配合获得的杀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制造获得质地均匀、透明无杂质沉淀的消毒液,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有助于提高制造环境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本发明中采用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十二酸、氢氧化钾,通过四者的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本申请中形成的消毒液的安全性,使其可达无毒级;还可有效提高杀菌效果,将消毒液与水以1∶50的比例配制形成溶液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可达到99.999%,实现了杀菌的高效性,可适用于家居用品的硬表面和织物中。
第二、本发明中还采用醇类消毒成分,对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十二酸钾充分溶解,并且提供辅助杀菌作用,进而进一步提高进行消毒液的杀菌效果。
第三、本发明的方法,是在常温下进行操作,一方面,常温可有效减少醇类消毒成分的挥发,最大程度上使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能够被充分溶解,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相互配合获得的杀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制造获得质地均匀、透明无杂质沉淀的消毒液,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有助于提高制造环境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所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质量如表1所示,且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步骤一,将十二酸、氢氧化钾、乙醇、异丙醇充分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将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松油醇与步骤一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获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三,将去离子水与步骤二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充分混合,获得含天然茶树精油的消毒液。
其中,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均在25℃的环境下进行;步骤一中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5%。
实施例2-5: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质量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5中所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质量
其中,醇类消毒成分,由重量份数比为1∶2.3∶1.7的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组成;焦糖色溶液中的焦糖的百分含量为10%。
实施例6: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醇类消毒成分,由重量份数比为1∶1.8∶1的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组成。
实施例7: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醇类消毒成分,由重量份数比为1∶2.5∶1.8的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组成。
实施例8: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醇类消毒成分,由重量份数比为1∶1.8的乙醇溶液、异丙醇组成。
实施例9: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醇类消毒成分,由重量份数比为1∶1.3的乙醇溶液、松油醇组成。
实施例10: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醇类消毒成分,由重量份数比为1∶1的异丙醇、松油醇组成。
实施例11: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在制备方法中,步骤二里,先将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松油醇充分混合,再与步骤一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在搅拌速度为200rpm的条件下搅拌5min,获得第二混合物。
实施例12: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均在23℃的环境下进行。
实施例13: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均在21℃的环境下进行。
对比例1:一种医用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以申请公布号为CN107593701A、申请公布日为2018年01月19日中公开的,包括按质量分数计的组分:对氯间二甲苯酚44%、油酸9%、单乙醇胺1.2%、纳米银5%、马来酸接枝剂2%、无水乙醇15.8%、植物提取物23%。其中,纳米银的粒径为10μm。植物提取物为质量分数为40%的芦荟提取物。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各组分;
步骤2,将油酸和单乙醇胺混合投入反应釜中,加热至30℃后,得油酸-单乙醇胺;
步骤3,将纳米银、马来酸接枝剂和对氯间苯二酚混合,投入管式炉中加热至500℃得反应物a;
步骤4,将油酸-单乙醇胺加入反应物a中,2500rpm高速乳化反应得初乳混合物;
步骤5,将初乳混合物置于高压微射下处理2min后,加入无水乙醇和植物提取物,180rpm的速度下,即可。
步骤5中高压微射的压力为3000-16000PSI,无水乙醇和植物提取物的重量比为1∶1.5。
对比例2-8:一种消毒液,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质量如表2所示。
表2对比例2-8所包括的组分及其相应的质量
试验:杀菌效果试验
试验样品:以实施例1-13、对比例1-8作为试验样品。
试验方法:根据卫生部颁布的2002年版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杀菌试验,试验主要涉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将最终杀菌的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
试验结果:实施例1-13、对比例1-8的杀菌效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1-13、对比例1-8的杀菌效果
由表3可知,实施例1-13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高于对比例1-8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说明实施例1-13相对于对比例1-8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
其中,实施例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杀灭效果达到了99.999%,而实施例2-3的杀菌效果比实施例1的杀菌效果更好,说明加入醇类消毒成分后,与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十二酸钾形成进一步的配合,可进一步提高杀菌消毒的能力。
而实施例4-5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能力要比实施例2-3的杀菌能力稍差,这说明了合理用量的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十二酸钾,与醇类消毒成分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更为优异的杀菌效果,但如果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十二酸钾的用量不够合理,则会造成上述几种组分之间的配合效果变差,使杀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并没有那么明显。
实施例8-10的杀菌效果与实施例2-3、实施例6-7的杀菌效果相比而言稍低,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实施例2-3、实施例6-7中的醇类消毒成分的组分数量多于实施例8-10中的醇类消毒成分的组分数量,而在本申请中提出的合理用量范围内的醇类消毒成分,在醇类消毒成分中的组分数量为三种时,达到的杀菌效果更佳。
对比例1中,虽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较好,但其中的纳米银的添加,大大增加了对比例1的生产成本。无论是从生产成本上还是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能力来看,实施例1-13比对比例1更佳。
对比例2-8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之所以比实施例1-13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差很多的主要原因在于,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十二酸、氢氧化钾之间的用量不合理,甚至没有起到相互之间的配合作用,从而造成了杀菌效果不理想的后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茶树精油0.5-5份;
对氯间二甲苯酚1-5份;
十二酸2.7-5.3份;
氢氧化钾0.1-0.2份;
去离子水68-8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份数为8-15份的醇类消毒成分,所述醇类消毒成分包括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中的至少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消毒成分由重量份数比为1:(1.8-2.5):(1-1.8)的乙醇溶液、异丙醇、松油醇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001-0.02份的焦糖色溶液,所述焦糖色溶液中,焦糖的百分含量为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量份数为0.1-0.15份的香精。
7.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将十二酸、氢氧化钾、乙醇、异丙醇充分混合,获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按照重量份数,将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松油醇与步骤一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获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将去离子水与步骤二中获得的第二混合物充分混合,获得含天然茶树精油的消毒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先按照重量份数,将茶树精油、对氯间二甲苯酚、松油醇充分混合,再与步骤一中获得的第一混合物进行充分混合,获得第二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均在(23±2)℃的环境下进行。
CN201811387446.9A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247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7446.9A CN109247343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7446.9A CN109247343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7343A true CN109247343A (zh) 2019-01-22

Family

ID=6504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7446.9A Pending CN109247343A (zh) 2018-11-20 2018-11-20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734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0901A (zh) * 2020-12-30 2021-04-13 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增效消毒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152758A (zh) * 2022-08-02 2022-10-11 北京洛娃日化有限公司 一种鞋袜用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8012A (zh) * 2010-12-21 2011-05-04 余媛媛 一种空气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85159A (zh) * 2011-01-24 2011-06-08 长沙优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型洗手消毒液
CN102293199A (zh) * 2011-04-27 2011-12-28 上海制皂(集团)如皋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5393A (zh) * 2013-09-25 2014-01-29 合肥智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与杀菌精油复配而得的可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薰衣草香味的消毒液
CN104762136A (zh) * 2015-04-07 2015-07-08 范永启 具有杀菌消毒功效的复方茶树精油及制备方法
CN106973892A (zh) * 2017-05-10 2017-07-25 天津中澳嘉喜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植物精油消毒剂
CN107593701A (zh) * 2017-10-09 2018-01-19 南京图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14775A (zh) * 2017-11-01 2018-02-2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护手消毒液
CN107854329A (zh) * 2017-12-11 2018-03-30 壹田(广州)生活健康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易冲洗型抑菌保湿泡沫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5860A (zh) * 2018-01-17 2018-06-08 上海茂久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檵木消毒用品的配方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8012A (zh) * 2010-12-21 2011-05-04 余媛媛 一种空气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85159A (zh) * 2011-01-24 2011-06-08 长沙优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理型洗手消毒液
CN102293199A (zh) * 2011-04-27 2011-12-28 上海制皂(集团)如皋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5393A (zh) * 2013-09-25 2014-01-29 合肥智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与杀菌精油复配而得的可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薰衣草香味的消毒液
CN104762136A (zh) * 2015-04-07 2015-07-08 范永启 具有杀菌消毒功效的复方茶树精油及制备方法
CN106973892A (zh) * 2017-05-10 2017-07-25 天津中澳嘉喜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公共场所的植物精油消毒剂
CN107593701A (zh) * 2017-10-09 2018-01-19 南京图艾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14775A (zh) * 2017-11-01 2018-02-2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护手消毒液
CN107854329A (zh) * 2017-12-11 2018-03-30 壹田(广州)生活健康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易冲洗型抑菌保湿泡沫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5860A (zh) * 2018-01-17 2018-06-08 上海茂久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白花檵木消毒用品的配方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华明等: "《现代医院消毒学》", 28 February 2013, 人民军医出版社 *
简明化学试剂手册编写组: "《简明化学试剂手册》", 31 January 199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0901A (zh) * 2020-12-30 2021-04-13 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增效消毒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152758A (zh) * 2022-08-02 2022-10-11 北京洛娃日化有限公司 一种鞋袜用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4461B (zh) 一种多功能环保婴幼儿用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9165A (zh) 一种洗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KR101407051B1 (ko) 부추추출물을 이용한 천연 항균 및 탈취제와 그 제조방법
CN111110574B (zh) 一种具有清洁、杀菌、保湿三合一作用的湿巾及制备方法
CN103351962B (zh) 一种黄花蒿保健香皂
CN109247343A (zh) 一种含茶树精油的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2183A (zh) 除味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988230B (zh) 一种矿物离子洗发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51927B (zh) 一种中药驱虫添加剂及其应用
CN102988232B (zh) 一种宠物洁净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0613B (zh) 一种抗菌缓解疲劳的天然植物精油洗脚液
CN110327222B (zh) 一种纯天然植物精油杀菌消毒湿巾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0575B (zh) 用于病房内消毒的消毒液及制法
CN106591011B (zh) 一种抗菌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4191A (zh) 一种天然精油皂及其制备工艺
CN108998302A (zh) 一种香薷精油抗菌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5047A (zh) 一种防蚊的儿童洗衣液
CN105662956A (zh) 一种用于皮肤消毒的洗手液的制备方法
CN109010178A (zh) 一种沐浴露及其生产工艺
CN106726963A (zh) 一种玫瑰保湿抗菌化妆水及其制备方法
RU2363158C1 (ru) Биоцидный состав для пропитки салфеток
CN110402969A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植物源消毒液
CN109674666A (zh) 一种含β-葡聚糖-芫荽精油微胶囊的去腥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2801A (zh) 一种纳米畜牧兽医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AU2020101934A4 (en) Hand sanitis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