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6049A - 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6049A
CN109246049A CN201810881976.2A CN201810881976A CN109246049A CN 109246049 A CN109246049 A CN 109246049A CN 201810881976 A CN201810881976 A CN 201810881976A CN 109246049 A CN109246049 A CN 109246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gnal
quadrant
constellation poin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819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6049B (zh
Inventor
王子雄
任浩
徐义桐
韩士莹
陈健
余长源
徐超
于晋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8819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60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6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6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60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60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包括一个数据发射端和两个数据接收端,所述数据发射端同时向两个用户发送数据;所述数据发射端发送的信号是两个用户信号的叠加,发射端分别将两个用户的待发送二进制数据进行正交振幅调制得到两个复数信号,而后根据两个用户的功率分配系数调整两个复数信号的功率,并将两个复数信号叠加变为一个合信号,所述合信号仍为复数数据;移动上述合信号复数数据的星座图内星座点的位置,然后通过反傅里叶变换产生时域合信号;数据发射端发射该时域合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两个数据接收端均接收到该时域合信号,并分别解调该时域合信号,从而得到所传输的两个用户的数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传输的误码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通信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叠加编码方式,NOMA可以将多个用户按照不同功率分配进行叠加后传输,使得多用户共享时域、频域资源,从而获得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增大系统用户连接数并保证低传输延迟。NOMA根据不同用户的信道状况进行不同用户的功率最优分配,使各用户传输性能基本一致,从而保证用户公平性,并最大化整个系统的传输性能。
NOMA作为5G的一种关键候选技术,其具有很强的可拓展性,与目前主流的多种通信技术均可以实现有机结合来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在可见光通信系统及微波系统中引入NOMA技术可以提高传输速率,改善系统误码率性能。NOMA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OFDM)技术相结合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并显著提高整体系统的传输容量。此外多种基于NOMA技术的系统性能改进研究也大量出现,NOMA技术的发展前景良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包括一个数据发射端和两个数据接收端,所述数据发射端同时向两个用户发送数据,两个用户记为用户1和用户2,用户1和用户2分别对应于两个数据接收端;数据发射端分别将两个用户的待发送二进制数据进行正交振幅调制得到两组复数数据,而后根据两个用户的功率分配系数调整两组复数数据的功率,并将两组复数数据叠加变为一个合信号,所述合信号仍为复数数据;移动上述合信号复数数据在星座图上的星座点位置,然后通过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合信号;数据发射端发射该时域合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两个数据接收端均接收到该时域合信号,并分别解调该时域合信号,从而得到两个用户所需的数据。
进一步讲,上述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数据发射端的两个用户的二进制数据分别进行正交振幅调制并进行功率归一化,从而分别得到对应于两个用户的调制后的复数数据,接着将两组复数数据分别按照功率分配系数α1和α2进行功率调整,则:
P1=α1P (1)
P2=α2P (2)
式(1)和式(2)中,P1为用户1的复数数据经过调整后的功率,P2为用户2的复数数据经过调整后的功率,P为数据发射端发送信号的总功率,且α12=1,α1>α2;将功率调整后的两个用户的复数数据分别记为QAM1和QAM2,将复数数据QAM1与QAM2叠加即得到合信号;
两组用户复数数据QAM1和QAM2叠加后产生的合信号在星座图上共包含16个星座点,每个象限内4个,在移动星座点位置之前,星座点的坐标与合信号功率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A2=α1P (3)
B2=α2P (4)
式(3)和式(4)中,星座图任一象限内的四个星座点围成一个正方形,B表示任一象限内所围成正方形的中心点与此象限内任一星座点之间的距离,A则表示任一象限内的正方形中心点与星座图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
基于四个参数m,n,b,c改变合信号的星座点位置后,为确保合信号总功率不变,调整后的星座图满足下式:
式(5)中,四个参数m,n,b,c用于确定星座图调整后星座点的位置;以下叙述改变星座点位置的具体方式,在改变星座点位置之后,相邻象限内的星座点位置仍旧关于坐标轴对称,任一象限内的4个星座点的位置关系即代表改变后整个星座图中星座点的位置分布;
第二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如下:
以改变星座点位置之前所围成的正方形中心点为原点、水平和竖直方向为坐标轴组成一个新的坐标系,在新坐标系下,
m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
n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
b表示第四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c表示第二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同理,根据上述第二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分别得到第一象限内4个星座点、第三象限内4个星座点和第四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
步骤二、对改变星座图位置后的合信号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合信号,时域合信号分别经过信道h1和信道h2后被两个数据接收端接收;与用户1对应的数据接收端在信道均衡和傅里叶变换后直接解码则得到用户1的信号;用户2的数据接收端在信道均衡和傅里叶变换后需要先解码得到用户1的信号,再通过消除用户1信号的干扰得到用户2的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移动发送端的复数数据在星座图上的位置,以降低通信系统接收端的误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中改变星座点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法仅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数据发射端和两个数据接收端,所述数据发射端含有两个用户所需的数据,所述两个用户记为用户1和用户2,用户1和用户2分别对应于两个数据接收端。数据发射端分别将两个用户的待发送二进制数据进行正交振幅调制(QAM)得到两组复数数据,而后根据两个用户的功率分配系数调整两组复数数据的功率,并将两组复数数据叠加变为一个合信号,所述合信号仍为复数数据;改变上述合信号复数数据在星座图上的星座点位置,然后通过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合信号;数据发射端发射该时域合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两个数据接收端均接收到该时域合信号,并分别解调该时域合信号,从而得到两个用户所需的数据。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数据发射端的两个用户的二进制数据分别进行正交振幅调制并进行功率归一化,从而分别得到对应于两个用户的调制后的复数数据,接着将两组复数数据分别按照功率分配系数α1和α2进行功率调整,所得信号的功率对应关系如下:
P1=α1P (1)
P2=α2P (2)
式(1)和式(2)中,P1为用户1的复数数据经过调整后的功率,P2为用户2的复数数据经过调整后的功率,P为数据发射端发送信号的总功率,且满足α12=1,α1>α2;将功率调整后的两个用户的复数数据分别记为QAM1和QAM2,将复数数据QAM1与QAM2叠加即得到合信号;
两组用户复数数据QAM1和QAM2叠加后产生的合信号在星座图上共包含16个星座点,每个象限内4个,如图2所示,其中空心虚线圆圈代表改变星座图位置之前的各个星座点所在位置,实心三角则代表改变星座图位置之后的各个星座点所在位置,同时图中标示出了部分线段长度。在移动星座点位置之前,星座点的坐标与合信号功率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A2=α1P (3)
B2=α2P (4)
式(3)和式(4)中,星座图任一象限内的四个星座点围成一个正方形,B表示任一象限内所围成正方形的中心点与此象限内任一星座点之间的距离,A则表示任一象限内的正方形中心点与星座图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其中A,B所表示的线段长度如图2中第一象限所示。
基于四个参数m,n,b,c改变合信号的星座点位置后,为确保合信号总功率不变,调整后的星座图满足下式:
式(5)中,四个参数m,n,b,c用于确定星座图调整后星座点的位置;在改变星座点位置之后,相邻象限内的星座点位置仍旧关于坐标轴对称,任一象限内的4个星座点的位置关系即代表改变后整个星座图中星座点的位置分布;由图2可知,m,n,b,c表征任一象限内的四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位置前后的不同方向线段的长度比值,且相邻象限内的星座点位置关于坐标轴对称。
第一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如下:
以改变星座点位置之前所围成的正方形中心点为原点、水平和竖直方向为坐标轴组成一个新的坐标系,在新坐标系下,
m表示第二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四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
n表示第二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四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
b表示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c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第二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如下:
以改变星座点位置之前所围成的正方形中心点为原点、水平和竖直方向为坐标轴组成一个新的坐标系,在新坐标系下,
m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
n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
b表示第四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c表示第二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第三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如下:
以改变星座点位置之前所围成的正方形中心点为原点、水平和竖直方向为坐标轴组成一个新的坐标系,在新坐标系下,
m表示第二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四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
n表示第二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四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
b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c表示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第四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如下:
以改变星座点位置之前所围成的正方形中心点为原点、水平和竖直方向为坐标轴组成一个新的坐标系,在新坐标系下,
m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
n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
b表示第二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c表示第四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步骤二、对改变星座图位置后的合信号进行反傅里叶变换以实现频域到时域的转换,而后时域合信号分别通过两个用户对应的信道h1和h2并被两个用户的数据接收端接收,与用户1对应的数据接收端在信道均衡和傅里叶变换后直接解码则得到用户1的信号;用户2的数据接收端在信道均衡和傅里叶变换后需要先解码得到用户1的信号,再通过消除用户1信号的干扰得到用户2的信号。
本发明是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移动发送端的复数数据在星座图上的位置,以降低通信传输的误码率。对于功率分配系数α1=0.6,α2=0.4的情况,在信噪比为15dB时,如果不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两个用户的误码率都是7.5×10-2;而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之后,用户1的误码率减小为1×10-3,用户2的误码率减小为2×10-3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

1.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包括一个数据发射端和两个数据接收端,所述数据发射端同时向两个用户发送数据,两个用户记为用户1和用户2,用户1和用户2分别对应于两个数据接收端;数据发射端分别将两个用户的待发送二进制数据进行正交振幅调制得到两组复数数据,而后根据两个用户的功率分配系数调整两组复数数据的功率,并将两组复数数据叠加变为一个合信号,所述合信号仍为复数数据;其特征在于:
移动上述合信号复数数据在星座图上的星座点位置,然后通过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合信号;数据发射端发射该时域合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后两个数据接收端均接收到该时域合信号,并分别解调该时域合信号,从而得到两个用户所需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数据发射端的两个用户的二进制数据分别进行正交振幅调制并进行功率归一化,从而分别得到对应于两个用户的调制后的复数数据,接着将两组复数数据分别按照功率分配系数α1和α2进行功率调整,则:
P1=α1P (1)
P2=α2P (2)
式(1)和式(2)中,P1为用户1的复数数据经过调整后的功率,P2为用户2的复数数据经过调整后的功率,P为数据发射端发送信号的总功率,且α12=1,α1>α2;将功率调整后的两个用户的复数数据分别记为QAM1和QAM2,将复数数据QAM1与QAM2叠加即得到合信号;
两组用户复数数据QAM1和QAM2叠加后产生的合信号在星座图上共包含16个星座点,每个象限内4个,在移动星座点位置之前,星座点的坐标与合信号功率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A2=α1P (3)
B2=α2P (4)
式(3)和式(4)中,星座图任一象限内的四个星座点围成一个正方形,B表示任一象限内所围成正方形的中心点与此象限内任一星座点之间的距离,A则表示任一象限内的正方形中心点与星座图坐标原点之间的距离;
基于四个参数m,n,b,c改变合信号的星座点位置后,为确保合信号总功率不变,调整后的星座图满足下式:
式(5)中,四个参数m,n,b,c用于确定星座图调整后星座点的位置;以下叙述改变星座点位置的具体方式,在改变星座点位置之后,相邻象限内的星座点位置仍旧关于坐标轴对称,任一象限内的4个星座点的位置关系即代表改变后整个星座图中星座点的位置分布;
第二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如下:
以改变星座点位置之前所围成的正方形中心点为原点、水平和竖直方向为坐标轴组成一个新的坐标系,在新坐标系下,
m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
n表示第一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纵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纵坐标的比值,同时也是第三象限内的星座点改变位置后的横坐标与改变位置前的横坐标的比值;
b表示第四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c表示第二象限内的星座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在改变位置后和改变位置前的比值;
同理,根据上述第二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分别得到第一象限内4个星座点、第三象限内4个星座点和第四象限内4个星座点在改变星座图前后的位置关系;
步骤二、对改变星座图位置后的合信号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得到时域合信号,时域合信号分别经过信道h1和信道h2后被两个数据接收端接收;与用户1对应的数据接收端在信道均衡和傅里叶变换后直接解码则得到用户1的信号;用户2的数据接收端在信道均衡和傅里叶变换后需要先解码得到用户1的信号,再通过消除用户1信号的干扰得到用户2的信号。
CN201810881976.2A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Active CN1092460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1976.2A CN109246049B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81976.2A CN109246049B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6049A true CN109246049A (zh) 2019-01-18
CN109246049B CN109246049B (zh) 2021-01-19

Family

ID=6507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81976.2A Active CN109246049B (zh) 2018-08-06 2018-08-06 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604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984A (zh) * 2019-03-17 2019-07-23 天津大学 一种融合空间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方法
CN110234160A (zh) * 2019-06-10 2019-09-13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下行发送方法
CN112398535A (zh) * 2020-10-27 2021-02-23 天津大学 基于概率整形提升非正交多址可见光通信传输容量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084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7041297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7222291A (zh) * 2017-04-20 2017-09-2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正六边形星座图的12点scma码本设计方法及scma系统
US20170310528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 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ased on qam constellation
CN108173801A (zh) * 2018-02-26 2018-06-1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星座点分类排列的索引调制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1297A1 (zh) * 2015-09-11 2017-03-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息传输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20170310528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 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ased on qam constellation
CN105959084A (zh) * 2016-04-25 2016-09-21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7222291A (zh) * 2017-04-20 2017-09-29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正六边形星座图的12点scma码本设计方法及scma系统
CN108173801A (zh) * 2018-02-26 2018-06-1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星座点分类排列的索引调制传输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N-YU KHANG等: "Finite-Alphabet Beamformed NOMA for Multiuser MISO Broadcast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2018 IEEE 10TH SENSOR ARRAY AND MULTICHANNEL SIGNAL PROCESSING WORKSHOP (SAM)》 *
赵蕊等: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5 August 2015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984A (zh) * 2019-03-17 2019-07-23 天津大学 一种融合空间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方法
CN110048984B (zh) * 2019-03-17 2021-01-19 天津大学 一种融合空间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方法
CN110234160A (zh) * 2019-06-10 2019-09-13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下行发送方法
CN110234160B (zh) * 2019-06-10 2021-09-28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下行发送方法
CN112398535A (zh) * 2020-10-27 2021-02-23 天津大学 基于概率整形提升非正交多址可见光通信传输容量的方法
CN112398535B (zh) * 2020-10-27 2021-10-29 天津大学 基于概率整形提升非正交多址可见光通信传输容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6049B (zh) 2021-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0404B (zh) 将使用哪一训练序列码集来用于通信链路以信号发送到移动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272641B (zh) 在基于多用户mimo的通信系统中解调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11190B (zh) Ofdm通信系统中单频干扰的抑制方法
CN109246049A (zh) 一种提高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通信性能的方法
US2016006540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N1826782A (zh) 用于多载波系统的信号星座
Li et al. Space-time multiple-mod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with index modulation
CN110958051B (zh) 一种基于参数调整提升noma vlc系统误码率性能的方法
CN110048984A (zh) 一种融合空间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方法
US98716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using variable observation length in multicarrier system using non-orthogonal transmission signal
CN111601375B (zh) 一种基于5g系统的noma传输方法
CN108809378A (zh) 基于有限字符集信号输入的无线携能mimo预编码方法
CN112398535A (zh) 基于概率整形提升非正交多址可见光通信传输容量的方法
CN109392021A (zh) 一种小区协作方法及相关设备
Yang et al. Design of circular signal constella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phase noise
Wu et al. Frequency and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for 5G networks
CN109818891A (zh) 一种格基约减辅助的低复杂度贪心球形译码检测方法
CN106034102B (zh) 一种lte终端接收增益的调整方法
CN115733529A (zh) 一种基于最小化加权均方误差准则的符号级预编码方法
CN110868756B (zh) 一种noma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1211882B (zh) 一种极化全双工通信实验平台
CN110289894B (zh) 一种新型调制方法
CN104602357B (zh) 适用于智能电网的无线传输多用户调度方法
Solomentsev et al. Research of energy characteristics of QAM modulation techniques for modern broadband radio systems
JP617113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