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5838A - 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5838A
CN109245838A CN201710420539.6A CN201710420539A CN109245838A CN 109245838 A CN109245838 A CN 109245838A CN 201710420539 A CN201710420539 A CN 201710420539A CN 109245838 A CN109245838 A CN 109245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vironment
target environment
positioning
indoor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05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欢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4205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58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0114 priority patent/WO201822398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5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583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方法,所述定位方法包括:基站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基于提取的所述无线特征,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或为室内环境;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定位装置。本发明能够提高终端定位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业务的快速增加,移动通讯用户对定位与导航的需求日益增大,蜂窝网络无线定位技术能够在移动台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其地理位置等信息。利用移动台的定位信息,运营商可以向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如位置环境信息查询、紧急救援、汽车导航、智能交通、团队管理、广告咨询发布等;同时还可以作为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辅助数据。
现有无线定位技术可分为基于卫星、地面网络的定位技术以及及混合定位技术,其中基于地面网络的定位技术又可以细分为基站物理ID定位、基于时间的定位、AOA(Angle-of-Arrival,到达角)定位技术和无线指纹定位技术等,但是基于地面网络的部分定位技术在用户定位上表现不太理想,通常表现为定位精度不高;而以GPS为代表的卫星定位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定位精度高,缺点在于定位覆盖有限,室内用户可见的卫星较少,因此卫星定位技术很难针对室内用户进行有效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达到提高终端定位精确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包括:
基站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
基于提取的所述无线特征,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或为室内环境;
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
可选地,提取的无线特征包括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所述基于提取的所述无线特征,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或为室内环境的步骤包括:
按照预设算法,以及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各自对应的权重,计算判决因子;
判断所述判决因子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值,其中,在所述判决因子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门限值时,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否则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
可选地,所述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的步骤包括:
对目标环境的无线信道进行频域信道估计,将得到的频域信道响应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冲激响应的检测序列;
对所述检测序列进行降噪和降干扰处理后,采用预设检测算法分离出多径特征。
可选地,所述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的步骤包括:
确定当前定位操作的用途;
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中,与定位用途匹配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可选地,所述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得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负载分布信息,进行相应的网优操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该定位装置包括:
无线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
室内室外判决模块,用于基于提取的所述无线特征,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或为室内环境;
功能响应模块,用于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
可选地,提取的无线特征包括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所述室内室外判决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算法,以及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各自对应的权重,计算判决因子;还用于判断所述判决因子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值,其中,在所述判决因子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门限值时,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否则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
可选地,所述无线特征提取模块还用于对目标环境的无线信道进行频域信道估计,将得到的频域信道响应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冲激响应的检测序列;还用于对所述检测序列进行降噪和降干扰处理后,采用预设检测算法分离出多径特征。
可选地,所述功能响应模块还用于确定当前定位操作的用途;还用于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中,与定位用途匹配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可选地,所述功能响应模块还用于根据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得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负载分布信息,进行相应的网优操作。
本发明提出的定位方法及装置,通过对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进行提取,进而基于提取的无线特征判决目标环境具体为室内环境或为室外环境,根据确定的目标环境选择相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使得实际采用的定位算法是适于用户终端所处环境的,从而达到提高终端定位精确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室内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室外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室内场景提取的多径特征示例图;
图5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室外场景提取的多径特征示例图;
图6为本发明定位装置第三实施例中的用户分布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定位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参照图1,在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该定位装置包括:
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用于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
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用于基于提取的无线特征,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或为室内环境;
功能响应模块30,用于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定位装置基于基站运行,其中,该基站可以为不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如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BS”,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NodeB”,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EnodeB”等。发明人想要强调的是,本发明的主旨在于当需要对目标环境的用户终端定位时,由定位装置对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进行提取,进而基于提取的无线特征判决目标环境具体为室内环境或为室外环境,根据确定的目标环境选择相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使得实际采用的定位算法是适于用户终端所处环境的,从而达到提高终端定位精确度的目的。
基于前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的首要环节就是区分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因此提取有效的区分室内外环境的特征信息就格外重要。为此,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提取的无线特征包括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将多径特征作为区分室内室外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提取到多径特征之后,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将提取到的多径特征传输至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由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对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环境进行判决。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室外环境多径分量丰富且时延扩展较大,而室内环境的多径分布较之更加复杂,但由于室内传播空间有限,多径杂散且相对集中,时延扩展小,并将此作为判决室内外环境的约束条件,其中,本发明对用于判决的各多径特征的门限数值不做具体限制。
以LTE 20M带宽为例,设置两个实验场景进行验证,分别为图2所示的室内场景,具体为走廊覆盖,用户终端处于基站天线的远端;以及图3所示的室外场景,具体为城区覆盖,用户终端处于运动状态,周围建筑物,树木等散射体较多。
通过分别对图2所示室内场景和图3所示室外场景进行多径特征的提取,得到图4以及图5所示的提取结果,结合参照图4以及图5,可以看出,室外环境比室内环境有更丰富的可分离的多径分量,而室内环境更多的体现出功率大的径分量或直射径分量,因此,本发明将与多径分量相关的特征(如时延扩展,抽头最大功率点位置,最大时延等)作为区分室内外环境的一个关键无线特征,能够有效实现室内外环境的判决。
在判决出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或是室外环境之后,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将判决结果传输至功能响应模块30。
在接收到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传输的判决结果之后,功能响应模块30根据目标环境采用针对性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以达到提高定位精确度的目的。例如,功能响应模块30接收到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传输的判决结果为“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时,可选择卫星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如采用GPS定位;又例如,功能响应模块30接收到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传输的判决结果为“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时,可选择地面网络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如采用Wi-Fi定位。
进一步地,为提升定位结果的利用率,本发明在选择定位算法时,还考虑定位的实际用途,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响应模块30还用于确定当前定位操作的用途;还用于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中,与定位用途匹配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容易理解的是,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必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为了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提供相关数据等。有鉴于此,本发明在根据室内室外环境选择有针对性的算法实现定位操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定位的实际用途。在具体实施时,功能响应模块30首先对当前定位操作的用途进行确定,进而在确定用途之后,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中,与定位用途匹配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例如,当以提高定位精度为目的时,对于判决的室外环境的用户终端,功能响应模块30采用GPS定位算法对其进行定位,对于判决的室内环境的用户终端,功能响应模块30采用Wi-Fi定位算法对其进行定位。
又例如,当以获取相关数据为目的时,对于判决的室外环境的用户终端,功能响应模块30采用基于网络的三角定位算法对其进行定位。
本发明提出的定位装置,通过对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进行提取,进而基于提取的无线特征判决目标环境具体为室内环境或为室外环境,根据确定的目标环境选择相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使得实际采用的定位算法是适于用户终端所处环境的,从而达到提高终端定位精确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提取的无线特征包括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还用于按照预设算法,以及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各自对应的权重,计算判决因子;还用于判断计算的判决因子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值,其中,在判决因子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值时,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否则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考虑到,若单纯利用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区分室内外环境,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综合利用无线信道的单位距离衰落特征进行室内外环境的判决。
在具体实施时,首先由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具体提取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与单位距离的衰落特征。其中,在提取多径特征时,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对目标环境的无线信道进行频域信道估计,将得到的频域信道响应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冲激响应的检测序列;并对得到的检测序列进行降噪和降干扰处理后,采用预设检测算法分离出多径特征。
例如,假设频域信道估计为H(k),其中k为测量导频个数,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无线信道的时域检测序列h(n),该检测序列包含了无线信道的时域多径抽头分量信息、噪声和干扰信息等。为了实现有效的抽头与噪声干扰的分离,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对检测序列进行降噪和降干扰处理,同时针对信道固有特征采用合理的检测算法,提取出有效的多径特征,如多径时延扩展。
在提取得到多径特征以及单位距离衰落特征之后,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将提取的多径特征以及单位距离衰落特征传输至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
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还用于按照预设算法,以及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各自对应的权重,计算判决因子,并将计算的判决因子与预设门限值,即与预置的室内室外特征门限值进行对比,进而判决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或是室外环境。
例如,假设提取的无线特征为多径时延扩展στ,单位距离衰落特征为λpl,则判决因子可以表示为φ=f(στpl),预设判决门限值thr,当φ≥thr时判决为室外环境,φ<thr时判决为室内环境。
进一步地,基于前述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定位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功能响应模块30还用于根据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得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负载分布信息,进行相应的网优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网络建设初期由于不知道其覆盖内的用户负载分布,系统优化往往需要实地勘察确定负载分布,费时费力。现有无线网络的优化方法虽然可以通过网管获取用户负载信息(但只知道负载的轻重),但是没法确定该区域的用户负载的分布信息(不知道哪里的负载重,哪里的负载轻),因此不能针对具体的负载分布实施具体的网络配置。而准确的用户定位信息可以获取用户负载的区域分布,针对不同的负载分布采取不同的覆盖方式,从而极大的改善系统优化效果。
为提升系统优化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响应模块30具体根据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得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负载分布信息,进行相应的网优操作。
如附图6所示,假设某宏站NodeB的覆盖内,通过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了用户大量集中在A,B区域,从而可确定A,B区域的用户负载重,其他区域负载较轻,那么在具体的系统优化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A,B区域进行优化,比如在A区域增加HetNet或组网为Small Cell的模式,分担宏站的用户负载,从而起到负载均衡的作用;在B区域增加Relay提升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定位方法,由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执行,参照图7,在本发明定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对应于前述定位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S10,基站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
步骤S20,基于提取的无线特征,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或为室内环境;
步骤S30,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定位方法由图1所示的定位装置执行,该定位装置基于基站运行,其中,该基站可以为不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如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BS”,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NodeB”,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站“EnodeB”等。发明人想要强调的是,本发明的主旨在于当需要对目标环境的用户终端定位时,由定位装置对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进行提取,进而基于提取的无线特征判决目标环境具体为室内环境或为室外环境,根据确定的目标环境选择相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使得实际采用的定位算法是适于用户终端所处环境的,从而达到提高终端定位精确度的目的。
基于前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的首要环节就是区分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还是室外环境,因此提取有效的区分室内外环境的特征信息就格外重要。为此,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提取的无线特征包括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将多径特征作为区分室内室外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提取到多径特征之后,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将提取到的多径特征传输至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由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对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环境进行判决。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室外环境多径分量丰富且时延扩展较大,而室内环境的多径分布较之更加复杂,但由于室内传播空间有限,多径杂散且相对集中,时延扩展小,并将此作为判决室内外环境的约束条件,其中,本发明对用于判决的各多径特征的门限数值不做具体限制。
以LTE 20M带宽为例,设置两个实验场景进行验证,分别为图2所示的室内场景,具体为走廊覆盖,用户终端处于基站天线的远端;以及图3所示的室外场景,具体为城区覆盖,用户终端处于运动状态,周围建筑物,树木等散射体较多。
通过分别对图2所示室内场景和图3所示室外场景进行多径特征的提取,得到图4以及图5所示的提取结果,结合参照图4以及图5,可以看出,室外环境比室内环境有更丰富的可分离的多径分量,而室内环境更多的体现出功率大的径分量或直射径分量,因此,本发明将与多径分量相关的特征(如时延扩展,抽头最大功率点位置,最大时延等)作为区分室内外环境的一个关键无线特征,能够有效实现室内外环境的判决。
在判决出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或是室外环境之后,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将判决结果传输至功能响应模块30。
在接收到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传输的判决结果之后,功能响应模块30根据目标环境采用针对性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以达到提高定位精确度的目的。例如,功能响应模块30接收到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传输的判决结果为“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时,可选择卫星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如采用GPS定位;又例如,功能响应模块30接收到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传输的判决结果为“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时,可选择地面网络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如采用Wi-Fi定位。
进一步地,为提升定位结果的利用率,本发明在选择定位算法时,还考虑定位的实际用途,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
确定当前定位操作的用途;
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中,与定位用途匹配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响应模块30还用于确定当前定位操作的用途;还用于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中,与定位用途匹配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容易理解的是,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必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为了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提供相关数据等。有鉴于此,本发明在根据室内室外环境选择有针对性的算法实现定位操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定位的实际用途。在具体实施时,功能响应模块30首先对当前定位操作的用途进行确定,进而在确定用途之后,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中,与定位用途匹配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例如,当以提高定位精度为目的时,对于判决的室外环境的用户终端,功能响应模块30采用GPS定位算法对其进行定位,对于判决的室内环境的用户终端,功能响应模块30采用Wi-Fi定位算法对其进行定位。
又例如,当以获取相关数据为目的时,对于判决的室外环境的用户终端,功能响应模块30采用基于网络的三角定位算法对其进行定位。
本发明提出的定位方法,通过对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进行提取,进而基于提取的无线特征判决目标环境具体为室内环境或为室外环境,根据确定的目标环境选择相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使得实际采用的定位算法是适于用户终端所处环境的,从而达到提高终端定位精确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定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对应于前述定位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提取的无线特征包括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步骤S20包括:
按照预设算法,以及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各自对应的权重,计算判决因子;
判断计算的判决因子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值,其中,在计算的判决因子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值时,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否则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考虑到,若单纯利用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区分室内外环境,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综合利用无线信道的单位距离衰落特征进行室内外环境的判决。
在具体实施时,首先由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具体提取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与单位距离的衰落特征。具体的,步骤S10包括:
对目标环境的无线信道进行频域信道估计,将得到的频域信道响应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冲激响应的检测序列;
对得到的检测序列进行降噪和降干扰处理后,采用预设检测算法分离出多径特征。
在提取多径特征时,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对目标环境的无线信道进行频域信道估计,将得到的频域信道响应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冲激响应的检测序列;并对检测序列进行降噪和降干扰处理后,采用预设检测算法分离出多径特征。
例如,假设频域信道估计为H(k),其中k为测量导频个数,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无线信道的时域检测序列h(n),该检测序列包含了无线信道的时域多径抽头分量信息、噪声和干扰信息等。为了实现有效的抽头与噪声干扰的分离,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对检测序列进行降噪和降干扰处理,同时针对信道固有特征采用合理的检测算法,提取出有效的多径特征,如多径时延扩展。
在提取得到多径特征以及单位距离衰落特征之后,无线特征提取模块10将提取的多径特征以及单位距离衰落特征传输至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
室内室外判决模块20还用于按照预设算法,以及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各自对应的权重,计算判决因子,并将计算的判决因子与预设门限值,即与预置的室内室外特征门限值进行对比,进而判决用户终端当前所处为室内环境或是室外环境。
例如,假设提取的无线特征为多径时延扩展στ,单位距离衰落特征为λpl,则判决因子可以表示为φ=f(στpl),预设判决门限值thr,当φ≥thr时判决为室外环境,φ<thr时判决为室内环境。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定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对应于前述定位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根据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得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负载分布信息,进行相应的网优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网络建设初期由于不知道其覆盖内的用户负载分布,系统优化往往需要实地勘察确定负载分布,费时费力。现有无线网络的优化方法虽然可以通过网管获取用户负载信息(但只知道负载的轻重),但是没法确定该区域的用户负载的分布信息(不知道哪里的负载重,哪里的负载轻),因此不能针对具体的负载分布实施具体的网络配置。而准确的用户定位信息可以获取用户负载的区域分布,针对不同的负载分布采取不同的覆盖方式,从而极大的改善系统优化效果。
为提升系统优化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响应模块30具体根据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得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负载分布信息,进行相应的网优操作。
如附图6所示,假设某宏站NodeB的覆盖内,通过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了用户大量集中在A,B区域,从而可确定A,B区域的用户负载重,其他区域负载较轻,那么在具体的系统优化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A,B区域进行优化,比如在A区域增加HetNet或组网为Small Cell的模式,分担宏站的用户负载,从而起到负载均衡的作用;在B区域增加Relay提升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站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
基于提取的所述无线特征,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或为室内环境;
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的无线特征包括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所述基于提取的所述无线特征,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或为室内环境的步骤包括:
按照预设算法,以及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各自对应的权重,计算判决因子;
判断所述判决因子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值,其中,在所述判决因子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门限值时,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否则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的步骤包括:
对目标环境的无线信道进行频域信道估计,将得到的频域信道响应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冲激响应的检测序列;
对所述检测序列进行降噪和降干扰处理后,采用预设检测算法分离出多径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的步骤包括:
确定当前定位操作的用途;
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中,与定位用途匹配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得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负载分布信息,进行相应的网优操作。
6.一种定位装置,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无线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目标环境的无线特征;
室内室外判决模块,用于基于提取的所述无线特征,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或为室内环境;
功能响应模块,用于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对目标环境内的用户终端进行定位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取的无线特征包括无线信道的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所述室内室外判决模块还用于按照预设算法,以及多径特征和单位距离衰落特征各自对应的权重,计算判决因子;还用于判断所述判决因子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门限值,其中,在所述判决因子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门限值时,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外环境,否则确定目标环境为室内环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特征提取模块还用于对目标环境的无线信道进行频域信道估计,将得到的频域信道响应经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冲激响应的检测序列;还用于对所述检测序列进行降噪和降干扰处理后,采用预设检测算法分离出多径特征。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响应模块还用于确定当前定位操作的用途;还用于采用确定的目标环境所对应的定位算法中,与定位用途匹配的定位算法进行定位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响应模块还用于根据定位得到的各用户终端的位置信息,获得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负载分布信息,进行相应的网优操作。
CN201710420539.6A 2017-06-06 2017-06-06 定位方法及装置 Withdrawn CN1092458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0539.6A CN109245838A (zh) 2017-06-06 2017-06-06 定位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90114 WO2018223986A1 (zh) 2017-06-06 2018-06-06 定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0539.6A CN109245838A (zh) 2017-06-06 2017-06-06 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5838A true CN109245838A (zh) 2019-01-18

Family

ID=64566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0539.6A Withdrawn CN109245838A (zh) 2017-06-06 2017-06-06 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5838A (zh)
WO (1) WO201822398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56952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Polaris Wireless, Inc. Positioning System and Positioning Method
CN103513227A (zh) * 2012-06-29 2014-01-15 美国博通公司 使用射频(rf)发射器的室内/室外区分
CN103856989A (zh) * 2012-11-28 2014-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外定位切换的方法和系统、终端以及定位应用平台
CN105636197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株式会社理光 距离估计方法和装置、以及节点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06341793A (zh) * 2016-11-04 2017-01-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9161A2 (en) * 2007-09-18 2009-03-26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parency mapping using multipath signals
CN106610498A (zh) * 2015-10-22 2017-05-03 北京金坤科创技术有限公司 嵌入式智能定位终端设计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56952A1 (en) * 2009-12-31 2011-06-30 Polaris Wireless, Inc. Positioning System and Positioning Method
CN103513227A (zh) * 2012-06-29 2014-01-15 美国博通公司 使用射频(rf)发射器的室内/室外区分
CN103856989A (zh) * 2012-11-28 2014-06-1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外定位切换的方法和系统、终端以及定位应用平台
CN105636197A (zh) * 2014-11-06 2016-06-01 株式会社理光 距离估计方法和装置、以及节点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06341793A (zh) * 2016-11-04 2017-01-18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23986A1 (zh) 2018-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67500A1 (en) Wifi multi-band fingerprint-based indoor positioning
CN106993319A (zh) 一种实现gnss和wifi系统无缝垂直切换的算法
US20160044626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loca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7277846B (zh) 一种异构毫米波蜂窝网络的速率估计方法
CN105517077A (zh) 网络重选和网络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CN104202106B (zh) 移动场景中基于信任度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Porretta et al. A novel single base station location technique for micro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s: description and validation by a deterministic propagation model
Machaj et al. Impact of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on hybrid indoor positioning based on GSM and Wi‐Fi signals
CN101815350A (zh) 定位用户设备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Yin et al. On-demand UAV base station deployment for wireless service of crowded tourism areas
Shakir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a suitable propagation model in outdoor with 2.5 GHz band
Arya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outdoor localization systems based on RSS fingerprinting
CN103096468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节点密度的节点定位方法
CN109245838A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291713A (zh) 一种缓减主用户仿真攻击影响的方法
Yoshida et al. Evaluation of pre-acquisition methods for position estimation system using wireless LAN
Schloemann et al. Localization performance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08024328A (zh) 一种无线定位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960009A (zh) 一种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方法
He et al. Accuracy limits and mobile terminal selection scheme for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05050052A (zh) 一种基于卡方距离及灵敏度法则的无线局域网室内定位方法
Ge et al. Wireless single cellular coverage boundary models
Berg Performance of mobile station location methods in a Manhattan microcellular environment
Kapetanovic et al. Second-order Kalman filtering application to fading channels supported by real data
He et al. Cooperative localization in a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scenari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