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5830A -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5830A
CN109245830A CN201810941349.3A CN201810941349A CN109245830A CN 109245830 A CN109245830 A CN 109245830A CN 201810941349 A CN201810941349 A CN 201810941349A CN 109245830 A CN109245830 A CN 109245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ntenna
emulator
emulator core
impair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13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5830B (zh
Inventor
M·D·福格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erica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sting System Co
Original Assignee
America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sting System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erica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sting System Co filed Critical America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esting System Co
Publication of CN109245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5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5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5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0082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 H04B17/0087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or channel si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0082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 H04B17/0085Monitoring; Testing using service channels; using auxiliary channels using test signal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64Delay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6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simulated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待测装置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包括:仿真器核心,该仿真器核心位于测试室外部的中心位置处,该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信号和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数字受损信号,以及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该装置位于测试室内部的远程位置处,针对与待测装置(DUT)通信的多根天线中的每一根:发射器,该发射器配置为将数字受损信号转换为模拟RF信号;以及接收器,接收器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待由所述仿真器核心进行减损以产生受损信号的接收到的信号。

Description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分案申请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710601833.7、申请日2017年7月21日、题为“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的分案申请。
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6年7月28日在美国专利局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15/221,959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仿真射频(RF)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的方法和系统,该射频(RF)通信系统包括在微波和毫米波频率范围中操作的系统。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8,331,869号描述了用于利用多根天线对无线装置进行空中性能测试的系统和方法。称为边界阵列系统的这类系统会再现辐射近场环境,该辐射近场环境对于测试空间中的装置而言,犹如该辐射近场环境源于远场并且具有所选择的仿真环境的多径特性一样。
图1是用于对待测装置(DUT)22进行测试的典型多输入多输出(MIMO)边界阵列配置10,示出了在无线通信测试仪16通过空间信道仿真器18和放大器20得以连接的电波暗室14中的边界阵列天线12。可以将分路器28插在无线通信测试仪16与空间信道仿真器18之间。一些配置要求同时使多个单独的信道仿真器同步以产生足够的输出信道,以驱动在室中的所有天线元件。图1的测试配置通常用于对DUT 22的接收器性能进行评估。当DUT 22是蜂窝电话时,例如,图1的测试配置将对从基站到移动电话的下行信号进行评估。当DUT 22是基站时,例如,图1的测试配置将对从移动电话到基站的上行信号进行评估。为了简单起见,本文中将DUT接收器测试配置称为下行链路,并且将DUT传输测试配置称为上行链路。为了简单起见,图1的配置是单向的。还采用了双向系统。
待测装置(DUT)22位于在电波暗室14的测试空间内的定位器(诸如,转盘)上,该电波暗室14通过RF吸收器内衬墙、地板和天花板与电波暗室14外部的环境隔离。天线12的阵列在各个方向上向DUT辐射电磁能(无线电波)。通过空间信道仿真器18对来自天线12中的每一根天线的辐射信号施加了各种减损(延迟扩展、多普勒、干扰等)以对真实世界环境中的多径衰落进行模拟。
通过将接收到的信号数字化的一个或者多个空间信道仿真器18对从无线通信测试仪16接收的信号引入各种减损。空间信道仿真器18对接收的数字化信号的幅度进行延迟和加权。更具体地,空间信道仿真器18可以添加典型辐射通信路径中常见的多径延迟、延迟扩展、衰落、干扰、和其它减损,并且然后将结果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结果上变频为射频RF。因此,空间信道仿真器18的每一个输出可以是根据信道模型定义延迟和加权的输入信号的多个副本的总和,并且将基于对DUT 22或中间反射器的相对运动进行建模的运动定义及时变化。还可以通过相对运动来引入多普勒频移。还可以通过添加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或者其它噪声以及通过注入特定干扰信号来引入干扰。此处将由信道仿真器进行仿真的全部信道效应统称为减损。
在典型配置中,空间信道仿真器18的输入的数量可以与空间信道仿真器18的输出的数量不同。可以将分路器28插在无线通信测试仪16与空间信道仿真器18之间。功率放大器20对空间信道仿真器18的各个输出进行放大并且使其在通常由电缆提供的路径上指向天线12。空间信道仿真器对多个信道进行仿真,各个信道与不同的天线12相关联。
需要在空间信道仿真器18与天线12之间进行放大以产生待由下行链路上的DUT接收的足够辐射功率,并将从DUT接收的弱信号放大至高于上行链路上的信道仿真器的接收器灵敏度。无线通信测试仪16对与DUT相对的无线电链路的一端进行仿真。上行链路是信号从DUT 22传播到无线通信测试仪16的路径(在图1中未示出这些路径)。
无线通信测试仪根据DUT的通信协议生成信号。例如,无线通信测试仪16可以生成针对长期演进(LTE)信令被格式化的传输信号,并且可以从DUT接收针对LTE信令同样被格式化的信号。无线通信测试仪16可以采用其它通信协议,诸如,Wi-Fi。还示出了耦合至低噪声放大器(LNA)的通信天线24,低噪声放大器(LNA)连接至无线通信测试仪16。该通信天线24的目的是在DUT与通信测试仪之间提供交替、未衰落且可能的低损耗通信路径,以便在DUT上测试与度量无关的信号(例如,接收器灵敏度测试期间的数字错误率的闭环反馈)以维持完整的通信链路。
图2是RF信道仿真器18的一个示例的实施方式,RF信道仿真器18包括围绕数字信号处理信道仿真器核心34的仿真器接收器(矢量信号分析器)30和仿真器发射器(矢量信号生成器)32。在信道仿真器核心中,可以对各个信号进行减损并且将其添加至其它信号以产生受损信号,从而对在空中传播、被诸如建筑物等障碍物反射、以及以不同幅度和相位到达DUT的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效应进行模拟。还可以由信道仿真器核心34来引入多普勒频移。
图3示出了仿真器接收器30的常见组件。低噪声放大器36接收可能具有低SNR的RF信号,并且对RF信号进行放大且可选地,将放大的RF信号传递至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38的另一放大级。在利用来自本地振荡器(LO)42的LO信号在混频器40中对放大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产生由滤波器44进行滤波且可能由放大器46进一步放大的中频或者基带信号。放大器46的信号输出是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可被模数转换器(ADC)48转换为数字信号。
图4示出了仿真器发射器32的常见组件,包括:数模转换器(DAC)50、滤波器52、放大器54。通过这些组件的信号可以处于基带或者处于中频。然后所述信号与来自LO 58的本地振荡器信号在混频器56中混合。混频器的输出是可以由可变增益放大器(VGA)60进一步放大的RF信号。
图5是位于无线通信测试仪16与DUT 22之间的单个仿真下行信道。(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图5中的传播方向称为下行方向)。在下行链路中,无线通信测试仪16生成待由无线装置DUT 22在空中接收的传输信号。通过信号路由62a将来自无线通信测试仪的传输信号路由至空间信道仿真器18a,该信号路由62a可以是,例如,同轴电缆和将使得能够切换至校准路径或者其它测试路径(未示出)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配置的开关。应注意,在无线通信测试仪16与空间信道仿真器18之间可以存在任何数量的RF路径以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IMO)或者分集测试,所有这些RF路径组合成空间信道仿真器18的输出处的每一个天线元件的单个RF路径。
空间信道仿真器18a复制从通信测试仪16接收到的每一个信号,以不同方式对各个副本进行减损,并且组合受损副本以产生信道的受损信号。应注意,所应用的减损可以对多路径效应以及多普勒频移和其它与时间和频率相关的效应进行模拟。由空间信道仿真器18a输出的受损信号是通过信号路由62b耦合至放大器64以待放大的RF信号。通过信号路由62c将放大器64的输出路由至天线12的电波暗室14。天线12将受损信号辐射到待测装置22。应注意,由信号路由(此处统称为信号路由62)携带的信号是RF信号,因此,可能出现重大的损耗。
图6是位于DUT 22与无线通信测试仪16之间的单个仿真下行信道。(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图6的传播方向称为上行方向)。天线12接收由DUT 22辐射的信号,天线12将电磁辐射(无线电波)转换为由低噪声放大器(LNA)36进行放大的RF信号。通过信号路由62d将LNA 36的RF输出耦合至空间信道仿真器18b的电波暗室14外。空间信道仿真器18b可以对接收到的RF信号的副本应用不同的减损来形成受损信号,以对多路径、多普勒频移环境进行模拟。空间信道仿真器18b的输出是通过信号路由62e耦合至无线通信测试仪16的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应再次注意,信号路由62携带RF信号,因此,信号路由62会引入重大的损耗。与图5的下行链一样,在图6的上行配置中,在空间信道仿真器18与无线通信测试仪16之间可以存在任何数量的RF路径以便进行MIMO或者分集测试。可以从在空间信道仿真器18的输入处的单个RF信号导出RF路径。
应注意,可以利用两个分离的、同步信道仿真器18a和18b或者作为单个双向配置单元来执行双向信道仿真。还可以由多个信道仿真器来实现各个信道仿真器块,此处,该多个信道仿真器统称为空间信道仿真器18。
虽然边界阵列技术是理论上可以产生任何期望的RF环境的强大机制,但是当前可用RF测试设备的能力对利用系统可以实现的内容具有物理、实践和财力限制。
在测试空间内产生唯一相关的空间分布的能力由对近远场转换的相同奈奎斯特定理限制决定,由此,围绕DUT的球状表面应沿着球体表面每波长具有至少两个采样点(天线方向)。DUT上的天线分离区域或者一般RF交互区域越大,边界阵列中需要的有源天线越多以产生适当的RF环境条件。
除了围绕测试空间周边的天线大小的物理限制(该物理限制随着天线12的数量增加,促使阵列直径更大)之外,所需放大器和信道仿真器资源的数量的增加量达天线位置数量的四倍之多。由于可以呼叫每个天线位置来支持正交极化的两个天线元件(即,双极化天线)来,并且假设是双向通信,因此,每个天线位置需要连接至远离天线位置的两个信道仿真器发射器和两个信道仿真器接收器的四个放大器。另外,针对全球面覆盖,所需天线的数量随待测频率乘以DUT的最大径向伸长(MRE)尺寸的平方成正比地增加(即,N∝(fr)2或者N∝(r/λ)2,其中,r是径向尺寸,N是天线的数量,λ是波长)。简单地说,随着测试频率和/或DUT大小增加,所需天线的数量增加。
由于RF信道仿真器18最初设计为用于无线电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传导测试,因此,使其适用于空中测试条件要求再进行放大以克服与RF电缆相关联的损耗、边界阵列天线12和DUT 22的天线两者的天线效率、和由于范围长度而引起的自由空间路径损耗。由于功率放大器20不受空间信道仿真器18的功率控制,因此,其必须提供高度线性性能以在测试空间内生成预期功率电平。
同样,由于下行链路上的功率控制发生于放大之前,因此,期望信号电平更接近仪器噪声底层值,并且然后对信号和噪声两者进行放大并且将其注入到电波暗室中,其中,仪器噪声可能成为在DUT接收器上看见的信噪比(SNR)的重要部分。还将功率放大器的噪声系数增加至信道仿真器和其它仪器的噪声,从而降低SNR。
类似地,在上行链路上,在边界阵列天线12处从DUT 22接收到的信号远低于空间信道仿真器18的输入处的预期信号电平,所以,需要进行低噪声放大以将其提高至高于空间信道仿真器18的接收器灵敏度。由于与将信号从电波暗室14引出至空间信道仿真器18相关联的电缆损耗增加了损耗,因此,对信噪比造成的不利影响增加。
而且,同时存在下行和上行信号的双向通信需要引入某种形式的隔离以确保下行放大器的高功率输出不会耦合入低噪声放大器的高灵敏度输入中。两个放大器之间的任何交叉耦合均可能会严重降低系统性能,并且很可能在放大器和/或信道仿真器18b的输入处对上行侧造成损坏。
由于传统的空间信道仿真器18是驻留在屏蔽电波暗室14之外的测试设备的大型机架安装件,因此,随着天线位置数量的增加,不仅范围长度会增加,而且信道仿真器18与放大器20之间的所有电缆的所需长度均增加,且边界阵列天线12通常增加半径增加量的至少π倍。虽然自由空间路径损耗随着半径的增加会成对数地增加,但是RF电缆的损耗是电缆长度的线性函数。因此,最终,电缆损耗可以主导系统的损耗,因为系统扩展到包括更多的信道。
相反,在合适的仪器放大中,单个功率晶体管的输出功率存在上限,所以增加放大以克服额外的路径损耗成为并行放大而非串联放大问题,具有与在输出处将功率组合相关联的复杂性。结果是,与较大放大器相关联的大小、成本、热生成等随着线性输出功率的增加而成指数地增加。最后,所需RF电缆的数量同样也增加了放大器和信道仿真必须增加的探头位置的数量的四倍。
就无线通信测试仪16而言,生成RF信号并且然后对其进行调谐和数字化以经由空间信道仿真器18执行信道仿真的过程会将附加误差和不确定性引入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的信号中。
因此,现有系统的一个问题是与所涉及的距离相关联的RF路径损耗和克服这些损耗所需的放大。使用设计成用于传导测试的现有集中式RF信道仿真器以及与其耦接的克服该路径损耗所需的昂贵高功率放大器导致了由于内部损耗而使RF电缆加热所花费的大部分放大费用。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仿真器核心,该仿真器核心位于中心位置处,该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数字受损信号;以及发射器,该发射器位于远程位置处,该发射器配置为将数字受损信号转换为模拟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包括数模转换器和上变频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位于中心位置处,该通信测试仪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在测试室内而中心位置在测试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电缆,该电缆配置为将数字受损信号从中心位置携带到远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位于远程位置处,该接收器配置为将模拟RF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及仿真器核心,该仿真器核心位于中心位置处,该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数字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受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包括下变频器和模数转换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位于中心位置处,该通信测试仪配置为接收至少一个受损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在测试室内而中心位置在测试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电缆,该电缆配置为将数字信号从远程位置携带到中心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仿真器核心,该第一仿真器核心位于远程位置处,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受损信号;以及发射器,该发射器配置为将受损信号转换为射频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包括数模转换器和上变频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位于中心位置处,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在测试室内而中心位置在测试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电缆,该电缆配置为将受损信号从中心位置携带到远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位于远程位置处,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配置为接收射频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RF信号转换为下变频信号;以及仿真器核心,该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下变频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包括下变频器和模数转换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位于中心位置处,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输出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在测试室内而中心位置在测试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电缆,该电缆配置为将受损信号从远程位置携带到中心位置。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详细描述时,将更容易更全面地理解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及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在附图中:
图1是已知的单向边界阵列测试系统的框图;
图2是用于典型的传导无线电测试的已知空间信道仿真器的示意图;
图3是仿真器接收器的常见组件的框图;
图4是仿真器发射器的常见组件的框图;
图5是无线通信测试仪与DUT之间的单个仿真下行信道;
图6是DUT与无线通信测试仪之间的单个仿真上行信道;
图7是用于下行信令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的框图;
图8是用于上行信令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的框图;
图9是用于下行传输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的替代实施例的框图;
图10是用于上行传输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的替代实施例的框图;
图11是用于下行传输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2是用于上行传输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3是用于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信道仿真的双向节点的框图;
图14是用于对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信道仿真的双向双极化系统的框图;
图15是具有DUT和连接至多个分布式通信测试仪/信道仿真器节点的多根天线的电波暗室的框图;
图16是双边界阵列系统的框图;
图17是用于实施测量系统的第一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实施测量系统的第二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用于实施测量系统的第三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20是用于实施测量系统的第四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注意,实施例主要在于与用于测试装置的电磁测量系统有关的设备组件和处理步骤的组合。因此,已经在适当的情况下通过附图中的常规符号表示了系统和方法组件,仅示出了与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那些具体细节,以便对于受益于此处描述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细节不会使本公开模糊不清。
如本文使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和“底部”等的关系术语可以仅用于区分一个实体或者元件与另一实体或者元件,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种实体或者元件之间的物理或者逻辑关系或者顺序。
一些实施例包括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空间信道仿真器的功能分布在中心位置与远程位置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的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可以位于远程位置,例如测试室中,而仿真器核心保留在中心位置。如本文使用的,远程位置可以是电磁测量系统的天线所在的位置。中心位置远离远程位置并且可以具有用于控制由电磁测量系统执行的测试的用户界面。通过将空间信道仿真器的组件分布至远程位置,低损耗电缆可以用于将中频(IF)信号或者基带信号从中心位置携带到远程位置,其中,与传输较高射频(RF)信号相比较,损耗低得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链路上的数模转换和下行链路上的模数转换还可以位于具有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的远程位置,而仿真器核心保留在中心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仿真器核心还位于远程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测试仪和信道仿真器位于远程位置,例如,在测试室中,接近多根天线中的每一根。无线通信测试仪和信道仿真器的每一种组合均与无线通信测试仪和信道仿真器的其它组合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边界阵列。
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中,将参照仿真信道。仿真信道是通过对信号进行电子操纵以对第一装置(诸如,基站或者无线电)与第二装置(诸如,DUT)之间的信道的效应进行仿真而被仿真的信道。例如,在真实世界环境中,从基站到无线装置(诸如,手机)的RF信号离开基站并且从建筑物的墙面和地面弹回,从而使得RF信号将在不同时间从不同方向到达无线装置。而且,如果无线装置相对于环境中的源或者其它对象运动,则到达无线装置的RF信号可以发生频移。这被称为多普勒频移。应注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RF”包括但不限于微波和毫米波频率。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空间信道仿真器编程为在来自无线通信测试仪的信号的副本中引入减损以产生对通过真实世界信道传播的RF信号的各种减损进行仿真的信号。还可以将空间信道仿真器编程为对多普勒频移进行仿真。与传输至DUT的下行RF信号的信道效应类似,还可以对从DUT接收到的上行RF信号的信道效应进行仿真。即,在上行链路上,空间信道仿真器可以通过对从DUT接收到的信号的副本引入减损来对DUT与基站之间的实际信道进行仿真。
除了由(多个)信道仿真器引入的减损之外,可以将每根天线定位成以不同的到达角度与DUT通信。天线的阵列可以是二维的或者三维的,并且通常围绕DUT所在的测试空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边界阵列系统中的每根天线12直接(即,利用非常短的电缆)连接至能够在期望的频率范围中生成和/或接收宽带信号的宽带无线电发射器、接收器或者收发器。按照低损耗或者无损耗的方式将期望的通信信号聚合到通信链路的另一端,该通信链路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测试仪68或者参考无线电、所述测试仪/无线电的集成数字仿真、或者甚至一个或者多个包含另一空中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另外的边界阵列。
因此,当本文涉及无线通信测试仪或者通信测试仪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明白,这种测试仪仅代表测试仪、参考无线电、数字仿真的无线电或者包含空中无线电通信装置的另一边界阵列。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测试仪能够发送和接收根据由DUT使用的通信协议(诸如,例如,Wi-Fi通信协议或者3GPP长期演进(LTE)协议)的通信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传统RF信道仿真器的相关联的输入和输出的RF上变频段和下变频段移动至测试室内的独立供电的模块,并且可以利用例如,短RF电缆来将其直接附接至天线。现在可以在天线端口处直接应用功率控制和相关联的电路,而基带/数字转换和仿真可以保留在集中位置处。
图7是应用于电波暗室的分布式空间信道仿真系统61的框图。在中心位置64处,RF/基带空间信道仿真器部分59具有信道仿真器核心70a,该信道仿真器核心70a配置为在从无线通信测试仪接收到的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受损信号。各个传输信号可能受减损的不同集合的影响。这使测试操作者能够对可以包括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的多个不同信道模型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进行仿真。在远程位置65处,诸如,在电波暗室中,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变频器72配置为在混频器74中将来自LO 76的本地振荡器LO信号与仿真信道的受损信号混合以产生射频RF信号。应注意,可以用由诸如10mega-Hertz参考信号等参考信号计时的频率合成器来代替本地振荡器。因此,实施例不限于在图7中示出的特定上变频电路。
应注意,虽然将电波暗室示出为远程位置65,但是该远程位置65可以是另一类型的室,诸如,混响室,或者完全可以不是室。进一步地,仿真器核心70可以是完全为柔性的以使测试操作者能够对包括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的信道条件的任何集合进行仿真。
更详细地,图7示出了在中心位置64处耦合至仿真器接收器78的无线通信测试仪68,该仿真器接收器78进而耦合至仿真器核心70a。仿真器接收器78可以对从无线通信测试仪68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且将下变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仿真器核心70a可以对来自仿真器接收器78的一个或者多个数字信号引入减损,并且对受损信号进行求和以产生用于多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的单个复合受损信号。对来自仿真器接收器78的信号引入的减损可以使测试操作者能够对任何类型的信道模型进行仿真。
针对各个仿真信道,可以由数模转换器(DAC)80来将仿真器核心70a的输出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DAC 80的输出可以处于中频(IF)或者处于基带。可以由滤波器82来对DAC 80的输出进行滤波并且由放大器84来对其进行放大。例如,经由电缆来将来自放大器84的IF或者基带信号传递至远程位置。如参照图1、图5和图6所描述,由于信号处于相对较低的中频或者处于基带,因此,在电缆上的信号损耗远小于要携带的信号处于期望的测试频率的情况,该情况为在常规系统中的情况。
在远程位置65处,放大器86接收和放大IF或者基带信号,并且将IF或者基带信号输入至混频器74以便与LO信号混合以产生RF信号输出。为了简单起见,在图7中示出了基本的上变频电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可以实施不同的电路以实现IF或者基带信号到RF的上变频,并且该实施例不限于在图7中示出的特定上变频电路。例如,可以用由诸如10MHz参考信号等参考信号计时的合成器来代替本地振荡器76。可替代地,混频器电路还可以包括将较低频率LO乘以将应用于混频器74的较高频率信号的倍频器(未示出)。应注意,可以在远程位置处或者中心位置处生成LO信号。可以由可变增益放大器88来对RF信号进行放大,例如,可以将该可变增益放大器88实施为将固定增益放大器与衰减器串联连接。将来自放大器88的RF信号馈送至将RF信号辐射到DUT 22的天线12。
因此,一些实施例包括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61。该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包括:仿真器核心,该仿真器核心位于中心位置64处,该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受损信号。在远程位置65处,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变频器配置为对仿真信道的受损信号进行上变频以产生射频(RF)信号。例如,将受损信号从中心位置64传递至远程位置65的信号路径可以是电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在图7中示出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室中执行对待测装置DUT的射频RF测试的电磁测量系统。在这些实施例中,在室的外部,仿真器核70a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受损信号。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变频器72配置为接收本地振荡器LO信号并且将该LO信号与仿真信道的受损信号混合以产生射频RF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仿真信道可以具有一根天线以接收RF信号并且将该RF信号辐射到DUT 22。在远程位置处的室可以是例如,电波暗室或者混响室。
应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知道,电波暗室包括该室的墙、地板、和天花板上的RF吸收器以吸收RF能量,并且知道混响室包括裸反射屏蔽墙、地板和天花板。其它室可以局部衬有吸收器。如上面提到的,由仿真器核心引入到信号中的减损可以包括振幅加权、时移或者其它减损。
图8是用于应用于电波暗室的上行信令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71的框图,该电波暗室包括:下变频器90,该下变频器90位于远程位置65处,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下变频器90配置为将来自LO 92的本地振荡器LO信号与RF信号混合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下变频信号。如上面针对图7提到的,LO 92可以用由参考信号计时的频率合成器或者生成将应用于下变频器90以对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的信号的其它已知方法来代替。LO 92可以位于中心位置处或者远程位置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来自在中心位置处的LO的LO信号携带到在将来自远程位置的IF携带到中心位置的相同电缆上的远程位置,在该中心位置处,例如,可以由可选双工器来分离和组合IF和LO信号。在中心位置64处,RF/基带空间信道仿真器部分69具有仿真器核心70b,该仿真器核心70b在从远程位置65接收到的至少一个下变频信号中的每一个的副本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受损接收信号。
可以将该受损接收信号耦合至仿真器发射器94,该仿真器发射器94将受损信号上变频为RF并且将受损的接收到的信号传输至无线通信测试仪68。应注意,虽然图8示出了应用于电波暗室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65是混响室,或者完全可以不是室。
更详细地,图8示出了天线12从DUT 22接收电磁信号(无线电波)并且将该接收到的RF信号耦合至可以是低噪声放大器(LNA)和/或可变增益放大器(VGA)的放大器96。将放大器96的输出下变频为中频(IF)或者基带。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将RF信号馈送至将RF信号与来自LO 92的LO信号混合的混频器98以产生处于中频(IF)或者处于基带的信号。滤波器100可选地对该信号进行滤波并且放大器102在该信号被传输至中心位置之前对其进行进一步放大。由于信号处于IF或者基带,因此,由在远程位置65与中心位置64之间传输信号所引起的损耗低于图1、图5和图6的常规系统的损耗。在中心位置64处,可以由放大器104来对来自远程位置65的IF或者基带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将其馈送至将数字信号输出至仿真器核心70b的模数转换器106。
仿真器核心70b对从模数转换器(ADC)106接收到的下变频数字信号的副本引入减损以产生输出到仿真器发射器94的输出信号。即,可以由仿真器核心70b来复制从ADC 106接收到的下变频信号并且可以利用不同的一种或者多种减损来对各个副本进行减损。应注意,在(多个)信道仿真器核心中对来自多个远程节点90的对应信号进行单独减损,并且在将组合信号输入至发射器94之前对所得到的信号进行求和。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71。在远程位置65,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下变频器配置为将本地振荡器LO信号与RF信号混合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下变频信号。在中心位置64处,仿真器核心70b配置为在从至少一个仿真信道接收到的至少一个下变频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受损接收信号。在中心位置处,可以设置通信测试仪并且将该通信测试仪配置为处理至少一个受损接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室中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下变频器90配置为将本地振荡器LO信号与经由天线从DUT接收到的RF信号混合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下变频信号。在室的外部,仿真器核心70b配置为在从至少一个仿真信道接收到的至少一个下变频信号的副本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受损接收信号。在远程位置65处的室可以是例如,电波暗室或者混响室。
应注意,通过将功率放大直接移动至天线12,如在图7和图8中所示,相同量的峰值功率将在DUT 22处产生强得多的信号。相反,通过将接收放大和下变频移动至靠近天线,接收器灵敏度会大大提高。通过将RF输入和输出设计为用于预期的空中路径损耗条件而非用于传导测试,可以将期望的放大直接建立在远程位置处的无线电中。而且,由于可以通过改变放大的增益来维持功率控制,因此,放大级中的任何非线性自动包括在发射器/接收器配置的校准中并且不会在校准仪器之外引入附加的不确定性。
通过将上变频和下变频移动至远程位置,可以用较低损耗的IF和LO路径来代替与较长RF电缆路径相关联的高损耗。还可以通过使用现有RF信道仿真器来应用该操作以产生频率比这些仪器传统上支持的频率高得多的通信测试频率。因此,例如,可以在远程位置处将6giga-Hertz的信道仿真器的输出上变频为60GHz。
图9是用于下行传输至电波暗室中的DUT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81的替代实施例的框图。在该实施例中,仿真器核心70a位于中心位置64处的RF到数字空间信道仿真器部分79中,并且为各个仿真信道输出数字流。DAC 80在作为矢量信号生成器操作的远程发射器83中的远程位置65处。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在无线通信测试仪68处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将来自无线通信测试仪68的传输信号耦合至在中心位置处的仿真器接收器78。该仿真器接收器78将传输信号耦合至仿真器核心70a,该仿真器核心70a在传输信号中引入减损。这种减损可以包括对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的幅度加权和时移。
仿真器核心70a的输出是传递至处于远程位置的数模转换器(DAC)80的数字流,在图9的示例中,该远程位置是电波暗室。DAC 80的输出是可以由滤波器82进行滤波并且由放大器86进行放大的模拟信号。在混频器74中将经放大、滤波的模拟信号与来自LO 76的LO信号混合以将信号上变频为由放大器88放大并且传输至天线12的RF信号。天线12将RF信号辐射到DUT 22。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可以实施电路83的变型以实现数模转换、上变频和放大。实施例不限于在图9中示出的示例电路。进一步地,可以用由参考信号计时的直接频率合成器来代替LO 76。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LO 76的LO信号本身在应用于混频器74之前可以通过乘法上变频为较高频率信号。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81,该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81具有处于中心位置64的仿真器核心70a并且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包括处于远程位置65的信号发射器83。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仿真器核心位于中心位置64处,而仿真器发射器83位于远程位置65处。
图10是用于从电波暗室14中的DUT上行传输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91的替代实施例的框图。该实施例与图8的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ADC 106位于远程接收器93中的远程位置65处。因此,天线12接收来自DUT 22的RF信号并且放大器96对其进行放大。在混频器98中将放大的RF信号与来自LO 92的LO信号混合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下变频模拟信号。滤波器100对该信号进行滤波并且放大器102对其进行放大。ADC 106将经滤波放大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数字信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可以实施电路93的变型以实现模数转换、下变频和放大。实施例不限于在图10中示出的示例电路。进一步地,可以用由参考信号计时的直接频率合成器来代替LO 92。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LO 92的LO信号本身在应用于混频器98之前可以通过乘法上变频为较高频率信号。
数字信号传输至位于在中心位置64处的RF数字空间信道仿真器部分89内的仿真器核心70b,在该中心位置64处,可以复制该数字信号。分别对数字信号及其复制信号进行减损并且将其分布至多个仿真器发射器94。减损可以包括幅度加权和时移。仿真器发射器94将受损信号传输至无线通信测试仪68。应注意,在(多个)信道仿真器核心中对来自多个远程节点93的对应信号进行单独减损,并且在将组合信号输入至发射器94之前对所得到的信号进行求和。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91,该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91具有处于中心位置64的仿真器核心70b并且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包括处于远程位置65的ADC和下变频器。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仿真器核心64位于中心位置处,而仿真器接收器93位于远程位置65处。
在图9和图10的实施例中,整个模拟无线电(用于下行链路的DAC、上变频器和功率放大器,和用于上行链路的DAC、下变频器和低噪声放大器)远离中心位置64,而仿真器核心70位于中心位置64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中心数字仿真与数模转换器或者模数转化器(DAC/ADC)之间的通信均以数字方式完成,并且只有集中参考信号(例如,10MHz)或者LO信号可以用于使所有分布式无线电保持处于适当的锁相条件和控制(多个)工作频率。应注意,不同的LO可以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分布式无线电基本上是能够将任何数字波形转换为期望的RF信号(反之亦然)的矢量信号生成器或者分析器。在上行链路中传递至分布式无线电的数字信号包含将来自无线通信测试仪的所有输入的组合RF信号的数字表示,该无线通信测试仪用于通向室内的特定天线的每条路径。同样,将在该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数字化并且将其返回至上行链路中的信道仿真器核心。
应注意,远程位置处的分布式组件与中心位置处的其余仿真组件之间的通信可能处于IF或者基带,在IF或者基带处,组件之间的损耗可以远小于典型电缆的RF路径损耗。而且,在上行配置中,放大器96直接耦合至天线,从而最小化或者消除了对额外的低噪声放大的需要。
应注意,虽然图7至图10中的每一个仅示出了一个方向,即上行链路或者下行链路,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通过使用天线12与相应上变频器和下变频器之间的隔离电路来实施两个方向。这种隔离电路可以包括:双工器、隔离器、或者甚至单独的传输和接收天线。特定隔离电路可以取决于被测通信协议的类型。例如,Wi-Fi可能需要一种类型的隔离电路,而LTE可能需要另一类型的隔离电路。
中心信道仿真器核心70a、70b与远程位置65处的各个发射器或者接收器之间的控制信号可以由单独的数字机构(诸如,电缆或者光纤)提供,或者甚至在将基带或者IF数字信号携带到远程无线电模块或者从远程无线电模块携带基带或者IF数字信号的电缆上提供。而且,用于操作远程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功率可以在本地施加于每一个无线电或由IF或者LO承载的电缆承载。
图11是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101的实施例的框图,该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101具有:仿真器接收器78,该仿真器接收器78位于中心位置64处,该仿真器接收器78在RF到数字转换器部分99内;以及仿真器核心70c、DAC 80和上变频器,该仿真器核心70c、DAC 80和上变频器位于远程位置65处,用于各个仿真信道。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诸如电缆等信号载体110将来自中心位置处的多个仿真器接收器78的数字信号携带到RF输出信道仿真器部分103的至少一个仿真器核心70c。信号载体110可以是单根电缆或者多根电缆。仿真核心70c的输出是来自多个仿真器接收器78的受损信号组合的受损信号。减损可以包括幅度加权和/或时移和/或其它减损。
将仿真器核心70c的输出输入至包括DAC 80、滤波器82、放大器86、混频器74和VGA88的发射器链,该发射器链如上面参照图9描述的那样操作。将由VGA 88输出的上变频放大信号耦合至天线12,该天线12将RF信号辐射到DUT 22。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101,该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101在中心位置64处具有至少一个仿真器接收器78,并且,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在远程位置65中具有仿真器核心70c、DAC和上变频器。
图12是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111的实施例的框图,该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111具有:仿真器发射器94,该仿真器发射器9位于中心位置64处,该仿真器发射器9在数字到RF转换器部分109中;以及RF输入信道仿真器部分113的仿真器核心70d,该仿真器核心70d位于远程位置65处,用于各个仿真信道。在该实施例中,诸如电缆等信号载体110将来自在远程位置处的多个仿真器核心70d的数字信号携带到多个仿真器发射器94。应注意,在(多个)信道仿真器核心中对来自多个远程节点113的对应信号进行单独减损,并且在将组合信号输入至发射器94之前对所得到的信号进行求和。
在操作中,针对各个仿真信道,从天线12接收RF信号,并且放大器96对该RF信号进行放大。通过在混频器98中将来自放大器96的经放大RF信号与来自LO 92的LO信号混合以对来自放大器96的经放大RF信号进行下变频。滤波器100对下变频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器102对其进行放大并且ADC 106将其从模拟形式转换为数字形式。将由ADC 106输出的数字信号耦合至仿真器核心70d。仿真器核心通过减损来对数字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复制品进行减损以产生多个受损输出信号,该受损输出信号与来自其它仿真器核心70d(未示出)的对应信号组合并且由信号载体110携带到在中心位置64处的多个仿真器发射器。将从仿真器发射器94接收到的这些信号耦合至无线通信测试仪68。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该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在中心位置64处具有至少一个仿真器接收器78,并且,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在远程位置65中具有仿真器核心70c、DAC和下变频器。
在图11和图12的配置中,信道仿真器的数字信号处理组件处于远程位置65的分布式节点中,从而使各个节点能够在无线通信测试仪68与DUT 22所在的测试空间之间生成其自己的仿真信道。然后,信道仿真器的集中部分仅包含用于组合数字信号并且从数字到模拟转换为RF以便与通信测试仪接口连接的组件,以及任何集中控制和LO和/或参考信号。
然而,应注意,还可以由处于分布式系统的远程位置的单个模块来生成LO并且在模块之间共享LO,从而使得在该信号不用于信道仿真器与通信测试仪之间的RF连接的情况下无需该信号传递至室外。
可以通过特定于所选择的高速接口(例如,MXI-2、HSSI、定制等)的电力电缆或者光纤电缆来携带用于在中心位置与远程位置之间传递实时流波形的数字通信,从而消除了与电力电缆相关联的RF交互和屏蔽问题。在任何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用基带或者IF通信或者数字信息传递至DAC或者从ADC传递来代替通信测试仪与信道仿真器之间的RF连接。
应注意,可以组合图7和图8的实施例以提供双向系统。类似地,可以组合图9和图10的实施例以提供双向系统。而且,可以组合图11和图12的实施例以提供双向系统。
图13是用于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进行信道仿真的双向节点121的框图,全部包含在远程位置65内,诸如,电波暗室14。软件定义的或者基于芯片集的通信测试仪112提供用于下行链路的传输信号并且接收用于上行链路的输出信号。将来自通信测试仪112的传输信号耦合至仿真器核心70e,该仿真器核心70e对传输信号的至少一个中的副本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受损信号。
来自仿真器核心70e的受损信号是耦合至发射器114的数字信号,其中,将该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上变频为RF并且放大。将来自发射器114的放大RF信号发送至信号隔离器118,该信号隔离器118将放大的RF信号耦合至天线12,同时防止放大的RF信号进入上行路径的接收器116。天线12将RF信号辐射到DUT 22。应注意,信号隔离器118的类型可以取决于DUT 22的通信协议。还要应注意,通信测试仪112可以在基带处产生数字通信信号,而非像在传统无线通信测试仪中一样产生RF信号。因此,通信测试仪112的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之间无需包括诸如RF隔离器等RF组件。
在上行链路上,天线12从DUT 22接收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RF信号耦合至隔离器118。该隔离器118将接收到的RF信号耦合至接收器116,同时防止接收到的RF信号进入发射器114。接收器116对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放大和下变频,并且将下变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将接收器116的输出耦合至仿真器核心70f。仿真器核心70f对从接收器116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减损,并且还可以产生该信号的复制品并且对其进行减损,以产生耦合至通信测试仪112的至少一个受损信号。
如在图13中示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来自仿真器核心的受损信号传输至通信测试仪并且还可以将该受损信号发送至与图13中的节点相同的附加节点,该图13中的节点待与来自这些附加节点的仿真器的受损信号组合。同样,图13的节点接收来自附加节点的受损信号并且将该受损信号添加至来自图13的仿真器核心70f的信号。还将同步信号耦合至图13中的节点并且耦合至附加节点以确保由在各个节点中的通信测试仪生成的信号具有相同内容和定时。而且,将从用户界面和控制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分布给图中13的节点和附加节点以使用户能够控制节点的通信测试仪。
图14是用于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进行信道仿真的双向双极化系统的框图,全部包含在远程位置65内,诸如,电波暗室。软件定义的或者基于芯片集的无线通信测试仪112向仿真器核心提供用于下行链路的传输信号并且从仿真器核心接收用于上行链路的输出信号。将来自无线通信测试仪112的传输信号耦合至仿真器核心70g,该仿真器核心70g可以对两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引入受损以产生用于两个仿真信道的两个信号,各个信道与不同的极化对应。换句话说,两个信号中的每一个与可以是正交的两种极化中的一种对应。
将两个信号中的每一个馈送至两个发射器114a和114b的其中之一。各个发射器将其接收的信号转换为模拟形式,将信号上变频为RF并且将RF信号耦合至两个隔离器118a和118b的其中之一。信号隔离器118a将其接收的RF信号传输至天线12的垂直极化天线元件。信号隔离器118b将其接收的RF信号传输至天线12的水平极化天线元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认识到,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是可以传输的不同极化的示例。
针对上行链路,天线元件12的两个正交极化天线元件中的每一个将从DUT 22接收到的RF信号耦合至隔离器118a和118b。隔离器118a和118b将接收到的RF信号耦合至接收器116a和116b。各个接收器116将各自接收到的RF信号放大并且将接收到的RF信号下变频为IF信号或者基带信号。各个接收器具有将其接收到的下变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的ADC。将接收器116的输出输入至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引入不同减损并且将受损信号耦合至无线通信测试仪112的仿真器核心70h。
如上面参照图13所讨论,可以将来自图14中的节点的仿真器核心70h的受损信号与来自附加节点的对应受损信号组合并且将其输入至通信测试仪112。还可以将来自图14中的节点的仿真器核心70h的受损信号发送至附加节点以与来自附加节点的仿真器的受损信号类似地组合。还可以将同步信号耦合至图14中的节点并且耦合至附加节点以确保由在各个节点中的通信测试仪生成的信号具有相同内容和定时。而且,将从用户界面和控制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分布至图14中的节点和附加节点以使用户能够控制节点的通信测试仪。
因此,一些实施例在在远程位置处的每根天线12后面提供了完整的无线电和信道仿真器,该完整无线电和信道仿真器能够以不同的到达角度来执行单极化或者双极化的所有无线电通信和多径仿真。无线电和信道仿真器可以完全由处理器(诸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来实施,或者可以按照硬件(诸如,应用特定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施。
因此,在图13和图14的实施方式中,针对期望的无线电通信协议,将通信测试仪和信道仿真器合并到单个可能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中。在下行链路上进行模拟转换之前并且在上行链路上对数字化信号进行解码之前,将针对通向测试空间的相关联路径的期望信道仿真应用于数字通信。可以在分布式节点之间共享数字信号和LO同步信号以及控制信号,并且可以将单个控制界面返回至集中式PC或者其它控制/用户界面。
即使在芯片集实施方式用于实施通信测试仪或者对于由通信测试仪实施的无线协议组件更实用的情况下,将可以通过对当前具有基本衰落/信道仿真能力的现有通信测试仪进行最小的修改来实现芯片集实施方式。主要任务是使协议组件(软件或者芯片集)同步,从而使得协议组件同时产生相同的数字数据,并且然后在将最终数字信号转换为RF之前对通向最终数字信号的各个单独路径应用数字衰落。
在下行链路侧上,在各个无线电接收到数字化数据之前通过数字信道仿真来改变数字化数据。可以将数字化结果总和在一起,并且作为单个总结果处理。最终结果是,在下行链路侧上,在各个节点中的各个芯片集将利用适当的同步来独立地创建信号,而在上行链路侧上,将对来自各个接收器的数字化结果进行组合并且将其馈送至仅一个芯片集的接收器以利用来自所有仿真信道的衰落效应的总和来对接收到的协议进行解码。
由于分布式通信测试仪正在对单个收发器端点进行仿真,因此,信号应该仍然具有共同端点。在发射侧上,该操作可以如将各个节点配置为传输相同数据并且保持它们同步般简单。然而,在接收侧上,无线电接收器的行为取决于来自所有节点的全部信号。针对完全数字化实施方式,接收到的信号处理的一些部分可以在进行组合之前在各个节点中完成,而针对基于芯片集的实施方式,应该在一个节点处聚合信号,并且然后由单个芯片集进行采样以处理最终接收到的信号。可替代地,多个芯片集可以对聚合信号进行采样并且将各个芯片集输出的结果的一些复合平均值或者总和用于确定最终接收到的信号。
图15是具有DUT 22和多根天线12的示例电波暗室的框图。每根天线12可以包括不同极化的天线元件。应注意,DUT 22可以位于相对于天线12旋转或者以其它方式移动的定位系统上。连接至每根天线12的是通信测试仪68和信道仿真器70的双向组合120。通过电缆122来将组合120的输出(该输出可以是基带信号)传入远程定位的室并从远程定位的室传出至提供用户界面的中心位置。还可以通过电缆122来传递用于控制各个组合120的通信测试仪和信道仿真器的控制信号。应注意,将组合120的配置示出为在电波暗室内,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组合120可以根本不位于室中,或者可以位于混响室中。还要应注意,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12可以是单极化天线或者双极化天线。
通过使边界阵列的每根天线进入设计成用于空中通信的软件定义的无线电中,与通常用于该测试的短距离长度相关联的相对较低路径损耗意味着在各个节点中的无线电不需要另外的能力来解决相关联的路径损耗。此处,节点是指无线通信测试仪和信道仿真器的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121变为同时与大量无线电(阵列)通信的一个无线电(DUT)。应注意,针对完全软件定义的实施方式,MIMO流的数量仅受模拟其所需的处理资源限制。在图16的配置中,信道仿真器和通信测试仪的组合均可以由远程位置处或者中心位置处的信号同步。
应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地振荡器(LO)可以位于中心位置处并且分布至远程位置处的混频器,或者LO可以位于接近远程位置处的各个混频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LO信号输入至远程上变频器或者下变频器的相应混频器之前对LO信号进行上乘,这会导致LO频率远低于期望的操作RF。针对不同的仿真信道,LO信号频率还可以是相同的,或者针对不同的仿真信道,可以是不同的(例如,针对LTE载体聚合和类似方法)。
进一步地,上行链路上的LO信号频率可以与下行链路上的LO信号频率不同。如上面描述的,可以通过使用双工器、环行器或者隔离器来将LO信号耦合在携带上变频信号或者下变频信号的同一电缆上。而且,LO信号可以是参考信号,例如,10MHz参考时钟,各个分布的前端转换为目标LO频率以便在相应混频器74、98中进行混合。
图16是用于对两个端点之间的全空间通信进行仿真的双边界阵列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双边界阵列包括例如,由数字连接130连接的第一边界阵列126和第二边界阵列128。如上面提到的,可以将在一侧(或者两侧)上的分布式节点连接至参考无线电或者多个待测装置,在该多个待测装置中,期望进行完整的多端口网络仿真评估(例如,大规模的MIMO)。可选地,如上面已经描述的,可以在一端实施分布式节点和在另一端实施集中式节点上。在图16中,信道仿真器132和133通过对其相应接收到的信号和传输的信号引入减损来对信道进行仿真。例如,DUT 22可以是基站并且DUT 23可以是无线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在下行链路上,基站DUT 22生成待传输至无线电话DUT 23的通信信号。在上行链路上,无线电话DUT23生成待传输至基站DUT 22的通信信号。在下行链路上,信道仿真器132和133对来自基站DUT 22的下行信号引入减损并且在上行链路上,信道仿真器132和133对来自无线电话DUT23的上行信号引入减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用直接连接至信道仿真器133的DUT来代替天线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用DUT来替代天线13和天线12两者。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各个无线电(例如,移动手机)的阵列连接至各个信道仿真器节点的阵列(该阵列转而与具有DUT(例如,大型MIMO基站)的边界阵列相互连接),或者连接至其它无线电(例如,用于网状网络测试)的各个节点的另一阵列。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当DUT直接连接至信道仿真器时,信道仿真器132和/或133的配置可以不包括在电波暗室中。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一组远程节点连接至不同位置处的另一组远程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远程节点可以由通过中心信道仿真器路由的上/下变频器组件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可以是具有发射器和/或接收器组件的节点之间的数字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节点还可以包含信道仿真器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对远程节点的集合进行直接互连。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远程节点连接至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节点包含在室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远程节点中的一些或者所有节点连接至无线通信装置。
图17是用于实施测量系统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包括:设置多个节点,各个节点包括配置为生成通信信号的通信测试仪和配置为对信道进行仿真的信道仿真器的组合(框S100)。该过程进一步包括:设置配置为使用户能够控制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用户界面(框S102)。
图18是用于实施测量系统的另一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包括:设置多个节点,各个节点具有配置为接收通信信号并且对该通信信号进行减损的信道仿真器和配置为接收受损通信信号的通信测试仪的组合(框S104)。该过程进一步包括:设置配置为使用户能够控制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用户界面(框S106)。
图19是用于实施测量系统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包括:在中心位置处设置配置为在传输信号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受损信号的仿真器核心(框S108)。该过程进一步包括:在远程位置处设置配置为对受损信号进行上变频以产生RF信号的上变频器(框S110)。
图20是用于实施测量系统的另一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该过程包括:在远程位置处设置下变频器,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下变频器配置为对射频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产生下变频信号(框S112)。该过程进一步包括:在中心位置处设置配置为在下变频信号中引入减损以产生受损接收信号的仿真器核心(框S114)。
因此,一些实施例包括实施下行信道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该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包括:仿真器核心,该仿真器核心位于中心位置处,该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受损信号。该系统包括:上变频器,该上变频器位于远程位置处,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上变频器配置为将本地振荡器LO信号与仿真信道的受损信号混合以产生射频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用于将至少一个受损信号从仿真器核心传递至在远程位置处的上变频器的信号路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位于中心位置处,该通信测试仪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在测试室内而中心位置在测试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数模转换器,该数模转换器位于远程位置处,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数模转换器将受损信号转换为待与LO信号混合的模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施上行信道的分布式信道仿真系统。在远程位置处,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下变频器配置为将本地振荡器LO信号与RF信号混合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下变频信号。在中心位置64处,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从至少一个仿真信道接收到的至少一个下变频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受损接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信号路径,该信号路径在中心位置与远程位置之间,该信号路径用于将至少一个受损信号从仿真器核心传递至在远程位置处的上变频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位于中心位置处,该通信测试仪配置为处理至少一个受损接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在测试室内而中心位置在测试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数模转换器,该数模转换器位于远程位置处,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数模转换器将下变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室中执行对待测装置DUT的射频RF下行测试的电磁测量系统。在室外部的是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个受损信号的仿真器核心。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上变频器配置为接收本地振荡器LO信号并且将该LO信号与仿真信道的受损信号混合以产生射频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天线,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天线配置为辐射RF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是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损包括振幅加权和时移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数模转换器,该数模转换器在室的外部,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数模转换器将来自仿真器核心的受损信号从数字形式转换为模拟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该可变增益放大器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可变增益放大器配置为可调节地放大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LO信号混合的受损信号是中频IF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与LO信号混合的受损信号是基带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数模转换器DAC,该数模转换器DAC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数模转换器DAC配置为将受损信号从数字形式转换为模拟形式,从而使得在上变频器中将受损信号的模拟形式与LO信号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室中执行对待测装置DUT的射频RF上行测试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下变频器,该下变频器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下变频器配置为将本地振荡器LO信号与经由天线从DUT接收到的RF信号混合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下变频信号。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仿真器核心,该仿真器核心在室的外部,该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从至少一个仿真信道接收到的至少一个下变频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受损接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是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天线,该天线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损包括振幅加权和时移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该可变增益放大器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可变增益放大器在接收到的RF信号的路径内可调节地放大RF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变频信号处于中频IF。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变频信号处于基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数模转换器ADC,该数模转换器ADC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数模转换器ADC将下变频信号从模拟形式转换为数字形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室中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受损信号。射频RF发射器配置为将本地振荡器LO信号与受损信号混合以产生射频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是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损包括振幅加权和时移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天线,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天线配置为将RF信号辐射到DUT。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RF发射器包括将受损信号从数字形式转换为模拟形式的数模转换器。在一些实施例中,RF发射器包括配置为放大RF信号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在电波暗室的外部,该通信测试仪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室中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接收器配置为将本地振荡器LO信号与从天线接收到的射频RF信号混合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下变频信号。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仿真器核心,该仿真器核心在室内,该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下变频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是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损包括振幅加权和时移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天线,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天线配置为从DUT接收RF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多个发射器,该多个发射器在室的外部,各个发射器接收多个输出信号中的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在室的外部,该通信测试仪用于接收并且测试多个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室中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第一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引入减损以产生受损信号,并且发射器配置为将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传输的射频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是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损包括振幅加权和时移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通信测试仪配置为对至少一个传输信号进行仿真。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接收器,该接收器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接收器配置为从天线接收射频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RF信号转换为下变频信号;以及第二仿真器核心,该第二仿真器核心用于在下变频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通信测试仪配置接收并且测试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室中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在室内,针对多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第一仿真器核心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第一受损信号和第二受损信号。同样在室内,第一发射器配置为根据第一极化将第一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传输的第一射频RF信号,并且第二发射器配置为根据第二极化将第二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传输的第二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是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损包括振幅加权和时移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通信测试仪配置对至少一个传输信号进行仿真。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天线包括一对正交极化的天线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以下装置,该装置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第一接收器,该第一接收器配置为根据第一极化从天线接收第一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第一RF信号转换为第一下变频信号;第二接收器,该第二接收器配置为根据第二极化从天线接收第二RF信号并且将来自天线的第二RF信号转换为第二下变频信号;以及第二仿真器核心,该第二仿真器核心用于在第一和第二下变频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不同的延迟扩展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无线通信测试仪,该无线通信测试仪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无线通信测试仪配置为接收并且测试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节点,各个节点具有配置为生成通信信号的通信测试仪和配置为对信道进行仿真的信道仿真器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节点中的通信测试仪在时间上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测试仪在内容上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组合进一步包括耦合至组合的信道仿真器的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天线和DUT位于室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是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节点,各个节点具有配置为接收信号并且对信道进行仿真的信道仿真器和配置为接收通信信号的通信测试仪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测试仪在时间上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组合进一步包括耦合至信道仿真器的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天线是双极化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天线和DUT位于室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室是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节点中对信道仿真器的输出进行求和或者计算其平均数。
实施例有利地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待测装置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施测量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多个节点,各个节点包括配置为生成通信信号的通信测试仪和配置为对信道进行仿真的信道仿真器的组合;以及设置配置为使用户能够控制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用户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与多个节点的信号通信以使通信测试仪在时间上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与多个节点的信号通信以使通信测试仪在内容上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多个节点定位在测试室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信号是数字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天线,该天线位于各个节点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围绕测试空间布置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施测量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多个节点,各个节点具有配置为接收通信信号并且对该通信信号进行减损的信道仿真器和配置为接收受损通信信号的通信测试仪的组合。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配置为使用户能够控制多个节点中的至少一个节点的用户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多个节点定位在测试室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各个节点处设置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围绕测试空间布置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通信测试仪配置为从对应的信道仿真器接收数字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通信测试仪配置为从多个信道仿真器接收数字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实施测量系统的另一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中心位置处设置配置为在传输信号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受损信号的仿真器核心。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远程位置处设置配置为对受损信号进行上变频以产生射频RF信号的上变频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位于中心位置处,该通信测试仪配置为生成传输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在测试室内而中心位置在测试室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实施测量系统的另一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远程位置处设置下变频器,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下变频器配置为对射频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产生下变频信号。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中心位置处设置配置为在下变频信号中引入减损以产生受损接收信号的仿真器核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无线通信测试仪,该无线通信测试仪位于中心位置处,该无线通信测试仪配置为处理受损接收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在测试室内而中心位置在测试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引入减损之前将下变频信号数字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施测量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中心位置64处设置配置为在接收到的信号和传输信号中的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受损信号的仿真器核心70。该方法还包括:在远程位置65处设置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变频器:对受损信号进行上变频72以产生待由天线12传输的受损射频RF信号;以及对天线12接收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90以产生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接收到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中心位置64处设置通信测试仪68,该通信测试仪68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中的其中之一:生成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传输信号和处理来自仿真器核心70的受损的接收到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65在测试室内并且中心位置64在测试室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引入减损之前将下变频信号数字化。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频器72、90接近天线12并且通过电缆连接至仿真器核心70。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测量设备。该设备包括:变频器,该变频器位于远程位置65处,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该变频器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对接收到的射频RF信号进行下变频90以产生下变频信号;以及对受损传输信号进行上变频72以产生受损RF信号。该设备还包括:仿真器核心70,该仿真器核心70位于中心位置64处,该仿真器核心70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在下变频信号中引入受损以产生受损接收信号;以及对传输信号引入受损以产生受损传输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进一步包括:无线通信测试仪68,该无线通信测试仪68位于中心位置64处,该无线通信测试仪68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处理受损接收信号和生成传输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多根天线12,并且每根天线12接近并且耦合至不同的变频器72、9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进一步包括:仿真器核心70,该仿真器核心70针对每一变频器72、90。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频器72、90接近天线12并且通过电缆连接至仿真器核心70。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仿真器核心70,该至少一个仿真器核心70位于中心位置64处并且配置为在接收到的信号和传输信号中的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受损信号;以及至少一个变频器,该至少一个变频器位于远程位置65处并且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对受损信号进行上变频72以产生待由天线12传输的受损射频RF信号;以及对天线12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90以产生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接收到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多根天线12,该多根天线12位于远程位置65处,每根天线12接近不同的变频器72、90并且与该不同的变频器72、90通信,存在与每根天线12相关联的变频器72、9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多个通信测试仪68,该多个通信测试仪68位于中心位置64处,各个通信测试仪68接近不同的仿真器核心70并且与该不同的仿真器核心70通信,各个通信测试仪68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中的一种:生成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传输信号和处理从仿真器核心70接收到的受损的接收到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使多个通信测试仪68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减损之前将传输信号数字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置为在测试室65中测试待测装置DUT 22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仿真器核心70,该仿真器核心70位于测试室65外部的中心位置64处,该仿真器核心70配置为在接收到的信号和传输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数字受损信号。该系统还包括: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该装置位于测试室65内部的远程位置处,针对与DUT通信的多根天线12中的每一根:发射器83,该发射器83接近天线12并且与该天线12通信,发射器83配置为将数字受损信号转换为模拟RF信号;以及接收器93,该接收器93接近天线12并且与该天线12通信,接收器93配置为将接收到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接收到的信号以产生受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83包括数模转换器80和上变频器74并且接收器93包括下变频器98和模数转换器10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通信测试仪68,该通信测试仪68位于中心位置64处,该通信测试仪68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和处理受损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电缆,该电缆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将数字受损信号从中心位置64携带到远程位置65和将接收到的信号从远程位置65携带到中心位置6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配置为使多个发射器83和多个接收器93中的至少之一同步的参考信号和本地振荡器LO 76、92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置为在测试室65内测试待测装置DUT 22的电磁测试设备。该设备包括: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该装置位于测试室65内的远程位置处并且接近在测试室65内的天线12,该天线12指向DUT 22:接收器93,该接收器93配置为将天线12接收到的模拟RF信号转换为要减损的下变频数字信号;以及发射器83,该发射器83配置为将受损数字信号转换为待通过天线12传输的模拟RF信号。该设备还包括:仿真器核心70,该仿真器核心70位于测试室65外部的中心位置64处并且远离天线12,该仿真器核心70配置为在数字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受损数字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器93包括下变频器98和模数转换器106并且发射器83包括数模转换器80和上变频器7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进一步包括:通信测试仪68,该通信测试仪68位于中心位置64处,该通信测试仪68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生成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传输信号和从仿真器核心70接收并且处理至少一个受损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进一步包括:电缆,该电缆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将数字信号从远程位置65携带到中心位置64和将受损数字信号从中心位置64携带到远程位置6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以下中的一个:配置为使多个发射器83和多个接收器93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同步的参考信号和本地振荡器LO 76、92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施测量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中心位置64处设置仿真器核心70,该仿真器核心70配置为在传入信号和传出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仿真信道的数字受损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在远离中心位置64的位置65处,按照接近指向待测装置DUT 22的天线12并且与该天线12通信的方式,设置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发射器83,该发射器83将数字受损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且对该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以产生待通过天线12传输的受损传出射频RF信号;以及接收器93,该接收器93配置为对通过天线接收到的传入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产生下变频信号并且将该下变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产生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传入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在中心位置64处设置通信测试仪68,该通信测试仪68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生成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传输信号和从仿真器核心70接收并且处理受损传入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受损信号是从在中心位置64处的仿真器核心70传输至在远程位置65处的发射器83的基带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入信号是从在远程位置65处的接收器93传输至在中心位置64处的仿真器核心70的基带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提供电缆,该电缆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将受损信号从中心位置64携带到远程位置65和将接收到的信号从远程位置65携带到中心位置64。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实施测量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中心位置64处设置仿真器核心70,各个仿真器核心70配置为在接收到的信号和传输信号中的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用于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仿真的信道的受损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在远离中心位置64的位置65处设置多根天线12,每根天线12与多个仿真器核心70中的每一个相关联,并且针对每根天线12,在接近天线12的远程位置65处设置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发射器83,该发射器83将用于信道的受损信号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且对该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以产生待通过天线12传输的受损射频(RF)信号;以及接收器93,该接收器93对通过天线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且将下变频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产生待由与天线12相关联的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接收到的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器83和接收器93中的每一个的数字信号处于基带。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各个仿真器核心70的输入处设置以下装置中的其中一个:配置为从无线通信测试仪接收待由仿真器核心进行减损的传输信号的第二接收器和配置为将受损信号从仿真器核心70传输至无线通信测试仪68的第二发射器9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来自仿真器核心70的受损信号输入至第二发射器之前对该受损信号进行求和。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针对每根天线12设置配置为将受损信号从中心位置64携带到远程位置65和将接收到的信号从远程位置65携带到中心位置64中的一种的电缆。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发射器83转换为模拟信号的受损信号包含来自多个仿真器核心70的减损。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配置为使多个发射器83和多个接收器93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同步的参考信号和本地振荡器(LO)92信号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配置为使多个发射器83和多个接收器93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同步的参考信号和本地振荡器(LO)信号之一。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与多根天线通信的待测装置DUT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接近天线12的远程位置65处设置配置为在至少一个数字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受损信号的第一仿真器核心,以及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发射器103,该发射器103配置为将来自仿真器核心70的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12传输的射频RF信号;以及接收器113,该接收器113配置为将从天线12接收到的射频RF信号转换为待由第一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下变频数字信号。该方法还包括:在远离天线12的中心位置64处设置以下装置: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无线通信测试仪68:接收并且处理来自接收器113的受损信号;以及生成并且传输待由第一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通信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远程位置65处的仿真器核心70与在中心位置64处的无线通信测试仪68之间设置接口,该接口设置应用于受损信号的数字到RF转换器109和应用于通信信号的RF到数字转换器99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至少一根电缆110以进行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将数字信号从在中心位置64处的接口携带到在远程位置65处的仿真器核心70和将数字信号从在远程位置65处的仿真器核心70携带到在中心位置64处的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65在测试室内并且中心位置64在测试室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仿真器核心70从接口并行地接收多个信号或者向接口并行地传输多个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设备。该设备包括:以下装置,该装置位于接近天线12的远程位置65处:接收器113和发射器103中的至少一个:接收器113配置为从天线12接收射频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RF信号转换为下变频数字信号;以及发射器103配置为接收受损数字信号并且将该受损数字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12传输的RF信号。该设备包括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的至少一个仿真器核心70:对下变频数字信号进行减损;以及处理通信信号以产生受损数字信号。该设备包括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该装置位于远离天线12的中心位置64处:第一接口109,该第一接口109与至少一个仿真器核心70通信以将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无线通信测试仪68处理的RF信号;以及第二接口99,该第二接口99与至少一个仿真器核心70通信以将来自无线通信测试仪68的RF信号转换为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数字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测试仪,该无线通信测试仪位于远离天线的中心位置处,该无线通信测试仪配置为:从第一接口109接收并且处理受损信号;以及生成RF信号并且将该RF信号传输至第二接口99以待转换为数字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至少一根电缆110,该至少一根电缆110用于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将数字信号从在中心位置64处的第二接口99携带到在远程位置65处的仿真器核心70和将数字信号从在远程位置65处的仿真器核心70携带到在中心位置64处的第一接口109。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位置65在测试室内并且中心位置64在测试室的外部。在一些实施例中,仿真器核心70从第二接口99并行地接收多个信号或者向第一接口109并行地传输多个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多根天线12,该多根天线12在包围测试区域的室65内。该系统包括: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该装置接近每根天线12并且与每根天线12通信:发射器103,该发射器103配置为将受损数字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12传输的模拟射频RF信号;以及接收器113,该接收器113配置为将通过天线12接收到的RF信号转换为待由仿真器核心70进行减损的数字信号。该系统还包括仿真器核心70,针对每根天线12,该仿真器核心70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对从室65外部的中心位置64接收到的至少一个数字信号进行减损以将该减损数字信号提供至发射器103;以及对来自接收器113的数字信号进行减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仿真器核心70进一步配置为对来自接收器113的数字信号的副本进行减损。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接口,该接口位于室65外部的中心位置64处,该接口在远程位置处的仿真器核心70与在中心位置64处的无线通信测试仪68之间,该接口提供数字到RF转换器和RF到数字转换器中的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根电缆110,针对每根天线12,该至少一根电缆110用于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将数字信号从在室65外部的中心位置64处的接口携带到在室65中的仿真器核心;以及将数字信号从在室65中的仿真器核心70携带到在室65外部的中心位置64处的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仿真器核心70从接口99并行地接收多个信号或者向接口99并行地传输多个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以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该装置在接近天线12的电波暗室65中:第一信道仿真器103,该第一信道仿真器103配置为对待由天线12传输的信号进行减损并且将该信号转换为RF信号;以及第二信道仿真器113,该第二信道仿真器113配置为将通过天线12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且对该数字信号进行减损。该系统包括:以下装置,该装置在远离天线12的中心位置64处的电波暗室65的外部:无线通信测试仪68,该无线通信测试仪68用于以下操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生成通信信号并且将该通信信号传输至第一信道仿真器103;以及接受并且处理来自第二信道仿真器113的受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道仿真器103包括:配置为对信号进行减损的仿真器核心70c、配置为将受损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数模转换器80、和配置为将受损信号上变频为待由天线12传输的模拟RF信号的上变频器7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道仿真器113包括:配置为对通过天线12接收到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的下变频器98、配置成将下变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106、和配置为对数字信号进行减损的仿真器核心70d。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接口,该至少一个接口位于电波暗室65外部的中心位置64处,该至少一个接口在电波暗室65中的第一和第二信道仿真器103、113与在中心位置64处的无线通信测试仪68之间,该至少一个接口提供数字到RF转换器和RF到数字转换器中的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至少一根电缆110,该至少一根电缆110用于以下操作中的一种:将数字信号从在中心位置64处的至少一个接口中的至少一个携带到在远程位置65处的第一信道仿真器103和将数字信号从在远程位置65处的第二信道仿真器113携带到在中心位置64处的至少一个接口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多个节点,各个节点在接近不同的天线12并且与该不同的天线12通信的电波暗室65内,各个节点包括以下装置的组合:通信测试仪112,该通信测试仪112配置为生成通信信号和接收受损通信信号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信道仿真器70,该信道仿真器70配置为通过对通信信号引入减损来对信号进行仿真;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在电波暗室65的外部并且远离多个节点,该控制器用于向通信测试仪112和信道仿真器70中的至少一个提供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节点中的通信测试仪112经由控制信号在时间上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测试仪112经由控制信号在内容上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耦合至各个信道仿真器70的天线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由通信测试仪112生成的通信信号处于基带。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仿真器70从附加节点接收受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多根天线12,该多根天线12分布在测试区周围。该系统还包括:多个节点,该多个节点分布在测试区周围,各个节点接近不同的天线12并且与该不同的天线12通信,各个节点具有配置为接收信号并且对信道进行仿真的信道仿真器70和配置为进行接收通信信号和传输通信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操作的通信测试仪112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通信测试仪112生成的通信信号处于基带。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仿真器70对通信信号进行减损并且将其发送至附加节点。在一些实施例中,信道仿真器70从附加节点接收受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向测试仪节点。该节点包括:通信测试仪112,该通信测试仪112配置为生成通信信号并且接收受损下变频通信信号;第一仿真器核心70e,该第一仿真器核心70e配置对来自通信测试仪112的通信信号进行减损;发射器114,该发射器114配置为将受损通信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12传输的RF信号;接收器116,该接收器116配置为从天线12接收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RF信号转换为下变频通信信号;以及第二仿真器核心70f,该第二仿真器核心70f配置为对下变频通信信号进行减损并且将该受损下变频信号提供至通信测试仪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节点进一步包括:信号隔离器118,该信号隔离器118位于双向测试器节点的前端处以促进天线12的接收和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由通信测试仪112产生的通信信号是数字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测试仪112与另一双向测试仪节点的通信测试仪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仿真器核心70f从另一双向测试仪节点的第二仿真器核心接收受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测量系统配置为在室中测试待测装置DUT。该系统包括:室65。在该室65内,针对多根天线12中的每一根,存在:通信测试仪112,该通信测试仪112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第一仿真器核心70g,该第一仿真器核心70g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第一受损信号和第二受损信号;以及第一发射器114a,该第一发射器114a配置为将第一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12根据第一极化传输的射频RF信号。而且,在室内的是配置为将第二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12根据第二极化传输的第二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多根天线12中的每一根,第一和第二发射器114包括将受损信号从数字形式转换为模拟形式的数模转换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天线12包括一对正交极化的天线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减损包括振幅加权和时移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室65是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以下装置,该装置在室65内,针对多根天线12中的每一根:第一接收器116a,该第一接收器116a配置为根据第一极化从天线12接收第一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第一RF信号转换为第一下变频信号;第二接收器116b,该第二接收器116b配置为根据第二极化从天线接收第二RF信号并且将该第二RF信号转换为第二下变频信号;第二仿真器核心70h,该第二仿真器核心70h用于在第一和第二下变频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以及通信测试仪112,该通信测试仪112配置为接收并且处理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室中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在室内设置以下装置:第一接收器,该第一接收器配置为根据第一极化从天线接收第一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第一RF信号转换为第一下变频信号;第二接收器,该第二接收器配置为根据第二极化从天线接收第二RF信号并且将该第二RF信号转换为第二下变频信号;第一仿真器核心,该第一仿真器核心用于在第一和第二下变频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不同的延迟扩展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以及通信测试仪,该通信测试仪配置为接收并且处理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在室内设置以下装置,该装置针对多根天线中的每一根:通信测试仪112,该通信测试仪112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第一仿真器核心70g,该第一仿真器核心70g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第一受损信号和第二受损信号;以及第一发射器114a,该第一发射器114a配置为将第一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12根据第一极化传输的第一射频RF信号;以及第二发射器114b,该第二发射器114b配置为将第二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12根据第二极化传输的第二RF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待测装置DUT的电磁测量设备。该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测试仪112,该无线通信测试仪112紧邻多根天线12中的每一根;该无线通信测试仪112配置为以下操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生成并且传输通信信号;以及接收并且处理传出受损信号。该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仿真器核心70g,该第一仿真器核心70g配置为对通信信号进行减损以产生传出受损信号;第二仿真器核70h,该第二仿真器核70h配置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减损以产生传入受损信号;一对发射器114,每一个配置为接收传出受损信号并且产生传出射频RF信号,一个用于两种极化中的每一种;以及一对接收器116,每一个配置为从至少一根天线12接收两个不同极化信号中的不同的一个信号并且将两个不同的极化信号呈现给第二仿真器核心70h以待进行减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进一步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远离多根天线12,该控制器配置为使第一仿真器核心70g同步并且使第二仿真器核心70h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仿真器核心70g与第二仿真器核心70h不同地同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测试仪112、第一和第二仿真器核心70、和第一和第二对发射器114位于接近天线12并且远离位于测试室65外部的控制器的测试室65内,并且配置为至少控制无线通信测试仪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根天线12中的每一根是双极化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信号隔离器118a,该第一信号隔离器118a耦合至一对发射器114中的第一个发射器和一对接收器116中的第一个接收器;以及第二信号隔离器118b,该第二信号隔离器118b耦合至一对发射器114中的第二个发射器和一对接收器116中的第二个接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与天线12相关联的第一和第二仿真器核心70与另一天线相关联的第三和第四仿真器核心通信。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描述的概念可以实现为方法、数据处理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文描述的概念可以采取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者组合在本文中普遍地称为“电路”或者“模块”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此外,本公开可以采用在具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有形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含在可以由计算机执行的介质中。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硬盘、CD-ROM、电子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或者磁存储装置。
本文参照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来描述一些实施例。应该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各个框以及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施。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至通用计算机(从而形成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指令,从而使得该指令在经由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创建用于实施在流程图和/或一个或者多个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机构。
还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可以引导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按照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中,从而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制品,包括:实施在流程图和/或一个或者多个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机构。
还可以将计算机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施在流程图和/或一个或者多个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步骤。
应理解,在框中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不按照在操作说明中提到的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连续示出的两个框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框。虽然示意图中的一些包括在通信路径上的箭头以显示通信的主要方向,但应理解,通信可以以与描绘的箭头相反的方向发生。
结合上述说明和附图,本文已经公开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应理解,从字面上描述和说明这些实施例的每个组合和字组合将是不必要的重复且使人混淆。因此,可以以任何方式和/或组合来组合所有实施例,并且本说明书(包括附图)应该解释为支持任何这种组合或者子组合的权利要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施例不限于上文已具体示出和描述的内容。另外,除非上文有相反陈述,否则应注意,所有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在不脱离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上述教导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

Claims (19)

1.一种电磁测量系统,配置为在室中测试待测装置DUT,所述系统包括:
室;
室内的多根天线;
在室内的、针对多根天线中的每一天线的以下装置:
通信测试仪,其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
第一仿真器核心,其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第一受损信号和第二受损信号;以及
第一发射器,其配置为将第一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根据第一极化传输的第一射频RF信号;
第二发射器,其配置为将第二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根据第二极化传输的第二RF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针对多根天线中的每一天线,所述第一发射器和第二发射器包括将受损信号从数字形式转换为模拟形式的数模转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根天线包括一对正交极化的天线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减损包括振幅加权和时移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室为电波暗室和混响室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在室内,针对多根天线中的每一天线,所述系统还包括:
第一接收器,其配置为根据第一极化从天线接收第一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第一RF信号转换为第一下变频信号;
第二接收器,其配置为根据第二极化从天线接收第二RF信号并且将来自天线的第二RF信号转换为第二下变频信号;
第二仿真器核心,其配置为在第一下变频信号和第二下变频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以及
所述通信测试仪,其配置为接收并且处理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7.一种电磁测量系统,用于在室中测试待测装置DUT,在室内,针对至少一个仿真信道中的每一个,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接收器,其配置为根据第一极化从天线接收第一RF信号并且将该接收到的第一RF信号转换为第一下变频信号;
第二接收器,其配置为根据第二极化从天线接收第二RF信号并且将来自天线的第二RF信号转换为第二下变频信号;
第一仿真器核心,其用于在第一下变频信号和第二下变频信号的至少一个副本中的每一个中引入不同的延迟扩展以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以及
通信测试仪,其用于接收并且处理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在室内,针对多根天线中的每一天线,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通信测试仪,其配置为生成至少一个传输信号;
所述第一仿真核心,其配置为在至少一个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中引入减损以产生第一受损信号和第二受损信号;以及
第一发射器,其配置为将第一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根据第一极化传输的第一射频RF信号;
第二发射器,其配置为将第二受损信号转换为待由天线根据第二极化传输的第二RF信号。
9.一种电磁测量系统,配置为测试待测装置(DUT),所述系统包括:
紧邻多根天线中的每一根的以下装置:
无线通信测试仪,其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生成并且传输通信信号;以及接收并且处理传入受损信号;
第一仿真器核心,其配置为对由无线通信测试仪生成的通信信号进行减损以产生传出受损信号;
第二仿真器核心,其配置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减损以产生传入受损信号;
一对发射器,每一个配置为接收传出受损信号并且产生传出射频(RF)信号,一个用于两种极化中的每一种;以及
一对接收器,每一个配置为从至少一根天线接收两个不同极化信号中的不同的一个信号并且将两个不同的极化信号呈现给第二仿真器核心以待进行减损以产生传入受损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远离多根天线的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为使第一仿真器核心同步并且使第二仿真器核心同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无线通信测试仪、第一仿真器核心和第二仿真器核心、以及第一对发射器和第二对发射器位于接近天线并且远离控制器的测试室内,控制器位于测试室外部并且配置为至少控制无线通信测试仪。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多根天线中的每一根是双极化天线。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一信号隔离器,其耦合至一对发射器中的第一个发射器和一对接收器中的第一个接收器;以及第二信号隔离器,其耦合至一对发射器的第二个发射器和一对接收器中的第二个接收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仿真器核心和第二仿真器核心与双极化天线中的一个相关联并且与一对正交极化天线元件相关联。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与天线相关联的第一仿真器核心和第二仿真器核心与同另一天线相关联的第三仿真器和第四仿真器核心通信。
16.一种电磁测量系统,配置为在测试室内测试待测装置(DUT),所述系统包括:
在包围DUT的室外部的控制器,其配置为使得用户能够在多个仿真信道的每一个中选择减损;
在测试室内部的、紧邻多根天线中的每一根的以下装置:
无线通信测试仪,其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中的其中之一:生成并且传输至少一个通信信号;以及接收并且处理至少一个传入受损信号;以及
第一仿真器核心,其配置为对由无线通信测试仪生成的至少一个通信信号进行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传出受损信号;
第二仿真器核心,其配置为对至少一个传入射频(RF)信号进行减损以产生传入受损信号;
第一对发射器,其配置为将至少一个传出受损信号转换为两个传出RF信号,每一传出RF信号待根据不同极化进行传输;
第一对接收器,每一个配置为从至少一根天线接收两个不同极化信号中的不同的一个信号并且将两个不同的极化信号呈现给第二仿真器核心以待进行减损以产生至少一个传入受损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多个无线通信测试仪通过分布至无线通信测试仪的同步信号进行同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仿真器核心同步到第一共用同步信号,第二仿真器核心同步到第二共用同步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多根天线中的每一根通过一对正交极化天线元件形成。
CN201810941349.3A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Active CN109245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21,959 2016-07-28
US15/221,959 US10230479B2 (en) 2016-07-28 2016-07-28 Distributed system for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simulation
CN201710601833.7A CN107666359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1833.7A Division CN107666359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5830A true CN109245830A (zh) 2019-01-18
CN109245830B CN109245830B (zh) 2021-08-24

Family

ID=61010298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66490.9A Active CN109039482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及其方法
CN201910173943.7A Active CN110071771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CN201810941349.3A Active CN109245830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CN201710601833.7A Active CN107666359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CN201810988511.7A Active CN109274446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66490.9A Active CN109039482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及其方法
CN201910173943.7A Active CN110071771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01833.7A Active CN107666359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CN201810988511.7A Active CN109274446B (zh) 2016-07-28 2017-07-21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230479B2 (zh)
CN (5) CN10903948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0642A1 (ko) * 2020-09-01 2022-03-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4411B2 (en) 2016-06-14 2019-03-26 Spirent Communications, Inc. Over the air testing for massive MIMO arrays
US10419063B2 (en) * 2016-12-30 2019-09-17 Waviot Integrated System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eiving telemetry messages over RF channel
US10313034B2 (en) * 2017-10-12 2019-06-04 Spirent Communications, Inc. Massive MIMO array testing using a programmable phase matrix and channel emulator
US10587350B2 (en) 2017-10-12 2020-03-10 Spirent Communications, Inc. Calibrating a programmable phase matrix and channel emulator and performing massive MIMO array testing using the calibrated phase matrix and channel emulator
CN110514907B (zh) * 2018-05-21 2021-11-09 川升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空中传输量测系统
US11575450B2 (en) * 2018-10-26 2023-0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f-radiated loopback test procedure for millimeter wave antennas
CN109991497B (zh) * 2019-04-11 2020-11-27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一种双波束制冷接收机校准方法
EP3823187B1 (en) * 2019-11-14 2022-08-31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n over-the-air test
CN110988497A (zh) * 2019-11-28 2020-04-10 北京赛迪君信电子产品检测实验室有限公司 磁耦数字隔离器磁场抗扰度测试装置及方法
US11088770B2 (en) * 2019-12-19 2021-08-10 Viavi Solutions Inc. Multi-panel base station test system
TWI791951B (zh) * 2020-02-18 2023-02-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基於雲端設備之軟體可調整式射頻測試裝置及其測試方法
CN111458577B (zh) * 2020-03-04 2022-03-0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复杂电磁环境构建方法
CN113009436B (zh) * 2021-02-24 2023-05-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一种空间角位置参数校准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12465A1 (en) * 2001-07-27 2003-02-13 Advantest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wave measuring apparatus
US6771698B1 (en) * 1999-04-12 2004-08-03 Harri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ntenna gain
CN101051876A (zh) * 2007-05-18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解调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EP1870718A1 (fr) * 2006-06-23 2007-12-26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Système de mesure du diagramme de rayonnement d'une antenne d'émission
US20080309565A1 (en) * 2007-06-18 2008-12-18 Agc Automotive Americas R&D, Inc. Signal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n rf component
KR20100103111A (ko) * 2009-03-13 2010-09-27 (주)케이티엠테크놀로지 이동통신 단말기 안테나의 방사특성 측정 장치 및 이에 장착되는 포지셔너
CN102130740A (zh) * 2010-01-19 2011-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mimo系统中总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US20110230143A1 (en) * 2008-11-24 2011-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in Over-the-Air Test Environment
US20110299570A1 (en) * 2009-02-13 2011-12-08 Spirent Communications, Inc. Emulation and controlled testing of mimo ota channels
US20120098713A1 (en) * 2010-10-20 2012-04-26 Mow Matt A System for testing multi-antenna devices using bidirectional faded channels
US20120100813A1 (en) * 2010-10-20 2012-04-26 Mow Matt A System for testing multi-antenna devices using bidirectional faded channels
US8331869B2 (en) * 2006-07-24 2012-12-11 Ets Lindgr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ver the air performance testing of wireless device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JP2012251783A (ja) * 2011-05-31 2012-12-2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電波透過体の電力透過率測定方法
US20150030060A1 (en) * 2012-02-13 2015-01-29 Anite Telecoms Oy Radio channel data and the use thereof
WO2015062761A1 (en) * 2013-10-29 2015-05-07 Socowave Technologies Limited Activ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s of tes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65234A (ja) 1995-03-20 1996-10-1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空間ダイバーシチ方式およびアンテナ設置位置演算装置
US7013257B1 (en) 2000-07-21 2006-03-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impairment emulator
US6329953B1 (en) * 2000-09-29 2001-12-11 Rangestar Wireless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ting antenna performance
US6804585B2 (en) * 2001-06-19 2004-10-12 John Jay Humbard Fligh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avigational reference to emergency landing locations
US7539489B1 (en) 2003-04-04 2009-05-26 Veriwave, Incorporated Location-based testing for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7698121B2 (en) 2004-11-16 2010-04-13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grammable wideband network emulation
US7349670B2 (en) 2005-04-12 2008-03-25 Azimuth Systems Inc. Modular wireless test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US7593459B1 (en) * 2005-09-14 2009-09-22 Redpine Signals, Inc. Wireless link simulator
US7508868B2 (en) 2005-12-02 2009-03-24 Kyocera Wireles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s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d simul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965986B2 (en) 2006-06-07 2011-06-21 Ets-Lindgr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ver-the-air testing of wireless systems
US7672669B2 (en) 2006-07-18 2010-03-02 Veriwav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able simulation of mobility
US7925253B2 (en) 2006-09-08 2011-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ated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device
US20080084951A1 (en) 2006-10-06 2008-04-10 Helen Ch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ignals for test and analysis of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s
CN101415194A (zh) * 2007-10-18 2009-04-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卡耦合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1442368B (zh) * 2008-12-26 2013-01-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广播通信发射机相噪仿真器及抗相噪性能测试方法
US8880002B2 (en) 2009-06-03 2014-11-04 Elektrobit System Test Oy Over-the-air test
KR101442942B1 (ko) 2010-05-24 2014-11-03 아니테 텔레콤즈 오와이 Ota 테스트
CN102457336A (zh) * 2010-10-27 2012-05-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模拟装置及方法
US9565030B2 (en) 2011-01-07 2017-02-07 Xirrus, Inc. Testing system for a wireless access device and method
US8682638B2 (en) 2011-06-30 2014-03-25 Octoscope, Inc. Channel emulator system and method
US9966661B2 (en) * 2012-08-24 2018-05-08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hased array, a coherent source array, an antenna array and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CN103856272B (zh) * 2012-12-03 2017-09-05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Mimo无线终端的无线性能测试方法
FR3000856B1 (fr) 2013-01-04 2015-02-06 Ercom Engineering Reseaux Comm Procede et systeme de test de stations de base d’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s mobiles
US9130667B2 (en) 2013-02-22 2015-09-08 Octoscope Inc. Radio frequency multipath channel e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774406B2 (en) 2013-03-15 2017-09-26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radio frequency wireless signal transceivers using wireless test signals
WO2014197187A1 (en) * 2013-06-07 2014-12-11 Litepoin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radio frequency wireless signal transceivers using wireless test signals
US20150017928A1 (en) 2013-07-09 2015-01-15 Azimuth Systems, Inc. Over-the-air testing of wireless devices using log files
US10306492B2 (en) 2013-07-09 2019-05-28 Azimuth Systems, Inc. Small cell interference emulator
US10484104B2 (en) 2013-08-20 2019-11-19 Spirent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for over-the-air measurement signal generation
CN203457161U (zh) * 2013-09-06 2014-02-26 国家电网公司 微功率无线通信仿真系统
CN104596357B (zh) * 2013-11-01 2017-10-27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射频/光学半实物仿真复合目标模拟系统
GB2525387B (en) * 2014-04-16 2017-03-15 Keysight Tech Singapore (Holdings) Pte Ltd Over-the-air test
US9300333B2 (en) * 2014-08-01 2016-03-29 Apple Inc. Methods for computing predistortion values for wireless systems
RU2645759C1 (ru) 2014-08-08 2018-02-28 ИНТЕЛ АйПи КОРПОРЕЙШН Виртуализация естественного радиоокружения при тестировании радиоустройства
CN104283624B (zh) * 2014-10-02 2016-08-17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基于信道仿真器的多探头mimo-ota测试系统下行信号相位校准方法
GB2536539B (en) * 2015-01-19 2017-07-19 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multi-user, multi-input/multi-output systems
US9979496B2 (en) * 2015-05-19 2018-05-22 ETS- Lindgre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on and monitoring of an anechoic boundary array RF environment simulator
US10003417B2 (en) 2016-03-22 2018-06-19 Octoscope Inc. Controllable multi-user MIMO testbed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1698B1 (en) * 1999-04-12 2004-08-03 Harri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ntenna gain
WO2003012465A1 (en) * 2001-07-27 2003-02-13 Advantest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wave measuring apparatus
EP1870718A1 (fr) * 2006-06-23 2007-12-26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Système de mesure du diagramme de rayonnement d'une antenne d'émission
US20090231217A1 (en) * 2006-06-23 2009-09-17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Radiation diagram measuring system for a transmitting antenna
US8331869B2 (en) * 2006-07-24 2012-12-11 Ets Lindgr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ver the air performance testing of wireless devices with multiple antennas
CN101051876A (zh) * 2007-05-18 2007-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解调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US20080309565A1 (en) * 2007-06-18 2008-12-18 Agc Automotive Americas R&D, Inc. Signal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n rf component
US20110230143A1 (en) * 2008-11-24 2011-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in Over-the-Air Test Environment
US20110299570A1 (en) * 2009-02-13 2011-12-08 Spirent Communications, Inc. Emulation and controlled testing of mimo ota channels
KR20100103111A (ko) * 2009-03-13 2010-09-27 (주)케이티엠테크놀로지 이동통신 단말기 안테나의 방사특성 측정 장치 및 이에 장착되는 포지셔너
CN102130740A (zh) * 2010-01-19 2011-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线mimo系统中总接收灵敏度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US20120098713A1 (en) * 2010-10-20 2012-04-26 Mow Matt A System for testing multi-antenna devices using bidirectional faded channels
US20120100813A1 (en) * 2010-10-20 2012-04-26 Mow Matt A System for testing multi-antenna devices using bidirectional faded channels
JP2012251783A (ja) * 2011-05-31 2012-12-2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電波透過体の電力透過率測定方法
US20150030060A1 (en) * 2012-02-13 2015-01-29 Anite Telecoms Oy Radio channel data and the use thereof
WO2015062761A1 (en) * 2013-10-29 2015-05-07 Socowave Technologies Limited Active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s of test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0642A1 (ko) * 2020-09-01 2022-03-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34560A1 (en) 2018-02-01
US10230479B2 (en) 2019-03-12
CN107666359B (zh) 2021-10-08
CN109245830B (zh) 2021-08-24
CN110071771B (zh) 2021-10-15
CN109274446B (zh) 2021-06-01
CN109039482B (zh) 2021-06-01
CN107666359A (zh) 2018-02-06
CN109274446A (zh) 2019-01-25
CN110071771A (zh) 2019-07-30
CN109039482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5830A (zh) 用于射频环境模拟的分布式系统
US11362741B2 (en) Distributed system for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simulation
US9912418B2 (en) Distributed system for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simulation
US9786999B2 (en) Over-the-air test
US8912963B2 (en) System for testing multi-antenna devices using bidirectional faded channels
US10581538B2 (en) Distributed system for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simulation
EP3276362B1 (en) Distributed system for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simulation
US20120100813A1 (en) System for testing multi-antenna devices using bidirectional faded channels
US9098485B2 (en) 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testing wireless devices
US10014962B2 (en) Distributed system for radio frequency environment simulation
Liang et al. Dual-hop hybrid IRS-aided outdoor-to-indoor mmWave communications
Abbas et al. Hybrid beamformers design for MIMO relay networks in millimeter wave
Ahmadi‐Shokouh et al. Empirical MIMO beamforming and channel measurements at 57–64 GHz frequencies
Mei et al. OTA throughput prediction of MIMO antennas for wireless devices by simulated realistic channel model
Verdecia-Peña et al. Propagation Characterization Based on Ray-Tracing at 60 GHz Band: A Typical Indoor Office Scenario and Validation Measurements
Nam et al. 3D Channel Model in 3GPP
Karasawa Propagation channel modeling for wideband radio systems—How to create realistic MIMO propagation environment for OTA measurements
Palacios Morales Development of multi-link geometry-based MIMO channel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