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4674A -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4674A
CN109244674A CN201810997419.7A CN201810997419A CN109244674A CN 109244674 A CN109244674 A CN 109244674A CN 201810997419 A CN201810997419 A CN 201810997419A CN 109244674 A CN109244674 A CN 109244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adiator
shaft
electronic equipmen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974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4674B (zh
Inventor
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974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4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4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4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4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4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258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used with computer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至少包括两个辐射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设有辐射体,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辐射体位置交错。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折叠状态下电子设备上各个辐射体不重叠,可以减少各个辐射体之间的干扰,提高辐射体性能。可以实现电子设备多天线设计的需求。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通信、购物、娱乐等各种功能。
电子设备在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通信时,需要通过天线向外界发射上行信号,以及从外界接收下行信号,从而实现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当前,随着电子设备的通信需求以及可支持的通信频段的多样化,电子设备上多天线的设计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通信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上至少包括两个辐射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设有辐射体,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辐射体位置交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如上所述的天线组件;以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多个信号源,每一所述信号源与一所述辐射体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至少包括两个辐射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设有辐射体,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辐射体位置交错。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位于转轴两侧,第一壳体上的辐射体和第二壳体上的辐射体相互间隔距离较远,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可以提高辐射体性能。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位于转轴同一侧,第一壳体上的辐射体和第二壳体上的辐射体不重叠,确保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折叠状态下电子设备上各个辐射体不重叠,或者说不叠加在一起,可以减少各个辐射体之间的干扰,提高辐射体性能,可以实现电子设备多天线设计的需求,同时,在转轴上设置天线辐射体可以增加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桌面计算设备等。
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组件10、第一显示屏20、电路板、电池以及多个辐射体104。壳体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以及转轴103,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通过转轴103连接,电路板和电池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上,电路板和电池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02上,第一显示屏20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以及转轴103上,多个辐射体104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以及所述转轴103上。
其中,第一显示屏20和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显示屏20和电池电性连接,电池可以为第一显示屏20提供电能,电路板可以控制第一显示屏20进行显示。第一显示屏20可以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第一显示屏20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第一显示屏20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第一显示屏20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第一显示屏20具有第一显示部201、第二显示部202和连接显示部203。第一显示部201和第二显示部202通过连接显示部203连接,第一显示部201、第二显示部202和连接显示部203可以是一体结构,第一显示部201、第二显示部202和连接显示部203可以共同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共同构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第一显示屏20可以是柔性屏,连接显示部203可以是柔性结构。连接显示部203可以产生形变,连接显示部203可以折叠,以使得第一显示部201和第二显示部202的位置产生变化。
其中,第一显示部201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一面。第一显示部201可以覆盖在第一壳体101的一面的部分区域上,可以在第一壳体101上形成电子设备100的非显示区域。第一显示部201也可以覆盖在第一壳体101的一面的全部区域上,实现在第一壳体101的一面的全屏显示。第一显示部201可以跟随第一壳体101的运动而运动。
其中,第二显示部202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02的一面。第二显示部202可以覆盖在第二壳体102的一面的部分区域上,可以在第二壳体102上形成电子设备100的非显示区域。第二显示部202也可以覆盖在第二壳体102的一面的全部区域上,实现在第二壳体102的一面的全屏显示。第二显示部202可以跟随第二壳体102的运动而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形成打开状态时,第一显示部201和第二显示部202可以位于同一面,以共同显示画面,共同形成一显示面。
其中,连接显示部203可以覆盖在转轴103外表面。
请参阅图2至图4,其中,所述壳体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以及转轴103,所述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二壳体102通过所述转轴103枢接,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可以沿所述转轴103转动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打开或折叠,所述转轴103、所述第一壳体101以及所述第二壳体102上均设有多个辐射体104,当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101上的辐射体104与所述第二壳体102上的辐射体104位置交错。也就是说,当所述第一壳体101和所述第二壳体10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101上的辐射体104和所述第二壳体102上的辐射体104不重叠。
其中,第一壳体101可以包括一金属板材,也可以包括一塑料板材,也可以包括金属和塑料注塑成型的结合体。第一壳体101可以收纳或承载电子设备100的器件,比如第一显示屏20、电路板和电池等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1和转轴103连接,第一壳体101和转轴103可以相互转动。第一壳体101和转轴103可以通过销轴连接,第一壳体101和转轴103也可以通过铰链连接。需要说明书的是,第一壳体101和转轴103也可以通过其他可以转动的方式进行连接。
其中,第二壳体102可以包括一金属板材,也可以包括一塑料板材,也可以包括金属和塑料注塑成型的结合体。第二壳体102可以收纳或承载电子设备100的器件,比如第一显示屏20、电路板和电池等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02和转轴103连接,第二壳体102和转轴103可以相互转动。第二壳体102和转轴103可以通过销轴连接,第二壳体102和转轴103也可以通过铰链连接。需要说明书的是,第二壳体102和转轴103也可以通过其他可以转动的方式进行连接。
其中,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形状可以设置相同,比如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均为长方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不同。其中,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的尺寸可以设置相同,也可以设置不同。可以将第一壳体101的尺寸设置大于第二壳体102的尺寸,也可以将第一壳体101的尺寸设置小于第二壳体102的尺寸。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二壳体102可以沿所述转轴103对称设置。当然,所述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二壳体102可以不用沿所述转轴103对称设置,同时所述第一壳体101与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形状相同,当然,所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也可以为异形结构,即两边不对称的结构,所述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绕所述转轴103打开或折叠。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在围绕转轴103转动过程中,可以形成不同的状态。比如: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形成打开状态,打开状态表示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相互并排排列,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无重叠,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分别位于转轴103两侧。再比如: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形成折叠状态,折叠状态表示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层叠在一起,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相互形成重叠。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可以完全重叠,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也可以部分重叠。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1具有第一端部101A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101A相对的第二端部101B,所述第一端部101A可以为所述第一壳体101的顶端,当然所述第一端部101A也可以为所述第一壳体101的底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默认所述第一端部101A为第一壳体101的顶端,所述第一端部101A和第二端部101B之间通过第一侧边101C和第二侧边102C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所述第一侧边101C为第一壳体101的左边缘。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102具有第三端部102A以及与所述第三端部102A相对的第四端部102B,所述第三端部102A可以为所述第二壳体102的顶端,当然所述第三端部102A也可以为所述第二壳体102的底端,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默认所述第三端部102A为第二壳体102的顶端,所述第三端部102A和第四端部102B通过第三侧边101D与第四侧边102D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所述第四侧边102D为第二壳体102的右边缘。
其中,所述转轴103为金属材料,比如铜、银等材料,对于所述转轴103的具体哪种金属材料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当转轴103为金属材料时,可以将所述转轴103作为辐射体104。具体的,可以将所述转轴103作为一个辐射体104、两个辐射体104、三个辐射体104甚至多个辐射体104。比如,将所述转轴103分成第一子转轴1031、第二子转轴1032以及第三子转轴1033,所述第一子转轴1031作为第一辐射体1041,所述第二子转轴1032作为第二辐射体1042,所述第三子转轴1033作为第三辐射体104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辐射体1041与所述第二辐射体1042之间设有第一开口1051,所述第二辐射体1042与所述第三辐射体1043之间设有第二开口1052。
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转轴103也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比如,塑胶、陶瓷等,对于所述转轴103的具体哪种非金属材料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当转轴103为非金属材料时,可以在所述转轴103上固定连接多个辐射体104,具体的,可以通过在转轴103上设置多个缝隙,在缝隙内安装辐射体104,具体的,可以安装一个辐射体104、两个辐射体104、三个辐射体104甚至多个辐射体104。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所述转轴103上设置辐射层106,比如,所述转轴103上连接有第一子辐射体层1061、第二子辐射体1062以及第三子辐射体106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子辐射体层1061、第二子辐射体1062以及第三子辐射体1063可以为印刷天线辐射体或者FPC(柔性电路板)作为辐射体,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辐射层106与转轴103的连接形式并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01上设置有第四辐射体1044与第五辐射体1045,所述第二壳体102上设置有第六辐射体1046、第七辐射体1047以及第八辐射体1048。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上设置更多的辐射体104。
其中,所述第四辐射体1044与所述第一端部101A相邻设置,所述第五辐射体1045与所述第二端部101B相邻设置,所述六辐射体104、第七辐射体1047以及第八辐射体1048与所述第四侧边102D相邻设置。当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分别位于转轴103两侧,第四辐射体1044、第五辐射体1045、第六辐射体1046、第七辐射体1047以及第八辐射体1048相互间隔距离较远,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可以提高辐射体104性能。当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位于转轴103同一侧,第一壳体101上的辐射体104和第二壳体102上的辐射体104不重叠,确保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在折叠状态下电子设备100上各个辐射体104不重叠,或者说不叠加在一起,可以减少各个辐射体104之间的干扰,提高辐射体104性能。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多天线设计的需求。同时,因为转轴103上设置有辐射体104,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增加,各辐射体104之间的隔离度,成为保证辐射体104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辐射体104可以电性连接至少一个信号源30,以及一辐射体104可以电连接至少一个接地点。信号源30和接地点可以设置在电路板上。从而,每一个辐射体104均可以构成信号回路。
其中,多个信号源30可以由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进行控制。信号源30可以产生射频信号,辐射体104可以收发射频信号。辐射体104可以发射射频信号,也可以接收射频信号,或者也可以用于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多个辐射体104可以组成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天线。从而,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多个辐射体104实现与基站或其它电子设备100的通信,实现多天线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信号源30可以用于产生不同频率的射频信号。例如,多个信号源30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可以产生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多个信号源30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可以产生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信号。从而,一个、两个或多个辐射体104可以收发4G信号,一个、两个或多个辐射体104可以收发5G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两个或多个辐射体104可以收发第一频率范围或/和第二频率范围的射频信号。其中,第一频率范围的射频信号为4G信号,第二频率范围的射频信号为5G信号。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最高频率小于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最低频率。一个、两个或多个辐射体104可以收发4G信号和5G信号。第一频率范围可以包括615MHz(兆赫兹)至4200MHz。第二频率范围可以包括4.4GHz(吉赫兹)至30GHz。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或两个辐射体104可以收发短距离天线信号和定位信号,短距离天线信号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信号、蓝牙信号等,定位信号可以为GPS信号。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第六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具有后盖,后盖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02上,后盖和第二显示部202分别位于第二壳体102的两个相对面上。需要说明的是,后盖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玻璃等制成。后盖可以盖设在电池上,以对电池进行保护。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后盖外表面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辐射体104。后盖外表面设置辐射体104,可以与第一壳体101的辐射体104及第二壳体102的辐射体104共同形成辐射体104的布局,同样不会对电子设备100的各个辐射体104形成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二显示屏21。第二显示屏21和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二显示屏21和电池电性连接,电池可以为第二显示屏21提供电能,电路板可以控制第二显示屏21进行显示。其中,第二显示屏21可以安装在第一壳体101上。第二显示屏21和第一显示部201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01的两个相对面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显示屏21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102上。
其中,第二显示屏21可以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可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另一个显示面。第二显示屏21可以为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器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第二显示屏21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第一显示屏204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屏21和第一显示屏20可以同时显示画面,第二显示屏21和第一显示屏20可以同时显示不同的画面,也可以同时显示相同的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处于折叠状态时,如果第一显示屏20位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且第二显示屏21位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外侧时,则可以控制第一显示屏20熄屏,可以仅通过第二显示屏21显示画面。
而当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处于折叠状态时,如果第二显示屏21位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且第一显示屏20位于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外侧时,则可以控制第二显示屏21熄屏,可以仅通过第一显示屏20显示画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图7和图8所示电子设备100与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的区别在于:所述第四辐射体1044与所述第一端部101A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01的轴向中心线,所述第五辐射体1045位位于所述第一侧边101C与所述第二端部101B边角位置,所述第六辐射体1046位于所述第三端部102A与所述第四侧边102D边角位置,所述第七辐射体1047与所述第四侧边102D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02横向中心线,所述第八辐射体1048与所述第四端部102B相邻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02轴向中心线。
当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分别位于转轴103两侧,第四辐射体1044、第五辐射体1045、第六辐射体1046、第七辐射体1047以及第八辐射体1048相互间隔距离较远,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干扰,可以提高辐射体104性能。当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位于转轴103同一侧,第一壳体101上的辐射体104和第二壳体102上的辐射体104不重叠,同时,第一辐射体1041、第二辐射体1042以及第三辐射体1043、第四辐射体1044、第五辐射体1045、第六辐射体1046、第七辐射体1047以及第八辐射体1048相互间隔距离也较远,确保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在折叠状态下电子设备100上各个辐射体104不重叠,或者说不叠加在一起,可以减少各个辐射体104之间的干扰,提高辐射体104性能。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多天线设计的需求。同时,因为转轴103上设置有辐射体104,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增加,各辐射体104之间的隔离度,成为保证辐射体104之间不会产生干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转轴,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上至少包括两个辐射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设有辐射体,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辐射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辐射体位置交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金属材料,所述转轴包括至少两个子转轴,所述至少两个子转轴相互独立且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第一子转轴、第二子转轴以及第三子转轴,所述第一子转轴作为第一辐射体,所述第二子转轴作为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三子转轴作为第三辐射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辐射体与所述第三辐射体之间设有第二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非金属材料,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辐射体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层包括第一子辐射体层、第二子辐射体层以及第三辐射体层,所述第一子辐射体层、第二子辐射体层以及第三辐射体层贴覆在所述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三端部相对的第四端部,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三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三侧边相对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端部相邻设置有第四辐射体,所述第二端部相邻设置有所述第五辐射体与,所述第四侧边相邻设置有所述六辐射体、第七辐射体以及第八辐射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第一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三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三端部相对的第四端部,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三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三侧边相对的第四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中心线且靠近所述第一端部的位置设置有第四辐射体,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端部边角位置设置有第五辐射体位,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第四侧边边角位置设置有第六辐射体,所述第二壳体横向中心线且靠近所述第一侧边的位置设有第七辐射体,所述第二壳体轴向中心线且靠近所述第一四端部的位置设有第八辐射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用于收发第一频率范围或/和第二频率范围的射频信号,所述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最高频率小于所述第二频率范围中的最低频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包括615MHz至4200MHz,所述第二频率范围包括4.4GHz至30GHz。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辐射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周缘外表面和第二壳体的周缘外表面。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以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多个信号源,每一所述信号源与一所述辐射体电性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屏包括:
第一显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第二显示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以及
连接显示部,设置在所述转轴位置,所述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通过所述连接显示部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相对于所述连接显示部可折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和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屏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显示屏和第一显示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个相对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后盖与所述第二显示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个相对面上。
CN201810997419.7A 2018-08-29 2018-08-29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244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7419.7A CN109244674B (zh) 2018-08-29 2018-08-29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7419.7A CN109244674B (zh) 2018-08-29 2018-08-29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4674A true CN109244674A (zh) 2019-01-18
CN109244674B CN109244674B (zh) 2021-03-02

Family

ID=65069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97419.7A Active CN109244674B (zh) 2018-08-29 2018-08-29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4674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1907A (zh) * 2019-08-27 2019-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声音传输方法
CN111128030A (zh) * 2020-01-02 2020-05-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585005A (zh) * 2019-04-25 2020-08-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天线且用于无线通信的显示装置结构
WO2020215519A1 (zh) * 2019-04-25 2020-10-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展收组件以及终端
WO2021000196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屏终端的天线模组及终端
WO2021177698A1 (ko) * 2020-03-02 2021-09-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장치에서의 안테나 배치
WO2022045641A1 (ko) * 2020-08-25 2022-03-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9368A (zh) * 2001-07-20 2003-0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控制移动通讯终端的辐射特性的双天线
CN101641828A (zh) * 2007-03-30 2010-02-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装置
CN101919111A (zh) * 2007-12-03 2010-12-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便携无线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577333A (zh) * 2009-10-19 2012-07-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
US20140097993A1 (en) * 2012-10-10 2014-04-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antenna device
US20140240178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with antenna device for display element or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flexible functional region
CN205335412U (zh) * 2016-01-07 2016-06-22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复合天线
CN107104281A (zh) * 2017-03-13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9952622B2 (en) * 2016-06-01 2018-04-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093358A1 (en) * 2016-11-16 2018-05-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tennas selection based on sensors
CN108292796A (zh) * 2015-12-07 2018-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9368A (zh) * 2001-07-20 2003-0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可控制移动通讯终端的辐射特性的双天线
CN101641828A (zh) * 2007-03-30 2010-02-0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输入多输出通信装置
CN101919111A (zh) * 2007-12-03 2010-12-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便携无线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577333A (zh) * 2009-10-19 2012-07-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
US20140097993A1 (en) * 2012-10-10 2014-04-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antenna device
US20140240178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with antenna device for display element or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flexible functional region
CN108292796A (zh) * 2015-12-07 2018-07-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天线的电子设备
CN205335412U (zh) * 2016-01-07 2016-06-22 常熟市泓博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复合天线
US9952622B2 (en) * 2016-06-01 2018-04-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093358A1 (en) * 2016-11-16 2018-05-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tennas selection based on sensors
CN107104281A (zh) * 2017-03-13 2017-08-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5005A (zh) * 2019-04-25 2020-08-2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天线且用于无线通信的显示装置结构
WO2020215519A1 (zh) * 2019-04-25 2020-10-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展收组件以及终端
US10827046B1 (en) 2019-04-25 2020-11-0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ssembly for folding and unfolding screen, and terminal
WO2021000196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折叠屏终端的天线模组及终端
CN110581907A (zh) * 2019-08-27 2019-12-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声音传输方法
CN110581907B (zh) * 2019-08-27 2021-07-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声音传输方法
CN111128030A (zh) * 2020-01-02 2020-05-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128030B (zh) * 2020-01-02 2021-11-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1177698A1 (ko) * 2020-03-02 2021-09-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장치에서의 안테나 배치
WO2022045641A1 (ko) * 2020-08-25 2022-03-0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EP4187714A4 (en) * 2020-08-25 2024-0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4674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4674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167151B (zh) 电子设备
CN108879072B (zh) 电子设备
CN102804106B (zh) 触摸与显示面板天线
US20220075413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9216868B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TWI461982B (zh) 具有天線圖樣之觸控面板結構、觸控顯示面板結構及具有相關觸控面板結構的通訊裝置
US1107544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tenna mechanism
CN208637578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738425U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4516571B (zh) 触控面板组件与电子装置
TW201444175A (zh) 具感應天線之顯示模組及電子裝置
US20130134225A1 (en) Rfid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201407231A (zh) 具有天線圖樣的觸控面板結構、觸控與顯示面板結構、整合觸控顯示面板結構以及形成具有天線圖樣的觸控面板之方法
US20120162016A1 (en) Antenna module, and touch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230199096A1 (en)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9167154A (zh) 电子设备
CN109216865A (zh) 电子设备
JP2015070307A (ja) 電子機器
TW201427315A (zh) 具有nfc天線的可擕式電子裝置
CN208637579U (zh) 电子设备
EP41704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flexible display and antenna
CN109193122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0001186A1 (zh) 电子设备
CN109216867A (zh)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