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4101A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44101A CN109244101A CN201710555481.6A CN201710555481A CN109244101A CN 109244101 A CN109244101 A CN 109244101A CN 201710555481 A CN201710555481 A CN 201710555481A CN 109244101 A CN109244101 A CN 1092441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emitting
- emitting diode
- common electrode
- display panel
- panel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3760 hair shin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group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2 germ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german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Ge] GNPVGFCGXDB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2447 hatch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72 electrod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07 epitax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多个第一共电极及多个第二共电极。基板的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及第二子像素区。第一发光二极管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第一子像素区,而第二发光二极管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第二子像素区。每一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不同于每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第一共电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且与第一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第二共电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且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第一共电极的材质不同于第二共电极的材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的显示面板中,共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皆会配置于显示区域中,其中发光二极管位于每一像素区域且电性连接至同一个共电极,借着共电极与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电压差而使得显示介质层的状态改变而进行显示。然而,不同主要发光波长的发光二极管(如红光发光二极管与蓝光发光二极管/或绿光发光二极管)因其材料特性差异大,因此当连接至同一个共电极时,如红光发光二极管则易出现电流不稳定的问题,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其包括一基板、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多个第一共电极以及多个第二共电极。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一第一子像素区以及一第二子像素区。第一发光二极管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发光二极管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第二子像素区。每一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不同于每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第一共电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且与第一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第二共电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且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其中第一共电极的材质不同于第二共电极的材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共电极的材质为金/锗/镍,而第二共电极的材质为钛/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每一像素单元的一第三子像素区。第二共电极还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且与第三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发光二极管为一红光发光二极管,而每一第二发光二极管为一绿光发光二极管,且每一第三发光二极管为一蓝光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沿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在一第二方向上,两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一第一间距与两相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一第二间距相同,且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共电极还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而第二共电极还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共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连接至第一发光二极管。每一第二共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连接至第二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包括一第一P型半导体层、一第一主动层以及一第一N型半导体层。每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包括一第二P型半导体层、一第二主动层以及一第二N型半导体层。第一共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N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第二共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N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绝缘层,配置于基板上,且位于第一共电极与基板之间以及第二共电极与基板之间,以使第一共电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第一P型半导体层电性绝缘,以使第二共电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P型半导体层电性绝缘。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第一主动层至基板上的一第一垂直距离与第二主动层至基板上的一第二垂直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一透明导电层,配置于第一共电极与第二共电极上,且至少覆盖第一共电极、第二共电极、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像素单元配置有二个第二共电极以及位于第二共电极之间的每一第一共电极。每一第一子像素区配置有二个彼此串联且连接至第一共电极的第一发光二极管。每一第二子像素区配置有二个彼此串联且分别连接至第二共电极的第二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发光二极管沿一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在一第二方向上两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一第一间距不同于两相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一第二间距,且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共电极与每一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接触面积为每一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面积的5%至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共电极与每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接触面积为每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面积的5%至15%。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设计中,由于第一共电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且与第一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而第二共电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且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不同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且第一共电极的材质不同于第二共电极的材质。因此,可有效解决现有不同主要发光波长的发光二极管搭配相同共电极而产生电流不稳定的问题。简言之,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B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3A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3B显示为沿图3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C显示为沿图3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与图4B分别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于不同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a、100a’、100b、100c、100d、100e:显示面板
110a、110a’:基板
111a、111a’:像素单元
112a:第一子像素区
114a:第二子像素区
116a:第三子像素区
120a、120c、120e:第一发光二极管
122c:N型半导体层
124c:主动层
126c:P型半导体层
130a、130c、130e:第二发光二极管
132c:N型半导体层
134c:主动层
136c:P型半导体层
140a、140c、140e:第三发光二极管
150a、150b、150c、150e:第一共电极
160a、160b、160c、160e:第二共电极
152b:第一连接部
162b:第二连接部
170:绝缘层
180:透明导电层
A:区域
D1、D1’:第一间距
D2、D2’:第二间距
D3、D3’:第二间距
H、H1、H2:厚度
L1:第一方向
L2:第二方向
T:垂直距离
T1:第一垂直距离
T2:第二垂直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显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A,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a包括一基板110a、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多个第一共电极150a以及多个第二共电极160a。基板110a具有多个像素单元111a,其中每一像素单元111a包括一第一子像素区112a以及一第二子像素区114a。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配置于基板110a上且位于每一像素单元111a的第一子像素区112a。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配置于基板110a上且位于每一像素单元111a的第二子像素区114a。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主要发光波长不同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的主要发光波长。第一共电极150a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且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形成欧姆接触。第二共电极160a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且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形成欧姆接触,其中第一共电极150a的材质不同于第二共电极160a的材质。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像素单元111a呈阵列排列,其中每一个像素单元111a是由一个第一子像素区112a与一个第二子像素区114a所组成,且第一子像素区112a与第二子像素区114a在一第一方向L1上呈交替排列。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位于第一子像素区112a,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例如是一红光发光二极管,其主要发光波长例如是大于等于610纳米且小于700纳米,而尺寸是8微米X 25微米或7微米X 20微米。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位于第二子像素区114a,其中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例如是一绿光发光二极管,其主要发光波长例如是大于等于490纳米且小于570纳米;或者是一蓝光发光二极管,其主要发光波长例如是大于等于430纳米且小于490纳米,而尺寸是8微米X 25微米或7微米X 20微米。如图1A所示,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沿第一方向L1交替排列。在一第二方向L2上,两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之间的一第一间距D1与两相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之间的一第二间距D2相同,其中第一方向L1垂直于第二方向L2。也就是说,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不论是在第一方向L1或第二方向L2上都呈等间距间隔排列。
再者,本实施例的第一共电极150a的材质具体化为金/锗/镍,其直接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其中第一共电极150a的宽度例如是10微米至16微米。特别是,第一共电极150a只与具体化为红光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形成欧姆接触。也就是说,第一共电极150a对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而言仅是一金属导电层,并不会形成欧姆接触。同样地,第二共电极160a的材质具体化为钛/铝,其直接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其中第二共电极160a的宽度例如是10微米至16微米。特别是,第二共电极160a只与具体化为绿光发光二极管或蓝光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形成欧姆接触。也就是说,第二共电极160a对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而言仅是一金属导电层,并不会形成欧姆接触。
此外,较佳地,第一共电极150a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的接触面积为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的面积的5%至15%,例如接触面积的宽度为3微米。同样地,第二共电极160a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的接触面积为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的面积的5%至15%,例如接触面积的宽度为3微米。此处,接触面积是指俯视面积,请参阅图1A中的区域A。若当第一共电极150a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所接触的面积小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的面积的5%时,则会因为接触的面积不够导致电阻值太大,而影响显示面板100a的显示品质。若当第二共电极160a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所接触的面积小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的面积的5%至15%时,则会因为接触的面积太大而影响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的发光面积,而影响显示面板100a的显示品质。
简言之,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的设计中,由于第一共电极150a直接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且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形成欧姆接触,而第二共电极160a直接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且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形成欧姆接触,且第一共电极150a的材质不同于第二共电极160a的材质。因此,相较于现有不同主要发光波长的发光二极管连接至同一个共电极而言,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的设计可以避免电流不稳定的问题。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1B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与图1A的显示面板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更包括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配置于基板110a’上且位于每一像素单元111a’的一第三子像素区116a,其中第一子像素区112a、第二子像素区114a以及第三子像素区116a在第一方向L1依序且交替排列。第一共电极150a与第二共电极160a直接接触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且第二共电极160a与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形成欧姆接触。此处,此处,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具体化为一红光发光二极管,而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具体化为一绿光发光二极管,且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具体化为一蓝光发光二极管。在第二方向L2上,两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之间的第一间距D1、两相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之间的第二间距D2与两相邻的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之间的一第三间距D3相同。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B与图2,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b与图1B的显示面板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共电极150b只接触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而第二共电极160b只接触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与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一共电极150b包括多个突出的第一连接部152b,其中第一连接部152b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连接。每一第二共电极160b包括多个突出的第二连接部162b,其中第二连接部162b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以及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连接。
由于第一共电极150b的第一连接部152b直接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且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形成欧姆接触,而第二共电极160b的第二连接部162b直接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与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且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及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形成欧姆接触,且第一共电极150a的材质不同于第二共电极160a的材质。因此,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b的设计可以避免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及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出现电流不稳定的问题。另外突出的连接部设计可以减少共电极遮光、吸光的比例,提升整体出光效率。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b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图3A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B显示为沿图3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3C显示为沿图3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同时参考图1B与图3A,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c与图1B的显示面板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两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之间的一第一间距D1’不同于两相邻的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之间的一第二间距D2’,而两相邻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之间的第一间距D1’不同于两相邻的第三发光二极管140c之间的一第三间距D3’。详细来说,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与第三发光二极管140c沿第一方向L1交替排列。相同发光颜色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则是沿第二方向L2上排列,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也是沿第二方向L2上排列,第三发光二极管140c也是沿第二方向L2上排列。由于第一间距D1’分别与第二间距D2’、第三间距D3’不同,因此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只与第一共电极150c重叠接触,而不与第二共电极160c重叠接触;相同地,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与第三发光二极管140c只与第二共电极160c重叠接触,而不与第一共电极150c重叠接触。
再者,请同时参考图3B与图3C,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包括一N型半导体层122c、一主动层124c以及一P型半导体层126c,其中主动层124c位于N型半导体层122c与P型半导体层126c之间,且N型半导体层122c位于主动层124c与基板110a之间。每一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磊晶层叠关系也大致相同,包括一N型半导体层132c、一主动层134c以及一P型半导体层136c,其中主动层134c位于N型半导体层132c与P型半导体层136c之间,且N型半导体层132c位于主动层134c与基板110a之间。第一共电极150c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的P型半导体层126c电性连接,而第二共电极160c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的P型半导体层136c电性连接。
再者,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c还包括一绝缘层170,配置于基板110a上,且位于第一共电极150c与基板110a之间以及第二共电极160a与基板110a之间。绝缘层170的配置可使第一共电极150c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的N型半导体层122c电性绝缘于P型半导体126c与主动层124c,也可使第二共电极160c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的N型半导体层132c电性绝缘。此处,绝缘层170至基板110上的一垂直距离T大于主动层124c至基板110上的一第一垂直距离T1与主动层134c至基板110上的一第二垂直距离T2。绝缘层170的厚度H小于每一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的厚度H1与每一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的厚度H2,其中绝缘层170的厚度H例如是1微米至3微米。换言之,绝缘层170至少盖过主动层124c与主动层134c的侧壁,其目的在于避免第一共电极150c、第二共电极160c与主动层124c、主动层134c、N型半导体层122c以及N型半导体层132c接触,造成短路令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及第二发二极管130c失效。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三发光二极管140c的配置方式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的配置方式完全相同,于此不在加以赘述。
由于第一共电极150c直接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且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形成欧姆接触,而第二共电极160c直接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与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且与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及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形成欧姆接触,且第一共电极150c的材质不同于第二共电极160c的材质。因此,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c的设计可以避免第一发光二极管120a、第二发光二极管130a及第三发光二极管140a出现电流不稳定的问题。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a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图4A与图4B分别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于不同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同时参考图3B、图3C与图4A及图4B,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c与图3B及图3C的显示面板100c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显示面板100d更包括一透明导电层180,配置于第一共电极150c与第二共电极160c上,且至少覆盖第一共电极150c、第二共电极160c、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以及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此处,透明导电层180设置的目的在于电流均匀传导,也可保护第一共电极150c、第二共电极160c与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及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甚至于可帮助改善第一发光二极管120c及第二发光二极管130c的光取出效率。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A与图5,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e与图3A的显示面板100c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e的第一发光二极管120e彼此串联且与第一共电极150e形成欧姆接触,而第二发光二极管130e彼此串联且与第二共电极160e形成欧姆接触,且第三发光二极管140e彼此串联且与另一第二共电极160e形成欧姆接触。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设计中,由于第一共电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且与第一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而第二共电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且与第二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不同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且第一共电极的材质不同于第二共电极的材质。因此,可有效解决现有不同主要发光波长的发光二极管搭配相同共电极而产生电流不稳定的问题。简言之,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多个像素单元,各所述多个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区以及第二子像素区;
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区;
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区,其中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不同于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主要发光波长;
多个第一共电极,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且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以及
多个第二共电极,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且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其中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的材质不同于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的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的材质为金/锗/镍,而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的材质为钛/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各所述多个像素单元的第三子像素区,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还连接所述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且与所述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形成欧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为红光发光二极管,而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为绿光发光二极管,且各所述多个第三发光二极管为蓝光发光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而在第二方向上,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第一间距与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第二间距相同,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还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而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还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且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而各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且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一P型半导体层、第一主动层以及第一N型半导体层,而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包括第二P型半导体层、第二主动层以及第二N型半导体层,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所述多个第一P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所述多个第二P型半导体层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绝缘层,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与所述基板之间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与所述基板之间,以使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多个所述第一N型半导体层、多个所述第一主动层电性绝缘,以使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多个所述第二N型半导体层、多个所述第二主动层电性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主动层至所述基板上的第一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主动层至所述基板上的第二垂直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透明导电层,配置于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上,且至少覆盖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以及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个像素单元配置有二个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之间的各所述第一共电极,各所述第一子像素区配置有二个彼此串联且连接至各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而各所述第二子像素区配置有二个彼此串联且分别连接至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在第二方向上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第一间距不同于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之间的第二间距,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个第一共电极与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接触面积为各所述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面积的5%至1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多个第二共电极与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接触面积为各所述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面积的5%至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55481.6A CN109244101B (zh) | 2017-07-10 | 2017-07-10 | 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55481.6A CN109244101B (zh) | 2017-07-10 | 2017-07-10 | 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44101A true CN109244101A (zh) | 2019-01-18 |
CN109244101B CN109244101B (zh) | 2023-06-13 |
Family
ID=65082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55481.6A Active CN109244101B (zh) | 2017-07-10 | 2017-07-10 | 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4410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5998A (zh) * | 2020-03-20 | 2020-11-10 |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US11450796B2 (en) | 2020-03-20 | 2022-09-20 | PlayNitride Display Co., Ltd. | 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70971A1 (en) * | 2002-01-17 | 2003-09-11 | Katsuhiro Tomoda | Alloying method, and wiring form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unit fabricating method |
CN1501187A (zh) * | 2002-11-11 | 2004-06-02 | ������������ʽ���� | 具有半导体薄膜的半导体装置 |
US20140159067A1 (en) * | 2012-12-10 | 2014-06-12 | LuxVu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Active matrix emissive micro led display |
US20140267683A1 (en) * | 2013-03-15 | 2014-09-18 | LuxVu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integrated defect detection test |
-
2017
- 2017-07-10 CN CN201710555481.6A patent/CN1092441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70971A1 (en) * | 2002-01-17 | 2003-09-11 | Katsuhiro Tomoda | Alloying method, and wiring forming method, display devic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display unit fabricating method |
CN1501187A (zh) * | 2002-11-11 | 2004-06-02 | ������������ʽ���� | 具有半导体薄膜的半导体装置 |
US20140159067A1 (en) * | 2012-12-10 | 2014-06-12 | LuxVu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Active matrix emissive micro led display |
US20140267683A1 (en) * | 2013-03-15 | 2014-09-18 | LuxVu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integrated defect detection test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5998A (zh) * | 2020-03-20 | 2020-11-10 |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CN111915998B (zh) * | 2020-03-20 | 2022-05-31 | 錼创显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
US11450796B2 (en) | 2020-03-20 | 2022-09-20 | PlayNitride Display Co., Ltd. | 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44101B (zh) | 2023-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84496B (zh) | 半導體發光結構 | |
US8188489B2 (en) | Light emitting diode for AC operation | |
US10658345B2 (en) | LED display panel | |
JP6707142B2 (ja) | 発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発光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
US9054258B2 (en) |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 |
US20230091748A1 (en) | Detection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 |
US20240304776A1 (en) |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209119108U (zh) | 一种oled显示器 | |
WO2020044991A1 (ja) | 発光素子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9244101A (zh) | 显示面板 | |
US11342377B2 (en) | 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 |
US20130049060A1 (en) | Light-emitting diod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7658373A (zh) | 发光二极管结构与其制造方法 | |
KR20230031858A (ko) |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170112275A (ko) | 어레이 기판,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 |
CN114068775B (zh) | 一种倒装led芯片、led封装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5460764A (zh)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KR20160126944A (ko) | 반도체 발광소자 | |
US7525246B2 (en) | Alternating curr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 |
CN109244100A (zh) | 显示装置 | |
KR102066517B1 (ko) | 반도체 발광소자 | |
US11276808B2 (en) | Conductive substrate for a display device | |
CN105140369B (zh) | 发光二极管结构 | |
CN217086612U (zh) | 半导体装置 | |
KR102060465B1 (ko) | 반도체 발광소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6 Address after: 8th Floor, No.13 Kezhong Road, Zhunan Town, Miaoli County,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China Patentee after: PlayNitride Inc.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TaiWan, China Address before: Grand Cayman Island, Grand Exhibition Hall Commercial Center, Olander Road, 802 West Bay Road, PO Box 32052, KY1-1208,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PlayNitride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ayman Isla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