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3157A - 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3157A
CN109243157A CN201811113293.9A CN201811113293A CN109243157A CN 109243157 A CN109243157 A CN 109243157A CN 201811113293 A CN201811113293 A CN 201811113293A CN 109243157 A CN109243157 A CN 109243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image
connect
modu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32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岳剑
莫土有
陈斯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i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i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i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i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132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31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3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315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0Denoising; Smoot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73Deblurring; Sharpe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32Surveill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利用中央处理装置、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太阳能电池板、整流稳压电路、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用户手机、显示模块、存储模块以及除湿模块对交通电子工业机箱内湿度进行监测,使用湿度传感器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获知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若湿度过大,则控制除湿模块对工业机箱进行除湿作业,同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获知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以对工业机箱内各部件/配件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工控机中的主要部件/机构都设置于工业机箱中,工业机箱作为工控机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工控机中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外壳用钢板和塑料结合制成,硬度高,主要起保护机箱内部元件的作用。支架主要用于固定主板、电源和各种驱动器。此外,工业机箱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重要作用,机箱有很多种类,现在市场比较普遍的是AT、ATX、Micro ATX以及BTX-AT机箱。
目前,机箱的种类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功能过于单一,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增长的需求,工控机在运行时,机箱内的湿度参数影响各部件/机构的运行效率,反之,各部件/机构的运行效率也会引起机箱内的湿度参数的变化,目前的机箱并不能对机箱内的湿度参数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利用中央处理装置、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太阳能电池板、整流稳压电路、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用户手机、显示模块、存储模块以及除湿模块对工业机箱内湿度进行监测,使用湿度传感器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获知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若湿度过大,则控制除湿模块对工业机箱进行除湿作业,同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获知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以对工业机箱内各部件/配件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装置、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太阳能电池板、整流稳压电路、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用户手机、显示模块、存储模块以及除湿模块。
其中,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图像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以及蓄电池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和除湿模块的输入端均与中央处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与中央处理装置双向通讯连接,用户手机与无线传输模块双向通讯连接。
优选的是,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图像平滑单元、图像锐化单元以及图像增强单元。
其中,图像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图像平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平滑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锐化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锐化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增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增强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图像平滑单元对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清晰度增强处理,图像锐化单元对经过图像平滑单元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锐化处理,图像增强单元对经过图像锐化单元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亮度增强处理,图像增强单元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
优选的是,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工业机箱的侧壁,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将采集的湿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V0,并将电压信号V0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V1为经过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的电压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滤波单元,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滤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装置的ADC端口连接。
优选的是,信号放大单元包括集成运放A1-A2、电阻R1-R14、电容C1-C5以及三极管T1-T4。
其中,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一端并联后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并联后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并联后与集成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容C1的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并联后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1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6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滑动变阻器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并联后分别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并联后与集成运放A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并联后与集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9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并联后的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并联后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并联后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是,信号滤波单元包括电阻R15-R18、电容C6-C8以及集成运放A3。
其中,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还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与电容C8并联后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6与电容C8并联后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6与电容C8并联后的另一端还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中央处理装置的ADC端口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V1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的ADC端口。
优选的是,将图像采集模块传输至图像处理模块的机组图像定义为二维函数f(x,y) ,其中x、y是空间坐标,图像平滑单元对图像f(x,y)进行图像清晰度增强处理,经过图像清晰度增强处理后的图像二维函数为h(x,y),其中,
m,n为正整数,i,j为整数, w(i,j)为(2m+1)×(2n+1)矩阵w的一个元素。
优选的是,图像锐化单元对图像h(x,y)进行图像锐化处理,经过图像锐化处理后的图像二维函数为g(x,y),图像u(x,y)为预处理图像信息,其中,
优选的是,图像增强单元对图像g(x,y)进行图像亮度增强处理,经过图像亮度增强处理后的图像二维函数为d(x,y),其中,
图像增强单元将处理后的图像d(x,y)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中央处理装置将图像d(x,y)传输至显示装置和存储装置,并且,中央处理装置将图像d(x,y)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用户手机。
优选的是,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依次进行信号放大和信号滤波处理,信号处理电路将处理后的湿度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中央处理装置将接收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显示装置和存储装置,中央处理装置将接收到的湿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用户手机;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依次进行图像平滑、图像锐化以及图像增强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中央处理装置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装置和存储装置,中央处理装置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用户手机。
优选的是,工作人员通过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对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和湿度信息进行监控,若湿度过高,则工作人员使用用户手机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中央处理装置发送触发信号,中央处理装置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向除湿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除湿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对工业机箱进行除湿作业,直至工业机箱内的湿度值正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利用中央处理装置、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太阳能电池板、整流稳压电路、蓄电池、无线传输装置、用户手机、显示模块、存储模块以及除湿模块对工业机箱内湿度进行监测,使用湿度传感器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获知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若湿度过大,则控制除湿模块对工业机箱进行除湿作业,同时,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和用户手机获知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以对工业机箱内各部件/配件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2)本发明提供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图像处理模块对采集的图像依次进行图像平滑、图像锐化、图像增强处理,可高效、快速的提取图像采集模块的图像信息,可提高对工业机箱内图像的辨识精度,有效地减少误判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1-中央处理装置;2-湿度传感器;3-信号处理电路;4-图像采集模块;5-图像处理模块;6-太阳能电池板;7-整流稳压电路;8-蓄电池;9-无线传输装置;10-用户手机;11-显示模块;12-存储模块;13-除湿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装置1、湿度传感器2、信号处理电路3、图像采集模块4、图像处理模块5、太阳能电池板6、整流稳压电路7、蓄电池8、无线传输装置9、用户手机10、显示模块11、存储模块12以及除湿模块13。
其中,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图像采集模块4的输出端与图像处理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6的输出端与整流稳压电路7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稳压电路7的输出端与蓄电池8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出端、图像处理模块5的输出端以及蓄电池8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11的输入端、存储模块12的输入端和除湿模块13的输入端均与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无线传输模块9与中央处理装置1双向通讯连接,用户手机10与无线传输模块9双向通讯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中央处理装置1、湿度传感器2、信号处理电路3、图像采集模块4、图像处理模块5、太阳能电池板6、整流稳压电路7、蓄电池8、无线传输装置9、用户手机10、显示模块11、存储模块12以及除湿模块13对工业机箱内湿度进行监测,使用湿度传感器2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11和用户手机10,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11和用户手机10获知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若湿度过大,则控制除湿模块13对工业机箱进行除湿作业,同时,图像采集模块4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模块11和用户手机10,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11和用户手机10获知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以对工业机箱内各部件/配件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湿度传感器2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相对湿度值,若相对湿度值大于30%则会影响工业机箱内各部件/配件的正常运行,图像采集模块4可对工业机箱内各部件/配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上述实施方式中,太阳能电池板6收集太阳光能,经过整流稳压电路7转换为低压直流电存储于蓄电池8中,蓄电池8给中央处理装置1供电,由于交通电子工业机箱需要放置在户外,考虑到环境的特殊性,采用太阳能电池板6结合蓄电池8的形式为中央处理装置1供电,符合节能环保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也降低了成本。
具体地,蓄电池6为中央处理装置1、湿度传感器2、信号处理电路3、图像采集模块4、图像处理模块5、无线传输装置9、显示模块11、存储模块12以及除湿模块13提供工作电压。
显示模块11和存储模块12设置于监控室内,存储模块12还包括一USB数据端口,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该USB数据接口获知工业机箱内的湿度数据和图像数据的实时数据以及历史数据,便于工作人员后期研究、分析。
具体地,中央处理装置1为8位微处理器Atmega128。
上述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成本和处理性能的要求,中央处理装置1选用低功耗8位微处理器Atmega128,该芯片硬件资源丰富,具有低功耗、功能多、价格便宜和性能强大等优点,Atmega128自身带有128K字节Flash存储器,同时带有4K字节的EEPROM存储器,湿度传感器2采集的数据直接存放在EEPROM存储器中,Atmega128内部的ADC端口具有8个通道,每通道的分辨率为10bit,输入电压范围为0~5V,能够满足监测数据巡回采集的需要,同时也无需另加AD转换器件,简化了外围电路设计,降低了成本。
具体地,显示模块11为LCD显示单元,其中,LCD显示单元为20pinLCD1286HZ。
上述实施方式中,LCD显示单元采用3.3V电压供电,以便于与微处理器Atmega128的I/O口电平匹配,LCD显示单元与微处理器Atmega128的接口采用串行接口进行通信。
具体地,无线传输模块9为WiFi模块,WiFi模块为VT6656模块。
上述实施方式中, WiFi作为一种无线联网技术,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布线,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因此特别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WiFi模块采用VT6656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VT6656模块内嵌TCP/IP协议线,降低了设计的难度,同时大大提高了Atmega128处理其他数据的能力,VT6656与Atmega128的连接非常简单,二者可以通过标准的USB接口直接相连,VT6656模块采用54Mbps标准的802.11g无线以太网访问,比基于802.11b协议的快5倍,采用USB2.0接口最高比USB1.0接口快40倍,新的天线技术支持更远距离的无线访问,支持所有标准的821.11g和802.11b无线路由器及接入点,支持64/128/256位WEP加密,支持WPA/WPA2、WPA-PSK/WPA2-PSK等高级加密与安全机制。
如图2所示,图像采集模块4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图像处理模块5包括图像平滑单元、图像锐化单元以及图像增强单元。
其中,图像采集模块4的信号输出端与图像平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平滑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锐化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锐化单元的输出端与图像增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图像增强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图像平滑单元对图像采集模块4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清晰度增强处理,图像锐化单元对经过图像平滑单元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锐化处理,图像增强单元对经过图像锐化单元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亮度增强处理,图像增强单元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1。
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模块5对采集的图像依次进行图像平滑、图像锐化、图像增强处理,可高效、快速的提取图像采集模块4的图像信息,可提高对工业机箱内图像的辨识精度,有效地减少误判情况发生。
具体地,湿度传感器2设置于工业机箱的侧壁,湿度传感器2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将采集的湿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V0,并将电压信号V0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3,V1为经过信号处理电路3处理后的电压信号,信号处理电路3包括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滤波单元,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滤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信号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装置1的ADC端口连接。
具体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集成运放A1-A2、电阻R1-R14、电容C1-C5以及三极管T1-T4。
其中,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一端并联后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并联后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并联后与集成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容C1的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并联后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1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6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滑动变阻器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并联后分别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并联后与集成运放A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并联后与集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9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并联后的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并联后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并联后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信号滤波单元包括电阻R15-R18、电容C6-C8以及集成运放A3。
其中,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还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与电容C8并联后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6与电容C8并联后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6与电容C8并联后的另一端还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中央处理装置1的ADC端口连接,信号处理单元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V1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1的ADC端口。
上述实施方式中,信号处理电路的噪声在40nV以内,漂移为0.5μV/℃,集成运放A1为LT1010低漂移放大器,集成运放A2为LT1012高速放大器,集成运放A3为LT1097运放,由于集成运放A1的直流偏移与漂移并不会影响电路的整体偏移,从而使得电路有着极低的偏移和漂移。
电阻R1的阻值为10MΩ,电阻R2的阻值为10KΩ,电阻R3的阻值为2kΩ,电阻R4的阻值为300Ω,电阻R5的阻值为50Ω, R6为1KΩ滑动变阻器,电阻R7的阻值为5.6KΩ,电阻R8的阻值为3KΩ,电阻R9的阻值为1KΩ,电阻R10的阻值为470Ω,电阻R11的阻值为10KΩ,电阻R12的阻值为1KΩ,电阻R13的阻值为10MΩ,电阻R14的阻值为1KΩ,电阻R15的阻值为1.7KΩ,电阻R16的阻值为4.7KΩ,电阻R17的阻值为10KΩ,电阻R18的阻值为5KΩ,电容C1的电容值为100pF,电容C2的电容值为10pF,电容C3的电容值为100pF,电容C4的电容值为100pF,电容C5的电容值为20pF,电容C6的电容值为220pF,电容C7的电容值为470pF,电容C8的电容值为100pF。
由于湿度传感器2采集的信号为微弱的电压信号,因而信号放大单元通过电阻R1-R14、电容C1-C5、三极管T1-T4以及集成运放A1-A2对湿度传感器2输出的电压V0进行放大处理,其中,信号放大单元的放大增益通过滑动变阻器R6进行调节,然后再使用电阻R15-R18,电容C6-C8以及集成运放A3对经过放大后的电压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从而提高了湿度检测的精度。
具体地,将图像采集模块4传输至图像处理模块5的机组图像定义为二维函数f(x,y) ,其中x、y是空间坐标,图像平滑单元对图像f(x,y)进行图像清晰度增强处理,经过图像清晰度增强处理后的图像二维函数为h(x,y),其中,
m,n为正整数,i,j为整数, w(i,j)为(2m+1)×(2n+1)矩阵w的一个元素。
例如,对于3×3的领域而言,矩阵w(m=1,n=1)为 。
具体地,图像锐化单元对图像h(x,y)进行图像锐化处理,经过图像锐化处理后的图像二维函数为g(x,y),图像u(x,y)为预处理图像信息,其中,
具体地,图像增强单元对图像g(x,y)进行图像亮度增强处理,经过图像亮度增强处理后的图像二维函数为d(x,y),其中,
图像增强单元将处理后的图像d(x,y)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1,中央处理装置1将图像d(x,y)传输至显示装置11和存储装置12,并且,中央处理装置1将图像d(x,y)通过无线传输模块9传输至用户手机10。
具体地,湿度传感器2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3依次进行信号放大和信号滤波处理,信号处理电路3将处理后的湿度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1,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显示装置11和存储装置12,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湿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模块9传输至用户手机10;图像采集模块4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模块5,图像处理模块5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依次进行图像平滑、图像锐化以及图像增强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装置1,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装置11和存储装置12,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9传输至用户手机10。
具体地,工作人员通过显示模块11和用户手机10对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和湿度信息进行监控,若湿度过高,则工作人员使用用户手机10通过无线传输模块9向中央处理装置1发送触发信号,中央处理装置1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向除湿模块13发送控制信号,除湿模块13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对工业机箱进行除湿作业,直至工业机箱内的湿度值正常。
湿度值为相对湿度值,正常湿度值为30%,相对湿度值若大于30%,则工业机箱内湿度过大。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利用中央处理装置1、湿度传感器2、信号处理电路3、图像采集模块4、图像处理模块5、太阳能电池板6、整流稳压电路7、蓄电池8、无线传输装置9、用户手机10、显示模块11、存储模块12以及除湿模块13对工业机箱内湿度进行监测,使用湿度传感器2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显示模块11和用户手机10,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11和用户手机10获知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若湿度过大,则控制除湿模块13对工业机箱进行除湿作业,同时,图像采集模块4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显示模块11和用户手机10,工作人员根据显示模块11和用户手机10获知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以对工业机箱内各部件/配件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装置(1)、湿度传感器(2)、信号处理电路(3)、图像采集模块(4)、图像处理模块(5)、太阳能电池板(6)、整流稳压电路(7)、蓄电池(8)、无线传输装置(9)、用户手机(10)、显示模块(11)、存储模块(12)以及除湿模块(13);
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处理模块(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稳压电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稳压电路(7)的输出端与所述蓄电池(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的输出端、所述图像处理模块(5)的输出端以及所述蓄电池(8)的输出端均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显示模块(11)的输入端、所述存储模块(12)的输入端和所述除湿模块(13)的输入端均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9)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双向通讯连接,所述用户手机(10)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9)双向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处理模块(5)包括图像平滑单元、图像锐化单元以及图像增强单元;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平滑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平滑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锐化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锐化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增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增强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输入端连接;
其中,所述图像平滑单元对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清晰度增强处理,所述图像锐化单元对经过所述图像平滑单元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锐化处理,所述图像增强单元对经过所述图像锐化单元处理后的图像信息进行图像亮度增强处理,所述图像增强单元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2)设置于工业机箱的侧壁,所述湿度传感器(2)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将采集的湿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V0,并将电压信号V0传输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V1为经过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处理后的电压信号,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包括信号放大单元和信号滤波单元,所述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滤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ADC端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单元包括集成运放A1-A2、电阻R1-R14、电容C1-C5以及三极管T1-T4;
其中,所述湿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一端并联后与三极管T1的基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与电阻R14的另一端并联后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5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并联后与集成运放A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三极管T1的集电极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容C1的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并联后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1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6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滑动变阻器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并联后分别与三极管T3的发射极、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一端并联后与集成运放A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并联后与集成运放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9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4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T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并联后的一端与+15V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并联后的一端还与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并联后的另一端还与三极管T4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还与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滤波单元包括电阻R15-R18、电容C6-C8以及集成运放A3;
其中,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还与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7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6与电容C8并联后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6与电容C8并联后的另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6与电容C8并联后的另一端还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与集成运放A3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ADC端口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将处理后的电压信号V1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的ADC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传输至所述图像处理模块(5)的机组图像定义为二维函数f(x,y) ,其中x、y是空间坐标,所述图像平滑单元对图像f(x,y)进行图像清晰度增强处理,经过图像清晰度增强处理后的图像二维函数为h(x,y),其中,
m,n为正整数,i,j为整数, w(i,j)为(2m+1)×(2n+1)矩阵w的一个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锐化单元对图像h(x,y)进行图像锐化处理,经过图像锐化处理后的图像二维函数为g(x,y),图像u(x,y)为预处理图像信息,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增强单元对图像g(x,y)进行图像亮度增强处理,经过图像亮度增强处理后的图像二维函数为d(x,y),其中,
所述图像增强单元将处理后的图像d(x,y)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将所述图像d(x,y)传输至所述显示装置(11)和所述存储装置(12),并且,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将所述图像d(x,y)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9)传输至所述用户手机(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传感器(2)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湿度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电路(3)依次进行信号放大和信号滤波处理,所述信号处理电路(3)将处理后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湿度信号传输至所述显示装置(11)和所述存储装置(12),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湿度信号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9)传输至所述用户手机(10);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用于采集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并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图像处理模块(5),所述图像处理模块(5)对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依次进行图像平滑、图像锐化以及图像增强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显示装置(11)和所述存储装置(12),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将接收到的图像信息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9)传输至所述用户手机(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显示模块(11)和所述用户手机(10)对工业机箱内的图像信息和湿度信息进行监控,若湿度过高,则工作人员使用所述用户手机(10)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9)向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发送触发信号,所述中央处理装置(1)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向所述除湿模块(13)发送控制信号,所述除湿模块(13)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对工业机箱进行除湿作业,直至工业机箱内的湿度值正常。
CN201811113293.9A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 Withdrawn CN109243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3293.9A CN109243157A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3293.9A CN109243157A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3157A true CN109243157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57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3293.9A Withdrawn CN109243157A (zh) 2018-09-25 2018-09-25 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31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7673A (zh) * 2019-03-27 2019-05-31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3d打印机故障监测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41805U (zh) * 2013-05-14 2013-10-16 安徽维德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机柜综合管理系统
JP2014007716A (ja) * 2012-05-30 2014-01-16 Cyber Trans Japan Co Ltd ラック環境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ラック環境監視方法
CN204810304U (zh) * 2015-07-08 2015-11-25 鼎兴联通(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铁路数据网络管理系统
CN204856114U (zh) * 2015-07-02 2015-12-09 青岛鲁利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机柜管理系统
WO2017217566A1 (ko) * 2016-06-15 2017-12-21 전자부품연구원 데이터 센터 내부 효율 극대화를 위한 데이터센터의 공조 방법
CN207148725U (zh) * 2017-08-04 2018-03-27 国网浙江海盐县供电公司 一种机柜式数据中心
CN207249407U (zh) * 2017-05-11 2018-04-17 天津市祎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柜环境参数调控系统
CN108052049A (zh) * 2018-02-05 2018-05-18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安全性监测报警装置
CN108489536A (zh) * 2018-02-08 2018-09-04 苏州锵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在线检测方法
CN108534822A (zh) * 2018-02-08 2018-09-14 苏州锵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环境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07716A (ja) * 2012-05-30 2014-01-16 Cyber Trans Japan Co Ltd ラック環境監視システム、及びラック環境監視方法
CN203241805U (zh) * 2013-05-14 2013-10-16 安徽维德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机柜综合管理系统
CN204856114U (zh) * 2015-07-02 2015-12-09 青岛鲁利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机柜管理系统
CN204810304U (zh) * 2015-07-08 2015-11-25 鼎兴联通(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铁路数据网络管理系统
WO2017217566A1 (ko) * 2016-06-15 2017-12-21 전자부품연구원 데이터 센터 내부 효율 극대화를 위한 데이터센터의 공조 방법
CN207249407U (zh) * 2017-05-11 2018-04-17 天津市祎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柜环境参数调控系统
CN207148725U (zh) * 2017-08-04 2018-03-27 国网浙江海盐县供电公司 一种机柜式数据中心
CN108052049A (zh) * 2018-02-05 2018-05-18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安全性监测报警装置
CN108489536A (zh) * 2018-02-08 2018-09-04 苏州锵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在线检测方法
CN108534822A (zh) * 2018-02-08 2018-09-14 苏州锵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环境监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敦斌,李文英: "《非电量测量与传感器应用》", 31 January 2005, 国防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7673A (zh) * 2019-03-27 2019-05-31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3d打印机故障监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5477A (zh) 一种水库水位智能监测系统
CN10909997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监测系统
CN202059470U (zh) 手持式身份证核验移动通信终端
CN109162434A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施工的智能化地面抹光机
CN109754640A (zh) 一种智能车位监测系统
CN203192202U (zh) 电能信息采集终端
CN109685412A (zh) 一种物流集装箱内环境监测系统
CN10934295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监测系统
CN109243157A (zh) 一种智能交通电子工业机箱数据监测控制系统
CN107561993A (zh) 一种水库水位物联网监测报警系统
CN10988730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位防占监测系统
CN107994406A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插座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96391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安全监测系统与方法
CN109186673A (zh) 一种汽车涂装现场环境监测系统
CN204903013U (zh) 一种辅助手机进行红外热成像的外挂装置
CN109307892A (zh) 一种道路气象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CN204423463U (zh) 用手机开启道闸的智能控制系统
CN206348920U (zh) 一种仪表设备的抄表系统及手持抄表装置
CN202996002U (zh) 基于Zigbee与GPRS的无线水表抄表系统
CN109471043A (zh) 一种基于lte通讯技术的变电站蓄电池组在线监测装置
CN110347103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村庄安全监测系统
CN203894751U (zh) 用于微波负载牵引测量的Wi-Fi控制一体化复阻抗调配器
CN107621297A (zh) 一种水库水位远程监测报警装置
CN108198396A (zh) 一种生活用表信息采集系统
CN10951096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点滴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