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41189B - 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41189B
CN109241189B CN201811050359.4A CN201811050359A CN109241189B CN 109241189 B CN109241189 B CN 109241189B CN 201811050359 A CN201811050359 A CN 201811050359A CN 109241189 B CN109241189 B CN 1092411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e
accounting
main body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03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41189A (zh
Inventor
徐喆昊
李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03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41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41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1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41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41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获取该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该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确定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根据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将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该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账务场景下,通常需要在各会计主体完成日切之后,对其账务数据进行汇总,以出具其当天总账报表或者内部户报表等。这里的会计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地记录和核算本身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而日切是指更换系统记账的时间,如,从当前工作日切换到下一工作日。具体地,可以是根据T+1同步数据表中各会计主体的T+1数据,来对其账务数据进行汇总。这里的T+1数据可以是指当天之前的所有账务数据,该T+1数据可以是由同步中心按照T+1从线上数据库同步的。如,可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来同步T+1数据。
然而当会计主体的个数为多个,且该多个会计主体分别位于不同的时区时,如果按照该同一时间来同步T+1数据,则部分会计主体的T+1数据不能实现有效同步。如,在该同一时间为美国时间0点时,位于东部时区的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同步时间可能会延迟12个小时以上。从而这部分会计主体在完成日切之后,不能及时地对其账务数据进行汇总。
因此,如何能在会计主体完成日切之后,对其T+1数据进行有效同步就成为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可以有效地对会计主体的T+1数据进行同步。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包括:
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获取所述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
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所述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
确定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
根据所述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所述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
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所述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
将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合并;
将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所述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存储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所述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
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合并;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合并单元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所述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存储设备,包括: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获取所述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
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所述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
确定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
根据所述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所述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
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所述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
将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合并;
将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所述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获取该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该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确定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根据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将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该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由此可以看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并将其作为未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进行合并,从而得到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从而可以实现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有效同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提供的数据存储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说明书提供的中间数据表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各类型业务报表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进行描述。
在描述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之前,先对其发明构思作如下介绍:
根据背景技术中的内容可知,对某一会计主体当天之前的所有账务数据(如,科目余额、账户余额等)进行汇总,以出具各类型业务报表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已完成日切,即数据库系统的记账时间已切换至当天;第二,T+1同步数据表中已记录了对应的T+1数据(即当天之前的所有账务数据)。对于日切,传统技术中,所有的会计主体日切都耦合在一起,要切一起切,要失败一起失败。这种方式会导致如下问题:一旦有一个会计主体日切失败,则所有会计主体的账务数据均无法进行汇总。因此,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可以从解耦各会计主体着手进行改进。
此外,对于T+1数据,目前是在同一时间来同步的,这样会导致部分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同步产生延迟。为了解决上述延迟问题,可以有如下两种解决思路:第一,按照各会计主体所在时区进行同步,如,美国时区的会计主体在美国时间0点同步,东部时区的会计主体在东部时区的0点同步,这样就需要修改原来的同步控制逻辑,代价太大。第二,弥补各会计主体未及时同步的T+1数据。由于各时区之间的时差最多不会超过24个小时,因此未及时不同的T+1数据可能就是1天的数据,这个数据量比较小,容易实现。
本说明书可以采用第二种解决思路,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从哪获取这部分未及时同步的数据呢?一种实现思路是,可以对各会计主体的当日数据进行高频率(如,每隔十分钟)地采集,之后从该高频采集的数据中获取未同步完成的数据。需要说明是,为了避免线上数据库压力,可以是基于线上数据库对应的变更日志,来采集当天数据。虽然,这种方式可能存在丢失数据的可能,但是该缺点可以通过后续T+1数据的同步解决。
上述就是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的发明构思,基于该发明构思,就可以得到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以下对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阐述: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数据存储系统10中。图1中,数据存储系统10可以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02、数据准备模块104以及汇总计算模块106。
数据采集模块102用于按照T+1同步各会计主体的线上账务数据(以下简称数据)。此处的T+1可以是指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步当天之前的所有数据,如,可以在美国时间0点进行同步,由此可以避免线上数据库压力。此处,为了提高T+1数据同步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如下的两种方式进行同步:第一种方式是,全量同步。第二种方式是,当日增量同步。需要说明的是,当各会计主体分别位于不同的时区时,部分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同步可能会存在延迟。
数据采集模块102还用于基于线上数据库的变更日志,高频率(如,每隔15分钟)地采集线上数据。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线上数据库对应的变更日志,确定发生变化的数据。之后集该变化的数据。数据采集模块102基于变更日志采集数据的方式,由于不直接访问线上数据库,从而可以避免线上数据库压力。
数据准备模块104用于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这里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可以是指在相应的日切日期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该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确定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根据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将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合并。将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该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
汇总计算模块106用于监控与各类型业务报表对应的表任务。当与某类型业务报表对应的表任务被调度时,根据该表任务,确定目标日期。并确定已完成日切及数据准备的目标会计主体。读取该目标会计主体对应于该目标日期的T+1数据。根据读取的T+1数据,生成该目标会计主体对应于该目标日期的该类型业务报表。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具有处理能力的设备:服务器或者系统或者模块,如,可以为图1中的数据准备模块104等。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202,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本说明书的方案中,各会计主体的日切是解耦的。如,各会计主体可以是在所在时区的0点完成日切。由于各会计主体的日切是解耦的,因此对各会计主体的账务数据的汇总也可以分开进行。为了及时地对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数据进行准备,可以每小时确定一次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具体地,在当前周期到达时,获取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标识。获取在上一周期达到时所获取的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标识。根据当前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以及上一周期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举例来说,假设当前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为:标识1和标识2,分别与主体1和主体2相对应。还假设,上一周期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为:标识1-标识4,分别与主体1-主体4相对应,则确定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为:主体3和主体4。
在一个例子中,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标识可以记录在日切标识数据表中。此外,该表中还可以记录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具体地,可以每完成一个会计主体的日切,就向该表中插入一条相应的记录(即包括会计主体的标识以及日切日期)。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读取该表中的记录,就可以获知哪些会计主体已完成日切,可以开始准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日切标识数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可以称为控制型数据。而T+1同步数据表以及实时数据采集表中记录的数据可以称为事实性数据。
应理解,上述步骤202是周期性执行的,如,每小时执行一次,从可以及时获知当前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步骤204,获取该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
如前述例子中,可以是从上述日切标识数据表中获取主体3和主体4的日切日期。
步骤206,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该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T+1同步数据库表中的T+1数据可以是按照T+1从线上数据库同步的。此处的T+1可以是指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步当天之前的所有数据,如,可以在美国时间0点进行同步,由此可以避免线上数据库压力。此处,为了提高T+1数据同步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进行同步:第一种方式是,全量同步。第二种方式是,当日增量同步。需要说明的是,当各会计主体分别位于不同的时区时,部分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同步可能会存在延迟。
举例来说,当在美国时间0点同步T+1数据时,位于东部时区的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同步时间可能会延迟12个小时以上。
步骤208,确定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
此处的最近同步日期可以是直接记录在T+1同步数据表中,也可以是根据该表对应的变更日志确定。
步骤210,根据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
如,可以是根据最近同步日期与日切日期之间的间隔日期,来确定未同步日期。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确定上述未同步日期,是因为对于部分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已经可以进行账务数据的汇总。但是在汇总之前,先要获取对应的T+1数据。因此,就需要确定还有哪些数据未同步完成。而上述未同步日期即为这些未同步完成的数据所对应的日期。
另外,之所以存在上述未同步完成的数据,是因为部分会计主体所在时区与同步时间所属时区之间存在时差。举例来说,假设统一的同步时间为:美国时间0点,且假设某一会计主体位于中国时区。假设该会计主体在2017年8月20日进行了日切,也即日切日期为:2017年8月20日。那么这时就可以对2017年8月20日之前(不包含当天)的数据进行汇总了,但是可能由于时差问题,该会计主体的数据只同步到了2017年8月18日。因此为了及时地产出该会计主体对应于2017年8月20日的总账报表等,就需要弥补2017年8月19日这一天的数据。而这一天即为上述未同步日期。
步骤212,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该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实时采集数据表中的实时数据可以是基于线上数据库的变更日志,高频率(如,每隔15分钟)地采集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线上数据库对应的变更日志,确定发生变化的数据。之后采集该变化的数据。这里基于变更日志采集实时数据的方式,由于不直接访问线上数据库,从而可以避免线上数据库压力。
如前述例子中,可以是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2017年8月19日这一天的所发生变化的数据。
步骤214,将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合并。
这里的实时数据可以理解为是当前会计主体未同步完成的T+1数据。
步骤216,将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该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
具体地,可以将日切日期(也可以称为会计日)存储到中间数据表的一级分区中。将总的T+1数据存储到该中间数据表中上述一级分区下、与该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
图3为本说明书提供的中间数据表的示意图。图3中,在不同的二级分区中,可以存储与不同会计主体对应的T+1数据。
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周期性(如,每小时)执行上述步骤202-步骤216,就可以及时对已完成日切的各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准备,或者说可以及时地对已完成日切的各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有效同步。在完成上述T+1数据的准备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汇总了。以对T+1数据的汇总为生成不同类型的业务报表(如,总账报表或者内部户报表等)为例来说,其生成过程可以为:
为各类型业务报表设定相应的表任务,该表任务负责对应类型业务报表的计算逻辑,并且每小时调度。当与某类型业务报表对应的表任务被调度时,根据该表任务,确定目标日期。根据目标日期在中间数据表中确定对应的一级分区。确定该表任务待计算的目标会计主体。此处的目标会计主体是指已完成日切及数据准备的会计主体。此处,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确定同上述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的确定类似,在此不复赘述。不同的是,是否已完成数据准备,可以根据在中间数据表中对应的二级分区下查询是否已存储了对应的T+1数据来确定。在上述一级分区下,从与目标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读取对应的T+1数据。根据读取的T+1数据,生成该目标会计主体对应于该目标日期的该类型业务报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个二级分区之间彼此独立,因此在访问一个二级分区的时候不需要扫描其他的二级分区,从而有效的控制了访问的数据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读取的T+1数据,生成目标会计主体对应于目标日期的该类型业务报表的过程具体可以为:对读取的T+1数据进行计算。将目标日期存储到该类型业务报表的一级分区中。将计算结果存储到该类型业务报表的一级分区下、与目标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
图4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各类型业务报表的示意图。图4中,各会计主体之间相互隔离。
总之,通过上述小时化多分区的策略,既降低了代码的维护成本,一张业务报表只需要维护一个脚本,又降低了数据的计算量,每小时只需要计算日切完成的会计主体的T+1数据即可。
图5为本说明书提供的业务报表生成方法示意图。图5中,可以周期性从日切数据表中读取已完成日切的各会计主体的标识,之后可以根据该标识确定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对该会计主体的T+1数据以及实时数据进行逻辑合并,并以会计日为单位存储到中间数据表的二级分区中。为多种类型业务报表设定表任务,并小时调度。当与某类型业务报表对应的表任务被调度时,根据所述表任务确定对应的目标日期。并确定已完成日切及数据准备的目标会计主体。读取该目标会计主体对应于该目标日期的T+1数据。对读取的T+1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到该类型业务表的二级分区中。
综上,通过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可以提升各会计主体的各类型业务报表的出具时效性。当多个会计主体分别位于不同的时区时,对各会计主体的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进行了解耦,满足了各会计主体日切的时效性要求,提升了相关业务报表产出时效性的要求,降低了监管风险。
与上述数据的存储方法对应地,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数据的存储装置,如图6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确定单元602,用于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
在当前周期到达时,获取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标识。
获取在上一周期达到时所获取的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标识。
根据当前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以及上一周期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获取单元604,用于获取确定单元602确定的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
获取单元604,还用于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确定单元602确定的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
确定单元602,还用于确定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
确定单元602,还用于根据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
获取单元604,还用于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确定单元602确定的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
合并单元606,用于将获取单元604获取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合并。
存储单元608,用于将合并单元606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
存储单元608具体用于:
将日切日期存储到中间数据表的一级分区中。
将总的T+1数据存储到中间数据表中所述一级分区下、与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
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读取单元610和生成单元612。
确定单元602,还用于当与某类型业务报表对应的表任务被调度时,根据该表任务,确定目标日期。
确定单元602,还用于根据目标日期,在中间数据表中确定对应的一级分区;
确定单元602,还用于确定表任务待计算的目标会计主体。该目标会计主体是指已完成日切及数据准备的会计主体。
读取单元610,用于在确定单元602确定的一级分区下,从与目标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读取对应的T+1数据。
生成单元612,用于根据读取单元610读取的T+1数据,生成目标会计主体对应于目标日期的该类型业务报表。
生成单元612具体用于:
对读取的T+1数据进行计算。
将目标日期存储到该类型业务报表的一级分区中。
将计算结果存储到该类型业务报表的一级分区下、与目标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
本说明书上述实施例装置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以通过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来实现,因此,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在此不复赘述。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装置,确定单元602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获取单元604获取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获取单元604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确定单元602确定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确定单元602根据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获取单元604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合并单元606将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合并。存储单元608将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由此,可以实现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有效同步。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装置可以为图1中数据准备模块104的一个子模块或者子单元。
与上述数据的存储方法对应地,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的存储设备,如图7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702、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4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存储器702中,并且被配置成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4执行,该程序被处理器704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获取该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
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该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
确定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
根据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
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
将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实时数据进行合并。
将合并后的数据存储为该会计主体的总的T+1数据。
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存储设备,可以实现会计主体的T+1数据的有效同步。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结合本说明书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服务器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服务器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凡在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包括:
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获取所述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
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所述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
确定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
根据所述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所述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
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所述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
将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合并;
将所述日切日期存储到中间数据表的一级分区中;
将合并后的数据作为总的T+1数据,存储到所述中间数据表中所述一级分区下、与所述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其中,不同的二级分区中,存储有与不同会计主体对应的总的T+1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包括:
在当前周期到达时,获取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标识;
获取在上一周期达到时所获取的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标识;
根据当前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以及上一周期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与某类型业务报表对应的表任务被调度时,根据所述表任务,确定目标日期;
根据所述目标日期在所述中间数据表中确定对应的一级分区;
确定所述表任务待计算的目标会计主体;所述目标会计主体是指已完成日切及数据准备的会计主体;
在所述一级分区下,从与所述目标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读取对应的T+1数据;
根据读取的T+1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会计主体对应于所述目标日期的所述类型业务报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读取的T+1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会计主体对应于所述目标日期的所述类型业务报表,包括:
对所述读取的T+1数据进行计算;
将所述目标日期存储到所述类型业务报表的一级分区中;
将所述计算的 结果存储到所述类型业务报表的一级分区下、与所述目标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
5.一种数据的存储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所述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
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合并;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日切日期存储到中间数据表的一级分区中;将所述合并单元合并后的数据作为总的T+1数据存储到所述中间数据表中所述一级分区下、与所述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其中,不同的二级分区中,存储有与不同会计主体对应的总的T+1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当前周期到达时,获取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标识;
获取在上一周期达到时所获取的已完成日切的会计主体的标识;
根据当前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以及上一周期获取的会计主体的标识,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读取单元和生成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当与某类型业务报表对应的表任务被调度时,根据所述表任务,确定目标日期;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日期在所述中间数据表中确定对应的一级分区;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表任务待计算的目标会计主体;所述目标会计主体是指已完成日切及数据准备的会计主体;
所述读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一级分区下,从与所述目标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读取对应的T+1数据;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T+1数据,生成所述目标会计主体对应于所述目标日期的所述类型业务报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读取的T+1数据进行计算;
将所述目标日期存储到所述类型业务报表的一级分区中;
将所述计算的 结果存储到所述类型业务报表的一级分区下、与所述目标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
9.一种数据的存储设备,包括:
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在当前周期内待准备数据的会计主体;
获取所述会计主体的日切日期;
从T+1同步数据库表中获取所述会计主体的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
确定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的最近同步日期;
根据所述最近同步日期以及所述日切日期,确定未同步日期;
从实时采集数据表中获取对应于所述未同步日期的实时数据;
将所述已同步完成的T+1数据与所述实时数据进行合并;
将所述日切日期存储到中间数据表的一级分区中;
将合并后的数据作为总的T+1数据,存储到所述中间数据表中所述一级分区下、与所述会计主体对应的二级分区中;其中,不同的二级分区中,存储有与不同会计主体对应的总的T+1数据。
CN201811050359.4A 2018-09-10 2018-09-10 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09241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0359.4A CN109241189B (zh) 2018-09-10 2018-09-10 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0359.4A CN109241189B (zh) 2018-09-10 2018-09-10 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1189A CN109241189A (zh) 2019-01-18
CN109241189B true CN109241189B (zh) 2021-11-19

Family

ID=65067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0359.4A Active CN109241189B (zh) 2018-09-10 2018-09-10 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411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0418A (zh) * 2019-04-22 2019-07-30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44281B (zh) * 2020-04-16 2023-05-0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参数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13806454B (zh) * 2021-09-24 2023-06-06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决数据仓库账务日切测试数据采集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488A (zh) * 2007-03-15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系统及一种账期切换模块
CN101877099A (zh) * 2010-03-23 2010-11-03 苏州德融嘉信信用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银行前置业务平台的日终处理模组及其应用方法
CN104199955A (zh) * 2014-09-15 2014-12-1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317953A (zh) * 2014-11-13 2015-01-2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截面数据备份方法和系统
CN106780034A (zh) * 2016-12-26 2017-05-3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单边账规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909598A (zh) * 2016-07-01 2017-06-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计算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7376B2 (ja) * 2004-11-29 2011-06-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790416B (zh) * 2004-12-17 2015-07-15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处理系统
WO2009115921A2 (en) * 2008-02-22 2009-09-24 Ipath Technologies Private Limited Techniques for enterprise resource mobilization
CN101256662A (zh) * 2008-03-11 2008-09-0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时区连续服务的处理系统和方法
US8271366B2 (en) * 2009-05-15 2012-09-18 Itg Software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igh performance compliance services using pre-calculated rule evaluation
CN105931112A (zh) * 2015-11-25 2016-09-07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跨境交易清算方法及系统
CN108230130B (zh) * 2017-12-04 2021-04-02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日切数据验证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488A (zh) * 2007-03-15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系统及一种账期切换模块
CN101877099A (zh) * 2010-03-23 2010-11-03 苏州德融嘉信信用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银行前置业务平台的日终处理模组及其应用方法
CN104199955A (zh) * 2014-09-15 2014-12-10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317953A (zh) * 2014-11-13 2015-01-2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截面数据备份方法和系统
CN106909598A (zh) * 2016-07-01 2017-06-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计算数据一致性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80034A (zh) * 2016-12-26 2017-05-31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单边账规模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41189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1189B (zh) 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515874B (zh) 一种分布式非关系型数据库中同步增量数据的方法与设备
CN102419764B (zh) 带有多版本化的数据库系统的分布式事务管理
CN107766575B (zh) 读写分离的数据库访问方法及装置
CN105989059B (zh) 数据记录核对方法及装置
CN104809200B (zh) 一种数据库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58065B (zh) 数据删除方法及分布式存储系统
CN110597914A (zh)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866599A (zh) 可视化报表的生产方法和系统
CN100433650C (zh) 网络优化系统中的网管数据同步方法及网管数据同步系统
CN110019200B (zh) 一种索引的建立、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13987064A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797604A (zh) 报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04442A (zh) 一种大数据的实时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782618B (zh) 一种数据同步系统
CN111753015B (zh) 支付清算系统的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9587192B (zh) 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0046172B (zh) 在线计算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414914A (zh) 数据的同步方法、装置、处理器及电子设备
CN111124650A (zh) 一种流式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65207B (zh) 系统间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11444281B (zh) 一种数据库参数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13326325A (zh) 一种数据库主从服务断开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392157A (zh) 分布式事务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9064A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执行脚本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8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8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7

Address after: Guohao Times City # 20-01, 128 Meizhi Road,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Nova Technology (Singapore) Holdings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Singapore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United Kingdom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