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39019B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39019B
CN109239019B CN201811018795.3A CN201811018795A CN109239019B CN 109239019 B CN109239019 B CN 109239019B CN 201811018795 A CN201811018795 A CN 201811018795A CN 109239019 B CN109239019 B CN 109239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chip
dielectric layer
resonance sensing
preparing
surface plasm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87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39019A (zh
Inventor
秦连松
陈兴
张璐璐
崔大付
徐春方
任艳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110187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39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39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39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39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39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5Specular reflectiv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基片并烘干,在基片上制备一层铬膜;S2、在铬膜上制备一层介质层;以及S3、在介质层上形成一层金属层,金属层包括金层或银层,其中,介质层包括聚甲基丙甲酸甲酯、IR‑140染料以及二氯甲烷,介质层用于提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灵敏度,并扩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检测范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的方法。

Description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和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是发生在平面金属膜界面的一种物理光学现象。SPR对平面金属膜界面附近的折射率变化非常灵敏。利用SPR原理可以检测发生在平面金属膜界面处100nm以上范围内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SP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无需标记、可获得反应动力学过程等优点,因而可用于许多应用,但由于金检测小分子分析物的浓度不够灵敏,因此需要提高SPR传感器的分辨率,以便对疾病和病原体感染进行早期可靠的诊断以及快速分析空气和环境污染。
SPR光谱曲线的半峰宽减小、谐振角的变化或者入射光波长的变化,均可使得SPR传感器的分辨率得以提升。由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有限金属表面产生,目前大部分科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减少SPR光谱曲线的半峰宽。例如,金银双金属方法,远距离SPR和波导耦合SPR(WCSPR)等设计模式,但是上述制备方法所需的时间较长,且制备的步骤比较复杂,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应用方法,通过制备一层增益介质层,可以在定点监测时,选择一段线性度很高的区间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灵敏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基片并烘干,在基片上制备一层铬膜;S2、在铬膜上制备一层介质层;以及S3、在介质层上形成一层金属层,金属层包括金层或银层,其中,介质层包括聚甲基丙甲酸甲酯、IR-140染料以及二氯甲烷,介质层用于提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灵敏度,并扩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检测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基片为玻璃基片。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例,依次用浓硫酸和去离子水煮洗玻璃基片。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采用溅射或沉积的方法制备铬膜,铬膜的厚度为3nm-10nm。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2包括:S2.1、将聚甲基丙甲酸甲酯溶解于二氯甲烷,再加入IR-140染料制得介质层溶液;以及S2.2、将介质层溶液均匀滴在基片上,利用旋涂法得到初步介质层,对初步介质层进行烘烤得到介质层。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对初步介质层进行烘烤包括在100摄氏度下烘烤5min。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在将介质层溶液均匀滴在基片上之后还包括匀胶步骤,匀胶的时长为15s,匀胶的速度为500rpm。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例,旋涂法的旋涂时长为1min,旋涂速度的范围为3000rpm-5000rpm。
根据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一些实施例,根据IR-140染料的不同配比制得不同厚度的介质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a、将待测物用缓冲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与定量的待测物的抗体混合,得到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Sb、分别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与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反应区进行定点监测,获得各个标准溶液的标准曲线;以及Sc、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处理,继续检测下一个样品。
根据本发明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定点监测包括如下步骤:用光源照射缓冲液,扫描光源的入射角度,得到吸收峰曲线;以及在吸收峰曲线中选择线性区域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定位,并进行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在得到吸收峰曲线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用多项式拟合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吸收峰曲线的拟合曲线。
根据本发明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多项式拟合算法的拟合次数为9次-11次。
根据本发明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a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SA、制备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甘油,依次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之一:
(1)制备周期短,一天即可制备完成;
(2)制备工艺简单;
(3)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灵敏度更高。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项式拟合算法得到的拟合曲线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项式拟合算法得到的拟合误差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厚度的增益介质层检测甘油的标准曲线;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检测甘油浓度梯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应用方法和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相应的SPR信号处理算法。本发明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所需时间周期较短,且制备步骤简单制备容易。同时提供的信号处理算法也易于实现和有利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灵敏度的提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清洗基片并烘干,在基片上制备一层铬膜。
基片可以为玻璃基片,依次用浓硫酸和去离子水煮洗玻璃基片,然后将煮洗后的玻璃基片进行烘干。其中,去离子水煮洗包括如下步骤:使用去离子水浸没基片,加热到100摄氏度至沸腾,煮洗基片10min,可以去除水溶物和大颗粒。可以采用溅射或沉积的方法制备铬膜,铬膜的厚度为3nm-10nm。
S2、在铬膜上制备一层介质层。这层介质层的结构是一层化学薄膜,由IR-140与聚甲基丙甲酸甲酯制作而成。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聚甲基丙甲酸甲酯(PMMA)溶解于二氯甲烷,再加入IR-140染料制得介质层溶液。例如可以将200mgPMMA溶解于二氯甲烷后,再将IR-140按与PMMA不同比重分别加入上述所制得的溶液中,即制得增益介质层溶液。
S2.2、将介质层溶液均匀滴在基片上,利用旋涂法得到初步介质层,对初步介质层进行烘烤得到介质层。在将介质层溶液均匀滴在基片上之后还包括匀胶步骤,匀胶时长为15s,匀胶速度为500rpm。匀胶结束后以3000rpm-5000rpm的速度旋涂1min即可获得初步介质层,将初步介质层放在100摄氏度的烘烤箱中烘烤5min,即可制得介质层薄膜。
介质层包括聚甲基丙甲酸甲酯、IR-140染料以及二氯甲烷,介质层用于提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灵敏度,并扩大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检测范围。根据IR-140染料的不同配比可以制得不同厚度的介质层。
S3、在介质层上形成一层金属层,金属层包括金层或银层。采用溅射或沉积的方法在介质层上制备一层厚度为400nm-500nm的金膜,即可获得增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金膜可以用银膜来代替,在某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其他的金属。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包括基片1、铬膜2、介质层3以及金属层4。在某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金属层上的分析液层,分析液层可以是被测物溶液,视具体实验而定。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可以保存一年,优选在六个月内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一种改进的信号处理算法。
所述应用包括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a、将待测物的标准品用PBS缓冲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将该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与定量待测物小分子的抗体混合并静置,得到各个标准溶液与定量待测物小分子的抗体的混合溶液。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一般为0.01~5000μg/L,优选为0.1-1000μg/L,更优选为1-100μg/L。
Sb、分别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与所述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对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反应区进行定点监测,获得各个标准溶液的标准曲线。
以PBS缓冲液为基准,各个标准溶液与定量待测物抗体的混合溶液分别注入表面等离子共振仪的微流控测量池,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上的小分子偶联物发生免疫反应,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反应区进行定点监测,记录SPR信号的变化,即反射光强(RU)的变化,获得各个标准溶液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动力学曲线。上述定量待测物小分子的抗体在混合溶液中的终浓度优选为1mg/L-30mg/L,更优选为10mg/L。
定点监测包括如下步骤:
用光源照射缓冲液,扫描所述光源的入射角度,得到吸收峰曲线。通入PBS缓冲液1min-5min,流速范围在100μl/min-1000ml/min,然后静置,再扫描光源的入射角度,得到SPR吸收峰曲线,角度扫描的范围为55度-70度。
在所述吸收峰曲线中选择线性区域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定位,并进行监测。以流速100μl/min-1000ml/min通入PBS缓冲液1min-5min;然后以流速10μl/min-100ml/min通入含有待测样品和已知抗体浓度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连续流动进行免疫竞争抑制反应5min-15min;免疫竞争抑制反应结束后,以流速100μl/min-1000ml/min通入PBS缓冲液1min-5min;然后以流速100μl/min-500ml/min通入再生溶液,连续流动0.5min-1min;再生结束后,以流速100μl/min-1000ml/min通入PBS缓冲液1min-5min。所述再生溶液优选为pH是1.5-2.5的Tris溶液,或者浓度在5mM-30mM的HCl、H3PO4或NaOH溶液。
在得到所述吸收峰曲线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用多项式拟合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吸收峰曲线的拟合曲线。对于得到的SPR曲线,以标准溶液浓度作为横坐标,SPR信号强度作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并以本发明改进的多项式拟合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做出拟合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对小分子进行检测。
多项式拟合算法步骤如下:
已知一组二维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平面上n个不相同的点(xi,yi),i=1,2,3,...,n,找到一个函数y=f(x)使得该函数与所有数据点最为接近,即拟合效果最好。在多项式拟合算法中,通常选择f(x)=a1xm+…+amx+am+1,其中m为多项式拟合的阶数,在现有技术中,m通常选择为2-7,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9-11,拟合的效果更好,且计算量相当。上式中的系数由最小二乘法确定,具体如下式:
Figure BDA0001785499450000071
当J达到最小即可求得所有系数。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项式拟合算法得到的拟合曲线图,根据图3可以看出11阶拟合所经过的样本点更多且曲线也更光滑,因此11阶SPR曲线好于7阶。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项式拟合算法得到的拟合误差图。如图4所示,9-13阶的拟合误差明显小于2-7阶多项式拟合,说明9-13阶好于2-7阶多项式拟合。
Sc、对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处理,继续检测下一个样品。微流通池以流速100μl/min~1000ml/min流动通入PBS缓冲液清洗1min-5min,再以流速100μl/min~500ml/min通入再生溶液连续流动0.5min~1min;使抗原-抗体结合物解离;然后以流速100μl/min~1000ml/min通入PBS缓冲液清洗1min-5min;当SPR信号值降回基线,继续检测下一个样品。
所述步骤Sa之前还包括:SA、制备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甘油,依次用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由于不同浓度甘油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配备出一系列有浓度梯度的甘油可以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灵敏度进行检测,也即验证增益介质层薄膜的性质。实验时,可以配制0-17号甘油,百分比浓度间隔为0.5%,例如0号为水,1号为0.5%甘油,2号为1%甘油......17号为8.5%甘油。图5是不同厚度的增益介质层检测甘油的标准曲线,其中图5(a)、(b)横坐标均表示角度脉冲数,纵坐标表示光强强度。从图5中可以看出,通过制备一层增益介质层,可以在定点监测时,选择一段线性度很高的区间进行检测,通过11阶多项式拟合算法后可以发现增益芯片是好于传统芯片的。图5(b)是经过多项式算法处理后的不同厚度的增益介质层检测甘油的标准曲线,通过图5(b)可以看出,含有增益介质层的SPR芯片会存在斜率很大的一段线性区,故选择这段可以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检测甘油浓度梯度图,图6中P表示没有增益芯片的甘油梯度,Q表示有增益芯片的甘油梯度。图中横坐标代表的是采样时间,其纵坐标是采样的光强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小分子可以是叶酸、生物素、多巴胺、小分子农药、小分子兽药(如磺胺、莠去津)、小分子添加剂等,凡是可以通过偶联物产生抗体的小分子均属于此类。本实施例中的小分子优选为皮质醇。
本发明制备的增益芯片具有很好的SPR特性,不仅具有周期短的优点,1天即可以制备完成,而且制备工艺简单,与传统的SPR芯片比可以得到更高的灵敏度。本发明通过制备一层增益介质层,可以在定点监测时,选择一段线性度很高的区间进行检测,通过11阶多项式拟合算法后可以发现增益芯片是好于传统芯片的。本发明将多项式拟合算法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了SPR芯片的灵敏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洗基片并烘干,在所述基片上制备一层铬膜;
S2、在所述铬膜上制备一层介质层,其中,所述S2的步骤包括:S2.1、将聚甲基丙甲酸甲酯溶解于二氯甲烷,再加入IR-140染料制得介质层溶液;S2.2、将所述介质层溶液均匀滴在所述基片上,利用旋涂法得到初步介质层,对所述初步介质层进行烘烤得到介质层;以及
S3、在所述介质层上形成一层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金层或银层,
其中,所述介质层包括聚甲基丙甲酸甲酯、IR-140染料以及二氯甲烷,所述介质层用于提高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灵敏度,并扩大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检测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为玻璃基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用浓硫酸和去离子水煮洗所述玻璃基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采用溅射或沉积的方法制备铬膜,所述铬膜的厚度为3nm-1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初步介质层进行烘烤包括在100摄氏度下烘烤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介质层溶液均匀滴在所述基片上之后还包括匀胶步骤,匀胶的时长为15s,匀胶的速度为5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涂法的旋涂时长为1min,旋涂速度的范围为3000rpm-5000rp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IR-140染料的不同配比制得不同厚度的介质层。
9.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a、将待测物用缓冲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将所述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分别与定量的待测物的抗体混合,得到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
Sb、分别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与所述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对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反应区进行定点监测,获得各个标准溶液的标准曲线;以及
Sc、对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处理,继续检测下一个样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监测包括如下步骤:
用光源照射缓冲液,扫描所述光源的入射角度,得到吸收峰曲线;以及
在所述吸收峰曲线中选择线性区域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定位,并进行监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吸收峰曲线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用多项式拟合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吸收峰曲线的拟合曲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项式拟合算法的拟合次数为9次-11次。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a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A、制备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甘油,依次用所述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进行检测。
CN201811018795.3A 2018-08-31 2018-08-3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9239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8795.3A CN109239019B (zh) 2018-08-31 2018-08-3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8795.3A CN109239019B (zh) 2018-08-31 2018-08-3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39019A CN109239019A (zh) 2019-01-18
CN109239019B true CN109239019B (zh) 2021-01-15

Family

ID=65060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8795.3A Active CN109239019B (zh) 2018-08-31 2018-08-3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3901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18347B (zh) * 2016-05-06 2019-06-18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39019A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 integrated with microfluidic chip
Liang et al. Large‐scale plasmonic nanodisk structures for a high sensitivity biosensing platform fabricated by transfer nanoprinting
TW586005B (en) Highly sensitive surface plasma resonance sensor
TW200928350A (en) A method for improv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y using conducting metal oxide as adhesive layer
Zhang et al. Surface plasmon-enhanced fluorescence on Au nanohole array for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tection
CN104458657B (zh) 非标定型感应芯片及鉴定化学物质的方法
Liu et al. Improvement for sensitivity of biosensor with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imaging ellipsometry (TIRIE)
Geng et al. A route to low-cost nanoplasmonic biosensor integrated with optofluidic-portable platform
Jin et al. A stable and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waveguide biosensor based on dense TiO2/Ag multilayer film
Fang et al. Flexible terahertz metamaterial biosensor for label-free sensing of serum tumor marker modified on a non-metal area
Wang et al. Sensitivity enhancement of SPR biosensor with silver mirror reaction on the Ag/Au film
Rippa et al. Engineered nanopatterned substrates for high-sensitiv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n assay on biomacromolecules
Balevicius et al. Study of optical anisotropy in thin molecular layers by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ellipsometry
CN105674899B (zh) 一种采用光谱椭偏仪对金属膜进行检测的方法
Long et al. Sensing absorptive fluids with backside illuminated grating coupled SPR sensor fabricated by nanoimprint technology
CN104359870B (zh)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
Goddard et al. 3-D printed instrumentation for point-of-use leaky waveguide biochemical sensor
Maurya et al. Sensitivity enhancement of SPR based refractive index sensor in VIS-NIR region by using ZnS and PVP
Liu et al. Directly and ultrasensitivity detecting SARS-CoV-2 spike protein in pharyngeal swab solution by using SERS-based biosensor
CN109239019B (zh)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Islam et al.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CN102954950A (zh) 一种基于周期性纳米介质颗粒的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Xinglong et al. Micro-array detection system for gene expression products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CN213041742U (zh) 正弦光栅-金属纳米颗粒溶胶双增强基底
CN110987878B (zh) 基于纳米孔阵列的等离子体尺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