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28671A - 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28671A
CN109228671A CN201811108046.XA CN201811108046A CN109228671A CN 109228671 A CN109228671 A CN 109228671A CN 201811108046 A CN201811108046 A CN 201811108046A CN 109228671 A CN109228671 A CN 109228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ink
needle portion
component
re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80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i Tiange Printing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hai Tiange Print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i Tiange Printing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hai Tiange Print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080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286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28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2867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包括:第一筒体,前端设置有针部固定部,前端沿长度方向设置刻度线,刻度线由其后端向其前端的方向刻度依次增加,前端与刻度线的起始位置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多个针部,包括多种不同规格的针尖,所述针部可拆卸地连接至针部固定部,每个针部的中央部位均具有一凸出部,凸出部的直径大于针部其他部分的直径3~5倍;推拉部件;第二筒体;搅拌装置,设置于第二筒体内,包括设置于第二筒体内的旋转轴和一端连接至旋转轴的若干叶片;旋转轴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旋转驱动机构,导线通过开设于第二筒体上的电线通孔延伸出第二筒体外;第二筒体与第一容置空间液体连通。本发明适于批量对再生墨盒充墨,对环境友好。

Description

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打印机再生耗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背景技术
墨盒是打印机输出功能的实现者,是被动接受指令进行工作,它的质量问题对打印机主板及打印机程序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废弃的墨盒对环境污染很大,主要有三方面,不易降解的塑料壳体造成白色污染,有色墨水造成的水体污染,黑色和有色粉体造成的空气颗粒污染。针对废弃墨盒对环境的污染,2008年全国首个再生耗材地方标准《喷墨打印机用再制造墨盒技术规范》在上海实行,通过废弃墨盒再利用方式打印降低使用者的打印成本,节约资金、节约能源。然而,在大量使用再生墨盒的同时,一方面是由于现在配置的可充的墨水为一瓶装一次的量,这势必造成了墨水瓶浪费的又一大塑料污染,另一方面是通过每个墨水瓶向再生墨盒内充入墨水,在需要为大量打印机同时充墨时,操作非常麻烦。尤其是再生墨盒在返厂进行充墨时,更加繁琐,亟需提供一种便于充墨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包括:
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设置有直径小的针部固定部,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沿所述第一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由所述第一筒体的后端向其前端的方向刻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与所述刻度线的起始位置间形成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筒体的后端与所述刻度线的起始位置间形成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二容置空间;
多个针部,所述多个针部包括多种不同规格的针尖,所述针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针部固定部,每个所述针部的中央部位均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的直径大于针部其他部分的直径3~5倍;
推拉部件,其包括推杆和设置于所述推杆前端的活塞部,所述推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且所述活塞部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配合设置;
第二筒体,其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还设置有加墨口,所述加墨口处设置有墨水过滤部件;
搅拌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旋转轴和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轴的若干叶片,若干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设置,所述旋转轴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上,所述导线通过开设于第二筒体上的电线通孔延伸出所述第二筒体外,所述电线通孔与所述导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二筒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一容置空间液体连通,且液体连通的方向为墨水仅由第二筒体向第一容置空间流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中,所述第二筒体的体积为所述第一筒体的体积的3~8倍。
优选的是,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中,所述墨水过滤部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孔径2-4目的第一过滤器和孔径6-10目的第二过滤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还包括:
支撑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且所述至少三根支撑柱沿所述第一筒体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所述支撑柱的长度长于所述针部5~10cm。
优选的是,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中,所述针部螺纹连接于所述针部固定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中,所述推杆的后部设置有手柄部,所述手柄部外套设有硅胶套,所述活塞部由橡胶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中,所述第二筒体通过塑料管与所述第一筒体液体连通,所述塑料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限定了墨水由所述第二筒体向第一容置空间流动的方向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设置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通过将第二筒体内贮存的墨水流向第一筒体内,之后通过第一筒体安装上针头将墨水注入到再生墨盒内,并且,本发明的刻度线自后端向前端设置,这样,将墨水引入到第一容置空间后,用户能够清楚地知道向再生墨盒内注入了多少体积的墨水。同时,本发明的第二筒体的加墨口设置有墨水过滤部件,能够保证进入第二筒体内的墨水无杂质,以免堵塞再生墨盒。同时,本发明的第二筒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本发明的针部通过细、粗、细的设计,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使得灌墨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气泡。本发明的搅拌装置通过叶片的旋转实现墨水的进一步混匀,使得本发明的墨水混匀度更好。并且,通过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实现从大容量的墨水瓶中注入墨水,从而避免了每次充墨时产生一个废瓶、造成污染的现象。同时,本发明的充墨装置适于批量对再生墨盒充墨,加快工作效率,提升办公体验。
此外,墨水过滤部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孔径2-4目的第一过滤器和孔径6-10目的第二过滤器。能够除去墨水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或未溶解混匀的墨粉团等。搅拌装置为聚四氟乙烯磁力转子。将该聚四氟乙烯磁力转子在第二筒体内晃动,能够进一步增加墨水的均一性。本发明还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且所述至少三根支撑柱沿所述第一筒体的周向环绕设置。这样,充墨时,可以通过支撑装置将本发明的装置架设在再生墨盒上方,以便减轻用户手部负担,只需推动推拉部件就可进行充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墨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包括:
第一筒体1,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设置有直径小的针部固定部,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沿所述第一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由所述第一筒体1的后端向其前端的方向刻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与所述刻度线的起始位置间形成所述第一筒体1的第一容置空间101,所述第一筒体1的后端与所述刻度线的起始位置间形成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二容置空间;
多个针部11,所述多个针部11包括多种不同规格的针尖,所述针部11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针部固定部,每个所述针部11的中央部位均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的直径大于针部11其他部分的直径3~5倍;
推拉部件,其包括推杆3和设置于所述推杆3前端的活塞部4,所述推杆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1内,且所述活塞部4与所述第一筒体1的内壁配合设置;
第二筒体2,其与所述第一筒体1连接,所述第二筒体2的上端还设置有加墨口,所述加墨口处设置有墨水过滤部件7;
搅拌装置5,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2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旋转轴和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轴的若干叶片,若干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设置,所述旋转轴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上,所述导线通过开设于第二筒体上的电线通孔延伸出所述第二筒体外,所述电线通孔与所述导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能够进一步增加墨水的均一性;
其中,所述第二筒体2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筒体1,所述第二筒体2与所述第一筒体1的第一容置空间101液体连通,且液体连通的方向为墨水仅由第二筒体2向第一容置空间101流动。
本发明的充墨装置设置有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通过将第二筒体2内贮存的墨水流向第一筒体1内,之后通过第一筒体1安装上针头将墨水注入到再生墨盒内,并且,本发明的刻度线自后端向前端设置,这样,将墨水引入到第一容置空间101后,用户能够清楚地知道向再生墨盒内注入了多少体积的墨水。本发明的针部通过细、粗、细的设计,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使得灌墨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气泡。同时,本发明的第二筒体2的加墨口设置有墨水过滤部件,能够保证进入第二筒体2内的墨水无杂质,以免堵塞再生墨盒。同时,本发明的第二筒体2内设置有搅拌装置5,使得本发明的墨水混匀度更好。并且,通过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实现从大容量的墨水瓶中注入墨水,从而避免了每次充墨时产生一个废瓶、造成污染的现象。同时,本发明的充墨装置适于批量对再生墨盒充墨,加快工作效率,提升办公体验。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筒体的体积为所述第一筒体的体积的3~8倍。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墨水过滤部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孔径2-4目的第一过滤器和孔径6-10目的第二过滤器。能够除去墨水中含有的大颗粒杂质或未溶解混匀的墨粉团等。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
支撑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柱601,所述支撑柱60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且所述至少三根支撑柱601沿所述第一筒体1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所述支撑柱的长度长于所述针部115~10cm。这样,充墨时,可以通过支撑装置将本发明的装置架设在再生墨盒上方,以便减轻用户手部负担,只需推动推拉部件就可进行充墨。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至少三根支撑柱601包括四根支撑柱601。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针部11螺纹连接于所述针部固定部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推杆3的后部设置有手柄部,所述手柄部外套设有硅胶套,所述活塞部4由橡胶制成。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筒体2通过塑料管与所述第一筒体1液体连通,所述塑料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限定了墨水由所述第二筒体2向第一容置空间101流动的方向。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提供如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包括:
第一筒体1,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设置有直径小的针部固定部,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沿所述第一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由所述第一筒体1的后端向其前端的方向刻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与所述刻度线的起始位置间形成所述第一筒体1的第一容置空间101,所述第一筒体1的后端与所述刻度线的起始位置间形成所述第二筒体2的第二容置空间;
多个针部11,所述多个针部11包括多种不同规格的针尖,所述针部11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针部固定部,每个所述针部11的中央部位均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的直径大于针部11其他部分的直径3~5倍,所述针部11螺纹连接于所述针部固定部;
推拉部件,其包括推杆3和设置于所述推杆3前端的活塞部4,所述推杆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1内,且所述活塞部4与所述第一筒体1的内壁配合设置;所述推杆3的后部设置有手柄部。所述手柄部外套设有硅胶套,所述活塞部4由橡胶制成。
第二筒体2,其与所述第一筒体1连接,所述第二筒体2的上端还设置有加墨口,所述加墨口处设置有墨水过滤部件;所述墨水过滤部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孔径2-4目的第一过滤器和孔径6-10目的第二过滤器。
搅拌装置5,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2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旋转轴和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轴的若干叶片,若干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设置。所述旋转轴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上,所述导线通过开设于第二筒体上的电线通孔延伸出所述第二筒体外,所述电线通孔与所述导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能够进一步增加墨水的均一性。
其中,所述第二筒体2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筒体1,所述第二筒体的体积为所述第一筒体的体积的3~8倍,所述第二筒体2与所述第一筒体1的第一容置空间101液体连通,且液体连通的方向为墨水仅由第二筒体2向第一容置空间101流动。
支撑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柱601,所述支撑柱60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筒体1的前端,且所述至少三根支撑柱601沿所述第一筒体1的周向环绕设置。所述至少三根支撑柱601包括四根支撑柱601,且所述支撑柱的长度长于所述针部115~10cm。
这里说明的模块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实现从大容量的墨水瓶中注入墨水,从而避免了每次充墨时产生一个废瓶、造成污染的现象。同时,本发明的充墨装置适于批量对再生墨盒充墨,加快工作效率,提升办公体验。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设置有直径小的针部固定部,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沿所述第一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由所述第一筒体的后端向其前端的方向刻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与所述刻度线的起始位置间形成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筒体的后端与所述刻度线的起始位置间形成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二容置空间;
多个针部,所述多个针部包括多种不同规格的针尖,所述针部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针部固定部,每个所述针部的中央部位均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的直径大于针部其他部分的直径3~5倍;
推拉部件,其包括推杆和设置于所述推杆前端的活塞部,所述推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内,且所述活塞部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配合设置;
第二筒体,其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上端还设置有加墨口,所述加墨口处设置有墨水过滤部件;
搅拌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旋转轴和一端连接至所述旋转轴的若干叶片,若干所述叶片沿所述旋转轴的周向设置,所述旋转轴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上,所述导线通过开设于第二筒体上的电线通孔延伸出所述第二筒体外,所述电线通孔与所述导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第二筒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一容置空间液体连通,且液体连通的方向为墨水仅由第二筒体向第一容置空间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的体积为所述第一筒体的体积的3~8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过滤部件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孔径2-4目的第一过滤器和孔径6-10目的第二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装置,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前端,且所述至少三根支撑柱沿所述第一筒体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所述支撑柱的长度长于所述针部5~1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部螺纹连接于所述针部固定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后部设置有手柄部,所述手柄部外套设有硅胶套,所述活塞部由橡胶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通过塑料管与所述第一筒体液体连通,所述塑料管内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限定了墨水由所述第二筒体向第一容置空间流动的方向。
CN201811108046.XA 2018-09-21 2018-09-21 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Withdrawn CN1092286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8046.XA CN109228671A (zh) 2018-09-21 2018-09-21 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8046.XA CN109228671A (zh) 2018-09-21 2018-09-21 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28671A true CN109228671A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57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8046.XA Withdrawn CN109228671A (zh) 2018-09-21 2018-09-21 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2867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23317Y (zh) * 2006-07-01 2007-07-18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用墨水填充装置
CN200977752Y (zh) * 2006-10-24 2007-11-21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墨水填充装置用针头
CN102390179A (zh) * 2011-08-05 2012-03-2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水定量填充器及使用其向墨盒注入定量墨水的注墨方法
CN202378492U (zh) * 2011-12-28 2012-08-15 武富友 一种可重复加墨装置
CN202862817U (zh) * 2012-09-21 2013-04-10 韩启云 一种补墨装置
CN203623148U (zh) * 2013-11-15 2014-06-04 刘现梅 一种打印机墨盒针形管注墨器
CN106267469A (zh) * 2016-08-05 2017-01-04 天津市灥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防疫装置
CN108382075A (zh) * 2018-02-28 2018-08-10 刘芬 环保型自动供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85314U (zh) * 2017-06-27 2018-08-31 齐全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药品配药注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23317Y (zh) * 2006-07-01 2007-07-18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机墨盒用墨水填充装置
CN200977752Y (zh) * 2006-10-24 2007-11-21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墨水填充装置用针头
CN102390179A (zh) * 2011-08-05 2012-03-2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水定量填充器及使用其向墨盒注入定量墨水的注墨方法
CN202378492U (zh) * 2011-12-28 2012-08-15 武富友 一种可重复加墨装置
CN202862817U (zh) * 2012-09-21 2013-04-10 韩启云 一种补墨装置
CN203623148U (zh) * 2013-11-15 2014-06-04 刘现梅 一种打印机墨盒针形管注墨器
CN106267469A (zh) * 2016-08-05 2017-01-04 天津市灥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防疫装置
CN207785314U (zh) * 2017-06-27 2018-08-31 齐全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药品配药注射装置
CN108382075A (zh) * 2018-02-28 2018-08-10 刘芬 环保型自动供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7618B (zh) 一种中学化学教学仪器清洗装置
CN110153176A (zh) 一种用于污染土壤修复的微生物混入装置
CN109228671A (zh) 为再生墨盒供墨的组件
CN109228670A (zh) 再生墨盒连续充墨装置
CN109177502A (zh) 环保型供墨装置
CN109228672A (zh) 用于再生墨盒的充墨装置
CN203829028U (zh) 骨水泥注入套管组件
CN207693723U (zh) 畜牧兽医用动物灌药装置
CN211235543U (zh) 一种可用于粉末探针的荧光检测笔
CN209752954U (zh) 一种储血箱
CN206920180U (zh) 一种便捷式地下/地表水不同深度水体取样装置
CN208576059U (zh) 一种聚氨酯原液加热混合搅拌机构
CN203101209U (zh) 卷烟含末率测定仪
CN211770218U (zh) 一种墨水自动灌装装置
CN204768379U (zh) 一种药剂混合装置
CN212702456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食品检测用高速离心机
CN208679098U (zh) 一种高中化学教学用气体发生装置
CN209476094U (zh) 一种切削液配比设备
CN206317603U (zh) 一种美术用的电动调色器
CN205656202U (zh)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样架
CN208043592U (zh) 水泥密度试验振动仪
CN205470440U (zh) 一种具有智能搅拌功能的油墨盛放桶
CN217411324U (zh) 一种pr70台式计量混合点胶系统用外置料桶
CN110208076B (zh) 一种用于氨基酸消解实验的消解装置
CN219595477U (zh) 一种多管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