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9974A -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9974A
CN109219974A CN201780030831.5A CN201780030831A CN109219974A CN 109219974 A CN109219974 A CN 109219974A CN 201780030831 A CN201780030831 A CN 201780030831A CN 109219974 A CN109219974 A CN 109219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os
service flow
terminal
service
specif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08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9974B (zh
Inventor
郑相洙
朴钟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 Teleco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63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45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9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9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相较于以承载为单位执行QoS控制的传统方法,本公开提出了用于在不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以服务流为单位实现QoS控制的一种基站设备、一种终端设备以及一种QoS控制方法。该基站设备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针对要发送至终端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在针对服务流定义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中的在所识别的服务流中定义的特定的QoS参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在下行链路分组的发送期间应用特定的QoS参数,发送要发送至终端的下行链路分组至针对每个服务流所识别的特定的QoS。

Description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发送不同QoS等级的通信服务的分组的QoS控制技术。
更具体地,与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相比,本公开涉及一种能够在不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实现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服务质量(QoS)根据终端(用户)使用的通信服务的媒体类型而变化,并且提供QoS控制,用于发送适合于媒体类型的保证QoS等级的通信服务的分组。
与此相关,由LTE网络提供的QoS控制方法是基于EPS承载(以下称为承载)的QoS控制方法。
在LTE网络中,EPS承载,即,被生成以用于发送数据,以允许终端(用户)使用通信服务的承载。
承载可以是在终端和P-GW之间经由无线部分生成的隧道(无线部分+有线部分),用于连接终端和基站(BS)以及用于连接BS和S-GW或P-GW的有线部分。
用户(终端)的数据通过隧道(即,承载)以基于IP的分组的形式发送,并且根据分组发送的业务流被称为服务流。
在现有技术中,提供给终端(用户)的通信服务类型相对有限,因此,使用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具有一组几种类型的通信服务映射到一个承载上并且基于该承载来应用QoS。
因此,传统的QoS控制方法为每个承载定义QoS等级(QoS参数)并基于承载保证(应用)QoS,使得相同的QoS(承载的QoS等级)应用于通过一个承载发送的所有服务流。
结果,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优点在于可降低QoS控制的复杂性,但是有限制,即差分QoS不能应用于属于一个承载的服务流。
在通信服务类型有限的现有状态下,这样的限制不会是大问题。然而,它可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将在当前或将来快速开发/引入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例如,5G)。
因此,与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相比,本公开实现了能够应用更多差分QoS而不增加复杂度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是实现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通过该控制,与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相比,可应用更多差分QoS而不增加复杂性。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BS)设备。该BS设备包括: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要发送给终端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识别单元,该识别单元被配置为从为每个服务流定义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中识别出为服务流定义的特定QoS参数;以及发送器,该发送器被配置为将特定QoS参数应用于下行链路分组并将具有用于服务流的特定QoS参数的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终端。
具体地,该BS设备可还包括控制信息发送单元,该控制信息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用于识别特定QoS参数的QoS控制信息插入到服务流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从而允许终端基于所述QoS控制信息发送具有特定QoS的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
具体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可包括与服务流的启动相关的下行链路分组和在维持服务流期间与服务流的QoS参数相关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该BS设备可还包括互通控制器,该互通控制器被配置为当终端切换到支持与BS设备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另一网络时,提供QoS转换信息,用于将QoS参数转换为根据对于终端的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QoS参数。
具体地,不同的QoS控制策略可以是基于承载的QoS控制策略,用于保证每个承载的不同QoS等级。
具体地,基于每个服务流的QoS等级可确定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
具体地,互通控制器可只在需要服务流的连续性时提供QoS转换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从基站(BS)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获取QoS控制信息;QoS控制器,该QoS控制器被配置为将从QoS控制信息识别出来的特定QoS参数映射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以及发送器,该发送器被配置为将特定QoS参数应用于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并发送具有在服务流中定义的特定QoS的上行链路分组。
具体地,当对支持与BS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另一网络执行切换时,QoS控制器可基于BS提供的QoS转换信息将特定QoS参数转换为根据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QoS参数。
具体地,QoS转换信息可包括通过服务流与承载匹配的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以及为每个承载预定义的QoS参数。
具体地,QoS控制器可被配置为按照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到具有最低优先级的匹配规则的顺序,基于QoS转换信息从每一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搜索匹配服务流的匹配规则,将服务流与搜索到的匹配规则匹配,并将特定QoS参数转换为在匹配承载中定义的QoS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QoS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基站(BS)设备确定要发送给终端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通过BS设备识别从为每个服务流定义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中识别出为服务流定义的特定QoS参数;以及通过BS设备将特定QoS参数应用于下行链路分组并将具有用于服务流的特定QoS参数的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终端。
具体地,该QoS控制方法可还包括通过BS设备将用于识别特定QoS参数的QoS控制信息插入到所述服务流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从而允许终端基于QoS控制信息发送具有特定QoS的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
具体地,该QoS控制方法可还包括当终端切换到支持与BS设备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另一网络时,提供QoS转换信息,用于将QoS参数转换为根据对于终端的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QoS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QoS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终端设备在从基站(BS)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获取QoS控制信息;通过终端设备将从QoS控制信息识别出来的特定QoS参数映射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以及通过终端设备将特定QoS参数应用于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并发送具有在服务流中定义的特定QoS的上行链路分组。
技术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BS设备、终端设备和QoS控制方法,与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相比,通过启用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而不增加复杂性,可将差分QoS(即,服务质量)应用于各个通信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BS的角度的QoS控制方法(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终端的角度的QoS控制方法(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的控制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BS的角度的QoS控制方法(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的系统的QoS控制方法之间的互通)的控制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在终端的角度的QoS控制方法(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的系统的QoS控制方法之间的互通)的控制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BS设备的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
在详细描述本公开之前,下面将首先描述通过本公开提出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实现的功能(效果)。
本公开实现了以下效果: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可在没有单独信令的情况下提供给终端,QoS控制信息以搭载(Piggyback)的形式传输,从而提高了分组检测效率,通过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的系统之间启用互通QoS控制方法,在切换期间被最小化的终端的通信服务的断开,并且根据通讯服务的灵敏度选择性地反映切换之前和之后的系统之间的QoS控制方法的互通。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实现由本公开提出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的设备和/或配置,并且将更详细地描述上述效果。
同时,参照图1描述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
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是将一组几种类型的通信服务映射到EPS承载(即承载)并基于该承载应用QoS的方法。
如图1所示,为了使用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在终端(用户)中生成承载(例如,承载1和2),以保证终端要使用的通信服务所需的QoS。
承载1和2中的每一个可以是默认承载和专用承载。
如图1所示,假设终端使用的通信服务1的服务流1和通信服务2的服务流2属于一个承载(承载1)并且终端使用的通信服务3的服务流3和通信服务4的服务流4属于一个承载2。
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QoS,即承载1的QoS等级(QoS参数A)被应用于通过承载1发送的两个服务流1和2,并且,相同的QoS,即承载2的QoS等级(QoS参数B)被应用于通过承载2发送的两个服务流3和4。
结果,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优点在于,由于基于承载作为逻辑单元应用QoS,可降低QoS控制的复杂性,但是具有限制,因为差分QoS不能应用于属于一个承载的服务流。
因此,本公开通过实现如图2所示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将差分QoS,即,服务质量应用于通信服务。
然而,当实现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时,与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相比,QoS控制的复杂性增加。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通过该方法,与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相比,差异QoS可应用于各个通信服务而不增加复杂性。
将参照图3从BS的角度描述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方法(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
因此,为了便于描述,在下文中,通过描述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方法。
在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方法中,即,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确定要发送到终端200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
也就是说,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当在S100中从网络(未示出)接收到要发送给终端200的下行链路分组时,BS设备100在S110中基于在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识别出的5元组(即,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来确定服务流。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假设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被确定为服务流1。
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在S120中,BS设备在为各个服务流定义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中识别为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参数。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将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参数称为QoS参数1。
此时,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BS设备100在S130中识别下行链路分组是否为应包括QoS控制信息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
例如,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如果下行链路分组是在终端200开始使用通信服务1的时间点的下行链路分组,并且因而,在维持终端200的服务流1的同时启动终端200的服务流1或者改变服务流1的QoS参数1的时间点的下行链路分组,则BS设备100识别该下行链路分组是应包括QoS控制信息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
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当在S130中识别出下行链路分组不是特定下行链路分组时,BS设备100将QoS参数1应用于下行链路分组,并将具有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的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终端200。
同时,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当在S130中识别出下行链路分组是特定下行链路分组时,在S135中,BS设备100将QoS控制信息插入到报头中,更具体地,插入到下行链路分组的L2报头中,并将QoS参数1应用到下行链路分组,并将具有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的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终端200。
也就是说,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BS设备将下行链路分组中为服务流定义的QoS参数(QoS等级)应用于下行链路分组,并基于服务流以保证的QoS等级发送下行数据。
如图2所示,假设终端200在使用通信服务1、2、3和4时生成终端200的服务流1、2、3和4。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公开的BS设备100可将通信服务1的分组中为服务流1定义的QoS参数1(QoS等级1)应用于相应分组并发送相应分组,将通信服务2的分组中为服务流2定义的QoS参数2(QoS等级2)应用于相应分组并发送相应分组,将通信服务3的分组中为服务流3定义的QoS参数3(QoS等级3)应用于相应分组并发送相应分组,并将通信服务4的分组中为服务流4定义的QoS参数4(QoS等级4)应用于相应分组并发送相应分组,从而基于服务流发送具有保证QoS等级的分组。
此时,根据本公开的BS设备100可为下行链路业务执行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并在不使用单独的控制消息(单独的信令)的情况下,向终端通知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
以下,将参照图4中从终端的角度描述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
为了便于描述,将通过描述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来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方法。
在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方法中,即,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在S200中接收到从BS 100发来的下行链路分组时,在报头中识别出记录识别信息的字段,更具体地,在下行链路分组的L2报头中识别。并且,当存在识别信息时,在S210中基于识别信息识别下行链路分组是否为包括QoS参数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识别出此次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是包括QoS参数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时(S210的是),终端设备200可在S220中从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L2报头)获取QoS控制信息。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终端设备200在S230中将在先前获取的QoS控制信息中识别到的特定QoS参数映射到此次接收到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
更具体地,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终端设备200可以基于5元组识别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即,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以及在此次接收到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识别出的协议ID。
如上所述,假设BS 100识别服务流1,并且将用于识别为服务流1定义的QoS参数1的QoS控制信息插入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然后发送。
在这种情况下,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终端200可基于在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识别出的5元组来识别服务流1。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终端设备200将从先前获取的QoS控制信息识别的QoS参数1映射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1。
此时,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终端设备200将QoS参数1映射到作为用于识别服务流1的标准的5元组(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时,终端设备200可存储通过将QoS参数1映射到服务流1而生成的QoS参数映射信息和服务流。
此外,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终端设备200可在S240中处理此次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
当然,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在S210中识别出此次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不是特定分组时,终端设备200可在S240中处理此时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而不执行步骤S220和S230。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发送服务流1的上行链路分组时,终端设备200在S250中将映射到服务流1的QoS参数1应用于服务流1的上行链路分组,并且发送具有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的上行链路分组。
也就是说,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要发送上行链路分组时,终端设备200基于从要发送的上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识别的5元组来识别服务流。
例如,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识别出服务流1时,终端设备200可将映射到服务流1的QoS参数1应用于该上行链路分组,并且发送具有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的服务流1的上行链路分组。
如图2所示,假设当终端设备200使用通信服务1、2、3和4时,为终端设备200生成服务流1、2、3和4。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公开的终端设备200可将为通信服务1的分组的服务流1定义的QoS参数1(QoS等级1)应用于相应分组并发送相应分组,将为通信服务2的分组的服务流2定义的QoS参数2(QoS等级2)应用于相应分组并发送相应分组,将为通信服务3的分组的服务流3定义的QoS参数3(QoS等级3)应用于相应分组并发送相应分组,并且将为通信服务4的分组的服务流4定义的QoS参数4(QoS等级4)应用于相应分组并发送相应分组,以便基于服务流以保证的QoS等级发送分组。
此时,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终端设备200可从没有单独信令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获取和识别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基于服务流,以保证的QoS等级发送分组。
如上所述,参照图3和图4,根据本公开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当对下行链路业务执行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并且以搭载(Piggyback)的形式将QoS控制信息发送到终端(在搭载的形式中,QoS控制信息被插入到下行链路业务的特定分组的报头中)时,与下行业务的QoS控制相同,终端对上行业务执行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
以下,将从BS的角度描述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方法(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的系统之间的互通QoS控制方法)。
因此,为了便于描述,将通过在下文中描述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方法。
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当终端200在S150中切换到支持QoS控制策略(即,与BS设备100不同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策略(控制方法))的LTE网络时,识别由终端200使用的通信服务的服务类型。
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当由终端200使用的通信服务的服务类型是会话连续性的保证很重要的类型(例如VoIP或视频呼叫)时,确定服务需要服务流的连续性(S160中的“是”)。
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当需要终端200的服务流的连续性时(S160的“是”),QoS转换信息被提供给终端200,其中QoS转换信息用于将服务流的QoS参数转换为根据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QoS参数。
例如,BS设备100通过与网络(未示出)的互通来选择终端200切换到的目标小区,并提供切换到终端200所需的策略和指令(以下称为切换信息),从而允许终端200基于切换信息从当前呼叫(BS设备100)执行到目标小区的切换。
此时,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当切换信息被提供给终端200时,还提供了QoS转换信息。然后在S180中以常规方式释放与终端200的会话。
同时,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当不需要终端200的服务流的连续性时(S160中的“否”),QoS转换信息不提供给终端200。
例如,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在S170中,将切换信息提供给终端200,然后以常规方式释放与终端200的会话。
然后,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当终端200切换到支持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LTE网络时,BS设备100可根据是否需要终端200的服务流的连续性(即,根据通信服务的灵敏度),选择性地提供QoS转换信息,从而防止由于不必要的额外处理过程而导致的负载增加。
也就是说,在BS设备100的操作方法中,由于通过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的系统的QoS控制方法之间的互通进行切换,可最小化终端的通信服务的断开。可根据通信服务的灵敏度(根据是否需要服务流的连续性)选择性地应用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的系统之间的QoS控制方法的互通。
以下,将参考图6在终端的角度描述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方法(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的系统之间的QoS控制方法的互通)。
因此,为了便于描述,将通过描述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描述根据本公开的QoS控制方法。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要在S260中满足切换要求条件并且执行切换时,可在S270中从BS 100接收切换信息。
此时,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与QoS转换信息一起接收到切换信息时,确定需要QoS参数转换(S280中的“是”)。
如上所述,QoS转换信息包括每个服务流通过其映射到承载的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以及为每个承载定义的QoS参数。
基于每个服务流的QoS等级确定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
具体地,在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可确定特定服务流的匹配规则具有与QoS级别低于特定服务流的QoS级别的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相同或更高的优先级。
例如,在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服务流1被映射到承载的服务流1的匹配规则被确定为具有与QoS等级低于服务流1的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相同或更高的优先级。
换句话说,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按服务流的QoS等级的降序变低。
另外,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可包括用于搜索与相应服务流匹配的匹配规则的搜索因子。搜索因子可被定义为用于确定服务流的标准的5元组(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QoS参数转换过程。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关于先前存储的服务流和QoS参数映射信息的服务流,终端设备200在S290中按照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到具有最低优先级的匹配规则的顺序,基于QoS转换信息从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搜索与服务流(搜索因子)匹配的匹配规则。
通过示例描述了服务流1和QoS参数1的映射信息。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终端设备200比较服务流1(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和在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2(参见表2)的搜索因子(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并识别它们是否彼此匹配。当它们彼此匹配时,终端设备200确定匹配规则2是匹配操作终端设备200的方法中的服务流1的匹配规则。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它们彼此不匹配时,终端设备200比较服务流1(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和在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具有下一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3(参见表2)的搜索因子(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并识别它们是否彼此匹配。
如上所述,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关于正在使用的通信服务的服务流,终端设备200根据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到具有最低优先级的匹配规则的顺序来搜索与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的服务流(搜索因子)优先级相匹配的匹配规则。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由于终端设备200可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中识别和搜索匹配规则,换句话说,QoS参数转换中的最高QoS等级,从而提高了QoS参数转换速度和能力。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假设匹配规则2被找到与服务流1匹配的匹配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终端设备200根据在S300中找到的匹配规则2将服务流1与承载(例如,承载1)进行匹配,并在S310中,将服务流1的QoS参数1转换为针对匹配的承载(例如,承载1)所定义的QoS参数(例如,QoS参数A)。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在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没有找到匹配服务流1的匹配规则时,终端设备200可将服务流1(通信服务1)与默认承载进行匹配。
如上所述,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在切换过程中,终端设备200可将根据终端设备200所处理(映射/存储)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的QoS参数(例如,QoS参数1)转换为根据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QoS参数(例如,QoS参数A)。
当然,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终端设备200在S320中可与QoS参数转换分开地执行传统的切换过程,诸如释放与BS 100的会话并执行到目标小区的切换。
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在切换到目标小区之后,终端设备200可在S320中基于根据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映射了服务流(通信服务)的承载,以保证的QoS等级发送上行链路分组。
同时,在终端设备200的操作方法中,当确定不需要QoS参数转换(S280的“否”)时,终端设备200在S285中执行诸如释放与BS 100的会话的传统切换过程并执行向目标小区的切换。
如上所述,本公开具有向终端通知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的效果,而没有用于执行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的单独信令的效果,具有通过以搭载(Piggyback)的形式发送QoS控制信息来提高分组检测效率的效果,具有通过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实现系统的QoS控制方法之间的互通,使切换中终端的通信服务的断开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效果,以及具有根据通信服务的灵敏度选择性地反映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的系统的QoS控制方法之间的互通的效果。
以下,将对本公开提出的实现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的设备,即BS设备和终端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将首先参考图7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BS设备的配置。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BS设备包括:确定单元110,该确定单元110被配置为确定将要发送给终端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识别单元120,该识别单元120被配置为从为各个服务流定义的QoS参数中识别定义在服务流中的特定QoS参数;以及发送单元150,该发送单元150被配置为将特定QoS参数应用于下行链路分组并将具有在服务流中定义的特定QoS参数的下行链路分组发送给终端。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该终端被称为图2中的终端设备200。
确定单元110确定要发送到终端200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
也就是说,当从网络(未示出)中传输将要发送给终端200的下行链路分组时,确定单元110基于从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识别的信息来识别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
此时,下行链路分组可具有基于IP的分组的形式,其中,5元组规则被应用于QoS控制。
因此,确定单元110可基于从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识别的5元组,即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来识别服务流。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假设下行链路分组的该服务流被分类为服务流1。
识别单元120在为各个服务流预定义的QoS参数中识别在此次识别的服务流中定义的特定QoS参数。
例如,识别单元120识别为各个服务流预定义的QoS参数中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参数。
此时,识别单元120可具有为各个服务流预定义的QoS参数,并且在各个服务流具有的QoS参数中搜索和识别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参数。
或者,识别单元120可不具有用于各个服务流的QoS参数,并且可在终端200连接会话以使用通信服务1(服务流1)的过程期间从单独的网络设备(例如,P-GW)获取和识别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参数。
QoS参数可被定义为下面[表1]中所示的一条或多条信息。
[表1]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为服务流1定义的QoS参数被称为QoS参数1。
当发送下行链路分组时,发送单元150将由识别单元120识别出的特定QoS参数(例如,QoS参数1)应用于下行链路分组,并且利用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将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终端200。
也就是说,当发送下行链路分组时,发送单元150通过将对应分组的服务流中定义的QoS参数(QoS等级)应用于下行链路分组并发送下行链路分组,基于服务流以保证的QoS等级发送下行链路分组。
在上文中,已经基于下行链路业务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
为了将根据本公开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行链路业务,需要向终端通知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的过程。
然而,如果在此过程中使用单独的控制方法,每当生成新的服务流时,应该发送和接收控制消息,因此与现有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相比,QoS控制的复杂性会增加。
以下,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向终端通知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而不使用单独的控制消息(单独的信令)的方法。
具体地,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BS设备100还包括控制信息传送单元130。
控制信息传送单元130可根据服务流将用于识别特定QoS参数的QoS控制信息插入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并且允许终端200基于QoS控制信息发送具有特定QoS的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
也就是说,控制信息传送单元130可通过根据诸如服务流1的服务流将QoS控制信息插入到下行链路分组中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来向终端200通知QoS控制信息。
此时,QoS控制信息包括这样的识别信息,即,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分组是否是包括QoS参数的分组,并且包括在服务流(例如,服务流1)中定义的特定QoS参数(例如,QoS参数1)。
另外,特定下行链路分组是在启动服务流的情况下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下行链路分组和服务流维持期间服务流的QoS参数改变的情况下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控制信息传送单元130可将QoS控制信息插入到自终端200使用通信服务1以来启动终端200的服务流1的时间点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
或者,由于终端200继续使用通信服务1,控制信息传送单元130可将QoS控制信息插入到服务流1的QoS参数1被改变的时间点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同时维持终端200的服务流1。
优选的是,插入QoS控制信息的报头是诸如分组结构中的层(L)2报头的在接收时首先处理的报头。
接下来,由于接收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终端200可从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了解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终端200可以基于该信息基于服务流以保证的QoS等级发送上行链路分组。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可在不使用单独的控制消息(单独的信令)的情况下向终端通知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
同时,用于实现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的BS设备100可位于与支持另一QoS控制策略的LTE网络交叠的区域中,例如,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终端200可切换到LTE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切换之前/之后的系统之间的QoS控制方法不同,在切换之后无缝地向系统中的终端200提供通信服务时,可能无法提供QoS控制。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在考虑到终端切换到支持现有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网络的情况下,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实现系统的QoS控制方法之间的互通的方法。
具体地,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BS设备100还包括互通控制器140。
当终端200切换到支持不同于BS设备100的QoS控制策略的另一网络时,互通控制器140向终端200提供用于将特定QoS参数转换为根据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QoS参数的QoS转换信息。
也就是说,当终端200切换到支持不同于BS设备100的QoS控制策略的LTE网络,即基于承载的QoS控制策略(方法)时,互通控制器140向终端200提供用于将服务流1的QoS参数1转换为根据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QoS参数的QoS转换信息。
更具体地,当终端200满足切换要求条件并且BS设备100确定需要终端200的切换时,BS设备100通过与网络(未示出)的互通选择终端200切换到的目标小区,并提供切换到终端200所需的策略和指令(下文中,称为切换信息),因而允许终端200基于切换信息从当前小区(BS设备100)切换到目标小区。
此时,在终端200切换到支持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LTE网络的情况下,当向终端200提供切换信息时,互通控制器140还提供QoS转换信息。
QoS转换信息包括每个服务流通过其映射到承载的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以及为每个承载定义的QoS参数。
基于每个服务流的QoS等级确定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终端设备的描述中将详细提及基于QoS等级确定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的原因。
因此,在接收切换信息并根据切换信息从当前呼叫(BS设备100)执行到目标小区的切换的过程中,终端200可将根据终端200拥有(映射/存储)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的QoS参数转换为根据基于QoS转换信息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QoS参数。
根据本公开,当终端从根据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的系统切换到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时,通过将用于基于服务流的QoS参数转换(匹配)为基于承载的QoS参数的信息发送到终端,可以使切换期间终端的通信服务的断开最小化。
当在终端200的切换期间转换QoS参数时,与未转换QoS参数的情况相比,需要处理附加过程。即使附加过程的负载对终端200来说很小,要处理的附加过程也可能导致切换期间的负载增加。
同时,当终端200仅使用诸如互联网搜索或电子邮件服务之类的通信服务时,保证会话连续性不重要,即使由于终端200切换到支持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LTE网络而导致通信稍微断开,终端200的用户可能几乎不受到影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终端200执行切换的过程期间,QoS参数的转换可能是相当不必要的。
当终端200切换到支持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LTE网络时,只有当需要终端200的服务流的连续性时,互通控制器140才可提供QoS转换信息。
此时,需要连续性的服务流可根据预先定义而变化,并且可被定义为诸如考虑到会话连续性的保证重要的诸如VoIP或视频呼叫的通信服务的服务流。
然后,当终端200切换到支持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LTE网络时,互通控制器140可根据是否需要终端200的服务流的连续性,即根据通信服务的灵敏度,选择性地提供QoS转换信息,从而防止由于不必要的附加处理过程而导致的负载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BS设备100可实现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在没有单独信令的情况下向终端通知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的功能,以及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实现系统的QoS控制方法之间的互通,但是根据通信服务的灵敏度选择性地反映QoS控制方法的功能,从而与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相比,在不增加复杂性的情况下将差分QoS(即,服务质量)应用于通信服务。
以下,将参照图8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的配置。
如图4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终端设备200包括:获取单元210,该获取单元210用于从BS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获取QoS控制信息;QoS控制器220,该QoS控制器被配置为将从QoS控制信息识别的特定QoS参数映射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发送器230,该发送器230被配置为将特定QoS参数应用于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并发送具有在服务流中定义的特定QoS的上行链路分组。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BS参照图2的BS设备100,并且将根据通信服务1的使用基于服务流1进行以下描述。
获取单元210从由BS 100接收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获取QoS控制信息。
如上所述,QoS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识别分组是否是包括QoS参数的分组和在服务流(例如,服务流1)中定义的特定QoS参数(例如,QoS参数1)的识别信息。
当从BS 100接收到下行链路分组时,获取单元210识别其中识别信息被记录在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更具体地,L2报头)中的字段,当存在识别信息时,识别此次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是否是包括基于识别信息的QoS参数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
当识别出此次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是特定的下行链路分组时,获取单元210可从对应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更具体地,L2报头)中获取QoS控制信息。
当获取单元210获取QoS控制信息时,QoS控制器220可基于从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识别的5元组来识别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
如示例中所述,假设BS 100识别服务流1,并且将用于识别为服务流1定义的QoS参数1的QoS控制信息插入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然后发送。
在这种情况下,QoS控制器220可基于从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识别的5元组来识别服务流1。
QoS控制器220映射从先前获取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QoS控制信息服务流1识别的QoS参数1。
此时,QoS控制器220可存储服务流,并且通过将QoS参数a映射到服务流1而生成的QoS参数映射信息可通过将QoS参数1映射到5元组(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来存储在服务流1中,该5元组是识别服务流1的标准。
当从终端设备200的服务流1被启动的时间点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获取了QoS控制信息并且QoS参数1被映射到服务流1时,这意味着存储了新的服务流和QoS参数映射信息。
另一方面,当从服务流1的QoS参数1改变的时间点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获取QoS控制信息时,维持终端设备200的服务流1并且QoS参数1被映射到服务流1,这意味着更新和存储常规存储的服务流和QoS参数映射信息。
发送器230将映射到服务流1的特定QoS参数应用于服务流1的上行链路分组,并发送具有为服务流1定义的特定QoS的上行链路分组。
也就是说,当根据从要发送的上行链路分组的报头标识的5元组识别服务流1时,发送器230可将映射到服务流1的QoS参数1应用于相应的上行链路分组,并且发送具有为服务流1定义的QoS的服务流1的上行链路分组。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终端设备200可从没有单独信令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获取并了解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并且基于所获取的信息,基于服务流以保证的QoS等级发送分组。
另外,当终端设备200从BS 100切换到支持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网络时,下面将描述终端设备200操作通过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的系统的QoS控制方法之间的互通的配置。
当终端设备200被切换到支持不同于BS 100的QoS控制策略的另一网络时,终端设备200,即QoS控制器220,基于从BS 100提供的QoS转换信息,将特定QoS参数转换为根据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QoS参数。
更具体地,当终端设备200满足切换要求条件并且BS 100确定需要终端设备200的切换时,BS 100通过与网络(未示出)的互通选择终端设备200切换到的目标小区,并且向终端设备200提供切换所需的策略和指令(下文中,称为切换信息),因此,允许终端设备200基于切换信息从当前小区(BS 100)切换到目标小区。
此时,在终端设备200切换到支持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LTE网络的情况下,当向终端设备200提供切换信息时,BS 100还提供QoS转换信息。
因此,当终端设备200切换到支持不同于BS 100的QoS控制策略的LTE网络时,即基于承载的QoS控制策略(控制方法),终端设备200的QoS控制器220从BS 100接收QoS转换信息。
以下,QoS控制器220基于QoS转换信息将特定QoS参数(例如,服务流1的QoS参数1)转换为根据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QoS参数。
如上所述,QoS转换信息包括每个服务流通过其映射到承载的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以及为每个承载定义的QoS参数。
基于每个服务流的QoS等级确定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
具体地,在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可确定特定服务流的匹配规则具有与QoS级别低于特定服务流的QoS级别的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相同或更高的优先级。
例如,在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服务流1通过其映射到承载的服务流1的匹配规则被确定为具有与QoS等级低于服务流1的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相同或更高的优先级。
换句话说,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优先级按服务流的QoS等级的降序变低。
另外,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可包括用于搜索匹配相应服务流的匹配规则的搜索因子,并且搜索因子可以被定义为5元组(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该5元组是用于确定服务流的标准。
QoS转换信息可定义为下面的[表2]和[表3]。
[表2]
匹配规则 优先级 搜索因子(映射标准) 承载ID
1 3 源IP、目标IP、源端口、目标端口、协议ID 1
2 1 源IP、目标IP、源端口、目标端口、协议ID 1
3 2 源IP、目标IP、源端口、目标端口、协议ID 3
... ... ... ...
[表3]
承载ID 承载上下文 承载类型
1 QCI,ARP,... 默认或专用
2 QCI,ARP,... 默认或专用
... ... ...
[表2]示出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以及每个匹配规则的优先级,并且[表3]示出为每个服务流定义的QoS参数(承载上下文和承载类型)。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QoS参数转换过程。
关于先前存储的服务流和QoS参数映射信息的服务流,QoS控制器220基于QoS转换信息,按照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到具有最低优先级的匹配规则的顺序,搜索与服务流(搜索因子)匹配的匹配规则,用于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
通过示例描述了服务流1和QoS参数1的映射信息。QoS控制器220比较服务流1(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和在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2的搜索因子(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并识别它们是否彼此匹配。
当它们彼此不匹配时,QoS控制器220比较服务流1(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和在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匹配规则2之后具有次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3的搜索因子(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ID),并识别它们是否彼此匹配。
如上所述,关于正在使用的通信服务的服务流程,QoS控制器220按照在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到具有最低优先级的匹配规则的顺序搜索匹配服务流(搜索因子)的匹配规则。
由于终端设备200可从具有最高优先级(换句话说,QoS参数转换中的最高QoS等级)的匹配规则中识别和搜索匹配规则,从而提高了QoS参数转换速度和能力。
以下,为了便于描述,假设找到匹配规则2作为与服务流1匹配的匹配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QoS控制器220根据找到的匹配规则2将服务流1与承载(例如,承载1)进行匹配,并将服务流1的QoS参数1转换为匹配的承载(例如,承载1)中定义的QoS参数(例如,QoS参数A)。
如果没有找到与各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中的服务流1匹配的匹配规则,则QoS控制器220可将服务流1(通信服务1)与默认承载进行匹配。
如上所述,在切换过程中,终端设备200可基于QoS转换信息将根据终端200处理(映射/存储)的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的QoS参数(例如,QoS参数1)转换为根据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的QoS参数(例如,QoS参数A)。
在切换到目标小区之后,终端设备200可基于根据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映射了服务流(通信服务)的承载,以保证的QoS等级发送上行链路分组。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终端设备200可实现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向终端提供基于服务流的QoS控制所需的信息(QoS控制信息)的功能,而无需单独的信令,并且具有在切换之前和切换之后实现系统的QoS控制方法之间的互通,但是根据通信服务的灵敏度选择性地反映QoS控制方法的功能,从而与传统的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法相比,在不增加复杂性的情况下将差分QoS(即,服务质量)应用于通信服务。
本公开中描述的功能操作和主题的实现可通过数字电子电路,通过本公开中描述的结构,及其等效物,包括计算机软件,固件或硬件,包括或者由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来实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现可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实现,即,与在有形程序存储介质上编码的计算机程序命令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模块,以控制处理系统的操作或通过操作执行。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机器可读存储基板,存储器设备,影响机器可读无线电波信号的材料的组合,或其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在说明书中,术语“系统”或“设备”例如包括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或用于数据处理的各种机制,设备和机器,包括多处理器和计算机。除了硬件之外,处理系统还可包括在被请求时为计算机程序创建执行环境的代码,例如,构成处理器固件的代码,协议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或其中一个或多个的组合。
计算机程序(也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程序,脚本或代码)可用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编写,包括编译或注释语言,声明或程序语言,并且它可以以任何形式部署,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模块,组件,子例程或适用于计算机环境的其他单元。计算机程序可以但不必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程序可存储在提供给所请求程序的单个文件中,存储在多个协调文件中(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或者存储在其他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中(例如,存储在标记语言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计算机程序可部署在一个计算机上或在位于一个站点上或分布在多个站点上并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机上执行。
适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命令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所有类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器设备,例如,诸如EPROM,EEPROM和闪存设备的半导体存储设备,以及诸如外部硬盘或外部磁盘的磁盘,磁光盘,CD-ROM和DVD-ROM磁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由专用逻辑电路添加或集成到逻辑电路中。
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现可在包括诸如数据服务器的后端组件,诸如应用服务器的中间件组件,诸如具有网络浏览器或图形用户界面的客户端计算机,其可与用户在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现交互的前端组件,或者后端,中间件和前端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所有组合的计算机系统中来实现。系统的组件可通过任何类型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或介质)相互连接。
虽然说明书中包含许多具体的实现细节,这些不应被解释为对任何公开或可能要求保护的范围的限制,而是作为对特定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特定的特征的描述。在单独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在说明书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在单个实施方式中组合实现。相反,在单个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来实现。此外,尽管上面的特征可以描述为以某些组合起作用并且甚至最初如此声明,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从组合中切除要求保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针对子组合的子组合或变化。
另外,在说明书中,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示出了这些操作,但是应该理解,操作不一定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执行,或者必须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以便获得优选的结果。在特定情况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优选的。此外,不应该理解,在所有实现中都需要分离上述实现的各种系统组件。另外,应该理解,所描述的程序组件和系统通常可集成在单个软件包中,或者可封装在多软件产品中。
如上所述,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特定术语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因此,虽然参考上述示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修改,改变和变换一些部分。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详细描述限定。因此,应当理解,从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得出的所有修改或变化都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基站BS设备,该BS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要发送给终端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
识别单元,该识别单元被配置为从为每个服务流定义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中识别出为所述服务流定义的特定QoS参数;以及
发送器,该发送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特定QoS参数应用于所述下行链路分组并将具有用于所述服务流的特定QoS参数的所述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所述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S设备,该BS设备还包括控制信息发送单元,该控制信息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将用于识别所述特定QoS参数的QoS控制信息插入到所述服务流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从而允许所述终端基于所述QoS控制信息发送具有所述特定QoS的所述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S设备,其中,所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包括与所述服务流的启动相关的下行链路分组和在维持服务流期间与所述服务流的所述QoS参数的改变相关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S设备,该BS设备还包括互通控制器,该互通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切换到支持与所述BS设备的QoS控制策略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另一网络时,提供QoS转换信息,用以将所述特定QoS参数转换为根据对于所述终端的所述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QoS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S设备,其中,所述不同的QoS控制策略是基于承载的QoS控制策略,用于保证每个承载的不同QoS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S设备,其中,所述QoS转换信息包括针对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每个服务流的所述匹配规则的优先级、以及为每个承载预定义的QoS参数,其中,服务流通过所述匹配规则映射到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S设备,其中,基于每个服务流的所述QoS等级来确定针对每个服务流的所述匹配规则的所述优先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S设备,其中,所述互通控制器只在需要所述服务流的连续性时提供所述QoS转换信息。
9.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被配置为在从基站BS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获取QoS控制信息;
QoS控制器,该QoS控制器被配置为将从所述QoS控制信息识别出的特定QoS参数映射到所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以及
发送器,该发送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特定QoS参数应用于所述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并发送具有在所述服务流中定义的特定QoS的所述上行链路分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当对支持与所述BS的QoS控制策略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另一网络执行切换时,所述QoS控制器基于从所述BS提供的QoS转换信息将所述特定QoS参数转换为根据所述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QoS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QoS转换信息包括针对每个服务流的匹配规则、每个服务流的所述匹配规则的优先级、以及为每个承载预定义的QoS参数,其中,服务流通过所述匹配规则与承载匹配,并且
所述QoS控制器被配置为按照从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匹配规则到具有最低优先级的匹配规则的顺序,基于所述QoS转换信息从针对每个服务流的所述匹配规则中搜索与所述服务流匹配的匹配规则,将所述服务流与找到的所述匹配规则的承载匹配,并将所述特定QoS参数转换为在匹配的所述承载中定义的QoS参数。
12.一种控制Qo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基站BS设备确定要发送给终端的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
由所述BS设备识别从针对每个服务流定义的服务质量QoS参数中识别出为所述服务流定义的特定QoS参数;以及
由所述BS设备将所述特定QoS参数应用于所述下行链路分组并将具有针对所述服务流的特定QoS的所述下行链路分组发送到所述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由所述BS设备将用于识别所述特定QoS参数的QoS控制信息插入到所述服务流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从而允许所述终端基于所述QoS控制信息发送具有所述特定QoS的所述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BS设备识别出所述终端切换到支持与所述BS设备的QoS控制策略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另一网络时,提供QoS转换信息,用以将所述特定QoS参数转换为根据对于所述终端的所述不同的QoS控制策略的QoS参数。
15.一种控制QoS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终端设备在从基站BS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分组中的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报头中获取QoS控制信息;
由所述终端设备将基于所述QoS控制信息识别出的特定QoS参数映射到所述特定下行链路分组的服务流;以及
由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特定QoS参数应用于所述服务流的上行链路分组,并发送具有在所述服务流中定义的特定QoS的所述上行链路分组。
CN201780030831.5A 2016-09-19 2017-03-06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Active CN109219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6339.7A CN114945199A (zh) 2016-09-19 2017-03-06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19450 2016-09-19
KR1020160119450A KR102115218B1 (ko) 2016-09-19 2016-09-19 기지국장치 및 단말장치와, QoS 제어방법
PCT/KR2017/002367 WO2018052172A2 (ko) 2016-09-19 2017-03-06 기지국장치 및 단말장치와, qos 제어방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6339.7A Division CN114945199A (zh) 2016-09-19 2017-03-06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9974A true CN109219974A (zh) 2019-01-15
CN109219974B CN109219974B (zh) 2022-06-17

Family

ID=616196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6339.7A Pending CN114945199A (zh) 2016-09-19 2017-03-06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CN201780030831.5A Active CN109219974B (zh) 2016-09-19 2017-03-06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6339.7A Pending CN114945199A (zh) 2016-09-19 2017-03-06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3) US10945159B2 (zh)
EP (2) EP4149156A1 (zh)
JP (2) JP6674051B2 (zh)
KR (1) KR102115218B1 (zh)
CN (2) CN114945199A (zh)
ES (1) ES2936412T3 (zh)
WO (1) WO2018052172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1855A (zh) * 2019-04-12 2019-07-1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集群卷QoS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15218B1 (ko) 2016-09-19 2020-05-2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기지국장치 및 단말장치와, QoS 제어방법
CN110651499B (zh) * 2017-05-02 2022-07-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982382B (zh) * 2017-12-28 2020-12-0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US11252613B2 (en) 2018-04-17 2022-0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bearer validity
CN117320069A (zh) * 2018-09-30 2023-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相关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6695A (zh) * 2004-08-17 2007-07-25 英特尔公司 用于宽带无线网络的网络管理以及服务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US20080123660A1 (en) * 2006-08-09 2008-05-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iated quality of service for packets in a particular flow
CN102301817A (zh) * 2009-01-31 2011-12-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流保持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77268A (zh) * 2009-09-02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mac报头类型信息传送mac pdu的设备和方法
CN102948215A (zh) * 2010-06-21 2013-02-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接入技术间切换期间进行qos 上下文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28288A1 (en) * 2012-01-20 2014-11-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7686B (fi) * 1998-06-16 2001-09-14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tietoliikennelaite kantajien hallintaa varten kolmannen sukupolv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US7609673B2 (en) * 2002-02-08 2009-10-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cket-based conversational service for a multimedia se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558283B2 (en) 2004-03-12 2009-07-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1761091B1 (en) * 2005-08-30 2012-11-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dmission control in a cellular network
ATE450959T1 (de) * 2006-02-05 2009-12-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en zum installieren von paketfiltern bei einer datenübertragung
DE102006006953A1 (de) * 2006-02-14 2007-08-23 T-Mobile International Ag & Co. Kg Verfahren zur Gewährleistung von Dienstgüte in paketvermittelnden Mobilfunknetzen
ATE449487T1 (de) * 2006-06-02 2009-12-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inrichtungen und verfahren zum garantieren einer dienstgüte pro dienstdatenfluss durch die trägerschicht
US8305979B2 (en) 2009-09-04 2012-11-06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Managing multiple application flows over an access bearer in a quality of service policy environment
US8675577B2 (en) * 2010-12-20 2014-03-18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techniques for a multimedia-aware radio and network adaptation
JP6242824B2 (ja) * 2012-02-24 2017-12-06 ヴィド スケー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パケットロス検出を使用するビデオコーディング
KR20140036901A (ko) * 2012-09-18 2014-03-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와이맥스와 롱텀에볼루션 망에서의 서비스 품질 통합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215549B2 (en) * 2013-02-13 2015-12-15 Aeri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for delivering machine to machine (M2M) application control data over control plane in LTE/EPS utilizing standard bearer management procedures
US10142889B2 (en) * 2016-05-13 2018-11-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guaranteed quality of service and quality of experience channel
KR102115218B1 (ko) * 2016-09-19 2020-05-2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기지국장치 및 단말장치와, QoS 제어방법
EP3496451B1 (en) * 2016-10-17 2023-10-11 Sk Telecom Co., Lt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qos control method in wireless sec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6695A (zh) * 2004-08-17 2007-07-25 英特尔公司 用于宽带无线网络的网络管理以及服务供应的方法和系统
US20080123660A1 (en) * 2006-08-09 2008-05-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ifferentiated quality of service for packets in a particular flow
CN102301817A (zh) * 2009-01-31 2011-12-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流保持的系统和方法
CN102577268A (zh) * 2009-09-02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mac报头类型信息传送mac pdu的设备和方法
CN102948215A (zh) * 2010-06-21 2013-02-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无线接入技术间切换期间进行qos 上下文转换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28288A1 (en) * 2012-01-20 2014-11-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MOBILE等: ""Support of Qo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acket flows sharing the same bearer"", 《3GPP TSG SA WG2 ARCHITECTURE — SAE ADHOC: S2-06263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1855A (zh) * 2019-04-12 2019-07-12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集群卷QoS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11855B (zh) * 2019-04-12 2023-01-1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集群卷QoS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27494B2 (en) 2023-04-11
JP6952816B2 (ja) 2021-10-27
JP6674051B2 (ja) 2020-04-01
EP4149156A1 (en) 2023-03-15
EP3445082A4 (en) 2020-11-18
WO2018052172A3 (ko) 2018-08-09
ES2936412T3 (es) 2023-03-16
KR20180031250A (ko) 2018-03-28
US11917453B2 (en) 2024-02-27
JP2019517223A (ja) 2019-06-20
US20200322845A1 (en) 2020-10-08
US20230189074A1 (en) 2023-06-15
WO2018052172A2 (ko) 2018-03-22
CN109219974B (zh) 2022-06-17
CN114945199A (zh) 2022-08-26
EP3445082B1 (en) 2022-12-28
KR102115218B1 (ko) 2020-05-26
EP3445082A2 (en) 2019-02-20
US10945159B2 (en) 2021-03-09
US20210160737A1 (en) 2021-05-27
JP2020099099A (ja)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9974A (zh) 基站设备、终端设备以及QoS控制方法
US107787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ssion management for 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in high mobility scenarios
US8842618B2 (en) Reverse power control methods based on multi carrier
US8270980B2 (en) Controlling handover
TW201943253A (zh) 在第五代通信系統中的不同接入網路之間分發上行鏈路資料流程的方法和使用其的使用者設備
WO2020067346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methods for expedited network access
US10531274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20100085938A1 (en) WiFi network system for performing a high-speed handover of voice and multimedia data and method applied to the same
US11616724B2 (e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873241B (zh) 建立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29549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5113297A1 (zh) 数据传输方法、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
US20080112343A1 (en) Treatment of secondary management data as user data in an ieee 802.16 system scheduler
US20110009124A1 (en) Unique radio bearer (rb) procedure
CN1980167A (zh) 分组联合方法、程序和装置
CN101945021B (zh) 一种实现策略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KR20230091908A (ko) 패킷 리라우팅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15213B1 (ko) 기지국장치 및 단말장치와, QoS 제어방법
US8917699B2 (en) User network and method for using multiple access system to connect to remot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705499B2 (en) Mobile wireless access router for separately controlling traffic signal and control signal
KR102173015B1 (ko) 제어 평면 장치, 사용자 평면 장치 및 이들을 이용한 패킷 처리 방법
WO2019096117A1 (zh)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US20230319674A1 (en) Uplink Route Decision Method, Distributed Unit Device and User Plane Function Connect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076487B (zh) 基站直通架构下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系统
CN111869311A (zh) 用于多路径集束并确定用于多路径集束的Wi-Fi连接的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