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9154A -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9154A
CN109219154A CN201710534544.XA CN201710534544A CN109219154A CN 109219154 A CN109219154 A CN 109219154A CN 201710534544 A CN201710534544 A CN 201710534544A CN 109219154 A CN109219154 A CN 109219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frame
frame
website
request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45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9154B (zh
Inventor
董贤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45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91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9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1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91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91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其中,用于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包括:生成单播唤醒消息帧,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用于唤醒与所述接入点关联的站点的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在向所述站点发送完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生成请求发送消息帧,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发送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站点的主通信接口被唤醒后有效地保护其与接入点之间的数据交换,从而避免冲突方式,以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

Description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和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2016年7月,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1成立了下一代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的研究组WUR(Wake Up Receiver),即IEEE 802.11.ba,主要应用在物联网方面,目的是为了尽最大可能节省设备的功耗,最主要的是为了使接收到wake-up帧(唤醒消息帧,即WUR消息帧)的设备尽最大可能节省设备的功耗,其中设备接收wake-up帧所需功耗不大于1mW。
目前,当AP(Access Point,接入点)将单播wake-up帧发送给STA(Station,站点)后,其主通信接口被唤醒来接收AP缓存的下行数据帧,但在STA的主通信接口苏醒后,是由AP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第一消息帧还是由STA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第一消息帧,并没有明确定论。
相关的技术中,可以由AP或是STA发送Poll帧(轮询帧)作为数据交换的第一消息帧,但是由于Poll帧是单一的通知帧,考虑到可能存在着隐藏节点,无法完全保护后续AP和STA之间数据交),所以用Poll帧作为第一消息帧不能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案,通过在站点的主通信接口被唤醒后采用RTS(Request To Send,请求发送)/CTS(ClearTo Send,清除发送)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以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用于接入点,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包括:生成单播唤醒消息帧,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用于唤醒与所述接入点关联的站点的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在向所述站点发送完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生成请求发送消息帧,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发送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向站点发送完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其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后,通过向站点发送请求发送消息帧(即RTS消息帧)的形式发起与站点之间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交换,可以避免遗漏隐藏节点,从而有效地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进一步地可以在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设置传输当前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确定信道的占用时长,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从而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单播唤醒消息帧与请求发送消息帧可在同一信道中进行传输,也可在不同的信道中进行传输,譬如单播唤醒消息帧在窄带的次通信信道进行传输,而请求发送消息帧在主通信信道进行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站点响应于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发送的清除发送消息帧,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站点响应于该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即CTS消息帧)时,即在站点确认能够接收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可以启动向站点发送该下行数据帧,即通过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地的用于唤醒站点的主通信接口的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为除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并分别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来表示,而用于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如此,可以确保能够将单播唤醒消息帧和请求发送消息帧准确地发送到对应站点,以确保接入点与站点间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请求发送消息帧的交互时长具体包含在其MAC(Media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帧头部分的Duration部分,该交互时长包括:CTS消息帧的时长,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时长、对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长的确认消息帧的时长及2个SIFS(Short Interframe Space,短帧间间隔)时长之和,而CTS消息帧的时长为前述时长之和减去其自身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用于接入点,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包括: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单播唤醒消息帧,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用于唤醒与所述接入点关联的站点的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向所述站点发送完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生成请求发送消息帧,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向站点发送完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其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后,通过向站点发送请求发送消息帧的形式发起与站点之间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交换,可以避免遗漏隐藏节点,从而有效地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进一步地可以在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设置传输当前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确定信道的占用时长,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从而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单播唤醒消息帧与请求发送消息帧可在同一信道中进行传输,也可在不同的信道中进行传输,譬如单播唤醒消息帧在窄带的次通信信道进行传输,而请求发送消息帧在主通信信道进行传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站点响应于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发送的清除发送消息帧,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
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站点响应于该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时,即在站点确认能够接收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可以启动向站点发送该下行数据帧,即通过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地的用于唤醒站点的主通信接口的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为除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并分别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来表示,而用于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如此,可以确保能够将单播唤醒消息帧和请求发送消息帧准确地发送到对应站点,以确保接入点与站点间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请求发送消息帧的交互时长具体包含在其MAC帧头部分的Duration部分,该交互时长包括:CTS消息帧的时长,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时长、对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长的确认消息帧的时长及2个SIFS时长之和,而CTS消息帧的时长为前述时长之和减去其自身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用于站点,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包括: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站点的主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在根据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生成响应于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发送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根据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帧唤醒其主通信接口后,为了能够顺利接收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进一步地需要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用于触发下行数据帧传输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并在确知传输该下行数据帧需要的交互时长后,即确定信道的占用时长后,向接入点发送响应于该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即通过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以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具体地,通过站点的次通信接口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及在接收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之前,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还包括:记录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与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地的用于唤醒站点的主通信接口的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为除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并分别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来表示,而用于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进一步地,站点需要记录下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与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对应关系,从而确保能够准确地接收单播唤醒消息帧和请求发送消息帧,以确保接入点与站点间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请求发送消息帧的交互时长具体包含在其MAC帧头部分的Duration部分,该交互时长包括:CTS消息帧的时长,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时长、对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长的确认消息帧的时长及2个SIFS时长之和,而CTS消息帧的时长为前述时长之和减去其自身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用于站点,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站点的主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第二接收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响应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根据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帧唤醒其主通信接口后,为了能够顺利接收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进一步地需要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用于触发下行数据帧传输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并在确知传输该下行数据帧需要的交互时长后,即确定信道的占用时长后,向接入点发送响应于该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即通过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以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具体地,通过站点的次通信接口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及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还包括: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之前,记录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与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地的用于唤醒站点的主通信接口的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为除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并分别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来表示,而用于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进一步地,站点需要记录下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与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对应关系,从而确保能够准确地接收单播唤醒消息帧和请求发送消息帧,以确保接入点与站点间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请求发送消息帧的交互时长具体包含在其MAC帧头部分的Duration部分,该交互时长包括:CTS消息帧的时长,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时长、对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长的确认消息帧的时长及2个SIFS时长之和,而CTS消息帧的时长为前述时长之和减去其自身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还提出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和/或如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站点的主通信接口被唤醒后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以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站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站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102,生成单播唤醒消息帧,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用于唤醒与所述接入点关联的站点的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
步骤104,在向所述站点发送完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生成请求发送消息帧,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
步骤106,发送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
在该实施例中,当向站点发送完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其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后,通过向站点发送请求发送消息帧的形式发起与站点之间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交换,可以避免遗漏隐藏节点,从而有效地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进一步地可以在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设置传输当前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确定信道的占用时长,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从而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单播唤醒消息帧与请求发送消息帧可在同一信道中进行传输,也可在不同的信道中进行传输,譬如单播唤醒消息帧在窄带的次通信信道进行传输,而请求发送消息帧在主通信信道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站点响应于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发送的清除发送消息帧,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站点响应于该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时,即在站点确认能够接收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可以启动向站点发送该下行数据帧,即通过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的用于唤醒站点的主通信接口的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为除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并分别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来表示,而用于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如此,可以确保能够将单播唤醒消息帧和请求发送消息帧准确地发送到对应站点,以确保接入点与站点间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请求发送消息帧的交互时长具体包含在其MAC帧头部分的Duration部分,该交互时长包括:CTS消息帧的时长,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时长、对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长的确认消息帧的时长及2个SIFS时长之和,而CTS消息帧的时长为前述时长之和减去其自身长度。
其中,图1所示的通信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接入点与站点组成的网络中的接入点设备,譬如路由器或是带Wi-Fi接口的服务器。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接入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20包括:第一生成模块202、第二生成模块204和发送模块206。
其中,所述第一生成模块202用于生成单播唤醒消息帧,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用于唤醒与所述接入点关联的站点的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所述第二生成模块204用于在向所述站点发送完所述第一生成模块202生成的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生成请求发送消息帧,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所述发送模块206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生成模块204生成的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
在该实施例中,当向站点发送完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其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后,通过向站点发送请求发送消息帧的形式发起与站点之间的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交换,可以避免遗漏隐藏节点,从而有效地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进一步地可以在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设置传输当前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确定信道的占用时长,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从而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单播唤醒消息帧与请求发送消息帧可在同一信道中进行传输,也可在不同的信道中进行传输,譬如单播唤醒消息帧在窄带的次通信信道进行传输,而请求发送消息帧在主通信信道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20还包括:接收模块208,用于接收所述站点响应于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发送的清除发送消息帧,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站点响应于该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时,即在站点确认能够接收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可以启动向站点发送该下行数据帧,即通过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的用于唤醒站点的主通信接口的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为除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并分别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来表示,而用于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如此,可以确保能够将单播唤醒消息帧和请求发送消息帧准确地发送到对应站点,以确保接入点与站点间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该技术方案中,请求发送消息帧的交互时长具体包含在其MAC帧头部分的Duration部分,该交互时长包括:CTS消息帧的时长,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时长、对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长的确认消息帧的时长及2个SIFS时长之和,而CTS消息帧的时长为前述时长之和减去其自身长度。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生成模块202、第二生成模块204可以是中央处理器或基带处理器等;发送模块206可以是发射器或天线,接收模块208可以是接收器或天线等。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站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站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302,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站点的主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
步骤304,在根据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
步骤306,生成响应于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
步骤308,发送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
在该实施例中,当根据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帧唤醒其主通信接口后,为了能够顺利接收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进一步地需要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用于触发下行数据帧传输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并在确知传输该下行数据帧需要的交互时长后,即确定信道的占用时长后,向接入点发送响应于该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即通过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以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具体地,通过站点的次通信接口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及在接收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之前,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还包括:记录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与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的用于唤醒站点的主通信接口的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为除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并分别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来表示,而用于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进一步地,站点需要记录下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与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对应关系,从而确保能够准确地接收单播唤醒消息帧和请求发送消息帧,以确保接入点与站点间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请求发送消息帧的交互时长具体包含在其MAC帧头部分的Duration部分,该交互时长包括:CTS消息帧的时长,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时长、对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长的确认消息帧的时长及2个SIFS时长之和,而CTS消息帧的时长为前述时长之和减去其自身长度。
其中,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接入点与站点组成的网络中的站点设备,譬如智能手机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等设备。
其中,站点设备接收唤醒消息帧的接口为其次通信接口,而接收唤醒消息帧的目的就是为了唤醒站点设备的主通信接口,以用来进行通信从而获得接入点设备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具体地主、次通信接口可以为天线,其可能是物理上分开,也可能是逻辑上分开。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站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站点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40包括:第一接收模块402、第二接收模块404、生成模块406和发送模块408。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站点的主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所述第二接收模块404在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402接收的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所述生成模块406用于生成响应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404接收的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所述发送模块408用于发送所述生成模块406生成的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
在该实施例中,当根据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帧唤醒其主通信接口后,为了能够顺利接收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进一步地需要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用于触发下行数据帧传输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并在确知传输该下行数据帧需要的交互时长后,即确定信道的占用时长后,向接入点发送响应于该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即通过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以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具体地,通过站点的次通信接口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及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40还包括:记录模块410,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402接收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之前,记录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与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的用于唤醒站点的主通信接口的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为除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并分别通过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来表示,而用于发起缓存下行数据帧交换的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进一步地,站点需要记录下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分别与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对应关系,从而确保能够准确地接收单播唤醒消息帧和请求发送消息帧,以确保接入点与站点间顺利进行数据交换。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请求发送消息帧的交互时长具体包含在其MAC帧头部分的Duration部分,该交互时长包括:CTS消息帧的时长,缓存的下行数据帧的时长、对缓存的下行数据帧时长的确认消息帧的时长及2个SIFS时长之和,而CTS消息帧的时长为前述时长之和减去其自身长度。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接收模块402、第二接收模块404可以是接收器或天线等,发送模块408可以是发射器或天线等;生成模块406和记录模块4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或基带处理器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如图2中所示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20;和/或如图4中所示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4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站点的主通信接口被唤醒后采用RTS/CTS机制保护后续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利于避免冲突发生,以降低设备功耗,使得设备更加省电,满足IEEE 802.11ba的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用于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包括:
生成单播唤醒消息帧,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用于唤醒与所述接入点关联的站点的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
在向所述站点发送完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生成请求发送消息帧,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
发送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站点响应于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发送的清除发送消息帧,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
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4.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用于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站点的主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
在根据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
生成响应于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
发送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
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及
在接收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之前,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与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6.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用于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单播唤醒消息帧,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用于唤醒与所述接入点关联的站点的主通信接口,以接收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向所述站点发送完所述第一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生成请求发送消息帧,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站点响应于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发送的清除发送消息帧,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
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9.一种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用于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站点的主通信接口接收所述接入点为其缓存的下行数据帧;
第二接收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请求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用于触发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且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持续部分包含有传输所述下行数据帧所需的交互时长;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响应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清除发送消息帧,其中,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用于确认所述下行数据帧的传输;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清除发送消息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为除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外的其他地址标识;
所述请求发送消息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为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以及
所述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还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所述单播唤醒消息帧以唤醒所述主通信接口之前,记录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分别与所述接入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所述站点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11.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和/或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无线局域网的通信装置。
CN201710534544.XA 2017-07-03 2017-07-03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Active CN1092191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4544.XA CN109219154B (zh) 2017-07-03 2017-07-03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4544.XA CN109219154B (zh) 2017-07-03 2017-07-03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9154A true CN109219154A (zh) 2019-01-15
CN109219154B CN109219154B (zh) 2023-04-07

Family

ID=64992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4544.XA Active CN109219154B (zh) 2017-07-03 2017-07-03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91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9022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229A (zh) * 2006-04-13 2007-10-1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提高无线局域网节能效率的方法
JP2013150052A (ja) * 2012-01-17 2013-08-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の省電力制御方法
CN105610757A (zh) * 2015-12-21 2016-05-25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站点和接入点
CN105898798A (zh) * 2016-05-30 2016-08-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接入点
US20160374018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wakeup packet respons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229A (zh) * 2006-04-13 2007-10-1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提高无线局域网节能效率的方法
JP2013150052A (ja) * 2012-01-17 2013-08-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の省電力制御方法
US20160374018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wakeup packet response
CN105610757A (zh) * 2015-12-21 2016-05-25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站点和接入点
CN105898798A (zh) * 2016-05-30 2016-08-24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接入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9022A1 (zh) * 2019-11-08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9154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64660A1 (en)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transition from access point to access point by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CN109429364A (zh) 建立会话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062846A (ja)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基地局、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210329452A1 (en) Core network device, access network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041179A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CN107969028A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CN101998599B (zh) 一种睡眠模式下业务传输的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2711228A (zh) 数据通信装置和方法
CN109219154A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WO2021135413A1 (zh) 一种节能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302774A (zh) 一种数据帧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9429299B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CN109151956B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CN107105501A (zh) 一种基于网络分片的寻呼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0723705B1 (ko) 휴대인터넷망에서 휴대 가입자 단말기의 위치 정보 관리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9699061B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09788534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08076503B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CN108810825B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设备
TW201044818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packets
WO2015193968A1 (ja) 通信装置、無線マルチホップ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フレームカウンタ設定方法
CN109429268A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08811051A (zh)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09756957B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03200685B (zh) 一种对用户终端主动扫描的反馈方法及接入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