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8996A - 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8996A
CN109218996A CN201710518764.3A CN201710518764A CN109218996A CN 109218996 A CN109218996 A CN 109218996A CN 201710518764 A CN201710518764 A CN 201710518764A CN 109218996 A CN109218996 A CN 109218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group
outer set
function code
as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87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玮
王星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5187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8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8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899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本发明能够实现LTE‑R与GSM‑R网络的跨系统组通信。

Description

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铁路采用铁路移动通信系统GSM-R(GSM for Railway),实现无线列调、编组调车通信、区段养护维修作业通信、应急通信、隧道通信等语音通信功能。组通信(即组呼)是铁路无线专网系统的核心应用,它是一种电信业务。组通信定义了一种由多方参加,其中一部分人可以讲话、多方聆听的点对多点语音通信方式。组通信用一个组功能码(组ID)就能呼到所有组内的用户,参与同一个组通信的用户可以分布在多个蜂窝小区内。
随着铁路运输效率的不断提高,现代铁路面对铁路无线专网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LTE-R(LTE for Railway)是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Future Railway MobileCommunication System)的具体技术体制,FRMCS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FRMCS系统不仅能够满足传统的列控列调需求,还能够满足诸如视频安全监控、旅客信息服务等具有实时性、高带宽特征的需求。
因此,FRMCS系统将逐渐替换传统系统,但整个替换过程较为漫长,存在LTE-R网络与GSM-R网络共存的情况,如何实现LTE-R与GSM-R网络的跨系统组通信,是FRMCS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实现LTE-R与GSM-R网络的跨系统组通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跨系统组通信方法,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
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可选地,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之前,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将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并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可选地,所述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内部组功能码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获取所述组用户集合中的外部用户组标识;
根据所述外部用户组标识获取对应的外部组用户集合。
可选地,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内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可选地,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的当前状态;
在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时,获取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的内部组用户的用户身份码,并生成组呼提醒信息;
将所述组呼提醒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身份码关联的集群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之前,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从接收到的组呼请求中获取组功能码,并根据所述组功能码获取组用户集合;
判断所述组用户集合中是否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
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不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对所述组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执行所述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跨系统组通信装置,所述跨系统组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识别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生成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跨系统组通信设备,所述跨系统组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跨系统组通信程序,所述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
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跨系统组通信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系统组通信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跨系统组通信程序,所述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
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本发明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该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然后对该内部组功能码和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最后根据该外部组功能码、该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该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本方案通过对组功能码与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实现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与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外部通信系统与内部通信系统之间的组通信,即实现了LTE-R与GSM-R网络的跨系统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互通单元的部署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用户集合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所述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该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然后对该内部组功能码和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最后根据该外部组功能码、该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该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由于FRMCS系统不仅能够满足传统的列控列调需求,还能够满足诸如视频安全监控、旅客信息服务等具有实时性、高带宽特征的需求,因此,FRMCS系统将逐渐替换传统系统,但整个替换过程较为漫长,存在LTE-R网络与GSM-R网络共存的情况,如何实现LTE-R与GSM-R网络的跨系统组通信,是FRMCS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方案通过对组功能码与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实现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与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外部通信系统与内部通信系统之间的组通信,即实现了LTE-R与GSM-R网络的跨系统组通信。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固定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的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跨系统组通信程序。
在图1所示的设备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跨系统组通信程序,并执行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还执行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将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并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获取所述组用户集合中的外部用户组标识;
根据所述外部用户组标识获取对应的外部组用户集合。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还执行以下步骤:
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内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还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的当前状态;
在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时,获取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的内部组用户的用户身份码,并生成组呼提醒信息;
将所述组呼提醒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身份码关联的集群客户端。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还执行以下步骤:
从接收到的组呼请求中获取组功能码,并根据所述组功能码获取组用户集合;
判断所述组用户集合中是否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
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不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对所述组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设备的具体实施例与下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的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系统组通信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该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应用于跨系统组通信设备,该跨系统组通信设备包括互通功能单元,该互通功能单元用于在跨系统组呼业务中连接两个系统,为网关功能单元,该互通功能单元包括接口模块、组管理模块和区域管理模块,该接口模块主要完成同外部通信系统的消息接收与发送,同内部通信系统的其他功能模块做交互,该组管理模块用于完成内部通信系统与外部通信系统的组功能码以及用户身份码的格式转换,该区域管理模块用于在将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之前,读取数据库(HSS),然后根据外部组用户集配置组呼区域。在本实施例中,该内部通信系统为LTE-R(LTE for Railway),该外部通信系统为GSM-R(GSM for Railway)。
该互通功能单元可以单独部署,也可以集中部署在MCPTT server(MissionCritical Push To Talk server,关键任务一键通服务器,即集群服务器)中,在本发明中,对此不作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将互通功能单元集中部署在MCPTT server中,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该跨系统组通信设备为MCPTT server,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互通单元的部署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功能互通单元部署在MCPTT server中,LTE-R为内部通信系统,该MCPTT server与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连接,该MCPTT server中的功能互通单元与GSM-R连接,LTE-R user表示内部组用户,GSM-R user表示外部组用户。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用户集合的组成示意图,如图4所示,跨系统组通信中的组用户集合包括GSM-R user集合和LTE-R user集合,图4中的A表示LTE-R user集合,而图4中的B表示GSM-R user集合,而GSM-R user集合和LTE-R user集合共同组成跨系统组通信中的组用户集合。
该LTE-R user通过MCPTT client(Mission Critical Push To Talk client,关键任务一键通客户端,即集群客户端)发起组呼请求,而GSM-R user通过移动终端发起组呼请求,需要说明的是,GSM-R user发起的组呼请求中的用户组存在两者情况,一种为用户组是LTE-R定义的,另一种为用户是GSM-R定义的,当用户组是LTE-R定义的,则将组呼请求发送至MCPTT server中的互通功能单元,而当用户组是GSM-R定义的,则GSM-R对用户组中的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该MCPTT server在接收到组呼请求时,判断接收到的组呼请求是LTE-R user通过集群客户端发送的组呼请求,还是GSM-R user发送的组呼请求。该MCPTT server通过判断得到接收到的组呼请求为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即LTE-R系统用户发起组呼请求,则从与该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具体地,参照图5,图5为图2中所述步骤S101的细化流程示意图,该步骤S101包括:
步骤S1011,根据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获取所述组用户集合中的外部用户组标识;
步骤S1012,根据所述外部用户组标识获取对应的外部组用户集合。
该MCPTT server根据该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用户身份码(内部用户ID)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获取该组用户集合中的外部用户组标识(GSM-R系统标识),然后根据该外部用户组标识获取对应的外部组用户集合(GSM-R user集合)。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内部组功能码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遍历该组用户集合中的组用户,当遍历获得的组用户的系统标识为外部通信系统标识时,将该组用户存储至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当遍历完成时,得到外部组用户集合。
步骤S102,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步骤S103,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该MCPTT server在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后,对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内部用户ID)和内部组功能码(内部用户ID)进行格式转换,转换为GSM-R系统能够识别的格式,即外部组功能码(外部组ID)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该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ID的格式均为GSM-R系统能够识别的格式。然后读取HSS中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并根据该用户位置信息、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生成外部组呼请求,最后将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即GSM-R系统,该GSM-R系统在接收到该外部组呼请求后,对外部组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并向MCPTT server中的互通功能单元发送组呼请求响应,然后MCPTT server中的互通功能单元接收到组呼请求响应后,通过互通功能单元向GSM-R系统发送组呼请求响应消息,作为对GSM-R系统发起组呼请求的响应。
进一步地,该MCPTT server在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的同时,从与该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内部组用户集合,并对该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具体地,该MCPTT server根据该内部用户ID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获取该组用户集合中的内部用户组标识(LTE-R系统标识),然后根据该内部用户组标识获取对应的内部组用户集合(LTE-R user集合)。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内部组功能码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遍历该组用户集合中的组用户,当遍历获得的组用户的系统标识为内部通信系统标识时,将该组用户存储至内部组用户集合中,当遍历完成时,得到内部组用户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该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然后对该内部组功能码和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最后根据该外部组功能码、该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该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本方案通过对组功能码与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实现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与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外部通信系统与内部通信系统之间的组通信,即实现了LTE-R与GSM-R网络的跨系统组通信。
进一步的,参照图6,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步骤S102之前,该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4,在接收到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将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并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执行步骤S102,即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执行步骤S103,即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该MCPTT server通过判断得到接收到的组呼请求为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即GSM-R系统用户发起组呼请求,则将该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外部组ID)和外部用户身份码(外部用户ID)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LTE-R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内部用户ID)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内部用户ID),并从与该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GSM-R user集合)。该外部用户ID和外部组ID与内部用户ID和内部用户ID的格式不同,LTE-R系统只能识别内部用户ID和内部用户ID,而GSM-R系统只能识别外部用户ID和外部组ID。
具体地,该MCPTT server根据该内部用户ID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获取该组用户集合中的外部用户组标识(GSM-R系统标识),然后根据该外部用户组标识获取对应的外部组用户集合(GSM-R user集合)。在具体实施中,根据内部组功能码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遍历该组用户集合中的组用户,当遍历获得的组用户的系统标识为外部通信系统标识时,将该组用户存储至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当遍历完成时,得到外部组用户集合。
然后对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内部用户ID)和内部组功能码(内部用户ID)进行格式转换,转换为GSM-R系统能够识别的格式,即外部组功能码(外部组ID)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该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ID的格式均为GSM-R系统能够识别的格式。然后读取HSS中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并根据该用户位置信息、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生成外部组呼请求,最后将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即GSM-R系统,该GSM-R系统在接收到该外部组呼请求后,对外部组用户集合中的每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并向MCPTT server中的互通功能单元发送组呼请求响应,然后MCPTT server中的互通功能单元接收到组呼请求响应后,通过互通功能单元向GSM-R系统发送组呼请求响应消息,作为对GSM-R系统发起组呼请求的响应。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在接收到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将该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并从与该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然后对该内部组功能码和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最后根据该外部组功能码、该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该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该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本方案通过对组功能码与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实现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与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之间的转换,从而实现外部通信系统与内部通信系统之间的组通信,即实现了LTE-R与GSM-R网络的跨系统组通信。
进一步地,参照图7,基于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5,获取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的当前状态;
步骤S106,在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时,获取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的内部组用户的用户身份码,并生成组呼提醒信息;
步骤S107,将所述组呼提醒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身份码关联的集群客户端。
该MCPTT server在对该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的同时,获取该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的当前状态,在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时,获取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的内部组用户的用户身份码,并生成组呼提醒信息,然后将该组呼提醒信息发送至与该用户身份码关联的集群客户端。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向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的内部组用户发送组呼提醒信息,便于用户知晓组呼呼叫,能够及时参与组呼,能够有效防止消息的漏听。
进一步地,参照图8,基于上述第一、第二或第三实施例提出了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的第四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步骤S101之前,该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8,从接收到的组呼请求中获取组功能码,并根据所述组功能码获取组用户集合;
步骤S109,判断所述组用户集合中是否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
步骤S110,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不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对所述组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执行步骤S101,即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该MCPTT server在接收到组呼请求时,从接收到的组呼请求中获取组功能码,并根据该组功能码获取组用户集合,并判断该组用户集合中是否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GSM-R user),如果该组用户集合中不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对该组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如果该组用户集合中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执行步骤S101,即将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并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判断组用户集合中是否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能够在组用户集合中不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时,无需调用功能互通单元,便于组呼呼叫的快速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跨系统组通信装置。
参照图9,图9为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跨系统组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识别模块101,用于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格式转换模块102,用于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生成传输模块103,用于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格式转换模块102,还用于在接收到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将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并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识别模块101,还用于:
根据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获取所述组用户集合中的外部用户组标识;
根据所述外部用户组标识获取对应的外部组用户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识别模块101,还用于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内部组用户集合;
所述生成传输模块103,还用于对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进一步地,所述跨系统组通信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的当前状态;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在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时,获取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的内部组用户的用户身份码,并生成组呼提醒信息;
所述生成传输模块103,还用于将所述组呼提醒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身份码关联的集群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跨系统组通信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接收到的组呼请求中获取组功能码,并根据所述组功能码获取组用户集合;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组用户集合中是否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
所述生成传输模块103,还用于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不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对所述组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所述接收识别模块101,还用于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本发明跨系统组通信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的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跨系统组通信存储介质,所述跨系统组通信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跨系统组通信程序,所述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将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并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获取所述组用户集合中的外部用户组标识;
根据所述外部用户组标识获取对应的外部组用户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内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进一步地,所述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的当前状态;
在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时,获取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的内部组用户的用户身份码,并生成组呼提醒信息;
将所述组呼提醒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身份码关联的集群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从接收到的组呼请求中获取组功能码,并根据所述组功能码获取组用户集合;
判断所述组用户集合中是否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
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不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对所述组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的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之前,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将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并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获取对应的组用户集合,并获取所述组用户集合中的外部用户组标识;
根据所述外部用户组标识获取对应的外部组用户集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内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内部组用户集合中的各个用户的当前状态;
在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时,获取当前状态为未登录状态的内部组用户的用户身份码,并生成组呼提醒信息;
将所述组呼提醒信息发送至与所述用户身份码关联的集群客户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系统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之前,所述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还包括:
从接收到的组呼请求中获取组功能码,并根据所述组功能码获取组用户集合;
判断所述组用户集合中是否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
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不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对所述组集合中的各个用户发起组呼呼叫;
若所述组用户集合中存在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则执行所述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的步骤。
7.一种跨系统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系统组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识别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格式转换模块,用于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生成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系统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式转换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外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将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外部组功能码和外部用户身份码转换为内部通信系统的内部组功能码和内部用户身份码,并从与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9.一种跨系统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系统组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跨系统组通信程序,所述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10.一种跨系统组通信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系统组通信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跨系统组通信程序,所述跨系统组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内部通信系统用户发起的组呼请求时,从与所述组呼请求中的内部组功能码对应的组用户集合中识别出外部组用户集合;
对所述内部组功能码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内部用户身份码进行格式转换,以获取外部组功能码和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
根据所述外部组功能码、所述转换外部组用户集合和所述外部组用户集合中各个用户的用户位置信息生成外部组呼请求,并将所述外部组呼请求发送至外部通信系统。
CN201710518764.3A 2017-06-29 2017-06-29 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09218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8764.3A CN109218996A (zh) 2017-06-29 2017-06-29 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8764.3A CN109218996A (zh) 2017-06-29 2017-06-29 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8996A true CN109218996A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76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8764.3A Withdrawn CN109218996A (zh) 2017-06-29 2017-06-29 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899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5747A (zh) * 2021-07-26 2021-11-02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铁路专网的功能码组呼方法及系统
US11540347B2 (en) * 2018-12-03 2022-12-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Interworking between mobile railway networks and GSM networks
CN116980857A (zh) * 2023-09-22 2023-10-3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铁路gsm-r与5g-r双网共存时的位置寻址实现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686A (zh) * 2012-12-28 2013-04-03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间实现不同通话组跨系统互通的方法
CN103200532A (zh) * 2013-04-12 2013-07-10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制式集群系统互联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4734861A (zh) * 2013-12-23 2015-06-24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制式集群群组间的通信方法
US20160227588A1 (en) * 2015-02-03 2016-08-04 Kodiak Networks Inc. Network-to-Network Interface Gateway System for Push-to-Talk-Over-Cellular Service
CN205864751U (zh) * 2016-06-23 2017-01-04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与窄带专网语音互通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4686A (zh) * 2012-12-28 2013-04-03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间实现不同通话组跨系统互通的方法
CN103200532A (zh) * 2013-04-12 2013-07-10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制式集群系统互联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4734861A (zh) * 2013-12-23 2015-06-24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制式集群群组间的通信方法
US20160227588A1 (en) * 2015-02-03 2016-08-04 Kodiak Networks Inc. Network-to-Network Interface Gateway System for Push-to-Talk-Over-Cellular Service
CN205864751U (zh) * 2016-06-23 2017-01-04 上海三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与窄带专网语音互通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0347B2 (en) * 2018-12-03 2022-12-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Interworking between mobile railway networks and GSM networks
CN113595747A (zh) * 2021-07-26 2021-11-02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铁路专网的功能码组呼方法及系统
CN116980857A (zh) * 2023-09-22 2023-10-3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一种铁路gsm-r与5g-r双网共存时的位置寻址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4592B (zh) 以减少的消息传送开销来自动创建基于位置的通话组呼叫的方法和设备
US8862173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media for delivery to users at an incident
CN109672610B (zh) 一种多群组语音实时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3024686B (zh) 一种在集群通信系统间实现不同通话组跨系统互通的方法
US20090247205A1 (en) Management Of Preemptable Communications Resources
US2013015770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one of a plurality of networks for an application service based upon performance metrics for the application service
CN108064028A (zh)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中临时组呼的实现方法
CN107846668A (zh) 一种物联网网关及其通信方法
US9860720B2 (en) Digital mobile radio cellular messaging
CN109218996A (zh) 跨系统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331997B (zh) 一种分级组网时组成员向组主控服务器进行登记的方法
CN101374344B (zh) 一种无线应急通信综合调度系统
CN108184208A (zh) 一种宽带集群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及核心网设备
CN110167026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专网应用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8913981B1 (en)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mid call public safety answering platform next generation 911 media support
CN108848468A (zh) 基于lte-r的铁路调度通信系统
CN109802950A (zh) 一种mcptt集群系统架构
CN103906055B (zh) 业务数据分流方法及系统
CN109068396A (zh) 通信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3297929B (zh) 集群系统多席位调度台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04093217B (zh) 一种数字集群系统的组呼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911797A (zh) 一种基于mcptt的集群终端架构
CN106470199B (zh) 语音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对讲系统
CN1926895A (zh) 基于cdma2000高速分组数据网络的集群通信系统及其集群呼叫处理方法
CN101729994A (zh) 公网ip集群通信系统呼叫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