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3530B - 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3530B
CN109213530B CN201810917249.7A CN201810917249A CN109213530B CN 109213530 B CN109213530 B CN 109213530B CN 201810917249 A CN201810917249 A CN 201810917249A CN 109213530 B CN109213530 B CN 109213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ve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enumeration process
usb
mast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72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3530A (zh
Inventor
李小东
陈凯
谢利洪
李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X Compute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724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3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3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3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3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3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1Configuring for operat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Loading of device dr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06F13/4081Live connection to bus, e.g. hot-plug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与主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USB复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所述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通过本申请可以提高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计算机等主机(主设备)与外部设备(从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接口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
目前,PC端设有USB接口,当外部设备插入PC端的USB接口后,PC端会获取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从而根据设备信息加载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驱动,PC端通过加载的驱动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然而,PC端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驱动加载失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目前主机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经常出现失败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应用于从设备,所述通信连接方法包括:
在与主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USB复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
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所述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在与主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复位单元,用于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USB复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
切换单元,用于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所述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是在主设备和从设备建立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时,应用于其中的从设备,主设备与从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从设备一侧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主设备检测到所述USB复位信号后,会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所述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本申请实施例在首次枚举流程中,采用从设备的当前的标识信息,若首次枚举流程失败,则可以切换成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进行再次的枚举流程,这样,在从设备的厂商修改了本身的标识信息之后,即使主设备未升级驱动程序,也可以成功的根据枚举流程加载到与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并且,触发再次枚举流程的USB复位信号为从设备生成的,是从设备一侧的自适应技术,无需对主设备进行修改或更新,也无需其它外部设备或者人为的干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与主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设备(例如Windows主机)要实现与从设备(例如USB外围设备)的通信连接,主设备预先要安装有驱动程序,当从设备连接到主设备时,主设备通过枚举流程获取从设备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从设备的相关信息加载与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这样主设备才能通过加载的驱动程序实现与从设备的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主设备通过枚举流程获取的从设备的相关信息可以是设备描述符,设备描述符中包括了设备厂商标识(VID)和产品类型标识(PID),VID是各个设备厂商向USB-IF组织申请的,不同设备厂商的VID是不同的,PID由各个设备厂商自己赋值,同一个设备厂商的不同产品的PID也可能不同。这样,在主设备上安装USB驱动时就可以将安装的驱动支持的VID和PID一同向系统注册,当从设备连接到主设备时,主设备就可以根据枚举流程得到从设备的设备描述符,然后根据设备描述符中的VID和PID字段加载与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主设备通过与从设备匹配的驱动实现与从设备的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描述通信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若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表示枚举失败,若枚举流程不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表示枚举成功。
步骤S102,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USB复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设备厂商由于某种原因修改了自己的VID,这就会造成主设备无法加载与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当然,主设备端可以通过升级usb驱动的方式在驱动中加入对新VID的支持,然而,并非所有用户都会同意升级主设备的驱动,尤其是以下信息敏感的行业,这样就会造成枚举流程失败,即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此时,考虑到可能主设备未升级本身的驱动程序造成的枚举流程失败,所以,可以重新进行枚举流程,若需要重新进行枚举流程,从设备一侧而言,就需要从设备产生一个USB复位信号,此时,主设备监测到USB复位信号之后,就会认为检测到新插入的从设备,就会进行枚举流程,对于从设备而言,相当于再次进行枚举流程。
步骤S103,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所述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导致枚举流程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在设备厂商更换了VID之后,主设备的驱动未升级,导致主设备的驱动无法适配从设备的新的VID,所以,在再次枚举流程中,从设备一侧,需要获取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从设备在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获取设备描述符的信息之后,将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发送给主设备,主设备根据历史标识信息加载适配的驱动程序。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以VID为例,当存在多个历史VID时,可以按照时间的倒序排列,将与当前时间点最近的历史VID作为再次枚举流程的历史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在首次枚举流程中,采用从设备的当前的标识信息,若首次枚举流程失败,则可以切换成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进行再次的枚举流程,这样,在从设备的厂商修改了本身的标识信息之后,即使主设备未升级驱动程序,也可以成功的根据枚举流程加载到与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在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后,根据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设备标识符,并启动计时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从主设备一侧说明枚举流程的过程,从设备可以插入主设备的USB接口,主设备在检测到从设备之后,就可以开始枚举流程,主设备先复位从设备,主设备通过0地址向从设备发送get_device_descriptor请求,从而获取从设备的16个字节的设备描述符;主设备再次复位从设备,主设备通过set_address给从设备分配地址,主设备通过新分配的地址向从设备发送get_device_descriptor请求,获得从设备的18个字节的设备描述符,主设备通过新分配的地址向设备发送get_configuration请求,获取配置描述符、接口描述符、端点描述符,主设备判断是否支持从设备的VID,若支持,则通过Set_Configuration请求对从设备进行配置。此时,枚举过程成功结束。通过从主设备一侧的描述可以看出,在进行枚举流程时,主设备一侧在检测到从设备之后,会向从设备发送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从设备在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后,根据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设备标识符。通常,主设备获取到从设备的设备标识符后,若主设备的驱动程序支持从设备的VID,会发送Set_Configuration请求,若主设备的驱动程序不支持从设备的VID,则不会发送Set_Configuration请求。所以,可以设置预设时间,从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设备标识符开始计算时间,通过定时器或者计时器计量时间,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从其它时间节点开始计算时间,例如从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get_device_descriptor请求开始计算时间。
步骤S202,若所述从设备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之前,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则所述枚举流程不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若所述从设备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仍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则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可以通过在预设时间之内是否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所述预设信息为所述主设备发送的setconfiguration请求或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枚举流程成功的信息。当然,还可以是支持从设备的设备标识符的信息,在此不做限制。
假设所述预设时间为6s,则在6s内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就认为枚举流程不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即枚举流程成功,也就无需生成USB复位信号,若到6s的时候还未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就认为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即枚举流程失败,也就需要生成USB复位信号。
步骤S203,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USB复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
步骤S204,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不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确定所述枚举流程成功,并结束所述枚举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设备在检测到USB复位信号后,认为有新从设备接入(实际还是原来的从设备),就需要向新接入的从设备(实际还是原来的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实际中,是主设备再次向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
步骤S205,在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在再次枚举流程中发送的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后,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存在历史标识信息。
步骤S206,若所述从设备存在历史标识信息,则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再次枚举过程中,主设备会认为从设备是一个新接入的设备,主设备一侧重新按照枚举流程进行处理,从设备一侧将历史标识信息作为设备标识符发送给主设备,然而,枚举失败的原因可能并不是由于从设备更换了新的标识信息,所以,从设备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在再次枚举流程中发送的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后,先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存在历史标识信息,所述从设备存在历史标识信息,则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
如前所述,继续以VID作为标识信息为例,当所述从设备存在多个历史标识信息时,可以按照更换VID的顺序,倒序的将历史VID生成设备标识符,作为举例,假设从设备存在3个VID:VID1、VID2、VID3。当前的VID标识为VID3,最早的为VID1。在首次枚举流程时,设备标识符中的VID为VID3,若主设备中安装的USB驱动程序不支持VID3,则首次枚举失败,从设备生成USB复位信号,主设备检测到USB复位信号后,第二次发起枚举流程,此时主设备从从设备获取的设备标识符中的VID为VID2(历史VID按照倒序的方式依次选择),若主设备中安装的USB驱动程序不支持VID2,则第二次枚举失败,从设备生成USB复位信号,主设备检测到USB复位信号后,第三次发起枚举流程,此时主设备从从设备获取的设备标识符中的VID为VID1,若主设备中安装的USB驱动程序支持VID1,则枚举成功。通过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在主设备和从设备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成功之前,枚举流程是循环执行的。
实际应用中,可以设置一段时间,例如,20秒,20秒内不管枚举几次,只要未成功,就不再进行枚举流程,就表示主设备和从设备基于USB的通信连接失败。还可以设置预设次数,当枚举够预设次数后,还是未成功,就不再进行枚举流程,就表示主设备和从设备基于USB的通信连接失败。还可以设置将从设备所有使用过的历史标识信息全部枚举后,还是未成功,就不再进行枚举流程,就表示主设备和从设备基于USB的通信连接失败。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其它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步骤S207,将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发送给所述主设备,所述设备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基于由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加载与所述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管是第几次枚举流程,都需要将本次枚举流程对应的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发送给所述主设备,主设备基于由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加载与所述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
作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还包括:
监测再次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在每次枚举流程中,都在重复枚举流程的过程,监测再次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移动终端3可以是内置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移动终端内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软硬结合的单元,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挂件集成到所述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移动终端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也可以理解为上述通信连接方法中的从设备。
所述移动终端3包括:
监测单元31,用于在与主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复位单元32,用于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USB复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
切换单元33,用于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所述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
可选的,所述监测单元31包括:
设备标识符生成模块311,用于在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后,根据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设备标识符,并启动计时器;
枚举流程确定模块312,用于若所述从设备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之前,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则所述枚举流程不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枚举流程确定模块312,还用于若所述从设备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仍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则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可选的,所述预设信息为所述主设备发送的set configuration请求或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枚举流程成功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3还包括:
枚举流程完成单元34,用于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不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确定所述枚举流程成功,并结束所述枚举流程。
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33包括:
判断模块33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在再次枚举流程中发送的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后,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存在历史标识信息;
获取模块332,用于若所述从设备存在历史标识信息,则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移动终端3还包括:
设备标识符发送单元35,用于在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之后,将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发送给所述主设备,所述设备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基于由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加载与所述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
可选的,所述切换单元33还用于:
在再次枚举流程中,监测再次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移动终端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4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框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可以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从设备。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移动终端4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存储器4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2。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1至S103。或者,所述处理器4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42时实现上述移动终端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3所示模块31至3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4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4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42在所述移动终端4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42可以被分割成监测单元、复位单元、切换单元。
监测单元,用于在与主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复位单元,用于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USB复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
切换单元,用于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所述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
其它模块可参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40、存储器4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仅仅是移动终端4的一个示例,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4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4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41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4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移动终端4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41也可以是所述移动终端4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移动终端4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移动终端4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4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移动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4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移动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从设备,所述通信连接方法包括:
在与主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USB复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
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所述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
将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发送给所述主设备,所述设备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基于由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加载与所述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
所述在与主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包括:
在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后,根据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设备标识符,并启动计时器;
若所述从设备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之前,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则所述枚举流程不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若所述从设备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仍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则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信息为所述主设备发送的set configuration请求或所述主设备发送的枚举流程成功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监测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之后,还包括:
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不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确定所述枚举流程成功,并结束所述枚举流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在再次枚举流程中发送的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后,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存在历史标识信息;
若所述从设备存在历史标识信息,则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还包括:
监测再次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从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在与主设备建立USB通信连接的过程中,监测连接过程中的枚举流程是否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复位单元,用于若监测到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则生成USB复位信号,所述USB复位信号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再次向所述从设备发起枚举流程;
切换单元,用于在再次枚举流程中,获取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所述历史标识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从设备的历史VID、所述从设备的历史PID;
设备标识符发送单元,用于将根据所述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发送给所述主设备,所述设备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主设备基于由所述从设备的历史标识信息生成的设备标识符加载与所述从设备匹配的驱动程序;
所述监测单元还用于:
在接收到主设备发送的设备标识符的获取请求后,根据所述从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设备标识符,向所述主设备发送设备标识符,并启动计时器;
若所述从设备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大于预设时间之前,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则所述枚举流程不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若所述从设备在所述计时器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仍未接收到所述主设备发送的预设信息,则所述枚举流程符合预设的触发机制。
7.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917249.7A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213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7249.7A CN109213530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7249.7A CN109213530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3530A CN109213530A (zh) 2019-01-15
CN109213530B true CN109213530B (zh) 2021-08-10

Family

ID=64988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7249.7A Active CN109213530B (zh) 2018-08-13 2018-08-13 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35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1960B (zh) * 2019-02-27 2023-02-28 广州启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sb从设备驱动加载完整性检测方法
CN109918320B (zh) * 2019-03-13 2021-05-11 北京淳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kvm控制系统
CN112000374B (zh) * 2020-07-13 2024-01-02 深圳市智微智能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应用于安卓系统的usb触摸屏更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70995A (zh) * 2020-09-04 2020-12-11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实现智能设备主从usb并行模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6590A (zh) * 2008-04-22 2008-09-17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切换设备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20333A (zh) * 2008-07-11 2008-12-10 北京信城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对多种通用串行总线设备驱动的方法
US20100228995A1 (en) * 2009-03-06 2010-09-09 Jacobus William E Universal Serial Bus Data Encryption Device with the Encryption Key Delivered by any Infrared Remote Handheld Controller where the Encryption Key is Unreadable by the Attached Computer System
CN102395980A (zh) * 2009-03-03 2012-03-28 英赛瑟库尔公司 智能卡读取器
CN104427521A (zh) * 2013-08-29 2015-03-18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3g上网卡工作方法和系统
CN104486747A (zh) * 2014-12-19 2015-04-0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终端帐号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95118A (zh) * 2014-05-19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08363811A (zh) * 2018-03-09 2018-08-03 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6590A (zh) * 2008-04-22 2008-09-17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切换设备配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20333A (zh) * 2008-07-11 2008-12-10 北京信城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对多种通用串行总线设备驱动的方法
CN102395980A (zh) * 2009-03-03 2012-03-28 英赛瑟库尔公司 智能卡读取器
US20100228995A1 (en) * 2009-03-06 2010-09-09 Jacobus William E Universal Serial Bus Data Encryption Device with the Encryption Key Delivered by any Infrared Remote Handheld Controller where the Encryption Key is Unreadable by the Attached Computer System
CN104427521A (zh) * 2013-08-29 2015-03-18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3g上网卡工作方法和系统
CN105095118A (zh) * 2014-05-19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CN104486747A (zh) * 2014-12-19 2015-04-0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终端帐号登录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63811A (zh) * 2018-03-09 2018-08-03 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3530A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3530B (zh) 一种基于usb的通信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412769A (zh) 外接卡参数配置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KR20020053012A (ko) 디바이스 제어 소프트웨어의 언인스톨을 제어하는언인스톨 제어장치
CN103324495A (zh) 数据中心服务器开机管理方法及系统
US10924266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1338662A (zh) 从站的固件升级方法、固件升级装置及终端
US2015015402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operational method thereof
CN112235370B (zh) 一种设备信息同步方法、同步装置、主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399136B (zh) 一种串行接口的控制方法、装置及主机
EP3032752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identifiers to components of a control system
CN114185603B (zh) 一种智能加速卡的控制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加速卡
CN111190621A (zh) 固件烧录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8779A (zh) 无线通信模组及其功能恢复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80050001A (ko) 사물인터넷 기기의 펌웨어 업그레이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138650A (zh) 一种cpld pci设备热复位电路、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KR20200121657A (ko) 차량의 업데이트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2653720B (zh) 一种fota升级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29175B (zh) Usb大容量存储设备的访问控制方法及访问控制装置
CN110321251B (zh) 基于网络块设备的数据备份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38190A (zh) 终端升级方法、系统、终端、升级设备和usb总线
KR101853544B1 (ko) 회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1198723B (zh) 一种进程注入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67954B (zh) 一种系统数据更新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7687703B (zh) 服务器的启动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203264A (zh) 一种应用于设备组的设备配对方法及设备组中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