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2721A - 摄像镜头组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12721A CN109212721A CN201811391047.XA CN201811391047A CN109212721A CN 109212721 A CN109212721 A CN 109212721A CN 201811391047 A CN201811391047 A CN 201811391047A CN 109212721 A CN109212721 A CN 1092127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pick
- lens group
- object side
- optical ax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9000000571 c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101100148680 Arabidopsis thaliana SAG12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101100532514 Arabidopsis thaliana SAG2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700608 Sagit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162701 rs20126235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208140 rs550757849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095236 rs876658436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220097509 rs876658798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摄像镜头组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与摄像镜头组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满足0.5<fx/fy<1.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摄像镜头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六片透镜的摄像镜头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摄像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尺寸、高像素的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或感光耦合元件(CCD)的芯片的普及,各大手机厂商在追求镜头轻薄化与小型化的同时,更是对镜头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当前应用于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镜头多采用六片式结构,其镜片面型均为旋转对称(轴对称)的非球面。这类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可以看成是子午平面内的一条曲线绕光轴旋转360°而形成的,因此其只在子午平面内具有充分的自由度,并不能很好地对轴外像差进行矫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摄像镜头组,例如适用于手机后置镜头的摄像镜头组。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中,摄像镜头组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与摄像镜头组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可满足0.5<fx/fy<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可满足1.5<CT3/ET3<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1.0<f3/f5<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可满足1.0<R5/R3<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可满足1.5<CT5/ET5<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可满足2.0<R1/R10<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可满足1.5<R11/R12<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可满足2.0<(T12+T23)/T34<4.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可满足1.0≤CT1/T12<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12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21可满足0<SAG12/SAG21<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0.5<CT1/CT2<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摄像镜头组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可满足-4.0<f1/fx≤-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FOV可满足FOV>100°。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满足1.0<f3/f5<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可满足1.5<CT3/ET3<3.0。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可满足1.0<R5/R3<2.5。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中,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可满足1.5<CT5/ET5<3.0。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可满足2.0<R1/R10<3.0。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可满足1.5<R11/R12<3.0。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摄像镜头组,该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以及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可满足2.0<(T12+T23)/T34<4.0。
本申请采用了多片(例如,六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摄像镜头组具有小型化、大广角和高像素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另外,通过引入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对摄像镜头组的轴外子午像差和弧矢像差同时进行矫正,从而进一步获得像质的提升。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意性示出了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被摄物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在本文中,我们定义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为Z轴方向,与Z轴垂直且位于子午平面内的方向为Y轴方向,与Z轴垂直且位于弧矢平面内的方向为X轴方向。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除涉及视场的参量符号以外的各参量符号(例如,曲率半径或光焦度等)均表示沿摄像镜头组的Y轴方向的特征参量值。例如,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条件式“R1/R10”表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y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Y轴方向的曲率半径R10y的比值。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可包括例如六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这六片透镜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各相邻透镜之间均可具有空气间隔。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合理配置摄像透镜组的光焦度,使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有利于减小入射光线的倾角,从而对物方大视场实现有效分担,获得更大的视场角范围;同时,使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有利于矫正摄像透镜组的轴外像差,提高成像质量。
此外,可以通过将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设置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来进一步提升像质。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是一种自由曲面,在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基础上,增加了非旋转对称分量,因而在透镜系统中引入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有利于通过对轴外子午像差和弧矢像差进行有效矫正,极大地提升光学系统的性能。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凹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0.5<fx/fy<1.5,其中,fx为摄像镜头组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摄像镜头组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x和fy进一步可满足0.79≤fx/fy≤1.19。合理配置X轴、Y轴方向的焦距比值,有利于提升自由曲面在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优化摄像镜头组对于轴外像差的矫正作用;同时,有利于将摄像镜头组的像差和各项参数控制在一个较合适的范围内,最终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1.5<CT3/ET3<3.0,其中,CT3为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3为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更具体地,CT3和ET3进一步可满足1.6<CT3/ET3<2.5,例如1.70≤CT3/ET3≤2.33。合理配置第三透镜的厚薄比,有助于满足镜头的可加工性和工艺性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1.5<CT5/ET5<3.0,其中,CT5为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5为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更具体地,CT5和ET5进一步可满足1.96≤CT5/ET5≤2.91。合理配置第五透镜的厚薄比,有助于满足镜头的可加工性和工艺性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2.0<(T12+T23)/T34<4.0,其中,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更具体地,T12、T23和T34进一步可满足2.17≤(T12+T23)/T34≤3.82。合理配置各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可有效降低摄像镜头组的厚度敏感性,有助于矫正场曲。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2.0<R1/R10<3.0,其中,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1和R10进一步可满足2.28≤R1/R10≤2.59。合理配置透镜的曲率半径,可有效消除摄像镜头组的球差,从而获得高清晰度的图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1.0<R5/R3<2.5,其中,R5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5和R3进一步可满足1.02≤R5/R3≤2.27。合理配置透镜的曲率半径,有利于确保摄像镜头组的主光线角度(CRA)匹配,并可有效矫正摄像镜头组的场曲,满足各个视场的成像清晰度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1.5<R11/R12<3.0,其中,R1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11和R12进一步可满足1.76≤R11/R12≤2.90。合理配置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可有效降低镜片的组立公差敏感性,提升产品良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1.0<f3/f5<1.5,其中,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3和f5进一步可满足1.03≤f3/f5≤1.45。合理配置摄像镜头组的光焦度,可保证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紧凑性,满足小型化需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FOV>100°,其中,FOV为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更具体地,FOV进一步可满足100°<FOV<130°,例如103.3°≤FOV≤119.5°。满足条件式FOV>100°,有利于获得较大的视场范围,并有利于提高摄像镜头组对物方信息的收集能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1.0≤CT1/T12<3.0,其中,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更具体地,CT1和T12进一步可满足1.03≤CT1/T12≤2.86。合理配置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透镜间的空气间隙,有利于满足镜头组的小型化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0<SAG12/SAG21<2.0,其中,SAG1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21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更具体地,SAG12和SAG21进一步可满足0.34≤SAG12/SAG21≤1.55。合理分配透镜的矢高,有利于在满足加工能力的条件下较好地分担超广角视场。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0.5<CT1/CT2<2.0,其中,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CT1和CT2进一步可满足0.75≤CT1/CT2≤1.60。合理配置各透镜的中心厚度,可有效降低镜头的厚度敏感性,满足镜头组的小型化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摄像镜头组可满足条件式-4.0<f1/fx≤-1.5,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x为摄像镜头组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1和fx进一步可满足-3.67≤f1/fx≤1.46。合理配置第一透镜的光焦度,有利于提升镜头组的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摄像镜头组还可包括光阑,以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可选地,光阑可设置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
可选地,上述摄像镜头组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所述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缩小镜头的体积、降低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摄像镜头组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另外,通过引入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对摄像镜头组的轴外子午像差和弧矢像差进行矫正,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像质提升。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多采用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为非球面。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非球面。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摄像镜头组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摄像镜头组不限于包括六个透镜。如果需要,该摄像镜头组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由表1可知,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均为非球面。在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在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2、S3-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和A20。
表2
由表1还可以看出,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即,AAS面),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的面型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z为平行于Z轴方向的面的矢高;CUX、CUY分别为X、Y轴方向面顶点的曲率(=1/曲率半径);KX、KY分别为X、Y轴方向的圆锥系数;AR、BR、CR、DR分别为非球面旋转对称分量中的4阶、6阶、8阶、10阶系数;AP、BP、CP、DP分别为非球面非旋转对称分量中的4阶、6阶、8阶、10阶系数。下表3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的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的AR、BR、CR、DR系数以及AP、BP、CP、DP系数。
表3
表4给出了实施例1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即,从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f1(mm) | -3.66 | fx(mm) | 2.24 |
f2(mm) | 8.05 | fy(mm) | 2.29 |
f3(mm) | 2.60 | TTL(mm) | 5.05 |
f4(mm) | -3.59 | ImgH(mm) | 3.02 |
f5(mm) | 1.96 | semi-FOV(°) | 55.6 |
f6(mm) | -4.62 |
表4
实施例1中的摄像镜头组满足:
fx/fy=0.98,其中,fx为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为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CT3/ET3=2.33,其中,CT3为第三透镜E3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3为第三透镜E3的边缘厚度;
CT5/ET5=2.18,其中,CT5为第五透镜E5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ET5为第五透镜E5的边缘厚度;
(T12+T23)/T34=3.51,其中,T12为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为第二透镜E2和第三透镜E3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为第三透镜E3和第四透镜E4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R1/R10=2.35,其中,R1为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曲率半径,R10为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的曲率半径;
R5/R3=1.68,其中,R5为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的曲率半径,R3为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的曲率半径;
R11/R12=2.15,其中,R11为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S11的曲率半径,R12为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S12的曲率半径;
f3/f5=1.33,其中,f3为第三透镜E3的有效焦距,f5为第五透镜E5的有效焦距;
CT1/T12=1.52,其中,CT1为第一透镜E1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12为第一透镜E1和第二透镜E2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
SAG12/SAG21=1.49,其中,SAG12为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21为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和光轴的交点至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
CT1/CT2=0.77,其中,CT1为第一透镜E1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第二透镜E2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
f1/fx=-1.63,其中,f1为第一透镜E1的有效焦距,fx为摄像镜头组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
FOV=111.2°,其中,FOV为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
图2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2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3和图4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5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5
由表5可知,在实施例2中,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均为非球面;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S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2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6
表7
表8给出了实施例2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f1(mm) | -4.02 | fx(mm) | 2.38 |
f2(mm) | 7.58 | fy(mm) | 2.27 |
f3(mm) | 2.79 | TTL(mm) | 5.22 |
f4(mm) | -4.26 | ImgH(mm) | 3.02 |
f5(mm) | 2.10 | semi-FOV(°) | 55.9 |
f6(mm) | 2.10 |
表8
图4示出了实施例2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4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5和图6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9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9
由表9可知,在实施例3中,第一透镜E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1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3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10
表11
表12给出了实施例3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f1(mm) | -4.18 | fx(mm) | 2.13 |
f2(mm) | 7.90 | fy(mm) | 2.29 |
f3(mm) | 3.04 | TTL(mm) | 5.14 |
f4(mm) | -4.91 | ImgH(mm) | 3.02 |
f5(mm) | 2.16 | semi-FOV(°) | 59.8 |
f6(mm) | -4.04 |
表12
图6示出了实施例3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6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7和图8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13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3
由表13可知,在实施例4中,第一透镜E1、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二透镜E2的物侧面S3均为非球面;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S4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4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14
表15
表16给出了实施例4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f1(mm) | -4.02 | fx(mm) | 2.15 |
f2(mm) | 8.50 | fy(mm) | 2.31 |
f3(mm) | 2.66 | TTL(mm) | 5.04 |
f4(mm) | -7.75 | ImgH(mm) | 3.02 |
f5(mm) | 2.58 | semi-FOV(°) | 56.8 |
f6(mm) | -4.53 |
表16
图8示出了实施例4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8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9和图10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17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7
由表17可知,在实施例5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三透镜E3的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1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19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5和S6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18
表19
表20给出了实施例5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f1(mm) | -3.84 | fx(mm) | 2.13 |
f2(mm) | 7.02 | fy(mm) | 2.24 |
f3(mm) | 2.73 | TTL(mm) | 5.00 |
f4(mm) | -3.82 | ImgH(mm) | 3.03 |
f5(mm) | 2.01 | semi-FOV(°) | 53.2 |
f6(mm) | -4.72 |
表20
图10示出了实施例5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0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11和图12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21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1
由表21可知,在实施例6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五透镜E5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第四透镜E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2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23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7和S8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22
表23
表24给出了实施例6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f1(mm) | -3.78 | fx(mm) | 2.41 |
f2(mm) | 6.38 | fy(mm) | 2.14 |
f3(mm) | 2.73 | TTL(mm) | 4.93 |
f4(mm) | -4.24 | ImgH(mm) | 3.02 |
f5(mm) | 2.06 | semi-FOV(°) | 56.2 |
f6(mm) | -3.79 |
表24
图12示出了实施例6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2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7
以下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25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5
由表25可知,在实施例7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2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2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9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26
表27
表28给出了实施例7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表28
图14示出了实施例7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4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8
以下参照图15和图16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29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9
由表29可知,在实施例8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六透镜E6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五透镜E5的物侧面S9均为非球面;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S10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3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3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0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30
表31
表32给出了实施例8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f1(mm) | -3.71 | fx(mm) | 1.97 |
f2(mm) | 7.03 | fy(mm) | 2.14 |
f3(mm) | 2.52 | TTL(mm) | 4.95 |
f4(mm) | -3.54 | ImgH(mm) | 3.02 |
f5(mm) | 2.09 | semi-FOV(°) | 53.6 |
f6(mm) | -5.41 |
表32
图16示出了实施例8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6可知,实施例8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9
以下参照图17和图18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33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33
由表33可知,在实施例9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S12均为非球面;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S11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3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3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1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34
表35
表36给出了实施例9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f1(mm) | -3.73 | fx(mm) | 2.53 |
f2(mm) | 7.27 | fy(mm) | 2.13 |
f3(mm) | 2.62 | TTL(mm) | 5.24 |
f4(mm) | -4.43 | ImgH(mm) | 2.90 |
f5(mm) | 2.10 | semi-FOV(°) | 52.2 |
f6(mm) | -3.98 |
表36
图18示出了实施例9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18可知,实施例9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10
以下参照图19和图20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组。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光阑STO、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凹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凸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凸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37示出了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组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厚度、材料、圆锥系数X以及圆锥系数Y,其中,曲率半径X、曲率半径Y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37
由表37可知,在实施例10中,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和第五透镜E5中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S11均为非球面;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S12为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
表3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0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表39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0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S12的旋转对称分量以及非旋转对称分量的高阶系数,其中,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2)限定。
表38
表39
表40给出了实施例10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摄像镜头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摄像镜头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摄像镜头组的光学总长度TTL、成像面S15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以及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
f1(mm) | -5.55 | fx(mm) | 1.51 |
f2(mm) | 16.73 | fy(mm) | 1.91 |
f3(mm) | 3.31 | TTL(mm) | 4.44 |
f4(mm) | 40.00 | ImgH(mm) | 2.30 |
f5(mm) | 2.42 | semi-FOV(°) | 51.6 |
f6(mm) | -3.99 |
表40
图20示出了实施例10的摄像镜头组的RMS光斑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不同像高位置处的大小情况。根据图20可知,实施例10所给出的摄像镜头组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10分别满足表41中所示的关系。
表41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摄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摄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摄像模块。该摄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摄像镜头组。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4)
1.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以及
所述摄像镜头组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与所述摄像镜头组的Y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y满足0.5<fx/fy<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ET3满足1.5<CT3/ET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满足1.0<f3/f5<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满足1.0<R5/R3<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所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满足1.5<CT5/ET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满足2.0<R1/R1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与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1.5<R11/R12<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满足2.0<(T12+T23)/T34<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12满足1.0≤CT1/T12<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12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21满足0<SAG12/SAG21<2.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满足0.5<CT1/CT2<2.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摄像镜头组的X轴方向的有效焦距fx满足-4.0<f1/fx≤-1.5。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组的最大视场角FOV满足FOV>100°。
14.摄像镜头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非球面;以及
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满足1.0<f3/f5<1.5。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1047.XA CN109212721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摄像镜头组 |
CN202110716126.9A CN113376808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摄像镜头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391047.XA CN109212721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摄像镜头组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16126.9A Division CN113376808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摄像镜头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12721A true CN109212721A (zh) | 2019-01-15 |
CN109212721B CN109212721B (zh) | 2024-04-19 |
Family
ID=6499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16126.9A Active CN113376808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摄像镜头组 |
CN201811391047.XA Active CN109212721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摄像镜头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16126.9A Active CN113376808B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摄像镜头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3376808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96864A (zh) * | 2019-10-25 | 2019-12-20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CN111007649A (zh) * | 2019-12-27 | 2020-04-14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025580A (zh) * | 2019-12-27 | 2020-04-17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367048A (zh) * | 2020-03-31 | 2020-07-0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N114879347A (zh) * | 2022-07-01 | 2022-08-09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US11480765B2 (en) | 2019-11-01 | 2022-10-25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RU2825984C1 (ru) * | 2020-05-30 | 2024-09-02 |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 Оптический объектив, модуль камеры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67071B (zh) * | 2022-06-07 | 2023-11-2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43778A1 (zh) * | 2014-03-23 | 2015-10-0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及其模组和终端 |
JP2017037119A (ja) * | 2015-08-07 | 2017-02-16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広角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
CN107065125A (zh) * | 2016-12-14 | 2017-08-1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07870408A (zh) * | 2016-09-23 | 2018-04-03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
CN107918185A (zh) * | 2016-10-05 | 2018-04-17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摄影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209132499U (zh) * | 2018-11-21 | 2019-07-19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289914B2 (ja) * | 2002-05-07 | 2009-07-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
CN105242374B (zh) * | 2014-07-11 | 2018-01-12 |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 |
TWI662291B (zh) * | 2015-04-14 | 2019-06-11 | 佳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鏡頭 |
CN106526801B (zh) * | 2016-12-05 | 2019-01-0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
-
2018
- 2018-11-21 CN CN202110716126.9A patent/CN113376808B/zh active Active
- 2018-11-21 CN CN201811391047.XA patent/CN1092127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143778A1 (zh) * | 2014-03-23 | 2015-10-0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及其模组和终端 |
JP2017037119A (ja) * | 2015-08-07 | 2017-02-16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広角撮像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
CN107870408A (zh) * | 2016-09-23 | 2018-04-03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
CN107918185A (zh) * | 2016-10-05 | 2018-04-17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摄影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07065125A (zh) * | 2016-12-14 | 2017-08-18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209132499U (zh) * | 2018-11-21 | 2019-07-19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组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596864A (zh) * | 2019-10-25 | 2019-12-20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CN110596864B (zh) * | 2019-10-25 | 2024-05-31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 |
US11480765B2 (en) | 2019-11-01 | 2022-10-25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Imaging optical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1007649A (zh) * | 2019-12-27 | 2020-04-14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025580A (zh) * | 2019-12-27 | 2020-04-17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007649B (zh) * | 2019-12-27 | 2021-09-24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025580B (zh) * | 2019-12-27 | 2021-11-02 |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光学镜头 |
CN111367048A (zh) * | 2020-03-31 | 2020-07-03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 |
RU2825984C1 (ru) * | 2020-05-30 | 2024-09-02 | Хуавэ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 Оптический объектив, модуль камеры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CN114879347A (zh) * | 2022-07-01 | 2022-08-09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12721B (zh) | 2024-04-19 |
CN113376808A (zh) | 2021-09-10 |
CN113376808B (zh) | 2022-08-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31629A (zh) | 摄像光学系统 | |
CN108873253A (zh) | 摄像镜头 | |
CN108983401A (zh) | 光学透镜组 | |
CN109100854A (zh) | 摄像镜头 | |
CN109212721A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09283665A (zh) | 成像镜头 | |
CN109752826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209132500U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209132499U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10426826A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09044159U (zh) | 摄像光学系统 | |
CN109298515A (zh) | 摄像镜头 | |
CN109459840A (zh) | 成像镜头 | |
CN109375349A (zh) | 成像镜头 | |
CN109270661A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08279483A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09521554A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209327669U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209388016U (zh) | 摄像镜头组 | |
CN108802972A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108627955A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10286474A (zh) | 光学成像系统 | |
CN207516629U (zh) | 光学成像镜头 | |
CN108535845A (zh) | 光学成像镜片组 | |
CN109407278A (zh) | 成像镜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