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2607B - 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2607B
CN109212607B CN201710551926.3A CN201710551926A CN109212607B CN 109212607 B CN109212607 B CN 109212607B CN 201710551926 A CN201710551926 A CN 201710551926A CN 109212607 B CN109212607 B CN 109212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th
target
imaging
coordinates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519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2607A (zh
Inventor
曾昭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5519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2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2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2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2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2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30Noise handling
    • G01V2210/32Noise reduction
    • G01V2210/322Trace st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50Corrections or adjustments related to wave propagation
    • G01V2210/51Migration
    • G01V2210/514Post-st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基准面及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深度,并选择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计算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代入一条cdp线,进行叠加和叠后偏移;对比多个深度条件下的叠后偏移剖面的成像效果,选择最佳的深度参数;将选择出的深度参数应用到全区地震数据处理中,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该方法能够解决这种高差剧烈变化导致的成像不准确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山前带等地表起伏较大区域的目标成像精度和信噪比。

Description

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山前带是目前西部油气勘探的重要阵地,由于山前带位于生油盆地的边缘,位于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并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因此勘探潜力较大。山前带地震资料采集处理技术一直是难点,其中山前带地表起伏剧烈,高差起伏较大,每个检波点和炮点都具有不同的高差,这种地表高差起伏剧烈对山前带地震成像具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地表起伏影响的认识,一是地表起伏造成静校正问题。高差越大,静校正量越大,且使同相轴扭曲,较难看到有效信息,如不消除这种静校正量,则有效信息难以同相叠加。二是地表起伏造成次生干扰波。近地表高速层顶界面是信噪分界面,在近地表产生的波都是干扰波,而且随着近地表、地表构造复杂程度,干扰波的复杂程度也不同。面波沿地表传播,在遇到起伏地表、不均匀介质时,产生散射,降低了信噪比。以上两个问题,是我们常规认识,也是大家所熟知的。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所忽略的,那就是高差造成的反射点移动的问题。当检波点和炮点存在较大高差时,反射点是移动的,并不在共中心点,而现有的处理过程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只是对检波点和炮点的高程进行了校正,但是反射点的准确坐标位置并没有更正,造成成像质量的下降,岩性和构造的准确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以往对于地表起伏较大区域只是进行静校正影响来消除炮点和检波点的时差问题,本方法是对处理地表起伏较大区域资料方法的补充。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地表起伏较大区域的反射点移动的问题,提高地表起伏较大区域的地质目标成像精度和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基准面及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深度,并选择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
计算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代入一条cdp线,进行叠加和叠后偏移;
对比多个深度条件下的叠后偏移剖面的成像效果,选择最佳的深度参数;
将选择出的深度参数应用到全区地震数据处理中,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
进一步地,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涵盖了所述目标成像深度,并且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包括所述目标成像深度。
进一步地,调取全区地震数据中的检波点文件和炮点文件,计算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进一步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其中,xr、yr分别为检波点的横纵坐标,xs、ys分为为炮点的横纵坐标,x、y分别为计算后的检波点坐标,H为目标深度,hr、hs分别为检波点和炮点的高程,θ为炮点和检波点连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
进一步地,基于选择的最佳深度参数计算出全区的检波点文件及其炮点文件、关系文件,并加载到全区地震数据中进行应用。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系统,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基准面及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深度,并选择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
计算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代入一条cdp线,进行叠加和叠后偏移;
对比多个深度条件下的叠后偏移剖面的成像效果,选择最佳的深度参数;
将选择出的深度参数应用到全区地震数据处理中,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
本发明的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针对性强,针对山前带等地表起伏较为剧烈的地区,由于地表的高差较大造成的反射点移动使得反射点无法同相叠加,从而模糊甚至岩性、构造信息成像的不准确,该方法能够解决这种高差剧烈变化导致的成像不准确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山前带等地表起伏较大区域的目标成像精度和信噪比。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技术流程图。
图2示出了两种不同地表高差模型。
图3A和3B分别示出了两种不同地表高差模拟剖面。
图4A、4B、4C分别示出了各个剖面放大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针对山前带等地表起伏较为剧烈的地区,由于地表的高差较大造成的反射点移动使得反射点无法同相叠加,从而模糊甚至岩性、构造信息成像的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能够解决这种高差剧烈变化导致的成像不准确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山前带等地表起伏较大区域的目标成像精度和信噪比,是对处理地表起伏较大区域资料方法的重要补充。
本发明提供一种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基准面及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深度,并选择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
计算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代入一条cdp线,进行叠加和叠后偏移;
对比多个深度条件下的叠后偏移剖面的成像效果,选择最佳的深度参数;
将选择出的深度参数应用到全区地震数据处理中,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
首先,确定基准面及山前带目标成像深度,并选择深度参数的扫描计算范围,例如目标深度为3000m,设定扫描计算范围2000-4000m,步长100m,共21个深度,分别为2000,2100,2200…3000…..4000m。
优选地,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涵盖了所述目标成像深度,并且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包括所述目标成像深度。
优选地,调取全区地震数据中的检波点文件和炮点文件,计算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接下来,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代入一条cdp线,进行一小段试验,优先选取范围较小、计算量适中的一条cdp线,将多个深度条件下计算得到的检波点坐标代入,进行叠加和叠后偏移,得到对应多个深度的叠后偏移剖面。
对比多个剖面选择成像效果最好的剖面,并选择其对应的深度参数,作为最佳深度参数。
最后,将选择出的最佳深度参数计算出的全区的检波点文件及其炮点文件、关系文件加载到全区地震数据中进行应用,处理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系统,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基准面及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深度,并选择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
计算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代入一条cdp线,进行叠加和叠后偏移;
对比多个深度条件下的叠后偏移剖面的成像效果,选择最佳的深度参数;
将选择出的深度参数应用到全区地震数据处理中,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及其效果,以下给出一个具体应用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该示例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其任何具体细节并非意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优化山前带等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101,在山前带等地表起伏较大区域,首先需要根据地表高程确定一个基准面,以该基准面为基础确定主要目标深度区域,例如目标深度为3000m,设定扫描计算范围2000-4000m,步长100m,共21个深度,分别为2000,2100,2200…3000…..4000m,深度参数是需要主要确定的参数。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利用全区的sps文件,基于检波点文件和炮点文件,根据公式计算检波点坐标。
采用的公式为:
其中,xr、yr分别为检波点的横纵坐标,xs、ys分为为炮点的横纵坐标,x、y分别为计算的检波点坐标,H为目标深度,hr、hs分别为检波点和炮点的高程,θ为炮点和检波点连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根据前面计算的21种深度对应的检波点坐标,在全区选择进行一小段试验,选取范围较小、计算量适中的一条cdp线,将基于21种深度计算得到的检波点坐标代入,进行叠加和叠后偏移,得到对应21种深度的叠后偏移剖面。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在步骤104,将得到的21种深度的叠后偏移剖面进行对比,选择成像效果最好的剖面,并选择其对应的深度参数作为最佳深度参数,比如3100m。流程进入到步骤105。
在步骤105,将选择出的最佳深度参数计算出的全区的检波点文件及其炮点文件、关系文件加载到全区地震数据中进行应用,处理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流程结束。
为说明以上方法的效果,举一实例进行说明。图2为两种不同地表类型的模型,其中图2A为水平地表模型,图2B为起伏地表模型,两种模型只有地表高程类型有差异,地下地质构造完全相同,都为两个水平地层间加4个砂体。采用波动方程分别对这两个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并进行处理成像。图3为处理成像效果,其中图3A为水平地表模型处理剖面,图3B为起伏地表模型处理剖面。为对比成像效果更加明显,进行岩性体部分放大显示,图4A与图4B分别为图3A与图3B的放大显示。可以看到水平地表的处理剖面中,上面两个岩性体是分开的,与理论模型相同,而起伏地表的处理剖面中,上面两个岩性体是连通的,与理论模型不符,导致了错误的成像。图4C为采用本方法对起伏地表模型的数据进行了处理,从成像效果分析,上面两个岩性体的成像是分开的,符合理论模型情况,因此通过本方法能够解决起伏地表变化导致的成像不准确问题。
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解决高差剧烈变化导致的成像不准确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山前带等地表起伏较大区域的目标成像精度和信噪比。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基准面及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深度,并选择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
计算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代入一条cdp线,进行叠加和叠后偏移;
对比多个深度条件下的叠后偏移剖面的成像效果,选择最佳的深度参数;
将选择出的深度参数应用到全区地震数据处理中,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
其中,调取全区地震数据中的检波点文件和炮点文件,计算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其中,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其中,xr、yr分别为检波点的横纵坐标,xs、ys分为为炮点的横纵坐标,x、y分别为计算后的检波点坐标,H为目标深度,hr、hs分别为检波点和炮点的高程,θ为炮点和检波点连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涵盖了所述目标成像深度,并且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包括所述目标成像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选择的最佳深度参数计算出全区的检波点文件及其炮点文件、关系文件,并加载到全区地震数据中进行应用。
4.一种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基准面及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深度,并选择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
计算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代入一条cdp线,进行叠加和叠后偏移;
对比多个深度条件下的叠后偏移剖面的成像效果,选择最佳的深度参数;
将选择出的深度参数应用到全区地震数据处理中,得到最终的成像剖面其中,调取全区地震数据中的检波点文件和炮点文件,计算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其中,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多个深度条件下的检波点坐标:
其中,xr、yr分别为检波点的横纵坐标,xs、ys分为为炮点的横纵坐标,x、y分别为计算后的检波点坐标,H为目标深度,hr、hs分别为检波点和炮点的高程,θ为炮点和检波点连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涵盖了所述目标成像深度,并且所述深度参数扫描计算范围内的多个深度包括所述目标成像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选择的最佳深度参数计算出全区的检波点文件及其炮点文件、关系文件,并加载到全区地震数据中进行应用。
CN201710551926.3A 2017-07-07 2017-07-07 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9212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1926.3A CN109212607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51926.3A CN109212607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2607A CN109212607A (zh) 2019-01-15
CN109212607B true CN109212607B (zh) 2019-12-17

Family

ID=6499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51926.3A Active CN109212607B (zh) 2017-07-07 2017-07-07 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26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0156A (zh) * 2019-12-27 2021-06-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沙漠区地震采集检波点优选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6547A (en) * 1995-10-20 1997-01-21 Bancroft; John C. Prestack seismic migration
CN101315427A (zh) * 2007-05-29 2008-1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复杂地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33244A (zh) * 2010-10-22 201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浅层高精度的曲地表叠加成像方法
CN102778689A (zh) * 2011-05-13 2012-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弯线地震资料地下反射线建立方法
CN104570069A (zh) * 2013-10-12 2015-04-29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从起伏地表直接成像的地震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5242315A (zh) * 2015-10-20 2016-01-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6547A (en) * 1995-10-20 1997-01-21 Bancroft; John C. Prestack seismic migration
CN101315427A (zh) * 2007-05-29 2008-12-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复杂地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33244A (zh) * 2010-10-22 2011-04-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于浅层高精度的曲地表叠加成像方法
CN102778689A (zh) * 2011-05-13 2012-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弯线地震资料地下反射线建立方法
CN104570069A (zh) * 2013-10-12 2015-04-29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从起伏地表直接成像的地震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5242315A (zh) * 2015-10-20 2016-01-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地质构造成像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2607A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4896B (zh) 表层调查数据的模型法静校正方法
US10401534B2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geological model
EP2350693B1 (en) Continuous adaptive surface wave analysis for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CA2921340C (en) Automated horizon auto-picking on multiple volumes
CN106597533A (zh) 一种用于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的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
US9022129B2 (en) Tracking geologic object and detecting geologic anomalies in exploration seismic data volume
EP2153249A1 (en) Near surface layer modeling
US20140278120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ocating seismic events
CN111123359B (zh) 随钻测井与地层格架约束的井周地震成像探测方法及装置
US93667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gration velocity modeling
EP3341759B1 (en) Optimal survey design
Meiler et al. Seismic depth-domain strati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Golan Heights, central Dead Sea Fault
CN108196305A (zh) 一种山地静校正方法
CN105158795A (zh) 利用地层叠前纹理属性值来检测缝洞的方法
CN104422959A (zh) 一种检测储层边界的曲率属性方法
Martorana et al. Assessment of a geological model by surface wave analyses
CN107831536A (zh) 沙漠地表地震资料处理浮动基准面建立方法
CN109212607B (zh) 优化起伏地表区目标成像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26108B (zh) 碳酸盐岩缝洞体积校正方法
CN111983678B (zh) 一种快速评价深水砂体发育潜力的方法
GB2511133A (en) Enhanced visualisation of geologic features in 3D seismic survey data
US20100118655A1 (en) Progressive 3D 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method
US6418380B1 (en) Method for seismic processing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data migration
US20180335531A1 (en) Salt proximity imaging using reverse time migration of transmitted vertical seismic profile data
Yakovlev et al. Moho depths and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the Baikal region, from local tomograph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