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10574B - 一种烘干式野炊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式野炊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10574B
CN109210574B CN201811054838.3A CN201811054838A CN109210574B CN 109210574 B CN109210574 B CN 109210574B CN 201811054838 A CN201811054838 A CN 201811054838A CN 109210574 B CN109210574 B CN 109210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rc
drying
shaped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48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10574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 F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548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10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10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0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10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10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B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FOR SOLID FUELS; IMPLEMENT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STOVES OR RANGES
    • F24B1/00Stoves or ranges
    • F24B1/02Closed stoves
    • F24B1/028Closed stoves with means for regulating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B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FOR SOLID FUELS; IMPLEMENT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STOVES OR RANGES
    • F24B13/00Details solely applicable to stoves or ranges burning solid fuels 
    • F24B13/04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solid fuel, e.g. hop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B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FOR SOLID FUELS; IMPLEMENTS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STOVES OR RANGES
    • F24B5/00Combustion-air or flue-gas circulation in or around stoves or ranges
    • F24B5/02Combustion-air or flue-gas circulation in or around stoves or ranges in or around st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14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using gases or vapours other than air or steam, e.g. inert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02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bustion heating
    • F26B23/028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combustion heating using solid fuel; burning the dri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烘干式野炊炉,包括炉体,紧贴炉体侧壁设置有用于烘干叶状物的第一烘干罩以及用于烘干枝状物的第二烘干罩,第一烘干罩侧壁设置有送料箱,送料箱下端第一烘干罩内设置有用于平铺叶状物的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炉体上端且用于添加物料的调节机构、设置在炉体上端侧壁上且用于送料的推进机构,第一烘干罩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将干燥的叶状物转运到推进机构上的转移组件;炉体与第二烘干罩紧贴的部分均设置有若干通孔,第二烘干罩上端设置有用于清洁烟雾的过滤组件。本发明提供的烘干式野炊炉,在雨雪天气下野炊,在需要少量的引火源下,可以在野外就地取材,能够持续不断的生火,节省了燃料。

Description

一种烘干式野炊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具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烘干式野炊炉。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在休息时间外出进行野炊来进行休闲,于是野炊炉灶越来越受欢迎,目前的野炊炉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野外工作人员、部队、地质、矿山、旅游等对便于携带,能就地取柴的节能环保的生物质野炊炉非常向往,但由于野外环境恶劣,尤其是对于雨雪天气,供野炊使用的树叶、树枝往往是湿润的,这及其不利于野炊生活。目前人们大都仍拖着笨重的油、汽灶、煤炭炉或者干脆三块石头架一口锅,有的仍延续在野外挖坑埋锅做饭的传统,搞得烟熏火燎,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一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申请公布号为CN 102853453 A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本发明的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小巧轻便、生态环保、成本低廉,可利用各种秸秆、树枝等生物质直接投入燃烧,燃烧充分,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火力大小,适合各种场所使用,然而对于湿润带水的树叶树枝却不适用;申请号为CN 207214136 U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无烟野炊炉,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各种可燃物的无烟燃烧,同时将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50%以上;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该装置使用供电装置,由于野外缺乏电源,且即使供电装置为充电宝,整个装置工作的时间也有所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式野炊炉,解决了在雨雪天气野炊不易生火以及燃料浪费的技术问题,在需要少量的引火源下,可以在野外就地取材,并且通过烘干物料实现持续不断的燃烧。
一种烘干式野炊炉,包括炉体,紧贴所述炉体侧壁设置有用于烘干叶状物的第一烘干罩以及用于烘干枝状物的第二烘干罩,所述第一烘干罩侧壁设置有送料箱,所述送料箱下端所述第一烘干罩内设置有用于平铺所述叶状物的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端且用于添加物料的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端侧壁上且用于送料的推进机构,所述第一烘干罩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将干燥的所述叶状物转运到所述推进机构上的转移组件;
所述炉体与所述第二烘干罩紧贴的部分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烘干罩上端设置有用于清洁烟雾的过滤组件。
第一烘干罩用于烘干潮湿的树叶或者软质物,第二烘干罩用于烘干潮湿的树枝或者可以燃烧的硬质物,即野炊时,即使遇到雨雪天气等突发事件,仍然可以利用较少的引燃物来达到野炊的目的,能够随时就地取材,节省了能源;此外,设计调节机构可以调整炉火的大小,承接燃烧物,推进机构的目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距离火源一定距离随时添加燃烧物,避免人身受到伤害;设置有抽风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燃烧的烟雾,并通过多孔木炭吸收,避免环境的污染。由于野炊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所以为了保护人身不受热损害,可以在需要人操作的零部件处设置热绝缘体,如陶瓷或多孔结构等,以便于人工操作。
为了更有效的使用本装置,可以在炉体下端设置基座,目的是使炉体处于一定的高度,避免烘干罩和转移组件与地面相互干扰。
所述第一烘干罩为壳体圆弧状槽板,所述槽板上端面开口,所述槽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上盖;
所述第一烘干罩的弧形外侧面设置有条状弧形通孔,沿着圆弧径向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罩内的移动组件穿过所述弧形通孔,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轴、沿着所述圆弧径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轴外侧面的拨动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轴一端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罩内侧面开设的弧形开口槽内,所述拨动板设置在第一烘干罩内,所述移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且设置在第一烘干罩的外侧;
所述弧形通孔上端的所述第一烘干罩外侧设置有送料箱;
所述弧形通孔下端的所述第一烘干罩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出料的上盒体。
移动组件通过条状弧形通孔在第一烘干罩内活动,既能将潮湿的叶状物平铺在第一烘干罩内,烘干完毕,通过旋转移动轴,拨动板向下转动,再将烘干好的叶状物扫到出料口,叶状物通过出料口进入上盒体内。
所述送料箱包括筒状板以及通过铰接轴设置在所述筒状板一端的门板,所述筒状板的另一端开口且与所述槽板的外侧面连通;
所述门板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上端部比下端部略向外突出,所述送料箱靠近所述楔形块的侧部还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块连接的挡条,所述挡条包括一端与所述送料箱侧部铰接的平直部和一端与所述平直部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块下端接触的挡块;
所述筒状板的底板向槽板内侧倾斜。
由于挡条与送料箱侧面的铰接点高于楔形块的位置高度,所以挡条的另一端会在重力作用下,卡在楔形块外侧面,从而门板关闭并且不会动摇,当需要将门板打开时,按压门板,旋转挡条,挡条与楔形块脱离。
所述上盒体与所述第一烘干罩接触的部分连通,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一烘干罩底部与所述上盒体底部接触的部分设置第二通孔;
所述上盒体下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烘干罩内的烘干料转移出的转移组件。
烘干料通过上述第二通孔进入上盒体内,并通过转移组件转移出去。
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盒体下端部的下盒体、水平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的转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盒体侧面的斜板,所述下盒体上端部开口并与所述槽板下端连通,所述下盒体上端部同时也与所述上盒体的底部连通;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的转动轴、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所述转动轴侧面上的转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轴外端部的转轮,所述转板长度方向与所述转动轴轴向平行,所述下盒体在设置所述斜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斜板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下端;
所述转移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斜板连接且用于将所述烘干料提升到炉体上端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下盒体侧面连接的弧形槽板、与所述弧形槽板另一端连接的转运槽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运槽板内的接料盒以及竖直放置且与所述接料盒连接的提升柱,所述弧形槽板内弧侧板底部设置弧形通孔,所述弧形槽板靠近所述转运槽板的一端设置长条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和所述长条形通孔相接触,所述提升柱中心位于所述弧形槽板的圆心上。
旋转转动轴,转板的运动带动烘干物料向下运动,并进入下盒体内,随后烘干物料进入斜板中,并进入斜板下端的接料盒内,接料盒中的物料盛满后,旋转提升柱,使得接料盒旋转运动进转运槽板内,然后提升接料盒,将烘干物料提升到炉体的上端。
与所述第一烘干罩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炉体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烘干罩;
所述第二烘干罩也为壳体圆弧状槽板,所述第二烘干罩上端面开口,所述第二烘干罩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上盖,所述第二烘干罩底部设置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两端设置有垂直板,所述第二烘干罩的两侧面设置有防止所述活动底板下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罩的两端,所述限位杆另一端设置有嵌入块,所述嵌入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垂直板外侧面设置的弧形开口槽内;
所述第二烘干罩与所述炉体接触的弧形内侧面设置有阵列通孔,所述炉壁与所述第二烘干罩接触的部分设置有若干细孔,所述细孔的直径略小于所述阵列通孔的直径;
所述第二上盖上端设置有第四通孔并通过所述第四通孔与排烟组件连接。
第二烘干罩上端开口,可以将树枝截成若干段,然后放入第二烘干罩内,第二烘干罩底部设置活动底板,当烘干完毕后,旋转限位杆,使限位杆与活动底板分离,活动底板随即脱离第二烘干罩的本体,树枝下落,然后进行下一步的燃烧操作。所述炉壁与所述第二烘干罩接触的部分设置有若干细孔,一方面,炉内燃烧的热量可以很快的进入第二烘干罩中,另一方面,炉内的烟雾也随即进入第二烘干罩中,在排烟组件的作用下,实现了排烟的目的。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上盖上端开设的所述第四通孔连接的弯折管、与所述弯折管另一端连接的水桶、设置在所述水桶上端面的筒盖,所述弯折管为波浪状或由周期排布的U型管组成,所述筒盖上端面设置有第六通孔;
所述炉体顶端一侧设置有将所述烘干料送进炉内的推进机构。
设计了两级过滤,通过过滤网先对烟雾中的大颗粒进行初步过滤,再通过波纹状滤芯实现二次过滤;推进机构在炉体使用时,有助于将物料推送到炉体内,并且不会灼伤人体。
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水平放置的物料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物料板一端的立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立轴上端的驱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运动的转杆机构;
所述转杆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且通过所述齿轮相互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一转杆、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另一端铰接连接的第二转杆,两个所述第二转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且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设置的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固定板的端面,所述固定板还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杆端部齿轮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三转杆,两个所述第三转杆端部设置有齿轮且通过所述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端外侧,其中一所述第一转杆通过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端部的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物料板上;
所述推进机构下端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用于承接烘干料及控制炉火大小的调节机构。
通过转动机构的前后运动,带动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带动物料板旋转,物料板向拨动杆位置旋转,由于拨动杆底部略高于物料板的上端面,当物料板运动到炉体中心上方时,拨动杆将物料板上的树叶拨开推掉,进而烘干料落入调节机构中或者直接掉入炉体内。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炉壁罩内表面所述托块上的第一固定环、阵列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表面的固定柱、水平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柱连接的转动环、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转动环上表面并沿所述转动环中心呈圆周阵列的弧形杆以及与所述弧形杆的另一端连接的剪板组件;
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转动环上表面设置若干的条状弧形通孔内,所述弧形通孔的内径与所述固定柱一致,所述弧形通孔的中心为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中心;
所述转动环上端面还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端伸出所述炉壁罩表面设置在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为弧形状且略大于所述弧形板在靠近所述炉壁罩外侧的弧长;
所述剪板组件包括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中心的凸轮板、设置在所述凸轮板下端的第二固定环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和所述第一固定环的连接板;
所述凸轮板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外半径一致,所述凸轮板的外部一尖角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上表面,所述凸轮板的外部另一尖角端与所述弧形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凸轮板为薄片状,所述凸轮板底面与所述上下运动机构接触连接。
通过旋转弧形板,剪板组件工作,若干个凸轮板分开,如果凸轮板上具有树叶或者树枝等燃烧物,凸轮板分开时,燃烧物随即掉落到炉体内。
本发明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通过设置有第一烘干罩和第二烘干罩,实现了炉体内的燃烧物在燃烧时,能够对潮湿的树叶或者树枝进行烘干,并随时将烘干后的树叶和树枝放入到炉体内进行燃烧,能够做到就地取材,节省了燃料;
(2)、设置有弯折管和水桶,有助于除掉炉体内散发的烟雾,获得相对洁净的空气,有助于环境的清洁;
(3)、设置有推进机构,使炉体在加热食物时,不需要移动食物,就可以将树叶或树枝送进炉体内,实现了加热过程的持续进行,同时也使人不易被火灼伤;
(4)、设置有调节机构,一方面,可以调节火势的大小,另一方面,有助于承接树叶或者树枝,在凸轮板分开时,掉落在炉体中心,保证了树叶或树枝在离开物料板前不会燃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烘干式野炊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烘干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烘干罩和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送料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送料箱的右视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转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基座;2、第一烘干罩;2-1、第一上盖;3、水桶;4、筒盖;5、弯折管;6、第二烘干罩;6-1、第二上盖;6-2、限位杆;6-3、活动底板;7、炉体;8、调节机构;8-1、第一固定环;8-2、转动环;8-3、固定柱;8-4、弧形杆;8-5、连接板;8-6、凸轮板;8-7、第二固定环;8-8、弧形板;9、推进机构;9-1、物料板;9-2、驱动齿轮;9-3、拨动杆;9-4、第一转杆;9-5、第二转杆;9-6、固定板;9-7、第三转杆;10、送料箱;10-1、挡条;10-2、门板;11、移动组件;11-1、移动轴;11-2、突出部;11-3、拨动板;11-4、把手;12、提升柱;12-1、接料盒;13、转运槽板;13-1、弧形槽板;14、上盒体;15、下盒体;15-1、转板;15-2、转轮;15-3、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一种烘干式野炊炉,包括炉体7,紧贴炉体7侧壁设置有用于烘干叶状物的第一烘干罩2以及用于烘干枝状物的第二烘干罩6,第一烘干罩2侧壁设置有送料箱10,送料箱10下端第一烘干罩2内设置有用于平铺叶状物的移动组件11,还包括设置在炉体7上端且用于添加物料的调节机构8、设置在炉体7上端侧壁上且用于送料的推进机构9,第一烘干罩2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将干燥的叶状物转运到推进机构9上的转移组件;
炉体7与第二烘干罩6紧贴的部分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二烘干罩6上端设置有用于清洁烟雾的过滤组件。
第一烘干罩2用于烘干潮湿的树叶或者软质物,第二烘干罩6用于烘干潮湿的树枝或者可以燃烧的硬质物,即野炊时,即使遇到雨雪天气等突发事件,仍然可以利用较少的引燃物来达到野炊的目的,能够随时就地取材,节省了能源;此外,设计调节机构8可以调整炉火的大小,承接燃烧物,推进机构9的目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距离火源一定距离随时添加燃烧物,避免人身受到伤害;设置有抽风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燃烧的烟雾,并通过多孔木炭吸收,避免环境的污染。由于野炊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所以为了保护人身不受热损害,可以在需要人操作的零部件处设置热绝缘体,如陶瓷或多孔结构等,以便于人工操作。
为了更有效的使用本装置,可以在炉体7下端设置基座1,目的是使炉体7处于一定的高度,避免烘干罩和转移组件与地面相互干扰。
参见图2,第一烘干罩2为壳体圆弧状槽板,槽板上端面开口,槽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上盖2-1;
参见图3,第一烘干罩2的弧形外侧面设置有条状弧形通孔,沿着圆弧径向水平设置在第一烘干罩内的移动组件11穿过弧形通孔,移动组件11包括移动轴11-1、沿着圆弧径向固定设置在移动轴11-1外侧面的拨动板11-3以及设置在移动轴11-1一端的突出部11-2,所述突出部11-2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罩2内侧面开设的弧形开口槽内,所述拨动板11-3设置在第一烘干罩2内,所述移动轴11-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11-4且设置在第一烘干罩2的外侧;
弧形通孔上端的所述第一烘干罩2外侧设置有送料箱10;
弧形通孔下端的所述第一烘干罩2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出料的上盒体14。
移动组件11通过条状弧形通孔在第一烘干罩2内活动,既能将潮湿的叶状物平铺在第一烘干罩2内,烘干完毕,通过旋转移动轴,拨动板向下转动,再将烘干好的叶状物扫到出料口,叶状物通过出料口进入上盒体14内。
参见图7和图8,送料箱10包括筒状板以及通过铰接轴设置在筒状板一端的门板10-2,筒状板的另一端开口且与槽板的外侧面连通;
门板10-2远离铰接轴的一端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的上端部比下端部略向外突出,送料箱10靠近楔形块的侧部还设置有与楔形块连接的挡条10-1,挡条10-1包括一端与送料箱10侧部铰接的平直部和一端与平直部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弯曲部,弯曲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楔形块下端接触的挡块;
筒状板的底板向槽板内侧倾斜。
由于挡条10-1与送料箱10侧面的铰接点高于楔形块的位置高度,所以挡条10-1的另一端会在重力作用下,卡在楔形块外侧面,从而门板10-2关闭并且不会动摇,当需要将门板10-2打开时,按压门板10-2,旋转挡条10-1,挡条10-1与楔形块脱离。
上盒体14与第一烘干罩2接触的部分连通,上盒体14的底部开口,第一烘干罩2底部与上盒体14底部接触的部分设置第二通孔;
上盒体14下部设置有用于将第一烘干罩2内的烘干料转移出的转移组件。
烘干料通过上述第二通孔进入上盒体14内,并通过转移组件转移出去。
参见图9,转移组件包括设置在上盒体14下端部的下盒体15、水平设置在下盒体15内的转动组件以及设置在下盒体15侧面的斜板15-3,下盒体15上端部开口并与槽板下端连通,下盒体15上端部同时也与上盒体14的底部连通;
转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下盒体15内的转动轴、圆周阵列设置在下盒体15内转动轴侧面上的转板15-1以及设置在转动轴外端部的转轮15-2,转板15-1长度方向与转动轴轴向平行,下盒体15在设置斜板15-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通孔,斜板15-3设置在第三通孔下端;
转移组件还包括与斜板15-3连接且用于将烘干料提升到炉体7上端的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一端与下盒体15侧面连接的弧形槽板13-1、与弧形槽板13-1另一端连接的转运槽板13以及设置在转运槽板13内的接料盒12-1以及竖直放置且与接料盒12-1连接的提升柱12,弧形槽板13-1内弧侧板底部设置弧形通孔,弧形槽板13-1靠近转运槽板13的一端设置长条形通孔,弧形通孔和长条形通孔相接触,提升柱12中心位于弧形槽板13-1的圆心上。
旋转转动轴,转板15-1的运动带动烘干物料向下运动,并进入下盒体15内,随后烘干物料进入斜板15-3中,并进入斜板15-3下端的接料盒12-1内,接料盒12-1中的物料盛满后,旋转提升柱12,使得接料盒12-1旋转运动进转运槽板13内,然后提升接料盒12-1,将烘干物料提升到炉体7的上端。
与第一烘干罩2相对的另一侧炉体7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烘干罩6;
参见图4,第二烘干罩6也为壳体圆弧状槽板,第二烘干罩6上端面开口,第二烘干罩6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上盖6-1,第二烘干罩6底部设置有活动底板6-3,活动底板6-3的两端设置有垂直板,第二烘干罩6的两侧面设置有防止活动底板6-3下降的限位杆6-2,限位杆6-2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二烘干罩6的两端,限位杆6-2另一端设置有嵌入块,嵌入块活动设置在垂直板外侧面设置的弧形开口槽内;
第二烘干罩6与炉体7接触的弧形内侧面设置有阵列通孔,炉壁与第二烘干罩6接触的部分设置有若干细孔,细孔的直径略小于阵列通孔的直径;
第二上盖6-1上端设置有第四通孔并通过第四通孔与排烟组件连接。
第二烘干罩6上端开口,可以将树枝截成若干段,然后放入第二烘干罩6内,第二烘干罩6底部设置活动底板6-3,当烘干完毕后,旋转限位杆6-2,使限位杆6-2与活动底板6-3分离,活动底板6-3随即脱离第二烘干罩6的本体,树枝下落,然后进行下一步的燃烧操作。炉壁与第二烘干罩6接触的部分设置有若干细孔,一方面,炉内燃烧的热量可以很快的进入第二烘干罩6中,另一方面,炉内的烟雾也随即进入第二烘干罩6中,在排烟组件的作用下,实现了排烟的目的。
过滤组件包括一端与第二上盖6-1上端开设的第四通孔连接的弯折管5、与弯折管5另一端连接的水桶3、设置在水桶3上端面的筒盖4,弯折管5为波浪状或由周期排布的U型管组成,筒盖4上端面设置有第六通孔;
炉体7顶端一侧设置有将烘干料送进炉内的推进机构9。
设计了两级过滤,通过过滤网先对烟雾中的大颗粒进行初步过滤,再通过波纹状滤芯实现二次过滤;推进机构9在炉体7使用时,有助于将物料推送到炉体7内,并且不会灼伤人体。
参见图6,推进机构9包括水平放置的物料板9-1、竖直固定设置在物料板9-1一端的立轴、固定设置在立轴上端的驱动齿轮9-2以及驱动驱动齿轮9-2旋转运动的转杆机构;
转杆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且通过齿轮相互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一转杆9-4、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转杆9-4另一端铰接连接的第二转杆9-5,两个第二转杆9-5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且相互啮合,两个第二转杆9-5另一端设置的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固定板9-6的端面,固定板9-6还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二转杆9-5端部齿轮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三转杆9-7,两个第三转杆9-7端部设置有齿轮且通过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转杆9-5啮合连接,固定板9-6水平固定设置在炉体7的上端外侧,其中一第一转杆9-4通过齿轮与驱动齿轮9-2啮合,两个第一转杆9-4端部的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物料板9-1上;
推进机构9下端炉体7内设置有用于承接烘干料及控制炉火大小的调节机构8。
通过转动机构的前后运动,带动驱动齿轮9-2旋转,驱动齿轮9-2带动物料板9-1旋转,物料板9-1向拨动杆9-3位置旋转,由于拨动杆9-3底部略高于物料板9-1的上端面,当物料板9-1运动到炉体7中心上方时,拨动杆9-3将物料板9-1上的树叶拨开推掉,进而烘干料落入调节机构8中或者直接掉入炉体7内。
参见图5,调节机构8包括设置在炉壁罩内表面托块上的第一固定环8-1、阵列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环8-1上表面的固定柱8-3、水平活动设置在第一固定环8-1上表面且与固定柱8-3连接的转动环8-2、一端铰接设置在转动环8-2上表面并沿转动环8-2中心呈圆周阵列的弧形杆8-4以及与弧形杆8-4的另一端连接的剪板组件;
固定柱8-3设置在转动环8-2上表面设置若干的条状弧形通孔内,弧形通孔的内径与固定柱8-3一致,弧形通孔的中心为第一固定环8-1的中心;
转动环8-2上端面还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弧形板8-8,弧形板8-8的外端伸出炉壁罩表面设置在第五通孔,第五通孔为弧形状且略大于弧形板8-8在靠近炉壁罩外侧的弧长;
剪板组件包括阵列设置在第一固定环8-1中心的凸轮板8-6、设置在凸轮板8-6下端的第二固定环8-7以及连接第二固定环8-7和第一固定环8-1的连接板8-5;
凸轮板8-6的半径与第二固定环8-7外半径一致,凸轮板8-6的外部一尖角端铰接设置在第二固定环8-7的上表面,凸轮板8-6的外部另一尖角端与弧形杆8-4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凸轮板8-6为薄片状,凸轮板8-6底面与上下运动机构接触连接。
通过旋转弧形板8-8,剪板组件工作,若干个凸轮板8-6分开,如果凸轮板8-6上具有树叶或者树枝等燃烧物,凸轮板8-6分开时,燃烧物随即掉落到炉体7内。
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在潮湿的环境下,首先需要随身携带的引燃物,并将引燃物放入炉体7内,使其燃烧,并不断的向内加入干燥的易燃物,保证炉体7内处于燃烧状态,与此同时,将树叶放入第一烘干罩2内,将树枝放入第二烘干罩6内,随着炉体7内的燃烧物的燃烧,炉体7不断对的第一烘干罩2和第二烘干罩6加热,进而潮湿的树叶或树枝得到充分的烘干;
更广泛的来说,第一烘干罩2用于烘干潮湿的树叶或者软质物,第二烘干罩6用于烘干潮湿的树枝或者可以燃烧的硬质物,这样即使遇到雨雪天气等突发事件,仍然可以利用较少的引燃物来达到野炊的目的,能够随时就地取材,节省了能源;此外,设计调节机构8可以调整炉火的大小,承接燃烧物,推进机构9的目的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距离火源一定距离随时添加燃烧物,避免人身受到伤害;设置有弯曲管和水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燃烧的烟雾,弯曲管在筒内的部分没入水下,一部分烟雾颗粒通入水中,溶于水中,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环境的污染。
此外,设计转移组件,将干燥的树叶通过接料盒12-1提升到物料板9-1中,实际是防止高温下的树叶容易灼伤人手。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烘干式野炊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紧贴所述炉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烘干叶状物的第一烘干罩以及用于烘干枝状物的第二烘干罩,所述第一烘干罩的侧壁设置有送料箱,所述送料箱的下端所述第一烘干罩内设置有用于平铺所述叶状物的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端且用于添加物料的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端侧壁上且用于送料的推进机构,所述第一烘干罩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将干燥的所述叶状物转运到所述推进机构上的转移组件;
所述炉体与所述第二烘干罩的紧贴部分均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烘干罩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清洁烟雾的过滤组件;
所述第一烘干罩为壳体圆弧状槽板,所述槽板的上端面开口,所述槽板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上盖;
所述第一烘干罩的弧形外侧面设置有条状弧形通孔,沿着圆弧径向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罩内的移动组件穿过所述弧形通孔,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轴、沿着所述圆弧径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轴外侧面的拨动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移动轴一端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烘干罩内侧面开设的弧形开口槽内,所述拨动板设置在第一烘干罩内,所述移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把手且设置在第一烘干罩的外侧;
所述弧形通孔上端的所述第一烘干罩外侧设置有送料箱;
所述弧形通孔下端的所述第一烘干罩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出料的上盒体;
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盒体下端部的下盒体、水平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的转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盒体侧面的斜板,所述下盒体上端部开口并与所述槽板下端连通,所述下盒体上端部同时也与所述上盒体的底部连通;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的转动轴、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下盒体内所述转动轴侧面上的转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轴外端部的转轮,所述转板长度方向与所述转动轴轴向平行,所述下盒体在设置所述斜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斜板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下端;
所述转移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斜板连接且用于将烘干料提升到炉体上端的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下盒体侧面连接的弧形槽板、与所述弧形槽板另一端连接的转运槽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运槽板内的接料盒以及竖直放置且与所述接料盒连接的提升柱,所述弧形槽板内弧侧板底部设置弧形通孔,所述弧形槽板靠近所述转运槽板的一端设置长条形通孔,所述弧形通孔和所述长条形通孔相接触,所述提升柱中心位于所述弧形槽板的圆心上;
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水平放置的物料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物料板一端的立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立轴上端的驱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驱动齿轮旋转运动的转杆机构;
所述转杆机构包括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且通过所述齿轮相互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一转杆、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另一端铰接连接的第二转杆,两个所述第二转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齿轮且相互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另一端设置的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固定板的端面,所述固定板还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杆端部齿轮啮合连接的两个第三转杆,两个所述第三转杆端部设置有齿轮且通过所述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炉体的上端外侧,其中一所述第一转杆通过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端部的齿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物料板上;
所述推进机构下端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用于承接烘干料及控制炉火大小的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炉壁罩内表面托块上的第一固定环、阵列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表面的固定柱、水平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表面且与所述固定柱连接的转动环、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转动环上表面并沿所述转动环中心呈圆周阵列的弧形杆以及与所述弧形杆的另一端连接的剪板组件;
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转动环上表面设置若干的条状弧形通孔内,所述弧形通孔的内径与所述固定柱一致,所述弧形通孔的中心为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中心;
所述转动环上端面还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端伸出所述炉壁罩表面设置在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为弧形状且略大于所述弧形板在靠近所述炉壁罩外侧的弧长;
所述剪板组件包括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环中心的凸轮板、设置在所述凸轮板下端的第二固定环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和所述第一固定环的连接板;
所述凸轮板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外半径一致,所述凸轮板的外部一尖角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上表面,所述凸轮板的外部另一尖角端与所述弧形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凸轮板为薄片状,所述凸轮板底面与上下运动机构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式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箱包括筒状板以及通过铰接轴设置在所述筒状板一端的门板,所述筒状板的另一端开口且与所述槽板的外侧面连通;
所述门板远离所述铰接轴的一端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上端部比下端部略向外突出,所述送料箱靠近所述楔形块的侧部还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块连接的挡条,所述挡条包括一端与所述送料箱侧部铰接的平直部和一端与所述平直部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块下端接触的挡块;
所述筒状板的底板向槽板内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式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与所述第一烘干罩接触的部分连通,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第一烘干罩底部与所述上盒体底部接触的部分设置第二通孔;
所述上盒体下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烘干罩内的烘干料转移出的转移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式野炊炉,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烘干罩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炉体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烘干罩;
所述第二烘干罩也为壳体圆弧状槽板,所述第二烘干罩上端面开口,所述第二烘干罩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上盖,所述第二烘干罩底部设置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两端设置有垂直板,所述第二烘干罩的两侧面设置有防止所述活动底板下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烘干罩的两端,所述限位杆另一端设置有嵌入块,所述嵌入块活动设置在所述垂直板外侧面设置的弧形开口槽内;
所述第二烘干罩与所述炉体接触的弧形内侧面设置有阵列通孔,炉壁与所述第二烘干罩接触的部分设置有若干细孔,所述细孔的直径略小于所述阵列通孔的直径;
所述第二上盖上端设置有第四通孔并通过所述第四通孔与排烟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式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上盖上端开设的所述第四通孔连接的弯折管、与所述弯折管另一端连接的水桶、设置在所述水桶上端面的筒盖,所述弯折管为波浪状或由周期排布的U型管组成,所述筒盖上端面设置有第六通孔;
所述炉体顶端一侧设置有将烘干料送进炉内的推进机构。
CN201811054838.3A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烘干式野炊炉 Active CN109210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4838.3A CN109210574B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烘干式野炊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4838.3A CN109210574B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烘干式野炊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0574A CN109210574A (zh) 2019-01-15
CN109210574B true CN109210574B (zh) 2020-10-09

Family

ID=64987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4838.3A Active CN109210574B (zh) 2018-09-11 2018-09-11 一种烘干式野炊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105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026A (zh) * 2019-05-06 2019-07-30 天台婉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进料高效生物质固体燃烧灶
CN111823470B (zh) * 2020-07-06 2022-04-19 嘉兴沃尔奇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保温材料的自动填充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2092U (zh) * 1980-02-18 1981-09-17
CN2118913U (zh) * 1991-08-13 1992-10-14 郭春江 湿柴气化炉
KR200408287Y1 (ko) * 2005-10-11 2006-02-08 안상중 작물 건조기용 보일러 구조
CN101520187A (zh) * 2009-03-27 2009-09-02 张双元 蜂窝煤炉置柴草箱平折烟炊食炉
CN102853455A (zh) * 2012-08-31 2013-01-02 郭丰亮 一种生物质加热与烘干一体炉
CN108006700A (zh) * 2017-08-02 2018-05-08 刘秋娜 一种炉子
CN108488837A (zh) * 2018-06-07 2018-09-04 东莞理工学院 用于生物燃料余热驱动外燃机做功的烹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2092U (zh) * 1980-02-18 1981-09-17
CN2118913U (zh) * 1991-08-13 1992-10-14 郭春江 湿柴气化炉
KR200408287Y1 (ko) * 2005-10-11 2006-02-08 안상중 작물 건조기용 보일러 구조
CN101520187A (zh) * 2009-03-27 2009-09-02 张双元 蜂窝煤炉置柴草箱平折烟炊食炉
CN102853455A (zh) * 2012-08-31 2013-01-02 郭丰亮 一种生物质加热与烘干一体炉
CN108006700A (zh) * 2017-08-02 2018-05-08 刘秋娜 一种炉子
CN108488837A (zh) * 2018-06-07 2018-09-04 东莞理工学院 用于生物燃料余热驱动外燃机做功的烹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10574A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0574B (zh) 一种烘干式野炊炉
CN109059002A (zh)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CN112050192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生物质能源颗粒用燃烧炉
CN111664455B (zh)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
CN208901369U (zh) 一种煤粉高效清洁利用的低碳燃烧装置
CN210398871U (zh) 一种自动翻转落料的燃料除湿节能锅炉
CN206094168U (zh) 一种常压无烟环保燃烧炉具
CN207407345U (zh) 一种下料均匀的垃圾焚烧炉
CN209101262U (zh) 一种燃烧效果好的锅炉
CN112781074A (zh) 一种新型木颗粒炉的燃烧盒
CN205641506U (zh) 一种多功能玉米芯燃烧装置
CN205481016U (zh) 生活垃圾烘干、输送装置
CN208042196U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燃烧炉
CN21187604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井式炉底盘
KR200178829Y1 (ko) 수레식 열풍기
CN219913082U (zh)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焚烧设备
CN215336334U (zh) 农村高热值生活垃圾化学能热解焚烧移动装置
CN214840762U (zh) 草原牧区燃池生物质燃料自动填料装置
CN206593115U (zh) 一种环保式垃圾焚烧炉
CN212987237U (zh) 一种移动式垃圾、秸秆焚烧炉
CN2337410Y (zh) 医疗废弃物集中焚烧炉
CN214370367U (zh) 一种新型木颗粒炉的燃烧盒
CN210462978U (zh) 一种生物质固体燃料燃烧器
CN209101336U (zh) 一种生物颗燃烧灶
CN201259241Y (zh) 多功能高效取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6

Address after: 233500 No.12 Songzhuang, Hegou community, Sanyi Town, Mengcheng County, Bo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o Fang

Address before: 273500 Li Zhuang village, Yichang town, Zoucheng, Jining, Shandong, 104 west road 100 meters.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SILAN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