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09536B -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09536B
CN109209536B CN201811238479.7A CN201811238479A CN109209536B CN 109209536 B CN109209536 B CN 109209536B CN 201811238479 A CN201811238479 A CN 201811238479A CN 109209536 B CN109209536 B CN 109209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valve
combustion engine
heat exchange
internal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3847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09536A (zh
Inventor
李永志
武海滨
郑文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n China Gas Investment Co ltd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n China Gas Investment Co ltd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n China Gas Investment Co ltd,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n China Gas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3847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209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209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9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09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9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3/0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 F01K23/02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 F01K23/06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combustion heat from one cycle heating the fluid in another cycle
    • F01K23/10Plants characterised by more than one engine delivering power external to the plant, the engines being driven by different fluids the engine cycles being thermally coupled combustion heat from one cycle heating the fluid in another cycle with exhaust fluid of one cycle heating the fluid in anothe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1/00Steam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7/00Plants for converting heat or fluid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GHOT 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USE OF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0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5/02Profiting from waste heat of exhaust 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4Combined heat and power generation [CH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气内燃机,所述燃气内燃机内设有水泵、冷却器、缸套,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缸套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端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阀门相连,所述第三阀门通过第一散热器与所述水泵相连,根据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开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回收的热量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交换的热量。本发明可以满足客户对不同热量的需求。

Description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联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热电联产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能源系统,主要是利用天然气、沼气或煤层气等可燃气体燃烧做功发电,并将燃烧后的余热进行回收,以用来制冷、供暖、生产热水或蒸汽。与常规能源供应系统相比,具有综合效率高、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经济性良好等优点。
随着能源利用技术的进步,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由于接近客户损耗少、综合能源效率高、能源供应安全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大多数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主要是以燃气内燃机为动力的热电联供系统,如中国发明专利(107605618A)公开了一种具有热能回收系统的热电联产机组,包括:发电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和热能回收系统;其中,进气系统与发电系统的进气口相连接,以向发电系统输送可燃气体;排气系统与发电系统的出气口相连接,以将发电系统产生的烟气排出;热能回收系统分别与发电系统、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相连接,以分别回收发电系统的热量、可燃气体的热量和烟气的热量。上述虽然通过热能回收系统可以回收发电系统的热量、烟气的热量和可燃气体的热量,提高了热电联产机组的综合能源效率,降低了热电联产机组自身能耗,但是其回收的热量固定,因此此类的应用客户必须满足其热和电全部消耗,导致应用场景和市场量少。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回收热量固定导致应用场景和市场量少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热能可控回收、减少外围储热系统的投资,达到满足客户对不同热量需求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包括燃气内燃机,所述燃气内燃机内设有水泵、与所述水泵相连的冷却器、与所述冷却器相连的缸套,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缸套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端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阀门相连,所述第三阀门通过第一散热器与所述水泵相连,根据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开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回收的热量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交换的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内燃机与第二散热器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内燃机与发电机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端与外循环进水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端与外循环出水相连。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对能量进行可控回收,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第一阀门的开度,对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控制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或者避免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控制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返回步骤S1,直至步骤S2中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收集热量;或者控制所述第三阀门,将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经过散热后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中,不收集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步骤S1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全部气体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步骤S1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1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然后返回步骤S11直至步骤S1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中的热量以及第一次换热时的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步骤S2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部分气体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步骤S2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2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然后返回步骤S21直至步骤S2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中的热量以及第一次换热时的部分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步骤S3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且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气体不参与第一次换热;步骤S3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3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然后返回步骤S31直至步骤S3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中的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步骤S4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且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气体不参与第一次换热;步骤S4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部分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4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对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散热,将散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然后返回步骤S41直至步骤S4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中的部分热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步骤S5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且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气体不参与第一次换热;步骤S5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避免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5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经过散热后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中,不收集热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通过控制三个阀门的开度来根据客户需求热量的多少控制烟气换热器回收的热量和板式换热器交换的热量,通过散热器的散热和内循环机械泵的运行满足内循环液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温度,从而保证燃气内燃机的正常运行,不但简单,而且减少外围储热系统的投资,达到满足客户对不同热量的需求的同时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燃气内燃机,11-水泵,12-冷却器,13-缸套,21-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31-第一换热器,32-第二换热器,33-第一散热器,34-第二散热器,40-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包括燃气内燃机10,所述燃气内燃机10内设有水泵11、与所述水泵11相连的冷却器12、与所述冷却器12相连的缸套13,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门21与第一换热器31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缸套13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第二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第二通道出口端通过第二阀门22与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阀门22与第三阀门23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通道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阀门23相连,所述第三阀门23通过第一散热器33与所述水泵11相连,根据所述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和第三阀门23的开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31回收的热量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2交换的热量。
本实施例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包括燃气内燃机10,所述燃气内燃机10内设有水泵11、与所述水泵11相连的冷却器12、与所述冷却器12相连的缸套13,其中,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内部设有内循环液,且所述内循环液的流动能量是直接通过齿轮带动所述水泵11产生,从而保证所述燃气内燃机10运行时内循环液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所述冷却器12以及所述缸套13中的热量可以用来回收,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门21与第一换热器31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通过所述第一阀门21的开度控制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排出气体是否流入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第一通道内,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1可以回收排出气体的热量;所述缸套13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第二通道进口端相连,从而使所述内循环液流入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第二通道内,完成对内循环液的第一次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第二通道出口端通过第二阀门22与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通过所述第二阀门22的开度控制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是否流入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通道内,当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流入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通道内,完成对内循环液的第二次换热;所述第二阀门22与第三阀门23相连,可使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流入所述第三阀门23,且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通道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阀门23相连,所述第三阀门23通过第一散热器33与所述水泵11相连,通过所述第三阀门23的开度可以用于控制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或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是否流向所述第一散热器33,所述第一散热器33用于控制所述内循环液的温度,保证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内循环液的温度符合要求,由于根据所述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和第三阀门23的开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31回收的热量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2交换的热量,实现了对热能的可控回收,减少外围储热系统的投资,达到满足客户对不同热量的需求的同时节省成本。
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与第二散热器34相连,所述第二散热器34是由所述燃气内燃机10直接驱动,因此当所述燃气内燃机10工作就会使得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工作温度得到降温,满足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工作温度要求,避免了因所述燃气内燃机10冷却液超温而停机的风险。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与发电机40相连,具体地,所述燃气内燃机10燃烧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发电机40对外输出电能。
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第二通道进口端与外循环进水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第二通道出口端与外循环出水相连,由于经过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的温度升高,当升高后的内循环液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通道时,会使外循环进水的温度升高,从而带走热量。所述第一阀门21与排气管相连,通过所述第一阀门21的开度可以使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排出的气体直接排入所述排气管内进行收集。具体地,所述燃气内燃机10工作时,空气和可燃气经过混合形成燃气混合气,燃气混合气进入燃气发动机燃烧作功后形成高温烟气,高温烟气通过所述第一阀门2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1或只通过所述第一阀门21进入排气管形成余热烟气排向大气。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31换热后排出余热烟气,或者通过所述第一阀门21的开度控制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气体直接排出,作为余热烟气。
在本实施例中,可变热回收系统包括回收三部分的能量:若回收所述冷却器12中的热量计为A;回收所述缸套13中的热量计为B;回收所述第一换热器31中的热量计为C。则对于不同的热量回收可采用不用的方式,下面具体说明:
当需要回收热量A、热量B以及热量C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使燃气内燃机10的排气全部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31,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使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全部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32,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使经过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不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33,用于回收热量的内循环液(水或防冻液)经过所述水泵11加压后依次进入所述冷却器12、缸套13、第一换热器31,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将热量A、热量B、热量C全部传递给外循环。
当需要回收热量A、热量B以及部分热量C时,根据外循环热量需求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使燃气内燃机10的排气部分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31,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使经过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全部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32,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使经过所述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不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33,用于回收热量的内循环液(水或防冻液)经过所述水泵11加压后依次进入所述冷却器12、缸套13、第一换热器31,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将热量A、热量B、部分热量C全部传递给外循环。
当需要回收热量A及热量B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使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排气不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1,此时不回收所述第一换热器31中的能量C,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使经过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全部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32,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使经过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不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33,用于回收热量的内循环液(水或防冻液)经过所述水泵11加压后依次进入所述冷却器12、缸套13、第一换热器31,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将热量A、及热量B传递给外循环。
当需要回收部分热量A及部分热量B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使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排气不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1,此时不回收所述第一换热器31中的能量C,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使经过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部分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32,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使经过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部分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33满足内循环液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温度,用于回收热量的内循环液(水或防冻液)经过所述水泵11加压后依次进入所述冷却器12、缸套13、第一换热器31,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4将部分热量A和部分热量B传递给外循环。
当不需要回收热量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使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排气不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1,此时不回收所述第一换热器31中的能量C,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使经过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不经过所述第二换热器32,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使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全部经过所述第一散热器33,使其满足内循环液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温度,用于回收热量的内循环液(水或防冻液)经过所述水泵11加压后依次进入所述冷却器12、缸套13、第一换热器31,由于热量A和热量B在传递中,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器33散掉,因此在此过程中没有回收热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泵11是机械水泵,所述冷却器12是机油冷却器。所述第一阀门21和所述第二阀门22可以是三通阀;所述第三阀门23可以是三通阀、节温器等。所述第一换热器31是烟气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32是板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34是散热风扇。另外,控制所述余热烟气的最低温度为9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对能量进行可控回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控制第一阀门21的开度,对燃气内燃机10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步骤S2:控制第二阀门22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或者避免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3:控制第三阀门23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0,返回步骤S1,直至步骤S2中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收集热量;或者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将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经过散热后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不收集热量。
本实施例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所述步骤S1中,控制第一阀门21的开度,对燃气内燃机10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此时可以控制从所述燃气内燃机10排出的气体全部或者部分或者没有任何气体参与第一次换热,因此在第一次换热过程中可以控制回收的热量;所述步骤S2中,控制第二阀门22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经过第二次换热,可使所述内循环液的温度降低;或者避免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从而保持所述第一次换热后内循环液的温度;所述步骤S3中,控制第三阀门23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0,具体地,回收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所述冷却器12以及所述缸套13中的热量,返回步骤S1,直至步骤S2中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根据需要收集热量;或者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的开度,将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经过散热后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返回步骤S1对所述内循环液继续进行第一次换热,重复上述的步骤,由于热量全部散掉,因此不收集热量。本发明由于根据所述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和第三阀门23的开度控制回收的热量和交换的热量,实现了对热能的可控回收,减少外围储热系统的投资,达到满足客户对不同热量的需求的同时节省成本。
下面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以及第三阀门23的开度来控制回收的热量,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本实施例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若回收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的所有热量以及第一次换热中的热量,则包括:步骤S1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的开度,使所述燃气内燃机10排出的全部气体与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从而使经过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的温度升高;步骤S1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使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的温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满足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内的温度要求;步骤S1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0,然后返回步骤S11直至步骤S1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的热量以及第一次换热时的热量。
本实施例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若回收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的所有热量以及部分第一次换热中的热量,包括:步骤S2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的开度,使所述燃气内燃机10排出的部分气体与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经过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的温度升高;步骤S2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经过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的温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满足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内的温度要求;步骤S2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0,然后返回步骤S21直至步骤S2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的热量以及第一次换热时的部分热量。
本实施例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若回收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的所有热量,包括:步骤S3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的开度,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且使所述燃气内燃机10排出的气体不参与第一次换热,此时不回收所述第一次换热过程中的能量;步骤S3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经过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的温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满足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内的温度要求;步骤S3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0,然后返回步骤S31直至步骤S3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的所有热量。
本实施例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若回收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的部分热量,包括:步骤S4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的开度,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且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气体不参与第一次换热,此时不回收所述第一次换热过程中的能量;步骤S4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部分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经过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的温度降低;步骤S4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的开度,对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散热,经过散热后的内循环液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有利于满足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内的温度要求,将散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0,然后返回步骤S41直至步骤S4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的部分热量。
本实施例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若不回收任何能量,包括:步骤S5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1的开度,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且使所述燃气内燃机10排出的气体不参与第一次换热,此时不回收所述第一次换热过程中的能量;步骤S5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22的开度,避免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5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23的开度,将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经过散热后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0中,经过散热后的内循环液的温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满足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内的温度要求,返回步骤S1对所述内循环液继续进行第一次换热,重复上述的步骤,进行散热,因此不收集热量,且满足内循环液进入所述燃气内燃机10的温度要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包括燃气内燃机,所述燃气内燃机内设有水泵、与所述水泵相连的冷却器、与所述冷却器相连的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排气口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缸套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端通过第二阀门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道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通道出口端与所述第三阀门相连,所述第三阀门通过第一散热器与所述水泵相连,根据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开度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回收的热量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交换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内燃机与第二散热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内燃机与发电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进口端与外循环进水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通道出口端与外循环出水相连。
5.一种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对能量进行可控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控制第一阀门的开度,对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
步骤S2:控制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或者避免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
步骤S3:控制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收集热量;或者控制所述第三阀门,将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经过散热后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中,不收集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全部气体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步骤S1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1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然后返回步骤S11直至步骤S1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中的热量以及第一次换热时的热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2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部分气体与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步骤S2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2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然后返回步骤S21直至步骤S2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中的热量以及第一次换热时的部分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3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且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气体不参与第一次换热;步骤S3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3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然后返回步骤S31直至步骤S3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中的热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4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且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气体不参与第一次换热;步骤S4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对第一次换热后的部分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4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对第二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散热,将散热后的内循环液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然后返回步骤S41直至步骤S42,收集所述燃气内燃机中的部分热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51:控制所述第一阀门的开度,所述燃气内燃机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一次换热,且使所述燃气内燃机排出的气体不参与第一次换热;步骤S52:控制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度,避免对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进行第二次换热;步骤S53:控制所述第三阀门的开度,将第一次换热后的内循环液经过散热后输送至所述燃气内燃机中,不收集热量。
CN201811238479.7A 2018-10-23 2018-10-23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209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8479.7A CN109209536B (zh) 2018-10-23 2018-10-23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38479.7A CN109209536B (zh) 2018-10-23 2018-10-23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9536A CN109209536A (zh) 2019-01-15
CN109209536B true CN109209536B (zh) 2021-08-17

Family

ID=6497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38479.7A Active CN109209536B (zh) 2018-10-23 2018-10-23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209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9536B (zh) * 2018-10-23 2021-08-17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5500A (zh) * 2014-07-25 2015-01-07 天津大学 柴油机高温余热回收系统
CN104613808A (zh) * 2015-01-29 2015-05-13 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12576U (zh) * 2015-01-29 2015-09-02 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
CN107605618A (zh) * 2017-09-05 2018-01-19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具有热能回收系统的热电联产机组
CN109209536A (zh) * 2018-10-23 2019-01-15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5500A (zh) * 2014-07-25 2015-01-07 天津大学 柴油机高温余热回收系统
CN104613808A (zh) * 2015-01-29 2015-05-13 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12576U (zh) * 2015-01-29 2015-09-02 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 冷却系统
CN107605618A (zh) * 2017-09-05 2018-01-19 新奥(中国)燃气投资有限公司 具有热能回收系统的热电联产机组
CN109209536A (zh) * 2018-10-23 2019-01-15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9536A (zh) 2019-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5521A (zh) 一种新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2611010B (zh) 一种多热源热电联产机组发电负荷灵活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法
CN108798898B (zh)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供应蒸汽和热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08757129A (zh) 一种sofc燃料电池与内燃机燃气分布式耦合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6930827B (zh) 一种冷热电联产供能系统、方法及装置
CN205895337U (zh) 一种压力能与冷热电三联供的耦合系统
CN213514033U (zh) 回收吸收式热泵驱动蒸汽余热的电站供热系统
CN109209536B (zh) 热电联产机组可变热能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04003103U (zh) 一种采用天然气和太阳能联合循环的分布式供能设备
CN206917747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03603989U (zh)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
CN111811206A (zh) 一种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
CN107269411B (zh) 分布式能源系统及解决缸套水系统压力波动的方法
CN204457898U (zh) 内燃机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7605618B (zh) 具有热能回收系统的热电联产机组
CN213630639U (zh) 一种燃气轮机热通道冷却空气热交换器排气废热利用系统
CN110206698A (zh) 一种内燃机烟气及缸套水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CN214250594U (zh) 一种烟气储热系统
CN208347882U (zh) 一种sofc燃料电池与内燃机燃气分布式耦合系统
CN212657909U (zh) 一种热泵余热回收机组系统
CN211625419U (zh) 太阳能与燃气热电联合供能系统
CN204729187U (zh) 一种基于斯特林发动机的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10220144U (zh) 一种内燃机发电厂房排风换热系统
CN209840253U (zh) 一种电厂余热冷热耦合利用的热泵系统
CN112483251A (zh) 一种水蒸汽与有机工质耦合的双朗肯循环余热回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