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9563A -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9563A
CN109199563A CN201811418044.0A CN201811418044A CN109199563A CN 109199563 A CN109199563 A CN 109199563A CN 201811418044 A CN201811418044 A CN 201811418044A CN 109199563 A CN109199563 A CN 109199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nnecting rod
vertical pole
gear
positio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80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英果
杨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4180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95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9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95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88Osteosynthesis instruments; Methods or mean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internal or external fixation devices
    • A61B17/8897Guide wires or guide p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1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for stereotaxic surgery, e.g. frame-based stereotaxis
    • A61B90/11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for stereotaxic surgery, e.g. frame-based stereotaxis with guides for needles or instruments, e.g. arcuate slides or ball joi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包括S形纵杆、上固定杆、下固定杆以及至少一套定位机构,每套定位机构中,S形纵杆的形状与人体胸腰背部弧度匹配,上下固定杆分别固定在S形纵杆的两端;定位框通过连杆连接在S形纵杆上方,定位框中的水平框与垂直框相互垂直,水平框所在平面与下方对应部分S形纵杆的弧度接近平行;两滑块平行滑动连接在水平框上,两滑块的自由端分别固定一刻度盘,两刻度盘所在的同一平面与垂直框所在平面平行;在两刻度盘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一套管,且两套管位于垂直框所在平面内。本装置能够以脊柱侧位定位为主,快速、准确定位脊柱目标节段及椎弓根及其角度,减少患者接受X线透视次数和辐射量。

Description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脊柱内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等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经成为脊柱外科医生追求的理想治疗方案。术前快速、准确定位脊柱目标节段及椎弓根十分重要,有利于准确标记出体表皮肤小切口。因此,若能设计一种能够快速精确引导手术操作至目标区域的脊柱定位装置,势必会减少手术操作盲目性,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和风险,减少医患接受射线辐射量。目前,临床上脊柱目标节段及椎弓根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克氏针定位法,金属网定位法,金属框定位法,肋骨定位法,徒手髂嵴定位法。其中,克氏针定位法操作简单,多次透视使医患接触射线辐射量大;金属网金属框定位法可减少透视次数,但硬质金属网、框与脊柱的生理弧度存在不同的距离,易导致透视图像产生相应的误差;肋骨定位法由于肠内的粪便及气体的影响,有时不能清晰判断胸12肋;徒手髂嵴定位法虽然简单快速,但是不能准确判断目标节段及椎弓根。
上述所有方法均以脊柱正位定位为主,存在定位次数多,接受射线辐射量大,部分患者脊柱有可能存在先天性变异,如肋骨缺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容易导致目标节段定位错误。为此,设计一种能够以脊柱侧位定位为主,快速、准确定位脊柱目标节段和相应椎弓根及椎弓根侧位轴线,辅以正位寻找椎弓根倾斜轴线,快速、准确定位脊柱目标节段及椎弓根轴线,使导针顺利经椎弓根且不损伤椎弓根侧壁的前提下到达椎体内进行进一步手术,减少患者X线透视次数和辐射量成为本发明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能够以脊柱侧位定位为主,快速、准确定位脊柱目标节段和相应椎弓根轴线的侧位轴线,辅以正位寻找椎弓根倾斜轴线,快速、准确定位脊柱目标节段及椎弓根轴线,使导针顺利经椎弓根且不损伤椎弓根侧壁的前提下到达椎体内进行进一步手术,减少患者接受X线透视次数和辐射量。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包括S形纵杆、上固定杆、下固定杆以及至少一套定位机构,每套所述定位机构中都包含连杆、定位框、两个滑块、两个刻度盘和两个套管,所述S形纵杆的形状与人体胸腰背部弧度匹配,所述上固定杆与所述下固定杆分别固定在所述S形纵杆的两端;所述定位框通过所述连杆连接在所述S形纵杆上方,所述定位框由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水平框和垂直框组成,所述水平框所在平面与其下方对应部分的所述S形纵杆的弧度接近平行;两个滑块相互平行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框上,在两个所述滑块的自由端分别固定一个所述刻度盘,两个所述刻度盘所在的同一平面与所述垂直框所在平面平行;在两个所述刻度盘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所述套管,且两个套管位于所述垂直框所在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连杆的底端与所述S形纵杆转动连接;和/或,所述连杆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框转动连接。由于椎弓根可以看做是与脊柱纵轴有一定倾角的管道,所以要保证导针能够通过套管插入皮肤后与该倾斜的管道的轴线平行,且在不损伤椎弓根侧壁的前提下顺利进入椎弓根,则首先套管需要与该倾斜的管道的轴线平行且尽可能在一个轴线上,所以,在本发明中,将连杆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计成与S形纵杆和定位框中的水平框转动连接,一方面能够使整个定位机构绕连杆与S形纵杆的连接点转动,微调整个定位机构与患者脊柱之间的位置,另一方面能够将整个定位机构绕连杆与水平框的连接点转动,微调定位机构的垂直框与患者脊柱之间的夹角,在侧位上调节,达到其上的两个套管轴线所在的平面与两个椎弓根轴线所在的平面在一个平面上。在正位上根据相应椎体椎弓根的内倾角度旋转套管,再根据椎弓根投影的位置和刻度盘水平中心位置细金属线和滑块表面细金属线的投影位置左右微调滑块,此时即可保证导针与椎弓根的轴线平行甚至在一个轴线上,且在不损伤椎弓根侧壁的前提下顺利进入椎弓根达到椎体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水平框上还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水平框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上部为第一空心腔体,中部为实心体,在所述第一空心腔体内与所述连杆同轴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在第一按压片下部,底端与所述实心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空心腔体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杆平行的长条状第一窗口,所述第一按压片的两侧经所述第一窗口伸出到所述第一空心腔体外部两侧;在所述第一按压片的上部固定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顶部卡在所述第一齿轮内。当需要将整个定位机构绕连杆与水平框的连接点转动时,按压第一按压片,第一弹簧收缩,第一卡板弹出第一齿轮,转动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即能够绕连杆与第一齿轮的转动连接点转动,当转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第一按压片,第一弹簧伸长,第一卡板又卡到第一齿轮的齿内定位,定位机构位置固定,这样就可以实现定位机构每转动一个角度都可以锁定定位,使定位机构的定位更加稳定精确。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框通过第一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由第一固定块和第一转动块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水平框上,底部中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齿轮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块的顶部具有能够匹配插入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凸杆,所述第一凸杆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一弧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通孔后通过第一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块上。第一转动机构的设置使得定位机构不仅能够绕第一齿轮与连杆的转动连接点转动,还能够绕第一固定块与第一转动块之间的转动连接点三维转动;当需要三维转动时,将第一螺母拧松,转动定位机构到所需位置时,再将第一螺母拧紧即可。
进一步地,在所述S纵杆上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的位置还设置与所述第一齿轮平行的第二齿轮;所述连杆的下部为第二空心腔体,在所述第二空心腔体内与所述连杆同轴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在第二按压片上部,顶端与所述实心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空心腔体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杆平行的长条状第二窗口,所述第二按压片的两侧经所述第二窗口伸出到所述第二空心腔体外部两侧;在所述第二按压片的下部固定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底部卡在所述第二齿轮内。当需要将整个连杆绕其与S形纵杆的连接点转动时,按压第二按压片,第二弹簧收缩,第二卡板弹出第二齿轮,转动连杆,连杆带动整个定位机构绕连杆与第二齿轮的转动连接点转动,当转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第二按压片,第二弹簧伸长,第二卡板又卡到第二齿轮的齿内定位,连杆和定位机构位置固定,这样就可以实现连杆每转动一个角度都可以锁定定位,使连杆的定位更加稳定精确。
进一步地,所述S形纵杆通过第二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由第二固定块和第二转动块组成,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端固定在所述S型纵杆上,顶部中部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二调节螺杆;所述第二齿轮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块的顶部,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底部具有能够匹配插入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凸杆,所述第二凸杆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二弧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螺杆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通孔后通过第二螺母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块上。第二转动机构的设置使得连杆不仅能够绕其与第二齿轮的转动连接点转动,还能够绕第二固定块与第二转动块之间的转动连接点三维转动;当需要三维转动时,将第二螺母拧松,转动连杆至定位机构到所需位置时,再将第二螺母拧紧即可。
进一步地,在所述垂直框的两端端部还分别设置显影数字。由于透视时一个视野无法观察到所有的脊椎,结合腰5椎体和胸12肋骨定位,显影数字的设置能够无需大范围移动透视设备及本装置即可快速准确识别和定位目标脊柱节段,当对应的显影数字重叠或者垂直框平面和两个椎弓根平面在一个平面上时,即可保证两个套管及导针所在的平面与两个椎弓根轴线所在的平面在一个平面上。该数字的平面与脊柱平行,与X线垂直,在透视下定位框的垂直框及末端显影数字均能够显影,以便术中识别和定位相应的目标脊柱节段。
进一步地,在两个所述刻度盘中心位置还分别设有与所述水平框平行的细金属线。刻度盘水平中心位置细金属线的设置能够在X线透视下显影,更方便本装置在正位透视下椎弓根影水平位置的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表面还设置与所述垂直框垂直的细金属线。细金属线的设置使得滑块能够在X线透视下显影,更方便本装置在正位透视下椎弓根影纵向的定位。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的数量为3~5套。3~5套定位机构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在尽可能减少移动透视设备次数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识别和定位目标脊柱节段,减少患者的X线透视次数和辐射量。
优选地,两个所述刻度盘量程为0~30°(内倾0~30°),每5°一个刻度。刻度盘的设计使得套管在刻度盘上的旋转精细化和量化,便于快速准确实现导针通过套管沿椎弓根的轴线顺利插入椎弓根且不损伤椎弓根侧壁。
优选地,所述S形纵杆、所述连杆、两个所述刻度盘以及两个所述滑块均由碳纤维制成。碳纤维材料在X线不显影,减少不必要的显影能够为X线透视下的定位提供更清晰简洁的图像,便于定位。
优选地,两个所述套管、所述定位框和所述显影数字均由金属制成。套管、定位框和显影数字由金属制成会在X线投射下显影,便于本装置准确快速定位。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使用时,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首先将S形纵杆及其两端的上下固定杆置于患者胸背和臀部,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和术者徒手髂嵴定位法经验,注意将其中一个定位机构大概置于需要手术的目标椎体上方,脊柱无侧弯时,保证S形纵杆在脊柱的正后方且与之在一个平面内,从患者一侧既平行于定位框的垂直框、也平行于定位框的水平框、同时与患者的脊柱以及S形纵杆垂直的方向发射X线,此时的透视能够保证椎体无双边征,也能保证定位机构两侧垂直框重叠成一个影像,移动透视设备,结合腰5椎体和胸12肋骨定位,可以快速准确识别和定位相应目标脊柱节段;然后在连杆与S形纵杆所在平面内通过微调定位机构的连杆底端与S形纵杆转动连接以及顶端与水平框转动连接,在侧位上调节,使两个套管轴线所在的平面与两个椎弓根轴线所在的平面在一个平面上,且使套管底端尽可能接近皮肤,脊柱侧弯时,两个椎弓根也跟着旋转,即两个椎弓根影在X线正位片上与脊柱形成一定的角度,通过在连杆与S形纵杆所在平面内微调定位机构的连杆底端与S形纵杆转动连接以及顶端与水平框转动连接,以及连杆顶端或底端的轴向旋转,保证两个套管轴线所在的平面与两个椎弓根轴线所在的平面在一个平面上,且使套管底端尽可能接近皮肤,在正位上根据影像学资料上的相应椎体椎弓根的内倾角度在刻度盘上旋转套管与之相应角度并固定,再根据椎弓根投影的位置和刻度盘水平中心位置细金属线和滑块表面细金属线的投影位置,再根据患者的胖瘦即皮肤距离椎弓根的距离进行计算,在水平框上左右微调滑块,使套管与椎弓根的管道平行且尽可能在一个轴线上,此时即可保证导针与椎弓根的轴线平行甚至在一条轴线上且在不损伤椎弓根侧壁的前提下顺利进入椎弓根达到椎体内,此时将导针通过两个套管插入后与皮肤接触的位置即为切口位置,定位结束,进而将导针从刚刚定位到的切口位置处经椎弓根插入椎体内进行进一步手术。
本发明中的S形纵杆与人体胸腰背部弧度相匹配,使得本装置在定位时尽可能与胸腰背部的皮肤相贴合,防止定位装置与皮肤存在较大间距而出现定位误差;S形纵杆两端分别设置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优选使用弧形定位杆,防止本装置从人体上滑落;定位机构中定位框的垂直框和水平框在整个定位过程中均与X线平行,患者脊柱在定位过程中与X线垂直,从而能够有效保证椎体显影无双边征,也能保证定位机构两侧垂直框重叠成一个影像,结合腰5椎体和胸12肋骨定位,有利于快速准确识别和定位相应目标脊柱节段;可见,本发明能够以脊柱侧位定位目标脊柱节段及椎弓根侧位轴线为主,辅以正位寻找椎弓根倾斜轴线,快速、准确定位脊柱目标节段及椎弓根轴线,使导针顺利经椎弓根且不损伤椎弓根侧壁的前提下到达椎体内进行进一步手术,减少患者接受X线透视次数和辐射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方式1中连杆与水平框以及S形纵杆之间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方式2中连杆与水平框以及S形纵杆之间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第一转动机构(或第二转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如图1~3所示,主要由S形纵杆1、上固定杆2、下固定杆3以及三套定位机构4,S形纵杆1的形状与人体胸腰背部弧度匹配,上固定杆2与下固定杆3优选使用弧形结构,分别固定在所述S形纵杆1的顶端和末端,可以与体型大小不等的人群相适应,防止脱落;每套定位机构4主要由连杆401、定位框402、两个滑块403、两个刻度盘404和两个套管405组成,定位框402由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一个水平框4021和垂直框4022组成,水平框4021位于垂直框4022中部,水平框4021所在平面与其下方对应部位的S形纵杆1的弧度接近平行,垂直框4022的两端末端均固定有显影数字406;两个滑块403相互平行且滑动连接在水平框4021上,在两个滑块403的自由端分别固定一个量程为0~30°、最小刻度为5°的圆形刻度盘404,两个刻度盘404位于同一平面,且两个刻度盘404所在平面与垂直框4022所在平面平行;在两个刻度盘404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套管405,且两个套管405所在平面与垂直框4022所在平面为同一平面;连杆401的底端转动连接在S形纵杆1上方,顶端转动连接在水平框4021上。
为了实现定位机构4绕水平框4021与连杆401的转动连接点转动任意角度后位置能够固定,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水平框4021上固定第一齿轮11,连杆401的顶端通过第一齿轮11与水平框4021转动连接;连杆401的上部为第一空心腔体4011,中部为实心体4012,在第一空心腔体4011内与连杆401同轴设置第一弹簧8,第一弹簧8的顶端固定在第一按压片10下部,底端与实心体401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空心腔体4011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连杆401平行的长条状第一窗口4013,第一按压片10的两侧经第一窗口4013伸出到第一空心腔体4011外部两侧;在第一按压片10的上部固定有第一卡板(4016),第一卡板4016的顶部卡在第一齿轮11内。
为了实现连杆401绕其与S形纵杆1的转动连接点转动任意角度后位置能够固定,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纵杆1上与连杆401转动连接的位置还设置与第一齿轮11平行的第二齿轮12;连杆401的下部为第二空心腔体4014,在第二空心腔体4014内与连杆401同轴设置第二弹簧13,第二弹簧13的底端固定在第二按压片14上部,顶端与实心体40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第二空心腔体4014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连杆401平行的长条状第二窗口4015,第二按压片14的两侧经第二窗口4015伸出到第二空心腔体4014外部两侧;在第二按压片14的下部固定有第二卡板4017,第二卡板4017的底部卡在第二齿轮12内。
为了便于显影定位,在两个刻度盘404的中心位置设置与水平框4021平行的细金属线,滑块403的表面也设有与垂直框4022垂直的细金属线,S形纵杆、连杆、两个刻度盘404和两个滑块403均由碳纤维制成,两个套管405、定位框402和显影数字406,均由金属制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装置主要用于胸10到腰5处,如图5,首先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通过S形纵杆1及其两端的上固定杆2和下固定杆3置于患者胸腰背部,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和术者徒手髂嵴定位法经验,注意将其中一个定位机构4大概置于需要手术的目标椎体上方,然后从患者一侧既平行于定位框402的垂直框4022、也平行于定位框402的水平框4021、同时与患者的脊柱(脊柱包括一排多个椎弓根5)以及S形纵杆1垂直的方向发射X线;根据透视的垂直框4022平面与两个椎弓根平面所成的角度,然后用一只手按压第一按压片10,第一弹簧8收缩,第一卡板4016弹出第一齿轮11,转动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即能够绕连杆401与第一齿轮11的转动连接点转动,当转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第一按压片10,第一弹簧8伸长,第一卡板4016又卡到第一齿轮11的齿内定位,定位机构4位置固定;如还需要通过调节连杆401的角度调整整个定位机构4的位置,则按压第二按压片14,第二弹簧13收缩,第二卡板4017弹出第二齿轮12,转动连杆401,连杆401带动整个定位机构4绕连杆401与第二齿轮12的转动连接点转动,当转动到所需位置后,松开第二按压片14,第二弹簧13伸长,第二卡板4017又卡到第二齿轮12的齿内定位,连杆401和定位机构4位置固定;经过上述调节整个定位机构4与患者脊柱之间的位置的过程,使两个套管405轴线所在的平面与两个椎弓根轴线所在的平面在一个平面上,然后通过套管405在刻度盘404上的旋转调整套管405与椎弓根5的管道的轴线保持平行,最后通过滑块403在水平框4021上的滑动调整套管405的位置,以达到将套管405调节到与需要手术的椎弓根5管道之间保持同心圆的目的,将套管405与相应脊柱节段的椎弓根5定位;此时即可保证导针6与椎弓根5的轴线平行甚至在一条轴线上且在不损伤椎弓根侧壁的前提下顺利进入椎弓根5达到椎体内,此时将导针6通过两个套管405插入后与皮肤接触的位置即为切口位置,定位结束,最后将导针6从刚刚定位到的切口位置处经椎弓根5插入椎体内进行进一步手术。
再强调一下定位顺序:1,在侧位透视下根据垂直框4022的两端端部的显影数字406找到目标椎体及椎弓根5;2,侧位上保证垂直框4022的平面和两个椎弓根5平面在一个平面上;3,在正位上根据相应椎体椎弓根5的内倾角度旋转套405;4,再根据椎弓根5投影的位置左右微调滑403;这样三维立体情况下——导针6与椎弓根5的轴线平行甚至在一条轴线上且在不损伤椎弓根5侧壁的前提下顺利进入椎弓根5到达椎体内。
当一个X线透视视野内无法观察到需要定位的椎弓根5,则需要移动X线透视设备,结合腰5椎体和胸12肋骨定位,再以显影数字406和垂直框4022为定位基准,快速有效寻找和定位目标椎体及椎弓根5。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为实施方式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实施方式1中,只能在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所在二维平面内调整整个定位机构4以及连杆401的角度和位置,无法实现定位机构4和连杆401的三维调节,当脊柱有侧弯时,两个椎弓根也跟着旋转,两个椎弓根影在X线正位片上与脊柱形成一定的角度,侧位透视垂直框4022平面与两个椎弓根平面也将所成一定角度,需要旋转垂直框4022,才能使垂直框4022平面与两个椎弓根平面在一个平面内,此时,在实施方式1中无法使垂直框4022平面与两个椎弓根平面在一个平面内,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三维调节,使得垂直框4022平面与两个椎弓根平面在一个平面内。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框还通过第一转动机构9与第一齿轮11固定连接,如图6和7,所示,第一转动机构9由第一固定块901和第一转动块902组成,第一固定块901的顶端固定在水平框上,底部中部具有第一凹槽903,第一凹槽903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一调节螺杆904;第一齿轮11竖直固定在第一转动块902的底部,第一转动块902的顶部具有能够匹配插入第一凹槽903的第一凸杆905,第一凸杆905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一弧形通孔906,两个第一调节螺杆904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弧形通孔906后通过第一螺母907固定在第一转动块902上。
如图6和7所示,S形纵杆1还通过第二转动机构7与第二齿轮12固定连接,第二转动机构7由第二固定块701和第二转动块702组成,第二固定块701的底端固定在S型纵杆1上,顶部中部具有第二凹槽703,第二凹槽703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二调节螺杆704;第二齿轮12竖直固定在第二转动块702的顶部,第二转动块702的底部具有能够匹配插入第二凹槽703的第二凸杆705,第二凸杆705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二弧形通孔706,两个第二调节螺杆704分别穿过两个第二弧形通孔706后通过第二螺母707固定在第二转动块702上。
第一转动机构9的设置使得定位机构4不仅能够绕第一齿轮与连杆401的转动连接点转动,还能够绕第一固定块901与第一转动块902之间的转动连接点三维转动。当需要三维转动定位机构4时,先将第一螺母907拧松,转动定位机构4的过程中,第一凸杆905绕第一凹槽903转动,两个第一调节螺杆904分别绕两个第一弧形通孔906转动,当转动到所需位置后,再将第一螺母907拧紧即可。
第二转动机构7的设置使得连杆401不仅能够绕其与第二齿轮12的转动连接点转动,还能够绕第二固定块701与第二转动块702之间的转动连接点三维转动。当需要三维转动连杆401以带动三维转动定位机构4时,先将第二螺母707拧松,转动连杆401的过程中,第二凸杆705绕第二凹槽703转动,两个第二调节螺杆704分别绕两个第二弧形通孔706转动,当连杆401带动定位机构4转动到所需位置时,再将第二螺母707拧紧即可。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完全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S形纵杆(1)、上固定杆(2)、下固定杆(3)以及至少一套定位机构(4),每套所述定位机构(4)中都包含连杆(401)、定位框(402)、两个滑块(403)、两个刻度盘(404)和两个套管(405),所述S形纵杆(1)的形状与人体胸腰背部弧度匹配,所述上固定杆(2)与所述下固定杆(3)分别固定在所述S形纵杆(1)的两端;所述定位框(402)通过所述连杆(401)连接在所述S形纵杆(1)上方,所述定位框(402)由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的水平框(4021)和垂直框(4022)组成,所述水平框(4021)所在平面与其下方对应部分的所述S形纵杆(1)的弧度接近平行;两个所述滑块(403)相互平行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框(4021)上,在两个所述滑块(403)的自由端分别固定一个所述刻度盘(404),两个所述刻度盘(404)所在的同一平面与所述垂直框(4022)所在平面平行;在两个所述刻度盘(404)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所述套管(405),且两个所述套管(405)位于所述垂直框(4022)所在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01)的底端与所述S形纵杆(1)转动连接;和/或,所述连杆(401)的顶端与所述水平框(402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框(4021)上还固定有第一齿轮(11),所述连杆(401)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齿轮(11)与所述水平框(402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401)的上部为第一空心腔体(4011),中部为实心体(4012),在所述第一空心腔体(4011)内与所述连杆(401)同轴设置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的顶端固定在第一按压片(10)下部,底端与所述实心体(401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空心腔体(4011)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杆(401)平行的长条状第一窗口(4013),所述第一按压片(10)的两侧经所述第一窗口(4013)伸出到所述第一空心腔体(4011)外部两侧;在所述第一按压片(10)的上部固定有第一卡板(4016),所述第一卡板(4016)的顶部卡在所述第一齿轮(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框(4021)通过第一转动机构(9)与所述第一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机构(9)由第一固定块(901)和第一转动块(902)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块(901)的顶端固定在所述水平框(4021)上,底部中部具有第一凹槽(903),所述第一凹槽(903)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一调节螺杆(904);所述第一齿轮(11)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块(902)的底部,所述第一转动块(902)的顶部具有能够匹配插入所述第一凹槽(903)的第一凸杆(905),所述第一凸杆(905)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一弧形通孔(906),两个所述第一调节螺杆(904)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弧形通孔(906)后通过第一螺母(907)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块(9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纵杆(1)上与所述连杆(401)转动连接的位置还设置与所述第一齿轮(11)平行的第二齿轮(12);所述连杆(401)的下部为第二空心腔体(4014),在所述第二空心腔体(4014)内与所述连杆(401)同轴设置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底端固定在第二按压片(14)上部,顶端与所述实心体(40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空心腔体(4014)的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连杆(401)平行的长条状第二窗口(4015),所述第二按压片(14)的两侧经所述第二窗口(4015)伸出到所述第二空心腔体(4014)外部两侧;在所述第二按压片(14)的下部固定有第二卡板(4017),所述第二卡板(4017)的底部卡在所述第二齿轮(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纵杆(1)通过第二转动机构(7)与所述第二齿轮(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7)由第二固定块(701)和第二转动块(702)组成,所述第二固定块(701)的底端固定在所述S型纵杆(1)上,顶部中部具有第二凹槽(703),所述第二凹槽(703)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二调节螺杆(704);所述第二齿轮(12)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块(702)的顶部,所述第二转动块(702)的底部具有能够匹配插入所述第二凹槽(703)的第二凸杆(705),所述第二凸杆(705)两侧对称位置设置两个第二弧形通孔(706),两个所述第二调节螺杆(704)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二弧形通孔(706)后通过第二螺母(707)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块(70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垂直框(4022)的两端端部还分别设置显影数字(406);在两个所述刻度盘(404)中心位置还分别设有与所述水平框(4021)平行的细金属线;所述滑块(403)表面还设置与所述垂直框(4022)垂直的细金属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的数量为3~5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刻度盘(404)量程为0~30°,每5°一个刻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纵杆(1)、所述连杆(401)、两个所述刻度盘(404)以及两个所述滑块(403)均由碳纤维制成;两个所述套管(405)、所述定位框(402)和所述显影数字(406)均由金属制成。
CN201811418044.0A 2018-11-26 2018-11-26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Pending CN1091995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8044.0A CN109199563A (zh) 2018-11-26 2018-11-26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18044.0A CN109199563A (zh) 2018-11-26 2018-11-26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9563A true CN109199563A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93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8044.0A Pending CN109199563A (zh) 2018-11-26 2018-11-26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956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7915A (zh) * 2020-01-14 2020-06-05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辅助外固定器械
CN113116494A (zh) * 2021-04-16 2021-07-16 上海康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经皮微创空心钉导向植入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64087Y1 (ko) * 2004-05-24 2004-10-08 이형구 척추를 수술시 표시안내장치
CN2754574Y (zh) * 2004-12-21 2006-02-0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器
CN103083092A (zh) * 2013-03-01 2013-05-08 张忠荣 经皮椎弓根穿刺的三维定位导向装置
CN105212996A (zh) * 2015-10-15 2016-01-06 胡金玺 腰椎椎间孔镜及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穿刺定位导向器及其穿刺定位方法
WO2017000538A1 (zh) * 2015-07-02 2017-01-05 贺石生 可拆卸组装圆弧形精准定位设备
CN106943197A (zh) * 2017-04-05 2017-07-14 闻泰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骨科的脊柱微创进钉定位方法及装置
CN206576935U (zh) * 2016-12-06 2017-10-24 刘焱 一种椎弓根穿刺导向器
CN209316039U (zh) * 2018-11-26 2019-08-30 杨英果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64087Y1 (ko) * 2004-05-24 2004-10-08 이형구 척추를 수술시 표시안내장치
CN2754574Y (zh) * 2004-12-21 2006-02-0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器
CN103083092A (zh) * 2013-03-01 2013-05-08 张忠荣 经皮椎弓根穿刺的三维定位导向装置
WO2017000538A1 (zh) * 2015-07-02 2017-01-05 贺石生 可拆卸组装圆弧形精准定位设备
CN105212996A (zh) * 2015-10-15 2016-01-06 胡金玺 腰椎椎间孔镜及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穿刺定位导向器及其穿刺定位方法
CN206576935U (zh) * 2016-12-06 2017-10-24 刘焱 一种椎弓根穿刺导向器
CN106943197A (zh) * 2017-04-05 2017-07-14 闻泰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字骨科的脊柱微创进钉定位方法及装置
CN209316039U (zh) * 2018-11-26 2019-08-30 杨英果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汤长华等: "椎弓根钉系统联合椎体内混合植骨治疗 严重胸腰椎压缩、爆裂性骨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vol. 9, no. 5, 31 May 2009 (2009-05-31)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7915A (zh) * 2020-01-14 2020-06-05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辅助外固定器械
CN111227915B (zh) * 2020-01-14 2023-03-07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辅助外固定器械
CN113116494A (zh) * 2021-04-16 2021-07-16 上海康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经皮微创空心钉导向植入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654775T3 (es) Método que hace posible conseguir la curvatura ideal de una varilla para un equipo de osteosíntesis vertebral diseñado para soportar la columna vertebral de un paciente
Bredow et al. The accuracy of 3D fluoroscopy-navigated screw insertion in the upper and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US20050216026A1 (en) Guidance system for spinal stabilization
Scheufler et al. Less invasive surgical correction of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 part I: technique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US10687830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urgical access
CN109199563A (zh)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Hu et al. Thoracic and lumbar vertebrae morphology in Lenke type 1 female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patients
CN209316039U (zh) 可三维调节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装置
US11076894B2 (en) System for inserting and removing a locator-pin in a bone
CN113907859A (zh) 一种骶髂关节螺钉导航辅助置钉装置
Rajasekaran et al. Intra-operative Iso-C3D navigation for pedicle screw instrumentation of hangman's fracture: a case report
TWM570117U (zh) 用於椎弓根螺釘微創定位的擴增實境裝置
Li 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 drill guide template for pedicle screw placement in severe scoliosis
Rosenberger et al. Accuracy of minimally invasive navigated acetabular and iliosacral fracture stabilization using a targeting and noninvasive registration device
US2023010643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stration of 2d or 3d images
CN115068111A (zh) 用于接骨板形态标定的光学智能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11023058U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医用椎弓根螺钉定位钳
RU2309692C2 (ru) Способ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й коррекции сколиотической деформации
CN208339578U (zh) 一种多功能胸腰椎体表定位器装置
CN206151596U (zh) 一种胸腰椎体表定位器
Yang et al. Is the risk of aorta injury or impingement higher during correction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rigid scoliosis?
Luís et al. Navigated spinal fusion
CN208591121U (zh) 一种可伸缩的脊柱后路手术定位器
RU186447U1 (ru) Ранорасширитель-направитель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винтов при транспедикулярной фиксации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Vasudeva et al. Image Guidance for Spine Surg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