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0883A -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0883A
CN109190883A CN201810829804.0A CN201810829804A CN109190883A CN 109190883 A CN109190883 A CN 109190883A CN 201810829804 A CN201810829804 A CN 201810829804A CN 109190883 A CN109190883 A CN 109190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area
movable
nature reser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98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曼
刘玉平
侯鹏
付卓
闻瑞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ELLITE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Original Assignee
SATELLITE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ELLITE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filed Critical SATELLITE ENVIRONMENT APPLICATION CENT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Priority to CN2018108298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08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0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08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能更快速、准确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提高效率。

Description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保护区是对最有保护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自然遗迹等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是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物种的天然存储库。自然保护区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瑰宝和精华,对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自然保护区发展进入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阶段,各种开发建设活动成为干扰自然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人工化”、“生境退化”的趋势日趋严重,造成自然保护区物种的减少和服务功能的减低,自然保护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广、数量多、面积大、管理人员少、地理环境复杂、交通条件差、建设项目繁杂等特性,而传统的保护区调查多以上级检查、地方自查、社会监督等手段为主,工作量大、效率较低,获取的信息不够客观和及时,难以及时发现、制止和监督保护区内各项开发建设活动,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保护区监督管理的需求,也难以对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进行评价,造成以对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进行评价的效率低,使得各级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进行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的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包括: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
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所述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装置,包括: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
干扰权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强度评价模块,用于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所述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本发明实施例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及其所有可选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及其所有可选实施例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通过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的干扰权重,对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进行加权,获得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能更快速、准确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提高进行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的效率;能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耗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提供及时准确的各级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信息和强度,为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强度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包括:步骤S101、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
具体地,从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中识别出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开发建设活动,确定每一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区域,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区域,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并根据预设的自然保护区内开发建设活动的分类体系,确定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
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指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区域的面积。
卫星遥感具有监测范围大、时效性强、分辨率高、获取快捷的特点,能更快速、准确地获取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
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可以将自然保护区从内向外依次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相关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不同性质,可以建立预设的自然保护区内开发建设活动的分类体系。
例如,可以将自然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分为农田、居民点、采石场、工矿用地、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养殖场、道路和其他人工设施等10大类型。将上述10个类型作为自然保护区内开发建设活动的分类体系的一级指标,并可以将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分成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分类体系
其中,农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
居民点指因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工矿用地指独立设置的工厂、车间、建筑安装的生产场地等以及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工业区、矿业区;
采石场指开采建筑石(砂)料的场所;
能源设施指利用各种能源产生和传输电能的设施;
旅游设施指用于开展商业、旅游、娱乐活动所占用的场所;
交通设施指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工具及设施;
养殖场指在滩涂、浅海、沿江及内陆,养殖经济动植物的区域;
道路指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
其他人工设施指无法准确划分到以上9种人类活动类别中的设施,如试验场、粮仓、训练场、货场、科研基地等设施等。
步骤S102、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由于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不同,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程度也不同,开发建设活动所在的功能区不同,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也不同,简单地将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相加,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之和占开发区的总面积的比例评价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并不科学也并不准确。
为了获得更科学、更准确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对于每一开发建设活动,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的不同,赋予开发建设活动不同的干扰权重。
可以理解的是,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可以为表1中的一级指标或二级指标。
步骤S103、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
确定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后,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计算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用于反映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干扰强度,反映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程度。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干扰强度,可以划分为剧烈、明显、较明显和轻微四个级别。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干扰强度分级如表2所示。
表2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干扰强度分级
可以根据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干扰强度的四个级别,划分四个阈值区间,分别对应剧烈、明显、较明显和轻微。根据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所落入的阈值空间,确定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为剧烈、明显、较明显或轻微,从而获得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对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所造成的干扰进行评价。
可以理解的是,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干扰强度的级别划分,不限于划分为四个级别,本发明实施例对划分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干扰强度的级别的数量,以及具体划分标准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的干扰权重,对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进行加权,获得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能更快速、准确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提高进行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的效率;能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耗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提供及时准确的各级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信息和强度,为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强度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
基于上述实施例,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的具体步骤包括:提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中的各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
具体地,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通过对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对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可以采用人工目视解译,也可以由机器根据训练获得的模型进行解译。
提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中的目标地物,将目标地物作为一个图斑。若通过解译获知目标地物为开发建设活动产生的地物,则将该目标地物作为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通过上述过程,可以提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中的各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
为了提高解译的速度,预先设定提取目标地物的最小单元。例如,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目标地物中的面状地类大于6×6个像元,目标地物中的线状地类短边宽度最小为2个像元,图斑短边宽度最小为2个象元。
判读每一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
可以根据预设的顺序,对每一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进行判读。例如,从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的左上开始,然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判读。
对于任一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根据判读标志,如形状、色调(颜色)、位置、阴影、布局、大小、纹理及其它间接标志等,从遥感影像上识别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的信息。
开发建设活动的信息,包括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
通过判读,可以获得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区域。
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涉及的区域,可以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的大小和遥感影像的比例尺,确定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面积。
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涉及的区域和各功能区的边界,可以确定开发建设活动所在的功能区。
获取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后,将自然保护区内开发建设活动的分类体系中类型的代码,确定为图斑的属性,并在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矢量层的属性表中添加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的属性代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解译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能快速获得准确的开发建设活动的信息,判读精度能达到75%以上,从而能对快速、准确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每一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获取该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还包括:根据每一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地理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对每一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判读时,还通过判读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地理位置信息。
开发建设活动的地理位置信息,包括开发建设活动的边界信息和经纬度。将图斑中心的经纬度确定为开发建设活动的经纬度。
相应地,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地理位置信息,与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之间还包括: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核查结果,并根据核查结果对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验证;若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的验证结果为有误,则根据核查结果对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修正。
获取每一开发建设活动的地理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经纬度,到实地进行地面核查,进行定位、验证,并记录其名称、所在的功能区、设施现状、建成时间、环保手续、环境影响、生态破坏情况等。表3示出了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地面核查的内容。
表3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地面核查内容表
可以采用现场核查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从遥感影像上提取的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实地核查和验证。到实地进行地面核查后,可以获得核查结果。
对于每一核查过的开发建设活动,将核查结果中的类型,与通过步骤S101获得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比较,验证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
当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的验证结果为有误时,说明解译过程中出现了错判、误判,通过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不准确,对通过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得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修正,将通过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得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修改为地面核查结果中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
在解译过程中,还会出现不易判读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的情况,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降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判读为其他人工设施,根据核查结果,将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由其他人工设施修改为正确的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核查结果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修正,能进一步提高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的解译准确率,将解译的精度提高20%,达到95%以上,从而能实现天地协同技术获得更准确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进一步地,通过遥感影像解译结合地面核查,能及时发现各项违法开发建设活动,实现对自然开发区内开发建设活动的监测,为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处理保护区内的各项违法开发建设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上述实施例,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之前还包括:获取自然保护区所在周边区域环境的第一遥感影像;对第一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并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边界信息,对预处理后的第一遥感影像进行影像裁剪,获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
具体地,步骤S101之前,基于自然保护区所在周边区域环境的第一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
对于总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如总面积在20万公顷以下,第一遥感影像可以是空间分辨率小于10米、云量覆盖小于10%且覆盖主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区域、影像质量良好的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优先地,对于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选取空间分辨率小于2.5米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没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遥感影像的条件下,选取空间分辨率小于16米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对于总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如总面积在20万公顷以上,可选用30米中分辨率的遥感影像。
表4示出了自然保护区面积不同时,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遥感的数据源。
表4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遥感数据源
获取第一遥感影像后,对第一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波段组合、几何精校正、影像镶嵌中的至少一种。
波段组合,指利用遥感波段组合功能,把单波段影像组合到一起获得良好的显示效果,如通过彩色显示。
对于部分遥感数据源,波段组合的参考方案如表5所示。
表5自然保护区遥感影像波段组合参考
遥感数据源 参考波段组合
QuickBird 3/2/1
Ikonos 4/3/2
SPOT 5 1/2/3
TM 5/4/3或4/3/2
HJ卫星CCD 4/3/2
卫星采集的原始遥感影像有几何畸变,需要利用地面控制点对影像进行几何精校正。
几何精校正的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校正方法:根据影像几何畸变的性质和数据源的不同,确定校正的方法,一般选择多项式校正方法;
控制点输入:一般要求均匀分布在整幅影像上,尽量选择清晰、明显的定位识别标志,如河流拐点,道路交叉点等明显特征点;
重采样:对原始影像进行重采样,得到消除几何畸变后的影像,一般选用双线性内插法;
精度校正:将几何纠正的影像与控制影像套合,检验精度,控制校正精度在1个像元以内。
对于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而言,需要多景影像才能覆盖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区域,因此,通过进行影像镶嵌实现覆盖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区域。
影像镶嵌的具体步骤如下:
指定参考图像,作为镶嵌过程中对比匹配以及镶嵌后输出图像的像元大小、地理投影、数据类型的基准;
影像镶嵌,在重叠区内选择一条连接两边图像的拼接线,进行影像镶嵌。
对第一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后,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边界信息,对预处理后的第一遥感影像进行影像裁剪,获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
影像裁剪的具体步骤如下:
投影转换,转换预处理后的第一遥感影像的矢量边界投影,与纠正好的遥感影像一致;
影像裁切,利用遥感软件,将遥感影像用自然保护区饿边界裁切出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自然保护区所在周边区域环境的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消除畸变、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能根据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裁剪出效果更好的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从而能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得更准确的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并获得更准确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的具体步骤包括:对于每一开发建设活动,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查询预设的二维干扰权重表,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对于每一开发建设活动,查询预设的二维干扰权重表,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对应的干扰权重,作为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例如,二维干扰权重表如表6所示。
表6二维干扰权重表
类型 核心区 缓冲区 实验区
工业用地 0.132 0.066 0.022
采石场 0.114 0.057 0.019
能源设施 0.114 0.057 0.019
旅游设施 0.102 0.051 0.017
交通设施 0.066 0.033 0.011
其他人工设施 0.036 0.018 0.006
养殖场 0.012 0.006 0.002
农田 0.012 0.006 0.002
居民点 0.012 0.006 0.002
例如,当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为位于缓冲区的旅游设施时,通过查表6可以获知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为0.05。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道路按照线性进行解译,通过解译获得道路的长度,而不涉及面积,因此,可以忽略道路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不对道路的干扰赋予干扰权重。
基于上述实施例,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的具体步骤包括:对于每一开发建设活动,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所在的功能区确定第一干扰权重,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确定第二干扰权重,将第一干扰权重和第二干扰权重的乘积作为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可以分别根据开发建设活动所在的功能区和类型,确定第一干扰权重和第二干扰权重,将第一干扰权重和第二干扰权重的乘积作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可以根据预设的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第一干扰权重表,确定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对应的第一干扰权重。
表7示出了预设的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第一干扰权重表的一个实例。
表7不同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第一干扰权重表
序号 类型 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强度 第一干扰权重
1 工业用地 100 0.22
2 采石场 90 0.19
3 能源设施 90 0.19
4 旅游设施 80 0.17
5 交通设施 50 0.11
6 其他人工设施 30 0.06
7 养殖场 10 0.02
8 农田 10 0.02
9 居民点 10 0.02
第一干扰权重是对每种类型开发建设活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强度除以干扰强度总和获得的。可以预先对每种类型开发建设活对自然保护区的干扰强度进行赋值,从而可以获得预设的开发建设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第一干扰权重表。
第二干扰权重可以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预先设定,且核心区的第二干扰权重>缓冲区的第二干扰权重>实验区的第二干扰权重。例如,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第二干扰权重依次确定为0.6、0.3、0.1。第二干扰权重为开发建设强度干扰权重。
基于上述实施例,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具体为:根据第一干扰权重和第二干扰权重,对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占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的比例进行加权,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
具体地,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得出:
其中,IDCA为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强度干扰指数;xi为第i个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n为开发建设活动的总数;x为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ai为第一干扰权重;bi为第二干扰权重。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下面通过一个实例对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包括的步骤进行说明。
以我国西部一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2016年11月的高分一号遥感影像数据,对该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评价。
对2016年11月的高分一号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影像裁剪,获得该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通过对该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得该自然保护区内共有8种类型的开发建设活动,分别为采石场、工矿用地、旅游设施、交通设施、农田、居民点、道路和其他人工设施。各类型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数量和所在的功能区等信息的统计情况如表8所示。
表8某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信息统计表
续表
续表
其中,面积单位为公顷,长度单位为米,比例指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斑块面积与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之比。
由表8可知,该自然保护区有采石场2处,均位于实验区;工矿用地6处,均位于实验区;旅游设施1处,位于实验区;交通设施1处,位于实验区;其他人工设施14处,均位于实验区。
根据遥感影像,还可以获取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经纬度等地理位置信息。根据解译遥感影像提取的自然保护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位置信息,到实地进行定位、验证,并记录其所在功能区、建成时间、设施现状、环保手续、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情况,核查结果如表9所示。
表9某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核查情况表
由表9可知,部分根据遥感影像获取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有误,需要根据核查结果进行修正。例如,其他人工设施02实际为砖厂,正确的类型应为工矿用地,将原其他人工设施02的类型修正为工矿用地。
根据每一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该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该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该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获得一定范围内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后,可以对该范围内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获得分析结果。
例如,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获取我国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程度指数。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33个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剧烈,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7.4%;89个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明显,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9.96%;133个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较明显,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29.82%;118个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一般,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26.45%;73个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轻微,占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6.37%。
通过对4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程度指数的整体分析,可以获得开发建设活动干扰程度空间分布规律:
(1)总体上呈现东部>中、西部的规律
东部地区一共有10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3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干扰剧烈和明显,占东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的33%;中部地区一共有14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3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干扰剧烈和明显,占中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的25.34%;西部地区一共有20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5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干扰剧烈和明显,占西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的26%。
(2)沿海、沿河集中分布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临海、临河特征非常明显。
全国一共有3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在沿海,其中,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干扰剧烈和明显,占54%;临黄河流域的国家级保护区一共有14个,其中,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干扰剧烈和明显,占79%;临长江流域中下游的国家级保护区一共有9个,其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干扰剧烈和明显,占67%。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装置的功能框图。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装置包括:信息提取模块201,用于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权重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强度评价模块203,用于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提供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装置包括的各模块实现相应功能的具体方法和流程详见上述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的干扰权重,对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进行加权,获得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能更快速、准确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提高进行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的效率;能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耗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能提供及时准确的各级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信息和强度,为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强度提供依据,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基于上述实施例,如图3所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1、存储器(memory)302和总线303;其中,处理器301和存储器302通过总线3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01用于调用存储器3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的方法;根据核查结果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验证和修正的方法;获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的方法;对第一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的方法;根据开发建设活动所在的功能区确定第一干扰权重的方法;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确定第二干扰权重的方法;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的方法;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的方法等。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的方法;根据核查结果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验证和修正的方法;获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的方法;对第一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的方法;根据开发建设活动所在的功能区确定第一干扰权重的方法;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确定第二干扰权重的方法;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的方法;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的方法等。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的方法;根据核查结果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验证和修正的方法;获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的方法;对第一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的方法;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的方法;根据开发建设活动所在的功能区确定第一干扰权重的方法;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确定第二干扰权重的方法;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的方法;根据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的方法等。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
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所述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的具体步骤包括:
提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中的各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
判读每一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一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还包括:
根据每一开发建设活动对应的图斑,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地理位置信息;
相应地,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地理位置信息,与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之间还包括:
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核查结果,并根据核查结果对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验证;
若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的验证结果为有误,则根据核查结果对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之前还包括:
获取自然保护区所在周边区域环境的第一遥感影像;
对所述第一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并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边界信息,对预处理后的所述第一遥感影像进行影像裁剪,获取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的具体步骤包括:
对于每一开发建设活动,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查询预设的二维干扰权重表,获取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的具体步骤包括:
对于每一开发建设活动,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所在的功能区确定第一干扰权重,根据该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确定第二干扰权重,将所述第一干扰权重和所述第二干扰权重的乘积作为该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干扰权重和所述第二干扰权重,对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占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的比例进行加权,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
8.一种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遥感影像,获取自然保护区内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面积和所在的功能区;
权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和所在的功能区,确定各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权重;
强度评价模块,用于根据各开发建设活动涉及的面积和干扰权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强度指数,并根据所述干扰强度指数获取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结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程序指令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0829804.0A 2018-07-25 2018-07-25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91908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9804.0A CN109190883A (zh) 2018-07-25 2018-07-25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9804.0A CN109190883A (zh) 2018-07-25 2018-07-25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0883A true CN109190883A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3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9804.0A Pending CN109190883A (zh) 2018-07-25 2018-07-25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08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7120A (zh) * 2022-10-18 2022-12-27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一种快速发现和处置违法用地的监测监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4158A (zh) * 2014-07-29 2014-11-05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一种核电厂景观干扰分析方法
CN104200223A (zh) * 2014-08-29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
CN106203891A (zh) * 2016-07-28 2016-12-07 广州地理研究所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国土开发密度三维综合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4158A (zh) * 2014-07-29 2014-11-05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一种核电厂景观干扰分析方法
CN104200223A (zh) * 2014-08-29 2014-12-10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一种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功能区识别方法
CN106203891A (zh) * 2016-07-28 2016-12-07 广州地理研究所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的国土开发密度三维综合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晓曼等: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天地一体化监管与评价技术体系", 《中国环境科学》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27120A (zh) * 2022-10-18 2022-12-27 湖南省第二测绘院 一种快速发现和处置违法用地的监测监管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ndersen et al. Long‐term temporal and spatial trends in eutrophication status of the Baltic Sea
Viana et al.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and urban sprawl analysis
Pertierra et al. High resolution spatial mapping of human footprint across Antarctic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rategic conservation of avifauna
Asgari et al. Sustainability ranking of the UK major ports: 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y
Virtanen et al. Balancing profitability of energy production, societal impacts and biodiversity in offshore wind farm design
Hadipour et al.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for brackish water aquaculture development in coastal area of Hormozgan, Iran
Yap et al. Dynamics of liner shipping service scheduling and their impact on container port competition
Doko et al. Identifying habitat patches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corridors for remnant Asiatic black bear (Ursus thibetanus japonicus) populations in Japan
Sarkar et al. Multi-criteria land evaluation for suitability analysis of wheat: a case study of a watershed in eastern plateau region, India
Toivanen et al. Is catchment geodiversity a useful surrogate of aquatic plant species richness?
Hoymann Accelerating urban sprawl in depopulating regions: a scenario analysis for the Elbe River Basin
CN103063202A (zh) 基于遥感影像的蓝藻生物量时空变化监测与可视化方法
Caro et al. Use and usefulness of open source spatial database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European coastal and marine ecosystem services
Shrestha et al. Assessment of historical and future land‐use–land‐cover changes and their impact on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Kathmandu Valley, Nepal
Maack et al. Modelling the standing timber volume of Baden-Württemberg—A large-scale approach using a fusion of Landsat, airborne LiDAR and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Larsen et al. Victorian Food Supply Scenarios: Impact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a Nutritious Diet
Memtsas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ethods in the reserve selection problem
Jato-Espino et al. A statistical and machine learning methodology to model rural depopulation risk and explore its attenuation through agricultural land use management
Díaz et al. Multiscalar l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aquaculture production in U ruguay
Haji et al. A computational modelling approach based on the ‘Energy-Water-Food nexus node’to support decision-making for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food security
Tezel et al. Accurate assessment of protected area boundaries for land use planning using 3D GIS
CN109190883A (zh) 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评价方法和装置
Putuhena et al. Finding space for offshore wind to support net zero: A methodology to assess spatial constraints and future scenarios, illustrated by a UK case study
Christensen et al. Using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as a tool when designing a monitoring program: experience from a large-scale Swedish landscape monitoring program
Piikki et al. Improved usefulness of continental soil databases for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through local adap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