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6397A - 一种综合性书写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性书写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6397A
CN109166397A CN201811046602.5A CN201811046602A CN109166397A CN 109166397 A CN109166397 A CN 109166397A CN 201811046602 A CN201811046602 A CN 201811046602A CN 109166397 A CN109166397 A CN 109166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ting
note
write
model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66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466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63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6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6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1/00Teaching hand-writing, shorthand, drawing, or pa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aracter Discr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属辅助书写训练领域,针对现有字帖笔型和内容类别单一的问题,给出书写帖集中、集合、集成的体系结构方案,用以丰富其内涵,实现“一帖多用”。其特征在于:将不同笔型的书写范本和/或不同类别的可手书元素的手写体范样收集至同一至少包括分类编排情形的书写帖中。本发明的重大应用意义在于:可将一定年龄段或学习阶段全部学习科目或课程类别中所有新学的可手书元素纳入同一书写帖中,实现“一帖练所有”,使书写训练全面周到,从而免除学生和家长在字帖选用方面的困惑和麻烦。本发明可用作机械式或电子式字帖设计或编纂的方法,也可用作电子式字帖装置的建构方案,还可用作字帖程序软件的逻辑或算法。

Description

一种综合性书写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辅助书写训练领域,它针对现有字帖笔型和内容类别单一的问题,给出书写帖集中、集合、集成的体系结构方案,用以丰富其内涵,实现“一帖多用”。本发明可用作机械式或电子式字帖设计或编纂的方法,也可用作电子式字帖装置的建构方案,还可用作字帖程序软件的逻辑或算法。
背景技术
学生阶段是人一生中奠定书写基础、形成书写习惯和素养的关键阶段。从简单的一笔一划,到复杂系统的文字,书写练习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文字及其构成部件、数字、符号、标音字符及其构成部件等等,文字的书写是基础,字符及符号的书写是补充。很多小学生在书写文字、数字及符号时,笔画错乱,严重影响书写内容的准确性、正确性、可读性及美感;很多中学生乃至大学生,由于未经规范训练一些学科专用符号的写法,而在书写时常常犯难,只能照样画样,随意性较大,或者,只能从课堂上老师的板书中学得一二。这都是书写训练不充足、不规范造成的。学用汉语的人群,不仅要掌握汉字的硬笔书写,更需要掌握软笔或毛笔的书写。全世界范围内,有不少文字与汉字类似,传统上都是由软笔书写的,也只有用软笔,方能体现其本色及特有的风骨、美感和意境,至当今时代,为图简便和高效,都渐渐改以硬笔书写,于是形成软、硬两种笔型并举并存的现状,对这些文字的书写,必须软、硬笔兼练,而不可偏废。由此可见,书写训练的内容类别及笔型是多样的,“一手好字”有其内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的要求,凡是可手书的内容以及可能用到的笔型,都应有所训练,方是养成书写功力、提升书写能力的正道。
书写训练离不开字帖,现有字帖的内容类别和笔体类型都是单一化的,汉字字帖就只是汉字字帖,英语字帖就仅是英语字帖,汉字字帖分得很细,有钢笔楷书字帖、钢笔行书字帖,毛笔字帖则有标准楷体、柳体、颜体、隶书、行书、草书等更加细化的分类,但具体到一本或一册字帖上,则通常只会有统一的一类内容,并且也仅会有一个将书写笔类型与字体紧密结合的笔体,即:“一册一类”、“一本一体”。这当然显得很专业和专一,自成一套,专用性很强,但对于应用而言,却存在很大的不方便性,特别是对于学生阶段需要进行基础书写训练的情形,选帖是一件费心伤神的事情,为了写英语,需要购买英语字帖,为了练写汉字,钢笔字要买钢笔字帖,毛笔字要买毛笔字帖,在众多的字体和帖字内容中,又要费很多心思和精力去选择,要选包括新学的生字词的字帖来练,要选有助于真正提升书写技能和水平的具有标准规范字体的字帖来用,以免练入歧途、而致后期难于纠偏。如此一来,为了在学生阶段打下牢固的书写基础,就需要选购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字帖,用的时候,更是需要在众多字帖中翻来倒去寻找所需要的字帖。事实上,很多学生和家长根本不具有甄别选择字帖的能力,或者,根本就意识不到字帖的选择是关乎练字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不愿意在选择字帖上花费太多心思,通常就是走马观花,随便选几本看着顺眼些的字帖就行了。这就是当下,虽然字帖的供应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网上、书店里随处可见成堆的各式各样的字帖,价格通常也不贵,学校发的教材里也有字帖,随便哪个小孩都会有多本字帖可用,但学生的总体书写能力却并未有稳步提高,反而越来越低,的深层根本原因。
绝大多数字帖都是手写式的,体现着笔体或书体,以及书写者的风格和特性,但这也使得字帖产品成为“门槛”较低的行业,只要有一定的书写功底,写出的字被一般人认为尚可,就可以出帖制成产品上市销售了,由于每个人所写的字都是体现其特性的独有的“体”,都可以有自己的版权,因而市场规则上并无筛选的机制和限制准入的理由,这就导致市场上的字帖产品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甚至于乱象丛生。至于一本字帖的范字质量如何,作为字帖是否“合格”,是否有资格作为书写训练的范本或参照,特别是,能否可堪“楷模”、用于学生基础练写而不存在“误人子弟”嫌疑,这些问题几乎无人评判,也无人细究根底,只能甩给使用者或学生家长去自行定夺,但又有多少寻常的使用者或家长具备书写方面或甄别字帖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又有多少家长会因为意识到一本字帖可能影响孩子终生的书写习惯和层次水准而在选择上严谨审慎呢!就在平平淡淡、无波无澜的日复一日中,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的书写天赋和潜能被平庸劣质的字帖所扼杀,或者,其书写能力和水准被误导入歧途而一塌糊涂!教育人、塑造人的产品或服务一旦出了问题,其后果无异于“毁人”!能堪做“字帖”的,必须是精品,一定要是精品,宁缺毋滥,宁可不要琳琅满目、价格低廉,这是一个社会对后代子孙负责任必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在字帖市场的把关和准入近乎缺失的情况下,用计算机标准字体中的手写体直接印制字帖,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案。机制式手写体的文字虽然经过处理而标准化、规范化了,没有了手写字的“笔痕”和“个性”,不像字帖,而显得有些“虚”和“假”,但是,其每一个字样都是经过专业人员的筛选、把关和精雕细琢的,其“骨架”和“字感”是对的,也经得起时间考验,因而,作为字帖,虽然少了一些笔迹细节,但至少在结构和字形上是没问题的,这是机制式手写体字帖可堪应用的原因。
考虑到单一化的字帖与多样化的书写训练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市面上字帖质量良莠不齐、选用字帖需要较强专业能力和严谨审慎态度等因素,有必要向学生们提供一种内容类别及笔型具有多样性、范字质量经过专业筛选和把控的综合性基础规范训练字帖,这正是本发明所针对并希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它可直接用作描摹或临帖书写的参照,能够实现“一帖多用”,其特征在于:将不同笔型的书写范本和/或不同类别的可手书元素的手写体范样收集至同一至少包括分类编排情形的书写帖中,用以丰富其内涵,所述笔型分为硬笔和软笔两类,所述可手书元素按以下方式分类:(1)文字及其构成部件、标音字符、标点符号、专用符号,按其所属语种分类,(2)数学、自然类学科、社会类学科、工程技术类学科的数字、专用字符或符号,按其所属学科分类,所述手写体是体现笔体或书体的真书式手写体,或是印刷或计算机使用的标准字体中的机制式手写体。
所述语种和学科是按国家或地区教育规范所设置的学习科目或课程类别划分的。
所述书写帖分页面布局编排,仅包括实体,或还同时包括有索引,所述实体是一个或多个帖面,所述索引是带有检索页码或链接指针的一级或多级目录,或是按单一或组合条件查询和调取帖面的索引程序,所述帖面是分页编排的书写帖的页面。
所述书写帖所收录的可手书元素仅与年龄段或学习阶段相关,具有跨学习科目或跨课程类别的综合性,它按年级或学期分册编排,或按年龄段或学习阶段汇总编排,无论分册或汇总,书写帖均包括有索引目录,以便使用者能快速查找到所要练写的帖面。
所述不同笔型的书写范本或不同类别的手写体范样的内容相同或相异,相同内容的两种笔型书写范本或不同类别手写体范样之间存在对应性,所述对应性通过以下任一方式体现:(1)对照式呈现在同一帖面上的相邻或相接区域,或呈现在顺序相邻的帖面上,(2)一种笔型的书写范本或一种类别的手写体范样附带有检索页码或链接指针,可循之查找到或定位到或打开另一笔型的书写范本或其他类别的手写体范样,所述对照式呈现是一一对应,或是集合与集合对应且集合内元素的排列顺序相同,或是通过以线连接或带有相同标识体现其对应性。
所述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仅有字迹或用作书写参照的线条,或还同时带有规范化格式线,内容居于该格式线中,每一可手书元素的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是一个或重复的多个,所述书写帖中仅包括有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或还同时为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配置附带有空格式线或空格式边界样式的作书空区。
所述书写帖按可手书元素所属的语种或学科分别编排,同一语种或学科的可手书元素再按笔型和/或字体和/或历史体式的不同进行细分编排,细分后的可手书元素按书写繁简程度或学习阶段相应教材上的章节顺序编排,所述分别编排和细分编排均配有检索页码或链接指针式的目录,以便快速定位到或打开所要练写的帖面,所述繁简程度以其中所包含的可一笔连续写成的笔画或线条的数量衡量。
所述书写帖是由程序软件建构生成的,它通过人机交互获取和接受使用者的定制要求,包括帖面布局方案、帖面内容配置及其呈现形式,并从数据库中调取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按定制要求将其布置到帖面而构建生成个性化书写帖并输出呈现给使用者。
所述书写帖包括有可手书元素的样形示例、写法、读音、含义、用法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的附加说明信息,所述附加说明信息是文字或图画或图文结合的静态形式,或是音频或视频或动态图片或视听合成类型的动态形式,或是动静结合的形式。
所述书写帖是纸质或机械式卷本,或是可通过电子屏幕或投影幕面输出呈现所述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的电子装置或电磁装置或光电装置,或是储存在磁盘或磁带或光盘或电子存储设备或网络设备上的电子文件,或是运行在手机或平板电脑或计算机或智能电子设备或网络服务器上的软件程序。
本发明书写帖具有笔型和/或内容类别的综合性,并有便于查帖用帖的体系结构。
所述可手书元素是国家或地区教育教学大纲针对年龄段或学习阶段所规定的应学应会的可手工书写的元素,包括下列类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语言文字的完整字或词,语言文字的构成部件,语言文字的标音字符,标音字符的构成部件,语言文字适用的标点符号,数字,学科或技术或网络专用符号。所述真书式手写体是手书真迹或其像片或其影像或其复制品,所述机制式手写体是适合印刷或打印或计算机使用的标准化手写体。
所述真书式手写体包含着书写笔类型和书写者的风格特点,并保留着原始书写过程所生成的细部特征,有明显的手工书写痕迹,同一书写内容被同一书写者使用同一书写笔按同一体式书写多遍,所写成的样形不可能完全相同或一致,必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所述真书式手写体范样是用作书写参照的手书真迹,或手书真迹的复制拷贝,或手书真迹的图片或影像。同一书写内容,用硬笔写,和用软笔写,无论体式如何,书写笔类型必会明显呈现在笔迹中,再进一步,硬笔还包括钢笔、圆珠笔、粉笔等具体类型,软笔还可细分为椎形毛笔、排笔、白板笔等,每一种笔写成的笔迹,都有其可辨别的独特的字迹特点和细部特征,这是真书式手写体的重要属性。在具体的书写笔类型下,真书式手写体还存在着不同的字体或风格,归根结底,这是由书写者的书写个性决定的,是个性化的,一些个性化的风格或字体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模仿,而流行开来,就形成了特定的手书字体,甚至被制作成字帖,供初学者临摹练习,而成为辅助书写训练用品。
所述机制式手写体是将原始手书笔迹经过加工处理,而制成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的样式,计算机标准字体库中的标准手写体就是机制式手写体,它虽然仍体现手写的体式感,但已经消除了原始手书的细部特征和细节痕迹,适用于印刷,或被程控图像设备或计算机使用,同一书写内容在确定的字体下具有可被重复使用的唯一样式,对该字体下的该书写内容的多次印刷,或程控图像设备及计算机对该字体下的该书写内容的多次使用,均呈现标准统一的该唯一样式。在前述标准化的加工处理过程中,书写笔类型的信息被弱化,而字体或书写风格的信息则被突出和强调。对于机制式手写体,由于其已经过加工处理而被标准化,用任何一种书写笔似乎都可以照着写,但却都不可能写成一模一样,因此,机制式手写体事实上已超越了书写笔类型,这就是我们只会以字体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标准字体,包括其中的手写字体,而不会言及其书写笔类型的原因。
所述软笔是其笔头部可弯曲且通过弯曲可使笔头部的任意外表部位均能接触到书写平面的书写笔。所述软笔是毛笔或其他以软质材料做笔头的书写笔。所述分类编排是按笔型和/或内容类别分类集中编排。所述手写体包括汉字或英文或其他外文的手写体。所述汉字真书式手写体包括柳公权体、颜真卿体、赵孟頫体、魏碑体等等。所述汉字机制式手写体包括楷书、华文行楷、隶书等等。所述书写帖的同一帖面上包括多于一种笔型的书写范本或多于一类可手书元素的手写体范样。所述书写帖既包括汉字的钢笔和/或毛笔楷书体字帖,还包括英语单词的硬笔标准体字帖。
关于字帖上范字质量的评价,这是一个“人文”、“主观”、“感性”和“意识流”的问题,很难用技术语言做精准定量的表述,但其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不是虚无的,好的字一入眼,就可以知道这是好字,不会因个体的审美角度或主观好恶而影响评判的定性。用感性或定性的语言,可以对本发明书写帖中范字的质量要求做如下表述:所述书写范本或真书式手写体范样是形神兼备、形正意端的,或是出自书写大师手笔的作品真迹的图片或复制品。
所述索引中至少包括按笔型、语种、学科、学习科目或课程类别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查找和/或定位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的项目。所述目录中至少包括按笔型、语种、学科、学习科目或课程类别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查找和/或定位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的项目。所述条件根据实体部分的资源配置状况,由程序预置选项供使用者选取,预置的选项可单选或多选。,所述条件选项的类型中至少包括学习科目或课程类别、语种、学科、笔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或还同时包括有下列之一或其任意组合:年龄段或学习阶段、学期或学年、字体、所包含的可一笔连续写成的线条的数量。
所述帖面使用白色或米色或绿色或淡绿色或咖啡色或粉色或蓝色或淡蓝色作为底色,或使用包括绿色或淡绿色的图片或图形或图像作为背景图案。所述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的形迹是实线条或实区域的实体样式,或是虚线条的虚线样式,或是仅以线条勾勒出形迹区域边沿的镂空样式,所述形迹的颜色是黑色或深绿色或绿色或深蓝色或蓝色或棕色或褐色。
所述书写帖中的可手书元素包括一定年龄段或学习阶段所有学习科目或课程类别中教学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生字、生词、文字构成部件、文字标音符号、标音符号的构成部件、以及数字和符号的全部或部分,以实现“一帖练所有”的目的,所述一定学习阶段是学龄前阶段或其各年级或其各学期,或是小学阶段或其各年级或其各学期,或是中学阶段或其各年级或其各学期,或是大学阶段或其各年级或其各学期,所述构成部件是语言文字或其标音字符的构成因子,或是可一笔连续写成的线条,所述构成因子是构成汉字或日文或朝鲜文的笔画或偏旁或部首,或是构成英语单词或其他基于字母的语言文字之基本应用单位的字母或词根或符号,或是其他语言文字的基本构成单位,或是汉语拼音的声母或韵母,或是英语国际音标的元音或辅音或半元音,或是其他语言标音字符的基本构成单位。
所述书写帖仅包括一个年级或学期的全部或部分可手书元素,或包括多于一个年级或学期的全部或部分可手书元素,或包括学龄前阶段或小学阶段或中学阶段或大学阶段全部各学期或各学年的全部可手书元素。
所述书写帖包括对照式呈现的相同内容的软、硬笔书写范本,或对照式呈现的相同含义的不同语种的手写体范样。所述对照式呈现的内容存在主、次之分,主要内容多于一类且分类集中编排,次要内容仅从属于主要内容。
所述空格式线样式的作书空区是仅有规范化格式线而无内容的作书空区,所述空格式边界样式的作书空区是仅有边界且边界符合规范化格式而无内容的空白作书区域。
所述样形示例是可手书元素的样子或形状的示例,它是将可手书元素通过现用的风格或字体和/或其历史上曾经的样式表现或呈现出来的手写体或机制体或图片式的字样或式样。
所述写法是遵循规范书写顺序的构成部件序列或书写运笔示意或前述两者的组合。所述遵循规范书写顺序的构成部件序列是构成部件的样形或象形的序列,或是构成部件名称的序列,或是标注在可手书元素样形示例上的表示各个构成部件的书写顺序的序号,或是在可手书元素的样形示例上对各个构成部件进行编号或给各构成部件带上不同的颜色或标志或其他可区别的信息,并按构成部件的规范书写顺序列出其相应编号或颜色色块或标志或区别信息而构成的编号序列或色块序列或标志序列或区别信息序列。所述书写运笔示意是表现字迹形成过程或书写过程的动态图片或动画或视频,或是表现笔迹运行顺序或笔迹始末及其走向动态的图形或图像,或是由线条配合箭头和/或标志和/或符号和/或文字共同构成的笔迹或运笔示意线或示意图形,或是前述各项的任意组合。
所述可手书元素样形示例中的构成部件被用不同颜色或颜色深浅差异或不同类型的字迹线条或不同形式的字迹边沿勾勒线条区别开来,在附加说明信息中相应地包括被区别开来的构成部件的写法、读音、含义、用法之一或其组合的信息,所述被区别开来的构成部件是一个或多个或全部。
所述读音信息是标注可手书元素读音的标音字符,或是可播放和收听的可手书元素读音或其音频文件,或是标音字符的拼写或拼读形式,或是具有或可模拟可手书元素读音的文字,或是可标注同样读音的多种不同的标音字符。
所述含义信息是可手书元素的类别和/或作用,或是可手书元素的字体和/或历史曾经样式,或是可手书元素任意义项的组合或全部义项或其中任一义项,或是以可手书元素作为构成部件的文字,或是以可手书元素标注读音的文字,或是以前述各项或其任意组合作为内容元素的信息。
所述用法信息是关于可手书元素应用场合或应用方式的说明或示例,或是以可手书元素标注读音的文字,或是由可手书元素构成的文字或组成的词或短语或例句,或是以前述各项或其任意组合作为内容元素的信息。
所述书写帖中包括课文或篇章的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其编排方式是增设类目、集中编排,或是插编到可手书元素的类目中,所述插编是将课文或篇章整体附加插置编入其内容中的任意可手书元素所属的类目中,但并不取代该类目中单列的相同可手书元素,换言之,所述插编是将课文或篇章中所包含的任意可手书元素视作主要内容,而将其他内容元素皆视作次要内容,并将课文或篇章整体按其主要内容归类编排到书写帖的体系结构中。所述类目是集中编排且在索引中有对应项目可供查询或检索或定位的内容集合。所述篇章是有标题或主题且通过内在语义或逻辑关联体现主旨的多于一个可手书元素或内容元素的集合。所述课文是国家或地区教育体制所编订的具有统一性和强制性的规范教材中的篇章。
多数课文或篇章的内容元素都具有多样性,但其是通过内在的语义或逻辑关联被集中或组织到一起的,而不具有本发明书写帖必包括分类编排的体系结构。由于本发明并不排除将印刷或打印或计算机所用的标准字体中的机制式手写体范样用作书写帖,因此,除去一些明显不适合书写训练用途的机制式印制体以外,很多能见到的课文或篇章的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都可以作为书写帖,但在基于编排方式的体系结构方面,其与本发明显著不同,因而单纯的手写体课文或篇章并非本发明所述的书写帖。在将课文或篇章的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插编到书写帖中并作为其组成部分时,存在一个如何对课文或篇章进行归类的问题,由于任何课文或篇章总是用一定语种的文字编写的,无论其内容简单或复杂,也无论其主题属于哪个学科,归根结底,都可对其按编写语种归类,但这样就忽略了其学科属性,若按其主题所属的学科归类,也是完全成立、没有问题的。从作为书写帖、辅助书写训练的角度,本发明给出的归类方案是:可将课文或篇章中所含任意可手书元素视为主要内容,而将课文或篇章整体归入到该主要内容所属的类别中,作为对该可手书元素之书写帖及书写训练的拓展。
计算机字体库、字符集以及很多语种转换的字词典或工具书,具有与前述课文或篇章类似的特点,都含有不同种类的可手书元素,还对其内容元素有归类且形成特定的体系结构,但其主要用途皆不是辅助书写训练,基于用途的技术领域也都与本发明不同,并且,它们对内容元素的归类方式皆与本发明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有的并未分页编排构成帖面,有的内容元素根本不是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有的并不具有以便于查帖用帖为导向的体系结构,总之,它们都不是本发明所述的书写帖。

Claims (10)

1.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它可直接用作描摹或临帖书写的参照,能够实现“一帖多用”,其特征在于:将不同笔型的书写范本和/或不同类别的可手书元素的手写体范样收集至同一至少包括分类编排情形的书写帖中,用以丰富其内涵,所述笔型分为硬笔和软笔两类,所述可手书元素按以下方式分类:(1)文字及其构成部件、标音字符、标点符号、专用符号,按其所属语种分类,(2)数学、自然类学科、社会类学科、工程技术类学科的数字、专用字符或符号,按其所属学科分类,所述手写体是体现笔体或书体的真书式手写体,或是印刷或计算机使用的标准字体中的机制式手写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其特征在于:所述语种和学科是按国家或地区教育规范所设置的学习科目或课程类别划分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帖分页面布局编排,仅包括实体,或还同时包括有索引,所述实体是一个或多个帖面,所述索引是带有检索页码或链接指针的一级或多级目录,或是按单一或组合条件查询和调取帖面的索引程序,所述帖面是分页编排的书写帖的页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帖所收录的可手书元素仅与年龄段或学习阶段相关,具有跨学习科目或跨课程类别的综合性,它按年级或学期分册编排,或按年龄段或学习阶段汇总编排,无论分册或汇总,书写帖均包括有索引目录,以便使用者能快速查找到所要练写的帖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笔型的书写范本或不同类别的手写体范样的内容相同或相异,相同内容的两种笔型书写范本或不同类别手写体范样之间存在对应性,所述对应性通过以下任一方式体现:(1)对照式呈现在同一帖面上的相邻或相接区域,或呈现在顺序相邻的帖面上,(2)一种笔型的书写范本或一种类别的手写体范样附带有检索页码或链接指针,可循之查找到或定位到或打开另一笔型的书写范本或其他类别的手写体范样,所述对照式呈现是一一对应,或是集合与集合对应且集合内元素的排列顺序相同,或是通过以线连接或带有相同标识体现其对应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仅有字迹或用作书写参照的线条,或还同时带有规范化格式线,内容居于该格式线中,每一可手书元素的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是一个或重复的多个,所述书写帖中仅包括有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或还同时为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配置附带有空格式线或空格式边界样式的作书空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帖按可手书元素所属的语种或学科分别编排,同一语种或学科的可手书元素再按笔型和/或字体和/或历史体式的不同进行细分编排,细分后的可手书元素按书写繁简程度或学习阶段相应教材上的章节顺序编排,所述分别编排和细分编排均配有检索页码或链接指针式的目录,以便快速定位到或打开所要练写的帖面,所述繁简程度以其中所包含的可一笔连续写成的笔画或线条的数量衡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帖是由程序软件建构生成的,它通过人机交互获取和接受使用者的定制要求,包括帖面布局方案、帖面内容配置及其呈现形式,并从数据库中调取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按定制要求将其布置到帖面而构建生成个性化书写帖并输出呈现给使用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帖包括有可手书元素的样形示例、写法、读音、含义、用法之一或其任意组合的附加说明信息,所述附加说明信息是文字或图画或图文结合的静态形式,或是音频或视频或动态图片或视听合成类型的动态形式,或是动静结合的形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性书写帖,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帖是纸质或机械式卷本,或是可通过电子屏幕或投影幕面输出呈现所述书写范本或手写体范样的电子装置或电磁装置或光电装置,或是储存在磁盘或磁带或光盘或电子存储设备或网络设备上的电子文件,或是运行在手机或平板电脑或计算机或智能电子设备或网络服务器上的软件程序。
CN201811046602.5A 2018-09-08 2018-09-08 一种综合性书写帖 Pending CN109166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6602.5A CN109166397A (zh) 2018-09-08 2018-09-08 一种综合性书写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6602.5A CN109166397A (zh) 2018-09-08 2018-09-08 一种综合性书写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6397A true CN109166397A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94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6602.5A Pending CN109166397A (zh) 2018-09-08 2018-09-08 一种综合性书写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63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239A (zh) * 2019-05-10 2019-08-23 刘妙君 一种新型进阶实训练字本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239A (zh) * 2019-05-10 2019-08-23 刘妙君 一种新型进阶实训练字本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oyce Multimod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contexts
Allwright et al. The developing language learner
Jewitt et al. Multimodality, literacy and school English
Gere Written composition: Toward a theory of evaluation
De Silva Joyce et al. Exploring literacie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CN105718855A (zh) 一种在线作文测评方法及其系统
Parodi University genres and multisemiotic features: Accessing specialized knowledge through disciplinarity
Bondi Textbooks
Christie Genres and institutions: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discourse
Kesim et al.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 on interactive e-books
Read et al. The usability of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for writing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
Helaluddin et al. Digital immigrants versus digital natives: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ideal teacher” in a disruptive era
CN109166397A (zh) 一种综合性书写帖
Guimarães et al. Deaf Culture and Sign Language Writing System--A Database for a New Approach to Writing System Recognition Technology
Barrot Implementing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ESL classrooms
Pettersson Text design
Edtstadler et al. Improved German spelling acquisition through learning analytics
Roohani Male and female social actor representation in Four Corners 4: A critical discourse perspective
DeJulio et al. Exploring books for beginning readers: Comparing leveled readers and Geisel Award books
LIN et al. Categorizing document type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document design
Kabuto Color as a Semiotic Resource in Early Sign-Making.
Emiroğlu Reading strategies used by Turkish teacher candidates in the reading process
Rainey et al. Tracing discourse across a century of Language Arts
Loriggio The Anthropology in/of Fiction: Novels about Voyages
Mukarromah An Error Analysis on The Use of Simple Present Tense in The Students’ Descriptive Text Among The Eight Graders of SMP N 1 Metro Kiba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