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5931A - 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5931A
CN109165931A CN201811115987.6A CN201811115987A CN109165931A CN 109165931 A CN109165931 A CN 109165931A CN 201811115987 A CN201811115987 A CN 201811115987A CN 109165931 A CN109165931 A CN 109165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
personnel
management
component
workflow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59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Advantageous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159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5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5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5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根据流程管理指令,更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Description

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中大型企业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通常需要涉及到多个部门之间协同工作,但是,由于每个部门通常只关心自己职责内的工作,而项目经理又无法对项目中的每个环节都深入了解,导致协同效率比较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出一种项目流程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项目流程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项目流程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将项目中涉及到的各任务操作设计成组件,创建包含项目流程节点、项目人员和组件的项目流程管理图,通过一张项目流程管理图将项目中涉及到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各项目人员和各任务操作,直观地呈现给项目人员,便于项目人员了解整个项目的开发进程,进而提高各项目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通过支持项目人员对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进行增加、删除或更改,来实现动态管理项目中各项目人员在各流程项目节点处执行的任务操作,灵活性比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的项目流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的项目流程管理图的示例图;
图3是本说明书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项目流程管理图的示例图;
图4是本说明书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项目流程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进行介绍。
组件:将项目中涉及到的各任务操作设计为一个个的组件,例如,对于项目经理在项目中的任务:“审批”、“复核”和“待讨论”,将“审批”任务设计为一个组件,将“复核”任务设计为一个组件,将“待讨论”任务设计为一个组件;对于产品经理在项目中的任务:“需求确认”和“验收”,将“需求确认”任务设计为一个组件,将“验收”任务设计为一个组件;对于开发工程师在项目中的任务:“开发”和“验证”,将“开发”任务设计为一个组件,将“验证”任务设计为一个组件;对于运营人员在项目中的任务:“配置”,将“配置”任务设计为一个组件。
项目流程节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或环节),例如,“确定需求阶段”、“系统分析阶段”、“开发阶段”、“联调测试阶段”、“上线阶段”和“后置工作阶段”。
项目人员:开发项目的个人、团队或部门,例如,当项目人员为开发项目的个人时,项目人员具体可以包括:“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和“运营人员”;或者例如,当项目人员为开发项目的部门时,项目人员具体可以包括:“部门一”、“部门二”、“部门三”和“部门四”。
接下来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项目流程管理方法进行介绍。
图1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的项目流程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2、步骤104和步骤106,其中,
在步骤102中,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其中,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项目的生命周期指的是项目的开发周期,即从新建项目到上线发布完成所经历的时间。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初始配置信息或项目人员输入的配置信息,其中,初始配置信息可以为项目管理系统默认设置的配置信息,项目人员输入的配置信息可以为个性化的配置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可以为二维项目流程管理图,具体的,该二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是根据项目牵头人输入的配置信息生成,可能在生成的时候只有两个维度,即只有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这两个维度的信息,后续由每个流程实际相关的项目人员进行维度升级,相关的项目人员根据实际的开发情况和需求进行更为细致的评估,在二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添加用于代表一个个任务操作的组件,将二维项目流程管理图升级为三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此时三维项目流程管理图中记录有项目流程节点、项目人员和组件这三个维度的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可以为三维项目流程管理图,具体的,项目牵头人在创建项目之前对项目的整个流程做了相对细致的评估,评估出该项目中可能涉及到的项目流程节点、项目人员和组件,此情况下生成的三维项目流程管理图中记录有项目流程节点、项目人员和组件这三个维度的信息。
例如,在新建一个项目时,可能只有牵头人、牵头团队或牵头部门,这个牵头人、牵头团队或牵头部门会按照经验评估该项目中可能会涉及哪些部门/团队/人员,可能会涉及哪些流程节点以及可能会涉及到哪些任务操作,将这些评估信息作为配置信息输入项目管理系统。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当横轴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时,纵轴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当横轴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时,纵轴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
例如,沿横轴的正方向,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横轴上分别记录以下流程节点:“确定需求阶段”、“系统分析阶段”、“开发阶段”、“联调测试阶段”、“上线阶段”和“后置工作阶段”;沿纵轴的正方向,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纵轴上分别记录以下项目人员:“部门一”、“部门二”、“部门三”和“部门四”。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根据配置信息所生成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除显示有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和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之外,还可以显示有组件,优选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显示在项目流程节点与项目人员交叉的位置,这样可以直观地描述项目人员在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
在一个例子中,在新建一个项目A时,项目A的牵头部门根据经验评估项目A在创建过程中会涉及到“部门一”、“部门二”、“部门三”和“部门四”等项目人员,会涉及到“确定需求阶段”、“系统分析阶段”、“开发阶段”、“联调测试阶段”、“上线阶段”和“后置工作阶段”等项目流程节点,会涉及到“开发”、“验证”、“配置”、“发布”和“审批”等任务操作,牵头部门将上述评估信息作为配置信息输入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根据配置信息,生成图2所示的项目流程管理图;其中,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横轴上记录项目A的项目流程节点,项目流程管理图的纵轴上记录项目A的项目人员,在项目流程节点与项目人员的交叉位置显示组件。
例如,在“节点1:确定需求阶段”和“部门三”的交叉位置显示“待讨论确定问题”组件,表示“部门三”在“确定需求阶段”需要处理的任务操作是“待讨论确定问题”;在“节点2:系统分析阶段”和“部门二”的交叉位置显示“配置”组件,表示“部门二”在“系统分析阶段”需要处理的任务操作是“配置”;在“节点3:开发阶段”和“部门四”的交叉位置显示“开发”组件,表示“部门四”在“开发阶段”需要处理的任务操作是“开发”;在“节点4:联调测试阶段”和“部门一”的交叉位置显示“验证”组件,表示“部门一”在“联调测试阶段”需要处理的任务操作是“验证”;在“节点5:上线阶段”和“部门四”的交叉位置显示“发布”组件,表示“部门四”在“上线阶段”需要处理的任务操作是“发布”;在“节点6:后置工作阶段”和“部门二”的交叉位置显示“监控预警”组件,表示“部门二”在“后置工作阶段”需要处理的任务操作是“监控预警”。
在步骤104中,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其中,该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可以理解为该项目人员在该项目流程节点需要执行的任务操作所对应的组件。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触发组件管理指令的项目人员可以为项目经理(即整个项目的负责人),也可以为处于组件管理指令所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的项目人员。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当项目流程管理图基于初始配置信息生成时,由于初始状态通常不是项目人员要求的最佳状态,因此项目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向项目流程管理图增加、删除或更改组件,以动态调整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处执行的任务操作。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当项目流程管理图基于用户输入的配置信息生成时,由于在项目牵头人/团队/部门根据经验输入的配置信息通常不够准确、且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状况,因此项目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项目流程管理图增加、删除或更改组件,以动态调整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处执行的任务操作。
在步骤106中,根据流程管理指令,更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其中,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根据流程管理指令向项目流程管理图中增加、删除或更改组件后,会生成一张新的项目流程管理图,即更新显示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
接图2所示的实例,在一个例子中,流程管理指令用于指示向“部门四”与“节点1:确定需求阶段”交叉的位置处增加“待讨论确定问题”组件,在执行该流程管理指令后,会在“部门四”与“节点1:确定需求阶段”交叉的位置处显示“待讨论确定问题”组件,如图3所示;同时会向“部门四”中的人员下发相关任务通知,告知其需要在确定需求阶段执行“待讨论确定问题”这一任务操作。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系统消息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由项目人员自由修改项目流程节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以及应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变数,相应的,项目流程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流程节点管理指令,其中,该流程节点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的项目流程节点;
根据流程节点管理指令,更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由项目人员自由修改项目人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以及应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变数,相应的,项目流程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项目人员管理指令,其中,该项目人员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的项目人员;
根据项目人员管理指令,更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项目人员实时了解项目的开发进度,可以对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组件的状态进行标记,相应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组件,项目流程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已执行完毕,则将该组件标记为完成状态;
如果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则将该组件标记为未完成状态。
接图2所示的实例,在一个例子中,如果“部门一”在“节点1:确定需求阶段”执行的“无需投入”任务操作已执行完毕,则如图3所示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部门一”与“节点1:确定需求阶段”交叉位置处的“无需投入”组件显示为“完成”状态;如果“部门三”在“节点1:确定需求阶段”执行的“待讨论确定问题”任务操作已执行完毕,则如图3所示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部门三”与“节点1:确定需求阶段”交叉位置处的“待讨论确定问题”组件显示为“完成”状态。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标记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的执行时长。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上的组件的显示状态,来管理项目进度,相应的,项目流程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上的所有组件均为完成状态,则允许项目人员执行下一项目流程节点上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
如果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上的至少一个组件为未完成状态,则禁止项目人员执行下一项目流程节点上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
由此可以很好地把控项目进度,规避各项目流程节点上需要执行的任务操作被遗漏执行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到的具体项目流程节点仅为示例性节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项目的类型和规模,自由地设置其他类型的项目流程节点,本说明书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该实施例中,可以将项目中涉及到的各任务操作设计成组件,创建包含项目流程节点、项目人员和组件的项目流程管理图,通过一张项目流程管理图将项目中涉及到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各项目人员和各任务操作,直观地呈现给项目人员,便于项目人员了解整个项目的开发进程,进而提高各项目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通过支持项目人员对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进行增加、删除或更改,来实现动态管理项目中各项目人员在各流程项目节点处执行的任务操作,灵活性比较高。
图4是本说明书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项目流程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项目流程管理装置400,可以包括:生成模块401、第一接收模块402、第一更新模块403和发送模块404,其中,
生成模块401,用于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第一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第一更新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发送模块404,用于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该实施例中,可以将项目中涉及到的各任务操作设计成组件,创建包含项目流程节点、项目人员和组件的项目流程管理图,通过一张项目流程管理图将项目中涉及到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各项目人员和各任务操作,直观地呈现给项目人员,便于项目人员了解整个项目的开发进程,进而提高各项目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通过支持项目人员对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进行增加、删除或更改,来实现动态管理项目中各项目人员在各流程项目节点处执行的任务操作,灵活性比较高。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初始配置信息或项目人员输入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项目流程管理装置4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流程节点管理指令,所述流程节点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的项目流程节点;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程节点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项目流程管理装置400,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项目人员管理指令,所述项目人员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的项目人员;
第三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项目人员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组件;所述项目流程管理装置400,还包括:
第一标记模块,用于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已执行完毕,则将该组件标记为完成状态;
第二标记模块,用于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则将该组件标记为未完成状态。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项目流程管理装置400,还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上的所有组件均为完成状态,则允许项目人员执行下一项目流程节点上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上的至少一个组件为未完成状态,则禁止项目人员执行下一项目流程节点上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显示在项目流程节点与项目人员交叉的位置。
图5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项目流程管理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程序,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初始配置信息或项目人员输入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流程节点管理指令,所述流程节点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的项目流程节点;
根据所述流程节点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项目人员管理指令,所述项目人员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的项目人员;
根据所述项目人员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组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已执行完毕,则将该组件标记为完成状态;
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则将该组件标记为未完成状态。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上的所有组件均为完成状态,则允许项目人员执行下一项目流程节点上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
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上的至少一个组件为未完成状态,则禁止项目人员执行下一项目流程节点上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显示在项目流程节点与项目人员交叉的位置。
上述如本说明书图5所示实施例揭示的项目流程管理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该电子设备还可执行图1的方法,并实现项目流程管理装置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说明书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Claims (10)

1.一种项目流程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初始配置信息或项目人员输入的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流程节点管理指令,所述流程节点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的项目流程节点;
根据所述流程节点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项目人员管理指令,所述项目人员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的项目人员;
根据所述项目人员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组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已执行完毕,则将该组件标记为完成状态;
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未执行或未执行完毕,则将该组件标记为未完成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上的所有组件均为完成状态,则允许项目人员执行下一项目流程节点上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
如果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上的至少一个组件为未完成状态,则禁止项目人员执行下一项目流程节点上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的组件显示在项目流程节点与项目人员交叉的位置。
8.一种项目流程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配置信息,生成包含横轴和纵轴的多维项目流程管理图,所述横轴和纵轴中的一个用于记录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项目流程节点,另一个用于记录所述项目在生命周期内涉及到的各项目人员;
接收项目人员触发的组件管理指令,所述组件管理指令用于增加、删除或更改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中项目流程节点和项目人员对应的组件,一个组件对应一项任务操作,不同的组件对应不同的任务操作;
根据所述流程管理指令,更新所述项目流程管理图的显示,并向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人员发送相关任务通知;
所述相关任务通知中携带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项目流程节点信息和所述组件管理指令指向的组件对应的任务操作信息,更新后的项目流程管理图中显示有各项目人员在各项目流程节点执行的任务操作信息。
CN201811115987.6A 2018-09-25 2018-09-25 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9165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5987.6A CN109165931A (zh) 2018-09-25 2018-09-25 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15987.6A CN109165931A (zh) 2018-09-25 2018-09-25 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5931A true CN109165931A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80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5987.6A Pending CN109165931A (zh) 2018-09-25 2018-09-25 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59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9005A (zh) * 2019-08-23 2019-12-2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流程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849A (zh) * 2009-12-15 2011-06-15 苏州铭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计划的流程管理设计方法
KR20120119716A (ko) * 2011-04-22 2012-10-31 (주) 명진소프트컨설팅 매트릭스 기법을 이용한 4차원 건설 공사 관리 장치
US20130006688A1 (en) * 2011-07-01 2013-01-03 The Go Daddy Group, Inc. Creating a 3rd party team project story board
CN105512099A (zh) * 2015-12-09 2016-04-20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甘特图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341643A (zh) * 2016-04-29 2017-11-10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化的流程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7506977A (zh) * 2017-08-21 2017-12-22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流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679818A (zh) * 2017-05-10 2018-02-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30196A (zh) * 2017-08-01 2018-02-23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895243A (zh) * 2017-12-25 2018-04-10 重庆满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内部客户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849A (zh) * 2009-12-15 2011-06-15 苏州铭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网络计划的流程管理设计方法
KR20120119716A (ko) * 2011-04-22 2012-10-31 (주) 명진소프트컨설팅 매트릭스 기법을 이용한 4차원 건설 공사 관리 장치
US20130006688A1 (en) * 2011-07-01 2013-01-03 The Go Daddy Group, Inc. Creating a 3rd party team project story board
CN105512099A (zh) * 2015-12-09 2016-04-20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甘特图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341643A (zh) * 2016-04-29 2017-11-10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视化的流程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7679818A (zh) * 2017-05-10 2018-02-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软件项目管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30196A (zh) * 2017-08-01 2018-02-23 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进度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7506977A (zh) * 2017-08-21 2017-12-22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流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895243A (zh) * 2017-12-25 2018-04-10 重庆满荣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内部客户管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INGDOUBLE: "进入IT行业这么久,你真的了解整个软件开发的流程?看完就懂了!", 《HTTPS://BLOG.CSDN.NET/PINGDOUBLE/ARTICLE/DETAILS/7849726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9005A (zh) * 2019-08-23 2019-12-20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流程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ijers et al. Business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Marin et al. Data centric bpm and the emerging case management standard: A short survey
Slaats et al. Exformatics declarative case management workflows as DCR graphs
CN108418825A (zh) 风险模型训练、垃圾账号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US20160055079A1 (en) Software applic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
US10296859B1 (en) Workflow discovery through user action monitoring
Dam et al. Towards a next-generation AOSE methodology
US10346290B2 (en) Automatic creation of touring tests
CN109299222A (zh) 数据核对方法及装置
US20140025412A1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process definition metrics
Atchison Architecting for scale: High availability for your growing applications
US10572247B2 (en) Prototype management system
Arbain et al. Agile non functional requiremnents (NFR) traceability metamodel
CN110516915A (zh) 业务节点训练、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165931A (zh) 项目流程管理方法及装置
CA2679786A1 (en)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for cross-domain mapping
Cruz et al. Deriving Integrated Software Design Models from BPMN Business Process Models.
US20170206153A1 (en) Simulating process variable changes during process runtime
Hillman et al. 40 Years Journey of Function Point Analysis: Against Real-time and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CN104765602B (zh) 非功能需求实现策略的量化选择方法
US11087258B2 (en) Automated process reversal
Chen Goal-oriented business process monitoring: An approach based on user requirement notation combined with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web services
Goulão et al. Streamlining scenario modeling with model-drive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CN109471991A (zh) 一种产品bom多视图组织及展示方法
Kumar Software Engineering for Big Data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British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A four-storey 847 mailbox in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24

Address after: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British Islands

Applicant after: Innovative advance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Cayman Enterprise Centre, 27 Hospital Road, George Town, Grand Cayman, British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