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1826B - 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826B
CN109151826B CN201710454147.1A CN201710454147A CN109151826B CN 109151826 B CN109151826 B CN 109151826B CN 201710454147 A CN201710454147 A CN 201710454147A CN 109151826 B CN109151826 B CN 109151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adio bearer
data radio
network device
integrity ch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41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826A (zh
Inventor
金巴
杨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541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26B/zh
Priority to US16/623,339 priority patent/US11223979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0609 priority patent/WO20182283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0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0Integrity
    • H04W12/106Packet or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其方法包括: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本发明通过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并进一步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以通过数据完整性保护的预设处理操作,实现数据无线承载的数据完整传输,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

Description

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速率、低延迟、低成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引入了双连接(DC,DualConnectivity)的概念的网络架构。在DC场景下,无线数据承载(DRB,Data Radio Bearer)类型分为辅小区群组(SCG,Secondary Cell Group)承载bearer、主小区群组(MCG,MasterCell Group)承载bearer和分担承载split bearer。
未来5G(5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或称为新空口(NR,New Radio)系统中,为实现数据的高速率、低延迟、高可靠性传输,引入了与LTE系统中类型的DC场景。MCG和SCG的网络设备侧的用户平面协议装置,具体包括:分组数据汇聚(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协议实体、无线链路层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协议实体和媒体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实体。其中,MCG和SCG中的网络设备通过Xn接口实现连接。
虽然DC场景可实现数据的高速率、低延迟、高可靠性传输,但在实际无线数据传输过程中或主辅小区切换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DRB完整性检查失败(ICF,Integrity CheckFailure)。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给出当发生DRB的ICF时,SCG和MCG的网络设备之间需要如何处理的处理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以解决当发生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时,网络设备如何进行处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
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获取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通过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并进一步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以通过数据完整性保护的预设处理操作,实现数据无线承载的数据完整传输,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侧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框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侧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侧,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步骤12:根据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
通过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并进一步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以通过数据完整性保护的预设处理操作,实现数据无线承载的数据完整传输,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
其中,步骤11中的获取方式包括主动检测方式和被动接收方式,下面将结合不同应用场景对其进行说明。
主动检测方式:
步骤11具体包括:检测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若检测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则触发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其中,这里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终端的主网络节点亦可以使终端的辅网络节点。
在该种获取方式下,步骤12具体包括:在生成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操作1、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操作2、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一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具体地,若第一网络设备是终端的主网络节点,那么第二网络设备是终端的辅网络节点。反之,若第一网络设备是终端的辅网络节点,那么第二网络设备是终端的主网络节点。
进一步地,第一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
其中,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指示上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二指示信息;
指示下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三指示信息。
其中,当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时,即主网络节点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则执行上述操作1或操作2,在执行操作2之后,还进一步执行下述操作: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重新配置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相应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二反馈信息是第二网络设备在根据第一反馈信息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后发送的。也就是说辅网络节点在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后,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向主网络节点发生一反馈信息。主网络节点获知辅网络节点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后,重新配置辅网络节点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告知辅网络节点相关的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当第一网络节点为辅网络节点时,即辅网络节点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则执行上述操作1或操作2,上述操作1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或者,
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者,
触发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被动接收方式:
其中,被动接收方式主要包括三种不同方式:主辅网络节点之间相互告知方式、切换前后的网络节点相互告知方式以及终端上报方式。
场景一、主辅网络节点之间相互告知方式
步骤11具体包括: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三反馈信息。
其中,第三反馈信息是第二网络设备在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具体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其中,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所携带内容与上述主动检测方式中的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具体地,若第一网络设备是终端的主网络节点,那么第二网络设备是终端的辅网络节点。反之,若第一网络设备是终端的辅网络节点,那么第二网络设备是终端的主网络节点。
具体地,当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即主网络节点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并将失败事件告知辅网络节点。这时步骤12具体包括:根据第三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释放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反馈至第二网络设备。也就是说辅网络节点在接收到主网络节点告知的失败事件后,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向主网络节点发生一反馈信息。
进一步地,当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即辅网络节点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并将失败事件告知辅网络节点。这时步骤12具体包括:在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包计数检查流程;
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释放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重新配置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触发第二网络设备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场景二、切换前后的网络节点相互告知方式
步骤11具体包括: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四反馈信息;当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建立连接后,根据第四反馈信息指示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指示终端重新发送相应的数据包。其中,第四反馈信息是第二网络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切换后的主网络节点或辅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设备为切换前的主网络节点或辅网络节点。
也就是说,当切换过程中在原网络节点侧发生了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原网络节点向目标网络节点发送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四反馈信息,目标网络节点在接收到第四反馈信息、且与终端建立连接后,根据第四反馈信息中指示的受损数据包信息,指示终端重新发送数据包。
场景三、终端上报方式
步骤11具体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五反馈信息。
其中,第五反馈信息是终端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具体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进一步地,在接收到第五反馈信息后,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指示信息,以将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数据无线承载的失败事件告知第二网络设备。
具体地,当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即终端检测到与主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这时终端将该失败事件上报给辅网络节点,之后辅网络节点执行的步骤12具体包括: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五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重新配置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具体地,当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即终端检测到与辅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这时终端将该失败事件上报给主网络节点,之后主网络节点执行的步骤12具体包括: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五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触发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包计数检查流程;
触发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重新配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触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中,网络设备通过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并进一步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以通过数据完整性保护的预设处理操作,实现数据无线承载的数据完整传输,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分别详细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其对应的网络设备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200,能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该网络设备200具体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第一处理模块220,用于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10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则触发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其中,第一处理模块220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一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其中,第一处理模块220还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当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第二反馈信息是第二网络设备在根据第一反馈信息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后发送的;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重新配置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相应的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当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或者,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者,触发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其中,第一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
其中,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指示上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二指示信息;
指示下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三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10还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三反馈信息;其中,第三反馈信息是第二网络设备在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其中,第三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第二网络设备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
其中,第一处理模块220包括: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当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根据第三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释放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反馈至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第一处理模块220还包括:
第四处理子模块,用于当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在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包计数检查流程;
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释放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重新配置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触发第二网络设备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10包括:
第三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四反馈信息;其中,第四反馈信息是第二网络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
第五处理子模块,用于当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建立连接后,根据第四反馈信息指示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指示终端重新发送相应的数据包;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切换后的主网络节点或辅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设备为切换前的主网络节点或辅网络节点。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10包括:
第四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五反馈信息;其中,第五反馈信息是终端在检测到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其中,第五反馈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210还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六处理子模块,用于当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五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重新配置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其中,第一处理模块220还包括:
第七处理子模块,用于当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五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包计数检查流程;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释放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重新配置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触发第二网络设备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通过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并进一步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以通过数据完整性保护的预设处理操作,实现数据无线承载的数据完整传输,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步骤。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300;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300相连接的存储器320,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300相连接的收发机310;所述存储器320用于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通过收发机310发送数据信息或者导频,还通过收发机310接收上行控制信道;当处理器300调用并执行存储器320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具体地,
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具体用于执行以下功能: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
收发机310,用于在处理器3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3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3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3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320可以存储处理器3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具体地,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检测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若检测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则触发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具体地,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在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一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其中,当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第二反馈信息是第二网络设备在根据第一反馈信息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后发送的;
在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后,重新配置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相应的配置信息。
具体地,当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或者,
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者,
触发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具体地,第一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第一网络设备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
具体地,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指示上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二指示信息;
指示下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三指示信息。
具体地,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三反馈信息;其中第三反馈信息是第二网络设备在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具体地,第三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第二网络设备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
具体地,当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根据第三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释放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反馈至第二网络设备。
具体地,当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在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包计数检查流程;
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释放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重新配置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触发第二网络设备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具体地,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四反馈信息;其中,第四反馈信息是第二网络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
当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建立连接后,根据第四反馈信息指示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指示终端重新发送相应的数据包;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切换后的主网络节点或辅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设备为切换前的主网络节点或辅网络节点。
具体地,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五反馈信息;其中,第五反馈信息是终端在检测到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具体地,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第五反馈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具体地,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指示信息。
具体地,当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五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释放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向第二网络设备请求重新配置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具体地,当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处理器300还用于执行: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五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包计数检查流程;
触发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释放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重新配置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触发第二网络设备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这样,该网络设备通过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并进一步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以通过数据完整性保护的预设处理操作,实现数据无线承载的数据完整传输,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从网络设备侧介绍了本发明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终端侧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获取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具体地,步骤41包括:检测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若检测到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则触发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步骤42: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反馈信息。
其中,第五反馈信息是终端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具体包括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步骤42具体包括:在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停止通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送数据,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与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相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假设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第二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当终端检测到与辅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将失败事件上报给主网络节点,以使主网络节点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项操作以尽快恢复终端的数据无线承载。
其中,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中,终端通过检测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进一步在发生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时上报给第一网络设备,以使第一网络设备及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实现数据无线承载的快速恢复,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与其对应的终端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500,能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获取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反馈信息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该终端500具体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第二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第二处理模块520,用于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反馈信息;
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其中,第二获取模块510包括:
第二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第二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时,触发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其中,第二处理模块520包括:
第八处理子模块,用于在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停止通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送数据,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与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相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
其中,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通过检测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进一步在发生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时上报给第一网络设备,以使第一网络设备及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实现数据无线承载的快速恢复,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网络设备和终端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确定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具体地,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600的框图,如图6所示的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存储器602、用户接口603和网络接口604。终端6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5。
其中,用户接口603可以包括显示器或者点击设备(例如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6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6021和应用程序6022。
其中,操作系统6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6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6022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终端6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602上并可在处理器6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具体地,可以是应用程序6022中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获取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根据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五反馈信息。其中,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1中,或者由处理器601实现。处理器6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2,处理器601读取存储器6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具体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检测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若检测到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则触发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具体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在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停止通过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送数据,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与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相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
具体地,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其中,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通过检测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进一步在发生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时上报给第一网络设备,以使第一网络设备及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实现数据无线承载的快速恢复,提高网络传输可靠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根据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
所述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则触发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所述根据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包括:
在生成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一反馈信息;
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在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一反馈信息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后发送的;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后,重新配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相应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或者,
所述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步骤,包括:
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三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反馈信息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
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所述根据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释放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反馈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的步骤,还包括:
在生成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所述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步骤,包括:
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或者,
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者,
触发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指示上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二指示信息;
指示下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三指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所述根据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的步骤,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触发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包计数检查流程;
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触发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重新配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触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8.一种网络设备,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执行预设处理操作;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发生完整性检查失败,则触发生成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生成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一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一反馈信息;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后发送的;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后,重新配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相应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或者,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的第三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三反馈信息是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后发送的;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根据所述第三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释放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对应的数据无线承载并反馈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的主网络节点和辅网络节点中的另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还用于在生成所述完整性检查失败事件后,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辅网络节点时,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或者,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者,触发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指示数据无线承载是否为分担数据无线承载的第一指示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
数据无线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标识信息;
指示上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二指示信息;
指示下行数据无线承载失败的第三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之间失败的数据无线承载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网络设备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原因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包括:
第四处理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主网络节点时,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反馈信息后,执行以下处理操作中的至少一项:
触发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包计数检查流程;
释放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
触发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无线承载的完整性保护流程;
释放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或数据无线承载;
重新配置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终端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触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与其他辅网络节点之间的切换流程。
1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710454147.1A 2017-06-15 2017-06-15 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09151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4147.1A CN109151826B (zh) 2017-06-15 2017-06-15 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US16/623,339 US11223979B2 (en) 2017-06-15 2018-06-11 Method for handling data radio bearer integrity check failure and network equipment
PCT/CN2018/090609 WO2018228321A1 (zh) 2017-06-15 2018-06-11 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54147.1A CN109151826B (zh) 2017-06-15 2017-06-15 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826A CN109151826A (zh) 2019-01-04
CN109151826B true CN109151826B (zh) 2020-10-16

Family

ID=6466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4147.1A Active CN109151826B (zh) 2017-06-15 2017-06-15 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3979B2 (zh)
CN (1) CN109151826B (zh)
WO (1) WO20182283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1986B (zh) * 2020-05-15 2023-09-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完整性保护失败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15643537A (zh) * 2021-07-19 2023-01-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361A (zh) * 2013-08-06 2015-02-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36169A (zh) * 2014-03-18 2015-09-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安全验证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5991B2 (en) * 2008-06-20 2012-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ling of integrity check fail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32473B2 (en) * 2013-05-09 2016-05-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US10306695B2 (en) 2014-01-31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dures for managing secondary eNB (SeNB) radio link failure (S-RLF) in dual connectivity scenarios
TWI556663B (zh) 2014-12-25 2016-11-0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處理與多個基地台間通訊的失敗的方法及其裝置
US9788208B2 (en) * 2015-12-31 2017-10-10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ecovering from security mode command failures
KR20180092787A (ko) * 2017-02-10 2018-08-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연결을 사용한 핸드오버 시 보안키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22830B1 (ko) * 2017-03-21 2021-03-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에서 연결 모드의 비연속 수신 모드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230974A1 (en) * 2017-06-14 2018-1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handling of integrity check failures of pdcp pdu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361A (zh) * 2013-08-06 2015-02-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36169A (zh) * 2014-03-18 2015-09-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安全验证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826A (zh) 2019-01-04
US11223979B2 (en) 2022-01-11
US20200229047A1 (en) 2020-07-16
WO2018228321A1 (zh)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2327B (zh) 波束失败处理方法、辅基站失败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9089322B (zh) 一种上行多波束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246705B (zh)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保护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9151869B (zh)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811092B (zh) 波束失败恢复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11463981B2 (en) Location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051215B2 (en) Switch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771076B (zh) 命令指示方法及装置、信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8989004B (zh) 非授权频段下的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115035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status notification
CN110557787A (zh) 一种传输策略的方法、pcf网元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EP3637866A1 (en) Pag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20200030031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단말 기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US202003227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arning information
CN10924677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151826B (zh) 数据无线承载完整性检查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19157712A1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327857B (zh) 一种bsr取消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08810961B (zh) 测量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接入网节点
CN108616901B (zh) 一种呼叫终端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KR20200033883A (ko) 통신 방법, 네트워크 기기 및 단말 기기
CN108809489B (zh) 状态报告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3614714B1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contex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US1126595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246680B (zh) 一种数据多发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