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1395B - 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1395B
CN109151395B CN201811183225.XA CN201811183225A CN109151395B CN 109151395 B CN109151395 B CN 109151395B CN 201811183225 A CN201811183225 A CN 201811183225A CN 109151395 B CN109151395 B CN 1091513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video monitoring
code stream
value
level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32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1395A (zh
Inventor
李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uan Intelligent Tech Joint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uan Intelligent Tech Joint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uan Intelligent Tech Joint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832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13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1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1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1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视频监控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步骤1: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不获取视频数据的低功耗模式,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环境温度变化;步骤2:当传感器感应到环境温度变化时,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会被快速上电唤醒,通过图像传感器捕获视频数据;步骤3:将视频数据的当前帧和上一帧或预设帧进行比对;步骤4: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超过第五阈值且当前帧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差值超过第六阈值时,将会把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步骤5:在视频数据发送一段时间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再次进入低功耗模式,且会锁定一定时间间隔内不会被红外传感器再次触发唤醒;步骤6:无线网关接收视频数据并存储,同时支持外网访问、远程唤醒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和云存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受空间限制、体积小巧、布局灵活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频监控方法中,大多采用有线监控的方式对摄像装置和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连接安装,有线进行数据传输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其数据传输完整、数据容量大、不易受到外界影响。但是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有线视频监控系统以网线连接,布线安装不方便,影响美观,不适用于某些视频监控的应用场景,比如移动场景和已装修完成的室内场景等 。有线视频监控套装,视频监控的前后端设备必须使用网线连接,空间连接上存在一定限制;并且传统视频监控套装需要接显示设备,套装包含的设备个体较大,在家用环境下布置比较占空间,成本功耗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空间限制、体积小巧、布局灵活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所述的方法涉及多个具有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和无线通信单元配合的无线网关,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不获取视频数据的低功耗模式,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环境温度变化;
步骤2:当传感器感应到环境温度变化时,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会被快速上电唤醒,通过图像传感器捕获视频数据;
步骤3:将视频数据的当前帧和上一帧或预设帧进行比对;
步骤4: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超过第五阈值且当前帧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差值超过第六阈值时,将会把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
步骤5:在视频数据发送一段时间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再次进入低功耗模式,且会锁定一定时间间隔内不会被红外传感器再次触发唤醒;
步骤6:无线网关接收视频数据并存储,同时支持外网访问、远程唤醒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和云存储。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中,所述的无线网关还用于通过远程访问的方式向外设的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视频数据。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中,在步骤4中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的过程中,无线传输数据量会被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其具体操作为:
子步骤41: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根据从无线网关到达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信号强度RSSI计算得到RSSI等级码流值;
子步骤42: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在RSSI等级码流值的条件下计算数据包传输延时,统计一段时间内的延时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次数,并根据次数调整RSSI等级码流值;
子步骤43: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在调整后的RSSI等级码流值下统计数据重传次数和丢包率,若重传次数和丢包率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调高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发射功率。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中,在步骤4中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过程中,无线传输数据量会被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其具体操作还包括:
子步骤401:无线网关根据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到达无线网关的信号强度RSSI确定每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
子步骤402:若无线网关接收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视频数据丢帧率超过预设的第三阈值,则计算所有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
子步骤403:将超过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低至平均值;
子步骤404:将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发送至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
子步骤405: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根据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节RSSI等级码流值。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多个具有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和无线通信单元配合的无线网关;
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用于获取视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发送到无线网关;
所述的无线网关用于接收视频数据并存储,同时支持外网访问、远程唤醒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和云存储。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所述的无线网关还用于通过远程访问的方式向外设的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视频数据。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为无线视频监控设备;
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设有红外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
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还包括如下模块: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捕获视频数据,并且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环境温度变化;
比对模块:用于将参数获取模块所获得的当前帧的视频数据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视频数据进行比对;
视频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超过第五阈值且当前帧的视频数据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视频数据的差值超过第六阈值时,将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还包括:RSSI等级码流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从无线网关到达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信号强度RSSI计算得到RSSI等级码流值;
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模块:用于在RSSI等级码流值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RSSI等级码流值的条件下计算数据包传输延时,统计一段时间内的延时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次数,并根据次数调整RSSI等级码流值;
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在采用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模块调整后的RSSI等级码流值条件下统计数据重传次数和丢包率,若重传次数和丢包率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调高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发射功率。
在上述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所述的无线网关还包括如下模块:
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到达无线网关的信号强度RSSI确定每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
平均值计算模块:用于在无线网关接收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视频数据丢帧率超过预设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计算所有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平均值计算模块的计算结果,将超过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低至平均值;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调整模块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发送至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用于根据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节RSSI等级码流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用无线wifi连接技术,使得视频监控前后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且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和多路视频流量控制保持稳定性的功能;
2. 本发明前端设备设计有PIR、图像采集传感器等,移动侦测可以通过人体感应和图像变化的综合算法提高准确性;
3. 本发明包括一个网关设备和多个卡片机或电池摄像机,不需要接显示设备,采用TF卡或云端作为存储,是一套迷你型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案,支持远程访问、远程唤醒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及手机连接网关访问,成本功耗低且占用空间小;
4. 本发明的前端摄像机部分可使用电池摄像机,物体移动或PIR触发才进行录像,节省录像存储空间,降低设备工作的功耗,且由于摄像机不需要承担存储卡录像部分的功耗从而延长了电池工作的时间,减少充电次数,绿色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流程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所述的方法涉及多个具有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和无线通信单元配合的无线网关,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不获取视频数据的低功耗模式,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环境温度变化;
步骤2:当传感器感应到环境温度变化时,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会被快速上电唤醒,通过图像传感器捕获视频数据;
步骤3:将视频数据的当前帧和上一帧或预设帧进行比对;这里的预设帧是指该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在没有人或动物的情况下的静态图像。
步骤4: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超过第五阈值且当前帧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差值超过第六阈值时,将会把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
步骤5:在视频数据发送一段时间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再次进入低功耗模式,且会锁定一定时间间隔内不会被红外传感器再次触发唤醒。
步骤6:无线网关接收视频数据并存储,同时支持外网访问、远程唤醒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和云存储。
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
1.本实施例使用无线wifi连接技术,使得视频监控前后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连接,且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和多路视频流量控制保持稳定性的功能;
2. 本实施例前端设备设计有PIR、图像采集传感器等,移动侦测可以通过人体感应和图像变化的综合算法提高准确性;
3. 本实施例包括一个网关设备和多个卡片机或电池摄像机,不需要接显示设备,采用TF卡或云端作为存储,是一套迷你型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案,支持远程访问、远程唤醒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及手机连接网关访问,成本功耗低且占用空间小;
4. 本实施例的前端摄像机部分可使用电池摄像机,物体移动或PIR触发才进行录像,节省录像存储空间,降低设备工作的功耗,且由于摄像机不需要承担存储卡录像部分的功耗从而延长了电池工作的时间,减少充电次数,绿色节能。
本实施例中PIR报警及移动侦测相结合,可以设置两者均触发才报警,并且在处理PIR与移动侦测的算法上做优化,提高报警准确度;此外,采用无线方式来传输数据和动态控制传输的数据量等,简化空间布置,性能稳定。
由于在监控过程中动态物体导致码流值上升,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整个系统保持较为流畅的视频监控体验,对于RSSI等级码流值和无线功率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具体来说:在步骤4中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过程中,无线传输数据量会被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其具体操作为:
子步骤41: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根据从无线网关到达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信号强度RSSI计算得到RSSI等级码流值;
码流(Data 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来说,在某一信号强度RSSI的情况下有相对比较适宜的数据流量即码流值,由于信号强度RSSI在一段时间内是波动的,因此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一个离散型的码流值分布,根据该码流值分布可以将一段时间内的码流值划分到某一等级范围内,即RSSI等级码流值。
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传输的数据流量不应大于RSSI等级码流值。
子步骤42: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在RSSI等级码流值的条件下计算数据包传输延时,统计一段时间内的延时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次数,并根据次数调整RSSI等级码流值;
在RSSI等级码流值的条件下的数据流量是有最大限制的,如果经过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和无线网关之间的数据包传输统计,出现在该RSSI等级码流值的条件下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的延时次数多到一定的限制(在此可以规定为预设的第四阈值),则说明该RSSI等级码流值是不符合当前网络传输现状的,应当调低RSSI等级码流值;
本子步骤42可以重复运行直至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的延时次数在第四阈值范围内或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至最低等级。
子步骤43:无线视频监控设备采用调整后的RSSI等级码流值统计数据重传次数和丢包率,若重传次数和丢包率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调高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发射功率。
丢包率和重传次数是与无线网络的功率密切相关的,通过上述的测试,可以判断当前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发射功率是否适当,如果不够适合,则会容易出现重传次数和丢包率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情况。
当然,上述的子步骤41-43为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端进行的RSSI等级码流值和无线功率的调节方式,也是首要的调节方式。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无线网关在子步骤41-43之后如果检测到某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视频丢帧率过高,则会启动以下步骤对整个系统中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进行码流调整,具体来说如下:
子步骤401:无线网关根据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到达无线网关的信号强度RSSI确定每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
这里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为在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到达无线网关的信号强度RSSI条件下,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能够允许发送的最大数据流量。
子步骤402:若无线网关接收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视频数据的丢帧率超过预设的第三阈值,则计算所有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
子步骤403:将超过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低至平均值;
因为无线网关会同时接收多台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视频数据,如果其他设备的数据流量过大,即其他设备到达无线网关的信号强度RSSI足够好的情况下,其理论以及实际上都会产生较大的数据流量,这个时候就会极大地干扰到其他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数据传输,因此调低超过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可以有效地降低被干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视频丢帧情况。
子步骤404:将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发送至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
子步骤405: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根据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节RSSI等级码流值。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得知,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值是受两方面的因素影响的,一方面是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接收到无线网关的信号强度,另外一方面是其他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到达无线网关的信号强度,通过步骤4,可以提高整个系统中的多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码流调节,并且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还能够自行调节功率。
这在本实施例中是有现实意义的,在具有监控场景繁忙时段和闲时时段的环境中,会经常遇到网络中视频数据流量较大或较小的问题,上述的操作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码流并均衡系统中所有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码流输出,以达到整个系统的视频数据稳定传输的目的。
实施例2
参阅图2,一种用于实施实施例1的方法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多个具有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以及和无线通信单元配合的无线网关2;
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用于获取视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发送到无线网关;
所述的无线网关2用于接收视频数据并存储;所述的无线网关还用于通过远程访问的方式向外设的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视频数据,并支持远程唤醒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和云存储。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为无线低功耗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具体来说,所述的低功耗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设有红外传感器101、电源管理芯片102;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还包括如下模块:
参数获取模块103: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捕获视频数据,并且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环境温度变化;
比对模块104:用于将参数获取模块所获得的当前帧的视频数据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视频数据进行比对;
视频数据处理模块105:用于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超过第五阈值且当前帧的视频数据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视频数据的差值超过第六阈值时,将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动态监控场景变化导致码流值上升,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整个系统保持较为稳定的视频监控,本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包括如下模块:
RSSI等级码流值计算模块11:用于根据从无线网关2到达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信号强度RSSI计算得到RSSI等级码流值;
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模块12:用于在RSSI等级码流值计算模块11计算得到的RSSI等级码流值的条件下计算数据包传输延时,统计一段时间内的延时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次数,并根据次数调整RSSI等级码流值;
功率调整模块13:用于在采用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模块12调整后的RSSI等级码流值条件下统计数据重传次数和丢包率,若重传次数和丢包率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调高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发射功率。
所述的无线网关2包括如下模块:
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计算模块21:用于根据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到达无线网关2的信号强度RSSI确定每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
平均值计算模块22:用于在无线网关2接收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视频数据的丢帧率超过预设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计算所有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
调整模块24:用于根据平均值计算模块22的计算结果,将超过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低至平均值;
数据传输模块23:用于将调整模块24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发送至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用于根据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节RSSI等级码流值。
其具体的工作模式为:
工作过程一:在视频数据的传输过程中,RSSI等级码流值计算模块11计算本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RSSI等级码流值;然后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模块12快速测试延时并不断地调整RSSI等级码流值;当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到符合第一阈值或最低等级时,功率调整模块13根据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模块12调节后的RSSI等级码流值测试重传次数和丢包率,然后调整自身的发射功率。
工作过程一是本实施例的主要工作模式。
在无线网关2会与工作过程一配合进一步调整各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RSSI等级码流值;当工作过程一确定好了RSSI等级码流值后,还需要对存在数据传输问题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RSSI等级码流值进行微调,具体来说采用工作过程二:
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计算模块21首先计算每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并通过平均值计算模块22计算所有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如果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视频数据的丢帧率超过预设的第三阈值,那么这种情况就说明整个系统的码流分布还是不够稳定的,这个时候要通过调整模块将超过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低以使所有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数据传输均衡,降低丢帧率。数据传输模块23通知相关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对RSSI等级码流值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微调并不是必须要用到的步骤,只有在至少一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1的丢帧率无法控制时才会生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所述的方法涉及多个具有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和无线通信单元配合的无线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为卡片机或电池摄像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不获取视频数据的低功耗模式,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环境温度变化;
步骤2:当传感器感应到环境温度变化时,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会被快速上电唤醒,通过图像传感器捕获视频数据;
步骤3:将视频数据的当前帧和上一帧或预设帧进行比对;
步骤4: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超过第五阈值且当前帧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差值超过第六阈值时,将会把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
步骤5:在视频数据发送一段时间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再次进入低功耗模式,且会锁定一定时间间隔内不会被红外传感器再次触发唤醒;
步骤6:无线网关接收视频数据并存储,同时支持外网访问、远程唤醒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和云存储;
在步骤4中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过程中,无线传输数据量会被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其具体操作为:
子步骤41: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根据从无线网关到达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信号强度RSSI计算得到RSSI等级码流值;
子步骤42: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在RSSI等级码流值的条件下计算数据包传输延时,统计一段时间内的延时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次数,并根据次数调整RSSI等级码流值;
子步骤43: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在调整后的RSSI等级码流值下统计数据重传次数和丢包率,若重传次数和丢包率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调高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发射功率;
在步骤4中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的过程中,无线传输数据量会被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其具体操作还包括:
子步骤401:无线网关根据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到达无线网关的信号强度RSSI确定每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
子步骤402:若无线网关接收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视频丢帧率超过预设的第三阈值,则计算所有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
子步骤403:将超过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低至平均值;
子步骤404:将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发送至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
子步骤405: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根据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节RSSI等级码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网关还用于通过远程访问的方式向外设的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视频数据。
3.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具有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和无线通信单元配合的无线网关;
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用于获取视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发送到无线网关;
所述的无线网关接收视频数据并存储,同时支持外网访问、远程唤醒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和云存储;
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为卡片机或电池摄像机;
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设有红外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
所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还包括如下模块: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通过图像传感器捕获视频数据,并且通过红外传感器感应环境温度变化;
比对模块:用于将参数获取模块所获得的当前帧的视频数据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视频数据进行比对;
视频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当环境温度的变化超过第五阈值且当前帧的视频数据和上一帧或预设帧的视频数据的差值超过第六阈值时,将视频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到无线网关;
RSSI等级码流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从无线网关到达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信号强度RSSI计算得到RSSI等级码流值;
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模块:用于在RSSI等级码流值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RSSI等级码流值的条件下计算数据包传输延时,统计一段时间内的延时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次数,并根据次数调整RSSI等级码流值;
功率调整模块:用于在RSSI等级码流值调整模块调整后的RSSI等级码流值下统计数据重传次数和丢包率,若重传次数和丢包率高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调高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发射功率;
所述的无线网关还包括如下模块:
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从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到达无线网关的信号强度RSSI确定每个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
平均值计算模块:用于在无线网关接收到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视频丢帧率超过预设的第三阈值的情况下,计算所有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平均值计算模块的计算结果,将超过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的平均值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低至平均值;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调整模块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发送至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对应的无线视频监控设备根据调低后的RSSI等级码流限制值调节RSSI等级码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网关还用于通过远程访问的方式向外设的移动通信设备发送视频数据。
CN201811183225.XA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91513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3225.XA CN109151395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3225.XA CN109151395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395A CN109151395A (zh) 2019-01-04
CN109151395B true CN109151395B (zh) 2021-05-11

Family

ID=6481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3225.XA Active CN109151395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13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5277A (zh) * 2019-05-28 2019-09-10 成都恒安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延长执法记录仪续航时间的方法
CN110876145A (zh) * 2019-11-20 2020-03-10 广州市宏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摄像系统及网关设备
CN116193507B (zh) * 2023-04-26 2023-11-03 深圳市安信达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存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630A (zh) * 2002-12-09 2006-01-18 英特尔公司 控制空中链路的传输功率和传输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25167A (zh) * 2009-06-09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104481A (zh) * 2013-04-01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报文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4811595A (zh) * 2015-04-08 2015-07-29 合肥君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监控摄像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6303416A (zh) * 2016-08-10 2017-01-04 深圳市奥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安防监控设备、安防监控系统及安防监控方法
CN106534634A (zh) * 2016-11-08 2017-03-22 天津华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5706A (zh) * 2014-04-21 2014-07-02 天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摄像机及其控制方法
US9906722B1 (en) * 2016-04-07 2018-02-27 Ambarella, Inc. Power-saving battery-operated camera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3630A (zh) * 2002-12-09 2006-01-18 英特尔公司 控制空中链路的传输功率和传输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25167A (zh) * 2009-06-09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的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104481A (zh) * 2013-04-01 2014-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报文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4811595A (zh) * 2015-04-08 2015-07-29 合肥君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监控摄像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6303416A (zh) * 2016-08-10 2017-01-04 深圳市奥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安防监控设备、安防监控系统及安防监控方法
CN106534634A (zh) * 2016-11-08 2017-03-22 天津华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1395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1395B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关的无线视频监控方法和系统
US20220030245A1 (en) Video encoding code rate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9743047B2 (en) Network camera using hierarchical event detection and data determination
CN110177071A (zh) 在无线网络连接摄像头系统中基于视频的信道选择
CN105744222B (zh) 一种无人机无线图像/视频传输、共享及存储系统
CN104519325A (zh) 一种基于4g网络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自适应保障方法
US11538316B2 (en)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544971A (zh) 一种音量自适应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194921B (zh) 基于动态功率和速率调整的无线视频监控数据传输方法和无线视频监控设备
CN11660035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012675A1 (en) Battery-Powered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 Switchable Between High and Low Power Operating Modes
CN204156992U (zh) 智能门铃
EP2782339A2 (en) Video encoding system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energy, rate and distortion and surveillance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4092981A (zh) 一种无线视频监控系统
CN211429438U (zh) 一种网关、应用设备和智能系统
CN113810685A (zh) 视频数据的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204795078U (zh) 基于频谱感知的智能家居系统
US20120033090A1 (en) Network camera,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KR101179127B1 (ko) 차량용 고화질 영상 이미지 무선 전송 시스템의 무선 송신 제어 방법
CN107734608B (zh) 一种摄像装置以及减少摄像装置功耗的方法
CN207677869U (zh) 一种基于移动侦测的自动灯光系统
CN201904883U (zh) 具有监控功能的数字机顶盒
CN216357042U (zh) 一种结合usb和wifi智能无线传输网络的监控系统
KR20140139381A (ko) Cctv 동영상 무선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2679525U (zh) 基于3g网络的刻录摄像机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Floor 1 and 2, Building 2, West Side of Shanxi Village, Dashi Stree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10 1st floor, No.9, Third Road, HENGLING Industrial Zone,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JUAN INTELLIGENT TECH JOINT STOCK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