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0980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0980A
CN109150980A CN201810836840.XA CN201810836840A CN109150980A CN 109150980 A CN109150980 A CN 109150980A CN 201810836840 A CN201810836840 A CN 201810836840A CN 109150980 A CN109150980 A CN 109150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rnet
things
information service
tre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68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盼
郭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68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50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50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0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平台包括:信息感知模块,用于通过终端获取数据;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感知模块获取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信息服务模块,用于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架构,能够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决策支持。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尤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应用在互联网基础之上,通过现代网络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认知学习等技术实现物体的自动识别、数据自动传输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就目前而言,物联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三个重点技术,即:数据传感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智慧园区,在智慧园区的作用在于实现物与物之间、物体与计算系统间等的有效连接,从而达到园区内各物体间的识别、管理和控制。
要建设感知范围大、智能化水平高、异构数据融合能力强的开放化的智慧园区信息平台,设计科学的技术架构是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包括:
信息感知模块,用于通过终端获取数据,所述终端的种类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或,传感器;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感知模块获取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
信息服务模块,用于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包括: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采用模型服务器的方式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所述模型服务器包含下述一种或多种分析单元:
空间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机器学习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进行机器自主学习,并输出学习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信息服务模块,用于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
信息服务模块,用于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服务和/或智能安防服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
将接收的数据类型统一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终端获取数据,所述终端的种类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或,传感器;
对终端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
利用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包括:
采用模型服务器的方式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所述模型服务器实现下述一种或多种分析功能:
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利用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进行机器自主学习,并输出学习结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利用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
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服务和/或智能安防服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对终端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
将接收的数据类型统一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信息服务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信息感知模块,用于通过终端获取数据,所述终端的种类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或,传感器;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感知模块获取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信息服务模块,用于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架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智能信息服务平台中信息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示例所示的利用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环境监测服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示例所示的利用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智能安防服务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所述平台包括:
信息感知模块101,用于通过终端获取数据,所述终端的种类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或,传感器;
所述信息感知模块101是整个智能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来源,也是整个智能信息服务平台的终端层;所述信息感知模块101通过各种类型的终端获取数据,为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该信息感知模块101中会部署大量的数据采集终端;
信息传输模块102,用于将信息感知模块101获取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103;
所述信息传输模块102是对上述信息感知模块101采集的数据进行网络传输的环节,传输数据的网络可以包括Wifi、ZigBee、视频线等有线和/或无线的通讯网、物联网;
信息处理模块103,用于将接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
由于信息感知模块101获取的数据来源广,数量大,信息处理模块103会接收到海量的异构数据,为了保证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可以对接收的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将接收的数据类型统一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进而通过XML实现异构数据的规范化;所述信息处理模块103还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清洗、检查,按照用户所需进行分析,为信息服务模块为用户提供服务提供保障;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可以分为数据获取单元、数据存储单元和数据分析单元,如图3所示,所述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海量的来自各种终端采集到的数据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所述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来源于国家空间信息基础数据或个体机构或单元自行生成的基础数据,比如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GIS)数据等。而非空间数据可以是视频采集系统传来的视频数据、环境传感器传来的环境监测数据、GPS/北斗传来的定位数据等等,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也成为了非空间数据的重要来源。所述数据分析单元采用的分析方式包括模型处理方式和/或分布式处理方式。模型处理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模型服务器的方式提供服务,所述模型服务器包含下述一种或多种分析单元:
空间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机器学习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进行机器自主学习,并输出学习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模块服务器中包含的分析单元不限于上述的分析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分析单元。
信息服务模块104,用于利用信息处理模块103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
所述信息服务模块104,可以按照用户层的要求,将信息处理模块103输出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后,传递给用户,为用户决策提供支持,所述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可以包括: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服务和/或智能安防服务;
所述信息服务模块104中还可以包含用户信息管理单元,用于管理注册用户的信息,如用户订阅的服务项目,服务周期。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上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还可以包括:
平台管理模块105,用于针对平台服务的审批进行统一的管理,维护所述智能信息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标准架构设计的,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技术层,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在统一技术标准的框架内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基于物联网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如:行业数据、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视频监控摄像头传来的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GPS/北斗定位数据等等,实现标准化的“同构”处理,综合利用融合信息技术、机器学习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各类模型、算法等,使所述平台能够模拟人脑神经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分析和处理,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决策支持。
下面以具体的应用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解释说明。
示例一
如图4所示,在园区(如工作园区,景点园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实时监控园区内各地点物理数据(环境的温度、湿度、有害气体的浓度等),并将监控的数据经平台的信息处理模块处理后汇总到信息服务层,向用户提供服务:若数据超出安全范围则自动触发报警事件,并根据自身数据和公共数据库中存储的相关数据调取相应的应急预案,便于管理者指挥,同时调用对应的视频采集系统查看现场数据。该平台对于避免和降低园区内各类安全隐患,以及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所带来的灾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示例二
如图5所示,在园区(如工作园区,景点园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智能安防。即在园区内的重点区域和周边安装视频采集系统、烟感系统、红外系统、震动报警系统等设施,全天候实时监控智慧园区内的各物体、各路段的情况,并将监控的数据经平台的信息处理模块处理后汇总到信息服务层,向用户提供服务:如果布控点出现异常,将实时弹出界面提示管理者。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601通过终端获取数据,所述终端的种类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或,传感器;
步骤S601通过各种类型的终端获取数据,实现了海量数据的采集;
S602对终端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
由于终端获取的数据来源广,数量大,会接收到海量的异构数据,为了保证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可以对接收的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将接收的数据类型统一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进而通过XML实现异构数据的规范化;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清洗、检查,按照用户所需进行分析,为信息服务模块为用户提供服务提供保障;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包括:
采用模型服务器的方式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所述模型服务器实现下述一种或多种分析功能:
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利用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进行机器自主学习,并输出学习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模型服务器所能实现的分析功能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分析功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相应分析功能。
S603利用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服务;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利用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
可以按照用户层的要求,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后,传递给用户,为用户决策提供支持,所述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可以包括: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服务和/或智能安防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基于物联网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如:行业数据、传感器传来的数据、视频监控摄像头传来的数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GPS/北斗定位数据等等,实现标准化的“同构”处理,综合利用融合信息技术、机器学习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各类模型、算法等,能够模拟人脑神经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分析和处理,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决策支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信息服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以实现如前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感知模块,用于通过终端获取数据,所述终端的种类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或,传感器;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将感知模块获取的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信息处理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
信息服务模块,用于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包括: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采用模型服务器的方式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所述模型服务器包含下述一种或多种分析单元:
空间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统计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机器学习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进行机器自主学习,并输出学习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信息服务模块,用于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
信息服务模块,用于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服务和/或智能安防服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
将接收的数据类型统一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
5.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终端获取数据,所述终端的种类包括:无线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或,传感器;
对终端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
利用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包括:
采用模型服务器的方式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按需分析,所述模型服务器实现下述一种或多种分析功能:
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对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利用所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按照预设算法进行机器自主学习,并输出学习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对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
利用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数据为用户提供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服务和/或智能安防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终端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
将接收的数据类型统一转换为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5至6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
10.一种智能信息服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以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方法。
CN201810836840.XA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91509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840.XA CN109150980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840.XA CN109150980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0980A true CN109150980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98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6840.XA Pending CN109150980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5098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48847A1 (en) * 2015-02-24 2016-08-25 BrainofT Inc. Automatically learning and controlling connected devices
CN106027610A (zh) * 2016-05-03 2016-10-12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消防行业的物联网系统
CN106446987A (zh) * 2016-09-05 2017-02-22 武汉大学 基于物联网及室内gis的博物馆藏品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844585A (zh) * 2017-01-10 2017-06-13 广东精规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源物联网位置感知的时空关系分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48847A1 (en) * 2015-02-24 2016-08-25 BrainofT Inc. Automatically learning and controlling connected devices
CN106027610A (zh) * 2016-05-03 2016-10-12 蚌埠依爱消防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应用于消防行业的物联网系统
CN106446987A (zh) * 2016-09-05 2017-02-22 武汉大学 基于物联网及室内gis的博物馆藏品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844585A (zh) * 2017-01-10 2017-06-13 广东精规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源物联网位置感知的时空关系分析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茜: "基于物联网的学校智能安防体系架构研究", 《信息系统工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278892A1 (en) Complex hardware-based system for video surveillance tracking
US20210385304A1 (en)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and server
US10558862B2 (en) Emotion heat mapping
Rodríguez et al. Multi-agent information fusion system to manage data from a WSN in a residential home
US9247408B2 (en) Interactive emergency inform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US8737688B2 (en) Targeted content acquisition using image analysis
CN105933190B (zh) 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314694A (zh) 可重配置的机器对机器系统中的组管理
CN11527203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区域治安管理预警方法和系统
US20200210960A1 (en) Task execution engine and system
CN109508583A (zh) 一种人群分布特征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Fraile et al. Context-aware multiagent system: Planning home care tasks
CN107544387A (zh) 一种人脸识别家庭安防系统及方法
WO202004708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false positives in facial recognition
Ramgir Internet of Things-Architecture, Implementation, and Security
US10891480B2 (en) Image zone processing
Enríquez et al. Vision and crowdsensing technology for an optimal response in physical-security
CN116880262A (zh) 基于智能装备的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915098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方法和装置
CN111432199A (zh) 温度确定方法、头戴设备、存储介质
CN106452815B (zh) 一种信息化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3279716A1 (zh) 设备联动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程序产品及计算机程序
Damaševičius et al. Supporting and Shaping Human Decisions Through Internet of Behaviors (IoB): Perspectives and Implications
WO202122472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compliance
US20230343040A1 (en)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training system with user-specific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construction and rende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